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通,中国游牧民族铁骑最后的谢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35:14
转贴自春秋

   乌兰布通,中国游牧民族永远的滑铁卢—谈谈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盛衰的转折点 :“骠疾如长风、矢劲如惊涛,奔袭千里之外,折辕昼夜之倾”。这用来古代农耕民族眼中的游牧民族再恰当不过了。长期的逐草而徒、随水而迁,使这些生长于马背的民族拥有巨大的机动性,而相对于文明社会的恶劣生存环境,更是培养出游牧人艰强的意志与韧性,“上至白发老翁,下至垂韶小儿,皆可控弦而战”。这一切,使得游牧部落在冷兵器时代对农业社会享受着巨大的军事优势。
   
   而相对的,游牧部落的机动性,使得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处于极其被动“只能你打我,不能我打你”尴尬被动地位-----防的话,处处设防,劳师动众、耗资费帤不说,战线千里,面对游牧部落的来去无踪一击即收,处处设防则处处不防;攻的话,游牧部落的整个民族都在马背上,即使败了大不了跑路罢了,农业民族得其地不能耕,拥其国而不得守,大举出击往往得不偿失。

   这在中国表现得尤其明显。即使在中原一统的强劲汉武时代,虽然勉强把游牧的匈奴击退,但也付出了“口户耗天下之半,海内疲罢”的惨重代价,如果不是武帝晚年与昭宣二帝的改弦更张,大汉王朝几乎重走始皇当年的老路。而及至中原分裂或王朝软弱之时,游牧部落更是侵陵中原,五胡乱华、辽金称雄皆是显例。及至蒙元、满清以区区数十万人口的入主中原,更是将游牧民族的武力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然而,像生命总有生老病死一样,显赫与光荣总有暗淡之日。游牧民族骑兵的显赫武力也一样。随着火器在战场上作用的日益昭彰,中国游牧民族的武功亦日益式微。而则在公元1690的乌兰布通之役,也标志着军事战场上火器时代的真正来临,也标志着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社会持续千年的主动进攻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一、风云双雄会

  准噶尔部是厄鲁特蒙古,也就是最早所说的漠西蒙古的四部之一。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厄鲁特蒙古形成了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等四部。准噶尔部在伊犁河一带游牧,和硕特部在今乌鲁木齐及以东地区,杜尔伯特部在今北疆额尔其斯河中上游地区,土尔扈特部在今新疆塔城一带。由于准噶尔部的游牧地均邻近伊犁河,水草茂盛,并且可以与中亚和内地通商,因此势力逐渐强大,首领葛尔丹,更是个人物,东征西讨,数年之间,“天山南北、金山东西,引弓控弦之士、户穹席庐之族,皆系胫席中,俯首帐下”。

   在时间上,漠西蒙古准葛尔汗国的强盛与满清帝国的扩张基本上是同步,皆横空出世于17世纪初,到了17世纪中叶,横行西北的准葛尔汗国与已与入主中原的满清帝国成为现代中国疆土内的并峙双雄。一山不容二虎,到葛尔丹时代,准葛尔汗国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西部干燥苦塞之地称王了,已经把眼光盯到了中原花花世界;而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之后的满清帝国,在康熙大帝的统治之下,国力蒸蒸日上,自亦不允许有任何势力觑觎威胁其对中原的统治地位。不可避免的迎头碰撞最终导致了满清帝国与准葛尔汗国之间的百年战争。

  这场持续百年的塞北角逐以18世纪中叶乾隆帝征服新疆准葛尔汗国全族屠戮贻尽这一悲剧结尾,而以康熙与葛尔丹于乌兰布通草原的双雄对决开场。

二、火炮下的骑兵

   乌兰布通战役过程,以前中学时历史书记之甚简,只说是“左翼军则以优势火器击破噶尔丹用万驼围成的‘驼城’,噶尔丹军遂大败。”的确,与以前不太一样,火器对这次战役起了绝定性作用。

