寻找80年代初的一本科普小册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6:48:31
【特征】    不太厚, 32开, 一二十个关于昆虫与仿生方面的的小故事(面向小朋友).


所谓80年代初是因为: 那是自己在小学高年级读过的--因此这么猜测.
    当然也可能出版自70年代末? 不太像--因为那时图书资源稀缺, 假如一本书流入读者手中超过2年的话 早就被蹂躏的不成样了.
    (相比之下, 这会儿自己书架上很多书,在付款之后似乎再也未翻开过:L  )【特征】    不太厚, 32开, 一二十个关于昆虫与仿生方面的的小故事(面向小朋友).


所谓80年代初是因为: 那是自己在小学高年级读过的--因此这么猜测.
    当然也可能出版自70年代末? 不太像--因为那时图书资源稀缺, 假如一本书流入读者手中超过2年的话 早就被蹂躏的不成样了.
    (相比之下, 这会儿自己书架上很多书,在付款之后似乎再也未翻开过:L  )
那是还只是小学高年级, 读过之后没太往心里去.

相对而言, 令小朋友印象更深刻的是“戈壁滩…军事基地…跳跃机的故事…可视步话机…单兵扑翼机”之类的记忆。(《我们爱科学》上的虚拟是太而已,别当真)

…没想到,几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funk
高一,一个百无聊赖的晚自习,教室里座无虚席…当然啦,他(她)们都是好学生,所以相比都是在认真XX,

而我,全班第三名(倒数的)
    …更羞愧的是…本来这还不算什么--假如全班共有3位同学的话,倒数第三其实也能理解为一种荣誉,但,但,我们班有50位同学

好了,继续讲述我要寻找的小册子。
【备注】
    经过最新考证,这很可能发生于87年的秋天,也就是新校舍启用后的秋天。因为我的记忆越来越清晰:

    就是那间教室,靠北窗的那张课桌上!
我说过了,因为班级人数太多导致我的名次不太适于记载在史册中。

    显然,相对于习题集而言,对着雪白的墙壁发呆,要更‘怡人’一些……特别是如果能在课桌上调整到一个相对舒适的‘趴姿’

其他同学手中的课本就像是 修了一千年才得以相遇恋人似的,干柴烈火&&如胶似漆&&郎情妾意……而我,而我[:a9:]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她
(......电影快下载完了)
   抓紧时间继续码字
时间过去很多年了,数十年岁月无情的冲刷,带走了我的很多记忆

    唯一改变不了的,是那一刻 东经115°(±10)北纬40°(±10) 距离那座明信片上的古建筑XX米内的一间教室里,
……那个瞳孔骤然放大的少年:o :kiss:


她,那一刻,就静静出现在我的面前。
“下意识扶起手中的笔,在本子上迅速勾画出F19的轮廓…一个声音在耳畔不断响起:‘不是那个样子 不是(最近一期公开杂志所描绘的)那个样子’
    夜蛾…隐身…天敌…外形…飞蛾…就在我的课桌上停着…停在一个我的鼻子面前…从铅笔笔尖流淌到作业本上…F19@1987年”
   
【Q】后来呢?
【A】后来,过去21年了。
     后来的记忆很纷乱:
        巴拿马-兵营外:  GLA投下两枚未中的炸弹…
        成都-录像厅:    屏幕上勇战外星人的‘世界救星’为了赶时间而搭乘最新隐形战机…主人公特别澄清“这不是F19,是F117!”…
        校园里-教学楼:  老师从事的铁氧体材料研究…
然后…信息如洪水般涌来,在毕业离校前,YF22的详尽清晰照片已经出现在《国际航空》上…
    很快的,少年时代干涸的资讯荒漠上,曾带给自己无限遐想的小水滴,迅速被风沙埋没了
然后最近,很偶然的,工作中另外一些事情→重新把这些记忆出土。

