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吨发、2000吨箭、太空站、二步登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33:22
<br /><br />500吨发、2000吨箭、太空站、二步登月

登月热不退,俺也凑热闹

问大家要不要太空站,要不要登月,答案是要,那就应该一起考虑,这是系统的工作方法。

一、登月方式采用二步式

    一步登月需要起飞推力为3500吨的巨型火箭,研制、生产、运输、安装加注、发射都很复杂,需要高达100米的巨大的发射台,可靠性非常高的火箭系统,发射对环境影响也非常巨大,发射次数很少,经济效益不佳,俺的意见是这种方法不是很可取,所以采用两步登月。
二、火箭采用2000吨,发动机采用500吨

   太空站建设和登月都要解决空间对接问题,这就为二步登月创造了条件,综合考虑的话,两者应该采用同样的火箭来发射。那么火箭的发射能力就能确定了,采用两次将登月设备发射到太空,一步登月需要低轨道运载能力达100吨以上,那么两次发射的话,每次达到50-60吨低轨道运载能力即可,留点余量,火箭起飞推力定为2000吨。该火箭用于建设太空站和登月使用,增加了发射次数,降低了研制费用,达到规模效益。

    2000吨起飞推力火箭,采用5米芯级捆绑4个5米助推,芯级采用氢氧发动机、助推采用煤油液氧发动机,煤油液氧发动机推力500吨。采用500吨推力的好处是可以在现有120吨发动机基础上采用类似RD-180的并联喷管方式来研发,有可能减低研发难度和成本。500吨的发动机今后也可以用在推力更的火箭上。

    光2000吨的火箭推力显得跨度太大,还可以组成500吨、1000吨、1500吨推力阶梯的火箭,其中,500吨不捆绑,第一级采用煤油液氧和500吨发动机,1000吨芯级氢氧和2个500吨的助推器,1500吨芯级是500吨的煤油液氧发动机捆绑两个500吨助推器,形成阶梯运输。助推器都是5米直径,直接利用现有5米直径研制成果。

三、登月采用在太空站组装的二步式
    登月采用在太空站上进行对接和组装。登月具体过程如下:将登月设备分两次发射升空,与太空站进行对接和检测。考虑到载人火箭和设备需要很高的可靠性,不建议将登月火箭直接载人,而是利用专门的载人火箭将人运输到太空站,在太空站稍做停留后,待登月设备监测通过后再进入登月设备飞向月球。这样的好处是降低登月火箭研制高要求,利用向太空站运送人的高可靠性火箭载人,经济效益会更好,风险也更小。从月球返回可以根据当时情况直接从月球返回或者再与太空站对接,增加整个项目实施的可靠性,也增加一些应急措施和手段。

四、太空站建议采用积木式,

     火箭发射,积木式太空站比较合适,搭建速度也较快。太空站较大模块采用2000吨推力运输,较小模块采用1500吨火箭运输,日常补给采用1000吨火箭补给。载人另外考虑,可以是1000吨火箭,也可以是其他火箭。太空站模块数量4-6块,总重量在200吨左右。

五、整体效益预估

    太空站如果采用4-6个模块,需要4-6次发射,每年2-3次的物资补给,也需要2-3此发射。两年登月一次,也需要2次发射,发射次数和频率明显较高,经济效益比巨型火箭要好,也比现有的大推力火箭要好。

六、研发进度
    发动机较长,如果在2015年研制除了,火箭在2017年研制出来,那么在2018年开始建设太空站,2020年可建设好,2021年进行登月试验,2025年可以实现登月。在此之前,还是采用探月方案。

欢迎大家拍砖!<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yb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dqw.cc">
<link href="http://ybw.cc/58l.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dqw.cc/99dd.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br /><br />500吨发、2000吨箭、太空站、二步登月

登月热不退,俺也凑热闹

问大家要不要太空站,要不要登月,答案是要,那就应该一起考虑,这是系统的工作方法。

一、登月方式采用二步式

    一步登月需要起飞推力为3500吨的巨型火箭,研制、生产、运输、安装加注、发射都很复杂,需要高达100米的巨大的发射台,可靠性非常高的火箭系统,发射对环境影响也非常巨大,发射次数很少,经济效益不佳,俺的意见是这种方法不是很可取,所以采用两步登月。
二、火箭采用2000吨,发动机采用500吨

