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发现,原来日本也有东夷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41:53
原先以为韩国的东夷理论是原生的

但是日前在一本讲述日本二战儒学家理论时候发现,日本这个理论先提出且很完善

大意就是孔子对中国绝望,把希望寄托于东夷,想泛海去东方

孔子有“欲居九夷”的想法,当有人向他指出东夷鄙陋时,他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道不行,乘桴(小木筏)浮于海”

《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解释为:“夷狄都有君主,不像中原各国的国君已经有名无实了。”

日本是东夷之长,负有神圣使命原先以为韩国的东夷理论是原生的

但是日前在一本讲述日本二战儒学家理论时候发现,日本这个理论先提出且很完善

大意就是孔子对中国绝望,把希望寄托于东夷,想泛海去东方

孔子有“欲居九夷”的想法,当有人向他指出东夷鄙陋时,他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道不行,乘桴(小木筏)浮于海”

《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解释为:“夷狄都有君主,不像中原各国的国君已经有名无实了。”

日本是东夷之长,负有神圣使命
那是因为中原王朝是满清
这个理论提出是二战时候

这个东夷理论确实是可以做到儒家去中国化的效果

满清时期,日本是另一套
《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解释为:“夷狄都有君主,不像中原各国的国君已经有名无实了。”
-----------------------------------------------------------------------------------

首次听到这个解释,谁解得?:L
原帖由 首长卡通猪 于 2008-8-11 03:57 发表
《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解释为:“夷狄都有君主,不像中原各国的国君已经有名无实了。”
首次听到这个解释,谁解得?


朱熹《论语集注》转引程子(不知大程还是小程):“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

当然,也有很多人理解为:夷狄即使有君主,也不如诸夏没有君主——体现了文化优越感。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8-8-11 09:51 发表


朱熹《论语集注》转引程子(不知大程还是小程):“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

当然,也有很多人理解为:夷狄即使有君主,也不如诸夏没有君主——体现了文化优越感。

这个所谓的优越感其实很丢脸
干嘛和一群野蛮人去比文化
要我说比都不用比
  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在夏代,东夷族集团中计有如下名号:畎夷、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阳夷,以上合称为“九夷”。此外还有淮夷、东海夷、缗山夷等等.

  在西周初期,东夷仍保持独立状态,实力有增无减。故武王灭商后,把大军事家姜尚封于齐,把大政治家周公旦封于鲁,都是为了对付东夷。周公旦因在中央任职,故由伯禽主持鲁政,担子是非常重的。

    周公的摄政称王,曾经引起周初政治上的一场斗争。武王克商之后,他清楚地意识到周本是“小邦”,殷商的势力还未消灭,他不得不把安阳淇县之间的土地分一部分,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使他统率殷纣王留下来的部队和宗族。他另分一部分土地给他的弟弟管叔、蔡叔,以监视、防范武庚和殷商的残余势力。但是武王死后,周公摄政称王,没有得到管叔、蔡叔的谅解。大臣召公也颇不满。他们便散布谣言说:“公将不利于孺子”。武庚禄父于是乘机联合东方徐奄、淮夷举行起义。在这危急关头,周公便决然举行东征,召公、太公等大臣也改变了态度,共同参加东征。经过三年艰苦的斗争,终于征服了今山东全境、河北以北至辽东半岛。许多东夷人、夏商的后人以及前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氏族部落也被周人所征服,成了被统治阶级。

  这次周公东征是武王克商的继续,而且战争时间长,地域广阔,部落林立复杂,是一场剧烈的战争。这连孟子一向崇拜文武、周公为“仁义之师”的也不得不承认“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经过这次战争,殷商徐奄的势力被镇压下去了。一部分不甘心做顺民的便四处逃亡、迁徙。如蒲姑氏从山东半岛迁徙到辽东,渡海到了朝鲜半岛;盈熊等从山东沿海域经泗水到了江淮流域;秦赵从今山东、河北北部到了今山西、陕西北部。秦赵都有玄鸟图腾传说。秦的祖先蜚廉无疑就是孟子所谓“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的那个蜚廉,他本人死了,他的子孙却一直向西北迁徙,终于在戎狄中成长壮大,后来建立强大的秦国,最后由秦统一中国。赵,就是后来的三晋之一。

