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围城龙争:张勋复辟与民初政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0:49:17
作者:烟雨苏州

闲话

  公元1917年6月,也就是民国六年,时任长江巡阅使的“辫帅”张勋带领六千多辫子兵从徐州杀进了北京城,拥戴被废黜了六年的清帝溥仪复辟。从7月1日溥仪颁诏复辟到7月12日张勋兵败逃入荷兰使馆,这场复辟仅仅持续了十二天便烟消云散,成为近代史上一场不大不小的闹剧。按照农历的算法,1917年是丁巳年,这场复辟因此被称为“丁巳复辟”。由于复辟力量以张勋为代表,习惯上也称为“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虽然历时仅仅十二天,但却是中华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这场复辟直接导致段祺瑞的复出和皖系、直系两大军阀的崛起,更将民国以来的两大法统(孙中山和袁世凯)统统彻底打翻。此次复辟之后,北洋集团的利益分化更加明显,复辟后段祺瑞与冯国璋之间的兵戎相见,使得自民国成立以来的“总统府”“国务院”之间的争执最终付诸武力。以张勋复辟为界限,民国成立以来“内阁制”与“总统制”、北洋集团与民主党派(革命党人)的制度之争、政见之争,演化为赤裸裸地力量博弈和军事较量。此外,张勋复辟还间接使得吴佩孚、冯玉祥两个北洋后辈崭露头角。

  实际上,张勋复辟的本质并非封建王朝保守势力对中华民国的反扑——直至进入北京后张勋也没有复辟的意图,这一点后文详及——而是民国各派政治力量以反击复辟为幌子,进行的一场围绕政治利益分配而展开的较量和博弈。尽管张勋迅速失败,但主导复辟的相关利益集团并没有随着张勋的身败名裂而消亡,而是在反对张勋的闹剧中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并最终为利益的再分配而大打出手,最终导致了军阀混战和中华大地的实质性分裂。

   张勋复辟失败后,复辟的重要参与者康有为曾有诗曰:“围城惨淡睹龙争,蝉嘇声中听炮声。诸帅射王敢传檄,群僚卖友竟称兵,晋阳兴甲何名义?张柬无谋召丧倾。信义云亡人道绝,龙祣收影涕沾缨”。政治态度虽有问题,但诗却不错,将复杂曲折的复辟经历简练地交代了出来。本文以“围城龙争”为题,希望以张勋复辟为切入点,通过结构这一近代历史上的著名闹剧,探索清政府灭亡后中华大地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的根本原因所在。

   说书开篇要有“闲话”,说相声入活要有“垫活”,写书要有个“序”,文雅点叫“弁言”,其实都是一回事:现说两句客气话套套近乎,往下说的再不好您也拉不下脸来上大嘴巴抽了。 暂时没有加入学者的行列,相声也非我所长,好在幼年学过两天评书,上面这些便可以算是闲话。
  作者:烟雨苏州

闲话

  公元1917年6月,也就是民国六年,时任长江巡阅使的“辫帅”张勋带领六千多辫子兵从徐州杀进了北京城,拥戴被废黜了六年的清帝溥仪复辟。从7月1日溥仪颁诏复辟到7月12日张勋兵败逃入荷兰使馆,这场复辟仅仅持续了十二天便烟消云散,成为近代史上一场不大不小的闹剧。按照农历的算法,1917年是丁巳年,这场复辟因此被称为“丁巳复辟”。由于复辟力量以张勋为代表,习惯上也称为“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虽然历时仅仅十二天,但却是中华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这场复辟直接导致段祺瑞的复出和皖系、直系两大军阀的崛起,更将民国以来的两大法统(孙中山和袁世凯)统统彻底打翻。此次复辟之后,北洋集团的利益分化更加明显,复辟后段祺瑞与冯国璋之间的兵戎相见,使得自民国成立以来的“总统府”“国务院”之间的争执最终付诸武力。以张勋复辟为界限,民国成立以来“内阁制”与“总统制”、北洋集团与民主党派(革命党人)的制度之争、政见之争,演化为赤裸裸地力量博弈和军事较量。此外,张勋复辟还间接使得吴佩孚、冯玉祥两个北洋后辈崭露头角。

  实际上,张勋复辟的本质并非封建王朝保守势力对中华民国的反扑——直至进入北京后张勋也没有复辟的意图,这一点后文详及——而是民国各派政治力量以反击复辟为幌子,进行的一场围绕政治利益分配而展开的较量和博弈。尽管张勋迅速失败,但主导复辟的相关利益集团并没有随着张勋的身败名裂而消亡,而是在反对张勋的闹剧中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并最终为利益的再分配而大打出手,最终导致了军阀混战和中华大地的实质性分裂。

