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内大明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3:58:59
大明宫是唐朝初期新建的一处宫殿区。贞观八年(634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为备太上皇“清暑”,由百官献赀助役,开始营建。“太宗贞观八 年七月,上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上皇以隋文帝终于彼,恶之。冬十月,营大明宫,以为上皇清暑之所”。 但是,宫还未建成,太上皇李渊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在大安宫了。大明宫的营建工程也就此停工。大明宫再次大规模营建是在高宗龙朔时期。“龙朔二年(662年),高宗染风痹,恶太极宫卑下,故就修大明宫”。当时为修此宫曾征收关内道延、雍、同、岐、幽、华、宁、鄜、坊、泾、虢、绛、晋、蒲、庆等十五州121钱,且在龙朔三年二月减京官一月俸,以助修建。经过这次大规模营建,大明宫才算基本建成。当然,此后大明宫尚有多次营建和葺修,如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曾修大明宫,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十三年又曾二次增修大明宫宫殿,“新造蓬莱池周廊四百间”,浚龙首池,起承晖殿。不过这些工程只是增修补葺罢了,
 大明宫在郭城的东北处,南接都城之北,西接宫城的东北隅,占据龙首原的高地之上。据考古实测,大明宫周长7628米,面积3.3平方千米,平面形制是一南宽北窄的楔形。它西墙长2256米,北墙长1135米,南墙为郭城北墙东部的一段,长1674米,东墙的北部偏西12度多,由东墙东北角起向南(偏东)1260米,转向正东,再304米,又折向正南长1050米,与宫城南墙相接。它是唐长安城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区。
daminggong.gif


 大明宫周围环筑有宫城,墙面与太极宫一样为夯土板筑,只有各城门两侧及转角处内外表面砌有砖面。城基的宽度,据考古实测,除南面墙基用郭城北墙宽约9米左右外,其他三面墙基均宽13.5米,深1.1米。城墙筑在城基中间,两边比城基各窄进1.5米左右,底部宽10.5米,构筑十分坚固。此外,在宫城北部之外,东、西、北三面都构筑有平行于宫城墙的夹城,亦为板筑土墙。北面夹城最宽,距宫城墙宽160米。东西两面夹城距宫城墙宽均为55米。夹城的修筑,在宫城的后部,配合宫城城墙共同构成严密的防卫体系结构。

lindedian.jpg
麟德殿复原图
  大明宫在唐朝三大内中规模最大,建筑布局以丹风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和玄武门为南北轴线,官厅、别殿、亭阁与楼观等四五十所分布于东西两侧。大明宫的南半部为朝政建筑区,其中三大殿又构成前、中、后三个空间,前为“大朝”,以高大雄伟的含元殿为主体,面朝宽阔的丹凤门广场,国家盛大的庆典多在此举行。中为“中朝”,以宣政殿为主体,朝廷各重要机构如中书省、殿中内省、御史台、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均设在其左右,为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后为“内朝”,以紫宸殿为主体,紫宸殿是紧连后宫的便殿,官员召人此殿朝见亦称“入阁”,在当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大明宫的北部为生活建筑区,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环绕着风景如画的太液池,以太液池为界又可分为东西两大活动区,东部为蓬莱阁、浴堂殿、绫绮殿等,为皇帝与后妃的活动区。西部以麟德殿、金銮殿和翰林院等为主,是皇帝在内廷引对臣僚,举行宴会和观乐赏戏之处。这里最有名的宫殿莫过于麟德殿了。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池风景区,西近大明宫西墙的九仙门,便于大臣出入,故“凡.蕃臣外夷来朝,率多设宴于此,至臣下亦多召对于此也”.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和长安三年(703年)曾在此殿两次宴见日本使节粟田朝臣真人。会昌五年(845年)六年,武宗曾在此殿会见南诏、契丹、室韦、渤海、胖柯等少数民族与边境地区贡使。宫城的北部尚有作为宦官的衙属内侍省,中唐以后,宦官逐渐掌握中央禁军,进而干预朝政,形成“北司”。北司长期与中书、门下省代表的“南司”分廷抗礼,造成了唐朝后期政治上的混乱和腐败。

