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參觀」紫禁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10:53
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倉皇西逃。八月初四(8月28日), 這批來自8個國家的侵略者,穿著各自不同的軍服,吹著不同的號角,奏著不同的樂曲,舉著不同花色的國旗,耀武揚威地開進午門,在紫禁城內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國際大檢閱」!此後一年有餘,各種名目的「參觀」活動更是無休無止……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早已蓄謀瓜分中國的外國列強,為了繼續攫取在華的更大權益,鎮壓以「扶清滅洋」為旗號的義和團的反抗運動,由英、美、法、德、俄、日、義、奧8個國家拼湊起一支「八國聯軍」,對中國發動了野蠻的武裝侵略。七月二十日(8月14日),他們攻入北京;次日清晨,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倉皇出逃。繼40年前英法聯軍入侵之後,古都北京再度淪陷。

古都北京再度淪陷

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後,燒殺淫掠,令人髮指。為了實現對北京城的嚴密控制,同時也避免各國軍隊發生內部磨擦,他們進城伊始,便決定實行各國分區占領。各國軍隊均在本國占領區內擇地駐紮,或衙門公署,或廟宇會館,或高門大宅,凡被選定的民宅,洋兵便蜂擁而人,將住戶統統驅逐,不准攜帶一物。各處居民,不論貧富,均須在門前插掛白旗。如在日本占領區內,旗上要寫「大日本國順民」;德國區內,便寫「大德國順民」……後來,各國又議定設立了一個「北京管理委員會」,分別由八國派軍事要員組成,其下還設有「北京巡捕事務」、「安民公所」等殖民機構。堂堂大清國都,已與租界無異。

那麼,作為清朝權力中心的紫禁城又是怎樣一種情形呢?事實上聯軍在攻陷北京的第二天,便將皇宮團團包圍,各國都想先入為快,因為那裡擁有著數不盡的奇珍異寶。但聯軍總部擔心如此一來可能在各國間引發矛盾和衝突,另外在局勢尚未明朗之前,他們還想以此作為要脅清廷的重要籌碼。所以儘管皇城禁地之內,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及左右闕門洞開,聯軍兵馬在此暢行無阻,但各國卻相約不對紫禁城實行占領,其四座城門也受到嚴格控制。其中,午門由美軍把守,東華門、西華門和神武門責歸日軍負責,不准軍隊隨意進入。

然而,這座東方帝宮對洋人的誘惑力畢竟是太大了!所以,聯軍方面又決定組織各國軍隊入內「參觀」,即「派一個縱隊從南門到北門的大街上通過一下」。

關於如何處置紫禁城的問題,舉行了一次外國公使與將軍的會議。在會上,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意見。有人主張,如果紫禁城真的一點未受騷擾,中國人就會相信有神明護佑,不讓聖地被可惡的洋人踐踏玷汙。因而認為最好是占領紫禁城,至少也要進一下城,為的是粉碎中國人的迷信,並且教訓一下中國人,他們處於聯軍的掌握之中了。

另一方面,據說從來沒有白人進過紫禁城,洋人不能攻進紫禁城的說法雖然是一種迷信,但卻為中國人深信不疑,因而粉碎、動搖這種信念就會使中國人精神崩潰,並且永遠不能從這個打擊中恢復過來。那樣,他們就不用與列強談判和平條件,不用償付賠款了,中國就會被瓜分。前一種意見占優勢。([美]達格特著、許逸凡譯《美軍在華解圍遠征記》)

當時,八國聯軍在北京的數量大約有4萬人左右,分駐城內各處,讓他們同時進入紫禁城當然很不現實。於是與會各國公使、軍事頭目議定:選派代表各個國家的「小分隊」進宮,具體人數則大體按照各國軍隊的實際比例而定。初步決定的行軍序列,依次為日軍、俄軍、德軍、英軍、美軍、法軍、義軍、奧軍。原因是參加八國聯軍的日軍人數最多,當初向北京進發時也走在前頭。但俄軍表示堅決反對,強烈要求由他們擔任領隊,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日軍「有禮貌地」讓步了。這樣,行進順序又變成了俄軍第一、日軍第二、英軍第三、美軍第四、法軍第五,後面是德軍、義軍和奧軍。

