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试怎么防止作弊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9:48:24
小抄大家都看到了 可如果是请枪手,因为以前没有照片 也不能上网
如果找一个博学多才的枪手秀才  应该如何防止?小抄大家都看到了 可如果是请枪手,因为以前没有照片 也不能上网
如果找一个博学多才的枪手秀才  应该如何防止?
1、有指纹认证(不是现代的精细指纹档案,但10指的箕簸是一定要对得上的)
2、有这能力的秀才自己就当官去了:D
如果能请来枪手,估计枪手要是自己能考上,早就去做官了,还去当枪手?:D
杀  头
]]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12-29 17:55 发表
如果能请来枪手,估计枪手要是自己能考上,早就去做官了,还去当枪手?:D

古代真有枪手哦,否则就不会有锁院法的制度了
原帖由 金狈狈 于 2007-12-29 19:10 发表

古代真有枪手哦,否则就不会有锁院法的制度了

锁院是指主考官从受命日开始,到发榜结束时一直锁宿于试院之中.主要防止权臣和他们联系.

我没说古代没枪手,只是古代枪手也不是那么好做的.;P
:$ 老孙,你说滴对,偶记错鸟。
原帖由 中国sunyan 于 2007-12-29 18:02 发表
最开始,象挟书这样的是不禁止的,真正严格执行,是在宋朝.,冒名顶替在宋朝是被严格禁止的.不过辽朝在这方面就不如宋朝严格了.

比如在梁援墓志铭里就写到:始弱冠,与兄拣同举进士,因由所得,固以试卷易名以奉其兄,于是 ...

\



你对作弊太有研究了:handshake ;P
除非实现知道题,这个在古代机会不大,很少人有那么大胆敢漏题。
第二判卷的老师认识考生的笔体,这个倒是不少古人作弊的手段:D

明清防作弊的措施是很严的,所以除非判卷的老师认识考生的笔体;P 不过这种机率是很低的:D
曾纪泽是曾国藩的儿子都考不中;P 你说严不严
原帖由 萨达姆·侯赛因 于 2007-12-29 21:10 发表
除非实现知道题,这个在古代机会不大,很少人有那么大胆敢漏题。
第二判卷的老师认识考生的笔体,这个倒是不少古人作弊的手段:D

明清防作弊的措施是很严的,所以除非判卷的老师认识考生的笔体;P 不过这种机率是 ...



清还用考~!??  直接买就是了嘛~
原帖由 star23 于 2007-12-29 21:35 发表



清还用考~!??  直接买就是了嘛~

买官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貌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L
原帖由 star23 于 2007-12-29 21:35 发表

清还用考~!??  直接买就是了嘛~


功名出身是买不来的,你有钱可以捐个大官,但是再有钱你也买不来半个秀才:D
原帖由 萨达姆·侯赛因 于 2007-12-29 21:42 发表

功名出身是买不来的,你有钱可以捐个大官,但是再有钱你也买不来半个秀才:D


乾隆初年,乾隆皇帝出于备荒考虑,决定拿出银两采购粮食以充实国家粮库。他当时甚至采取了禁止以粮造酒、落榜生员可用银子买秀才等措施。
原帖由 萨达姆·侯赛因 于 2007-12-29 21:42 发表


功名出身是买不来的,你有钱可以捐个大官,但是再有钱你也买不来半个秀才:D

韦昌辉捐监生,挂“成均进士”匾。
原帖由 不战屈人 于 2007-12-29 20:38 发表

\



你对作弊太有研究了:handshake ;P

在唐朝和五代时期,考试作弊的现象还是很多的,宋朝的科举考试无论内容和方法都比前代规范很多,辽朝则仿唐朝,还是以诗赋为主,并且在考试规范上还是不如宋朝的.

不过我的作弊技术可比那帮人强多了:D
原帖由 预言已死 于 2007-12-29 22:12 发表


乾隆初年,乾隆皇帝出于备荒考虑,决定拿出银两采购粮食以充实国家粮库。他当时甚至采取了禁止以粮造酒、落榜生员可用银子买秀才等措施。

乾隆年间主要是捐监和事例捐.

捐监只是给于监生身份或者顶戴,不实授官职.事例捐给于实际官职,不过对吏治影响比较大,乾隆晚年也很排斥这种行为.

你说的乾隆初年备荒应该是纳粟捐监这个政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