   太空站建设和登月都要解决空间对接问题,这就为二步登月创造了条件,综合考虑的话,两者应该采用同样的火箭来发射。那么火箭的发射能力就能确定了,采用两次将登月设备发射到太空,一步登月需要低轨道运载能力达100吨以上,那么两次发射的话,每次达到50-60吨低轨道运载能力即可,留点余量,火箭起飞推力定为2000吨。该火箭用于建设太空站和登月使用,增加了发射次数,降低了研制费用,达到规模效益。

    2000吨起飞推力火箭,采用5米芯级捆绑4个5米助推,芯级采用氢氧发动机、助推采用煤油液氧发动机,煤油液氧发动机推力500吨。采用500吨推力的好处是可以在现有120吨发动机基础上采用类似RD-180的并联喷管方式来研发,有可能减低研发难度和成本。500吨的发动机今后也可以用在推力更的火箭上。

    光2000吨的火箭推力显得跨度太大,还可以组成500吨、1000吨、1500吨推力阶梯的火箭,其中,500吨不捆绑,第一级采用煤油液氧和500吨发动机,1000吨芯级氢氧和2个500吨的助推器,1500吨芯级是500吨的煤油液氧发动机捆绑两个500吨助推器,形成阶梯运输。助推器都是5米直径,直接利用现有5米直径研制成果。

三、登月采用在太空站组装的二步式
    登月采用在太空站上进行对接和组装。登月具体过程如下:将登月设备分两次发射升空,与太空站进行对接和检测。考虑到载人火箭和设备需要很高的可靠性,不建议将登月火箭直接载人,而是利用专门的载人火箭将人运输到太空站,在太空站稍做停留后,待登月设备监测通过后再进入登月设备飞向月球。这样的好处是降低登月火箭研制高要求,利用向太空站运送人的高可靠性火箭载人,经济效益会更好,风险也更小。从月球返回可以根据当时情况直接从月球返回或者再与太空站对接,增加整个项目实施的可靠性,也增加一些应急措施和手段。

四、太空站建议采用积木式,

     火箭发射,积木式太空站比较合适,搭建速度也较快。太空站较大模块采用2000吨推力运输,较小模块采用1500吨火箭运输,日常补给采用1000吨火箭补给。载人另外考虑,可以是1000吨火箭,也可以是其他火箭。太空站模块数量4-6块,总重量在200吨左右。

五、整体效益预估

    太空站如果采用4-6个模块,需要4-6次发射,每年2-3次的物资补给,也需要2-3此发射。两年登月一次,也需要2次发射,发射次数和频率明显较高,经济效益比巨型火箭要好,也比现有的大推力火箭要好。

六、研发进度
    发动机较长,如果在2015年研制除了,火箭在2017年研制出来,那么在2018年开始建设太空站,2020年可建设好,2021年进行登月试验,2025年可以实现登月。在此之前,还是采用探月方案。

欢迎大家拍砖!<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yb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dqw.cc">
<link href="http://ybw.cc/58l.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dqw.cc/99dd.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我没带砖
楼下带了吗?
我看看就好
那个登月飞船会比太空站还大:D
200吨的太空站已经能赶上ISS了
原帖由 bigblu 于 2008-2-18 12:05 发表
那个登月飞船会比太空站还大:D

应该是登月飞船比“太空站的一个模块还大”。大过整个太空站是不大可能的吧。如果我们国家还是小太空站,然后为登月研制2000吨级火箭,那真是有点浪费了。登月能力用不到太空站,太空站用不到登月,这不是一个系统的考虑方法。为了增加效益,最好是两者一起考虑。
用现在长五发射太空站组件,太空站模块重量较小,需要发射次数太多,日常维护运载货物也不大,不如将登月与太空站建设一起考虑。现在长五重点发展中小型卫星,太空站的人员运输等任务,新的大推力火箭用来太空站建设、补给和登月。
中国要搞的就是小太空站。ISS不过200来吨重,十几个国家搞了10几年,到现在还没建好。楼主那个两年建一个大太空站的想法比在人登月还不现实
原帖由 bigblu 于 2008-2-18 12:08 发表
200吨的太空站已经能赶上ISS了

