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王元化逝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41:11
新华网上海5月10日电(记者孙丽萍)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原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元化,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5月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     王元化,1920年生于湖北武昌,祖籍江陵。曾任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代书记,1983年出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生前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著有《向着真实》《文学沉思录》《文心雕龙创作论》《清园夜读》《读莎士比亚》等。新华网上海5月10日电(记者孙丽萍)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原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元化,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5月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     王元化,1920年生于湖北武昌,祖籍江陵。曾任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代书记,1983年出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生前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著有《向着真实》《文学沉思录》《文心雕龙创作论》《清园夜读》《读莎士比亚》等。
上海又痛失一位文化大家。5月9日晚10时40分,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在瑞金医院与晚期肺癌斗争了许多个日夜后,平静地离开了人世。5月10日凌晨1时许,闻讯赶到瑞金医院为王元化先生送行的人们,垂首,缓行,集体默默地作三鞠躬。   5月10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晚年一直伴随在王元化身边,如亲生女儿般照顾着他的蓝云女士说,他亦父亦师亦友;老朋友钱谷融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学生胡晓明说,蔼然仁者,即之也温,先生是也。   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   作为一个学界名人,在学术上,王元化从不一团和气。接触过他的人,都会对他那种惊人的耿直、火热的道义感、不屈不挠的性格,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华东师大教授钱谷融说,王元化无论谈什么问题,都要穷根寻柢,究明它的来龙去脉,然后一空依傍,独出心裁,作出自己的判断。尽管他的态度十分谦虚,决不说自己的主张就是绝对正确的。而且也真诚地欢迎别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来与他商榷。但在骨子里,他是十分自信的,他的主张不是轻易动摇得了的。“他常常被人们认为固执。他认定了一条路,就要走到底;确立了一种主张,就会抓住不放。除非能使他相信此路确实不通;或者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主张确实站不住,他是不会改弦易辙,轻易放弃的。在他那里,治学与做人是一致的。王元化坚持自己的思想信念,也就是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坚持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1955年他因胡风问题的牵连而被隔离审查,有人曾经提出建议,只要王元化承认胡风集团的问题是属于反革命性质,就尽量将他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但他却宁可自己被戴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也决不肯违背自己的良知去承认胡风是反革命。这种铁骨铮铮的品格,可与1959年马寅初的拒绝检讨相媲美。”   钱先生说,通过多年来同他的接触,我在他身上既看到了他的英锐而激烈的一面,也看到了他的沉潜而雍容的一面。他是非常健谈的,跟他在一起,你简直插不上嘴。有时偶然碰到他刚写好一篇文章,他会兴致勃勃、神情专注地当场朗读给你听。读到得意之处,他会放慢速度、提高声浪、同时脸上绽发出爽快的笑容来,就像孩子一般的率真。   他以人格魅力感染人   王元化先生的刚硬拗直,当然与他饱经磨难的人生经历有关。命运的砾石与风雨,磨砺了他经得起摔打的灵魂。了解王元化的人,都说其人虽然脾气大,但对人却是极真诚,极好的。   华东师大教授胡晓明是王元化先生的博士生。春风化雨,不仅仅是治学,为人处事方面,他也耳濡目染,受益良多。他曾多次撰文忆及先生对他影响的点点滴滴:有一次帮先生寄信,邮票贴上了,却贴得歪歪斜斜。先生看到了,把它撕下来,端端正正地重新贴上。还有一次,他因一件小事甚感冤屈,跑到先生家诉苦,先生宽慰他无须介怀;但晚上再打电话找先生诉说时,却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先生的一句话“灵魂要粗糙一点”,让他至今铭记在心。“春天里有一次同先生散步,一时兴起去踩软绵绵的青草,被先生叫下来,他说:‘那些草正在长哩。’先生也有他特有的‘迂’,有讲‘原则’讲得‘讨人嫌’的时候。譬如有人拿来一本叫做某某‘舌战’的畅销书,请他题词,他却题了个‘以气势胜不如以道理胜、以人格胜’。