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0文明奇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16:45
米诺斯王宫
  希腊米诺斯文明宫殿遗址,位于希腊克里特岛伊拉克利翁市西南约61公里。王宫始建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毁于前1450年的桑托林火山暴发,1900年后由意大利考古学家发掘。米诺斯王宫坐落在凯浮拉山的缓坡上,依山起伏,是克诺索斯伟大的雅典艺术家、雕塑家及建筑师代达罗斯为国王米诺斯修建的一座著名的迷宫,宫中通道交错,无论谁只要一走进去,就再也找不到出口。分为4个宫院:克诺索斯宫、马里阿宫、法托斯宫、撒克洛斯宫。每个宫院都有一个长方形庭院,整座遗址分布着1500多间宫室。现发掘的遗迹以新王宫时期的为主,总面积9000平方米。
  

部分遗址

迷宫一角

皇宫遗址
米诺斯王宫
  希腊米诺斯文明宫殿遗址,位于希腊克里特岛伊拉克利翁市西南约61公里。王宫始建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毁于前1450年的桑托林火山暴发,1900年后由意大利考古学家发掘。米诺斯王宫坐落在凯浮拉山的缓坡上,依山起伏,是克诺索斯伟大的雅典艺术家、雕塑家及建筑师代达罗斯为国王米诺斯修建的一座著名的迷宫,宫中通道交错,无论谁只要一走进去,就再也找不到出口。分为4个宫院:克诺索斯宫、马里阿宫、法托斯宫、撒克洛斯宫。每个宫院都有一个长方形庭院,整座遗址分布着1500多间宫室。现发掘的遗迹以新王宫时期的为主,总面积9000平方米。
  

部分遗址

迷宫一角

皇宫遗址
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雅典卫城遗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建造在海拔150米的石灰岩山冈上,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圣地,同时又是城市防卫要塞,建筑群建设的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菲迪亚斯。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雅典卫城遂成为国家的宗教活动中心,自希腊联合各城邦战胜波斯入侵后,更被视为国家的象征。每逢宗教节日或国家庆典,公民列队上山进行祭神活动。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为545-00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为:“文明、神话、宗教在希腊兴盛了一千多年。雅典卫城包含四个古希腊艺术最大的杰作——巴特农神庙、通廊、厄瑞克修姆庙和雅典娜胜利神庙——被认为是世界传统观念的象征。”
卫城夜景

卫城一角1

卫城一角2

卫城石柱

卫城入口

帕特农神庙

哈德良之拱以及奥林匹亚宙斯神庙

埃雷赫透神庙
宙斯神殿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是奥林匹亚(Olympia)的主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世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奥林匹亚宙斯神殿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东南面,依里索斯河畔一处广阔平地的正中央,是雅典最古老的神殿,也是当时最大的神殿,据说未毁坏前由104根可科林斯式壮观的圆柱,圆柱由用黄金和象牙用宙斯的图案修饰。神殿本身则是采多利克式建筑,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殿顶则用大理石兴建而成,神殿共由34 条高约17公尺的科林斯式石柱支撑着,面积达41.1米x107.75米。庙前庙后的石像都是用派洛斯岛的大理石雕成。庙内西边人字形檐饰上的很多雕像,十足是雅典的风格。据说菲迪亚斯建造雕像时,曾亲到奥林匹斯山问宙斯神,而大神以降下霹雳闪电,打裂神庙铺道作回答。至于神殿主角“宙斯””,采用了所谓 “克里斯里凡亭”技术,是在木质支架外加象牙雕成的肌肉和金制的衣饰。宝座也是木底包金,嵌着乌木、宝石和玻璃,历时八年之久才完成。
宙斯神殿遗址

神殿一角

神殿一角

宙斯神像
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帕特农神庙之名出于雅典娜的别号Parthenon,即希腊文∏αρθενωσ的转写,意为“处女”。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此庙不仅规模最宏伟,坐落在卫城中央最高处,庙内还存放一尊黄金象牙镶嵌的全希腊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菲迪亚斯亲手制作)。它从公元前447年开始兴建,9年后大庙封顶,又用6年之后各项雕刻也告完成。
  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采取八柱的多利亚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东西两立面(全庙的门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也就是说,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比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柱高10.5米,柱底直径近2米,即其高宽比超过了5,比古风时期多利亚柱式通常采用的4比1的高宽比大了不少,柱身也相应颀长秀挺了一些。这反映了多利亚柱式走向古代规范的总趋势。
  帕特侬神庙为雅典城邦守护神雅典娜而建的祭殿。神庙背西朝东,耸立于3层台阶上,玉阶巨柱,画栋镂檐,遍饰浮雕,蔚为壮观。整个庙宇由凿有凹槽的46根大理石柱环绕。柱间的用大理石砌成的92堵殿墙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各种神像和珍禽异兽。神庙有两个主殿:祭殿和女神殿,从神庙前门可进祭殿,踏后门可入女神殿。
  神庙的内部,既遵循多利亚柱式的惯例,安排得很简单,又主题突出,庄重宏伟。与一般神庙相同,殿堂均分为前后两间,前厅安置神像,后库存放祭品和财物。帕特农神庙的前厅安置着菲迪亚斯制作的黄金象牙雕的雅典娜巨像,高达12米。为配合这尊巨像,前厅用两层多利亚的柱列围绕巨像的左右和后方。上承屋顶,旁开空廊,更衬托出巨像的高大,而它们的檐部也大大简化,只有额枋而没有三陇板和间板。像之前方直到大门为一片空白,不置任何杂物,却在靠近巨像基座处挖出一个长方形水池,利用池中之水反射从大门而来的阳光,使金光闪烁的巨像更显富丽堂皇。
  帕特农神庙特别讲究“视觉矫正”的加工,使本来是直线的部分略呈曲线或内倾,因而看起来更有弹力,更觉生动。据研究,这类矫正多达10处之多。比如,此庙四边基石的直线就略作矫正,中央比两端略高,看起来反而更接近直线,避免了纯粹直线所带来的生硬和呆板。相应地,檐部也作了细微调整。在柱子的排列上,也并非全都垂直并列,东西两面各8根柱子中,只有中央两根真正垂直于地面,其余都向中央略微倾斜;边角的柱子与邻近的柱子之间的距离比中央两柱子之间的距离要小,柱身也更加粗壮(底径为 1.944米,而不是其他柱子的1.905米)。这样处理的原因是,边角柱处于外部的明亮背景,而其余柱子的背景是较暗的墙壁,人的视觉习惯会把尺寸相同的柱子在暗背景上看得较粗,亮处则较细,视觉矫正就是要反其道而行,把亮处的柱子加粗,看起来就一致了。同样,内廊的柱子较细,凹槽却更多。山墙也不是绝对垂直,而是略微内倾,以免站在地面的观察者有立墙外倾之感。装饰浮雕与雕像则向外倾斜,以方便观众欣赏。人们至今仍能从饱经沧桑的神庙看出精微矫正的痕迹和出神入化的效果,这真是文明的奇迹。
  在装饰方面,本来前厅外围的柱子都是多利亚式的,但檐壁却不用三陇板与间板,而是用一条爱奥尼亚式的装饰带,以浮雕表现雅典人民庆祝大雅典娜节的盛况。这条浮雕带从门廊延伸到南北两面墙上,绕行一周,连为一体。总长160米,人物超过500个。它第一次在神庙主要浮雕上直接表现雅典公民群众和现实社会活动,其构思之大胆也是空前的,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在希波战争后的进一步发展。
  帕特农神庙在古典建筑艺术中之所以成为典范,不仅仅在于它的建筑,更重要的是其雕刻。雅典娜巨像现已丝毫不存,据古人的描述,它实为木胎,黄金象牙只起镶嵌作用,大概肌肤用象牙,衣冠武器则贴以黄金。此类贵重的雕像通常是小型的,雅典把它做成12米高的庞然大物,无非是为了显示雅典财富的充盈。
罗得岛
  罗得岛是爱琴海上的一个岛屿,佐则卡尼萨群岛的最东端,也是希腊所辖最东的岛屿,距离土耳其仅18公里。罗得岛是爱琴地区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相当古老的关于泰勒刻辛的神话。品达的诗中称罗得岛是太阳神赫利俄斯和女神罗得结合的产物。在希腊化时期,这个岛屿的鼎盛时期,人们竖立起一个巨大的太阳神雕塑,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十字军东侵期间,医院骑士团占领了该岛,并改名为“罗得岛骑士团”,成为了岛屿历史上重要的存在,他们在岛上留下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罗得岛以它的文学气质和独特的历史内涵无愧为爱琴诸岛中的一颗明珠。
  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的青铜巨像建在罗德岛通往地中海的港口入口处,高约33米。建造时间:公元前282年完工,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上船只是从腿中间过去,非常壮观而有趣。巨像铸造完工后过了 56年,毁于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长久以来,有关巨神像的模样众说纷纭,一般人都相信它是两脚分开、手持火把,站立于罗德岛Mandraki港口的入口处,船只由其胯下经过,然而,研究显示以港口的阔度和巨像的高度来计算,这种结构是不合常理,因为巨像跨越港口入口必须要四分一公里高才能办到,不论以金属或石块来建造,跨立的巨像绝对无法承受巨大张力和冬季强风,而且倾倒后巨像的遗迹亦会阻碍著港口,所以估计真实的巨像应该立于港口东面或更内陆的地方。至于姿势根本不知道,到底站立?坐下?或是驾著马车?至今仍无人知晓------