hanyuandian1.jpg

含元殿复原图
   大明宫中最宏伟的宫殿建筑是位于丹凤门正北的含元殿,它是大明宫第一大殿。也是当时整个长安城中最宏伟的宫殿,它修建在龙首原上,殿基高四丈多。殿前东西两侧建有向外延伸的阁楼,东名翔鸾阁,西名栖凤阁。殿阁之间以回廊相互连接。唐李华《含元殿赋》描写说:“左翔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含元殿的作用和太极殿相似,它与丹凤门配合是举行“外朝”的地方,每至元正、冬至,皇帝则临此殿听政和举行朝会。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当时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含元殿南去丹风门四百余步(约588米),东西广五百步 (约'735米),殿庭极为宽阔。由于它高高地屹立于龙首原南沿之上,殿基高出地面四十余尺,为了百官朝见的方便,于是在殿前修建了二条平行的斜坡砖石阶道,共长70余米,每遇朝会,群臣即由此两道而上。这两条阶道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生而垂其尾,极为壮观,故称为龙尾道。龙尾道的修筑更加映衬出了含元殿的高大雄伟,但也因这条道坡长阶高,成为年边大臣朝见之畏途。大中十二年(858年)正月,宣宗在含元殿卜尊号为“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当时太子少师柳公权年一八十,从坡下步行至殿前,力已委顿,误听封号为“光武和孝”,结果被御史弹劾,罚了一季俸。总之,含元殿的高大宏伟历来为人所称颂,统治者为建此宫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玄武门和重玄门复原图

xuanwuchongxuan.jpg
   李华在其《含元殿赋》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其中建筑木材是由江南山林中精选运来的所谓“择一干于千木”的荆杨之材。为了砍伐 这些木料,“操斧斤者万人”,然后“朝泛江汉,夕出河渭”,运至长安,“拥栋为山”。建筑工人都是能工巧匠,所以殿屋修得非常壮丽,站在含元殿前,终南山清晰可见,长安街道尽收眼底。现在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但在宫殿遗址上仍可体会到当日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的情景。
   由于大明宫是贯穿唐代整个历史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因此这里名殿很多,唐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均发端于此,它是唐代最重要的政治舞台。如位于含元殿之北的宣政殿,为大明宫第二大殿,规模也与含元殿相仿,这里也是皇帝召见朝集使、贡使与策试举人之处。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xuanwumen.jpg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紫宸殿为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由于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人紫宸殿又称为“入阁”。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在当时是大臣颇为荣耀的事情。在紫宸殿西侧的延英殿,中唐以后也颇为有名。它是皇帝在内廷引对朝臣、议论政事的主要殿所。从代宗时起,皇帝每有咨对,或宰臣有所奏届,即在此殿召对,称为“延英召对”。开始仅限于宰相,以后扩大到群臣,而且初无定时,以后或双日开延英,或皇帝不御正殿,就在延英殿视政。由于殿内旁无侍卫,礼仪从简,君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这里东近太液臣之间比较随便,臣下也可以知无不言了。
   大明宫北部的太液池是当时皇宫中风景最优美的景区,位于大明宫北面的中部低洼处,凿于贞观与龙朔时期。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闰五月,又加浚修,并在池周围建造回廊四百问,使其周围绿水弥漫,殿廊相连成为一处著名的宫苑风景区。池中又垒土成山,名蓬莱山。据考古实测,太液池西大池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余米,位于宫城北部中间;东池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余米。可以看出,两池面积均不小。太液池中盛植莲花,且池中富产鱼,当时东内皇帝赐宴,“皆蓬莱池鱼脍”。

