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真空手道创始人“大山倍达”负于香港老师傅的自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1:10:35
极真空手道创始人“大山倍达”负于香港老师傅的自述  



1.在山中的修炼

我真正开始空手道的修炼,是十七岁时,但拳术,则从十四岁时就很喜好了
。在这条路上,我走了将近三十年。

孩子时代除外,到现在为止,我有两次真切地体验到自己强有力的感觉。

最初的一次,是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O年,我在千叶县的清澄山上修炼,空手
开天然石成功时。

房洲清澄山,在距国营铁路安房小站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山上林木茂密,杉
树最多,还有橡树、枫树、杨桐树等。山腰里,有以日莲上人的修炼地的闻名的
清澄寺。大殿是江户末期的建筑物,殿前有一个天然纪念物,一株高五十米的巨
杉。

我决心隐居到山中修炼,是因为点后的东京一片荒乱景象,而一边殴击糟蹋
日本女子的美国兵,或震吓盘踞在繁华街道的阿飞们,一边进行不得要领的修炼
,我的空手道功夫不仅不能够发展,反而会连心灵和技艺都变得象的东京一样荒
废,于是我便想到了清寂的山中。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反对我隐居山中,他们认为,在了原子弹的当今世界,连
一粒小小的手枪子弹都敌不过的空手道功夫,没有必要这样煞费苦心地修炼。

有的朋友还劝我说,与其藏到山里去,不如一起去干点实业。

可我对这些朋友们说,反正日本有八千万人,出来一个傻子也没什么。我不
顾周围人的劝阻,毅然上了山。

我崇敬宫本武藏,无论是他做为武术界的老前辈,还是做为一个人。我特别
喜欢吉川英治先生笔下的宫本武藏。所以上山时,我最先带上的就是吉川英治先
生的八大卷《宫本武藏》。此外,我还将刀、枪、猎枪等摆在清澄山顶刚搭好的
小屋里。我觉得,为了发展我的空手道功夫,有必要熟悉各种兵器。当然杠铃也
搬来了。锅勺等生活用具,则只拿了必需的几样。

山中的生活,以每早四时到附近的小河里洗嗽开始。用冰冷的河水振奋精神
后,跑回小屋,进行举杠铃等体力上的准备活动。然后是吃饭和读书。饭,很简
单,基本是米饭和豆酱。

正式的空手道训练从午后开始。我在树干上缚上藤蔓,练习正拳、掌、贯手
、踢腿等一些招数。不是夸张,一年半的时间里,小屋周围的树木几乎全枯萎了
。一年半中,无论刮风下雨、冬天夏天,我一天也没停歇过。

夜晚,我将画着圆圈的纸贴在墙壁上,凝神注视,使心神入静。

然而,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的山中夜里的孤独感,超出想象之外。

有时,传来狐狸等兽类的嚎叫,我的精神立时一振。尽管不是人,但仅仅感
觉到附近有些动物,就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我的孤寂感。

为了在昼间也将狐狸等引过来,我在小屋附近撒下饵食。都说野生的狐狸在
白昼里一般是不接近人的,但经过几个月的引诱,狐狸们白天也凑到小屋近旁来
了。

可是,同狐狸接近,自然不能完全解除我的孤独感。而且,我还年轻,夜里
,当我闭目养神时,脑海里时常浮起女人的身影。

我一次又一次禁不住要下山。

2.一心成为高手

我想出了一个使我无法下山的办法。所谓办法,其实也挺简单,就是剃掉一
侧的眉毛。

头发、胡须放任生长,再剃去一道眉毛,这脸孔,在水里一照,连自己都吃
了一惊。又想哭,又禁不住想笑,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简直象鬼怪。这样一来,想下山也下不去了。

听说,过去的女人,一出嫁就剃掉眉毛。那时的妻子,要将眉毛剃掉多长时
间我不知道。只是,根据我的经验,剃一次眉毛,再生出来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而到再生出来时,我就剃另一侧的眉毛。