如果有大运载能力,每个模块的重量达到30-50吨,4-6个模块就能达到200吨。由于模块数量的减少,接口减少,发射次数减少,整个系统造价就会降低。

200吨虽然看似比较大,如果将项目研发匹配好,可以花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
如果不一起考虑,而是采用巨型火箭登月,用现有长五建设百吨级太空站(俺觉得太空站怎么都应该在80吨以上,否则意义不大,作用也不大,难以达到规模效益)。那么,巨型火箭的研发可能就够研发出太空站模块和可二步登月的火箭了,而用长五发射太空站需要的发射次数太多,效益也不好。

综合考虑的结果是:太空站建设和登月用一个系列的火箭来发射,其他中小型载荷由长五覆盖。新火箭利用长五技术,包括5米直径技术,氢氧发动机技术,甚至500吨发动机技术都可以由现有120吨发展而来,整个研制只要突破500吨发动机后,运载工具就有了着落,载荷目标明确,运载次数达到了可经济运行的目标,并为今后发展留下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原帖由 bigblu 于 2008-2-18 12:36 发表
中国要搞的就是小太空站。ISS不过200来吨重,十几个国家搞了10几年,到现在还没建好。楼主那个两年建一个大太空站的想法比在人登月还不现实

俺估计的时间是有点偏短,两年有点短,可能会更长。现在国际空间站的如果单纯从重量上来讲,如果按照以土星五的发射能力来看,也就是发射6次的样子。

建设太空站,如果只是百吨级,如果这是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的话,俺感觉我们就更没有能力去登月了。登月花钱不必太空站少啊。

将登月与太空站建设一起考虑,在运载工具方面会节省不少前,整个经济效益比单独考虑太空站和登月要好。

俺觉得,在建设某个东西的范围内,运载能力和经济消耗是这样变动的。参看俺的关于运载能力与费用之间的示意图。
就是建设百吨级别的空间站,如果发展出起飞推力是2000吨级的火箭,也还是用这种火箭发射太空站模块比用目前的长五划算,飞行次数能够减少一倍,日常补给也更容易一些。

所以,如果我们要长久发展的话,最好还是为登月火箭多找些载荷来运输,否则真的有浪费钱的嫌疑。俺认为太空站就是一个很好的载荷,而卫星还用不了这么大的火箭。
其实,航天飞机发展不是那么成功。如果利用航天飞机的技术,将航天飞机换算成单独的空间载荷,运载能力在低轨道也能达到百吨级别。如果利用这个技术来建设空间站,发射40-60吨模块,将一些桁架结构放在太空舱内运输,太空舱内组装然后外运安装,说不定建设速度更快,费用更少。即使同等重量下模块化太空站比不上桁架式太空站有效率,但用达到同样功能的费用相比而言,俺感觉用火箭技术搭建或许更快、费用更少。


所以,我们的发展,就应该将载荷考虑清楚,即登月载荷和太空站载荷一起考虑,形成一个系列化火箭,这个火箭由长五发展而来,能够与长五共用一些东西,但又不是明显的长五。

前面俺提到的200吨级别的太空站而不是100吨级,是因为100吨通常对应的是20吨舱体,要用20吨运载能力火箭来发射,整个太空站建设与登月就脱离。考虑到200吨太空站与100吨差距不是简单的2倍差距,因为虽然重量差一倍,但重量与表面积相关,太空站舱内体积就有可能差4倍(长度增加1倍,面积增加4倍,体积增加8倍),200吨太空站的容积和能干的事情至少是100吨的3倍。另外,考虑到百吨级太空站无法利用新火箭来实现补给,而200吨则可以,那么整个运营费用上,虽然200吨花费更大一些,但效益会高很多,整体性价比会更高。

