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主政广东》披露广东改革初期决策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00:01
  近日,经过三年多编撰的《习仲勋主政广东》一书,终于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书全面回顾了习仲勋同志主政广东两年多的工作历程,首次披露了许多广东改革开放初期的决策内幕。昨日,记者采访到该书的执笔人之一、广东省党史研究室助理巡视员卢荻教授,了解到编撰此书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报记者林洪浩、周祚 通讯员丁少红

1980年5月,习仲勋和叶剑英、许世友、杨尚昆(左起)在广州合影。


1958年,习仲勋与儿子近平(左一)、远平(中)。


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习仲勋主政广东》首发式上。

  习仲勋夫人致信提议

  张德江书记拍板编写

  记者:最初是怎样提出要编撰此书的?

  卢荻:事实上,广东省党史研究很早就开始关注习仲勋同志在广东的工作经历,但为何一直到现在才编撰完成,这里面有一个善意的误会。由于习仲勋一生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在陕西及北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陕西省的党史工作者就前来广东进行采访,他们一直计划写一本习仲勋的传记,加上由于习老作为国家领导人,他的很多决策内幕,当时中央档案还未能解密,所以此事一直没有促成。

  2004年2月,习老的夫人齐心同志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写了一封信,反映习仲勋系列丛书编撰情况,希望广东省委可以支持习仲勋传记下卷广东部分的编撰工作。

  4月1日,张德江书记在珠海会见齐心同志,提出会大力支持习仲勋传记的编写工作,并要求省委组织编委会,请时任省委副书记蔡东士牵头,迅速成立编写组,尽快着手编写。

  记者:采访收集资料的过程花了多长时间?

  卢荻:收集资料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这与老领导、老同志们的支持分不开。2004年,我们先后采访了与习仲勋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任仲夷、林若、吴南生、焦林义、郭荣昌、朱森林、梁威林、王全国、杜瑞芝、方苞、曾定石、张汉青、吴健民等一大批当时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他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口述、文字和图片资料。我最记得就是采访方苞,他在深圳,我们采访那天时,正遇上刮台风,但老人家讲得兴起,让我们继续进行采访,一直到讲完为止。

  收集了大量充足的史料后,我们就开始撰写,在2005年7月就写出了初稿,约30多万字。

  审阅全部初稿

  夫人高度评价

  记者:在撰写过程当中,最深刻的是哪些部分?

  卢荻:写这本书有几个地方写起来是十分慎重的。一是书中一开始提到的《刘志丹》小说冤案,这是一个比较敏感,但又肯定绕不开的政治话题;二是平反冤假错案部分;三是当时在全省开展的整风运动;四是对“偷渡外逃”问题的提及。因此,初稿完成后,对此稿的审阅就显得比较慎重。

  2006年4月3日下午,蔡东士、朱小丹两位省领导,与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俊凤和我在广州珠岛宾馆向齐心同志汇报了《习仲勋主政广东》一书的编撰情况,请她与习仲勋同志原任秘书和有关人员审阅书稿。她对该书工作进展顺利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在此基础上,编写组从中压缩修改出六七万字作为《习仲勋传》下卷的组成部分。

  随后,初稿经修改后,又分别送给省委有关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老同志审阅,包括习仲勋同志原任秘书审阅了全部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和中肯的意见。编写组采纳他们的建议,又作多次修改,最终完稿。

  由于习仲勋同志曾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因此,出版社按有关规定将该书分别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定和审批。可以说,此书最终能付梓,凝聚了省委有关领导、老同志和各有关方面的心力和愿望。

  《习仲勋主政广东》一书通过众多亲历者口述,引用丰富的史料档案,再现了广东改革开放初期的真实画卷。
  受冤被关16年每天转圈锻炼

  在来广东之前,习仲勋因为《刘志丹》小说案受到冲击,被迫离开国务院副总理岗位,被“关押折磨”达16年之久,刚刚恢复组织生活。此时他年纪也60多岁了。见到来接他回京的河南省领导时,他谈起被关在一间小房子里,坚持每天两次转圈散步的情况。转圈开始从1数到10000,而后再退着走,从10000数到9990、9980到1。他说:“我为了要为党和人民再做工作,就要走,就要退,锻炼毅力,也锻炼身体,我对共产党是有充分信心的,我认为党中央对我总会有个正确结论的。”回到北京后,叶剑英元帅见到习仲勋时,不禁愣住了:仲勋同志,你备受磨难,身体竟然还这么好?!