如今回想起来,我的苦心修炼,简直到了滑稽的程度。当时,我曾仿效过古
代的忍者。古代的忍者,曾利用麻来增强弹跳力。麻这种植物,生长得非常快。
每天在逐日长高的麻上跳越,弹跳力也就会逐日增强。

为了蔬菜自给自足,我在小屋旁开了一块菜地,在菜地的一角,我种上了几
株麻,来练习忍者的跳跃。每天,早晨做过准备动作之后,午后练过功夫之后,
我在麻上跳跃三百次。当然,不象田径赛中跳高之类,进行助跑。空手道的格斗
中,没有什么助跑。

但是,弹跳高度要最终跟上麻的生长高度,是不可能的。麻到成熟时,能长
到七尺以上。不凭借助跑,任何人都无法过这样的高度吧。

但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这一段时间的跳跃训练,对加深我的空手道功夫,
起了相当的作用。

这时,山腰的村落里,好象传说山顶有个古怪的人。孩子们开始跑来看稀奇
。开初时,他们似乎很怕我。这是很自然的,我当时的模样,对着河水一照,连
自己都吃惊。

不过,一明白我这个鬼怪似的家伙并不可怕,孩子们马上同我接近起来。

他们瞪大眼睛瞧我举杠铃、打拳,总也看不够。

跳麻的同时,我还尝试了一个项目,就是掌开天然石。然而,正象人们用石
头脑袋打比方一样,石头这玩意太坚硬,试了十来次,石头怎么也不向我屈服。


我把击不开的石头,抱进小屋里。夜里,我象注视画圆圈的纸那样对着石头
坐下,凝神注视它。

记不清是第七天还是第十天头上,我只记得那是个月色明朗的夜晚。

在昏暗的油灯下,我盯着石头,突然起了要开石的念头。

我似乎觉得,连击开的石缝都看见了。

我把石头搬到小屋外面。

我沐着明朗的月光,把石头放到地上,屈下一条腿,又一次定定地瞧了一下
石头。

能击开了吧,我想。

这好象是一种可说是确信的感觉。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右掌下意识地挥了下
去。

石头倏然开了。快得出人意料。

月光下,我久久地注视着裂开的石头。

我是强有力的,我想。

从第二天起,直到下山时止,我开了数不尽的石头。蹲在石头前,盯着它,
心里想着能击开它,一瞬间,便挥掌击下去,石头一准击开。

下山时,小屋周围,击开的碎石堆得象小山一样。

3.同陈老翁交手

我初次去东南亚旅行,是一九五七年。

那次旅行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香港会见了陈先生。

听说中国大陆革命胜利后,有个武术家从广东来到香港,我想通过某种途径
同他会一下,就逐一请求熟人们为我引见。

关于现今日本空手道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有说是从中国传来的;也有一个
流传广泛的说法,说是被征服者缴去武器的冲绳人,就把自己身体的各部位锻炼
成能伤人的武器。我是这么想的,徒手格斗术这种技艺,大约是史前人为了象人
那样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空手道还是产生于日本。垂仁
天皇时代野见宿祢和当床蹴速的决斗,与其说是相扑的开端,不如说更接近于空
手道吧。

当然,我也不否认,从中国传来的武术,对充实、完善日本的武术体系,起
了相当大的作用。

同时,我也承认,德川家光治世的宽永五年,东渡日本传来少林寺拳法的明
末诗人陈元赞,的确是日本空手道的大恩人。

正因为这样,会见身怀中国传统拳术的中国武术家,是我由来已久的心愿。


隐居清澄山,一边向天然石挑战,一边着迷地阅读吉川先生的《宫本武藏》
时,我就想到了要会一下中国的武术家。

香港的这位武术家,恰好跟陈元赞同姓,可谓有趣的巧合。

好象陈先生也马上知道了我想会见他。他那边传话说,也一定要会会日本的
空手道家,特意差人来旅馆把我接了去。

陈先生的家,在香港山腰的住宅街,由这可以俯瞰港湾,是远眺的好所在。
我至今犹不能忘,从陈先生家俯瞰的香港美丽的夜景。

同周围的豪华宅第相比,陈先生的住宅不算大,但也辟了一间狭小但挺齐备
的练功室。

陈先生当时已是将过六旬的老人了吧。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身体,年轻时经
过极好的修炼。但岁月已洗去了他的豪气,比我还要小一圈的身架,显得非常安
静。

