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美国最大进口国 未来贸易摩擦会更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2:07:43
【星岛网讯】美国商务部2月14日发表声明,以平板电视、电脑、家用电器、玩具以及服饰为主的中国进口商品总额,在2007年猛增至3215亿美元,增幅达12%。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式取代加拿大,成为美国进口商品的最大来源地。而在过去六年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逾两倍。这使得美国一议员团体14日开始新一轮的施压,要求立法遏制从中国进口产品。

  《财经》杂志指出,中国在美国进口排名的提升,可能引发美国国会的反弹。美国议员们一直指责中国政府低估人民币、生产不安全产品并向一些产业提供补贴,令美国产品处于不利竞争地位。他们正在考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增加对中国进口商品的税收,来弥补他们所称的人民币低估。他们表示,当天公布的创纪录贸易赤字,将有助于他们的这些努力。

  俄亥俄州民主党众议员萨顿(Betty Sutton)宣称:“(我们)针对的是当下不完善贸易体系中的欺骗行为。”她指责中国政府现行货币政策导致该州重工业生产基地大量失业。“我们都听说过:‘骗子不发家’。而现在,这句话并不灵。”

  议员们要求众议院领袖排出时间表,对民主党议员莱恩(Tim Ryan)和共和党议员亨特(Duncan Hunter)提出的草案举行投票,新法案将确立货币操纵列为美国合法贸易工具,各公司可要求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商品征收补偿性关税。美国已对中国商品征收了约六十项反倾销关税,但支持者表示,莱恩-亨特法案将给美国贸易法添加砝码。

  不过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中国进口商品的大幅增加降低了美国物价,拓宽了民众的选择面,因此使美国受益。法国巴黎银行在北京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陈兴动表示,人民币升值对美国而言并非好事,只会加剧美国的通胀。   

  美国财长鲍尔森上周也在对参议院一个委员会表示,在当前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下,国会如针对中国货币政策立法是“愚蠢之举”。

  中国2006年刚刚超过墨西哥,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02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还不及墨西哥,而目前中国对美出口总额,已超过了墨西哥50%。此外,中国排名的上升,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对加拿大贸易的下降:尽管加元升值,2007年美国自加拿大的进口仍然增加了3%。

  克林顿政府时期,负责与中国进行入世谈判的前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就表示,没有人想到中国会以这样的强度、速度和持续性重新崛起,“中国还将继续崛起,哪怕存在产品安全问题,哪怕国会继续批评。”【星岛网讯】美国商务部2月14日发表声明,以平板电视、电脑、家用电器、玩具以及服饰为主的中国进口商品总额,在2007年猛增至3215亿美元,增幅达12%。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式取代加拿大,成为美国进口商品的最大来源地。而在过去六年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逾两倍。这使得美国一议员团体14日开始新一轮的施压,要求立法遏制从中国进口产品。

  《财经》杂志指出,中国在美国进口排名的提升,可能引发美国国会的反弹。美国议员们一直指责中国政府低估人民币、生产不安全产品并向一些产业提供补贴,令美国产品处于不利竞争地位。他们正在考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增加对中国进口商品的税收,来弥补他们所称的人民币低估。他们表示,当天公布的创纪录贸易赤字,将有助于他们的这些努力。

  俄亥俄州民主党众议员萨顿(Betty Sutton)宣称:“(我们)针对的是当下不完善贸易体系中的欺骗行为。”她指责中国政府现行货币政策导致该州重工业生产基地大量失业。“我们都听说过:‘骗子不发家’。而现在,这句话并不灵。”

  议员们要求众议院领袖排出时间表,对民主党议员莱恩(Tim Ryan)和共和党议员亨特(Duncan Hunter)提出的草案举行投票,新法案将确立货币操纵列为美国合法贸易工具,各公司可要求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商品征收补偿性关税。美国已对中国商品征收了约六十项反倾销关税,但支持者表示,莱恩-亨特法案将给美国贸易法添加砝码。

  不过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中国进口商品的大幅增加降低了美国物价,拓宽了民众的选择面,因此使美国受益。法国巴黎银行在北京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陈兴动表示,人民币升值对美国而言并非好事,只会加剧美国的通胀。   

  美国财长鲍尔森上周也在对参议院一个委员会表示,在当前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下,国会如针对中国货币政策立法是“愚蠢之举”。

  中国2006年刚刚超过墨西哥,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02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还不及墨西哥,而目前中国对美出口总额,已超过了墨西哥50%。此外,中国排名的上升,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对加拿大贸易的下降:尽管加元升值,2007年美国自加拿大的进口仍然增加了3%。

  克林顿政府时期,负责与中国进行入世谈判的前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就表示,没有人想到中国会以这样的强度、速度和持续性重新崛起,“中国还将继续崛起,哪怕存在产品安全问题,哪怕国会继续批评。”
“中国还将继续崛起,哪怕存在产品安全问题,哪怕国会继续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