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阳:写“万言书”打工者被市委破格任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26:48
2008年07月04日 15:48新华每日电讯
由于写了一篇为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建言献策的“万言书”,浙江富阳市下岗职工林继斌告别打工生活,进入市委机关大院,成为一名政研室工作人员。
这个故事中,从富阳市委把发展战略制定还权于民,到“重用”下岗工人给机关干部带来“危机感”,再到破解人才选拔任用之惑,充满解放思想新气象。
寻找林继斌
这个故事要追溯到2007年3月,从时年40岁的富阳市委书记徐文光的“苦恼”开始。
富阳位于美丽的富春江畔,这个小城市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0位。可让徐文光忧虑的是,富阳城市定位缺乏,产业发展更是没有同当地资源有效结合起来,粗放型的经济困扰当地。
在科学发展要求下,富阳市面临产业转型、发展战略转型。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徐文光决定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市委发布通知,面向所有市民征集“金点子”。
大讨论开展后,从70多岁的老人到在校学生,200多条“金点子”通过电子邮件、来电、论坛发帖进入徐文光的视野。5月的一个晚上,喜欢上网的徐文光打开民间网站《富阳论坛》,一篇题为《开发“两江湾”,打造富阳阳光“水城”》的文章让他眼睛一亮,作者署名“林继斌”。
“两江湾”指富春江流经富阳市城区的两段江湾合称。文章中写到:“‘两江湾’堪称完美的弧线型江际轮廓线……它似有‘悉尼水城’般的丰富水资源……多年来屡屡提及把富阳山水资源利用起来,但每次都擦肩而过。”这篇文章从“两江湾”的历史与现实窘境到如何开发建设,有近万字。
文章写出了徐文光一直思考的问题,令他拍案叫绝:“好文章、好见识!”他马上请《富阳日报》全文转载,并要求办公室找到作者。
打工者进入市委部门
就在富阳市委办公室四处寻找文章作者时,徐文光正在一家民营企业打工。
林继斌是作者的真名,42岁,初中学历,原来在富阳市供销系统的企业工作,2005年下岗,在富春江边一个影楼从事取景工作。林继斌爱读书思考,对城市建设与规划尤为着迷。“有这样一条美丽的富春江穿城而过,富阳市的这个优势为什么没有发挥出来?”这是林继斌常常思考的问题。
随着思考的深入,林继斌写下心得。2007年初,林继斌再次下岗,并决定外出打工。就在这时,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吸引了他。从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市民的各类见解,林继斌想起了自己没有写完的文章,他决定临走前把这篇文章拿出来。
泡图书馆、翻阅资料、提炼观点,林继斌5月初写完文章。由于打字速度不快,他雇人把文章打出,贴在《富阳论坛》上,花了50多元。当看到文章在网上登出,林继斌才关掉手机,动身离开富阳,去外地打工。
当市委办公室干部费劲周折找到林继斌时,双方都吓了一跳:林继斌没想到市委书记会找他,寻找林继斌的人更没想到,大家心目中的“专家”是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打工者。
找林继斌是为了用他。一个月后,林继斌进入富阳市委政研室工作。“这是市委核心部门!”徐文光说,“动员群众为发展建言献策,是一种还权于民,我们在解放思想中找到了林继斌。”
“身份”之惑
富阳市委办公室主任喻中汉说,现在公务员凡进必考,别无他途。成为事业编制,还可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的途径解决,可林继斌没有高学历,年龄也不符合要求,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作为市委书记,我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拍板,想进人就进人。”徐文光说,“‘拍脑袋说了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一种进步,可林继斌的身份不好解决,现在看来解放思想十分必要,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把手”也不能突破越来越规范的制度,人事部门反复研究,用变通的办法把林继斌录用为机关工勤人员。2007年“十一”长假过后,林继斌正式到市委政研室上班。
“鲇鱼效应”
事实上,林继斌的出现,让市委机关大院不少干部感到了压力。“看到林继斌,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我们都是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的,有的是过去在下面工作得很出色,同工人编制的林继斌一起上班,有些不适应。”一位政研室干部说。
还有的干部说,林继斌的出现让自己有了危机感。他的“万言书”在网上有五页的跟贴,引起热议,文章的许多提法已被富阳市委列入战略决策规划。