罗得岛城堡

传说中太阳神像

传说中太阳神像
德尔斐
  德尔斐考古遗迹,位于希腊中部科林斯湾北岸,福基斯的帕尔纳苏斯山麓,是古希腊神谕的发布地。1987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德尔斐是古代希腊的宗教、文化中心,有“世界之脐”之称,位于阿波罗神庙后面的露天大剧场,象征着世界的中心,表示了此地的神圣。
  公元前373年,一场地震严重地破坏了圣地的建筑,对它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前4世纪下半叶,于其艰苦的修复的同时,希腊经历了政治的动荡,圣地因而逐渐走向衰落。自公元1世纪罗马统治以来,圣地再也没有出现过新的建筑。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签发谕令禁止异教信仰,标志著阿波罗崇拜的终结。圣地的遗址于公元初被一个村庄占据,于15世纪被重新发现。
  
  下图前景为剧场,中景为阿波罗神庙,远处可辨雅典娜神庙。剧场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有35级看台,可容纳5000名观众。在剧场附近还有一处运动场的遗址,跑道上的起跑线仍清晰可辨,自起跑线至终点线的距离约为177.53米。该运动场是古希腊的四大运动场之一,著名的皮托运动会就每隔4年在此举行,其盛况仅次于奥林匹亚运动会。
  
  古希腊著名寓言家伊索,与这座古遗址息息相关。据史称,当时吕底亚的国王是克利萨斯派遣伊索到德尔菲(Delphi)去,把一大笔黄金分给市民们。德尔菲是神谕的发源地,也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宗教圣地。但这一次,伊索看到人们面对这么一大笔钱时表现出来的贪婪和忘恩负义,非常生气。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寓言故事来告诉人们,要纠正自己没出息的举止,但收效甚微。最终,对德尔菲市民失望透顶的伊索把黄金收了回来,要去还给克利萨斯。当人们知道伊索这么做时,彻底愤怒了。疯狂的人们不顾伊索的外交官身份和聪明睿智的美誉,把他当作对公众犯罪的罪犯,推下了悬崖。
  不久以后,德尔菲遭受了一系列的灾难。许多人相信,这么多厄运都是因为错误地杀死伊索带来的。成语“被伊索的血所困扰”留传下来,意思是对别人做了坏事以后,终将受到惩罚。德尔菲的人们最终为他们对伊索犯下的罪行而付出代价。利西波斯是古希腊著名的雕塑家,为了纪念这个寓言家,他在雅典塑了一座伊索雕像。
阿尔塔米拉洞窟
  阿尔塔米拉洞窟位于西班牙坎塔布利亚自治区的桑蒂利亚纳•德耳马尔附近,距离北部的海滨城市桑坦德以西 35公里,因有优美的史前绘画和雕刻而闻名,现已建成阿尔塔米拉艺术博物馆。1868年偶然为一年轻猎人发现,1875年桑坦德市考古学家马塞利诺 •德桑图奥拉游览此洞窟,在洞内发现了动物骨化石和石器。1879年夏,又携其小女玛丽亚重游此地,又发现了洞顶绘画,他于1880 年将其发现公布于世。人们在洞前部发现奥瑞纳(Aurignac)文化、梭鲁特(Solutre)文化晚期,以及马格德林(Magdalen)文化初期或中期的许多古代遗迹,包括雕刻的动物肩胛骨等。在这里发现的大多数石器工具和举世闻名的洞穴壁画都可追溯到马德格林期,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洞窟长270 米,大多数壁画都在巨大的侧洞内。侧洞长18米,宽9米,拱顶高1.15∼2.65米,洞顶布满壁画。画面主要是野牛,栩栩如生,著以鲜艳的红、黑、紫三色。还有两头野猪、几匹野马、一头雌鹿,以及其他一些简单形象;此外还有镌刻的8个人形象、各种手印以及人手的轮廓图形。在其他室里也有许多黑色绘画或刻像。
  

洞窟壁画
巨石阵
  巨石阵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据研究人员估计,建造圆形石林总共花了3000万个小时的人工,相当于一万人工作一年。
  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在天文学上也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了。
    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与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由于这一些坑是由英国考古学家约翰• 奥布里发现的,因此又叫“奥布里”坑。在当地出现的第一块石头是位于圆圈洞口位置上的一块重约5吨的沙岩(后称“种石”)。在此石出现200年之后,若干石柱才从英格兰西部的威尔士运来,矗立在中央,并形成两个一大一小的圆周。考古学家称之为“巨石阵”的二期建筑。再后者,“种石”被挪走,“巨石阵”进入了建筑的第三阶段——人们运来了180块大沙岩,与原来的青石柱重新排列成圆形和马蹄形结构。从现有的遗迹上,人们也可窥见“巨石阵”第三阶段的基本风貌。巨石阵最不可思议的是石阵中心的巨石,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然而人们惊奇的发现,有不少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树着的石柱上的。




马耳他巨石庙
  建于5500年以前的马耳它巨石庙,是世界上最老的不需支撑的石头结构。尽管被列入权威的世界遗产目录之中,但是,几乎无人知晓:这儿存在的史前自立石头结构要远比埃及的金字塔和石篱古老的多。 1980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列入《世界遗产目录》,1980年称作ggantija temples (杰刚梯亚庙群),1992年扩展范围并改为megalithic temples malta(马耳他巨石庙)。
    布列塔尼东南数千公里,沿着巨石文化时代留下的圆弧遗迹,在马耳它群岛的岛屿上,以及在马耳它和戈佐岛屿上,都可以看见巨大的岩石结构,这些岩石结构堪称巨石文化中最为复杂、结构最为奇特的古代岩石建筑;此外,该建筑属于纯粹的土著文化,迄今为止,它们没有搀杂一点外部文化。最初,这些建筑物被用做葬礼仪式举办之地,但后来,人们在此建立了专门进行朝圣的地方。
    马耳它巨石庙群中有一个是哈尔萨夫利恩尼的地下建筑。该纪念遗址其实是一处墓地,里面有近7000具尸体,是在一个石灰石质的小山上凿出的。经历了几个世纪后,坟墓中的房间越来越多,通往新出口的新通道不断被凿出,最后整个遗址形成了一个有着3层3 3个房间的地下结构,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下迷宫。
  马耳他巨石庙亦称为“马耳他巨石文化时代的神殿”或“属于巨石文化时代的马耳他的神殿”,是马耳他在戈佐岛等地的著名历史古迹。在众多的神殿中,尤以杰刚梯亚神殿和哈格尔基姆神殿闻名于世。其中杰刚梯亚神殿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神殿,其建筑结构之复杂,工艺之精湛,堪称奇迹。
  杰刚梯亚神殿形成于公元前24世纪以前,是马耳他神殿中最著名的神殿,它面向东南,背朝西北,用硬质的珊瑚石灰岩巨石建成,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迹。杰刚梯亚神殿的庙宇大门和墙壁都是用巨石垒成的,庙外至今散落着曾经用来搬运这些巨石的滚石球。神殿外墙的最后部分所用的石材高达6米,最大的巨石重达几十吨。在那久远的年代,人们就能用原始工具将这些巨石用于建筑之中。如何将这样巨大的石块运送到工地,至今还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神殿的内部装饰使用的是软质石灰岩。神殿最早只有南庙后部的3个穹顶,公元前2200年左右又增建了两个小穹顶,美观典雅。