   张勋复辟失败后,复辟的重要参与者康有为曾有诗曰:“围城惨淡睹龙争,蝉嘇声中听炮声。诸帅射王敢传檄,群僚卖友竟称兵,晋阳兴甲何名义?张柬无谋召丧倾。信义云亡人道绝,龙祣收影涕沾缨”。政治态度虽有问题,但诗却不错,将复杂曲折的复辟经历简练地交代了出来。本文以“围城龙争”为题,希望以张勋复辟为切入点,通过结构这一近代历史上的著名闹剧,探索清政府灭亡后中华大地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的根本原因所在。

   说书开篇要有“闲话”,说相声入活要有“垫活”,写书要有个“序”,文雅点叫“弁言”,其实都是一回事:现说两句客气话套套近乎,往下说的再不好您也拉不下脸来上大嘴巴抽了。 暂时没有加入学者的行列,相声也非我所长,好在幼年学过两天评书,上面这些便可以算是闲话。
 一、北洋渊源

    这场复辟的背后是北洋各派系之间的博弈与较量,深入理解张勋复辟的政治背景,要从北洋的历史渊源说开去。

    北洋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股重要的政治、军事力量,这股力量的得名,来自于袁世凯缔造的北洋军,而北洋军的得名,则与清末的“北洋大臣”一职有密切关系。

    北洋大臣是清政府设立的“北洋通商大臣”一职的简称,其前身为“办理三口通商事务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洋各国对中国渗透的加剧,北方沿海一带的中外交通往来日益增多,中外交涉加剧,鉴于此,清政府设立了“办理三口通商事务大臣”一职,专门负责三口(天津、牛庄、登州)的洋务、海防各项事宜。最初,清政府以此职务为专职委以八旗子弟崇厚,1870年天津教案,崇厚处置不力,被责成派往法国谢罪。清政府采纳了工部尚书毛昶熙的上奏,认为天津教案的被动,乃是由于三口通商大臣无统辖地方之责,地方官不肯协助造成的,因此,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复,同治帝批准,将三口通商大臣改为北洋通商大臣,作为兼职由直隶总督兼任,颁给钦差大臣关防,掌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除负责对外交涉、通商、海防事务外,还要负责办理招商、电报、煤矿、铁路统辖海关关税等事务。李鸿章以直隶总督的身份兼任第一任北洋大臣,专此责28年之久。李鸿章在任内建立了北洋水师,并在淮军之中尝试陆军改革,采用西方操练方法训练部分淮军,试图建立一支近代化的陆军。为培养现代陆海军军官,李鸿章还设立了北洋水师学堂和北洋武备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院校。

    甲午一战,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土崩瓦解,其采用西洋操法训练的那部分淮军部队也一败涂地,淮军中最有名的盛军统领卫汝贵部全军覆灭。此时清政府财政濒于崩溃,无力再建海军,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现代化陆军以维系自己的统治。早在甲午战争的同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年底,清政府便责令芦盐运使、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在天津小编练定武军新军,聘请德国人汉纳根为教官,总人数约5000人,这只部队先驻扎在津郊马厂——后来段祺瑞就是在这里誓师“再造共和”——后驻天津市东南郊小站的淮军旧营盘。小站本名新农镇,是天津与大沽港口铁路之间的一个小站,本为淮军周盛昆、周盛渤所统领盛军营地,有完整的营房和已开垦的稻田,由于盛军覆没于中日甲午之役,因此小站也随之荒废,定武军即以此为营房。

    甲午之战后,年轻的袁世凯因在朝鲜出色的军事、外交表现而在政坛中脱颖而出,在荣禄等朝廷重臣和张之洞、刘坤一乃至李鸿章等一系列地方大员的保举下,袁世凯奉命前往小站取代胡燏棻改组定武新军为新式陆军。袁世凯在定武新军的基础上进行了扩编,使其人数达到了7000多人,这支新军采用德国和日本的建制,分聘请了大量的德国教官和少数美国、日本教官,全军使用德国操典,军事训练也完全仿照德国陆军的训练规程,并在军中设立的德语学堂。这支带有浓厚德国风味的新式陆军正式的名字叫“新建陆军”,因驻地小站,所以又称小站新军。此时李鸿章已经因甲午战败辞去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务,接替李鸿章的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是王文韶。按照清政府的规定,小站新军归属北洋大臣节制。