daminggong1.jpg大明宫是唐朝初期新建的一处宫殿区。贞观八年(634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为备太上皇“清暑”,由百官献赀助役,开始营建。“太宗贞观八 年七月,上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上皇以隋文帝终于彼,恶之。冬十月,营大明宫,以为上皇清暑之所”。 但是,宫还未建成,太上皇李渊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在大安宫了。大明宫的营建工程也就此停工。大明宫再次大规模营建是在高宗龙朔时期。“龙朔二年(662年),高宗染风痹,恶太极宫卑下,故就修大明宫”。当时为修此宫曾征收关内道延、雍、同、岐、幽、华、宁、鄜、坊、泾、虢、绛、晋、蒲、庆等十五州121钱,且在龙朔三年二月减京官一月俸,以助修建。经过这次大规模营建,大明宫才算基本建成。当然,此后大明宫尚有多次营建和葺修,如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曾修大明宫,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十三年又曾二次增修大明宫宫殿,“新造蓬莱池周廊四百间”,浚龙首池,起承晖殿。不过这些工程只是增修补葺罢了,
 大明宫在郭城的东北处,南接都城之北,西接宫城的东北隅,占据龙首原的高地之上。据考古实测,大明宫周长7628米,面积3.3平方千米,平面形制是一南宽北窄的楔形。它西墙长2256米,北墙长1135米,南墙为郭城北墙东部的一段,长1674米,东墙的北部偏西12度多,由东墙东北角起向南(偏东)1260米,转向正东,再304米,又折向正南长1050米,与宫城南墙相接。它是唐长安城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区。
daminggong.gif


 大明宫周围环筑有宫城,墙面与太极宫一样为夯土板筑,只有各城门两侧及转角处内外表面砌有砖面。城基的宽度,据考古实测,除南面墙基用郭城北墙宽约9米左右外,其他三面墙基均宽13.5米,深1.1米。城墙筑在城基中间,两边比城基各窄进1.5米左右,底部宽10.5米,构筑十分坚固。此外,在宫城北部之外,东、西、北三面都构筑有平行于宫城墙的夹城,亦为板筑土墙。北面夹城最宽,距宫城墙宽160米。东西两面夹城距宫城墙宽均为55米。夹城的修筑,在宫城的后部,配合宫城城墙共同构成严密的防卫体系结构。

lindedian.jpg
麟德殿复原图
  大明宫在唐朝三大内中规模最大,建筑布局以丹风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和玄武门为南北轴线,官厅、别殿、亭阁与楼观等四五十所分布于东西两侧。大明宫的南半部为朝政建筑区,其中三大殿又构成前、中、后三个空间,前为“大朝”,以高大雄伟的含元殿为主体,面朝宽阔的丹凤门广场,国家盛大的庆典多在此举行。中为“中朝”,以宣政殿为主体,朝廷各重要机构如中书省、殿中内省、御史台、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均设在其左右,为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后为“内朝”,以紫宸殿为主体,紫宸殿是紧连后宫的便殿,官员召人此殿朝见亦称“入阁”,在当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大明宫的北部为生活建筑区,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环绕着风景如画的太液池,以太液池为界又可分为东西两大活动区,东部为蓬莱阁、浴堂殿、绫绮殿等,为皇帝与后妃的活动区。西部以麟德殿、金銮殿和翰林院等为主,是皇帝在内廷引对臣僚,举行宴会和观乐赏戏之处。这里最有名的宫殿莫过于麟德殿了。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池风景区,西近大明宫西墙的九仙门,便于大臣出入,故“凡.蕃臣外夷来朝,率多设宴于此,至臣下亦多召对于此也”.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和长安三年(703年)曾在此殿两次宴见日本使节粟田朝臣真人。会昌五年(845年)六年,武宗曾在此殿会见南诏、契丹、室韦、渤海、胖柯等少数民族与边境地区贡使。宫城的北部尚有作为宦官的衙属内侍省,中唐以后,宦官逐渐掌握中央禁军,进而干预朝政,形成“北司”。北司长期与中书、门下省代表的“南司”分廷抗礼,造成了唐朝后期政治上的混乱和腐败。

