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粮价时代终结 印度人每日改吃两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30:26
全球低粮价时代终结 印度人每日改吃两餐
2008年04月04日 13:55环球网-环球时报

今年的大米有多紧俏?3月31日的《曼谷邮报》是这样描述的:“磨坊主们把卡车开到农田边上,只等着农民一收割,就立刻装车”。上周末,作为世界粮食市场基准的泰国产中级大米价格达到每吨760美元,比3个月前翻了一倍还多。继国际原油价格破百之后,“米价破千”的预言似乎也正步步逼近。而作为全球一半人口主食的大米,其价格的起落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生计。连日来,菲律宾已经爆发了多次抗议米价上涨的示威活动,香港、澳门出现了抢购泰国大米的现象,更令人焦虑的问题是:米价的上涨会否带动新一轮的食品价格上涨?《印度时报》3月31日的头版文章称:“低粮价时代终结了。”

印度人一日改两餐

“大米又涨价了?!”3月31日,当《环球时报》记者路过新德里一个米店门口,只听一位中年妇女提高了嗓门这样问道。“对,我们也没有办法,进价就高。”店家淡淡地说。记者恰巧也要买那种大米,发现此米几天前还是30卢比(1美元约合40卢比)一公斤,现在的标价竟是40卢比一公斤。那位妇女抱怨说,米价涨得太快了,她家快揭不开锅了。据《印度快报》报道,印度很多家庭因米价上涨已将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了。

作为全球第一大大米输出国的泰国,稻米供应越来越吃紧。据《曼谷邮报》3月31日报道,火爆的大米市场逼得粮商忙得团团转,他们不得不马不停蹄地周旋在农民和中间商之间,以确保得到足够的大米供应。名叫鲁特的粮商说:“原来我坐在曼谷的办公室打几个电话,大米就能到位,但现在我整天在全国产粮大省忙活,和供应商接触。”尽管他和供应商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在米价飞涨的情况下,谁也不能确保生意伙伴还能按照原来的价钱履行合同。鲁特说,由于公司过去囤积了一些大米,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指标总算是能够达到,但如何搞到下半年的出口大米是个问题。泰国农民协会会长布拉斯说,以前农民收割完粮食要去找磨坊主或者农业银行出售,而今年磨坊主们把卡车开到农田边上,只等着农民一收割,立刻装车。

不少东南亚国家已经下发了出口大米的“冻结令”。越南3月28日表示,今年大米的出口量将大减22%。印度也于当天宣布将出口大米的最低价格由每吨650美元增至每吨1000美元。另外,柬埔寨和埃及3月27日也公布了大米出口禁令。埃及国内的大米价格从去年年底的每吨397美元,涨到现在的批发价每吨超过500美元。

国际水稻研究所官员罗伯特·齐格勒指出,未来三四个月,大米进口大国,如印度尼西亚和伊朗等也得想方设法确保订单,他们所需的粮食都多达100万吨。除了搞到足够的粮食,平抑粮价也是必要的任务,几内亚、埃及、菲律宾等国已经爆发了抗议活动。菲律宾正考虑颁布一项禁令,禁止将农田开发为住房项目或高尔夫球场,菲内阁部长还建议,餐馆应该将米饭的分量减半。

在以面食为主的欧美国家,大米涨价对当地人影响有限。钟爱米饭的华人则对节节上涨的大米价格感到无奈,一些华人餐馆为了维持中餐价格也面临利润缩水。

米价怎么涨的

《华尔街日报》3月31日刊文《米价一路涨,农民囤粮忙》,称由于大众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家储备逐渐减少,加之全球第二大大米输出国越南暴发虫灾,导致今年以来,亚洲的米价翻了一倍。3月27日,泰国产中级大米涨至每吨760美元,而去年年底时的价格仅为每吨360美元。泰国商务部长萨苏万还预言米价将很快触及每吨1000美元,并鼓励本国农民“充分利用这一形势”,这样的表态使泰国农民和磨坊主囤积粮食的情况更严重。“当人们期待着价格能爬到每吨1000美元时,谁会愿意以750美元的价格出手?整个市场将陷入瘫痪,这才是最糟糕的地方”。