    小站新军的军官多来自于李鸿章时代设立的北洋武备学堂,比如有名的北洋三杰:王士珍(龙)、段祺瑞(虎)、冯国璋(狗)便都是北洋武备学堂的毕业生。除了这三杰之外,出身于北洋武备学堂的军官还有王英楷、陆建章、李纯、田中玉、杨善德、王占元、鲍贵卿、田文烈、陈光远、何宗莲、李长泰、钟麟同、刘承恩、邱开浩、商德全、王汝贤、张永成、吴金彪、马龙标、梁华殿……

    小站新军军官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李鸿章的淮军旧部,如姜桂题、任永清、龚友元、阮忠枢、孟恩远等人。

    袁世凯还在小站设立了速成武备军官学校,后改成讲武堂作为培养后备军官的基地,定武军的教官、德国人汉纳根便在讲武堂继续当教官。此人与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有很深厚的远远,曾参与设计旅顺炮太,并参加过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曾与北洋水师将领丁汝昌、刘步蟾共同作战。

    这只军队的缔造者袁世凯本人,也是李鸿章淮军系统军官,由李鸿章一手提拔。
    庚子之变后,袁世凯又在李鸿章的临终举荐下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又高升进入军机处,成为清末政坛炙手可热的第一人。袁世凯所部的新军,经过其的苦心经营不断扩编成为六个镇(相当于师)。由于这只部队在历史上始终与北洋大臣有极深刻的渊源,因此被习惯性地称为北洋军。

    袁世凯政坛崛起后,北洋军的主要将领也纷纷飞黄腾达,冯国璋统领了清廷禁卫军、刘永庆、王士珍为江北提督,孟恩远为吉林新军协统,袁世凯的老友徐世昌(早年为清廷翰林院编修,后弃文从武,在小站新军参谋营务处)升迁最为迅速,先当了巡警部尚书,一度兼任军纪大臣,后外放做东三省的任总督。这些袁世凯手下的军官在脱离了北洋军系统后依然忠于袁世凯,并围绕袁世凯而形成一股政治力量。这股政治力量便被人习惯性称为“北洋系”。

    在民国成立后,北洋系力量迅速膨胀,成为左右中国政治局势的一股最重要的力量。在袁世凯死后,出身于北洋军系统的军官和袁世凯晚年加入北洋系统的军阀也多有崛起成为政治新贵者,如张作霖、如吴佩孚、如冯玉祥等人,这些人也被视为北洋中人。

    在袁世凯政治崛起后,一些淮军旧部和社会知名人士也投入袁世凯门下,这些人虽然没有在北洋军内任职,但一样被视为北洋系的骨干,有名的如杨士骧、杨士琦、梁士诒等等。大学者杨度也没有在北洋军内任职,但因政治立场忠于袁世凯,因此也被视为“老北洋”。

    北洋是个并不规范的名称,是否属于北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袁世凯的态度和得宠于袁世凯的程度而划定。不过,大体而言,袁世凯出任民国总统之前投靠袁的多被划如北洋,比如东北的张作霖最初本为关外土匪,因受袁世凯的把兄张锡銮的招安而加入北洋,被视为北洋中人,辈份比段祺瑞等人要晚;民国之后此后倒向袁的军阀乃至袁世凯身后与段、冯等人交好的军阀则大多不能划入北洋,如湖南汤芗铭,广东龙济光等;山西的阎锡山、云南的唐继尧等等则和袁始终若即若离,介于北洋和非北洋之间。
  北洋势力和核心力量在于北洋军,下面介绍一下这只部队的基本成长经历。

    前面说过,袁世凯小站练兵之时北洋大臣是王文韶,不久百日维新爆发,慈禧太后的心腹重臣荣禄接任王文韶出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荣禄任内组编武卫军为拱卫京畿的部队,武卫军由五支军队编成,聂士城的武毅军为武卫前军,驻芦台;董福祥的甘军为武卫后军,驻荆州、通州;宋庆的毅军为武卫左军,驻山海关内外;袁世凯的小站新军为武卫右军。荣禄另募新兵万人为武卫中军,驻南苑。这五支部队是当时清政府拱卫京畿的精锐陆军。

    义和团运动暴发后,清政府撤换了支持义和团的山东巡抚毓贤,于1899年12月以袁世凯为山东巡抚,统武卫右军入山东镇压义和团。庚子之变中,武卫军的前、后、左、中四军均在与八国联军对战中全军覆没,而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则因在山东而得以保全。袁世凯趁机扩充实力,将山东原有旧军的三十四营压缩为二十营,共9000人,编为武卫右军先锋队,交由心腹冯国璋“主持操练事宜”,将自己的力量扩大了一倍左右。