hanyuandian1.jpg

含元殿复原图
   大明宫中最宏伟的宫殿建筑是位于丹凤门正北的含元殿,它是大明宫第一大殿。也是当时整个长安城中最宏伟的宫殿,它修建在龙首原上,殿基高四丈多。殿前东西两侧建有向外延伸的阁楼,东名翔鸾阁,西名栖凤阁。殿阁之间以回廊相互连接。唐李华《含元殿赋》描写说:“左翔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含元殿的作用和太极殿相似,它与丹凤门配合是举行“外朝”的地方,每至元正、冬至,皇帝则临此殿听政和举行朝会。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当时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含元殿南去丹风门四百余步(约588米),东西广五百步 (约'735米),殿庭极为宽阔。由于它高高地屹立于龙首原南沿之上,殿基高出地面四十余尺,为了百官朝见的方便,于是在殿前修建了二条平行的斜坡砖石阶道,共长70余米,每遇朝会,群臣即由此两道而上。这两条阶道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生而垂其尾,极为壮观,故称为龙尾道。龙尾道的修筑更加映衬出了含元殿的高大雄伟,但也因这条道坡长阶高,成为年边大臣朝见之畏途。大中十二年(858年)正月,宣宗在含元殿卜尊号为“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当时太子少师柳公权年一八十,从坡下步行至殿前,力已委顿,误听封号为“光武和孝”,结果被御史弹劾,罚了一季俸。总之,含元殿的高大宏伟历来为人所称颂,统治者为建此宫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玄武门和重玄门复原图

xuanwuchongxuan.jpg
   李华在其《含元殿赋》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其中建筑木材是由江南山林中精选运来的所谓“择一干于千木”的荆杨之材。为了砍伐 这些木料,“操斧斤者万人”,然后“朝泛江汉,夕出河渭”,运至长安,“拥栋为山”。建筑工人都是能工巧匠,所以殿屋修得非常壮丽,站在含元殿前,终南山清晰可见,长安街道尽收眼底。现在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但在宫殿遗址上仍可体会到当日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的情景。
   由于大明宫是贯穿唐代整个历史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因此这里名殿很多,唐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均发端于此,它是唐代最重要的政治舞台。如位于含元殿之北的宣政殿,为大明宫第二大殿,规模也与含元殿相仿,这里也是皇帝召见朝集使、贡使与策试举人之处。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xuanwumen.jpg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紫宸殿为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由于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人紫宸殿又称为“入阁”。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在当时是大臣颇为荣耀的事情。在紫宸殿西侧的延英殿,中唐以后也颇为有名。它是皇帝在内廷引对朝臣、议论政事的主要殿所。从代宗时起,皇帝每有咨对,或宰臣有所奏届,即在此殿召对,称为“延英召对”。开始仅限于宰相,以后扩大到群臣,而且初无定时,以后或双日开延英,或皇帝不御正殿,就在延英殿视政。由于殿内旁无侍卫,礼仪从简,君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这里东近太液臣之间比较随便,臣下也可以知无不言了。
   大明宫北部的太液池是当时皇宫中风景最优美的景区,位于大明宫北面的中部低洼处,凿于贞观与龙朔时期。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闰五月,又加浚修,并在池周围建造回廊四百问,使其周围绿水弥漫,殿廊相连成为一处著名的宫苑风景区。池中又垒土成山,名蓬莱山。据考古实测,太液池西大池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余米,位于宫城北部中间;东池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余米。可以看出,两池面积均不小。太液池中盛植莲花,且池中富产鱼,当时东内皇帝赐宴,“皆蓬莱池鱼脍”。

daminggong1.jpg
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文化,在古代以中国为中心,以汉式建筑为主,传播至日本、朝鲜、蒙古和越南等国,形成了“泛东亚建筑风格”,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2005102419958977.jpg



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盘龙城宫殿复原图


20051024191044457.jpg

商朝的殷墟博物苑


20051024191129894.jpg

周朝的召陈遗址复原图
2005102419125198.jpg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王陵享堂复原图