内心很矛盾:
【Q】“那么,会不会是主观上的时空颠倒呢?毕竟,在人类长效记忆中,时空错乱很常见呀[:a13:] ”
【A】“…但,这件事,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有些记忆,伴随着有特殊意义的因果事件作为锚点,例如:校舍的搬迁、教室的布局和座位朝向,这一幕记忆的时间绝不会发生混淆…甚至只要找出87年那期描绘F19的航空知识,就能更进一步标定出时间范围…”
现在很多书都被和谐了,包括备战备荒时期的军教书。
内心还是有个声音在坚持:
【Q】(你)骗人!根本不存在超自然的玩意儿!不就是想证明心灵感应之类的戏法么?[:a11:]
【A】“我没有骗人!真要扯,干嘛不扯些更邪乎,X档案味道的,某些经历:比方说某些状态下,听觉的敏锐超出了科学无法容忍的极限!
        不仅在寂静的深夜--可能由于气温条件导致的通道,而是在环境噪声忍无可忍的昼间!)
        那种经历太反动(讨骂)了 谁会蠢到为了记述那种经历而遭人白眼?[:a9:]
        “我的意思是说,我没有在F19外形这件事上骗你--虽然我也一度很质疑自己。
        但好歹也是个认知心理学爱好者,我会犯错但不会在这种常识(人类记忆的扭曲和欺骗)上犯错”

【Q】“那么,从公开信息背景呢?比方说,你在不经意的状态下 接触到某些信息 却未留意,
       然后一段时间后 受其它暗示而浮现出来…你误以为是独立发现,而其实只不过是回忆成功…      
       补充一点:很多信息被无意中公开披露的时间都早于公众误以为的时间(X47、95式……这些都是你亲身经历过的实例)
【A】“拜托!我说的是高中时的记忆--也许如你所说,就算是(真正的)F19在1987之前就已经被外界获知--但那时还只是一名普通中学生!
       唯一能确认的信息来源就只是那本科普小册子!(而不是前苏联)”:L
原帖由 greatallah 于 2009-1-18 02:28 发表
现在很多书都被和谐了,包括备战备荒时期的军教书。


那不是军事科普书;P
   抛开小学时我们爱科学上面偶尔的军事文章和图片,我第一次接触纯粹意义上的军迷杂志是高一军训时的三大知识,
但我说的是小学高年级时的生物方面的科普小册--一点点军事含义都没有
当然我们都知道,就算是我在87年跳到课桌上,向同学们信誓旦旦宣称F19 “…不是那个样子,是这个样子…”,会有影响?
      若想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就必需工程实践、需要计算、需要在晦涩的电磁理论沙漠上长途跋涉、需要国家经济基础的支撑以及军事需求的推动…

就凭自己身边那两台绿脸的64K内存电脑?
      1987年,高二,同学们艳羡的是来华的雷鸟表演队,关心的是F16边条的效果。我们一群毛孩子懂个屁
      不过是课间或晚自习后相互复述争论着三大知识上道听途说来的粗浅常识、去舒缓紧张竞争带来的压力而已……
      所有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巧合而已。
我不想一个人挣扎。
        如果有谁找到了那本科普小册子、如果在书临近结束的章节中找到相似的这些文字:        夜蛾…隐身…天敌…外形…
        我就获赦了:(

或者找到了那本小册子之后,找不到那些文字,我同样也就解脱了  :Q
东方之猪 发表于 2009-1-18 02:34
我不想一个人挣扎。
        如果有谁找到了那本科普小册子、如果在书临近结束的章节中找到相似的这些文字:        夜蛾 ...
《一些蝙蝠进化出了类似“隐形战机”的功能》
http://www.uua.cn/news/show-10482-1.html
2010-08-23 10:11:49