最後,由負責把守午門的美軍方面的頭目通知宮內留守人員:聯軍定於八月初四日9時進入紫禁城!並恐嚇說,如果配合可以確保皇宮安然無損,否則將毀壞紫禁城。

聯軍進入紫禁城

光緒二十六年八月初四(1900年8月28日)這一天,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是個慘澹的日子,但八國聯軍及其使館人員卻各個有著很好的心情,看起來都為能夠參加一次重大的「國際行動」而神氣十足。他們先在午門外廣場聚齊,舉行簡短的閱兵儀式,由炮兵鳴「禮炮」21響,隨著一聲“Entrez daus Le Palais de L′Empereur”(「進入皇宮!」)的命令,便在俄軍司令官利涅維奇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開進午門。前後依次是:俄軍800人、日軍800人、美軍400人、英軍400人、法軍400人、德軍250人、義軍60人和奧軍60人,所有官兵都全副武裝。

這些來自8個國家的侵略者,穿著各自不同的軍服,吹著不同的號角,奏著不同的樂曲,舉著不同花色的國旗,在只有中國皇帝才能走的紫禁城中軸線上緩緩前行,耀武揚威。他們中雖然只有兩個國家使用同樣的語言,然而朝著一個共同的目的,行動卻相當一致。只是中軸線上宮殿建築、臺階較多,讓那些騎馬的軍官吃了一些苦頭。

在紫禁城的北門──神武門外,一支俄國軍樂隊正在待命。每當一個國家的隊伍走出皇宮,便開始那個國家的國歌,諸如《上帝保佑女皇》、《星條旗永不落》等等。根據一名英國隨軍記者的回憶,這時還曾出現一個小小的插曲:

幾乎沒有人注意到發生了一件奇怪的意外,俄軍樂隊在大吹大擂地演奏的《馬賽曲》,這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進行曲,在君主制的鄰國義大利是被禁止的樂曲。當法國人還沒走完時,義大利人緊跟在他們後面走來了。此時《馬賽曲》還在全力演奏著,俄國將軍立即發現了這個失禮的情況,並徒然地揮手示意樂隊指揮停止演奏。這時樂手們吹得正起勁,只好派將軍的副官穿過佇列制止演奏,共和國進行曲急匆匆地停止了,立刻演奏起義大利樂曲。這對義大利人來說真是如釋重負,在剛才那逆耳的外國樂曲中行進,他們看上去困惑不解。([英]薩維奇‧蘭德爾著、方兆麟譯《中國與聯軍》)

軍隊陸續走出神武門後,這場「國際大檢閱」本應告一段落。可是,各國軍官、外交官和隨行的記者們卻又原路返回,繼續「參觀」充滿誘惑的皇宮。他們走進宮殿時,不僅紛紛坐到皇帝御座上照相,而且見到喜歡的東西便順手牽羊,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

我們來到乾清宮──皇帝的私人宮殿,該處保存完好,有華麗的玉石和赤金的瓶。兩邊有許多用漂亮的象牙作栓的帶金龍的盒。這些盒是用來盛美麗的金飾、官方勳章,玉璽、琥珀項鏈、裝飾品和其他這類物品的。一大群聯軍軍官見到這些東西伸手就拿,有的打碎這些盒子,把他們想要的東西裝入口袋……一件更壞的事發生了。從院子出來時,其中一個陪同參觀者的中國官員毫無表情地站在那兒,頭戴有流蘇的帽子,一串琥珀和玉石項鏈垂在胸前,上面有標誌他官階的垂飾。一個軍官走近他,一彎腰把那串珍貴的項鏈從他脖子上摘下來,掛在自己的頸上,然後說了聲「再見」,得意地擺了擺手揚長而去。……我們走進一座美麗花園的側廳,在遊廊上擺著6個不值錢的小盤子,有兩個裡面放著幾片老式洋餅乾,有兩個盛著核桃,最後兩個盛著乾果。幾名宮廷僕人站立著,表情陰沈,長袍拖到腳面,給需要的人沏茶。人們急忙向茶水和食物奔去,那些聯軍征服者們甚至連盤帶杯都帶走了。……最重要也是最精緻的殿是太和殿,……這座宮殿的正面是一座宏偉的大院,有美麗的漢白玉圍欄和三條臺階,中間一條只能由皇帝使用。院子和建築物到處都是廢子彈殼,院中長滿茂密的茅草。這是一幅快要垮掉的雄偉壯麗的景象。(同上)