  拼老命也要把广东改革搞好

  习仲勋到广东时,正是广东偷渡外逃最严重的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偷渡外逃问题被当作是敌我矛盾看待,偷渡的人被叫做偷渡犯。习仲勋对这种情况严肃地批评说:“我们自己的生活条件差,问题解决不了,怎么能把他们叫偷渡犯呢?这些人是外流不是外逃,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不能把他们当作敌人,你们要把他们统统放走。不能只是抓人,要把我们内地建设好,让他们跑来我们这边才好。”

  在广东如何对待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问题上,习仲勋斩钉截铁地说:在态度上我看要有“三要”和“三不要”:第一,要有决心有信心,不要打退堂鼓;第二,要有胆识,勇挑重担,不要怕犯错误,怕担风险;第三,要有务实精神,谦虚谨慎,不要冒失,不要出风头,不要怕否定自己。特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拼老命也要把广东这个体制改革的试点搞好。要下这样一个决心,即使是可能犯错误,也要干。

  率先改革丰富广州菜篮子

  当时,广东对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市场商品奇缺,向城镇居民发40多种限量供应的票证。据时任广州市越秀区区委书记朱森林回忆:“当时有一件事对习仲勋同志刺激很大:市民把兑不了的鱼票(五角钱)寄到他那里,仲勋同志很有体会,就从副食品、蔬菜开始放开价格,蔬菜价格放开牵连到其他价格的改革。”

  习仲勋和省委经过研究,决定广东的经济体制改革以价格改革和搞活城乡流通为突破口。1978年12月25日,广州率先在全国同行中办起第一间行栏货栈——广州市河鲜货栈。这一大胆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由政府统一制定农副产品价格的局面。

http://news.sina.com.cn/c/p/2007-12-21/035713117785s.shtml近日,经过三年多编撰的《习仲勋主政广东》一书,终于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书全面回顾了习仲勋同志主政广东两年多的工作历程,首次披露了许多广东改革开放初期的决策内幕。昨日,记者采访到该书的执笔人之一、广东省党史研究室助理巡视员卢荻教授,了解到编撰此书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报记者林洪浩、周祚 通讯员丁少红

1980年5月,习仲勋和叶剑英、许世友、杨尚昆(左起)在广州合影。


1958年,习仲勋与儿子近平(左一)、远平(中)。


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习仲勋主政广东》首发式上。

  习仲勋夫人致信提议

  张德江书记拍板编写

  记者:最初是怎样提出要编撰此书的?

  卢荻:事实上,广东省党史研究很早就开始关注习仲勋同志在广东的工作经历,但为何一直到现在才编撰完成,这里面有一个善意的误会。由于习仲勋一生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在陕西及北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陕西省的党史工作者就前来广东进行采访,他们一直计划写一本习仲勋的传记,加上由于习老作为国家领导人,他的很多决策内幕,当时中央档案还未能解密,所以此事一直没有促成。

  2004年2月,习老的夫人齐心同志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写了一封信,反映习仲勋系列丛书编撰情况,希望广东省委可以支持习仲勋传记下卷广东部分的编撰工作。

  4月1日,张德江书记在珠海会见齐心同志,提出会大力支持习仲勋传记的编写工作,并要求省委组织编委会,请时任省委副书记蔡东士牵头,迅速成立编写组,尽快着手编写。

  记者:采访收集资料的过程花了多长时间?

  卢荻:收集资料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这与老领导、老同志们的支持分不开。2004年,我们先后采访了与习仲勋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任仲夷、林若、吴南生、焦林义、郭荣昌、朱森林、梁威林、王全国、杜瑞芝、方苞、曾定石、张汉青、吴健民等一大批当时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他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口述、文字和图片资料。我最记得就是采访方苞,他在深圳,我们采访那天时,正遇上刮台风,但老人家讲得兴起,让我们继续进行采访,一直到讲完为止。

  收集了大量充足的史料后,我们就开始撰写,在2005年7月就写出了初稿,约30多万字。

  审阅全部初稿

  夫人高度评价

  记者:在撰写过程当中,最深刻的是哪些部分?