哈德良长城
  电影《亚瑟王》中,一道近似中国长城的高墙曾多次出现。与亚瑟源自神话不同,这道高墙名为哈德良长城,来源于真实生活。哈德良长城(英语:Hadrian's Wall 拉丁语:Vallum Hadrianus),是一条由石头和泥土构成的横断大不列颠岛的防御工事,由罗马帝国君主哈德良所兴建。公元43年罗马人侵占不列颠。公元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公元76-138年)巡视不列颠,决定在英格兰北部修建长城,抵御北方的北部皮克特人反攻,保护已控制的英格兰的经济,并开始在英格兰北面的边界修筑一系列防御工事,后人称为哈德良长城。
  逶迤于英格兰北部绵绵的哈德良长城西起索尔韦的鲍尼斯,东至泰恩河,全长120公里,约 4.5米高,2.5-3米宽,顶宽约2.1米,用约75万立方米的石块和草泥砌成,工程耗时6年。在防御长城体系中,有驿站、要塞和城堡等建筑,墙内外都有壕沟,外壕宽8米,深4米;内壕宽2米,深3米,并设有通往主堡或各个小堡的通道,除此还有道路、给养基地和土木工事。每隔8000米就建有一座要塞或里程堡,其中保存最好的要塞在豪斯坦茨。同时还有连接各个要塞的通道和“一里堡”(相隔1罗马里的小堡)。沿墙有16座城堡,相隔大约1英里就有一座碉堡,世人称为“里程碑”。在每两座一里堡之间有两座间距相等的塔楼,它是一座小型瞭望塔。塔楼分上下两层:上层瞭望,下层住扎军士,但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长城的南面。即便按典型的罗马帝国宏伟标准来衡量,它仍是一项惊人的雄心勃勃的建筑工程。哈德良长城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扩张的最北界。公元142年,罗马人在哈德良长城以北又修筑长达37公里的安东尼长墙。公元4世纪末,罗马人从英格兰撤兵后,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越过哈德良长城,入侵英格兰南部,此后这一地区陷入了频繁的战乱之中。1987年,哈德良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卡纳克石柱群
  濒临大西洋的城镇卡纳克,是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一个神秘地方。在它郊外有一片片整齐排列的石阵,在长达8千米的范围内到处是林立的巨石,这就是著名的卡纳克石阵,被英国考古学家海丁翰教授称为“比金字塔更神秘”的石柱群。据说,卡纳克石阵曾有石柱10000根,如今仅存2471 根。石阵被农田分为三片:位于卡纳克城北1•5千米处的勒芒奈克石阵,以11排向东延伸,共1099块石头,排列在长1千米、宽 100米的矩形内,最高的巨石露出地面部分达4•2米。石柱行列稍有弯曲,柱与柱间距离不一。起点石柱高约4米,最高7米,愈往东愈低愈小。再向北走,过了一座古老的石磨坊界线,便进入克马里欧石阵,共10行,长约1•2千米。与其相邻的克勤斯坎石阵,长约400 米,共13行,每行都很短,共540块巨石,排成正方形。它的末端是一个圆形石阵,由39块巨石组成。各组石阵都沿东西方向分行排列,越远南北,边缘行距越密,每一行巨石的大小和排列距离也并不均匀,每行越近东端,石块越高且排得越紧。石块排列以直线为主,也有排成平行曲线的。
  经考证,石阵大约是从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分期竖立的。个时期欧洲人还没有发明轮子,但石块申最大的重约350吨,高达20米,竖立者是如何把如此沉重的花岗岩竖立在指定位置?难道是借助一种神秘的力量?他们竖立这样的石阵有什么用途呢?对此,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哈丁翰无奈地说:“卡纳克石柱群比金字塔更神秘,是考古学上历时最久而尚未被揭破的秘密。”

加尔桥
  加尔桥,位于法国加尔省。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加尔桥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尔桥跨越那尔河,将水引至尼姆,再分至公共澡堂、喷泉和私人住宅。它星罗马人为文明和卫生的生活条件所作的一项重要贡献。罗马人开凿建造加尔桥,是为了一个明确实用的目的——运输淡水。
  加尔桥造型雄壮,三层叠拱横跨加尔河谷的构图,对以后的建筑产生较了大影响。桥高49米,桥长274米,绵延48公里,另有50公里长的输水道。三层拱桥,底层是人行道,有6个拱门,长约142米,高度为22米,间距16米-24米。中间层有11个拱门,长约243米,间距19米。上层有35个拱门,间距为4.6米。上层总高度为7.4米(含水道高),拱跨也很小,因而实体部分占较大比重。桥的宽度下层为6.4米,中层4.5米,上层仅3米,正好在水槽下面。建筑水槽是罗马时代城市建设的特点之一,这是一项仍在发挥作用的土木工程。为了抵御洪水,桥身呈轻度曲线,并在桥墩底部建有水角,两旁粗糙的突出物用来连接木脚和手架。加尔桥高架水渠的斜度为1/3000,落差约17米。整体设计是为了保障水能够自然地流向城市,所以在河流交叉处建立水桥是非常必要的。令人惊奇的是底层6个拱门中,只有一个跨越了加尔河,而且每层的拱门都不是一样的,同时加尔桥也不是成90度直角跨越加尔河。
   加尔桥的建成与使用有近500年时间,至今保存良好。它是罗马水道桥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加尔桥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结构上,都充分体现了罗马帝国建筑的辉煌气势和精湛的工艺技能,被人们誉为建筑上的“最崇高的乐章”。
庞贝
  庞贝是位于意大利西南沿海坎帕尼亚地区的一座古城,位于维苏威火山东南麓,西北距那不勒斯仅23公里。公元79年8月为维苏威火山喷发的一瞬间被火山灰埋在了地下,却因此而保留了大量古罗马帝国的建筑遗迹和艺术文物,成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古城遗址。古城挖掘始于1748年,至1960年接近完成。城筑在面积约63公顷的五边形台地上,有长3公里的城墙所围绕,古罗马建筑物、工艺品及其他生活遗迹保存完好。
    庞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那时的庞贝还只是海湾畔的一个小集市,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的生产,直到公元前3世纪,强大的罗马帝国将庞贝划入自己的版图,这里开始成为一座繁华的城市,贸易往来繁多,经济发达,集中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雕刻,是当时罗马帝国经济、政治、宗教的中心之一。
    公元 79年8月24日的一天中午,庞贝城附近的活火山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碎石和泥浆瞬间湮没了整个庞贝,古罗马帝国最为繁华的城市在维苏威火山爆发后的18个小时内彻底消失。直达18世纪中期,这座深埋在地底的古城才被挖掘出土而重见天日,可突如其来的灾难在毁灭了庞贝的同时也使得当时的古城风貌得以永生——能容纳近2万人的竞技场、100多家酒吧、30多家面包甜品店、可容纳5千人的大剧院、铺着整块大石板的步行街、雕花石砌的水池和精美的壁画……
    古城略呈长方形,有城墙环绕,四面设置城门,城内大街纵横交错,街坊布局有如棋盘。出土后的庞贝城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700 米,城内面积1.8 平方千米,有城门七扇。城内四条大街,呈“井”字形纵横交错。主街宽7 米,由石板铺就,沿街有排水沟。城内最宏伟的建筑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个长方形的公共广场四周,广场周围设有神庙、公共市场、市政中心大会堂等建筑物,这里是庞贝政治、经济和宗教的中心。广场的东南方,是庞贝城官府的所在地,广场的东北方则是繁华的集贸市场。另外,城内还有公共浴池、体育馆和大小两座剧场,街市东边则有可容纳1 万多名观众的圆形竞技场。如今的庞贝古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游客们称这里是“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2000年前的庞培古城,其墙体颜色依然绚丽
罗马竞技场
  罗马大竞技场(又称:科洛塞奥竞技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的威尼斯广场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它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永恒的象征。大竞技场原名“弗拉维奥露天剧场”。其地基原是古罗马帝国有名的暴君尼禄皇帝的金宫中的一个小湖。公元72 年,维斯帕西安皇帝开始兴建,至公元80年由蒂托皇帝完成,历时8年之久。由于修建竞技场的两个皇帝以及后来完成竞技场最后一层建筑的皇帝都属于弗拉维奥家族,即弗拉维奥皇朝时期,故称“弗拉维奥露天剧场”。
  古罗马大竞技场外观呈正圆形,俯瞰实为椭圆形。整个建筑物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均用淡黄色大理石砌成。可容纳观众8.7万人。围墙共分4层,一、二、三层均有半露圆柱装饰。第一层的圆柱为粗犷质朴的多古斯式,第二层圆柱为优美雅致的爱奥尼亚式,第三层圆柱为雕饰华丽的柯林斯式。每两根半露圆柱之间为一长方形拱门,一、二、三层共计80个拱门。第四层外层表面装饰较简单,由长方形窗户和长方形半露方柱构成。在该层的2/3高处,设有等距离的支架,供举行盛会时,固定圆顶上方的天篷,为观众遮阳。据说,在古代的时候,第二、三层每个拱门洞中有一尊大理石人物雕像作为装饰,其姿态各异,英武豪俊,使建筑显得既宏伟又不失灵秀,既凝重又空灵。整体建筑看上去颇像一座现代化的圆形运动场。
  竞技场内为阶梯形看台。据资料记载,当年竞技场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为第一区,是皇室、贵族、骑士阶层的座位;二层是第二区,为市民席;最高层即第三区,是平民区。第三区上部还有一层,是专为妇女们保留的,其座椅为木制。再上面为一个较大的平台,此处可供观众随意站立观看表演。为了安全,看台前专门建有高高的栏杆护墙,与表演区相隔。第一区的第一排是皇帝及其随行人员的专座,用整块大理石雕琢而成。该区的其他看台则为元老院议员、祭司、法官、贵宾,以及后来的主教所设。竞技场还专门为观众进出建有4座大型拱门。当然,皇帝进出自有专设之门,该门位于竞技场东北部第38和39两门之间,较之其他门要宽得多且带有一框。
  竞技场中央是一个椭圆形的角斗场,长约86米,最宽处为63米,是斗兽、竞技、赛马、歌舞、阅兵和进行模拟战争的场所。当时为观赏水战,引湖水进场灌成池。虽然昔日76米长、46米宽的大舞台已不复存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只是过去供演员化妆、角斗士做竞技准备和关闭野兽的地下窑室,但如果仔细分辨,仍能使人们领略2000年前建筑师们的科学设计。
  