“如果林继斌让我们的干部都有危机感,这就对了。”富阳市受降镇党委书记胡狄华说。 (新华社记者李亚彪、张奇志)2008年07月04日 15:48新华每日电讯
由于写了一篇为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建言献策的“万言书”,浙江富阳市下岗职工林继斌告别打工生活,进入市委机关大院,成为一名政研室工作人员。
这个故事中,从富阳市委把发展战略制定还权于民,到“重用”下岗工人给机关干部带来“危机感”,再到破解人才选拔任用之惑,充满解放思想新气象。
寻找林继斌
这个故事要追溯到2007年3月,从时年40岁的富阳市委书记徐文光的“苦恼”开始。
富阳位于美丽的富春江畔,这个小城市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0位。可让徐文光忧虑的是,富阳城市定位缺乏,产业发展更是没有同当地资源有效结合起来,粗放型的经济困扰当地。
在科学发展要求下,富阳市面临产业转型、发展战略转型。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徐文光决定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市委发布通知,面向所有市民征集“金点子”。
大讨论开展后,从70多岁的老人到在校学生,200多条“金点子”通过电子邮件、来电、论坛发帖进入徐文光的视野。5月的一个晚上,喜欢上网的徐文光打开民间网站《富阳论坛》,一篇题为《开发“两江湾”,打造富阳阳光“水城”》的文章让他眼睛一亮,作者署名“林继斌”。
“两江湾”指富春江流经富阳市城区的两段江湾合称。文章中写到:“‘两江湾’堪称完美的弧线型江际轮廓线……它似有‘悉尼水城’般的丰富水资源……多年来屡屡提及把富阳山水资源利用起来,但每次都擦肩而过。”这篇文章从“两江湾”的历史与现实窘境到如何开发建设,有近万字。
文章写出了徐文光一直思考的问题,令他拍案叫绝:“好文章、好见识!”他马上请《富阳日报》全文转载,并要求办公室找到作者。
打工者进入市委部门
就在富阳市委办公室四处寻找文章作者时,徐文光正在一家民营企业打工。
林继斌是作者的真名,42岁,初中学历,原来在富阳市供销系统的企业工作,2005年下岗,在富春江边一个影楼从事取景工作。林继斌爱读书思考,对城市建设与规划尤为着迷。“有这样一条美丽的富春江穿城而过,富阳市的这个优势为什么没有发挥出来?”这是林继斌常常思考的问题。
随着思考的深入,林继斌写下心得。2007年初,林继斌再次下岗,并决定外出打工。就在这时,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吸引了他。从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市民的各类见解,林继斌想起了自己没有写完的文章,他决定临走前把这篇文章拿出来。
泡图书馆、翻阅资料、提炼观点,林继斌5月初写完文章。由于打字速度不快,他雇人把文章打出,贴在《富阳论坛》上,花了50多元。当看到文章在网上登出,林继斌才关掉手机,动身离开富阳,去外地打工。
当市委办公室干部费劲周折找到林继斌时,双方都吓了一跳:林继斌没想到市委书记会找他,寻找林继斌的人更没想到,大家心目中的“专家”是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打工者。
找林继斌是为了用他。一个月后,林继斌进入富阳市委政研室工作。“这是市委核心部门!”徐文光说,“动员群众为发展建言献策,是一种还权于民,我们在解放思想中找到了林继斌。”
“身份”之惑
富阳市委办公室主任喻中汉说,现在公务员凡进必考,别无他途。成为事业编制,还可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的途径解决,可林继斌没有高学历,年龄也不符合要求,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作为市委书记,我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拍板,想进人就进人。”徐文光说,“‘拍脑袋说了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一种进步,可林继斌的身份不好解决,现在看来解放思想十分必要,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把手”也不能突破越来越规范的制度,人事部门反复研究,用变通的办法把林继斌录用为机关工勤人员。2007年“十一”长假过后,林继斌正式到市委政研室上班。
“鲇鱼效应”
事实上,林继斌的出现,让市委机关大院不少干部感到了压力。“看到林继斌,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我们都是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的,有的是过去在下面工作得很出色,同工人编制的林继斌一起上班,有些不适应。”一位政研室干部说。
还有的干部说,林继斌的出现让自己有了危机感。他的“万言书”在网上有五页的跟贴,引起热议,文章的许多提法已被富阳市委列入战略决策规划。
“如果林继斌让我们的干部都有危机感,这就对了。”富阳市受降镇党委书记胡狄华说。 (新华社记者李亚彪、张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