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选前大陆可能的作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9:05:35
台湾选前大陆可能的作为
2004年02月25日 13:36

  

凤凰卫视二月二十五日消息 专研两岸关系的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张五岳几日前在东森新闻报撰文,分析在台湾大选渐入冲刺时刻大陆方面可能的作为、以及选后泛蓝或陈水扁阵营获胜大陆将如何反应。张五岳教授所着此文观点深入、铺陈面面俱到,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在台湾大选选战进入最后冲刺时刻,究竟来自海峡对岸的中国大陆如何看待这次的选举?相较于1996年的导弹发射及2000年朱镕基措词强烈批判,胡温等新的领导班子会不会在最后关头采取其认为必要的作为而意图影响选举?不仅成为台湾朝野暨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此次大选殊值观察的重要变量。


相较于前两次台湾大选,大陆对于此次的大选的确更为关切,因为渠认为这次大选,不仅激活了长期来被视为禁忌的公投,也攸关到两岸关系是否由渐行渐远面临到即将摊牌的转折时刻。胡温等大陆新的领导班子看待此次的台湾大选,其实并不全然关心大选结果。


渠等主要关注焦点在于:就短期而言,面对台湾大选与首次举行公投,攸关到其民族主义的对台政策若处理不当对其寻求权力稳固会产生何种冲击;就中期而言,面对2007的中共「十七大」暨2008北京奥运的举办,台湾方面公投、制宪、独立的三部曲则被其视为外在最大的挑战;就长期而言,利用20年的国际和平机遇期全力奔小康,在发展自身实力中伺机寻求统一,而台湾问题提前引爆会打乱其发展的战略目标。


虽然胡温等大陆新的领导班子较以往更为关注此次台湾大选,但其在对台政策上到目前的作为确是更加细腻,这一方面固然与记取前两次不当干预的失败教训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新领导人的决策风格与集体领导的决策机制。


此种集体式领导风格显然与1995年后江泽民、钱其琛两人认可即可拍板定案作风有所不同。换言之,胡温在处理所谓台湾问题并非想藉此为其权力加分,而是希望不减分,而不愿减分最好的方法就是透过集体领导共同承担责任风险。


吾人认为当前胡温等大陆新的领导班子在对台政策的操作上主要系以「三个寄望」与「和战」两手策略,所谓三个寄望:即寄望于美国政府,寄望于台湾人民,与寄望于自身实力。所谓和战两手策略乃是积极以外交孤立武力武备来防独反独;以进一步推动经贸社会交流来促统。期望以和战两手策略战术的运用经由三个寄望以落实对台政策。


面对2004年台湾大选,吾人认为当前影响大陆对台政策决策考量因素主要为:胡温曾体制下大陆对台政策的决策位阶与优先次序,中美关系的友好互动关系与能否经由美国对台施压,大陆是否总结经验记取两次台湾大选教训,以及台湾内部泛蓝与泛绿的民调实力对比。


如果大陆高层胡温曾体制权力渐次稳定,中美关系发展稳定而美国能反对台湾进行和平公投举办,且大选前泛蓝仍然领先泛绿,则大陆基于以往经验教训,应不至于在选前采取激烈的强硬作为。


反之,如果选前泛绿大幅领先泛蓝(领先原因来自主权与公投议题发酵),且美国又无力防止台湾藉由公投体现台湾主权意涵,则大陆可能不待选后而亦有可能在选前采取强硬威摄动作以求死马当活马医,虽然此种发生机率不大,但亦不能排除。是以,面对此次大选,大陆除了言词上反独促统与透过美国施压外,应不会有让人意外之举。吾人认为,大陆对台政策可能作为是在选后而非选前。


相较于2000年台湾大选,大陆并未做好民进党执政的思想准备工作。一般认为2004年大选大陆已做了民进党执政的思想准备。目前大陆虽然对陈水扁已经定性,但尚未定调。如果选前两岸关系紧张,选后民进党仍为年底立委选举加温,继续推动具有主权分离意识的公投制宪,则大陆对台政策可能就此定调。除了可能关闭两岸协商对话,不需等待2006年即可能采取强烈的文攻武吓。反之,如果选前两岸关系相对稳定,或是选后陈水扁仍遵守四不一没有,则大陆亦可能会务实的面对台湾新局,使两岸在政经分离诉求下在覆委托机制下进行三通谈判亦属可能。


2004年大选如果泛蓝获胜,大陆虽然较为放心,但显然仍需一段观察期,大陆亦深知,在泛蓝当选后首先乃致力于520政权交接,继而协调年底立委选举,两岸关系在年底立委选前,及在泛绿转为反对党的强烈制约下,显非当务之急,亦难有作为。不论选举结果如何?经由此次大选的发酵,在选后如何建立两岸政治上的和平稳定与经贸正常机制,已然成为两岸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当务之急。


(有少许必要删节)台湾选前大陆可能的作为
2004年02月25日 13:36

  