    据《史记·鲁国公世家》记载:“伯禽初至鲁,淮夷、徐戎并反,伯禽遂平徐戎定鲁。”又据《史记·齐世家》记载:太公望至齐,“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齐都,山东淄博北),营丘近莱,莱人夷也。”说明姜尚初至齐,也受到莱夷的攻击,实际东方并不平静。故武王在灭商后,除派管、蔡、霍三叔为“三监”,以监视商残余势力外,还想营建洛邑以镇慑东方,但武王并没有实现营建洛邑就逝世了。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蔡、霍“三监”发动叛乱,得到东方夷族的响应,周公奉成王之命率军东征,先平定“三监”与武庚之乱,然后“东伐淮夷、践奄,迁其君蒲姑”,周公、成王对东夷战争取得胜利。

    到了周武王时候,东北的肃慎族都遣使来贺。肃慎是满洲人见于历史记载的最早祖先。之后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是肃慎人的后裔,也是满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史书上曾记载他们进献过“楛矢石砮”。对于此事,正史认为这是肃慎向中央政权称臣的有力证据。不过顾吉刚老先生考证后认为并非如此。当时周国刚刚灭商,商朝残余势力退守辽宁南部建立政权,这对于肃慎和周朝来说都是严峻的威胁,所以肃慎才会不远千里与周朝结好,实际上是结成联盟的意思。在肃慎的帮助下,至此东方的夷族政权被彻底消灭。特别是齐、鲁两国势力不断壮大,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绝对优势,东夷族才逐渐被齐、鲁两国所融合、同化。
也有人考证辰韩也是东夷的一支:)
个人愚见,一家之说:

东夷九黎之民,居于东方,为中国古先民一主支。其主少皥之神,祀白帝,官以鸟名,东方曰青鸟,南方曰朱鸟,西方曰白鸟,北方曰玄鸟,中曰黄鸟,其主为凤鸟。以之象君,号有凤氏。其民,耕穑稼,筑屋宇,缮陶器,为文字,间则渔猎。太史公作《五帝本纪》,不载少皥金天氏,而以帝颛顼承黄帝有熊氏,明矣。《传》云:蚩尤,九黎之君。孔安国曰:蚩尤,古天子也。黄帝败蚩尤,然后有天下。黄帝没,少皥金天氏起东方,合九黎,复所失地。其后帝颛顼兴,复修黄帝之业,绝天地之通,分神人之际,自是之后,帝号皆以名姓,不以天德象。九黎既败,其于鬼神之义,日月之则,天地之法,帝多遵而从之。故《书》云:“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迤逦至于帝尧,“其仁如天,能明驯德,以亲九黎,九黎既睦,百姓平章,协和万国。” 于是虞舜起于九黎,生于姚丘,父瞽,母嚣,弟傲,能亲之。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帝尧使舜入山林川泽,烈风雷雨而不迷,于是帝堯禅位,舜摄政,九黎复盛。遂至于帝禹夏后氏。由是观之,九黎其源远矣,或云:中国古先民,肇元启始者有三:有九黎,有三苗,有诸夏。诸夏为纲,九黎为網,網在纲上,有条而不紊,或如斯言。及至于战国以来,天下趋同,秦合宇内,汉承其制,斯民之成哉。

《史记  秦本纪》载:秦之先,玄鸟坠卵,女脩吞之,产子大业。大业娶女华,生大费。帝舜妻大费以姚姓之玉女,赐姓嬴,生二子,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

其后,至于周,周幽王爱襃姒而废太子,犬戎攻杀幽王,秦襄公将兵救周,始列为诸侯。
《史记 封禅书》云:“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皥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牺用緌驹、黄牛、羝羊各三。其後十六年,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之而吉。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於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祠之。”於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作鄜畤後九年,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雉,其声殷云,野鸡夜雊。以一牢祠,命曰陈宝。”