    庚子之变后,在李鸿章的举荐之下,袁世凯接替荣禄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902年,袁世凯移驻天津,借接手天津的机会,又将所部精锐三千余人编为巡警营,并在进入天津之后迅速扩编成为一支骨干力量,成为后来北洋军中的精锐北洋第三镇。同年,清政府在全国编练“常备军”,袁世凯将所部武卫右军和武卫右军先锋队混编为常备军三个协(相当于旅),这是中国上第一支真正的近代化军队。

    1903年,升任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奏请成立中央练兵处,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相当于师)。在练兵处的主导下,全国开展了编练新军的活动。1904年,练兵处将袁世凯所部北洋新军扩编为一、二、三镇,以何宗莲、吴长纯、段祺瑞为三镇统制,1905年又成立了四、五、六镇,调段祺瑞为第四镇统制,以段芝贵接任第三镇统制,张怀芝、冯国璋为五、六两镇统制。1906年全国新军番号大变动,袁世凯借机又将三、六两镇番号对调,以段祺瑞任第三镇统制,王英楷为第四镇统制,段芝贵则外放为黑龙江巡抚。至此,北洋六镇编制完成,其中第三镇为六镇中的精锐部队,袁世凯调换番号,就是为了将这只部队交给自己最为信任的段祺瑞。六镇统制都是袁世凯的部下,除第一镇因编入4000余旗丁并受到铁良的节制之外,其余五镇都完全忠袁世凯。

    清廷灭亡、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又改各镇为师,北洋六镇自然也改编为中华民国陆军一至六师。这六个师是袁世凯最核心的政治力量。袁世凯就是凭这股力量同时完成了推翻清王朝和驱逐革命党人两大任务,成为了中华民国名副其实的最高元首。

    然而,袁世凯的北洋军并不是中华民国陆军的全部组成。民国陆军主要来源于清末新军、清廷陆军以及辛亥革命时期各省成立的武装力量,其成分极其芜杂,其组成也远并不止于北洋。

    简单说两句清末新军。早在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之时,张之洞也在两江总督任上编练自强军。练兵处筹备编练新军时,规划全国编三十六镇,到清廷灭亡时虽未完成,但除北洋六镇之外,全国各地编练的新军也颇具规模。

    清末新军以镇为作战单位,相当于师,一镇辖陆军二协,相当于旅,二协之外还有马队、炮队、工程队三个兵种。当时有一首《大帅练兵歌》,道出了新军的主要编制构成:

    《大帅练兵歌》
    朝廷欲将太平大局保
    大帅统领遵旨练新操
    第一立志要把君恩报
    第二功课要靠官长教
  
    第三行军莫把民骚扰
    我等饷银皆是民脂膏
    第四品行名誉要爱好
    第五同军切莫相争吵
    方今中国文武学堂造
    不比市井蠢汉逞粗豪
  
    各营之中枪队最为要
    望牌瞄准莫低亦莫高
  
    炮队放时须要看炮表
    安放药引须按度数标
    轻炮分工不愁路窄小
    重炮车载马拉不觉劳
  
    马队自己须将马养好
    检点蹄铁切勿伤分毫
    临敌侦探先占敌险要
    我军酣战从旁速包抄
  
    工程一队技艺须灵巧
    陆地筑垒遇水便搭桥
    辎重队里事事算计到
    衣粮军火缺乏不需焦

    歌词和曲子都不错,进入民国后这首军歌仍然被保留,至今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的也是这首歌的曲子,改换了歌词。
    至辛亥革命时,各地新军编制情况如下:

