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家乡的几种美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55:40
]]
]]
]]
武冈铜鹅

        武冈素有"铜鹅之乡"的美誉,武冈铜鹅,是湖南省境内一个著名的地方优良鹅种。据《武冈县志》记载,武冈铜鹅已有500多年喂养历史。在明代嘉靖年间,武冈已大量喂养铜鹅。清代,铜鹅因肉质鲜嫩味美被列为朝廷贡品,抵赋上交。武冈铜鹅曾与湘莲、宁乡猪一起被誉为湖南"三宝"。

        一、品质特点

        武冈铜鹅体型居中,体态高昂,颈长而呈弓型,常昂首挺胸。羽毛呈纯白色或灰色。成年公鹅体重7-8kg,成年母鹅6-7kg,商品肉鹅4-4.5kg。喙及额瘤呈黄铜色,及足蹼呈赤铜色,叫声响亮如铜锣,声音可传至1千米以外,故称"武冈铜鹅"。铜鹅额瘤为圆型,腿杆粗而短,足蹼宽大,蹼翼厚,翅膀长而粗壮,胸肌发达,飞翔能力较好。其翅膀和足蹼是制作卤菜的上乘原料。胴体则加工成武冈烤鹅或武冈卤鹅出售。自食则制成颇具地方风味的武冈血浆鹅、米粉鹅、清蒸鹅食用。

        武冈铜鹅皮薄,肉质细嫩,皮下脂肪比其它品种鹅少得多,肌肉暗红如牛肉,但又远比牛肉细嫩和松软,据有关部门检测。鹅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7.6-18.2%,脂肪21.5-22.8%。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极高,其中赖氨酸含量比肉用仔鸡高30%。鹅肉中脂肪大部分为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有预防血管硬化和脂肪性血栓形成的作用。武冈铜鹅屠宰率较高,成年公鹅半净膛率86%,全净膛率80%,成年母鹅半净膛率87.5%,全净膛率80%。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和湖南农大有关专家于1981年8月对全省的地方鹅种进行品味,在湖南省四大鹅种中,武冈铜鹅肉质最佳,食味最优。

map41.jpg

        二、武冈红烧全鹅制作方法

        选体重三公斤左右的鹅,宰杀时将血流尽,热水去毛洗净后,再割掉翅膀和脚掌,在鹅左翅膀下开五公分长的小口,取出内脏,洗净后,放在沸水锅内煮约五分钟,捞出来沥干水分,再用干布将鹅全身水份抹干,然后用甜酒汁一两对清水一两,将鹅全身抹遍,再放在沸油中去炸,待鹅呈现金黄色时,捞出来沥尽油,放入热汤锅内退油五分钟后,将鹅捞出来,用稍许食盐抹遍全身,将整只鹅盛人蒸盆内,用葱(打结)、老姜五钱(拍烂)、胡椒二钱(折碎)、肥膘肉一两待放至整只鹅上面,然后上蒸笼蒸于酥烂后出笼,用炒锅置旺火上,将蒸盆原锅汤倒人锅内,放人已发好的白莲二两,水花香菇一两,白葱头,挂透明茨汁淋香油五钱,将汁子淋遍鹅全身,撒上胡椒面,即可上席。它的特点是:汁透明,色红亮,酥嫩鲜美可口。
           
        一九八四年,武冈饮食公司的厨师出席湖南省烹饪技术表演会,就是以烹制“红烧全鹅”而誉满三湘的,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誉。并得到省领导的嘉奖。

u=905563607,1017949559&gp=10.jpg

20070924091509765.jpg
]]
武冈米粉

        湘西南武冈山区,自古以来盛产一种籼稻,特别适合用来加工米粉。这种米粉白净柔嫩,筋力绵韧,用浓浓的猪骨头汤浇过的武冈米粉,味道格外鲜美。

        武冈米粉历史悠久,字号最老的当数南门外水岚桥下左边篾货街口那一家。两间门面不大的吊脚楼前临街,后傍河。高高的松木吊脚很惊险、很安详地撑着百年老屋,伸进清清的资江河水中。奇怪的是,粉铺子没有招牌,大概是那吱吱的榨粉声、阵阵辣辣的粉香味便是最好的广告招牌了。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粉铺榨粉。晨雾轻笼资江两岸时,榨粉的吱喳声便欢快地弥漫开来。但见长长的木杠子一头压住榨机,另一头吊着两个精壮的汉子,嫩白嫩白的粉丝随着木杠的缓缓下沉,缨络流苏似地挤出机芯孔片,垂挂下来。粉丝下到锅里煮两滚,再用大竹篾捞斗放进清水池中漂一漂,然后一把抄起,装入笸箩,一根根整整齐齐地摆着。有来吃粉的,大师傅抓一绺盛在碗里,不用下锅,用滚水烫两次,浇上浓浓的骨头汤,便是一角二分钱一碗的“光头粉”(无臊子的素粉);若是加菜添佐料,也仅要一角五分钱一碗的“经济粉”;浇上牛肉、猪肉、鸡脯等臊子,便是二角钱一碗的三鲜肉粉。还有一种既有肉臊子又放香菜的粉,味道最美。这便是有名的“屈原粉”。相传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屈原大夫,遭怀王贬谪到湘南一带,曾驾舟沿资江西上武冈,从河街中段登岸时,在街东头的粉庄吃过粉呢。人们为怀念这位忧国忧民的忠臣,便将拌有香菜肉食的米粉称之为“屈原粉”。将辣酱、腐乳、肉末和木耳下锅爆炒,加熬好的骨头汤烧得滚开,鲜榨的米粉几浇几烫,再将碧绿的葱花洒在汤上,吃起来粉白汤红,香辣适口,绝对享受!

backtoyt1.jpg
中国饮食就是丰富多彩阿
:D 看起来很好吃滴样子哦
che也是一个心灵手巧滴人
红鱼?