20051024191254455.gif

   秦朝咸阳宫"一号宫殿"复原图


2005102419146806.jpg

唐朝太极宫复原鸟瞰图



20051024191518149.jpg

唐朝太极殿复原图
中国建筑史之探讨

前言:
    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是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与体系的造型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文化层面上表现出三大特点:其一,注重审美性与政治伦理性的高度统一;其二,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现;其三,在多样变化中注重综合性的整体空间意象。其形式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多以群体组合的形式构成丰富的空间序列,如以十字轴线展开的坛庙建筑;以纵轴为主横轴为辅的民居和宫殿建筑;以曲折轴线展开的园林建筑。不管哪种展开方式都形成抑扬顿挫,有前序、高潮、尾声的空间序列。②单体建筑造型有一定的规格程式,如殿、亭等形制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组成,同时各部分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到了清代,这种规格化已达极至。③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所形成的体量巨大的屋顶,与坡顶、正脊和翘起飞檐的柔美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最突出的形式特色。④室内空间处理灵活多变,常用板壁、槅扇、帐幔、屏风、博古架隔为大小不一、富有变化的空间,产生迂回、含蓄的空间意象。⑤注重建筑构件的色彩和装饰彩绘的表现性,并以此标示等级与功能的差异。中国建筑艺术按时间序列可分为秦汉、隋唐、明清、近现代四个阶段。①秦汉阶段。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如庭院形式、对称布局、木梁架结构、单体造型、大屋顶等已初步形成,不过因诸侯割据而南北各异。秦汉时已有雕刻和彩绘,布局舒展、整齐,具有明确的伦理、等级、秩序等内涵,表现出刚健、质朴的风格特色。②隋唐阶段。汉末到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南北民族的大融合以及文人士大夫归隐山林的思想情趣和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使南北朝时期的建筑艺术在传统的理性精神中加入了许多浪漫情调。至唐代终于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貌。宏伟、规整的都城,恢宏舒展的宫殿、坛庙,规模巨大、形制多样的寺塔、石窟,造型浑厚,装饰华丽,展示出博大伟美的风格特征。③明清阶段。经五代两宋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各地方文化,乃至蒙古、藏、阿拉伯文化的进一步交融,至清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走向最成熟的阶段。城市街巷规格方整,宫殿陵墓建筑定型化,但形制增多,手法多样。造园艺术空前繁荣。其总体风格是雍容、典丽、严谨、清晰。④近现代阶段。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方文化的东渐、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的变迁,20世纪的中国建筑产生了较大的变异。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增加了建筑的比重,空间更加曲折多变,装饰更加繁复细丽,且出现了大量中西合璧式的公共建筑,更加注重其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80年代以后城市整体布局更加开放,变革更加迅速,风格更加丰富多样。寻找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的有机结合将是中国现代建筑的重要课题。
正文:
1.历代建筑
  先秦建筑
  据载,夏人以木器翻土,以石刀、蚌镰收割,因当时铜很珍贵,还未用于农业生产。那时人们已不再消极适应自然,积极的开河道,防洪水,有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且有规则的使用土地,人们的天文历法知识也逐渐积累起来,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就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更加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月,称为“殷历”。商人开始使用甲骨文,手工业已很发达,青铜冶铸、制陶和玉石雕刻业都有很大发展,已有各种行业的作坊。西周时期,农业进一步发展。粮食和其他作物的品种增多了,主要粮食有黍、麦、稻等。桑麻的种植很普遍,麻布和丝绸是当时的衣料来源。那时已有人工灌溉,开始使用绿肥,还知道灭杀害虫,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周代手工业种类多,分工细,包括青铜制造、制陶、纺织业等,号称“百工”。商周的青铜器造型美观,生动逼真,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春秋以后,铁制工具的出现改变了生产方式,土地渐转到私人手中、城市兴起,货币经济得到发展。   周代是我国文化勃兴的时代。周公旦为西周置礼备乐,辅佐周成王和周康王,使周朝出现了最太平、最富裕的时期,史称“成康之治”;西周末年,奴隶制开始瓦解,这种社会的变革使文化的空前繁荣,出现了老子,孔子的等大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夏、商建筑
  传说中的夏代的建筑遗址尚在探索中。已发现的此期最早建筑是位于河南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对它的文化性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文化,另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早期属夏文化,晚期属早商文化。(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为夏代末年。据载,夏末桀居斟寻,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夏桀的都邑斟寻)已发掘出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有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一般居住址、陶窑和墓葬等,并出土了大批遗物。
  二里头宫殿建筑遗址已发掘两座。一号宫殿庭院呈缺角横长方形,东西108米、南北100米,东北部折进一角。在整个庭院范围用夯土筑成高出于原地表0.4~0.8米的平整台面,可见为在湿陷性黄土地上建大屋而不致沉陷,此时建筑上已大量应用夯土技术。庭院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殿堂建筑。殿顶应是最为尊贵的重檐庑殿顶。《考工记》和《韩非子》都记载先商宫殿是"茅茨土阶",遗址也未发现瓦件,故殿顶应覆以茅草。 前是平坦的庭院,院南沿正中有面阔七间的大门一座,在东北部折进的东廊中间又有门址一处,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  
一号遗址复原图
new_pa1.jpg

