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朝鲜战争空战揭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08:43
一. 前言
二. 官方数字及其问题
三. 单次战果损失纪录
四. 双边空军态势
五. 飞机性能比较
六. 米格机VS佩刀机战果与损失
七. 联军飞机战损数字剖析
八. 战果膨胀浅释
九. 交换比估算
十. 影响空战的实际因素
十一. 结语

一. 前言

半世纪前结束的朝鲜战争留下来的除了对峙五十年的朝鲜半岛外,还有一堆模糊浑沌的历史。这是东西两大集团对抗的第一次地区性小型热战,却是此后40年全球冷战的开端,也因意识型态的对抗,让其中许多原本可以明确了解的事件蒙上一层人为的迷雾,数十年来一直未能揭开。

例如,朝鲜战争后,有关苏联飞行员参战的传言,断断续续地由联军飞行员口中传出,但是官方一直没有证实。事实上,联军方面有飞行员目击报告,有无线电监听情报,早就清楚内幕,美国杜鲁门总统在1954年一份备忘录中就曾说:“我们在朝鲜狠狠地教训了苏联空军一顿。”但是为了政治上的考量,避免导致冲突扩大,美国政府对此事秘而不宣。

不过,联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与苏制米格-15交战之事是无法掩盖的,只好设法误导公众,隐瞒苏联飞行员的身份,把苏联飞行员都当成中朝飞行员。如朝战当时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Hoyt S. Vandenberg)将军从远东视察回国后在记者会上公开宣称:“共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空军力量之一”,故意捧高中国的空军实力,以免暴露苏联飞行员大批参战的真相。作家约瑟夫.格登(Joseph C. Goulden)称,当年他为撰写《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幕》一书而访问美军飞行员时,就已经很清楚有苏联飞行员参战之事,他对范登堡将军此举的评论是:“比较委婉地来说,范登堡将军极大程度地修饰了真相,他手下的飞行员都很清楚。”(注1)这是比较客气的评语,可以想见,如果要开门见山的话,根本就是指他公然撒谎。

苏联方面也一直保持沈默,除了承认供应米格-15给中朝两国外,并不承认有苏联飞行员参战。而苏联既然不提,中朝自然也对苏联空军参战一事保持沈默。此事变成一个公开的秘密,尽管双方飞行员在空中进行了殊死搏斗,但双方官方仍不揭破这层薄薄的伪装。

1990年代苏联解体,解密档案释出的结果,让这段历史开始获得承认,参战过的苏联空军飞行员也开始挺身幕前,大谈当年的作战经历。大众才开始了解,苏联空军不仅提供中朝两国飞机和训练,而且实质上担负了大部分的战斗任务。王海将军在其自传《我的战斗生涯》中也承认:“战争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还相当年轻、弱小,空战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后来的大机群作战,特别是与F-86大机群作战,仍由苏联空军唱主角,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协同其完成作战任务。因志愿军空军尚未经过夜航训练,还不具备夜间作战的条件,夜间作战的任务也由苏联空军承担。”(注2)

不过,苏联解密档案虽然对当年苏联空军介入朝鲜战争的程度提供了相当程度的解答,但仍然还有许多谜团待解,现代战争中最为不休的话题——双边的空战战果和损失就是其中之一。

基本上来说,由于个人、单位、主官、以及整体政治宣传需求的影响,几乎所有国家的空军在处理空战战果和自己损失的时候都会有所取舍,这是无可避免的。我们不必特别指责某些对象,因为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态度是人人有份的。另一方面,飞行员在空中生死搏斗之际,由于个人对环境观察反应的不同,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印象。有时即使他们诚实无欺,他们所认知的事件过程还是有可能跟事实经过完全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相信感官所告诉他们的,但这些感官并不见得可以信赖。

由于有这么多因素牵涉在内,实际的战果与损失到底是多少,对军史研究来说一直是个相当困难的领域。即使能够搜集到所有的原始档案资料,也不见得是准确的;即使对相关人员访谈,也不敢保证陈年的记忆是不是准确,会不会因个人的立场、名声等等而有偏差。许多研究人员经年积月的努力,往往还是停留于就有限资料行合理推论的地步。

本文自然也受上述因素限制,目的不在于对整个朝鲜战争中空战战果及损失做详细分析,而是尝试以现有资料的对照来对当时空战主力的米格机和佩刀机之战果损失作一概略分析,希望得以对此话题略窥一二。文中的观点和资料,自然也不敢称为绝对正确,只能说是已经尽力汲取各种公开的资料加以整合分析。

笔者之所以用米格机和佩刀机相比对,主要原因有三:一、两者是当时美苏双方第一线空优战机,性能类似。二、两者主要任务为制空作战,争取制空权(虽然佩刀机在战争最后几个月也当成战斗轰炸机使用)。三、两者都创下双方空战战果中的绝大部分,也占空战被击落损失的大部分。以这两种飞机的纪录来进行分析,可以让当时的空中态势更清楚,从而消解一些历史迷雾。一. 前言
二. 官方数字及其问题
三. 单次战果损失纪录
四. 双边空军态势
五. 飞机性能比较
六. 米格机VS佩刀机战果与损失
七. 联军飞机战损数字剖析
八. 战果膨胀浅释
九. 交换比估算
十. 影响空战的实际因素
十一. 结语