简单地寒暄了几句,陈先生马上把我领到练功室。我们相对而立。想到陈先
生的年龄,我有点吃惊,可实际上,更叫我吃惊的还在后头呢。

4.终于被破了招式

在小而整齐的练功室,陈老翁同我相对拉开了架势。我一见,又一次吃了一
惊,他的身形非常地稳静。

不光比试空手道,就是在比试剑道的场合,最重要的也是看透对方的招式和
呼吸。

宫本武藏把看透对方招式的功夫,作为取胜的秘雇之一,练到了炉火纯青的
程度的标志。如果看透对方的招式,弄清楚对方的刀绝对够不着自己,那么即使
对方的刀挥过来,也不需要无意义地躲闪。

然而,此时我完全捕捉不到陈先生的呼吸。我甚至不知道他此时是不是在呼
吸。如果我此时闭上眼睛,我会完全感觉不到陈先生的存在了吧。

我全力调匀气息,一点点捕寻陈先生的空隙。然而,陈先生一动不动,他只
是静静地立在那,轻稳得象练功室里的空气一样。一瞬间,我觉得陈先生的身体
仿佛是一个没有实体的半透明的东西。

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我使出了自己掌握的全部招式。当我出手或投足时
,陈先生的身体就象流动似地旋圆圈。每当陈先生用旋转的 踩Φ不匚业氖 或腿
时,我就全身都象被推击似地,不得不赶快退避。

因为他的手和腿旋出的圆圈在挡避我的招式的同时,向我袭来。

空手道里,除去攻击型和防御型外,还有一个交叉法。这个交叉法,就是攻
击和防御完全融合到一起。

譬如,当对方的右拳打来时,用左手挡住,这是防御;挡住的一瞬间,马上
打出右拳便是攻击。

然而,交叉法,在进击的同时,大约是使用两手一边挡开对方的招式,而身
子已跳到对方近前,击开对手的的。

陈先生的武功,把交叉法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然,在体力上,我占压倒优势。如果撕扭在一起,也许我有取胜的可能,
但在功夫上,我彻底地输了。

5.绝世功夫“圆”的最高境界

“你的空手道功夫,的确不错。既有速度,也有力量。可是,你的拳术,是
直线式的。即‘线的拳术’呀。”

一边啜着喷香的中国茶,陈先生对我说。由于我不懂中国话,陈先生使用了
流利的英语。

“以点为中心画圆,是中国拳术的最高境界。而线,只是圆的组合成分。”


陈先生和蔼地微笑着说。

陈先生这番话的意味,我稍后一些时候才完全理解了,但陈先生要表达的意
思我当时就明白了。

陈先生的全身,为点为中心,旋出拥有一切角度的圆,也许说是球更为准确
。总之,他立在这圆中,控制了制空权,任何入侵者,都将被击落--这就是陈
先生的拳术。

“如果还在香港一段时间,能否来个一周左右呢?象你这样的人,我想一周
时间,足以将中国拳术的精髓传授给你。”陈先生说。

“谢谢。请务必传授。”我说。

即使陈先生不主动提出,我原来也准备求教的。

“请让你的力量和速度形成一个圆吧。”陈先生又一次慈祥地微笑了。

从此,我每天去陈先生的练功室。过了一周,同陈先生告别时,我第二次真
切地感到了我的高强。极真空手道创始人“大山倍达”负于香港老师傅的自述  



1.在山中的修炼

我真正开始空手道的修炼,是十七岁时,但拳术,则从十四岁时就很喜好了
。在这条路上,我走了将近三十年。

孩子时代除外,到现在为止,我有两次真切地体验到自己强有力的感觉。

最初的一次,是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O年,我在千叶县的清澄山上修炼,空手
开天然石成功时。

