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对华态度缓和的背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59:25
默克尔对华态度缓和的背后

--------------------------------------------------------------------------------

2008年01月2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月28日电 香港《文汇报》1月26日发表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撰写的题为《默克尔对华态度缓和的背后》的文章说,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华缓和乃大势所趋。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中国崛起给欧洲带来的疑虑,中欧关系面临动荡也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趋势。一切均视中欧双方如何判定和把握。对于中国来说,要加强国际公关,用欧洲人听得懂的方式沟通,而并不是各说各话。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外长杨洁篪二十二日赴德国柏林出席伊朗核问题六国外长会议,并在会议期间与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举行双边会晤。稍早之前,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好几个大媒体从各个角度破解了一个口令:德中关系开始解冻;而这是施泰因迈尔外长两个月秘密外交的结果。默克尔知道有这么回事,却不了解细节。同时,新华社报道,德国再次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一部分(这是德国媒体周末都没有提到的)。这么多角度同时发出声音,为中德关系近年来所罕见的。

  两大压力导致“铁娘子”改变态度

   笔者之前曾有评论,导致默克尔对华态度缓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其“大联合政府”内部的力量博弈结果,来自执政伙伴社民党的批评日益激烈;二是来自德国企业界的压力与日俱增。其实,早在去年十二月二日,默克尔在接受“德国之声”广播电台采访时称,德国有兴趣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她同时表示,要在价值观外交与经济外交之间寻求很好的结合。默克尔的此番讲话语调明显比以往温和,有人因此分析认为,默克尔对华态度发生转变的时候到了。但当时笔者认为,现在研判“默克尔对华态度缓和”还为时过早。即便到现在,笔者还是认为,由于上述两大压力,默克尔对华缓和乃大势所趋;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中国崛起给欧洲带来的疑虑,中欧关系面临动荡也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趋势。一切均视中欧双方如何判定和把握。

  态度缓和只是策略之举

   价值观外交与经济外交一直是德国外交的两块基石,德国也一直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只是不同领导人的侧重点不同、方式不一。科尔时期只是在访华时交上一份人权名单,而施罗德则强调对华人权对话,试图通过对话的方式影响中国,这些都是德国的价值观外交,以缓和冲突的方式谋求在华的经济利益。

   默克尔却以一种对抗性的姿态出现,这直接导致德国经济界的强烈反弹,加之法国总统萨科齐此次中国之旅获得巨额的订单,让德国经济界终于坐不住了。默克尔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的话,正是出于经济界的压力而做出的一种缓和。但默克尔同时也再次为会见达赖辩护,强调“她有权决定在什么地点会见什么人”。

   至于默克尔是否要在价值观外交和经济外交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当前她还是在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外交,只是没有开始时那么“初生牛犊不怕虎”了。就其个人理念来说,她不可能退步,缓和只是策略之举。

  中国应正确研判欧美之不同

   默克尔对华态度的形成,不能忽视的一个背景是欧美之间对于中国崛起的协调。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和欧洲的感受以及评估是不一样的。中国崛起与美国会生成本质上的“冲突”,尽管这种冲突并不一定会以军事方式表现出来,而中欧之间则不会生成这样的冲突。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评判是考虑到未来几十年是否会挑战自己的全球地位,而欧洲则不同,欧洲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二战以后的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影响力上,都不是一流的,但它的和平是永恒的,自由民主是永恒的。欧洲是以二流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挽回永恒和平,这是经过千年烽火后生成的智慧。

   对于欧洲大多数老百姓以及政治家来说,他们看待中国更多的是就事论事,比如中国的能源、中国的产品、中国的劳动力等等。他们看到了中国崛起带来的“威胁”,由此生成的冲突是“人性的自然的冲突”,而不能定性为敌意,如果定义为敌意的话,就会造成战略上的误判。

  化解关键在于中欧交互

   值得注意的是,默克尔这样的欧洲领导人并不是主流。欧洲大部分政治家都不同意默克尔的做法,对她会见达赖,批评的声音尤其多。

   当然,默克尔对华态度也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并且现在从表面看来,欧洲对华政策有“默克尔化”的趋势,如何化解关键就取决于中欧之间的交互。对于中国来说,要加强国际公关,用欧洲人听得懂的方式沟通,而并不是各说各话。现在由民间学术机构发动的“中欧论坛”就是一种很好的沟通途径,双方努力从中欧两种古老文明的高度来思考中欧关系,探讨中国崛起究竟会给欧洲带来什么样的冲突,这样的民间对话很有效果。另外,中国要加强对欧洲媒体的公关工作,欧洲的媒体经常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因此,让它们更加了解中国就显得很重要。默克尔对华态度缓和的背后

