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怪啊?三个月灭亡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12:25
这个说法很流行,不过这出处到底是鬼子的作战方案还是某鬼子官员的呓语?
找不到出处啊,不会是跟成语‘灭此朝食’一类的大话吧:L :L :L这个说法很流行,不过这出处到底是鬼子的作战方案还是某鬼子官员的呓语?
找不到出处啊,不会是跟成语‘灭此朝食’一类的大话吧:L :L :L
在SC上看到过一种说法,是从“三个月内搞定支那的问题”而来的,具体怎么搞定可能是亡了中国、战胜中国割地赔款、或者是让中方做出妥协、打到中国人怕了主动要求协商解决,等等。
不过战端一开就收不住了
不过是日本陆军部某个白痴的狂言罢了。
三个月灭亡中国这样的白痴言论出自倭寇陆军吧?然后又不知道是哪个白痴把这话当真理和宣传口号宣传出来,结果....................
;P 日本陆军地疯子说地,那会日本陆军这样地狂人不少,还叫嚣过吞俄灭美呢.
日本本部疯子不少,对美国开战就是一例
看来是没有具体出处拉:L :L :L 以后还是不要说什么“粉碎倭寇XXX灭亡中国的梦想”比较客观
查杉山这个人.具体我记不清了,最早好象就是此人喊的.
另外日军以为攻克南京就算成功.
凇沪一战,日本再也不敢说三月灭亡中国了。
日本方面的说法是三个月解决支那事变,意思就是三个月后中国就要求和,就和过去日军几次局部挑衅的结果一样。

但是中国这次没有求和,反而主动扩大了战争规模,日本目的就落空了。

至于说三个月灭亡中国,是把日本方面的目的做了夸大,夸大后的目的不能达到,让国民相信日本是吹牛,从而加强信心……歪曲对方的说法,在宣传中是常用的手段,不足为奇。

比如F-117被击落,很多人欢心鼓舞,说神话破灭,可是美国军队从来就没说过F-117无敌……基本上,这是弱者用来鼓舞信心的手段。
老大分析的有一定道理:handshake :handshake
关于……的神话,当然不是对手自己说的了,他说也不一定有人信啊。主要是一开始貌似强大而且战绩很好,所以我们自己就有些相信了。
不知道現在YY的風氣很強。
东三省用了几天?多少兵力?:L :L :L
还有个问题我们一直说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在此之前的喜峰口战斗中,我国军队已经打败过日军了,应该讲这个神话在喜峰口便破了,但我们一直没有这种说法.
日本陆相杉山元在日本天皇问战争所需时间时,说“一二个月就足够了”。 :D ;P
可以去看看冰冷雨天《有一类战犯叫参谋》系列,里面对于日本军部的疯狂和变态有非常到位的描写和分析。
在此之前的喜峰口战斗中,我国军队已经打败过日军了
——————————————————————————
喜峰口大捷是击退日军,不是歼灭战。

江桥抗战也击退过日军,但不是歼灭战。

第一次击败日军是镜泊湖连环战大捷,这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第一次大捷。

镜泊湖连环战役的指挥官,GCD员李延禄回忆录《过去的年代》有记录:
“缴获了毁损的枪支1500多支,完好的三八式步枪2000多支。据此,可见敌寇伤亡应在3600人以上”。书中还说“损坏的1500多支枪,被送到了东宁兵工厂锤炼修补”。而根据《牡丹江晨报》一位记者的调查,在今天的东宁县档案馆里,的确有一份编号为M3号的档案,档案中记录着:“1932年,刚成立不久的东宁三岔口兵工厂接到第一批生产任务,修理从墙缝战斗中缴获的日本三八枪1500支”。
纯粹的屁话
弹丸小国没有纵深防御
怎么能抵挡导弹猛轰?
虽有做狗换来的防御体系也是摆设而已。
原帖由 蛀衣霉菌 于 2007-8-25 22:22 发表
在此之前的喜峰口战斗中,我国军队已经打败过日军了
——————————————————————————
喜峰口大捷是击退日军,不是歼灭战。

江桥抗战也击退过日军,但不是歼灭战。

第一次击败日军 ...