    第七镇编成第十三协,辖步队第二十五、二十六两个标,另成马队一个营,炮队二个营(山炮),工程队两个队,辎重队一个营;
    第八镇已经全部编成,号称“南方之强”,虽略逊于北洋精锐第三镇,但也是一只可以与北洋抗衡的军事力量。
    第九镇全部编成,其中炮兵第九标缺一营;
    第十镇基本编成;
    第十一镇编成第二十一协(新军编制一镇两协),另有马队一营,炮队一营(山炮),工程队一营(缺一队),辎重队一队;
    第十二镇编成第二十三协,另有马队两个营,炮队两个营(山炮),工程队一个营(缺两队);
    第十三镇编成第二十五协,另有炮队第十三标(缺一营),工程队第十三营,辎重队只成立一队;
    第十四镇编成第二十七协,辖步队五十三、五十四两个标,另有马队一营,炮队一营(山炮);
    第十五镇编成第二十九协,另有马队两个营,炮队第十五标(缺一营)工程队只编成一队;
    第十六镇编成第三十一协,另有马队一个营,炮队一个营(山炮),工程队一个队,辎重队一个队;
    第十七镇编成第三十三协和马队、炮队、工程队各一队;
    第十八镇编成第三十五协,马队成三个营,炮队成一个营(山炮),工程队成一个队;
    第十九镇基本编成,但马队、炮队均缺一营;
    第二十镇基本编成,但炮队缺一个营,工程、辎重均只成一个队;
    第二十一镇尚未编成,暂成浙江混成协,辖步队两个标(均缺一营),马队一个队,炮队两个队,工程两个队;
    山西第二十二镇尚未编成,暂成山西混成协,辖步队两个标,马、炮各一个营,工、辎各一个队;
    吉林第二十三镇尚未编成,暂成吉林陆军第一协,辖步队二个标;
    除此之外各地成立的新军还有:
    江宁混成协,成步队一个标,马队二个队;
    陕西混成协,成步队二个标,马队二个营,炮队一个营(山炮);
    甘肃混成协,辖步队二个标,马、炮各一个营;
    广东混成协,辖步队三个标(第三标只成一营),炮队二个营,工、辎各一个营;
    广西混成协,辖步队二个标,炮队一个营;
    奉天混成协,辖步队两个标,马队一营,炮、工辎各一个队;
    伊犁混成协,辖步队一标,马队一标,炮队一营;
    贵州新军成立步队一个标,炮队一个营;
    黑龙江新军成步队一个标,马队两个营;
    热河新军成步队一个标(缺一营),马队一个营(缺一队)
    (上述资料引自《晚清兵志》)
    其中,都湖北第八镇、浙江第九镇、云南第十九镇已经基本编成,其他地区的新军也具有一定的实力。

    除北洋六镇之外,各地新军特别是南方新军都大量起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日本是海外革命党的重要根据地,而南方则是革命党活动猖獗之地,因此,南方新军普遍革命情绪较强,在辛亥革命期间迅速相应武昌首义,各地新军的主导力量大多是日本陆士毕业的军官。北方的部分新军也有不少具有革命倾向的军官加入,连北洋系统的部队也有革命党加入。比如东北的新军第二十镇本为北洋家底,但辛亥革命期间其这支新军居然在保定举行兵谏,向清廷提出召开国会,皇族不准加入内阁等条件,虽然兵谏迅速为袁世凯所瓦解,但却动摇了东北的根基,使得满洲贵族中的分裂分子无法实现败走东三省,联合外蒙分裂中国的阴谋。此外,北洋嫡系第六镇、第三镇也有倾向革命党的军官,在辛亥革命期间,段祺瑞曾在第三镇军官中清洗革命党。

    不难看出,辛亥革命期间全国新军的基本态度是:南方大多倾向革命党,北方虽在袁袁世凯的控制之下,却也已经根基动摇。虽然袁世凯曾尝试以北洋军的军官影响南方各镇,如靳云鹏曾赴云南帮助编练新军,但收效甚微。
  民国成立后,袁世凯扩充了部分实力,如改编河南民军为陆军第七师,以嫡系雷震春为师长,改变原清未禁卫军为十六师,改编清末新军二十三镇为陆军二十三师,以亲信孟恩远为师长等等,并逐步拉拢湖北、浙江、江苏等地方陆军师亦在袁的控制之下。另有一部分军队如定武军、安武军、毅军等虽未列入统一编制,但仍由与北洋军阀有各种渊源的张勋、倪嗣冲、姜桂题等人统率。大体实现了对全国陆军的统一指挥。但这种统一指挥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进入民国后的袁世凯不仅不能进一步统一军权,而且其对军队的指挥权和在军中的威信还有所下降。

    袁世凯曾经由于清末保守派的排挤被迫回乡养病,为保证对北洋军的影响,袁不得不以大量贿赂的方式笼络旧部,这就开了北洋军队系统内上级安抚、迁就下级的恶劣先例。在袁世凯当选大总统之前,北洋内部诸将还能够同心协力一致对外;袁世凯当选大总统,成为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之后,北洋诸将各自觉得天下已定,自己有拥戴之功,纷纷伸手要钱要官,为利益分配的问题不惜大打出手,在客观上削弱了袁世凯的影响力。