蝙蝠使用超声波回声定位,但它们捕食的一些飞蛾能感知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并据此躲避。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一些蝙蝠因此又进化出了类似“隐形战机”的功能,可以改变所发出的超声波,让飞蛾难以察觉自己的存在。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在蝙蝠与飞蛾之间长期的互动进化中,一些飞蛾已经可以感知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从而躲避蝙蝠的捕食。但研究人员发现欧洲宽耳蝠仍然可以捕食到这些飞蛾,因此他们分析了这种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研究人员发现,欧洲宽耳蝠在捕食飞蛾时会大幅降低所发出的超声波的振幅,与其他蝙蝠发出的高振幅超声波相比,其“安静”程度可提高约百倍。研究人员又在飞蛾耳中装入微小的探测器,记录它在听到不同超声波时耳朵神经的信号变化,结果也证实,其他种类的蝙蝠离飞蛾约30米时就会被飞蛾发觉,而具有“隐形”本领的欧洲宽耳蝠可逼近到3.5米还不被飞蛾察觉。


新华网伦敦8月22日电(记者黄堃)
---------------------------------分割线---------------------------
难道高中时——针对小学时科普读物的回忆,出现了差错?
最初自己读到的,不是关于“夜蛾低可探测外形”的信息、而是“掠食者低被截获概率雷达”的知识?

怎么会这样啊?{:soso_e149:}
(这回,我可不敢那么武断了……或许有其它可能未被考虑到)
刚才浏览化石网读到的帖子,是2010年的研究报告。
那近30年前的科普读物、又是源自哪里呢?

总该不是像上个世纪初地中海古沉船边捞出来的安提凯克拉天文钟一样、从2000年前古沉船里发掘出的什么古代书简中抄袭而来的吧
在一个地方,中学阅览室里的科普读物,换一个地方 没准儿还是工程师团队或学者们瞪大眼睛在攻关的课题呢。

比方说2004年前后某期兵器知识(具体记不太清)报道了美海军F18编队试验、通过改变编队去节约燃料10%的尝试……模仿大雁队列。
而这本应该是小时候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里的常识。
类似的案例很多……