這些人從太和門、午門走出皇宮,「參觀」活動才算結束。

珍貴文物損失難以估計

關於這天宮中的損失情況,清宮檔案中恰好保存有一份〈洋人拿去幹清官等物品清單〉,上面開列這樣的名稱和數字:玉器165件、瑪瑙44件、瓷器3件、筆16支、核桃珊瑚20件、扇子5把、搬指6個、竹木器7件、玩器35件、冊頁14頁、手卷4軸、掛軸2件、銅器8件和石器墨紙4件,以上共331件。另外,乾清宮內的青玉古稀天子之寶1方、青玉八征耄念之寶1方、銅鍍金佛像2尊、碧玉雙喜花觚1件和碧玉英雄合巹觥1件等物也被竊走。其後,在八月初六、十二、二十七,九月初一和十月初三、初七、初十等日的檔案中,也都有類似的記載。

屢次劫掠之後,負責把守紫禁城城門的日美軍隊頭目,還共同議訂了一個所謂的〈遊覽紫禁城章程〉,現引錄於下:

此章程自西曆(1901年2月)十九日,即中曆元旦為始,照行。
此章程因方便文武官員及各國士商入紫禁城而設,以免有屢報宮中之物為遊客所攜失之事。此係美日兩國提督會議,開定下列各條:
(一)凡文武官員,及各國士商,應持有聯軍各管帶官之信函,准於每禮拜二、禮拜五等日,自午前十點鐘,至午後二點鐘止入內。二點鐘以後,應請各位退出。
(二)按前條所開之各管帶官之信函,應請於前兩日預投,或致美提督,或致日提督。函中聲明係某官居長,及應偕行人數。美日提督自當互相知會。
(三)遊者應由南門入,由北門出。其餘各門,均不能擅開。(按第八條所開各位,不在此例)
(四)凡大內懸有免入等牌之門戶,均請免入。
(五)當開明各日期時辰內,應有派出值日美日武官照料。
(六)大內所用華僕,除奉有美長官或日長官之准狀外,不准帶物件外出。
(七)所有華人出宮禁者,應由把門美兵、日兵認真搜檢。倘查有違章之物在身上,應由把門兵丁扣留,具報長官,以便申報提督核辦。
(八)如瓦統帥(指瓦德西)及聯軍各官長提督,及其偕來之友,不論何日,在上午十點鐘至午後二點鐘之間,紫禁城南門可以啟開延入。或有人持瓦大帥及聯軍各官長提督之名片投交守門武官,亦可放行。(佚名《西巡迴鑾始末記》)

這份「章程」是否得到了切實執行,目前已無從得知,但它至少說明洋人隨意入宮、盜竊之事時有發生。紫禁城中的文物珍品究竟被竊走多少?即使在當時也很難做出準確統計。至於三海、頤和園、景山、太廟、社稷壇、天壇、先農壇等皇家禁苑,六部九卿等各衙署,以及鑾駕庫等存儲宮廷物品的庫房,丟失、損壞的各類典章文物、國寶奇珍,價值更難以估算。