另外,登月返回也可以再与太空站对接,将登月剩余物资充当太空站的新舱体或者设备,将登月过程的资源进一步利用,从而再节省一些成本。

华罗庚早年在国内推统筹学,在航天上,我们也在利用统筹学的方法,不过似乎在更高端没有这样利用。如果我们能够将登月和太空站都采用模块化设计,说不定一边可以登月,一边可以建设太空站,从而将新火箭的运载能力和载荷充分利用,整个投资效益比会大幅增加。在经济上或许更能承受。
从太空站的建设来看,由于太空的极端高低温和高辐射环境,太空舱的寿命都是有限的。而太空站的建设最早是核心模块,所以整个太空站的整体寿命是由最早发射的模块决定。如果这个模块寿命终了,其他模块也不得不放弃。从这个角度来看,将太空站建设周期压缩到2年内也是应该的,如果象现在的建设那样延续十年之久,估计后面的舱用不了几年就就抛弃了,这实在是太浪费了。

所以,建设太空站,还得加快。

在和平号的经验教训中,其中有一个就是补给和返回运载能力不强。所以,如果要进行补给和携带货物返回,还是要有大运载能力火箭更合适,从这些角度来看,建设太空站还是以较大火箭更合适。
]]
不知道以现有120吨发动机,通过共用燃烧室的方式发展出500吨的发动机是否有难度,谁有这方面的的信息?

如果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太空站和登月都可以采用这个思路。关于登月,俺觉得还是在太空站摆渡一下更合理:

大型火箭将可靠性提高到可以载人并不容易,付出成本太高,而太空站显然也需要有人去,可以利用这个来载人。这样登月就需要发射三次,似乎这样成本较高,但考虑到主要大运载火箭本身可以降低费用,还是值得一试的。将登月活动与太空站补给结合起来,增加的一次火箭发射,也不会白费,整个成本也还可以接受。

如果是月球轨道对接,首先要建立遍布全球的大型监控网来保证在月球轨道能够对接,其次在太空站对接可以进行近距离监控,确保整个任务的达成,而月球轨道就缺少了这样的保障。
研制多推力室大型火箭发动机有几个重大难点,其中一个是推力室设计,一个是燃料泵的设计.而中国以今天的120吨煤油发动机为蓝本,走RD170的多推力室路线设计升级扩展至480吨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燃料泵必须要重新设计,但俄罗斯由RD170的四推力室缩小研制两推力室的RD180,再由两推力室的RD180缩小研制单推力室的RD191所面临的燃料泵难题却要小得多.当然,我不是业内人士,理解也许有问题,这方面的知识MAYA兄等老大就最清楚了.
大型空间站的电力供应是大问题,要想有充足高效的电力供应,必然采用衍架结构,而大型衍架是无法用火箭发射的,这种大型空间站对中国本身就不现实
可以研制核电能源,当年美国苏联在这方面可下了不少功夫的.
Class: Manned. Type: Lunar Orbiter. Destination: Lunar Orbit. Nation: USA. Manufacturer: McDonnell Douglas.
McDonnell Douglas (Seal Beach, CA) did a study on modifying the to modify the Skylab as a moon-orbiting observatory and station

Jim Craig recalls:


I proposed this to MD in 1970 (as a 12 year-old!), with sketches and mission summary that I hand drew. The proposal would sent a "wet-tank" S-IVB stage Skylab to a moon orbit, the crew quarters to be further outfitted by subsequent Apollo crews after excess fuel purging. The station would conduct in-depth scientific surveys and mapping of the moon.
A company vice president sent me a nice letter in response, along with a copy of their own internal study of this mission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Unfortunately, I have lost both over the years.

Associated Launch Vehicle: Saturn V.  

这是美国当年的月球空间站设想,计划利用土星五火箭发射.
和能源还是有顾虑的,这个不到万不得已,米帝也没用
Class: Manned. Type: Space Station. Destination: Space Station Orbit. Nation: USA. Agency: NASA. Manufacturer: NASA Marshall.
First US space station. The project began life as the Orbital Workshop (see separate entry) - outfitting of an S-IVB stage with a docking adapter with equipment launched by several subsequent S-1B launches. Curtailment of the Apollo moon landings meant that surplus Saturn V's were available, so the pre-equipped, five times heavier, and much more capable Skylab resulted.