按缴获计算歼敌数字是不精确的。
原帖由 新北洋水师 于 2007-8-23 09:03 发表
凇沪一战,日本再也不敢说三月灭亡中国了。

淞沪一战,日人信心百倍。大量歼灭了国军有生力量,旋即攻陷首都。如果这场战争以第二次淞沪会战的效率来打的话三个月结束也许不行,一年三个月倒也不是那么夸张!
日寇真正知难,要到武汉会战了。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8-23 09:08 发表
日本方面的说法是三个月解决支那事变,意思就是三个月后中国就要求和,就和过去日军几次局部挑衅的结果一样。

但是中国这次没有求和,反而主动扩大了战争规模,日本目的就落空了。

至于说三个月灭亡中国, ...

大秦的话很有道理,支持。
小日本当时可是狂妄的很.
原帖由 蛀衣霉菌 于 2007-8-25 22:22 发表
在此之前的喜峰口战斗中,我国军队已经打败过日军了
——————————————————————————
喜峰口大捷是击退日军,不是歼灭战。

江桥抗战也击退过日军,但不是歼灭战。

第一次击败日军 ...

说的是否是胜仗,不是说什么歼灭战。

1933年3月9日由赵登禹将军指挥的国民党陆军第29军37师109旅在长城喜峰口大胜日军。当时日本的报纸是这样评论:“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闻名全国的《大刀进行曲》就是此役之后创作出来的。


看看彭对于平型关的评价:


“平型关战斗完全是伏击战,敌人事先一点也没有预料到,可在战果方面,我们连一个日本兵也没有生擒,只是缴获了百余支没有破损的步枪而已,敌兵破坏了武器,伤兵自杀了。”
  
  (典出 彭德怀《关于华北根据地的工作报告》)
]]
一个日本兵都没有生擒,那是因为全都彻底消灭了!
原帖由 幻海魔刀 于 2007-8-27 20:30 发表

平型关战役难道不是一场胜仗吗?要说伤亡比便的话那喜峰口战役敌我伤亡比例多少?抓到几个日军俘虏?缴获了多少武器?要说当时蒋委员长对此也是大加赞赏,报纸上也是把战果严重夸大.

平型关其实并不能算一场战役,不过是一场伏击战。被歼灭的是日本的几百人的后勤运输部队,战斗人员据说不足1/3,这战斗力又能怎么样,况且还是平型关那样险要的地形时被伏击,这又有什么值得大吹特吹的?
原帖由 lolik 于 2007-9-2 19:30 发表

平型关其实并不能算一场战役,不过是一场伏击战。被歼灭的是日本的几百人的后勤运输部队,战斗人员据说不足1/3,这战斗力又能怎么样,况且还是平型关那样险要的地形时被伏击,这又有什么值得大吹特吹的?

一千人是有的,战斗力显然不差,当时蒋委员长何尝不是帮着大吹特吹?国军动不动就"大捷"时共军这边不也是帮着一起大吹特吹?
平型关这样的胜利离"大捷","第一次打败日军"还是有相当的距离的,gcd的宣传而已
]]
第5师团用精锐部队来保护后勤运输所以战斗力其实不差,伏击战不算战役?你规定的?那当年我读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武汉会战还写日军伤亡二十多万的数据呢.
原帖由 龙起东方 于 2007-9-3 08:55 发表
第5师团用精锐部队来保护后勤运输所以战斗力其实不差,伏击战不算战役?你规定的?那当年我读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武汉会战还写日军伤亡二十多万的数据呢.

精锐部队?哪里有记载?数量又有多少?

战役指的是大规模的会战,那次伏击战无论从规模和歼敌数量等方面来说都不足以称为战役。
]]
原帖由 龙起东方 于 2007-9-3 12:58 发表

转贴
目前关于平型关之战,日文资料中萨注意到三本很有价值的材料,《第二十一联队战史》,原每日新闻随军记者益川的《大陆舞台上的中日死战》,前者日本各大图书馆都可以借到,后者在《丸》杂志上曾经连载。 ...