印度国际大学农业研究专家辛格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度米价的上涨,首先是政府“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政策所致。在城市高楼林立的同时,广大农村依旧破败不堪。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力日益降低,大米产量因此逐年递减。其次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米产量严重下跌。印度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大受害者。最后是粮食消费增加所致。在粮食减产的同时,印度人口在增加,而印度现在的每日人均粮食拥有量下降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的水平。


“廉价粮时代的终结”

大米的涨价是否会带动新一轮粮价的上涨,其答案几乎是肯定的。3月31日《印度时报》的头版文章称,“随着印度粮食产量停滞不前以及国际粮食供不应求,印度低粮价的时代终结了”,文章引用印度资深粮食分析专家德文达?沙玛的话说,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在未来至少2-3年内得不到缓解,也许还会恶化,“我认为,过去一年来的粮价上涨只是一个开头,未来几年粮价还会一个劲儿地疯涨”。

印度一家研究经济的高级智库去年发表的报告称,印度无论是大米储备,还是小麦储备,都远远低于规定的最低储备标准,这为印度的粮食安全亮起红灯。印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口小麦,这是印度多年来首次进口小麦。

目前,日本的大米价格还保持稳定。这主要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给予水稻农户优厚的补贴,保持大米价格居高不下。目前在日本超市,最好的日本大米每公斤价格约为50元人民币,远远超过国际价格。因此日本有的地方大米自给率达到200%,仍然不积极出口,完全在日本国内消费。但大米也许是日本唯一一种不受世界粮价波动影响的产品。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自4月1日起,日本面粉价格将上涨30%。不仅如此,进入4月,日本的粮食产品、蔬菜价格等将都面临大幅度的涨价,其涨幅将是10年来罕有的。对此,日本金融和经济财政担当大臣大田弘子表示担心物价上涨将对消费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

在埃及,由于包括大饼、大米在内的生活品价格不断上涨,今年以来中产阶级家庭的开销增加了50%。近年来埃及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但贫困人口也与日俱增,全国20%的人生活在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的贫困线以下。粮价的上涨,更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困难。

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年2月警告称,36个国家今年将面临食物短缺。事实上,去年6月底,全球大米库存就降至1984年以来的最低点。泰国米价此次的大涨无疑又加剧了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另外,国际资本的炒作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去年,全球投资农产品的金额大涨了33%。“由于美元贬值和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资金把农产品价格哄抬到了一个非理性的高度”。

中国大米能够自给

目前,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已经出现抢购泰国大米的现象。香港米商指出,目前泰国米在香港市场有90%的占有率,近来泰国米报价急升三成,对香港大米的价格带来很大压力。

不过,专家表示,国际米价近期的急涨,暂时还不会影响中国内地。“中国不存在大米紧缺之类的问题”,中国农科院李宁辉博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南方盛产大米,东北也盛产大米,只是受到运输能力的限制,有些大米不能及时销往外地,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中国的主食(水稻、玉米、小麦)自我保障水平一直很高,自给率达到95%以上。2007年中国还出口了大约1000万吨粮食。目前,中国有些城市的大米消费量还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因此中国保证本国的大米供应绰绰有余。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下18亿亩耕地的红线,就是向世界表明中国将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

不过,李国祥也指出,尽管如此,中国还是农产品的进口国。2007年中国农产品贸易赤字大约50亿美元。进口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大豆、植物油等少数几个品种上。国际市场上价格的风吹草动,必然也会影响到国内价格。比如去年进口大豆的单价上涨了40%,国内食用油价格就上涨了大约30%。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必然也会带动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粮价上涨将会让农民直接受益,但另一个后果就是低收入阶层的食品支出增加。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增加补贴等措施来保障居民生活水平。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任彦 黄培昭 孙秀萍 记者 石华 张楠伊)
全球低粮价时代终结 印度人每日改吃两餐
2008年04月04日 13:55环球网-环球时报