凤凰卫视二月二十五日消息 专研两岸关系的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张五岳几日前在东森新闻报撰文,分析在台湾大选渐入冲刺时刻大陆方面可能的作为、以及选后泛蓝或陈水扁阵营获胜大陆将如何反应。张五岳教授所着此文观点深入、铺陈面面俱到,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在台湾大选选战进入最后冲刺时刻,究竟来自海峡对岸的中国大陆如何看待这次的选举?相较于1996年的导弹发射及2000年朱镕基措词强烈批判,胡温等新的领导班子会不会在最后关头采取其认为必要的作为而意图影响选举?不仅成为台湾朝野暨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此次大选殊值观察的重要变量。


相较于前两次台湾大选,大陆对于此次的大选的确更为关切,因为渠认为这次大选,不仅激活了长期来被视为禁忌的公投,也攸关到两岸关系是否由渐行渐远面临到即将摊牌的转折时刻。胡温等大陆新的领导班子看待此次的台湾大选,其实并不全然关心大选结果。


渠等主要关注焦点在于:就短期而言,面对台湾大选与首次举行公投,攸关到其民族主义的对台政策若处理不当对其寻求权力稳固会产生何种冲击;就中期而言,面对2007的中共「十七大」暨2008北京奥运的举办,台湾方面公投、制宪、独立的三部曲则被其视为外在最大的挑战;就长期而言,利用20年的国际和平机遇期全力奔小康,在发展自身实力中伺机寻求统一,而台湾问题提前引爆会打乱其发展的战略目标。


虽然胡温等大陆新的领导班子较以往更为关注此次台湾大选,但其在对台政策上到目前的作为确是更加细腻,这一方面固然与记取前两次不当干预的失败教训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新领导人的决策风格与集体领导的决策机制。


此种集体式领导风格显然与1995年后江泽民、钱其琛两人认可即可拍板定案作风有所不同。换言之,胡温在处理所谓台湾问题并非想藉此为其权力加分,而是希望不减分,而不愿减分最好的方法就是透过集体领导共同承担责任风险。


吾人认为当前胡温等大陆新的领导班子在对台政策的操作上主要系以「三个寄望」与「和战」两手策略,所谓三个寄望:即寄望于美国政府,寄望于台湾人民,与寄望于自身实力。所谓和战两手策略乃是积极以外交孤立武力武备来防独反独;以进一步推动经贸社会交流来促统。期望以和战两手策略战术的运用经由三个寄望以落实对台政策。


面对2004年台湾大选,吾人认为当前影响大陆对台政策决策考量因素主要为:胡温曾体制下大陆对台政策的决策位阶与优先次序,中美关系的友好互动关系与能否经由美国对台施压,大陆是否总结经验记取两次台湾大选教训,以及台湾内部泛蓝与泛绿的民调实力对比。


如果大陆高层胡温曾体制权力渐次稳定,中美关系发展稳定而美国能反对台湾进行和平公投举办,且大选前泛蓝仍然领先泛绿,则大陆基于以往经验教训,应不至于在选前采取激烈的强硬作为。


反之,如果选前泛绿大幅领先泛蓝(领先原因来自主权与公投议题发酵),且美国又无力防止台湾藉由公投体现台湾主权意涵,则大陆可能不待选后而亦有可能在选前采取强硬威摄动作以求死马当活马医,虽然此种发生机率不大,但亦不能排除。是以,面对此次大选,大陆除了言词上反独促统与透过美国施压外,应不会有让人意外之举。吾人认为,大陆对台政策可能作为是在选后而非选前。


相较于2000年台湾大选,大陆并未做好民进党执政的思想准备工作。一般认为2004年大选大陆已做了民进党执政的思想准备。目前大陆虽然对陈水扁已经定性,但尚未定调。如果选前两岸关系紧张,选后民进党仍为年底立委选举加温,继续推动具有主权分离意识的公投制宪,则大陆对台政策可能就此定调。除了可能关闭两岸协商对话,不需等待2006年即可能采取强烈的文攻武吓。反之,如果选前两岸关系相对稳定,或是选后陈水扁仍遵守四不一没有,则大陆亦可能会务实的面对台湾新局,使两岸在政经分离诉求下在覆委托机制下进行三通谈判亦属可能。


2004年大选如果泛蓝获胜,大陆虽然较为放心,但显然仍需一段观察期,大陆亦深知,在泛蓝当选后首先乃致力于520政权交接,继而协调年底立委选举,两岸关系在年底立委选前,及在泛绿转为反对党的强烈制约下,显非当务之急,亦难有作为。不论选举结果如何?经由此次大选的发酵,在选后如何建立两岸政治上的和平稳定与经贸正常机制,已然成为两岸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当务之急。


(有少许必要删节)
有少许必要删节


?????????????????
以下是引用fred在2004-2-25 19:14:00的发言:
有少许必要删节


?????????????????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