而那些來自「文明世界」的人們,不知是在何種心理支配下所做出的荒唐舉動,今人也很難理解。三大殿台基上的8口鎏金銅缸,既是宮中的消防儲水用具,又是頗有氣勢的建築陳設,聯軍進宮後竟用刺刀在上面瘋狂地亂刮,直至華美的鎏金層完全剝落。時至今日,銅缸上的斑斑刮痕依然十分清晰,似在靜靜訴說當年的劫難……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倉皇西逃。八月初四(8月28日), 這批來自8個國家的侵略者,穿著各自不同的軍服,吹著不同的號角,奏著不同的樂曲,舉著不同花色的國旗,耀武揚威地開進午門,在紫禁城內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國際大檢閱」!此後一年有餘,各種名目的「參觀」活動更是無休無止……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早已蓄謀瓜分中國的外國列強,為了繼續攫取在華的更大權益,鎮壓以「扶清滅洋」為旗號的義和團的反抗運動,由英、美、法、德、俄、日、義、奧8個國家拼湊起一支「八國聯軍」,對中國發動了野蠻的武裝侵略。七月二十日(8月14日),他們攻入北京;次日清晨,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倉皇出逃。繼40年前英法聯軍入侵之後,古都北京再度淪陷。

古都北京再度淪陷

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後,燒殺淫掠,令人髮指。為了實現對北京城的嚴密控制,同時也避免各國軍隊發生內部磨擦,他們進城伊始,便決定實行各國分區占領。各國軍隊均在本國占領區內擇地駐紮,或衙門公署,或廟宇會館,或高門大宅,凡被選定的民宅,洋兵便蜂擁而人,將住戶統統驅逐,不准攜帶一物。各處居民,不論貧富,均須在門前插掛白旗。如在日本占領區內,旗上要寫「大日本國順民」;德國區內,便寫「大德國順民」……後來,各國又議定設立了一個「北京管理委員會」,分別由八國派軍事要員組成,其下還設有「北京巡捕事務」、「安民公所」等殖民機構。堂堂大清國都,已與租界無異。

那麼,作為清朝權力中心的紫禁城又是怎樣一種情形呢?事實上聯軍在攻陷北京的第二天,便將皇宮團團包圍,各國都想先入為快,因為那裡擁有著數不盡的奇珍異寶。但聯軍總部擔心如此一來可能在各國間引發矛盾和衝突,另外在局勢尚未明朗之前,他們還想以此作為要脅清廷的重要籌碼。所以儘管皇城禁地之內,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及左右闕門洞開,聯軍兵馬在此暢行無阻,但各國卻相約不對紫禁城實行占領,其四座城門也受到嚴格控制。其中,午門由美軍把守,東華門、西華門和神武門責歸日軍負責,不准軍隊隨意進入。

然而,這座東方帝宮對洋人的誘惑力畢竟是太大了!所以,聯軍方面又決定組織各國軍隊入內「參觀」,即「派一個縱隊從南門到北門的大街上通過一下」。

關於如何處置紫禁城的問題,舉行了一次外國公使與將軍的會議。在會上,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意見。有人主張,如果紫禁城真的一點未受騷擾,中國人就會相信有神明護佑,不讓聖地被可惡的洋人踐踏玷汙。因而認為最好是占領紫禁城,至少也要進一下城,為的是粉碎中國人的迷信,並且教訓一下中國人,他們處於聯軍的掌握之中了。

另一方面,據說從來沒有白人進過紫禁城,洋人不能攻進紫禁城的說法雖然是一種迷信,但卻為中國人深信不疑,因而粉碎、動搖這種信念就會使中國人精神崩潰,並且永遠不能從這個打擊中恢復過來。那樣,他們就不用與列強談判和平條件,不用償付賠款了,中國就會被瓜分。前一種意見占優勢。([美]達格特著、許逸凡譯《美軍在華解圍遠征記》)

當時,八國聯軍在北京的數量大約有4萬人左右,分駐城內各處,讓他們同時進入紫禁城當然很不現實。於是與會各國公使、軍事頭目議定:選派代表各個國家的「小分隊」進宮,具體人數則大體按照各國軍隊的實際比例而定。初步決定的行軍序列,依次為日軍、俄軍、德軍、英軍、美軍、法軍、義軍、奧軍。原因是參加八國聯軍的日軍人數最多,當初向北京進發時也走在前頭。但俄軍表示堅決反對,強烈要求由他們擔任領隊,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日軍「有禮貌地」讓步了。這樣,行進順序又變成了俄軍第一、日軍第二、英軍第三、美軍第四、法軍第五,後面是德軍、義軍和奧軍。