今年的大米有多紧俏?3月31日的《曼谷邮报》是这样描述的:“磨坊主们把卡车开到农田边上,只等着农民一收割,就立刻装车”。上周末,作为世界粮食市场基准的泰国产中级大米价格达到每吨760美元,比3个月前翻了一倍还多。继国际原油价格破百之后,“米价破千”的预言似乎也正步步逼近。而作为全球一半人口主食的大米,其价格的起落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生计。连日来,菲律宾已经爆发了多次抗议米价上涨的示威活动,香港、澳门出现了抢购泰国大米的现象,更令人焦虑的问题是:米价的上涨会否带动新一轮的食品价格上涨?《印度时报》3月31日的头版文章称:“低粮价时代终结了。”

印度人一日改两餐

“大米又涨价了?!”3月31日,当《环球时报》记者路过新德里一个米店门口,只听一位中年妇女提高了嗓门这样问道。“对,我们也没有办法,进价就高。”店家淡淡地说。记者恰巧也要买那种大米,发现此米几天前还是30卢比(1美元约合40卢比)一公斤,现在的标价竟是40卢比一公斤。那位妇女抱怨说,米价涨得太快了,她家快揭不开锅了。据《印度快报》报道,印度很多家庭因米价上涨已将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了。

作为全球第一大大米输出国的泰国,稻米供应越来越吃紧。据《曼谷邮报》3月31日报道,火爆的大米市场逼得粮商忙得团团转,他们不得不马不停蹄地周旋在农民和中间商之间,以确保得到足够的大米供应。名叫鲁特的粮商说:“原来我坐在曼谷的办公室打几个电话,大米就能到位,但现在我整天在全国产粮大省忙活,和供应商接触。”尽管他和供应商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在米价飞涨的情况下,谁也不能确保生意伙伴还能按照原来的价钱履行合同。鲁特说,由于公司过去囤积了一些大米,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指标总算是能够达到,但如何搞到下半年的出口大米是个问题。泰国农民协会会长布拉斯说,以前农民收割完粮食要去找磨坊主或者农业银行出售,而今年磨坊主们把卡车开到农田边上,只等着农民一收割,立刻装车。

不少东南亚国家已经下发了出口大米的“冻结令”。越南3月28日表示,今年大米的出口量将大减22%。印度也于当天宣布将出口大米的最低价格由每吨650美元增至每吨1000美元。另外,柬埔寨和埃及3月27日也公布了大米出口禁令。埃及国内的大米价格从去年年底的每吨397美元,涨到现在的批发价每吨超过500美元。

国际水稻研究所官员罗伯特·齐格勒指出,未来三四个月,大米进口大国,如印度尼西亚和伊朗等也得想方设法确保订单,他们所需的粮食都多达100万吨。除了搞到足够的粮食,平抑粮价也是必要的任务,几内亚、埃及、菲律宾等国已经爆发了抗议活动。菲律宾正考虑颁布一项禁令,禁止将农田开发为住房项目或高尔夫球场,菲内阁部长还建议,餐馆应该将米饭的分量减半。

在以面食为主的欧美国家,大米涨价对当地人影响有限。钟爱米饭的华人则对节节上涨的大米价格感到无奈,一些华人餐馆为了维持中餐价格也面临利润缩水。

米价怎么涨的

《华尔街日报》3月31日刊文《米价一路涨,农民囤粮忙》,称由于大众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家储备逐渐减少,加之全球第二大大米输出国越南暴发虫灾,导致今年以来,亚洲的米价翻了一倍。3月27日,泰国产中级大米涨至每吨760美元,而去年年底时的价格仅为每吨360美元。泰国商务部长萨苏万还预言米价将很快触及每吨1000美元,并鼓励本国农民“充分利用这一形势”,这样的表态使泰国农民和磨坊主囤积粮食的情况更严重。“当人们期待着价格能爬到每吨1000美元时,谁会愿意以750美元的价格出手?整个市场将陷入瘫痪,这才是最糟糕的地方”。