  西周建筑
宫殿建筑
已发掘周代建筑基址有山西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二处。 在山西岐山与扶风两县之间的周原是周朝的发祥地和早期都城遗址。周人自古迁至周原,此处一直是早周都邑。武王灭商后,将周原分封给周、召二公作采邑。在贺家村北,包括董家、凤雏村、朱家在内有一座周城遗址,云塘村亦有四方周城一座。
   凤雏建筑基址有2组:甲组建筑坐北朝南,面积1469平方米,是一座高台建筑。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而北布置了广场、照壁、门道及其左右的塾、前院、向南敞开的堂、南北向的中廊和分为数间的室(又称寝)。中廊左右各有一个小院,室的左右各设后门。三列房屋的东、西各有南北的分间厢房,其南端突出塾外,在堂的前后,东西厢和室的向内一面有只廊可以走通,整体平面呈日字形。此处建筑的墙用黄土夯筑而成,一般厚0.58~0.75米。墙表与屋内地面均抹有以细砂、白灰、黄土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墙皮厚0.1厘米,表面坚硬,光滑平整。从基址上的堆积物推测,屋顶结构可能是采用立柱和横梁组成的框架,在横梁上承檩列椽,然后覆盖以芦苇把,再抹上几层草秸泥,厚7~8厘米,形成屋面,屋脊及天沟用瓦覆盖。此外这组建筑还附有设排水设施。乙组基址位于甲组西侧,坐北朝南,墙内发现有柱础石,建造结构与甲组宫殿相同。
   岐山宫殿是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已有相当成熟的布局水平。堂是构图主体,最大,进深达6米,堂前院落也最大,其他房屋进深一般只达到它的一半或稍多,院落也小,室内和院落一般都有合宜的平面关系和比例。室内外空间通过只廊作为过渡联系起来。各空间和体量有较成熟的大小、虚实、开敞与封闭及方位的对比关系。这种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式,规整对称,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具有统率全局的作用,使全体具有明显的有机整体性,体现一种庄重严谨的性格。院落又给人以安定平和的感受;这种把不大的木结构建筑单体组合成大小不同的群体的布局,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群体构图方式,得到长久的继承。

new_pa2.gif
岐山宫殿甲组遗址复原图

new_pa3.jpg  
轴侧剖图


  春秋、战国建筑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
战国建筑可以河北平山中山王陵为代表。它虽是一座未完成的陵墓,但从墓中出土的一方金银错《兆域图》铜版,即此陵的陵园规划图,仍可知它原来的规划意图。中山王陵有封土,同时在封土上又有享堂。据《兆域图》和遗址,复原其当初形制是外绕两圈横长方形墙垣,内为横长方形封土台,台的南部中央稍有凸出,台东西长达310余米,高约5米;台上并列五座方形享堂,分别祭祀王、二位王后和二位夫人。中间三座即王和二位王后的享堂平面各为52×52(米);左右二座夫人享堂稍小,为41×41(米),位置也稍后退。五座享堂都是三层夯土台心的高台建筑,最中一座下面又多一层高1米多的台基,体制最崇,从地面算起,总高可有20米以上。封土后侧有四座小院。整组建筑规模宏伟,均齐对称,以中轴线上最高的王堂为构图中心,后堂及夫人堂依次降低,使得中心突出,主次更加分明。中国建筑的群体组合多采院落式的内向布局,但也有外向性格较强者,中山王陵虽有围墙,但墙内的高台建筑耸出于上,四向凌空,外向性格就很显著。封土台提高了整群建筑的高度,使得从很远就能看到,很适合旷野的环境,有很强的纪念性格,是一件优秀的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new_pa4.jpg

中山王陵享堂复原图


  
  
2.建筑之谜
    西夏陵建筑之谜有望破解
困扰考古学界多年、也引起广泛探索和争议的西夏陵墙体建筑问题,现在终于有了答案。最近,考古人员对三号陵月城、陵城的现场清理,不仅发现了一些从未发现过的珍贵文物,也发现了许多尘封已久的秘密。其中几件灰陶“鸟人”更令人惊叹不已。