   史载,1690年8月,葛尔丹到乌兰布通之后“以橐驼万余,缚足卧地,背加箱垛,蒙盖湿毡,环列如谓之“驼城”。即用上万头骆驼,缚住驼蹄卧于地面,驼背上加装箱垛,然后用毛毡渍水盖于箱垛之上,环绕乌兰布通山摆成一条防线,称为“驼城”,噶尔丹部队兵士从驼与驼之间的缝隙,使用从沙俄购买的火枪射击目标。

  八月一日,清军同时从12座连营和练兵台向乌兰布通进发,逼近驼城,一声号令,杀声震天,驼城硝烟弥漫。噶尔丹令叛军于驼隙间发射矢铳,兼施钩矛,抗击清军。清军分左、右两翼向叛军包围,国舅佟国纲中弹殉难。清军用火炮向驼城发射,驼城起火,万驼乱阵,叛军尸骸狼藉,主力几尽。入夜噶尔丹带残部遁入红山。八月二日,清军将红山团团围住,噶尔丹面临全军覆没的绝境。这时,清军统帅下令诸部只围不击,把全歼噶尔丹的时间拖到“以待盛京、乌刺、科尔沁诸军之至,齐行夹击”。八月四日,噶尔丹假意派人到清军营帐求和,使清军放松警惕,结果使噶尔丹趁谈判之机率残部突围,逃回到科布多。乌兰布通之战,清军大胜,噶尔丹主力被消灭大半,曾被其征服的回部、青海、哈萨克各部纷纷投向清军。

三、游牧铁骑的绝唱

   准葛尔汗国从十七世纪初初露头色算起,半世纪中混一天山南北,成为横行西北威摄中亚的强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匈奴突厥等其它草原帝国相比其勃兴未煌多让!而葛尔丹其人,承先汗之余烈,自承汗位起,西服哈萨克诸帐,南平天山南路回部、东败漠北喀尔喀蒙古,势力远及西藏,亦是一位堪与冒顿、刘渊、耶律阿保机相颃颉的草原英豪,承位之后东征西讨,掠伐万里,在攻打中原之前,一路上亦颇为顺风顺水。

   当带领万千准葛尔铁骑疾风惊涛般席卷外蒙草原,登上乌兰布通的红色山包,踌躇满志地遥望关内锦透河山之时,葛尔丹肯定在想,既然三百年前蒙古人可以用马鞭建立一个世界帝国,那三百年后准葛尔人用马鞭征服一小小中原有何难?他也肯定在幻想着,一但征服了中原,他,葛尔丹,这个名字该是如何的彪炳千秋,如何与成吉思汗一道被后人顶礼膜拜!

   这一切的一切,在葛尔丹看来似乎都仅仅是成吉思汗蒙古崛起的简单重复罢了。

   然尔,历史毕竟不是简单的重复。随着火器的日臻成熟,游牧骑兵的优势迅速丧失,由于缺乏农耕文明那样制造研究火器的能力,以骑兵作为主力的游牧民族在火器武装起来的农业文明社会面前非但不可能保持其千年以来的武力优越地位,而且处于极其虚弱的被动挨打地位。在火炮面前发动冲峰的蒙古骑兵,就如向风车发动进攻的堂吉诃德一样,注定要以悲剧收场。

  葛尔丹的失败在于,他并没有意识到战场上火器时代正在来临,没有意识到游牧民族的命运尤如西山斜阳,其时代正在结束。而这种转变,不是任何个人可以改变的。

   早生几百年,葛尔丹也许能成为一位成吉思汗式的英雄,但晚生了那么几百年,他的人生就注定只能是一场向风车发起无望进攻的堂吉诃德式悲剧。

  乌兰布通战役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农业民族对游牧民族由守转攻的转折点。在此之后,历史上一直骚乱中原几千年的北方游牧部落丧失了南下中原能力,不复为中原之患,相反,用火器武装起来中原先进民族反而不断地、一浪一浪向边疆扩张垦殖。在乌兰布通之役时尚想觎觑中原的准葛尔部蒙古,亦成为这种转变的牺牲品,于1756年被乾隆帝彻底征服。转贴自春秋