印度国际大学农业研究专家辛格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度米价的上涨,首先是政府“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政策所致。在城市高楼林立的同时,广大农村依旧破败不堪。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力日益降低,大米产量因此逐年递减。其次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米产量严重下跌。印度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大受害者。最后是粮食消费增加所致。在粮食减产的同时,印度人口在增加,而印度现在的每日人均粮食拥有量下降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的水平。


“廉价粮时代的终结”

大米的涨价是否会带动新一轮粮价的上涨,其答案几乎是肯定的。3月31日《印度时报》的头版文章称,“随着印度粮食产量停滞不前以及国际粮食供不应求,印度低粮价的时代终结了”,文章引用印度资深粮食分析专家德文达?沙玛的话说,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在未来至少2-3年内得不到缓解,也许还会恶化,“我认为,过去一年来的粮价上涨只是一个开头,未来几年粮价还会一个劲儿地疯涨”。

印度一家研究经济的高级智库去年发表的报告称,印度无论是大米储备,还是小麦储备,都远远低于规定的最低储备标准,这为印度的粮食安全亮起红灯。印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口小麦,这是印度多年来首次进口小麦。

目前,日本的大米价格还保持稳定。这主要是日本政府长期以来给予水稻农户优厚的补贴,保持大米价格居高不下。目前在日本超市,最好的日本大米每公斤价格约为50元人民币,远远超过国际价格。因此日本有的地方大米自给率达到200%,仍然不积极出口,完全在日本国内消费。但大米也许是日本唯一一种不受世界粮价波动影响的产品。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自4月1日起,日本面粉价格将上涨30%。不仅如此,进入4月,日本的粮食产品、蔬菜价格等将都面临大幅度的涨价,其涨幅将是10年来罕有的。对此,日本金融和经济财政担当大臣大田弘子表示担心物价上涨将对消费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

在埃及,由于包括大饼、大米在内的生活品价格不断上涨,今年以来中产阶级家庭的开销增加了50%。近年来埃及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但贫困人口也与日俱增,全国20%的人生活在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的贫困线以下。粮价的上涨,更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困难。

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年2月警告称,36个国家今年将面临食物短缺。事实上,去年6月底,全球大米库存就降至1984年以来的最低点。泰国米价此次的大涨无疑又加剧了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另外,国际资本的炒作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去年,全球投资农产品的金额大涨了33%。“由于美元贬值和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资金把农产品价格哄抬到了一个非理性的高度”。

中国大米能够自给

目前,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已经出现抢购泰国大米的现象。香港米商指出,目前泰国米在香港市场有90%的占有率,近来泰国米报价急升三成,对香港大米的价格带来很大压力。

不过,专家表示,国际米价近期的急涨,暂时还不会影响中国内地。“中国不存在大米紧缺之类的问题”,中国农科院李宁辉博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南方盛产大米,东北也盛产大米,只是受到运输能力的限制,有些大米不能及时销往外地,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中国的主食(水稻、玉米、小麦)自我保障水平一直很高,自给率达到95%以上。2007年中国还出口了大约1000万吨粮食。目前,中国有些城市的大米消费量还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因此中国保证本国的大米供应绰绰有余。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下18亿亩耕地的红线,就是向世界表明中国将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

不过,李国祥也指出,尽管如此,中国还是农产品的进口国。2007年中国农产品贸易赤字大约50亿美元。进口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大豆、植物油等少数几个品种上。国际市场上价格的风吹草动,必然也会影响到国内价格。比如去年进口大豆的单价上涨了40%,国内食用油价格就上涨了大约30%。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必然也会带动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粮价上涨将会让农民直接受益,但另一个后果就是低收入阶层的食品支出增加。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增加补贴等措施来保障居民生活水平。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任彦 黄培昭 孙秀萍 记者 石华 张楠伊)
不知道我们的陕北人民现在还是一日2餐不??
他们可是祖祖辈辈一日2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