    辛亥革命期间部分野心家成立的地方武装多如牛毛,民国成立后,白朗起义、二次革命等一系列大规模军事行动,包括北洋系统内的各地方实力派趁机扩编,以种种借口不服从袁世凯,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洪宪称帝,袁世凯为谋求北洋诸将支持不得不大肆封官许愿,张勋就是通过支持袁世凯称帝而力量迅速膨胀起来的。

    这种强枝弱干的军队结构,使得袁世凯始终无法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在当选为大总统后,袁世凯的影响力始终不出直隶、山东。长江以南革命党和清末新军势力犬牙交错,革命党内部的分化使得南方各地军阀政治倾向更加复杂。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又多次对军队实施改编,各地军阀趁机进一步充实了实力,使得军队的成分更加繁琐复杂。诸多军阀比袁世凯更等而下之,北洋政府首脑走马灯一样轮换,行政命令却始终不出华北地区,到了国民党时代,国民党政府也无力消灭形形色色的割据军事力量。近代中国的内战与内耗以及中华民国最终作为失败的政区退出大陆历史舞台,根本原因都要追溯到军队组成的复杂。可笑今日“专家学者”言及近代史,动不动拿成立于1911年的中华民国政府和成立于1918年的德国魏玛政府相比,痛斥中国人的“劣根性”不足以维系“共和”(难道魏玛政府的“共和”维系得长久?希特勒的上台似乎也没费多少年),却全然不顾当时中华大地的军阀四分五裂的现实,如此无知,怎能不让明眼人笑掉大牙!
]]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张勋转入毅军宋庆部下任马队先锋,率军驻守奉天,并率领马队随毅军投入了对日的辽东战役。甲午战争结束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张勋又进入小站新军,任新建陆军工程营统带、行营中军。那一年,张勋41岁。张勋曾于27岁在潘鼎新帐下任职时娶家乡女子曹琴为妻,因戎马倥偬兼职位不高,曹琴始终留在故乡随母亲(即张勋的岳母)居住,直至张勋投入小站,曹琴才随军与丈夫一起生活。

  有必要提一下,在投入小站之前,张勋已经任职参将,而且投入了毅军任马队先锋。毅军是清末一股由清末名将宋庆缔造,由捻军降众组成的一股重要军事力量,并在湘军、淮军相继腐败之后成为清廷陆军中的主力部队。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经营的淮军一败涂地,其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但在辽东战场的毅军则表现突出,从平壤、海城到旅顺、营口,毅军虽无胜绩,但屡屡以弱敌强,在武器落后的条件下多次给予敌人较大的杀伤,打出了威风和士气,因此成为清末的“明星部队”。荣禄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期间,毅军被编为武卫左军,辛丑条约后又由毅军宿卫京师,后又入蒙古平定叛乱,有着不错的表现。这支部队是最后一支忠于清王朝的精锐陆军,辛亥革命期间,各地清廷部队中毅军面对革命军表现得最为顽强。

  袁世凯对毅军也极为重视,宋庆死后,在袁世凯的拉拢和安排下,毅军大将如姜桂题等政治立场逐渐倾向于袁世凯,毅军的部分力量也被纳入了北洋阵营,张勋后来统领的江防军的主力便是由老毅军的八营扩编而成。民国成立以后,袁世凯当年的北洋六镇纷纷因利益问题而与袁世凯离心离德,毅军倒成为了袁世凯最为信任的力量,出任公府宿卫。由此可见毅军的风格:没有明显的政治立场和利益倾向,是一支忠诚、顽强的部队。清廷灭亡后的唯一一次辅弼由张勋这样与毅军系统密切相关的将领主导,并非偶然。

  毅军的战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捻军,重视军队的机动性,马队是其主力,北洋名将张作霖年轻时就曾在毅军马队效力,充任马队哨官。张勋在毅军这样的一线主力部队以正三品参将的身份统率马队,可见毅军内部对其较为重视,从此张勋也与毅军结下了很深的渊源。

  而小站新军中,张勋虽然资历老,战场经验丰富,但年龄偏大(比袁世凯还大四岁),经历和背景也较为复杂,因此袁世凯对其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并不敢予以过高的信任。小站新军设步兵八营,马兵、炮兵各二营,张勋所统领的工程兵只一营,属于临时调配的二线部队。相比之下,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年龄多在三十岁左右,且背景简单,都是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军官、淮军旧部,容易为袁世凯所笼络,因此成为小站新军的骨干军官,最受袁世凯重视,一入新军便分别担任步兵、炮兵统带。因此,张勋在小站新军中的地位也并不突出,甚至不如在毅军。
  