   乌兰布通,中国游牧民族永远的滑铁卢—谈谈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盛衰的转折点 :“骠疾如长风、矢劲如惊涛,奔袭千里之外,折辕昼夜之倾”。这用来古代农耕民族眼中的游牧民族再恰当不过了。长期的逐草而徒、随水而迁,使这些生长于马背的民族拥有巨大的机动性,而相对于文明社会的恶劣生存环境,更是培养出游牧人艰强的意志与韧性,“上至白发老翁,下至垂韶小儿,皆可控弦而战”。这一切,使得游牧部落在冷兵器时代对农业社会享受着巨大的军事优势。
   
   而相对的,游牧部落的机动性,使得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处于极其被动“只能你打我,不能我打你”尴尬被动地位-----防的话,处处设防,劳师动众、耗资费帤不说,战线千里,面对游牧部落的来去无踪一击即收,处处设防则处处不防;攻的话,游牧部落的整个民族都在马背上,即使败了大不了跑路罢了,农业民族得其地不能耕,拥其国而不得守,大举出击往往得不偿失。

   这在中国表现得尤其明显。即使在中原一统的强劲汉武时代,虽然勉强把游牧的匈奴击退,但也付出了“口户耗天下之半,海内疲罢”的惨重代价,如果不是武帝晚年与昭宣二帝的改弦更张,大汉王朝几乎重走始皇当年的老路。而及至中原分裂或王朝软弱之时,游牧部落更是侵陵中原,五胡乱华、辽金称雄皆是显例。及至蒙元、满清以区区数十万人口的入主中原,更是将游牧民族的武力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然而,像生命总有生老病死一样,显赫与光荣总有暗淡之日。游牧民族骑兵的显赫武力也一样。随着火器在战场上作用的日益昭彰,中国游牧民族的武功亦日益式微。而则在公元1690的乌兰布通之役,也标志着军事战场上火器时代的真正来临,也标志着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社会持续千年的主动进攻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一、风云双雄会

  准噶尔部是厄鲁特蒙古,也就是最早所说的漠西蒙古的四部之一。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厄鲁特蒙古形成了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等四部。准噶尔部在伊犁河一带游牧,和硕特部在今乌鲁木齐及以东地区,杜尔伯特部在今北疆额尔其斯河中上游地区,土尔扈特部在今新疆塔城一带。由于准噶尔部的游牧地均邻近伊犁河,水草茂盛,并且可以与中亚和内地通商,因此势力逐渐强大,首领葛尔丹,更是个人物,东征西讨,数年之间,“天山南北、金山东西,引弓控弦之士、户穹席庐之族,皆系胫席中,俯首帐下”。

   在时间上,漠西蒙古准葛尔汗国的强盛与满清帝国的扩张基本上是同步,皆横空出世于17世纪初,到了17世纪中叶,横行西北的准葛尔汗国与已与入主中原的满清帝国成为现代中国疆土内的并峙双雄。一山不容二虎,到葛尔丹时代,准葛尔汗国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西部干燥苦塞之地称王了,已经把眼光盯到了中原花花世界;而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之后的满清帝国,在康熙大帝的统治之下,国力蒸蒸日上,自亦不允许有任何势力觑觎威胁其对中原的统治地位。不可避免的迎头碰撞最终导致了满清帝国与准葛尔汗国之间的百年战争。

  这场持续百年的塞北角逐以18世纪中叶乾隆帝征服新疆准葛尔汗国全族屠戮贻尽这一悲剧结尾,而以康熙与葛尔丹于乌兰布通草原的双雄对决开场。

二、火炮下的骑兵

   乌兰布通战役过程,以前中学时历史书记之甚简,只说是“左翼军则以优势火器击破噶尔丹用万驼围成的‘驼城’,噶尔丹军遂大败。”的确,与以前不太一样,火器对这次战役起了绝定性作用。