一. 前言

半世纪前结束的朝鲜战争留下来的除了对峙五十年的朝鲜半岛外,还有一堆模糊浑沌的历史。这是东西两大集团对抗的第一次地区性小型热战,却是此后40年全球冷战的开端,也因意识型态的对抗,让其中许多原本可以明确了解的事件蒙上一层人为的迷雾,数十年来一直未能揭开。

例如,朝鲜战争后,有关苏联飞行员参战的传言,断断续续地由联军飞行员口中传出,但是官方一直没有证实。事实上,联军方面有飞行员目击报告,有无线电监听情报,早就清楚内幕,美国杜鲁门总统在1954年一份备忘录中就曾说:“我们在朝鲜狠狠地教训了苏联空军一顿。”但是为了政治上的考量,避免导致冲突扩大,美国政府对此事秘而不宣。

不过,联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与苏制米格-15交战之事是无法掩盖的,只好设法误导公众,隐瞒苏联飞行员的身份,把苏联飞行员都当成中朝飞行员。如朝战当时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Hoyt S. Vandenberg)将军从远东视察回国后在记者会上公开宣称:“共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空军力量之一”,故意捧高中国的空军实力,以免暴露苏联飞行员大批参战的真相。作家约瑟夫.格登(Joseph C. Goulden)称,当年他为撰写《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幕》一书而访问美军飞行员时,就已经很清楚有苏联飞行员参战之事,他对范登堡将军此举的评论是:“比较委婉地来说,范登堡将军极大程度地修饰了真相,他手下的飞行员都很清楚。”(注1)这是比较客气的评语,可以想见,如果要开门见山的话,根本就是指他公然撒谎。

苏联方面也一直保持沈默,除了承认供应米格-15给中朝两国外,并不承认有苏联飞行员参战。而苏联既然不提,中朝自然也对苏联空军参战一事保持沈默。此事变成一个公开的秘密,尽管双方飞行员在空中进行了殊死搏斗,但双方官方仍不揭破这层薄薄的伪装。

1990年代苏联解体,解密档案释出的结果,让这段历史开始获得承认,参战过的苏联空军飞行员也开始挺身幕前,大谈当年的作战经历。大众才开始了解,苏联空军不仅提供中朝两国飞机和训练,而且实质上担负了大部分的战斗任务。王海将军在其自传《我的战斗生涯》中也承认:“战争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还相当年轻、弱小,空战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后来的大机群作战,特别是与F-86大机群作战,仍由苏联空军唱主角,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协同其完成作战任务。因志愿军空军尚未经过夜航训练,还不具备夜间作战的条件,夜间作战的任务也由苏联空军承担。”(注2)

不过,苏联解密档案虽然对当年苏联空军介入朝鲜战争的程度提供了相当程度的解答,但仍然还有许多谜团待解,现代战争中最为不休的话题——双边的空战战果和损失就是其中之一。

基本上来说,由于个人、单位、主官、以及整体政治宣传需求的影响,几乎所有国家的空军在处理空战战果和自己损失的时候都会有所取舍,这是无可避免的。我们不必特别指责某些对象,因为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态度是人人有份的。另一方面,飞行员在空中生死搏斗之际,由于个人对环境观察反应的不同,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印象。有时即使他们诚实无欺,他们所认知的事件过程还是有可能跟事实经过完全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相信感官所告诉他们的,但这些感官并不见得可以信赖。

由于有这么多因素牵涉在内,实际的战果与损失到底是多少,对军史研究来说一直是个相当困难的领域。即使能够搜集到所有的原始档案资料,也不见得是准确的;即使对相关人员访谈,也不敢保证陈年的记忆是不是准确,会不会因个人的立场、名声等等而有偏差。许多研究人员经年积月的努力,往往还是停留于就有限资料行合理推论的地步。

本文自然也受上述因素限制,目的不在于对整个朝鲜战争中空战战果及损失做详细分析,而是尝试以现有资料的对照来对当时空战主力的米格机和佩刀机之战果损失作一概略分析,希望得以对此话题略窥一二。文中的观点和资料,自然也不敢称为绝对正确,只能说是已经尽力汲取各种公开的资料加以整合分析。

笔者之所以用米格机和佩刀机相比对,主要原因有三:一、两者是当时美苏双方第一线空优战机,性能类似。二、两者主要任务为制空作战,争取制空权(虽然佩刀机在战争最后几个月也当成战斗轰炸机使用)。三、两者都创下双方空战战果中的绝大部分,也占空战被击落损失的大部分。以这两种飞机的纪录来进行分析,可以让当时的空中态势更清楚,从而消解一些历史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