和团运动和庚子之变给了张勋崛起的契机。他先是因屠杀义和团有功,得赏“壮勇巴图鲁”称号,后又被袁世凯派出北上“勤王”,在两宫回銮中表现积极,受到了慈禧太后的特殊赏识。两宫入京后,张勋很快获得召见,奉旨带武卫军一千人宿卫紫禁城端门,随后授任四川建昌镇总兵(正二品),暂缓赴任,仍留宿卫。1903年(6月,经袁世凯力陈,张勋统领淮军先锋马队,节制口外捕练各军,调口北剿匪,“督师出居庸关,分驻大同、宣化,剿办大股马贼,数月平之”,然后留直隶北境驻防。1904清廷又赏张勋“巴图隆阿巴图鲁”勇号,不久俄战争爆发,张勋出张家口巡防,威慑俄军。日俄罗战争结束后,张勋又赴奉天接收地面,收编包括张作霖在内的多股土匪武装,获头品顶戴,以提督记名简放。1908年,在袁世凯和摄政王奕劻的保举下,慈禧太后补授张勋为云南提督(从一品),并加恩赏穿黄马褂,恩旨“暂缓赴任”,后又调补甘肃提督,留奉直带兵,仍未赴任。

  1908年11月14日、15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驾崩,张勋随班哭临穿孝。1909年9月11日慈禧太后“梓宫奉安”,张勋担任护驾诸军统领,随四贵妃留守东陵,又得嘉奖。
  一系列的调动,可以看出清廷对于张勋的重视与培养。

  宣统二年(1910年)11月,在袁世凯和摄政王载沣的推荐下,张勋被任命总统江防各军并会办长江防守事宜,特别恩准可“专折奏事”,驻扎浦口,1911年3月又升任江南提督,仍统江防营主持江苏、安徽两省军务,成为了镇守一方的大将。
二楼的部分内容被系统管理员屏蔽了
无泪看到的话帮放出来
......被关小黑屋的内容 一定也很精彩。 留个记号i
这支部队战斗力强吗?
张勋的辫子军打麻将战斗力可能强,打仗稀松得很;P
号称“双枪”部队!:L ;P
前面提到过,张勋所统领的江防军,其骨干仍然是毅军旧部,是由姜桂题统率的老毅军八营扩编而来,共有23营7000多人,装备了毛瑟枪、克芦伯大炮等较为先进的武器,还有两个炮营,力量虽不如新军,战斗力很可观。整个辛亥革命中,只有两个战场战斗最为激烈,一个战场在武昌,另一个战场就在张勋驻防的南京。武昌的革命军遭到冯国璋统帅的北洋军二、四、六三镇各一协组成的混成军的强力攻打,以弱敌强,接连失去了汉阳、汉口; 张勋的江防军面对的却是实力较为强劲的革命军江浙联军,在人数和装备上都处于劣势。

  1911年11月,辛亥革命爆发,浙江、上海、江苏经先后宣布独立,南京成为一座孤城。张勋的江防军主力驻扎于南京城外。同时驻扎在南京的还有江苏新军第九镇。新军倾向革命,其统制兼江北提督徐绍祯试图联合光复南京,遭到张勋严词拒绝。第九镇部分官兵曾于11月9日策划实行兵变,夺取南京,为张勋所镇压。徐绍祯前往上海组织苏、浙、沪联军攻打南京,这便是辛亥革命中最为激烈的南京光复之战。是役,联军人数约1.1万人,其主力为新军第九镇的十七、十八协,由新军军官柏文蔚统率,战斗力较强,此外还有部分响应革命民众组成的新军。相比之下,驻扎在南京城内的清兵人数约两万人,但其中包括了部分清军勇营和驻防八旗,均腐朽不堪一战,且南京城内的清廷最高官员为两江总督张人骏和江宁将军铁良,张勋所统辖的江防军不过数千人,但在战场上却极为顽强。乌龙山、幕府山几个战场均打得惨烈;协助柏文蔚的淮上军徐宝山(此人出身淮上盐枭,是青帮大哥,其部下多为青帮匪徒,手下统领张镜湖是后来上海大亨黄金荣和杜月笙的师父)一个旅被打残,不得不退出战场整编;孝陵卫激战,江防军大将王有宏挎马挥刀在战场亲自指挥,被大炮击毙;天保城制高点,江防军与革命军反复争夺一个昼夜才宣告失手。夺取制高点后革命军以大炮轰击南京城,张人骏、铁良逃走,张勋与革命军和谈不成,于1911年12月2日率部下2000余人出汉西门由大胜关渡江撤往徐州,途中多次击退了江浙联军和地方部队的袭击。