   史载,1690年8月,葛尔丹到乌兰布通之后“以橐驼万余,缚足卧地,背加箱垛,蒙盖湿毡,环列如谓之“驼城”。即用上万头骆驼,缚住驼蹄卧于地面,驼背上加装箱垛,然后用毛毡渍水盖于箱垛之上,环绕乌兰布通山摆成一条防线,称为“驼城”,噶尔丹部队兵士从驼与驼之间的缝隙,使用从沙俄购买的火枪射击目标。

  八月一日,清军同时从12座连营和练兵台向乌兰布通进发,逼近驼城,一声号令,杀声震天,驼城硝烟弥漫。噶尔丹令叛军于驼隙间发射矢铳,兼施钩矛,抗击清军。清军分左、右两翼向叛军包围,国舅佟国纲中弹殉难。清军用火炮向驼城发射,驼城起火,万驼乱阵,叛军尸骸狼藉,主力几尽。入夜噶尔丹带残部遁入红山。八月二日,清军将红山团团围住,噶尔丹面临全军覆没的绝境。这时,清军统帅下令诸部只围不击,把全歼噶尔丹的时间拖到“以待盛京、乌刺、科尔沁诸军之至,齐行夹击”。八月四日,噶尔丹假意派人到清军营帐求和,使清军放松警惕,结果使噶尔丹趁谈判之机率残部突围,逃回到科布多。乌兰布通之战,清军大胜,噶尔丹主力被消灭大半,曾被其征服的回部、青海、哈萨克各部纷纷投向清军。

三、游牧铁骑的绝唱

   准葛尔汗国从十七世纪初初露头色算起,半世纪中混一天山南北,成为横行西北威摄中亚的强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匈奴突厥等其它草原帝国相比其勃兴未煌多让!而葛尔丹其人,承先汗之余烈,自承汗位起,西服哈萨克诸帐,南平天山南路回部、东败漠北喀尔喀蒙古,势力远及西藏,亦是一位堪与冒顿、刘渊、耶律阿保机相颃颉的草原英豪,承位之后东征西讨,掠伐万里,在攻打中原之前,一路上亦颇为顺风顺水。

   当带领万千准葛尔铁骑疾风惊涛般席卷外蒙草原,登上乌兰布通的红色山包,踌躇满志地遥望关内锦透河山之时,葛尔丹肯定在想,既然三百年前蒙古人可以用马鞭建立一个世界帝国,那三百年后准葛尔人用马鞭征服一小小中原有何难?他也肯定在幻想着,一但征服了中原,他,葛尔丹,这个名字该是如何的彪炳千秋,如何与成吉思汗一道被后人顶礼膜拜!

   这一切的一切,在葛尔丹看来似乎都仅仅是成吉思汗蒙古崛起的简单重复罢了。

   然尔,历史毕竟不是简单的重复。随着火器的日臻成熟,游牧骑兵的优势迅速丧失,由于缺乏农耕文明那样制造研究火器的能力,以骑兵作为主力的游牧民族在火器武装起来的农业文明社会面前非但不可能保持其千年以来的武力优越地位,而且处于极其虚弱的被动挨打地位。在火炮面前发动冲峰的蒙古骑兵,就如向风车发动进攻的堂吉诃德一样,注定要以悲剧收场。