  这次清理发掘是在中国社科院三位资深考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虽然清理发掘面积只有3300平方米,只占计划发掘面积1.66万平方米的1/5,但这露出的“冰山一角”,就足以令考古学界兴奋不已。

  墙体建筑是西夏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千百年来倒塌损毁严重,已经很难知道它的原貌了。这次发掘,基本搞清了三号陵月城、陵城墙体的结构、形制、体量及装饰。在52米长的月城东墙残基,发现了18对柱洞及草秸泥、红墙皮等遗迹,也发现了大量的板瓦、筒瓦、瓦当、滴水。清理发现,用黄土夯制的墙体厚达2.45米,每间隔3米就在土墙两侧嵌有一对方形木柱。可惜这些起加固和支撑作用的立柱均已荡然无存。令人称奇的是,专业人员还在月城墙体两侧距墙体 48厘米的地面上发现两条成行的小水坑遗迹,专业人员认为那是滴水线。根据发现,考古专家认为,此处墙体是在黄土夯筑的外面涂抹了几厘米厚的草秸泥,再涂上赭红色颜料,墙脊上建有人字形屋顶并铺砌板瓦、筒瓦、瓦当、滴水,从两条滴水线相距3.41米来看,这个顶部建有出檐复瓦并饰以其他建筑构件的红色墙体是十分雄伟壮观、庄重典雅、威严肃穆的。

  但陵城墙体并非都无外砖包砌。此次在三号陵内城东南角阙处意外地发现了五个相互连接的圆形夯土墩台,其底部均用契形砖包砌且相当规整完好,包砖最高的地方尚有1.8米。专家认为,此处应为实心的象征性建筑,土墩台上可能建有高低错落的五座塔式建筑。这种建筑风格与中原地区区别明显。这说明西夏文化除吸收中原汉唐文化的营养之外,还深受中亚民族文化的影响。

  考古人员还对陵园内城东神门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其中泥制灰陶、红陶塑像堪称难得一见的珍品。被专家称作“鸟人”的灰陶塑像共有5尊,其中3尊大体保持基本轮廓,一尊基本完好。塑像高42厘米,人头鸟身,空心,面目慈祥,发髻高耸,用两串串珠将头发笼起,其后背有三个长条插孔,两个插有活动翅膀,一个插有尾翅。鸟腿粗壮有力,刻有羽饰。底座正面是对称的卷云。像身前倾,作振翅欲飞状。这种塑像又称“妙音鸟”,在佛经中被称作“迦陵频伽”,此处可能是用作建筑装饰。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红陶塑像,尚有14个比拳头略大的头基本完好。专业人员从现存资料分析,它们的身高约有40厘米,眉心都有吉祥痣,头戴花冠,慈眉善目,有的双手合十,花冠上的花纹细腻清晰,比例匀称。

  据悉,三号陵清理发掘目前只是暂告一段落,明年开春将继续发掘。
  
3.建筑文化
上梁的时辰是经过周密计算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墙角是关键。房子立得稳,站得正,方向对,都得看墙角。所以,立墙的时刻,重要人物都要到场。
  风水先生手拿罗盘,表情严肃,目光专注,口中喃喃有词,使这一时刻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房子上梁的时辰是经过周密计算的,家中每个人的生辰的八字都是这个时辰的参数。也许是因为把家中每个人的运气都托给了这根支撑一家基业的大梁吧?