复原效果图


俯视图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497千帕。目前的倾斜约10%,即5.5度,偏离地基外沿2.3米,顶层突出4.5米。
  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 1173年,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它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比萨城的标志。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从事观测该塔的专家盖里教授根据比萨斜塔近几年来倾斜的速度推测出,斜塔将于250年后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
  过去人们曾一度认为钟楼是故意被设计成倾斜的,但是现在人们清楚地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作为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173年8月9日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直竖立的,原设计为8层,高54.8米,它独特的白色闪光的中世纪风格建筑物,即使后来没有倾斜,也将会是欧洲最值得注意的钟楼之一。但是1185年,当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期间的1198年,记载了钟楼内撞钟的存在,这标志着钟楼虽然倾斜,但至少悬挂了一个撞钟,实现了它作为钟楼的初衷。
   1231年,工程继续,第一次有记载钟楼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采取各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1278年进展到第7层的时候,塔身不再呈直线,而是为凹形。工程再次暂停。
   1360年,在停滞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钟楼向完工开始最后一个冲刺,并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年摆放钟的顶层完工。54米高的8层钟楼共有7口钟,但是由于钟楼时刻都有倒塌的危险而没有撞响过。
  由于倾斜程度过于危险,比萨斜塔曾在1990年1月7日停止向游客开放,经过12年的修缮,耗资约2500万美元,斜塔被扶正44厘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专家认为,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300年内将不会倒塌。2001年12月15日起再次向游人开放。

比萨大教堂和斜塔
伦敦塔
  伦敦塔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的塔山(Tower Hill)上,是一个占地达18英亩,由城堡、炮台和箭楼等组成的庞大建筑群,由当时称为外族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建造的一个军事城堡,中心塔是高约27米的白塔(White Tower),周围有13座塔,当时为充当国家监狱。如今,伦敦塔已经成为收藏文物珍宝的博物馆,保存有古代武器、历代王冠和王室珠宝,还有一根镶有大宝石的皇杖。此外,伦敦塔的东侧附近还有一座塔桥(Tower Bridge),是一座吊桥。1988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561-013。
  伦敦塔是由威廉一世为镇压当地人和保卫伦敦城,于1078年开始动工兴建的,历时20年,堪称英国中世纪的经典城堡。十三世纪时,后人在其外围增建了十三座塔楼,形成一圈环拱的卫城,使伦敦塔既是一座坚固的兵营城堡,又是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面还有天文台、监狱、教堂、刑场、动物园、小码头等小建筑。
  伦敦塔最重要、最古老的建筑是位于要塞中心的诺曼底塔楼,它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因其是用乳白色的石块建成,史称白塔。楼高32.6米,共分三层,墙体厚度不一,从三至四米到四至六米,双层墙壁,窗户口很小,门窗之间用白石相隔,其顶部呈雉堞状,塔楼四角耸出四座高塔,三方一圆,在角隅设有螺旋楼梯,通达顶层。
  伦敦塔在英国王宫中的意义非常重大,作为一个防卫森严的堡垒和宫殿,英国数代国王都在此居住,国王加冕前住伦敦塔便成了一种惯例。伦敦塔还是一座著名的监狱,英国历史上不少王公贵族和政界名人都曾被关押在这里。后来这里成为宫廷阴谋和王室斗争的地方。英王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幼子,爱德华之前的国王及堂兄与弟弟,亨利八世的两个王后,先后被囚禁在这里并被处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伦敦塔成为令人毛骨悚然的“死狱”。现在的伦敦塔内只有从十三世纪开始住在这里的渡鸦还没有搬走。传说如果渡鸦离开这里,塔就会倒掉,王朝就会垮台。因此,这些渡鸦祖祖辈辈就成为最受娇宠的常住客人了。




乌尔内斯木教堂
  乌尔内斯木板教堂位于挪威松恩-菲尤拉讷郡(sogn og fjordane county)卢斯特自治市(luster municipality)的卢斯特拉弗约登(lustrafjorden)附近的奥尔内斯(ornes)农场。是世界著名古迹,现由挪威古迹保护会(fortidsminneforeningen)管,偶尔会举行一些弥撒。
  木材测年法显示教堂建于1130年左右。乌尔内斯的教堂在原地曾被多次重建,现在能看到的是第三个。现存的教堂中有一些属于老教堂的部分,年代测定发现最早的是在11世纪。这座教堂被认为是同种教堂中最为古老的,它连接了维京时代大量运用动物装饰的建筑艺术以及被称之为“乌尔内斯式”动物造型,和基督教建筑艺术。
  任何进入教堂的人都会怀疑,那些跨过中堂和圣坛的未剥皮材横梁是否还是原物。事实上,它们不是。中世纪时期,在圣坛的入口处增加了一个带天盖的祭坛。为了给新增的祭坛腾出空间,一些木板不得不被锯掉,因而必须使用如今这些不怎么好看的横梁来支撑整个结构。1662年末,一把名叫 “克罗卡斯托伦”的长椅——又名“蒙特家庭长椅”——也被安装在同一地点。
  在天主教时期,乌尔内斯教堂是一座教区教堂,但在宗教改革之后,它成为了位于哈夫斯洛的主教堂的下属教堂。17世纪,中堂向南方扩建,1720年代,弗雷德里克四世将教堂卖给了牧师克里斯多弗•蒙特,以此换取大北方战争的资费。后者对教堂的私人所有权一直持续到了1850年,教堂才又被教区买下。1880年,该教堂被捐赠给挪威古迹保护会,并于1979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文化遗产列表。
]]
亚眠大教堂
  亚眠大教堂坐落于法国索姆省亚眠市索姆河畔,位于皮卡第地区的中心,是哥特式建筑顶峰时期的产物。始建于1152年,总面积达 7760平方米,中世纪时,它可以容纳全城的百姓,还绰绰有余。东西长145米,相当于一个半足球场的长度。内部由三座殿堂、一个十字厅(长133.5 米、宽65.25米、高43米)和一座后殿组成,包含中厅及两边平行的侧廊。中厅内从地面到拱顶有44.5米高。墙壁几乎为每扇12米高的彩色玻璃覆盖,体现了建筑发展的新观念。教堂共分三层,巨大的连拱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1218年由于遭受雷击而摧毁。重建工作开始于1220年,中央广场的修建工程于大约1245年完成。唱诗班的修复是于1238年开始的,完成于1269年之前,而教堂的绝大部分,包括十字形的翼部部分,直到1288年才得以竣工。 1366年修建了南部的塔楼(高62米),而北部的塔楼(高67米)则是在1401年修筑的。布局严谨。教堂的墙壁上雕饰有基督教先知、信徒和法国历代国王的画像。
  亚眠大教堂是法国最大的教堂,同时也是法国最美的教堂之一,从里到外,到处是精美的雕刻物品,林林总总,多达四千多件。正门的雕塑是《最后的审判》,北门雕塑的是殉道者,南门雕塑的是圣母生平。这一组组雕像被称为“亚眠圣经”,是雕刻中的精品。1981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C(I)(II)《世界遗产目录》