  葛尔丹的失败在于,他并没有意识到战场上火器时代正在来临,没有意识到游牧民族的命运尤如西山斜阳,其时代正在结束。而这种转变,不是任何个人可以改变的。

   早生几百年,葛尔丹也许能成为一位成吉思汗式的英雄,但晚生了那么几百年,他的人生就注定只能是一场向风车发起无望进攻的堂吉诃德式悲剧。

  乌兰布通战役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农业民族对游牧民族由守转攻的转折点。在此之后,历史上一直骚乱中原几千年的北方游牧部落丧失了南下中原能力,不复为中原之患,相反,用火器武装起来中原先进民族反而不断地、一浪一浪向边疆扩张垦殖。在乌兰布通之役时尚想觎觑中原的准葛尔部蒙古,亦成为这种转变的牺牲品,于1756年被乾隆帝彻底征服。
乌兰布通之役是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对中原的最后一次较量,这就是游牧文化的天鹅绝唱了,至此,从战国始威胁中国的游牧力量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代替它的,是更凶恶更可怕的资本主义侵略
如果资本主义不来的话,便是农耕文明全面反扑,绞灭游牧文明的时候到来了.也没有什么后人所谓的狼图腾了.
]]
我是一直没有搞明白,准葛尔军为什么要搞个不伦不类的驼城出来......明明是拥有骑兵机动优势的军队,居然打起了阵地战.....
还是插嘴闲聊热闹。
冷兵器时代,骑兵以其冲击力对于步兵是占有明显的优势的。
四面伐鼓雪浪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面对排山倒海迅猛冲来的骑兵马队,步兵们能够拿紧手里的兵器而脚不转筋小腿肚子向前已然不错了。更由于移动的速度落差极大,导致打败了骑兵,自己却追不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跑掉,要是打败了则更倒霉,自己连逃跑都跑不掉。
中原王朝在这点和草原游牧民族的较量,尤其是在北宋忒为瞩目,往往吃点亏,以至于连司马光等文士都在绞尽脑汁的发表文章,讨论步兵如何战胜骑兵云云,当然北宋有自己的原因,几个战略要点都不在手里。
但是仔细看看,自宋以前,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作战,也并非大比分长败不胜,从“始皇帝是蒙恬北击胡,得河南地”、“头曼不胜秦北徙”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基本上没有构成多大威胁,史书载两汉时,对匈奴连续打击,纵然“口户耗天下之半,海内疲罢”,可是匈奴却被打的“太虚弱”,一分为二,一半投降,另一半则到了血霉,连优留单于的皮都被鲜卑剥了。“鲜卑入左地,击北匈奴,大破之,斩优留单于而还”《资治通鉴》,只要卷铺盖卷滚蛋,前前后后一直闹腾到唐,基本上北方的游牧民族是总体处于一个劣势。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李世民因为拳头硬,可是被大漠各部称为天可汗的,这个天可汗对于李世民来说似乎有点不知所措,除了一时的平安外,没有发挥什么更大的用处。他为什么不到大漠上召集各部头头脑脑,摘良辰选吉日也来个类似登基大典的仪式,大声宣布:“俺的四处游牧的子民们,从现在开始,和拿锄头的泥腿子一样,你们都是俺的儿子了,有的还是孙子、、、”?
为什么这么问,因为他有个对照面,就是那个元世祖、薛禅合汗忽必烈。这位可是在大漠、中原分别都举行了登基仪式的、、、
李世民为什么没有呢?他可是有机会的。
还有一个问题,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不管打来也罢,归顺也罢,来到中原不管愿不愿意都拿起了锄头,中原汉族北上的却不多,去放马怕是不行,去种地,那么种什么呢?好像种什么也不合算。这种情况一直到明清交替,或者明代中期开始,汉族北上了,一群一群的去种地了,因为有了耐寒耐旱的高产农作物,这就好比有了趁手的武器,汉民们坚韧啊,土地的开发一步步向北延伸,呵呵,游牧么,只好一步步的退,不退就合俺一起修理地球。游牧生产方式的落后性显见无疑。这个时候,再想玩骑兵马队,怕是不合时宜了。马队大家都有,你失败么,也是情理之中。

呵呵,胡说几句啊。
葛尔丹的失败在于,他并没有意识到战场上火器时代正在来临

驼城火枪防线明明说明人家懂得战场上使用火器了嘛;P
李世民为什么没有呢?他可是有机会的。

太宗自信得很,没我们这自卑病,瞧不上这些放羊的!
]]
游牧骑兵的最后覆灭应该是以新疆巨匪乌斯满被我军剿灭为标志。
原帖由 xcxy 于 2007-11-6 22:47 发表
标题不对啊!游牧民族的最后谢幕还早着呢!额尔德尼召战役如何解释?清军损失惨重啊!光脚逃亡的年代又如何解释?哈萨克几乎灭亡啊!再说清不仅仅是农耕的代表吧?清军很大一部分也是游牧骑兵啊!僧格林沁骑兵的灭亡 ...