最後,由負責把守午門的美軍方面的頭目通知宮內留守人員:聯軍定於八月初四日9時進入紫禁城!並恐嚇說,如果配合可以確保皇宮安然無損,否則將毀壞紫禁城。

聯軍進入紫禁城

光緒二十六年八月初四(1900年8月28日)這一天,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是個慘澹的日子,但八國聯軍及其使館人員卻各個有著很好的心情,看起來都為能夠參加一次重大的「國際行動」而神氣十足。他們先在午門外廣場聚齊,舉行簡短的閱兵儀式,由炮兵鳴「禮炮」21響,隨著一聲“Entrez daus Le Palais de L′Empereur”(「進入皇宮!」)的命令,便在俄軍司令官利涅維奇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開進午門。前後依次是:俄軍800人、日軍800人、美軍400人、英軍400人、法軍400人、德軍250人、義軍60人和奧軍60人,所有官兵都全副武裝。

這些來自8個國家的侵略者,穿著各自不同的軍服,吹著不同的號角,奏著不同的樂曲,舉著不同花色的國旗,在只有中國皇帝才能走的紫禁城中軸線上緩緩前行,耀武揚威。他們中雖然只有兩個國家使用同樣的語言,然而朝著一個共同的目的,行動卻相當一致。只是中軸線上宮殿建築、臺階較多,讓那些騎馬的軍官吃了一些苦頭。

在紫禁城的北門──神武門外,一支俄國軍樂隊正在待命。每當一個國家的隊伍走出皇宮,便開始那個國家的國歌,諸如《上帝保佑女皇》、《星條旗永不落》等等。根據一名英國隨軍記者的回憶,這時還曾出現一個小小的插曲:

幾乎沒有人注意到發生了一件奇怪的意外,俄軍樂隊在大吹大擂地演奏的《馬賽曲》,這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進行曲,在君主制的鄰國義大利是被禁止的樂曲。當法國人還沒走完時,義大利人緊跟在他們後面走來了。此時《馬賽曲》還在全力演奏著,俄國將軍立即發現了這個失禮的情況,並徒然地揮手示意樂隊指揮停止演奏。這時樂手們吹得正起勁,只好派將軍的副官穿過佇列制止演奏,共和國進行曲急匆匆地停止了,立刻演奏起義大利樂曲。這對義大利人來說真是如釋重負,在剛才那逆耳的外國樂曲中行進,他們看上去困惑不解。([英]薩維奇‧蘭德爾著、方兆麟譯《中國與聯軍》)

軍隊陸續走出神武門後,這場「國際大檢閱」本應告一段落。可是,各國軍官、外交官和隨行的記者們卻又原路返回,繼續「參觀」充滿誘惑的皇宮。他們走進宮殿時,不僅紛紛坐到皇帝御座上照相,而且見到喜歡的東西便順手牽羊,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

我們來到乾清宮──皇帝的私人宮殿,該處保存完好,有華麗的玉石和赤金的瓶。兩邊有許多用漂亮的象牙作栓的帶金龍的盒。這些盒是用來盛美麗的金飾、官方勳章,玉璽、琥珀項鏈、裝飾品和其他這類物品的。一大群聯軍軍官見到這些東西伸手就拿,有的打碎這些盒子,把他們想要的東西裝入口袋……一件更壞的事發生了。從院子出來時,其中一個陪同參觀者的中國官員毫無表情地站在那兒,頭戴有流蘇的帽子,一串琥珀和玉石項鏈垂在胸前,上面有標誌他官階的垂飾。一個軍官走近他,一彎腰把那串珍貴的項鏈從他脖子上摘下來,掛在自己的頸上,然後說了聲「再見」,得意地擺了擺手揚長而去。……我們走進一座美麗花園的側廳,在遊廊上擺著6個不值錢的小盤子,有兩個裡面放著幾片老式洋餅乾,有兩個盛著核桃,最後兩個盛著乾果。幾名宮廷僕人站立著,表情陰沈,長袍拖到腳面,給需要的人沏茶。人們急忙向茶水和食物奔去,那些聯軍征服者們甚至連盤帶杯都帶走了。……最重要也是最精緻的殿是太和殿,……這座宮殿的正面是一座宏偉的大院,有美麗的漢白玉圍欄和三條臺階,中間一條只能由皇帝使用。院子和建築物到處都是廢子彈殼,院中長滿茂密的茅草。這是一幅快要垮掉的雄偉壯麗的景象。(同上)