房洲清澄山,在距国营铁路安房小站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山上林木茂密,杉
树最多,还有橡树、枫树、杨桐树等。山腰里,有以日莲上人的修炼地的闻名的
清澄寺。大殿是江户末期的建筑物,殿前有一个天然纪念物,一株高五十米的巨
杉。

我决心隐居到山中修炼,是因为点后的东京一片荒乱景象,而一边殴击糟蹋
日本女子的美国兵,或震吓盘踞在繁华街道的阿飞们,一边进行不得要领的修炼
,我的空手道功夫不仅不能够发展,反而会连心灵和技艺都变得象的东京一样荒
废,于是我便想到了清寂的山中。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反对我隐居山中,他们认为,在了原子弹的当今世界,连
一粒小小的手枪子弹都敌不过的空手道功夫,没有必要这样煞费苦心地修炼。

有的朋友还劝我说,与其藏到山里去,不如一起去干点实业。

可我对这些朋友们说,反正日本有八千万人,出来一个傻子也没什么。我不
顾周围人的劝阻,毅然上了山。

我崇敬宫本武藏,无论是他做为武术界的老前辈,还是做为一个人。我特别
喜欢吉川英治先生笔下的宫本武藏。所以上山时,我最先带上的就是吉川英治先
生的八大卷《宫本武藏》。此外,我还将刀、枪、猎枪等摆在清澄山顶刚搭好的
小屋里。我觉得,为了发展我的空手道功夫,有必要熟悉各种兵器。当然杠铃也
搬来了。锅勺等生活用具,则只拿了必需的几样。

山中的生活,以每早四时到附近的小河里洗嗽开始。用冰冷的河水振奋精神
后,跑回小屋,进行举杠铃等体力上的准备活动。然后是吃饭和读书。饭,很简
单,基本是米饭和豆酱。

正式的空手道训练从午后开始。我在树干上缚上藤蔓,练习正拳、掌、贯手
、踢腿等一些招数。不是夸张,一年半的时间里,小屋周围的树木几乎全枯萎了
。一年半中,无论刮风下雨、冬天夏天,我一天也没停歇过。

夜晚,我将画着圆圈的纸贴在墙壁上,凝神注视,使心神入静。

然而,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的山中夜里的孤独感,超出想象之外。

有时,传来狐狸等兽类的嚎叫,我的精神立时一振。尽管不是人,但仅仅感
觉到附近有些动物,就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我的孤寂感。

为了在昼间也将狐狸等引过来,我在小屋附近撒下饵食。都说野生的狐狸在
白昼里一般是不接近人的,但经过几个月的引诱,狐狸们白天也凑到小屋近旁来
了。

可是,同狐狸接近,自然不能完全解除我的孤独感。而且,我还年轻,夜里
,当我闭目养神时,脑海里时常浮起女人的身影。

我一次又一次禁不住要下山。

2.一心成为高手

我想出了一个使我无法下山的办法。所谓办法,其实也挺简单,就是剃掉一
侧的眉毛。

头发、胡须放任生长,再剃去一道眉毛,这脸孔,在水里一照,连自己都吃
了一惊。又想哭,又禁不住想笑,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简直象鬼怪。这样一来,想下山也下不去了。

听说,过去的女人,一出嫁就剃掉眉毛。那时的妻子,要将眉毛剃掉多长时
间我不知道。只是,根据我的经验,剃一次眉毛,再生出来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而到再生出来时,我就剃另一侧的眉毛。