  到达徐州后的张勋依然效忠于清廷,自己及其所部均不剃发,着清朝军装,被世人视为怪物,称之曰“辫子军”,不久又移驻兖州,扩军队为60余营,通电反对南北议和。1913年2月,溥仪下诏退位,张勋又率辫子军四千余人北上“勤王”,妄图维持清王朝,至天津为西方军队阻拦作罢。

  从中国人的政治立场讲,张勋死保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固然是愚昧反动;从军人的道德角度讲,独守孤城,面对强敌能够顽强抵抗,张勋的品格和职业操守是值得肯定的。从前面梳理的张勋生平来看,其人生的辉煌主要来自清王朝的提拔和培养,与袁世凯关联并不如北洋其他将领密切。生逢新旧交替的时代,张勋出于个人的感情而选择了站在清王朝的一面,也完全可以理解。辛亥革命期间,多少地方大小军阀食清廷之禄,做清廷之官,革命力量薄弱时大肆杀害革命党人邀功请赏,革命力量崛起又迅速“认清历史大局”对故主反咬一口而自居革命元勋,与他们相比,张勋对于清王朝的忠诚是始终不渝,其政治道德无疑要高出许多。


  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出任大总统,改变张勋部队为武卫右军(这是当年荣禄改编袁世凯小站新军的名称)。张勋授上将,任江北巡抚使。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令冯国璋统率张勋、雷震春等部攻打南征,。这一次,当年投身革命军的徐宝山又投靠了袁世凯,其所部淮上军由张勋指挥。张勋所部先后攻克徐州、扬州、镇江,在攻打南京的战役中,张勋以淮上军打前锋,用炸药炸开南京太平门城墙,以惨烈的代价攻克南京。进入南京后张勋宣布三日不封刀,辫子军大肆掳掠,误杀日本人而引起中日交涉。袁世凯在日本的外交压力下任命张勋为长江巡阅使,驻防徐州。从此徐州成为张勋辫子军的大本营。

  张勋如何依托徐州谋图复辟的事情,后文将详及。这里只想先对其行为做一点评价。清末的政治腐败早已丧尽人心,但作为一个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王朝,清王朝的影响力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完全消除。同时,革命党人在反对清王朝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宣传“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仇恨,而缺乏系统的政治架构。辛亥革命的胜利,并不是在一个统一政权的领导之下取得的,而是在清政府无力控制地方军队,满汉民族矛盾达到顶峰时偶然取得的。因此,在民国建成后,新成立的中华民国的制度建设可以用“混乱”来形容。所谓的“民主共和”并没有结束混乱的政治局面,反而孳生了更多的腐败和黑暗。一些满清遗老趁机大肆活动,并在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中形成了一定的“民国不如大清”的舆论,为帝制复辟制造了一定的舆论基础。

  自然,在人心失尽的条件下,在一个被公众普遍接受的共和国中搞复辟,特别以汉族军阀的身份复辟在当时为众多汉族群众所痛恨的满清王朝,这样的行为自然不可能成功。在袁世凯称帝覆灭后再行复辟,这就不仅是荒唐,更是滑稽。张勋失败并成为众人唾弃的笑柄并不足惜。但是,政治的失败不能成为人格攻击的借口,相比于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北洋同僚,以及晚一辈孙传芳、吴佩孚、冯玉祥等北洋后起之秀,张勋在人品上既使不比他们强,也并不差出多少。张勋是个传统的旧式军人,他的道德体系仍然不脱传统的“忠孝节悌”,这是历史发展过程新旧交替时代的必然现象。对于这种新时代的旧人,历史的旁观者们应抱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不能将其简单地视为“小丑”。

  1923年张勋病逝,社会各界纷纷赠送了挽联,其中以革命党人章太炎和欧阳武的挽联最为引人注目:
  “民主竟如何?世论渐回公已殁;
   斯人今宛在,党碑虽异我同悲。”
  ——章太炎
  “戴发效孤忠,无言不仇,无德不报;
  丹心照千古,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欧阳武
  可见当时的革命党人对于张勋的个人道德也评价较高。
  相比之下,孙中山对张勋评价就更为公允、客观些:
  “清室逊位,本因时势。张勋强求复辟,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自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