教堂壁刻


教堂内部

圣米歇尔山
  被誉为“西方名胜”的圣米歇尔山(Mou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是法国著名古迹和基督教圣地,位于法国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芒什省一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坐落在巨大沙洲中部的岩石小岛上。圣米歇尔山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属于诺曼底地区,高高耸立,依临潮水,岛的顶部是哥特式建筑本笃会修道院,透过高大城墙,可一览海湾全景。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赞誉圣米歇尔山为“法国的泰山”。
  这座修道院建于11到16世纪,是非凡技艺之杰作,与周围独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1979 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为岛。公元8世纪,红衣主教奥贝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奉献给天使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米歇尔山。岛上现还存有 11世纪罗马式中殿和15世纪哥特式唱诗班席,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
  圣米歇尔山山顶的教堂自从第一次建成至今,经历了十五、六次火灾和自身倒塌的损坏,被命名为底下圣母堂的加洛林王朝时风格的教堂,是目前尚存的构成圣米歇尔教堂最古老的一部分。圣米歇尔山的最后一次完善工作是在20世纪末完成的,公元1987年,在教堂钟楼的顶端安放了圣米歇尔的金像。
  从圣米歇尔山顶上,可以俯瞰下面一望无际的流沙, 15公里以外才能看到大西洋的海水。千万别被表面平坦光滑的流沙所迷惑,它内部的暗流会像蛇一样滑动,缠住人腿,慌乱中拔不出双腿的游人,就会被流沙吞噬。维克多•雨果曾经描写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会遭到惊心动魄的埋葬,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





圣米歇山城堡的傍晚时分.
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罗斯的标志之一。在克里姆林宫周围是红场和教堂广场等一组规模宏大、设计精美巧妙的建筑群。此外,还有建于公元18世纪的枢密院大厦,以及建于公元19世纪的大克里姆林宫和兵器陈列馆等。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俄罗斯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宫内保存有俄国铸造艺术的杰作:重达40 吨的“炮王”和200 吨的“钟王”。
    克里姆林宫整体呈不等边三角形,面积27.5万平方米,周长2公里多。始建于1156年,原为苏兹达里大公爵尤里•多尔哥鲁的庄园。1367年以来几经修缮扩建,20 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的三边。1935年在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罗伊茨克塔、鲍罗维茨塔和沃多夫塔等塔楼各装有大小不一的红宝石五角星,红光闪闪,昼夜遥遥可见。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这一世界闻名的建筑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12世纪上叶,多尔戈鲁基大公在波罗维茨低丘上修筑了一个木结构的城堡—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就是从这个城堡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的红场是1485年至1495年兴建的,大致呈三角形。宫墙全长2235米,高5到 19米不等,厚3.5至6.5米.共四座城门和十九个尖耸的楼塔。
  克里姆林宫曾是历代沙皇的宫殿、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十月革命后,成为苏俄,以后成为苏联党政机关所在地。苏联解体后,这里成了俄罗斯政府的代称,坐落在涅格林纳河和莫斯科河汇合处的鲍罗维茨丘陵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依亚历山德罗夫花园,东南界红场,始建于 1156年,初为木墙,1367年改为石墙。十五世纪的砖砌宫墙(周长2.5公里)保留至今。中央教堂广场上建有十五至十六世纪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教堂、报喜教堂、伊凡大帝钟楼和多棱宫等。1788年参议院大厦(今政府大厦)竣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建成克里姆林宫大厦。宫墙四周有塔楼20座。宫内塔楼中最宏伟的有斯巴达克、 尼古拉、特罗伊茨克、保罗维茨、沃多夫兹沃德等塔楼,1937年,在塔楼上装置五角红宝石星。
  从远处遥望克里姆林宫,不难发现有一座建筑高高地矗立在建筑群体中,有鹤立鸡群之感。这个高大建筑就是教堂广场上的伊凡大帝钟楼。它高81 米,是古时的信号台和望台。钟楼的左侧有重达40 吨的大炮,右侧是著名的大钟。这两个庞然大物虽然从未使用过,但却显示出了俄罗斯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
   钟王重202吨,高6.14米,直径6.60米,比北京永乐大钟重四倍半,花了两年时间于1735 年11 月20 日铸成,号称世界第一大钟。可是由于大火,钟上掉下来一块,就重11.5吨。钟壁上铸有精美的塑像和图饰,如沙皇阿列克谢与皇后安娜的像,还有五幅神像。但它铸成后敲第一下时就出现了裂痕。《美国百科全书》称它为“世界上从未敲响的钟”。
   这门大炮造于1586 年,重40 吨,炮口的直径达0.92 米,可容下三人同时爬进。炮前陈列有四个堆在一起的炮弹,每个重为两吨。炮架上也有精美的浮雕,其中有沙皇费多尔像。
  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位于克里姆林宫东墙的一侧。虽经多次改建和修建,但仍保持原样,路面还是当年的石块路,青光发亮,显得整洁而古朴。公元15 世纪90 年代,莫斯科发生大火,火灾后空旷之地成了广场,故曾被称为“火烧场”,公元17 世纪中叶起称“红场”。广场总面积9 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红场的大规模建设是在1812年以后。拿破仑军队纵火焚烧了莫斯科,此后城市重建,红场被拓宽。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莫斯科成为首都,红场成为人民举行庆祝活动、集会和阅兵的地方。列宁陵墓位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宫墙正中的前面。


红场

圣米迦勒天使大教堂

圣瓦西里大教堂

炮王

钟王
夏特尔教堂
  夏特尔大教堂坐落在厄尔—卢瓦尔省会夏特尔市附近的一座山丘上,大约自公元350年开始,这里前后建起过5座教堂,但都因各种原因损坏了,在1145年—1165年间,废墟上第六次矗立起了座新的教堂。这座为纪念圣母玛利亚而建的夏特尔大教堂包括了大主教的宫殿、教堂附属学校、修道院、救济院等。夏特尔正立面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两个不等高的尖塔,这两个塔尖恰当地表达了哥特式的精神和向往。
  法国是中世纪后期哥特艺术的发源地,夏特尔教堂便是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教堂上大量的装饰性雕像也是哥特雕塑的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教堂门侧的立柱上,雕刻有许多直立的人物形象,有的是表现圣经中的先知和圣徒,有的是表现皇帝和皇后,体现了政教合一的思想。这些大门侧柱上的石雕,虽然有着中世纪典型的被拉长的身材和呆滞的目光,但也表现出了人物的个性,动作也有所变化。其中以教堂南墙的《四圣徒像》最为出色,这是圣经中四个不同时代的圣徒形象,都以圆雕的形式出现的,神态生动,富有个性,形体比例也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品准确,他们服装的质感也被雕刻家们细腻地表现了出来,有很强的质感。所有这些雕像都有着安静、平和的神态,体现了基督教信念中的理想形象,具有很强的宗教感染力。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但是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位。“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教堂内部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
    曾经有许多重大的典礼在这里举行,例如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又如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正面

侧面
尚博尔城堡
  尚博尔城堡位于法国中部卢瓦尔——歇尔省的尚博尔市卢瓦尔河左岸5千米处的科松镇,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旷世杰作,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卢亚尔河城堡群中最庞大、最宏伟的建筑。1519年弗朗索瓦一世时兴建。初为王室小猎苑,全部完工于路易十四时代。为一长156米、宽1门米的白色建筑,占地5225公顷。
  城堡内计有房间440间,主楼梯13座,小楼梯70 座,窗户365扇,装饰精美的烟囱365座。三面封闭,四角是四座雄浑的塔楼,四边为宏伟的护卫大厅,中心部位是两座石筑雕花、处处对称、盘旋向上的双向大楼梯,直达高33米的屋顶大平台。大平台上又是一座小城。有大街小巷、各式小楼,极目而望,便是一方方顶塔、一座座烟囱、一扇扇天窗。天顶呈椭圆形,精美的藻井中配以弗朗索瓦一世的名讳字首“F”,顶部饰巨石百合花和小钟。城堡下部的简洁结构和上部的繁杂装饰形成显著的反差。被视为建筑奇迹之一。路易十五时,城堡被赐予战功赫赫的萨克森元帅,元帅死后逐渐废弃。1932年,法国政府买下尚博尔城堡的产权,改为国家狩猎公园。在5225公顷的面积中, 4000公顷为森林面积,32公里的围墙是法国最长的一垛围墙。