The external solar/meteoroid shield ripped off during ascent, tearing away one solar panel wing and debris jamming the remaining panel. Without the shield internal temperatures soared to 52 deg C. Launch of the first crew was delayed for 10 days to develop procedures and crew training to make the workshop habitable. Repairs by subsequent crews led to virtually all mission objectives being met. It was intended that the station would be revisited and boosted to a higher orbit on the third flight of the space shuttle. But delays in the shuttle program and higher-than-anticipated atmospheric drag led to the station decaying from orbit well before the first shuttle launch. Skylab re-entered the earth's atmosphere amid worldwide hysteria on 11 July 1979, with chunks of the disintegrating space station crashing over a wide area of Australia.

Skylab's scientific payloads included:


Imaging cameras.
White-light coronagraph.
Ultraviolet scanning polychromator- spectroheliometer.
Extreme ultraviolet and X-ray telescope.
Space manufacturing experiments.
Externally mounted Earth resources instruments included a multispectral imaging camera, an Earth terrain camera, an infrared spectrometer, a multispectral scanner, a microwave radiometer/scatterometer and altimeter, and an L-band microwave radiometer.
From fore to aft, Skylab was made up of the following modules, each with their own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heritage from the earlier Orbital Workshop and Apollo Applications Program: MDA Multiple Docking Adapter: 5.2 m x 3.05 ft diameter / ATM Apollo Telescope Mount: 3.96 m x 3.05 ft diameter / AM Airlock Module: 5.49 m x 3.05 ft diameter / IU Instrument Unit: 0.9 m x 2.04 m diameter / OWS Orbital Workshop: 14.6 m x 6.7 ft diameter.

Crew Size: 3. Design Life: 600 days. Orbital Storage: 730 days. Typical orbit: 427 km x 439 km at 50 degrees inclination. Length: 36.12 m (118.50 ft). Maximum Diameter: 6.58 m (21.58 ft). Span: 21.00 m (68.00 ft). Habitable Volume: 361.00 m3. Mass: 76,295 kg (168,201 lb). RCS Coarse No x Thrust: Reaction wheels. Electrical System: Solar Panels, 2 Wings + 4 Windmill x 14.94 m long. Electric System: 11.00 average kW. Associated Launch Vehicle: Saturn V.
这是美国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随着阿瑞斯火箭的兴起,这一种空间站形式再创辉煌只是时间问题.
在冷战时期美国苏联都发射过相当数量的核能卫星.当然,如果担心能源不足可以将一个综合性空间拆分为多个专业性空间站,反正起飞推力达2500吨的中型火箭LEO将达50\60左右,像当年天空实验室式的积木空间站(实际就是一个超级载人卫星)无论是建造还是发射都非常简单方便,多做几个也无大问题,而且像推进舱\轨道舱之类核心舱段还可以完全实现通用化\标准化与模块化流水线式生产制造.
将来的深空探测恐怕还不得不用核能作为飞船的主要能源。太阳能只是在内太阳系才有利用价值,在外太阳系(木星轨道以外)只能用核能。
]]
美国最终选择了上帖子的第三种方法,即c)可直立结构来建设,所以要用航天飞机。
不是很了解他们当时论证的详细过程,但估计如果说不用航天飞机建设,估计高层也不满意。所以,最终还是用了现在结构,然后用航天飞机搭建。

俺觉得,发射一些可折叠结构或者伸缩结构,在太空中展开也是可行的,然后将太阳能电池帆板挂在这些架构上。当然在每个环境都要考虑清楚如何搭建,有各种补救措施,最终也不见得就不如现在的国际空间站搭建方法采用了许多次太空行走和用航天飞机来运输。如果牺牲点性能,增加点可靠性,减少一些太空行走,也还是有办法来搭建的。考虑到火箭发射时不象航天飞机需要飞回来,每次可以载的东西用来搭建空间站组件,整个效率也不见得就低。