但先生的可爱可敬之处也正在于他的这股‘真气’。”   作为《王元化传》的著者,胡晓明难忘和先生十多次长时间的谈话。“先生的讲话不是讲义式的,是很富有感染力的,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指天划地’,什么话都可以说。先生的思想是复杂而深刻的,难以用简单的言语总结。”   据胡晓明介绍,华东师大正在筹建“王元化学馆”,一方面集中展示、保存先生的丛书、手稿、文献等,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学术研究和教育的基地,未来还将成立“王元化学术研究奖”。“国内已有的以学者名字命名的学术奖,如金岳霖奖、王力奖等都是某一方面的专业奖,‘王元化奖’不局限于某一学科,以学术为宗旨,以思想为关怀进行表彰,这也是先生不以学科为界限的精神的体现。在先生的病床上,我们给他读评奖的宗旨,先生说,他只是开了个头,千万不要搞成对他的表彰,而是要表彰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沉吟片刻,胡晓明说道:”对先生最好的纪念,应该是将他的精神和关怀延续下去。”   为文化事业殚精竭虑   尽管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但王元化先生对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投入从来没有停歇。身为上海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他为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殚精竭虑。在他的多次提议下,1991年,《古文字诂林》正式立项。他赴京邀请名家,召开学术论证会,参与确立全书定位、体例等,但是,等煌煌12卷出版后学术顾问委员会、编纂委员会、正副主编等名单中,却不见他的名字。据说,几次把他的名字写上去,都被他划掉了。有人问起他,他说:“我不是古文字专家,挂这个名作什么。功劳都在编写组,我们这些人就是做些敲边鼓的事。”   2007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决定编选《新文学大系》第五辑,邀请王元化先生担任总主编之一。王元化先生对前去拜访的出版社编辑说:“希望主编不要过于发挥自己的个性,而是应该尽量从文学史的角度出发,尊重文学史上的评价,以历史文献的眼光进行编选,而不是代表个人的观点……这毕竟是历史文献性的东西,要有一份公允心。”   而举世瞩目的上图馆藏晚清企业界领袖、近代中国第一代实业家盛宣怀档案整理工程,也是在他的呼吁下获得重视的。2007年,他亲自出任盛宣怀档案研究中心主任。他说:“盛宣怀档案的存世数量之大,内容之丰,涉及面之广,罕有匹配。更重要的是,它对近代中国史和近代上海史,具有填补空缺的作用,可以纠史之偏,补史之阙,正史之讹,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的文化工程。”   他创办主持的《学术集林》,既倡博学于文之风,又寓科学求实之意,不声不响地成为了沪上很具影响力的国学名刊。在他的倡议下,2003年《学术集林》与香港《九州学刊》合并为《九州学林》,以简、繁体共同出版。他说要汇内地、港台、海外的学者,共同办一份实事求是、言之有物的学刊,立足于实证的研究,放眼跨科际的整合,而绝不为时髦的理论框囿。   热爱一切美丽的事物   学术圈内人评价,王元化先生属于学者兼文人的知识人。他不像传统的文人型学者那样排斥横撑竖架的社会科学。他深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曾发感慨:国人对西人政治学说,功夫下得太少。他深悉社会科学的精彩与力量,对马克斯·韦伯等西哲也能读其书而敬其人。就在三天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前往医院看他,先生看到汪教授来了,马上就问“你看中国经济今年怎么样?”   生前,对于一切美丽的事物,元化先生都特别爱好,特别钟情,他对各种门类的艺术作品都多所涉猎,并有很高的鉴赏力。譬如对于京剧艺术,更可以称得上是个真正的行家,跟他谈余叔岩、谈杨宝森,谈到细微处,真可以说是妙入毫颠。他撰文呼吁京剧改革,告诫年轻的一代:“没有技巧,也就没有京剧。可是,京剧不仅仅是单纯的技巧,在技巧之外,还要有感情的内涵。光遵守前辈的规矩法度,而不能像前辈一样去理解戏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不懂得像前辈一样在表演上展示出风格和气派,那只是一种貌合神离的模仿。”   85岁那年在上海美术馆展出了51幅书法作品,书写内容均选自王元化的笔札,大多为小楷,娟秀清新,充满文人气息。   88岁生日来临之前,上海书店赶制了一份独特的生日礼物———王元化和夫人张可共同翻译的《读莎士比亚》。“和张可一起在莎士比亚的艺术世界里遨游的日子,是我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王元化、张可夫妇翻译此书,始于1958年。张可先生大学师从郑振铎、李健吾学习英国文学,建国后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是我国著名的莎学专家,受张可先生影响,元化先生开始关注莎士比亚,并且和她一起翻译国外的研究文献。日积月累,便有了《读莎士比亚》。此书的大部分内容由张可翻译,元化先生做了全书的润色和校阅,并在每一篇文献之后写了“译者附识”。他还特地为此书的出版写道:“这本书是以她为主编译成的。她为了让我那颓丧的心重新显发出光来,用这种方式使我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如今这本小书得以改版重印,可是她已经去世一年又一个月有余了。”   王元化心中一刻也没停止对张可的思念。如今,他离开了我们,一位网友发帖说:“还好,那一头,有张可等着他。”   送别,我们唯有祝福。纪念,我们唯有传承。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serobject21ai27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