我没有看出战斗力强在什么地方。
这支日军又不是作战编制的部队,而且带那么多伤兵,在险要的地形中被伏击,这更不值得大吹特吹了。


只有大规模会战才算战役,不知是那位专家划定的,不会是你吧?

战役的定义就是大规模的会战,这会战是有许多个战斗组成的。平型关伏击日军后勤部队不过是一场小规模的战斗,无论从规模或者作战次数上讲都不足以称为战役。
你见过哪场其他的战斗被称为战役了?
大行李部根据日本作者在《中国战线从军记》一书中可以知道是属于辎重部队。主要负责运输步兵和军官的军服,军靴等个人物品。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其中许多人员是朝鲜人。
实际上从平型关一战中的战略意义远远大于战术意义。也就是说实际意义要小于宣传意义。平型关的战斗让共产党军队了解到了日军不同于以前的敌人,也确实了毛同志的游击战。但是我们不应该对这场战斗宣传过高,以优势兵力伏击敌人却打出个伤亡1:1。而且林彪当时的指挥水准也不高,为什么在战斗爆发前不占领北坡老爷庙高地?却在战斗开始后才跟日军争夺。
]]
原帖由 新北洋水师 于 2007-9-4 08:49 发表
实际上从平型关一战中的战略意义远远大于战术意义。也就是说实际意义要小于宣传意义。平型关的战斗让共产党军队了解到了日军不同于以前的敌人,也确实了毛同志的游击战。但是我们不应该对这场战斗宣传过高,以优 ...

好像是说当时刚下过大雨,八路军刚刚赶到来不及到老爷庙布防,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下雨后爬上去会留下大量脚印,日军进伏击圈前如果注意到了就麻烦了.
  一次战斗,为什么会发生“两件大惨事”呢?原来,进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六千余”部队伏击圈的日军,分属两个部队!这两个敌军部队,一个是从平型关返回灵邱的“新庄自动车队”搭载其他日军部队一部,属于日军第六兵站汽车队,由两个中队组成,搭载部队人数不详,从西向东进入八路军伏击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新庄淳中佐,日军资料中没有记录它的总人数,但是从后面记录的伤亡来看,这支部队比对向而来的大行李部队要多得多,有朋友考证日军旅团长三浦少将和从前线归来的慰问团也在其中,这一点我所见到的日方资料没有记载,存疑;第二个是携带大批弹药,衣物,粮食等物资从灵邱向平型关前线支援的步兵第二十一联队(指挥官浜田大佐)辎重部队,第五师团参谋桥本顺正中佐与他们同行。


11师六千余??林彪师长即命令部队25日零时出发。战士们顶着狂风暴雨,涉急湍山洪,在拂晓前到达了指定地区,把全师主力布置在平型关到东河南镇10余里长的公路南侧山地边缘上。343旅之686团位于白崖台附近,左侧是685团,右侧是687团,口袋底是第33军之独立8旅,115师第344旅,687团断敌退路并打援敌,688团作为预备队。这一部署使得进攻平型关的敌人完全处于包围圈伏击之中。八路军同时又以一部从关沟出发,主动接应郭宗汾的出击部队。


你那来的资料显示115师才六千余人伏击日军的?

原帖由 幻海魔刀 于 2007-9-4 08:55 发表

好像是说当时刚下过大雨,八路军刚刚赶到来不及到老爷庙布防,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下雨后爬上去会留下大量脚印,日军进伏击圈前如果注意到了就麻烦了.

 9月14日,115师先头部队进抵大营,派出侦察部队调查平型关地区地理情况和敌情,为平型关歼敌做各种准备。23日,林彪、聂荣臻在上寨召集干部会议,作出初步计划。24日,第二集团军、第六集团军送来“平型关出击计划”,拟定71师附新编第2师及独立8旅一部配合115师向平型关以东的日军出击。
而平型关战斗发生在25日,说八路军赶不到老爷庙布防也说明林彪指挥水平并不高明。明明在14日就派出侦察队调查了平型关的地理和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