人总是有办法的,不见得美国的选择就是最佳的。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a)方式也就是卫星太阳电池版、天线之类的展开方式。

美国选用c)方式建造国际太空站,恐怕是造成造价昂贵的原因之一。毫无疑问,在地面建造比在空间构造便宜得多。因此,积木式空间站的造价应该是最便宜的。
其实,现在国际空间站建设是从最早的桁架发展而来,后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成模块化与桁架相结合,但桁架特征明显。

显然这不是唯一的建设思路,因为美国想搞一个很大的系统,反而让事情复杂化。其实,以模块化为基础发展出桁架解决电力问题,也有办法能够解决电力问题,所以现在太空站并不是唯一思路。

俺不是很懂太空站太阳能帆板应该怎样布置效率最高,初步画了一个图,供参考。
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板最终要由支撑结构伸出去才能保证充分采光,要是直接连在空间站舱体上,站体规模大了会相互遮挡的。我倒是以前设想过一个组装方案,先发射一个带有大型机械手的舱段对接上去,在发射带有开放式货架的可对接货运飞船,这种飞船不设增压仓,直接挂在空间站外,宇航员可以操纵机械手从飞船货架上抓取衍架组装。
你的想法和俺几乎一模一样。俺还要再进一步,应该货架本身都是桁架的一部分,也都用起来。

组件和搭建系统的方法非常多,即使不用展开机构,利用机械臂,将各个模块也可以采用类似建筑塔吊的方式,中间组装然后逐步外推的方法将桁架延伸和展开,减少机械臂的来回运动,从而提高效率和减少故障出现机会。

其实,桁架不是越大越好,能够满足要求即可。要知道,巨大的桁架带来许多问题。俺将桁架做成舱端的延伸部分,就是想利用舱体充当桁架的一部分让其延伸出去,意图是节省更多的资源,让系统利用率更高。

当然俺是外行了,我相信,只要目标明确,会找到更适合我们自己的办法的。
路要一步一步走,目标太高会造成风险和浪费。俺认为和平号的积木式结构还是目前中国空间站的最佳选择方式。衍架式结构固然有很多优点,但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要发展衍架式结构还有很多技术难题,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我国是否能承受的起值得商榷(小道消息:神七之后载人发射将有一段空白时期,原因之一就是投入太大)。我们不是在冷战时期,航天投入不能不计代价、不顾成本。积木式结构的最大的优点就是,技术难度低,风险小。在空间站容积问题上,衍架式的优点是可以建得较大,但对中国一国来说,没有必要建得像国际空间站那么大。和平号的容积就已经足够中国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的各种研究工作了,所以积木式在容积问题上可以满足我国需求。
]]
衍架式有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的缺点,反观积木式就没有这方面缺点。和平号提供了积木式空间站长期运行的宝贵经验,可供我国借鉴。而国际空间站尚在建设中,还没有形成长期维护经验,即使有也会受到美国阻碍,不容易获得。
]]
以前发过一个帖子讨论过结构问题,俺最后提出一个结构,如图。只是示意图,未计算比例等。基本结构借鉴了和平号。有一个核心舱(公务舱),为宇航员提供生活休息空间,包括宇航员的起居室,厨房、厕所、浴室、健身器材等;还包括空间站的通信系统、监测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等。核心舱有两个球形对接舱,一个可以提供5个对接口,另一个提供3个对接口。两个能源舱各带一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系统相互独立。储备舱用于存放食品、水、排泄物等,以及由科研实验舱生产的实验材料和产品。科研舱各舱段结构及外壳完全一样,内部仪器机柜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任务配置。以我国的技术水平,各个功能舱段的研制都不成问题。每个功能舱段的重量和体积都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每个舱段都可由未来我国大推力火箭一次发射入轨。通过8次发射、7次对接即可完成空间站建设。如果安排组织得力,甚至用不了2年就可建成。
]]
俺看过提坦斯的图,挺不错,就是感觉发射次数有点多。