这个战斗并非战略性的
要你这么说,游牧骑兵最后谢幕还不在那里了,在朝鲜战争,有一个内蒙古骑兵团改建的炮兵团以辉煌的战绩宣告游牧骑兵时代的结束!:D
其实之后,中国、蒙古、苏联都保留有大规模的骑兵部队,直到70年代。

我们还是要以清的衰弱为标志最好了,因为清是游牧骑兵所能达到的最大的辉煌之一,之前只有蒙元。因此我认为僧格林沁骑兵的覆灭是最好的标志,之后游牧骑兵基本上都处于纯配角地位了,直至消亡。
游牧骑兵和后来的近代化骑兵有天壤之别。苏军的骑兵都是配备大量机枪和轻型火炮,以及装甲车和飞机的。

乌斯满的特点是裹挟大量牧民和牲畜,在西北数省之间长期流窜。这一点和古代游牧骑兵很相似。
代替它的,是更凶恶更可怕的资本主义侵略

这话太官八股了.  事实是当时我们自宫了自己向工业文明发展的根 ,  等到西方工业文明的洪水来了时, 我们才知道我们有多虚弱了:D
原帖由 che 于 2007-11-6 23:14 发表
游牧骑兵和后来的近代化骑兵有天壤之别。苏军的骑兵都是配备大量机枪和轻型火炮,以及装甲车和飞机的。

乌斯满的特点是裹挟大量牧民和牲畜,在西北数省之间长期流窜。这一点和古代游牧骑兵很相似。



那算小打小闹啦!再说僧格林沁的骑兵部拖家带口,但是他们的的确确是游牧骑兵啊!再说抠字眼的话游牧骑兵没有特指武器装备是否进现代化嘛!:$ 蒙古骑兵与内蒙古骑兵师最后消亡的(裁撤、改编了)。当然我们一般以就是装备为特征的话,乌斯满似乎装备了机关枪哦。;P
原帖由 梦回秦汉 于 2007-11-6 19:20 发表
如果资本主义不来的话,便是农耕文明全面反扑,绞灭游牧文明的时候到来了.也没有什么后人所谓的狼图腾了.

  此言差矣,自唐朝以后,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基本上处于下风,即使明朝也未取得对游牧文明的优势,最后也被游牧文明所吞噬。此时纯粹的农耕文明已失去了活力,也已走到了穷途末路。
咳嗽,有谁知道为什么原因要搞那限制自己机动能力的骆驼城啊?
我还叫游骑兵呢!!!:Q !
其实这就是战争的规律,所有的军队始终想在火力和机动之间寻得一个平衡,在连发步枪出现尤其在机枪出现之前骑兵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机枪的出现导致天平最后倒向了火力
原帖由 雪千寻 于 2007-11-8 09:44 发表
咳嗽,有谁知道为什么原因要搞那限制自己机动能力的骆驼城啊?



早就有人告诉你了,那是为了发挥火器的威力!准噶尔也有火器,这一次败了,但是到了几十年后和通泊之战的时候,住嘎儿的炮兵灭了清军5万人,报了此战之仇!
纯属猜测:可能蒙古军当时包括大批非战斗部队——因为如果是单纯的骑兵,应该不会有大量骆驼。骆驼的承载力大,但是速度不如马匹,应该更适合运载辎重。所以蒙古军当时应该是被辎重拖累了,就是跑也会被清军追上,更容易被击溃;主动进攻又没有把握,所以干脆就想打个防守反击——偏偏没料到火炮的厉害。
原帖由 xcxy 于 2007-11-8 10:04 发表
到了几十年后和通泊之战的时候,住嘎儿的炮兵灭了清军5万人,报了此战之仇!