最恐怖的是火

   传统民居都是木结构的,因此木结构的保护和防火就成了大问题。从造房子的那天起,人们就期望日后房屋坚固,免遭虫蛀、火烧。上梁时,主人在梁上挂只箩筐,筐中装只鸡,一来鸡吉同音,吉利;二来认为鸡能吃蜈蚣、白蚁,可保木结构牢固。
为了防火,浙江民居普遍都用马头墙,以防火势蔓延;有的大型民居布置水塘,为消防提供方便。
屋脊大量地运用像征主义手法,用鱼、草等水生动植物做装饰;梁枋被雕刻成翻卷的波浪,好像整座房子都被水覆盖。
历次大火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点火星能败倒一户世代簪缨之家,一把火能毁灭半座城池。
  因此,砖木结构的建筑最恐怖的灾星就是号称“祝融君”的火。
4.先秦建筑技艺
   商周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已初步形成了中国建筑的某些重要的艺术特徵,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轴对称的布局,木梁架的结构体系,由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屋顶在立面占的比重很大。春秋战国时期诸候割据,各国文化不同,建筑风格也不统一。大体可归为以齐、晋为主的中原风格和以楚、吴为主的江淮风格,秦统一全国后建筑风格才趋于统一。
商代较大的建筑主体用木骨泥墙为承重墙,四周或前后檐另在夯土基中栽植檐柱,建一圈只廊或前后檐廊。并且商代已出现了夯土城墙,城市布局已初具雏型。在商代后期遗址的较小的建筑中,还出现了坯砌的承重山墙。西周都城中的宫殿情况不明,但周原遗址说明当时是以檩架为主梁架。建筑台基以草泥制土坯砌筑,西周中期已出现了面积达280平方米,最大面阔5.6米,全部瓦屋顶的大型木框架房屋,夯土墙只起保持稳定和围护作用;湖北春发掘出的周代遗址则明确地说明干阑结构已普遍应用。至此,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木构架,采取封闭式有中轴线的院落式布局这两个主要特点已初步形成(但直到隋以前仍有大量建筑是夯土承重墙的土木混合结构)。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木结构成为主要结构形式,高台建筑发展,战国时期留下许多城市遗址,反映了当时城市建设的发达。许多城内留下了巨大的夯土台,证实了文献中“高台榭,美宫室”的记载。足见在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时代 建筑也未曾落后。现存一些战国时代的铜器上保存着线刻的建筑形象,是现知最古老的建筑立面图(也许是断面图),有踏步或坡道、屋顶、柱、梁,根据细部仍可断定是纵架。
new_pa5.gifnew_pa6.gif
  
战国漆器上的建筑形象

new_pa7.gif
  
西周青铜兽足方鬲上的门
new_pa8.jpg
中山王墓铜案的斗拱


    在挖掘这一时期的建筑遗址时,常常出土一些铜建筑构件。这就是所谓的“釭”,或称“金釭”(釭音杠)。在周代,榫桙技术还不成熟,在木结构的结点上须加釭进行加固,或用其连接木构件。这些釭上通常有精美的纹饰,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后来木结构技术有了进步,釭不再是必须物,但作为一种装饰物它却保留了下来,并发展为一种装饰性的釭。因为在当时还在使用夯土承重墙,可以推测,在用于拉固夯土墙的木制“壁带”曾上大量使用过这种装饰性的釭。

new_pa9.jpg
转角釭

  
釭的原始意义——连接,加固木构件

new_pa10.gif

装饰性釭的用法

  new_pa11.jpg
可能装釭的位置(室内)

new_pa12.jpg

3.总结  
个人心得:  
  林晓东(239):从这次的研究中使我对中国古代建筑有了深刻的了解,为它的博大精深而叹为观止.远至阿房宫,近至中心纪念堂,无不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结晶.建筑是一种艺术,审美与政治伦理的高度统一.建筑体现一个民族的生活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优秀与否的象征,自从有了这次的研究经历之后,我深深地爱上了中国的建筑,从建筑中得到的快乐,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所有的古代建筑不用一根钉子,一颗镙丝,而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简直是建筑界的奇迹,建筑中的谜团,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汪穗华(255):经过一番研究调查,我们深深地为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而折服,当然,我们对中国的建筑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建筑艺术是在世界建筑史上是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与体系的造型艺术,中国的华丽精致、气势雄伟的皇家园林,尚小巧而贵情趣的私家园林,四合院,寺庙,长城,无一不是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

  
张梦原(254):本人在这次课题研究中虽然做出的贡献不大,但能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自觉独立的完成自己的搜索任务。在这次作业中本人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关于中国建筑的辉煌历史,使本人对中国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次研究本人真正的认识到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深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莫圳文(214):我只能说一句:以中国建筑为荣!以中国为容!!!
  楼主:这篇文章是转载么?如果是的话,请在第一楼开始处注明转载,并且给出连接地址。这个帖子在您说明出处与来源前我先锁定,您有了相应答复后可以论坛短消息通知我解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