        红鱼,武冈人又叫榨(实际上念za,第三声)鱼(鲊鱼?),这道名菜据说是从苗家传入的。

        红鱼的制作既简单又特别。选鲜活肥大的鲤鱼(广东人叫鲩鱼),剖肚洗净后,抹上盐,放在盆子里过一夜,让盐渗入鱼肉内后,挂于通风处,水分晾干了,切成条状,沾匀红米粉(这种红米是湘西南的会同县出产的,近来有不法奸商用苏丹红将白米染红后磨粉出售,十分可恶!:@ ),撒上适度的纯米酒,然后装入有渗水檐的瓦坛内(一种坛盖渗入水中可防空气进入的坛子,一般用来做酸菜),这样十天半月后,即可食用。

        红鱼的最佳作法是用菜油煎。油要多,先猛火烧开油,待红鱼入锅片刻后,将火扭小,改用文火细煎。等鱼香扑鼻,红色转为淡黄,燥而润,脆而不干时,再撒上适量辣椒粉,放上姜末、蒜苗,翻炒片刻即成。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红鱼的滋味很有点像肯德鸡,外脆而质嫩。它比肯德鸡更胜一筹的是,肯德鸡的骨头是硬硬的,红鱼中的刺却变得又脆又软,脆得让你感觉不到鱼是有刺的。如当下酒菜,因它的脆、爽、香、软,正合酒的清、醇、滑、冽,特别能助酒兴;假若再配以花生米,就更是酒中的天作之合了。如用来咽饭,姜末、辣椒粉等佐料的功能,特开胃口,特引食欲,只须撕咬小量红鱼,就可吞下大口米饭。如是,只一小块红鱼,就足可送下大碗米饭。饭罢,仍叫你端着空碗,望着鱼碟,仍恋恋难舍……

(人家道县已经把鲊鱼商品化,远销国内外了,家乡还是落后啊!:') )

美味啊:victory:
都没吃过,不知口味如何,不过还是支持下楼主:victory:
玉兰片

        玉兰片是用鲜嫩的冬笋或春笋,经加工而成的干制品,由于形状和色泽很像玉兰花的花瓣,故称“玉兰片”。中国制作干笋历史已久,宋代僧赞宁《笋谱》记载:“干笋宜取汁为羹茹,蒸之最美,煨之亦佳”。现在的玉兰片创始于清初,湖南省武冈县首设工场制作,畅销后,产笋各地纷纷仿制。主要产地是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随园食单》亦记载有“玉兰片”:“以冬笋烘片,微加蜜焉。苏州孙春阳家有盐、甜二种,以盐者为佳。” 玉兰片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味甘、性平,可定喘消痰,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玉兰片根据竹笋生长和加工季节的不同,可分为“宝尖”、“冬片”、“桃片”、“春花”四个种类。“宝尖”是用“立春”前含苞笋制成,片平滑尖圆,色黄白,肉细嫩,是玉兰片中的上品。它丰腴肥美,柔弱微脆,形似宝塔,又象龙角,所以又有 “金色宝塔”、“龙角”之称。“冬片”是用“雨水”前的冬笋制成,形状呈对开片,片平光滑,色白、片厚、肉细嫩,节距紧密。“桃片”是由“惊蛰” 前未出土的竹笋制成,片面光洁,节距较密,根部刨尖,肉质稍薄,尚嫩,味较鲜。“春花”是以“春分”至“清明”之间的春笋制成,节距较疏,节楞凸起,笋肉薄,质较老。这四个品种各具特色,制作工艺都很讲究。如果按玉兰片质量区分,“宝尖”最佳,“冬片”次之,“桃片”第三,“春花”为下。

        由于玉兰片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所以发明后不久就成为湖南农村的农家都会加工的一门副业了。每年十一月开始收笋加工,翌年春末结束。农民从竹山上挖来鲜笋,将鲜笋的根部切齐,放入大木甑内蒸熟,然后取出冷却,剥掉笋壳,把笋肉切成薄片,再放到蔑塔内,加以适当的温度进行烘焙,直到烘得黄松松、又硬又脆为止。有的地方还特地用硫磺火熏,据说,经过这样处理后,玉兰片不仅色泽呈淡黄色,外形更加美观,而且对防止虫蛀霉烂也有好处。

泡发玉兰片的方法:

1、先在容器中倒入开水,把玉兰片放进去浸泡,并盖紧容器盖子。10小时后,将玉兰片倒入锅中烧煮,水沸后用文火再煮10分钟左右捞出。

2、将玉兰片投入淘米水中,浸泡10小时,每3小时换一次淘米水。在玉兰片下面用刀横向切开,若没有“白茬”,说明已经发透,反之,则继续浸泡。





玉兰片炒肉最好吃!(不要误解,这只是原料……)

]]
hu nan de la rou zui hao chi le..
辣酱!:victory: 麦酱似乎到现在还是散装出售的,非常鲜香;辣酱则已经被制成辣油椒酱罐头出口,味道也独具一格。与其说是辣,不如说是乡土的温馨感觉。其实辣味只是辣酱味道的一小部分,而香味是回味无穷的。这个我说不清,还要靠食客自己体会!每次回老家,吃米粉时加一点本地特产的辣酱,那种大快朵颐的美味是在其他地方永远体会不到的。

辣酱的口味跟外地的不一样
再吃一遍:D
]]
:D :D 细细,都是好吃滴东西哦
还吃的不少啊
好一个辣妹子!:)
看得我口水直流,肚子又饿了
湖南滴妹子,跟俺们很近啊,稀饭这种风格滴
lz是弗兰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