《史记  高祖本纪》载:高祖醉,... ... 拔剑击斩蛇,,,, ,,, 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由是观之,秦自以为己之先少皥帝所出,承祀白帝也。
这贴应该很有潜力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8-8-11 09:51 发表


朱熹《论语集注》转引程子(不知大程还是小程):“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

当然,也有很多人理解为:夷狄即使有君主,也不如诸夏没有君主——体现了文化优越感。





个人倾向于前一种解释。以孔子生活的年代看,传统的华夏诸国都出现了上卿把持朝政的局势,最典型的就是当时礼仪的典范——鲁,此外还有齐、晋、卫、郑等。这和孔子心目中的正常的社会秩序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僭越。
甲申之后, 他们 坐了中原的江山,小日本和高丽棒子包括周边一些诸侯便争以正统自居,在当时也算是“礼失求诸野”吧!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可以这样解释: 如果孔子是个FQ,那么他的意思是:夷狄都有君主,不像中原各国的国君已经有名无实了,所谓怒其不争。如果孔子是个民族主义者,那么他的意思是:就算夷狄有君主,也不如诸夏没有君主,所谓血统优越论。如果孔子只是个强调“礼为先”的“迂腐文人”,那么他的意思就是:假如夷狄有君主(而无礼),还不如诸夏没有君主(而有礼)。各取所需吧。
日本也想做华夏的继承人.
原帖由 海上画家 于 2008-8-16 00:46 发表
日本也想做华夏的继承人.

如果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不会这么想了。二战时期的日本经过明治时期的脱亚入欧,以及对周边国家的侵略,野心和自信都极度膨胀,从学中国到学西方到“老子是亚洲老大、是亚洲唯一希望”,“要带领亚洲来给你们上上课":。正如楼主所说日本东夷论的核心就是“是孔子对中国绝望,把希望寄托于东夷,想泛海去东方”,是要继承华夏?非也,明明说的是“华夏”原来早就不如“东夷”,连他们的孔夫子都要来跟我们混了。这样的理论其实是当时日本民族心态的体现,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极端民族主义最膨胀时期,他们已经看不起欧美,更不要说在他们眼里早已只有当“小弟”份的“华夏”了。
日本人把欧美人看成是猴子的后代,把自己看成神的子孙,这样的无敌心态会鸟当时的中国?:L
原帖由 tulipe 于 2008-8-16 01:10 发表

如果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不会这么想了。二战时期的日本经过明治时期的脱亚入欧,以及对周边国家的侵略,野心和自信都极度膨胀,从学中国到学西方到“老子是亚洲老大、是亚洲唯一希望”,“要带领亚洲来给你们上上 ...
这个是唐化日本和欧化日本的区别.
唐化日本,也就是传统的日本,是武士的日本,他们尊崇儒家,学习汉文化,认为自己是华夏圈子里的一个诸侯,所以对华夏有继承的资格.在中国被蒙古占领,被满清占领的时候,唐化日本的小中华论甚至一度占据主流.
丰臣秀吉以后,由于掌握儒家文化的武士大多是高级别的武士或者干脆是大名.所以入主中原的想法一刻没罢休过.
至于欧化日本,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情,当时日本人认为自己不行,必须全盘西化才可以强国.也因此在剿灭藩等武士群体以后,唐化日本几乎损失殆尽.所以有了楼上的欧化日本的开始.
我喜欢唐化日本,那是和服,菊花,与剑的日本.但是我厌恶欧化日本,那是龟田小太君的日本,是AV的日本,是乱伦的日本.
东夷"民族"的语系到底是什么?汉藏语系与阿尔泰系都有?
东夷更象一个地理概念
《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解释为:“夷狄都有君主,不像中原各国的国君已经有名无实了。”;funk ;funk ;funk ;funk ;funk ;funk ;funk
日本人过去推出过“成吉思汗是日本人源义经”的理论。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把如改成似,意思就: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