  卢荻:写这本书有几个地方写起来是十分慎重的。一是书中一开始提到的《刘志丹》小说冤案,这是一个比较敏感,但又肯定绕不开的政治话题;二是平反冤假错案部分;三是当时在全省开展的整风运动;四是对“偷渡外逃”问题的提及。因此,初稿完成后,对此稿的审阅就显得比较慎重。

  2006年4月3日下午,蔡东士、朱小丹两位省领导,与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俊凤和我在广州珠岛宾馆向齐心同志汇报了《习仲勋主政广东》一书的编撰情况,请她与习仲勋同志原任秘书和有关人员审阅书稿。她对该书工作进展顺利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在此基础上,编写组从中压缩修改出六七万字作为《习仲勋传》下卷的组成部分。

  随后,初稿经修改后,又分别送给省委有关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老同志审阅,包括习仲勋同志原任秘书审阅了全部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和中肯的意见。编写组采纳他们的建议,又作多次修改,最终完稿。

  由于习仲勋同志曾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因此,出版社按有关规定将该书分别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定和审批。可以说,此书最终能付梓,凝聚了省委有关领导、老同志和各有关方面的心力和愿望。

  《习仲勋主政广东》一书通过众多亲历者口述,引用丰富的史料档案,再现了广东改革开放初期的真实画卷。
  受冤被关16年每天转圈锻炼

  在来广东之前,习仲勋因为《刘志丹》小说案受到冲击,被迫离开国务院副总理岗位,被“关押折磨”达16年之久,刚刚恢复组织生活。此时他年纪也60多岁了。见到来接他回京的河南省领导时,他谈起被关在一间小房子里,坚持每天两次转圈散步的情况。转圈开始从1数到10000,而后再退着走,从10000数到9990、9980到1。他说:“我为了要为党和人民再做工作,就要走,就要退,锻炼毅力,也锻炼身体,我对共产党是有充分信心的,我认为党中央对我总会有个正确结论的。”回到北京后,叶剑英元帅见到习仲勋时,不禁愣住了:仲勋同志,你备受磨难,身体竟然还这么好?!

  拼老命也要把广东改革搞好

  习仲勋到广东时,正是广东偷渡外逃最严重的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偷渡外逃问题被当作是敌我矛盾看待,偷渡的人被叫做偷渡犯。习仲勋对这种情况严肃地批评说:“我们自己的生活条件差,问题解决不了,怎么能把他们叫偷渡犯呢?这些人是外流不是外逃,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不能把他们当作敌人,你们要把他们统统放走。不能只是抓人,要把我们内地建设好,让他们跑来我们这边才好。”

  在广东如何对待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问题上,习仲勋斩钉截铁地说:在态度上我看要有“三要”和“三不要”:第一,要有决心有信心,不要打退堂鼓;第二,要有胆识,勇挑重担,不要怕犯错误,怕担风险;第三,要有务实精神,谦虚谨慎,不要冒失,不要出风头,不要怕否定自己。特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拼老命也要把广东这个体制改革的试点搞好。要下这样一个决心,即使是可能犯错误,也要干。

  率先改革丰富广州菜篮子

  当时,广东对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市场商品奇缺,向城镇居民发40多种限量供应的票证。据时任广州市越秀区区委书记朱森林回忆:“当时有一件事对习仲勋同志刺激很大:市民把兑不了的鱼票(五角钱)寄到他那里,仲勋同志很有体会,就从副食品、蔬菜开始放开价格,蔬菜价格放开牵连到其他价格的改革。”

  习仲勋和省委经过研究,决定广东的经济体制改革以价格改革和搞活城乡流通为突破口。1978年12月25日,广州率先在全国同行中办起第一间行栏货栈——广州市河鲜货栈。这一大胆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由政府统一制定农副产品价格的局面。

http://news.sina.com.cn/c/p/2007-12-21/035713117785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