--------------------------------------------------------------------------------

2008年01月2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月28日电 香港《文汇报》1月26日发表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撰写的题为《默克尔对华态度缓和的背后》的文章说,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华缓和乃大势所趋。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中国崛起给欧洲带来的疑虑,中欧关系面临动荡也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趋势。一切均视中欧双方如何判定和把握。对于中国来说,要加强国际公关,用欧洲人听得懂的方式沟通,而并不是各说各话。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外长杨洁篪二十二日赴德国柏林出席伊朗核问题六国外长会议,并在会议期间与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举行双边会晤。稍早之前,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好几个大媒体从各个角度破解了一个口令:德中关系开始解冻;而这是施泰因迈尔外长两个月秘密外交的结果。默克尔知道有这么回事,却不了解细节。同时,新华社报道,德国再次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一部分(这是德国媒体周末都没有提到的)。这么多角度同时发出声音,为中德关系近年来所罕见的。

  两大压力导致“铁娘子”改变态度

   笔者之前曾有评论,导致默克尔对华态度缓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其“大联合政府”内部的力量博弈结果,来自执政伙伴社民党的批评日益激烈;二是来自德国企业界的压力与日俱增。其实,早在去年十二月二日,默克尔在接受“德国之声”广播电台采访时称,德国有兴趣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她同时表示,要在价值观外交与经济外交之间寻求很好的结合。默克尔的此番讲话语调明显比以往温和,有人因此分析认为,默克尔对华态度发生转变的时候到了。但当时笔者认为,现在研判“默克尔对华态度缓和”还为时过早。即便到现在,笔者还是认为,由于上述两大压力,默克尔对华缓和乃大势所趋;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中国崛起给欧洲带来的疑虑,中欧关系面临动荡也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趋势。一切均视中欧双方如何判定和把握。

  态度缓和只是策略之举

   价值观外交与经济外交一直是德国外交的两块基石,德国也一直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只是不同领导人的侧重点不同、方式不一。科尔时期只是在访华时交上一份人权名单,而施罗德则强调对华人权对话,试图通过对话的方式影响中国,这些都是德国的价值观外交,以缓和冲突的方式谋求在华的经济利益。

   默克尔却以一种对抗性的姿态出现,这直接导致德国经济界的强烈反弹,加之法国总统萨科齐此次中国之旅获得巨额的订单,让德国经济界终于坐不住了。默克尔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的话,正是出于经济界的压力而做出的一种缓和。但默克尔同时也再次为会见达赖辩护,强调“她有权决定在什么地点会见什么人”。

   至于默克尔是否要在价值观外交和经济外交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当前她还是在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外交,只是没有开始时那么“初生牛犊不怕虎”了。就其个人理念来说,她不可能退步,缓和只是策略之举。

  中国应正确研判欧美之不同

   默克尔对华态度的形成,不能忽视的一个背景是欧美之间对于中国崛起的协调。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和欧洲的感受以及评估是不一样的。中国崛起与美国会生成本质上的“冲突”,尽管这种冲突并不一定会以军事方式表现出来,而中欧之间则不会生成这样的冲突。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评判是考虑到未来几十年是否会挑战自己的全球地位,而欧洲则不同,欧洲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二战以后的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影响力上,都不是一流的,但它的和平是永恒的,自由民主是永恒的。欧洲是以二流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挽回永恒和平,这是经过千年烽火后生成的智慧。

   对于欧洲大多数老百姓以及政治家来说,他们看待中国更多的是就事论事,比如中国的能源、中国的产品、中国的劳动力等等。他们看到了中国崛起带来的“威胁”,由此生成的冲突是“人性的自然的冲突”,而不能定性为敌意,如果定义为敌意的话,就会造成战略上的误判。

  化解关键在于中欧交互

   值得注意的是,默克尔这样的欧洲领导人并不是主流。欧洲大部分政治家都不同意默克尔的做法,对她会见达赖,批评的声音尤其多。

   当然,默克尔对华态度也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并且现在从表面看来,欧洲对华政策有“默克尔化”的趋势,如何化解关键就取决于中欧之间的交互。对于中国来说,要加强国际公关,用欧洲人听得懂的方式沟通,而并不是各说各话。现在由民间学术机构发动的“中欧论坛”就是一种很好的沟通途径,双方努力从中欧两种古老文明的高度来思考中欧关系,探讨中国崛起究竟会给欧洲带来什么样的冲突,这样的民间对话很有效果。另外,中国要加强对欧洲媒体的公关工作,欧洲的媒体经常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因此,让它们更加了解中国就显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