科隆大教堂
  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1996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上,根据文化遗产标准C(I)(II)(IV),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一直到1880建成,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大教堂工程规模浩大,至今仍保存着成千上万张设计图。其建筑期长达 632年,堪称世界之最。1248年,法国建筑家凯尔哈里特受邀设计建造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奠基于1248年8月15日卡罗琳王朝时期,1560年工程中断。1842年9月4日,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主持下,大教堂第二次奠基。直到1880年10月15 日,这座当时荣膺世界最高建筑物的科隆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成为建筑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科隆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主体部分就有135米高,大门两边的两座尖塔高达157.38米(有资料说是161米),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至今也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整座大教堂全部由磨光的石块建成,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石材,加工后的构件总重16万吨,并且每个构件都十分精确。大教堂内分为5个礼拜堂(有资料说是10座),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达43.35米,中厅跨度为15.5米,各堂排有整齐的木制席位,圣职人员的座位有104个。玻璃窗上都用彩色玻璃镶嵌出图画,图画上是圣经故事。堂内还有好几幅石刻浮雕,描绘出圣母玛丽亚和耶稣的故事。大教堂四壁上方的玻璃窗用彩色玻璃嵌出《圣经》故事,这些玻璃镶嵌总计有1万平方米。是教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教堂的钟楼上装有5座吊钟(响钟),最重的圣彼得钟,有24吨。
  教堂内部有104个座位,具中世纪晚期风格的唱诗台是德国最大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各有一个预留给教皇和皇帝的座位。祭坛里镀金的三王圣龛装饰精美,由于内部存放了被认为是属于东方三博士的遗骨,这个祭坛因为被认为是西方最重要的祭坛。教堂顶上一共安置了12口钟。最早的是3.4吨重的三王钟(Dreikönigenglocke),铸造于1418年,安装于1437年(后来三次重新铸造,最近一次于1880 年)。之后是重达10吨的“Pretiosa”(当时西方最大的钟)和4.3吨重的“Speciosa”,分别于1448年和1449年安装。而教堂内目前最大的钟是圣彼得钟,重达24吨,直径3.22米,安装于1924年。


教堂内部
曼代奥拉修道院
    曼代奥拉,位于希腊东北部的帕萨里亚地区的特里卡拉色州,平陶斯的崇山峻岭如同屏障将之同西面的伊庇鲁斯分隔开。曼代奥拉,在希腊语中是“悬在空中的意思”,这也正是曼代奥拉众多修道院的与众不同之处。几百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后来地壳运动和海水的冲击使之变成一片石林。
    曼代奥拉的修道院就是坐落在这些高耸的岩石山顶上面。大约10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隐遁的修士。11世纪中叶,来曼代奥拉隐遁的修士人数逐渐增加,它的第一座教堂是科里亚空教堂,之后很快就形成了以它为中心的修道院。14世纪中期,著名的阿塔那西奥修士来到这里,在一座高高的岩顶上兴建了新的修道院。曼代奥拉“悬在空中”正是后来成为圣人的他取定命名的。
    由于这里唯一与外界相同的工具是绳索、藤篮和滑车,进入这里有如登天般困难,所以有幸到达这里的人为数极少。直到20世纪,石级的修建才改变了这种情况。阿特拉斯的圣山教堂建筑基本上是拜占庭风格,很多都采用了大致相同的布局,其中最雄伟壮观、在建筑角度上最值得欣赏的是海拔高度为613米的大曼代奥拉修道院,又称基督变容修道院,而修道院内的教堂更是建筑精华中的精华。
    大教堂高24米,宽42米,拱顶是十二边的,所有上面的窗户只拥有单扇玻璃。它独特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教堂的十字架形状的基础上,这种分布造成了三个后殿,除了传统教堂的后殿外,在南北两端都增建了一座供赞美诗歌唱者使用的殿堂。教堂的围墙是用岩石与砖块相间砌成。教堂内部除了15 世纪的珍贵壁画外,还拥有各种雕嵌精美的用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那张用珍珠镶嵌、装饰豪华精致的修道院院长宝座。
]]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全称“埃斯科里亚尔圣洛伦索王家修道院”,位于西班牙马德里市西北约 50 公里处的瓜达拉马山南坡的一个村镇。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宗教建筑之一。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建于公元16世纪末,整个修道院的设计采用长方形格子结构,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纪念殉难的基督教徒圣劳伦斯,因为他当年就是被这样的刑具折磨致死的。该建筑名为修道院,实为修道院、宫殿、陵墓、教堂、图书馆、慈善堂、神学院、学校八位一体的庞大建筑群,并珍藏欧洲各艺术大师的名作,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
  该修道院由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下令修建,于 1563 年动工,1584 年竣工,历时 21 年。整个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长 207 米,宽 161 米。修道院被一座用灰色花岗岩建成的 4 层楼房所环绕。长方形的四角上,各耸立了一座55 米高、尖顶上竖立着一个金属球体的 7 层角楼。修道院是一个封闭而整齐的巨大建筑群体,长方形建筑群体的 4 个正面墙上共有 2600 扇窗户,内有 15 个回廊、16 个庭院、88 个喷泉、86 座阶梯、1200 扇门以及 9 座塔楼。正门上方立着圣洛伦索的雕像,其脸部和手部都用白色大理石雕成。教堂是该修道院内的主体建筑,位于整个建筑群的中央,是一座 50 米边长的方形建筑。屋顶上方耸立着一个直径为 19 米的圆形塔楼,塔楼圆形的屋顶上还有高高的尖顶。全塔总高为 92 米,是修道院建筑群中的最高点。与此高耸的圆形屋顶相呼应的是左右两侧的两座 72 米高、带有圆形屋顶的方柱形钟楼。教堂内部十字交叉的圆形穹窿顶架由 4 根粗大的柱子支撑。另有 8 根较细的柱子分别支撑着 24 个拱顶支架。圆形穹窿的天花板上有各种反映圣母和耶稣宗教生活的壁画。地面是用灰白两色相间的大理石铺砌。
  教堂内最大的祭坛有 15 米宽,26 米高,祭坛分 4 层,分别用碧玉、缟玛瑙或红大理石的柱子支撑。4 层搁板上共有 15 座铜制雕像,最高一层是基督和圣母的雕像,旁边是圣彼德和圣保罗的雕像。在大祭坛的两侧有两组铜铸雕像群,这是意大利米兰的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精品,一组是卡洛斯五世国王和他家人的雕像,另一组是菲利普二世国王与他的 3 位妻子和一个儿子的雕像。祭坛周围挂满了著名绘画大师绘制的圣像、宗教画或各种精美的雕饰。主座堂的楼底下是先王祠,那里埋葬了从 16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即从卡洛斯五世到阿方索十三世)大多数国王的遗骨。教堂南面有国王行宫,最引人注目的菲利普二世的房间里有 16 世纪的陈设和国王的个人物品。查理四世的宫殿里有西班牙宫廷画家戈雅设计的挂毯等名贵工艺美术品。教堂北面的修士大厅和圣器室里藏有佛兰德斯画家范 •德•韦伊登的《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及名家大师的珍品。图书馆中藏有 4000 份手稿和 4 万册书籍,其中有些为稀世珍本。最古老的一本是 1500 年前的拉丁文《圣经》手抄本,最珍贵的一册为用金纸刻字贴成的金书,重 50 公斤。

内部装饰










阿尔汗布拉宫
  阿尔汗布拉宫,又称“红宫”,西班牙中世纪时伊斯兰教格拉纳达王国的宫殿,在格拉纳达城东的山丘上。中世纪摩尔人统治者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那达王国的宫殿,是西班牙最重要、最美丽的伊斯兰教建筑。建于1354-1391年,位于地势险要的山头上,四周围墙用红色石块砌筑。沿墙筑有或高或低方塔,墙内有许多院落,其中狮子院以其轻巧的券廊和雕有十二只狮子簇拥着的喷泉著称。整座宫殿的建筑风格富丽精致。此除城防系统外,主要建筑物是两座长方形宫院及其厅房。其中的狮泉庭院尤为知名,院内中央是12头白色大理石狮子簇拥的盘形喷泉水池,廊庑雕饰极为精美,各厅房也有图案别致的石钟乳状垂饰花纹,为阿拉伯风格的杰作。