如果按照一步一步走,并且比较稳健的做法如下:

第一个大阶段:
1、发展各种应用卫星,将最有经济价值的这一块做好。
2、完成长五的研发,这会是我们今后运载的主力军。
3、继续完成神舟飞船的系列研究工作,进行空间对接等工作的开展的应用。
4、继续完成嫦娥2期工程。
5、新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进入预研。
第二个大阶段:
1、以长五为基础继续完善卫星应用。
2、长五研制完善后,进行新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研制。
3、以长五为基础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
4、以长五为基础展开嫦娥3期工程。
5、以长五为基础进行实验太空站的研制,进行技术验证
第三阶段:
1、以长五为基础继续完善卫星应用
2、完善新的2000吨级火箭
3、进行新的太空站的预研
第四阶段:
1、以长五为基础继续完善卫星应用
2、以新火箭为基础建设新的太空站
3、长五是太空站的人员飞船的运载主力,新火箭是货物补给的主力。
4、发展嫦娥4期工程,即进行载人登月的研制工作。
第五阶段:
1、以长五为基础继续完善卫星应用
2、以新火箭来发射登月设备,进行登月。

每个阶段都是以五年为期,估计从现在开始的话,到2025年前后具备登月能力,实际登月待需要时酌情开始。永久性太空站建设在2020年左右开展。

依照这个节奏,时间比前面提的要长,也更现实一些吧!
如果要登月的话,太空站建设就不能小,否则是浪费,火箭浪费,太空站建设效率不高。所以长期性太空站可以不在10年内建设,在2020年建设的话,考虑到登月,最好还是200吨级别的。

那么在前期,还是应该完善卫星应用和完善长五为基础,展开临时太空站的研究和载人研究以及登月的研究,并进行新火箭的研制,为今后建设长期太空站和登月做准备。

所以,前面提的时间,简化一下分成两个阶段:一、即前十年的现有工程完成,并开展新的项目预研;二、后十年开展太空站建设和登月活动。
关于国际空间站,建设很有意思,原来计划用到2016年,估计到2010年才建成,或许还建不成,到2016年放弃的话,有些东西才用了区区5-6年,所以才有俄罗斯等提出将其寿命延伸到2030年。

如果国际空间站建设成后的寿命只有5-6年,估计我们能够参与时也要到长五能用,长五能用大约得到2012年左右,能够让我们参与的时间就很少。如果国际太空站能够用到2030年,那参与其中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要真正参与进去,并不是那么容易,中国太大,在你没有强大起来时,谁也不愿让你参与,这样可以让他们保持更长时间的优势。所以,俺对参与国际空间站不看好,可以参与,但要有自己的建设目标,不要让别人把咱们耽搁了。

如果只是参与国际空间站某一部分,然后探索自己的,在2020年前后将自己的空间站和登月项目结合,则整个项目就成规模,也有了更多支撑。登月研制为空间站打下运载基础,太空站建设为登月火箭找到载荷。

还是以我们为主吧,在今后50年内,航天这类高科技的东西,从来是从别人那里拿不到核心的东西的,即使有,也只有很少,关键还是靠自己。
ISS6个实验仓3个居住舱要8组16块大型太阳能电池阵,32楼设计的恐怕能源还是不够
基本上一个大科研舱就需要一组大型太阳能电池
原帖由 bigblu 于 2008-2-19 15:31 发表
ISS6个实验仓3个居住舱要8组16块大型太阳能电池阵,32楼设计的恐怕能源还是不够

参考俺在29楼发的照片,现有舱段依靠2组主电池板加上各舱段的小电池板也一样撑住了。我们的舱少,每个舱也不用太大。况且所有实验舱也不是同时满负荷运行。而且在设计研究设备时,应该考虑节能问题,毕竟这比增加电池板来的容易和实际。
问个问题,关于燃料泵的问题,先前也看过一篇WW的评论,说我们发展大火箭的一个瓶颈就是燃料泵,说大发动机的燃料泵我们生产不了,当时不是很明白,那位大大能够解释一下燃料泵是干什么用的,生产的难点在哪里?材料,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