如今回想起来,我的苦心修炼,简直到了滑稽的程度。当时,我曾仿效过古
代的忍者。古代的忍者,曾利用麻来增强弹跳力。麻这种植物,生长得非常快。
每天在逐日长高的麻上跳越,弹跳力也就会逐日增强。

为了蔬菜自给自足,我在小屋旁开了一块菜地,在菜地的一角,我种上了几
株麻,来练习忍者的跳跃。每天,早晨做过准备动作之后,午后练过功夫之后,
我在麻上跳跃三百次。当然,不象田径赛中跳高之类,进行助跑。空手道的格斗
中,没有什么助跑。

但是,弹跳高度要最终跟上麻的生长高度,是不可能的。麻到成熟时,能长
到七尺以上。不凭借助跑,任何人都无法过这样的高度吧。

但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这一段时间的跳跃训练,对加深我的空手道功夫,
起了相当的作用。

这时,山腰的村落里,好象传说山顶有个古怪的人。孩子们开始跑来看稀奇
。开初时,他们似乎很怕我。这是很自然的,我当时的模样,对着河水一照,连
自己都吃惊。

不过,一明白我这个鬼怪似的家伙并不可怕,孩子们马上同我接近起来。

他们瞪大眼睛瞧我举杠铃、打拳,总也看不够。

跳麻的同时,我还尝试了一个项目,就是掌开天然石。然而,正象人们用石
头脑袋打比方一样,石头这玩意太坚硬,试了十来次,石头怎么也不向我屈服。


我把击不开的石头,抱进小屋里。夜里,我象注视画圆圈的纸那样对着石头
坐下,凝神注视它。

记不清是第七天还是第十天头上,我只记得那是个月色明朗的夜晚。

在昏暗的油灯下,我盯着石头,突然起了要开石的念头。

我似乎觉得,连击开的石缝都看见了。

我把石头搬到小屋外面。

我沐着明朗的月光,把石头放到地上,屈下一条腿,又一次定定地瞧了一下
石头。

能击开了吧,我想。

这好象是一种可说是确信的感觉。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右掌下意识地挥了下
去。

石头倏然开了。快得出人意料。

月光下,我久久地注视着裂开的石头。

我是强有力的,我想。

从第二天起,直到下山时止,我开了数不尽的石头。蹲在石头前,盯着它,
心里想着能击开它,一瞬间,便挥掌击下去,石头一准击开。

下山时,小屋周围,击开的碎石堆得象小山一样。

3.同陈老翁交手

我初次去东南亚旅行,是一九五七年。

那次旅行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香港会见了陈先生。

听说中国大陆革命胜利后,有个武术家从广东来到香港,我想通过某种途径
同他会一下,就逐一请求熟人们为我引见。

关于现今日本空手道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有说是从中国传来的;也有一个
流传广泛的说法,说是被征服者缴去武器的冲绳人,就把自己身体的各部位锻炼
成能伤人的武器。我是这么想的,徒手格斗术这种技艺,大约是史前人为了象人
那样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空手道还是产生于日本。垂仁
天皇时代野见宿祢和当床蹴速的决斗,与其说是相扑的开端,不如说更接近于空
手道吧。

当然,我也不否认,从中国传来的武术,对充实、完善日本的武术体系,起
了相当大的作用。

同时,我也承认,德川家光治世的宽永五年,东渡日本传来少林寺拳法的明
末诗人陈元赞,的确是日本空手道的大恩人。

正因为这样,会见身怀中国传统拳术的中国武术家,是我由来已久的心愿。


隐居清澄山,一边向天然石挑战,一边着迷地阅读吉川先生的《宫本武藏》
时,我就想到了要会一下中国的武术家。

香港的这位武术家,恰好跟陈元赞同姓,可谓有趣的巧合。

好象陈先生也马上知道了我想会见他。他那边传话说,也一定要会会日本的
空手道家,特意差人来旅馆把我接了去。

陈先生的家,在香港山腰的住宅街,由这可以俯瞰港湾,是远眺的好所在。
我至今犹不能忘,从陈先生家俯瞰的香港美丽的夜景。

同周围的豪华宅第相比,陈先生的住宅不算大,但也辟了一间狭小但挺齐备
的练功室。

陈先生当时已是将过六旬的老人了吧。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身体,年轻时经
过极好的修炼。但岁月已洗去了他的豪气,比我还要小一圈的身架,显得非常安
静。