当然,别人做试验 不代表别人没读过中国科普书、只是闲得无聊--为了能上《流言终结者》节目而做一次实证检验而已。
聊到这儿,忽然想起有这样一篇文章(ZT):
-------------------- 分割线 ----------------
    经常有些网络公司的领导或是业内年轻人向我抱怨,说创新真难,首先难在想不出好主意或者听不到好主意。问他们什么原因,回答五花八门,或者说员工素质低只会抄袭,或者说经营压力大所以没时间思考和学习,或者说中国社会环境不适合创新,不接受好主意。
      胡泳教授翻译了一本美国的书,取名《未来是湿的》。书中第九章的一节介绍了一篇在美国社会学界和商学界很出名的论文,如果这些朋友有机会读读也许会找到一些比较更靠谱的解释。这篇2004年发表的文章名字是“好主意的社会起源”(The Social Origins of Good Ideas),作者是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和商学院共聘的讲座教授伯特(Ronald Burt)。二十多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伯特是我学习社会网络分析四年的导师。所以,他的理论和方法论我非常熟悉,这篇论文的套路也不陌生。伯特的文章不好读,他爱写复杂的长句和使用冷僻的怪词,而他最擅长的社会网络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更是让没有受过科班训练的人读起来不知所云。我试着用街头语言把他的观点和发现总结一下,供苦于找不到好主意的业内朋友参考。
      伯特教授经常被一些美国大企业请去做咨询顾问工作,我当学生时就跟着他给苹果和IBM做过企业内社会网络分析的项目。2001年,一家闻名全球的美国IT公司换了管理层,想搞管理改革,请伯特教授去研究一下为什么公司的创新力下降,好主意不多。他选了一个相对与其他部门隔绝的供应链管理部门作为研究对象,以便研究环境相对单纯些。伯特请四百多名经理各自提出改进业务的主意,然后请新管理层的两位领导分别给这些主意从一(最差)到五(最好)打分。他同时也请经理们报告经常与什么人讨论业务问题,以此获取了这些经理们的直接讨论网络(discussion network)的数据。
      经过复杂的统计分析,伯特发现如果一位经理的讨论网络中只包括本部门的人,这个部门中人人都经常互相直接讨论业务,那么这位经理出的主意基本上毫无价值,被两位打分的领导直接扔进字纸篓,连得一分的资格都没有。理由是这些主意过于拘泥于本部门业务细节的改进和维护,对公司的整体战略转型毫无贡献。但如果一位经理的讨论网络中包括本部门以外的人,那么这位经理提出好主意的概率就比较高。
      这一发现符合社会学的一些理论和伯特本人的观点。根据结构社会学的理论假设,人们通常喜欢与和自己相类似的人来往,形成社会群体,也就是所谓同质偏好(in-group preference)。这和中国俗语中“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意思差不多。这样,一个群体(例如部门,公司,机构,朋友圈)内部的同质性就会高过群体外部,也高过群体之间。于是群体内部就会自然产生趋同化的群体压力,排斥任何外来的异端邪说,产生所谓“回声堂效应”,也就是你呼我应,我呼你应,相互加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熟门熟路老一套。人人的长处和短处差不多。你会的我也会,你不懂的我也不懂。你没有新主意,我也是没异心。长此以往,这个群体当然就会创新力下降,出不了能够改变现状的好主意。一堆这样的群体凑在一起,个个向心力很强,彼此之间不沟通,不来往。这就导致信息流通上的断层和组织结构上的缝隙。伯特把这种断层和缝隙命名为“结构洞”(Structural Hole),还专门为此写过一本书。如果哪一位经理有意无意间把部门外的人作为自己讨论网络的一员,那他就为不同群体间的交流和沟通搭起了一座桥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位经理就成了信息中介和主意掮客,由于身处结构洞,就拥有了某种社会资本,成为与众不同的佼佼者。所以,有意识地寻找一个组织体系内的结构洞,主动担任信息中介和主意掮客的角色,是一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伯特强调,能否想出好主意与人的智商关系不大:“那些人际关系跨越结构洞的人能够较早接触到多种多样甚至时常相互矛盾的信息和判断,这使得他们在产生好主意方面比他人竞争优势明显。与外部群体相连接的人之所以能够提出有价值的主意,似乎他们拥有创造性天赋。不过这种创造力并非源于深不可测的智能,而是更接近于进出口业务的性质。一个群体中的普通主意对于另一个群体而言,可能是一个创意无限的洞见。”
     能否想出好主意肯定不能靠找到结构洞,增加社会资本这一条道理,但这一条道理的确在现实中往往被忽略。同美国相比,中国网络界公司,特别是相对成功的公司在寻求持续发展和战略转型方面,主要依靠的还是“回声堂效应”。某位创始人一开口,底下一片拥护声,可干的只有认真学习,坚决落实的事了。美国高科技公司大量聘用外部顾问,出资开研讨会,同时很重视收购兼并。它们也许理论上不懂什么结构洞的说法,但实际上是在增加新主意,新想法和新思路的来源,打破已经板结和僵死了的内部结构。这对急于获得具有颠覆性,革命性的创新力的公司尤其重要。要想得到好主意,首先要创造好主意产生的土壤,使得好主意具备良好的社会起源。这一点对中国网络业的公司尤其值得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3a2b800100npte.html?tj=1
那些能够提出好主意的人在产生主意的过程中,更多地和部门以外的人讨论问题,获取外部信息,多角度地考虑本部门工作。而那些提不出好主意的人则更倾向于和本部门的人讨论问题,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思考本部门工作。对此,伯特提出了四条具体建议,以改进主意产生的过程:1)部门之间(或与外部专家之间)将各自的目标和现状的局限性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2)相互介绍各自的最佳实践以及这些实践所需的环境条件;3)分析彼此之间的异同,排除不相干的因素;4)吸收别人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想出新主意。总之,新主意未必能成为好主意,但好主意一定是新主意。

--------------- 分割线 -------------
上面这两段文字,转贴自某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博客。
其中和互联网有关的东西,咱们作为业余军迷没必要浪费注意力。但最后一段,对于所有内行及非内行来说,颇有启发。
之前一直想发帖就此讨论、因为上网时困倦之至不爱冒泡……所以没能付诸行动。

刚才读到化石网关于“夜蛾隐形”的话题、不禁联想到此、仅供其他网友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