宫内的斗牛场

阿尔汗布拉宫内部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Versailles Palace)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1682-1789)。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面积达117法亩的凡尔赛宫原址附近的森林、荒地和沼泽地区并修建一座两层红砖楼房,作为狩猎行宫。当时的凡尔赛行宫仅拥有26个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二楼为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1667年,勒诺特设计凡尔赛花园及喷泉,勒沃在狩猎行宫的西、北、南三面添建新宫殿,将原来的狩猎行宫包围起来。原行宫的东立面被保留下来作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1674年,建筑师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从勒沃手中接管了凡尔赛宫工程,他增建了宫殿的南北两翼、教堂、桔园和大小马厩等附属建筑,并在宫前修建了三条放射状大道。为确保凡尔赛宫的建设顺利进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内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其他新建建筑使用石料。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1688年,凡尔赛宫主体部分建筑工程完工。1710年,整个凡尔赛宫殿和花园的建设全部完成并旋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和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在其全盛时期,宫中居住的王子王孙、贵妇、亲王贵族、主教及其侍从仆人竟达36000名之多。在凡尔赛还驻扎有瑞士百人卫队、苏格兰卫队、宫廷警察、6000名王家卫队、4000名步兵和 4000名骑兵。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法国大革命中的巴黎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后被推上断头台斩首。凡尔赛宫作为法兰西宫廷的历史至此终结。1793年,凡尔赛宫内残存的艺术品和家具均转运往巴黎城内另一座艺术瑰宝殿堂--卢浮宫,凡尔赛宫沦为废墟。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油画

雕像

凡尔赛宫





正门

'远景














战廊

胜利柱

镜厅
枫丹白露宫
  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法兰西岛地区赛纳-马恩省的枫丹白露,从12世纪起用作法国国王狩猎的行宫。法文原义为“美丽的泉水”。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1137年,法王路易六世下令在此修建城堡,后经历代君王的改建、扩建、装饰和修缮,使枫丹白露宫成为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亨利二世、亨利四世、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和拿破仑等法国帝王都曾在此居住过。有的国王在此长住,有的仅把它作为打猎的行宫。王室的婚丧大典也常在这里举行。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都曾下榻于此。
   枫丹白露宫的主体建筑包括一座主塔、六座王宫、五个不等边形院落、四座花园。宫内的主要景点有舞厅、会议厅、狄安娜壁画长廊、瓷器廊、王后沙龙、国王卫队厅、王后卧室和教皇卧室、国王办公室、弗郎索瓦一世长廊等等。
   1808年,拿破仑将历代国王的卧室改为皇帝御座厅。宫内有中国馆,由拿破仑三世时的欧仁妮皇后主持建造,馆内陈列着中国明清时期的古画、金玉首饰、牙雕、玉雕、景泰蓝佛塔等上千件艺术珍品,这些藏品大多来自圆明园,为法军统帅孟托邦献给拿破仑三世帝后的战利品。
  枫丹白露宫周围面积为1.7万公顷的森林,有橡树、柏树、白桦、山毛榉等树木。过去是王家打猎、野餐和娱乐的场所。森林内有许多圆形空地,呈星形的林间小路向四面八方散开,纵横交错。圆形空地往往建有十字架,其中最著名的是圣•埃朗十字架。




申布伦宫
  奥地利申布伦宫位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山区,是哈布斯堡王朝自公元18世纪至1918年期间的皇宫和御花园。电影《茜茜公主》的绝大多数场景就在这里拍摄。申布伦宫最早叫“加藤堡”,又称“美泉宫”,曾是克罗斯塔诺堡修道院,1569年它被改造成宫殿。皇宫里各建筑内外装饰华丽,有许多精美的雕刻,为奥地利巴洛克建筑风格创始人兼雕刻家费舍•埃尔拉赫所建。申布伦宫建有世界上最早的动物园。1996年,申布伦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目录》。
  1696年,烈奥波特一世皇帝委派当时奥地利最著名的建筑师费舍•埃尔拉赫在美丽泉周围建造一座皇帝的游乐宫,这座宫殿的规模和豪华程度与法国的凡尔赛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申布伦宫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而外形则是效仿凡尔赛宫的古典式宫殿,也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式建筑。整座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同时又拥有一个举行仪式用的庭院和一个大的前庭。宫殿上层是帝王办公、迎宾和举行盛大活动的地方,下层作为起居和膳宿所用。宫内有1441个房间,其中44间是纤巧华美的罗可可风格,优雅别致。宫内有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宴请欧洲皇室贵族的豪华餐厅和舞厅。宫殿长廊挂满哈布斯堡王朝历代皇帝的肖像和特雷西亚女皇所生16个儿女的肖像画。各房间和回廊拐角装置有各种式样的火炉,其中俄式大火炉的造型尤为奇特。
  充满东方韵味的内部装饰
  1740年,申布伦宫成为女皇城堡后,不断地得到修建、改造。皇宫内部装饰时期,正值中国风流传到到欧洲宫廷。女皇也深深爱上了来自遥远中国的文化,甚至曾和亲友一起观看在金碧辉煌的宫廷里上演的中国大戏。在女皇华丽的宫中有东方古典式建筑,如嵌镶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国式房间和用泥金、涂漆装饰的日本式房间。女皇不惜耗费巨资,用许多珍贵的东方艺术品来布置自己心爱的宫殿。宫殿内到处可见中国古典艺术的痕迹,房间的四壁和天花板上镶嵌着陶器;在琳琅满目的陶器、瓷器摆设中,有中国青瓷、明朝万历彩瓷大盘和描花瓷瓶等。
  宫廷花园
  宫殿后面是一座巴洛克式大花园,这座占地2万平方米的花园是欧洲典型的法式园林。在碎石子铺成的平面上,是一片格局优雅、精雕细琢的花坛和草坪。花园两边高大的树木被剪成一面绿墙,绿墙里是44座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塑像。在花园的尽头,有一座 1780年修建的美丽的喷泉,名为“海神喷泉”。海神喷泉水池的中央,是一组根据希腊海神故事塑造的雕像。在海神喷泉的东边是赫赫有名的“美丽泉”。从海神喷泉处,沿着“之”字形土路走上丘陵,就是申布伦宫的最高点——凯旋门,这是为了纪念特雷西亚女皇1757年战胜普鲁士的弗利德里希大帝的军队而建的。在这里,可以把申布伦宫壮丽的景观尽收眼底。在海神喷泉的西侧,还有全世界最古老的动物园,它落成于1757年。1883年,人们又在动物园旁边建造了一座欧洲最大的温室,种植有热带地区的奇花异草。
  宫廷珍宝馆
  宫殿内的“奥地利画廊”里珍藏着中世纪至现代的绘画和雕塑名作,实际上这里是奥地利宫廷美术博物馆。宫殿内还有一个著名景观,就是珍宝馆,这里存放着历代帝王的华丽服饰、传神的画像和光彩夺目的珠宝。其中一顶镶嵌着各色宝石和珍珠的王冠,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象征。宫中还有一个御车陈列馆,早年是一个冬季骑术学校。如今,这里陈列着哈布斯堡王朝自1690年以来使用的60多辆御车,其中最珍贵的一驾八套马车重达4吨,是皇室专门用于婚礼和加冕仪式的帝王马车。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
    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在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1889年5月15日开放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埃菲尔铁塔的金属制件有1.8万多个,重达7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 1700张全图。
    埃菲尔铁塔占地一公顷,耸立在巴黎市区赛纳河畔的战神广场上。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钢铁构成,塔身总重量7000吨。塔分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115米,第三层274米。除了第三层平台没有缝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现已安装电梯,故十分方便。每一层都设有酒吧和饭馆,供游客在此小憩,领略独具风采的巴黎市区全景:每逢晴空万里,这里可以看到远达70公里之内的景色。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高300米,直到1930年它始终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它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
神圣家族教堂
  神圣家族教堂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加泰隆尼亚(Catalonia)自治区首府的巴塞罗那,于1882年以新哥德式风格在都市计划区的东北边启建。翌年由高迪接手,整体设计以大自然诸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为灵感。圣家堂的设计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锥形、双曲线、抛物线各种变化组合成充满韵律动感的神圣建筑。它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毕生代表作,生前的最后四十年岁月几乎都投注在教堂工程上,不但做了模型研究,甚至籍由镜子反射来观测效果,就连外观上的雕像都是依真实模特儿来雕塑。这座在创意和野心上都属庞大工程的教堂虽至今仍未完工,但光是这95米长、60米宽,估计可容纳万名信徒的规模,就足以撼动人心。
    教堂共计18座高塔,以中央170米高那座代表耶稣基督,其周围将环绕 4座130米,代表4位福音传道者的大塔楼,北面的一座後塔将有140米高,代表著圣母马利亚,包括“荣耀立面”在内,目前没有一座是盖好的。其余分别置于各立面共12座塔代表耶稣的十二门徒,名有100米高。世人对巴比伦塔总有一种奇怪的偏爱,高迪也未能例外。他为教堂圣殿设计了三个宏伟的正门,每个门的上方安置4座尖塔,12座尖塔代表耶稣12个门徒.还有4座塔共同簇拥着一个中心尖塔,象征4位福音传教士和基督本身。三座门目前仅竣工一座,170米的高塔,五颜六色的马赛克装饰,螺旋形的楼梯,宛如从墙上生长出来栩栩如生的雕像,庞大的建筑显的十分轻巧,不过也显的有些令人恐怖。