简单地寒暄了几句,陈先生马上把我领到练功室。我们相对而立。想到陈先
生的年龄,我有点吃惊,可实际上,更叫我吃惊的还在后头呢。

4.终于被破了招式

在小而整齐的练功室,陈老翁同我相对拉开了架势。我一见,又一次吃了一
惊,他的身形非常地稳静。

不光比试空手道,就是在比试剑道的场合,最重要的也是看透对方的招式和
呼吸。

宫本武藏把看透对方招式的功夫,作为取胜的秘雇之一,练到了炉火纯青的
程度的标志。如果看透对方的招式,弄清楚对方的刀绝对够不着自己,那么即使
对方的刀挥过来,也不需要无意义地躲闪。

然而,此时我完全捕捉不到陈先生的呼吸。我甚至不知道他此时是不是在呼
吸。如果我此时闭上眼睛,我会完全感觉不到陈先生的存在了吧。

我全力调匀气息,一点点捕寻陈先生的空隙。然而,陈先生一动不动,他只
是静静地立在那,轻稳得象练功室里的空气一样。一瞬间,我觉得陈先生的身体
仿佛是一个没有实体的半透明的东西。

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我使出了自己掌握的全部招式。当我出手或投足时
,陈先生的身体就象流动似地旋圆圈。每当陈先生用旋转的 踩Φ不匚业氖 或腿
时,我就全身都象被推击似地,不得不赶快退避。

因为他的手和腿旋出的圆圈在挡避我的招式的同时,向我袭来。

空手道里,除去攻击型和防御型外,还有一个交叉法。这个交叉法,就是攻
击和防御完全融合到一起。

譬如,当对方的右拳打来时,用左手挡住,这是防御;挡住的一瞬间,马上
打出右拳便是攻击。

然而,交叉法,在进击的同时,大约是使用两手一边挡开对方的招式,而身
子已跳到对方近前,击开对手的的。

陈先生的武功,把交叉法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然,在体力上,我占压倒优势。如果撕扭在一起,也许我有取胜的可能,
但在功夫上,我彻底地输了。

5.绝世功夫“圆”的最高境界

“你的空手道功夫,的确不错。既有速度,也有力量。可是,你的拳术,是
直线式的。即‘线的拳术’呀。”

一边啜着喷香的中国茶,陈先生对我说。由于我不懂中国话,陈先生使用了
流利的英语。

“以点为中心画圆,是中国拳术的最高境界。而线,只是圆的组合成分。”


陈先生和蔼地微笑着说。

陈先生这番话的意味,我稍后一些时候才完全理解了,但陈先生要表达的意
思我当时就明白了。

陈先生的全身,为点为中心,旋出拥有一切角度的圆,也许说是球更为准确
。总之,他立在这圆中,控制了制空权,任何入侵者,都将被击落--这就是陈
先生的拳术。

“如果还在香港一段时间,能否来个一周左右呢?象你这样的人,我想一周
时间,足以将中国拳术的精髓传授给你。”陈先生说。

“谢谢。请务必传授。”我说。

即使陈先生不主动提出,我原来也准备求教的。

“请让你的力量和速度形成一个圆吧。”陈先生又一次慈祥地微笑了。

从此,我每天去陈先生的练功室。过了一周,同陈先生告别时,我第二次真
切地感到了我的高强。
捧完对手捧自己,这牛吹得:L
这位大山倍达可不是一般人,当年的名气不在李小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