这个……貌似过于架空了。

此战清军总共出动1万,最后剩下2千,损失应该是8千。

另外准军采取的是伏击和追击作战,火器的使用……至少我没看到文献上的介绍。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11-8 10:16 发表


这个……貌似过于架空了。

此战清军总共出动1万,最后剩下2千,损失应该是8千。

另外准军采取的是伏击和追击作战,火器的使用……至少我没看到文献上的介绍。


哈哈,不是架空,而是事实!当时清军不止1万,而是多达6万,其中光是被准噶尔俘虏的喀尔喀蒙古骑兵就达6000人,这600人被准军炮火和骑兵吓坏了,来不及作战,就听到“蒙古人不杀蒙古人”的叫嚣,然后就放下武器了。这些人后来被准噶尔派到伊利、塔尔巴哈台,守卫西部与哈萨克的分界线去了!这是由外国文书作为证据的。:D

准噶尔以前有火器,但是局限于轻型火器,炮兵的发展得益于噶尔丹车零时期,在于俄罗斯争夺鄂木茨克的时候俘虏的俄罗斯军中的瑞典俘虏,瑞典可是现代炮兵战术的祖师爷。
:o 真的么?要去查查书才行。
清朝前期确实很强大
准噶尔也是强大的!准噶尔的旗帜也是龙旗。
感觉格尔丹的战术不对头 大炮这种机动性差的东西 正面交火没有好处

清军的机动能力明显不如准各而蒙古 这种仗要慢慢拖着打
满清可不是游牧民族,乃渔猎民族也。:-)
乌兰不通之战的噶尔丹手上有1000名火枪手,而他的驼队驮着太多的抢来的包袱,所以他把驼队全部伏到做成驼城,借以发挥火枪的威力,没想到的是清军手上有上百门小炮,射程不远,但是比火枪远,威力不大但是比火枪大,然后结果可知矣!不过清军在冲锋的时候还是被打得很惨,皇帝的舅舅佟国刚就死在火枪之下。
原帖由 nobunaka 于 2007-11-9 16:40 发表
满清可不是游牧民族,乃渔猎民族也。:-)


形容野人女真还差不多 建州女真基本上是种地的 明末建州女真几乎就是农业民族
满清光靠女真人的么?它的喀尔喀蒙古骑兵、内蒙古诸旗骑兵是干什么的?:L
原帖由 xcxy 于 2007-11-8 15:35 发表
当时清军不止1万,而是多达6万


请问出处……希望别是把小说记成史料了;funk
啸亭杂录里面就有比10000人还多的记录,啸亭杂录的作者的长辈亲戚里就有参加此次战役的人。
内蒙古出版社的蒙古族通史第七章第五节,和通脑儿大捷、额尔德尼召之战。

可以看出和通脑儿之战光自愿被俘就达5000人!并且整个作战是6月到8月,而清朝官方史书仅仅是写了整个战役的一部分6月至7月!8月份准噶尔方面清理了战利品,安排了俘虏,就杀到科布多周边了,啸亭杂录记录上可是写道准噶尔骑兵百余人押着数千的牧民大批的牲口从科布多城外几里的地方招摇过市,城里清军根本不敢出去。:D

该战清朝的实际意图是在科布多筑城拓展边界,获取对准噶尔的有利地形。清军有三支部队,除了傅尔丹所不得满蒙索伦八旗兵外,还有南边陕甘方向来的岳钟琪的绿营(汉军),东部来的喀尔喀蒙古骑兵。

岳钟琪没有按时到达,差点被问罪,喀尔喀骑兵几乎没有抵抗就投降,实际上战死的都是八旗兵。:D
似乎以前听说过好象是机关枪的发明才最终终结了骑兵的
关键在于清军的红衣炮机动性不好,虽然有炮车,但在野战时期如果不下车重新安置炮位,在跑车上释放射程会大打折扣.只能在战场上依赖一些中型和轻型火炮甚至不依靠火炮.
清军为了骑兵能用炮,命令中外技术人员共同设计的轻型火炮就很实用啊,马可以驮着走的轻型火炮,大概打驼城的就是这样的火炮。这种炮后来在山地作战中也很有用,比如打吴三贵、大小金川。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11-10 11:56 发表


请问出处……希望别是把小说记成史料了;funk



另外大秦啊!不久之后清朝与准噶尔进行边界谈判,确定了边界,你以为以雍正的性格,损失1万人就可以让他妥协的么?他可不是道光啊!而且这个谈判就是表明雍正表面上承认“两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