建造中的大教堂

正面

大教堂与城市的整体比例

计划完工后的效果图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教堂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西元326年落成。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是 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 #8226;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呈罗马式和巴罗克式建筑风格,属世界最大的教堂。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多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的壁画、雕塑艺术。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总面积2.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



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明初主持设计者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 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清朝初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 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坏,有多处宫殿群倒坍,垃圾成山。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仝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2001年0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长城全长约12600里。
  长城关隘
  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黄崖关、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宁远城、阳关、平定堡城、清阳关、新安关、镇远关、锦州城、马水口、倒马关、九门口、老龙头、董家口、刘家口、马兰关、新开口、插箭岭关、金山岭、独石口、张家口、马市口、羊房堡关、水口关、紫荆关、宣化城、三屯营、三道关、大毛山关、义院口、界岭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关、白洋峪关、青山关、 铁门关、潘家口、龙井关、洪山口、上关、常峪口、狼窝沟口、新河口、白石口关、浮图峪关、乌龙沟关、飞狐口、寡妇楼、司马台、慕田峪关、沿河城、将军关、白马关、鹿皮关、河防口、莲花池关、黄花城关、撞道口关、九孔楼、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鸡鹿塞、高阙塞、大同城、杀虎口、威鲁堡口、金锁关、黄泽关、黄榆关、北楼口、宁武关、利民堡口、得胜口、镇宏堡口、平远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口、镇口堡、守口堡口、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口、镇羌堡口、拒墙堡口、拒门堡口、助马堡口、破鲁堡口、保安堡口、宁鲁堡口、破虎堡口、残虎堡口、马堡口、云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败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将军会堡、丫角山、老营堡、红门口、老牛湾堡、阳方口、白草关口、广武城、北楼口、狼牙口、龙泉关、固关、鹤度岭口、马岭关、支锅岭口、峻极关、吴旗秦长城、魏长城南起点、定边城、高家堡、镇北台、统万城、韩城魏长城、黄甫川堡等。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的巴勒斯坦地区中部城市,世界闻名的古城。人口44.7万(1984),居民主要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以色列自1950年以来的首都,该国的总统府、大部分政府机关、最高法院和国会均位于该市。1980年,以色列国会立法确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大多数国家不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认为该市的最终地位尚未确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谈判决定。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将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因此,今天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冲突的中心。
  相传公元前十世纪,以色列的大卫王曾在此筑城建都。为巴勒斯坦最大城市。位于犹地亚山区顶部,海拔 790米。是古代宗教活动中心之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分别根据自己的宗教传说,都奉该城为圣地。城圈面积约1平方公里,划为4个区。东部为穆斯林区,包括著名的神庙区,神庙区的圣地有摩哩山的岩顶(伊斯兰教、犹太教)及岩顶上的圣殿(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哭墙(犹太教)。西北部为基督教区,有基督教的圣墓教堂。西南部为亚美尼亚区。南部为犹太教区。城西南面的锡安山为犹太教又一重要圣地。城东的橄榄山有基督教与犹太教圣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由联合国管理,1948-1949年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西部建立了新市区,约旦则占领城东旧区。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布定都于此。市区面积109平方公里,大部在城圈以西。
  
   自1975年起,耶路撒冷超过特拉维夫,成为以色列最大的城市。2006年,耶路撒冷的面积为126平方千米,拥有人口72,4000人,这两项指标均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城市之首。而且无论是犹太人数量还是非犹太人数量,都居以色列各城市的首位。
  
  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事件。
  
  今天的耶路撒冷,是一个对比强烈的城市,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社会不同阶层,同处一城;城市的东西两部分更是截然不同,发展水平悬殊。老城雅法门以西的西耶路撒冷是现代以色列的核心地带(如果再继续向西数十千米,就是以特拉维夫为中心的“但”沿海大都市区),而老城及其东、北、南三面的东耶路撒冷则以巴勒斯坦人为主。最特别的地方是面积只有1平方千米,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其中又分为4个宗教与种族聚居区:犹太区、基督徒区、亚美尼亚区和穆斯林区。耶路撒冷最重要的也是引起重大争议的宗教圣地均位于此处:包括犹太教的西墙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

圣墓大教堂


大马士革
  大马士革是叙利亚的首都,坐落在卡辛山脚下的一片平原上,位于安提黎巴山山麓,巴拉达河和阿瓦什河的汇合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国语,巴拉达河穿城而过,阿瓦什河流经城郊,整个城市内外水道纵横,使大马士革周围草绿花香,万木争荣。大马士革是一座有4000年历史的美丽古城,从古老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塞尔柱帝国,阿拉伯帝国,花刺子模,伊儿汗国,到帖木儿帝国时代,大马士革一直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悠久的历史使它留下了神奇的传说和众多的古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给它带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生动景象。
  
  大马士革西边是地中海,南边地势渐渐升高,最高延伸到戈兰高地;东边是一片沼泽地;北边和东北边是大马士革平原。大马士革全城依山傍水,并且和平原相接,这就是大马士革的地理特点。“古他”在阿拉伯语里是绿洲的意思。大马士革周围大约有30公里的“古他”园林区,区内万木竞发,鸟语花香,绿树鲜花衬托着的大马士革,更显得美丽动人。
  
    大马士革分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新、旧城之间以巴拉达河为界,旧城区在河的东岸,新城区在河的西岸。新城区的中心在卡辛山的斜坡上,那里街道宽阔,建筑新颖,有现代化的政府大厦、超级市场、银行、医院、影剧院、大学城、体育城、大旅馆等等。大马士革博物馆坐落在巴拉达河畔,气势宏伟。高大挺拔的建筑,宽阔整齐的街道,展示了大马士革现代化的景象。
  
    旧城区至今还保存着古罗马和阿拉伯帝国时期的许多名胜古迹,堪称“古迹之城”。纵贯古城东西的直街在古罗马时代就是全城的主街,现存的主要古迹都在这条大街上及其附近。其中有始建于公元705年著名的倭马亚大清真寺;中世纪时代的凯桑门;公元11世纪建成的古城堡,是这座历史名城的骄傲;古城的阿兹姆宫,是18世纪初阿拔斯王朝建筑的华丽宫殿;古城的哈马迪市场旁边,有一座四合院式木石结构的房屋,是古代“丝绸驿站”的遗迹。在大马士革城还有历史上各个时期建成的许多清真寺,这些清真寺都体现了伊斯兰的传统,代表了伊斯兰各个时期的艺术风貌。



巴比伦
  巴比伦(Babylon)是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右岸,建于公元前2350多年,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巴比伦意即“神之门”,成为幼发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两河流域的重镇。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亚最繁华的政治、经济以及商业和文化中心,这里还曾是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首都。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列依人在此建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其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先后征服其他城邦,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典型。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花园传说是当时的国王为公主而建的。公元前626年,闪米特族的一支迦勒底人占领巴比伦,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公元前586年,攻占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其疆域包括两河流域大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公元前 538年为波斯所灭。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并颁布了《汉穆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乌尔纳木法典》。《汉穆拉比法典》共有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公元前4000 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旧约全书》称其为“希纳国”(Land of Shinar)。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肥沃土壤,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由于两河不象尼罗河一样是定期泛滥的,所以确定时间就必须靠观测天象。住在下游的苏美人发明了太阳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54天,并发明闰月,放置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时分成 60分,以7天为一星期。还会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发明了10进位法和16进位法。他们把圆分为360度,并知道π近似于3。甚至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
  
  古巴比伦城垣雄伟、宫殿壮丽,充分显示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水平。幼发拉底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城,城内的主要建筑埃萨吉纳大庙及所属的埃特梅兰基塔庙,高达91米,基座每边长91.4米,上有7层,每层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砖砌成,塔顶有一座用釉砖建成、供奉玛克笃克神金像的神庙。据说,这就是《圣经》中耶和华变乱人们的语言,致使人们未能造成通天的巴别塔。城内古建筑精华之一的“女神门”,高12米、宽近20米,门墙镶嵌着形象生动的釉彩动物图案,还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引人注目的人与狮子搏斗的石刻雕像。
  
  由于巴比伦王国已灭,所以所发图片为想像图。




巴比伦空中花园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