這些人從太和門、午門走出皇宮,「參觀」活動才算結束。

珍貴文物損失難以估計

關於這天宮中的損失情況,清宮檔案中恰好保存有一份〈洋人拿去幹清官等物品清單〉,上面開列這樣的名稱和數字:玉器165件、瑪瑙44件、瓷器3件、筆16支、核桃珊瑚20件、扇子5把、搬指6個、竹木器7件、玩器35件、冊頁14頁、手卷4軸、掛軸2件、銅器8件和石器墨紙4件,以上共331件。另外,乾清宮內的青玉古稀天子之寶1方、青玉八征耄念之寶1方、銅鍍金佛像2尊、碧玉雙喜花觚1件和碧玉英雄合巹觥1件等物也被竊走。其後,在八月初六、十二、二十七,九月初一和十月初三、初七、初十等日的檔案中,也都有類似的記載。

屢次劫掠之後,負責把守紫禁城城門的日美軍隊頭目,還共同議訂了一個所謂的〈遊覽紫禁城章程〉,現引錄於下:

此章程自西曆(1901年2月)十九日,即中曆元旦為始,照行。
此章程因方便文武官員及各國士商入紫禁城而設,以免有屢報宮中之物為遊客所攜失之事。此係美日兩國提督會議,開定下列各條:
(一)凡文武官員,及各國士商,應持有聯軍各管帶官之信函,准於每禮拜二、禮拜五等日,自午前十點鐘,至午後二點鐘止入內。二點鐘以後,應請各位退出。
(二)按前條所開之各管帶官之信函,應請於前兩日預投,或致美提督,或致日提督。函中聲明係某官居長,及應偕行人數。美日提督自當互相知會。
(三)遊者應由南門入,由北門出。其餘各門,均不能擅開。(按第八條所開各位,不在此例)
(四)凡大內懸有免入等牌之門戶,均請免入。
(五)當開明各日期時辰內,應有派出值日美日武官照料。
(六)大內所用華僕,除奉有美長官或日長官之准狀外,不准帶物件外出。
(七)所有華人出宮禁者,應由把門美兵、日兵認真搜檢。倘查有違章之物在身上,應由把門兵丁扣留,具報長官,以便申報提督核辦。
(八)如瓦統帥(指瓦德西)及聯軍各官長提督,及其偕來之友,不論何日,在上午十點鐘至午後二點鐘之間,紫禁城南門可以啟開延入。或有人持瓦大帥及聯軍各官長提督之名片投交守門武官,亦可放行。(佚名《西巡迴鑾始末記》)

這份「章程」是否得到了切實執行,目前已無從得知,但它至少說明洋人隨意入宮、盜竊之事時有發生。紫禁城中的文物珍品究竟被竊走多少?即使在當時也很難做出準確統計。至於三海、頤和園、景山、太廟、社稷壇、天壇、先農壇等皇家禁苑,六部九卿等各衙署,以及鑾駕庫等存儲宮廷物品的庫房,丟失、損壞的各類典章文物、國寶奇珍,價值更難以估算。

而那些來自「文明世界」的人們,不知是在何種心理支配下所做出的荒唐舉動,今人也很難理解。三大殿台基上的8口鎏金銅缸,既是宮中的消防儲水用具,又是頗有氣勢的建築陳設,聯軍進宮後竟用刺刀在上面瘋狂地亂刮,直至華美的鎏金層完全剝落。時至今日,銅缸上的斑斑刮痕依然十分清晰,似在靜靜訴說當年的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