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形象受損 恐遭惡意中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13:10
(明報) 02月 02日 星期六 05:05AM

【明報專訊】曾從涉事中國天洋食品廠進口食品的日本大阪市兩間企業透露,他們曾對該廠進行過多次考察,「那裏的安全管理很到位」,不存在衛生問題。一些像正顯示,中國生產工場似乎是無辜的。隨落毒的可能性開始浮現,一大關鍵問題便是﹕到底有誰會落毒?動機是什麼?

「怪人廿一面相」曾落毒勒索

日本過去也曾發生一些轟動的落毒案。1984年,犯罪歹徒「怪人廿一面相」綁架日本「古利果」朱古力公司的社長勒索10億日圓贖金未遂後,轉向森永製果公司的糖果落毒勒索,當時有小朋友因誤食有毒糖果而送院急救,「怪人廿一面相」最後並無落案。另外,幾年前日本和歌山縣也曾鬧出毒咖喱案,多人中毒,事後證實是一名婦人所為。但迄今並未傳出事件中有誰遭到恐嚇,又或有人暗示要為報復而落毒,故無法排除的另一可能性,就是極端右翼分子圖藉落毒,炮製「中國貨恐慌」,中傷中國製產品。

無論落毒者是誰,但今次事件已再次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中國貨品過去也曾因「真相未明」而「蒙上有毒之冤」。美國玩具最大美國玩具生產商美泰(Mattel)去年指中國製玩具含鉛量超標,高調回收,但事後查明是其公司設計出問題,與中國製造商無關,美泰更作道歉。(明報) 02月 02日 星期六 05:05AM

【明報專訊】曾從涉事中國天洋食品廠進口食品的日本大阪市兩間企業透露,他們曾對該廠進行過多次考察,「那裏的安全管理很到位」,不存在衛生問題。一些像正顯示,中國生產工場似乎是無辜的。隨落毒的可能性開始浮現,一大關鍵問題便是﹕到底有誰會落毒?動機是什麼?

「怪人廿一面相」曾落毒勒索

日本過去也曾發生一些轟動的落毒案。1984年,犯罪歹徒「怪人廿一面相」綁架日本「古利果」朱古力公司的社長勒索10億日圓贖金未遂後,轉向森永製果公司的糖果落毒勒索,當時有小朋友因誤食有毒糖果而送院急救,「怪人廿一面相」最後並無落案。另外,幾年前日本和歌山縣也曾鬧出毒咖喱案,多人中毒,事後證實是一名婦人所為。但迄今並未傳出事件中有誰遭到恐嚇,又或有人暗示要為報復而落毒,故無法排除的另一可能性,就是極端右翼分子圖藉落毒,炮製「中國貨恐慌」,中傷中國製產品。

無論落毒者是誰,但今次事件已再次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中國貨品過去也曾因「真相未明」而「蒙上有毒之冤」。美國玩具最大美國玩具生產商美泰(Mattel)去年指中國製玩具含鉛量超標,高調回收,但事後查明是其公司設計出問題,與中國製造商無關,美泰更作道歉。
【明報專訊】中國製「毒餃子」風波峰迴路轉。日本兵庫縣警方周五表示,在一個中毒家庭食用的「毒餃子」包裝袋上,發現一個疑屬人為造成的針孔小洞,懷疑有人蓄意將毒素注入餃子,現已展開調查。事態發展令人懷疑「毒餃」事件並非因中國出口產品有違規的殘留農藥,而是有人蓄意落毒。

兵庫縣高砂市一家三口去年12月底在一家超市,購買由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天洋食品公司生產的20粒裝的冷藏水餃。1月5日晚上吃過後,全家都腹瀉和嘔吐,送醫檢查發現他們吃了毒性強烈的殺蟲藥「甲胺磷」。

針狀小孔深及袋內膠盤

兵庫縣警方調查這宗食物中毒案時,發現該家庭所吃的水餃包裝袋上有一個微細小孔,經專家仔細檢查後,證實袋子側面的中間位置,有一個長1毫米、寬3毫米的針狀小孔,並深及裝水餃的膠盤子。該包裝由兩層各厚50微米的物料製造,能抵受170℃的高溫,過去從未鬧出類似的穿孔事件報告。

超標百倍 不似殘留農藥

警察廳稱,有象顯示小洞是有人從外刺入造成,但尚未清楚有毒物質是否同時注入,也不排除該針孔是在製造、運輸或銷售過程中出現。在發生兩宗餃子中毒案的千葉縣,警方暫未發現包裝袋有小孔,但會就此徹查。事實上,當局在檢驗千葉市稻毛區中毒婦人的餃子後,也發現內含「甲胺磷」殺蟲劑濃度高達130ppm(即1公斤餃子混入了毒物),超過厚生勞動省的標準逾100倍以上。連鎖零售店co-op Net的發言人指,這麼高的濃度,極不可能是殘留於食材上的農藥。厚生省官員也認為,用在餃子餡料中的蔬菜非常小量,「很難想像是殘留農藥引致中毒」。

日促徹查 華外交部令停產

日本共同社宣稱,迄今全日本47個縣中,已有36個縣逾800人報稱懷疑吃了中國製水餃「中毒」。日本6間主要食品公司,已下令回收由中國天洋製造的急凍和加工食品。大型食品製造商如Katokichi、Glico等回收超過30種食物,包括中國式串燒烤肉、牛舌和咖喱。此外,日本軍隊也受毒餃子恐慌籠罩,因軍方也有購買天洋公司製造的凍肉,雖暫未有中毒報告,但軍方已下令廚房丟掉所有懷疑問題食品。

儘管事件未水落石出,但日本政府已就事件向中國正式抗議,促請中方徹查。外相高村正彥稱「事件會影響中日關係」。中國外交部則表示,初步抽樣檢驗天洋食品公司的冷藏餃子樣本,並無發現殺蟲劑,但已下令該廠暫停生產和外銷,並即時回收產品。

朝日新聞/英國    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