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教育部门有意在高中课程中加入“爱情学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1:32:46
台教育部门有意在高中课程中加入“爱情学分”  
2007年07月30日 18:35 来源:人民网

--------------------------------------------------------------------------------

  台教育部门有意于2009学年度在高中“公民与社会”课程中加入“爱情学分”,以加强学生的两性教育,这个想法引起多方讨论。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社论称,台教育部门立意良好,不过,观照过去《青春达人》等两性教育教材与课程引起的负面评价,如果台教育部门真的要开办爱情学分课程,在课程设定、教材编制乃至于师资培育上,都需要更谨慎与周延的规划。

  爱情学分确实是个因应时代需要的课程。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9%的高中生有感情方面的困扰,岛内也已有几所大学的教授陆续从不同角度开了爱情课程,普受学生欢迎,可以看出学生在这方面需求甚殷;而层出不穷的情伤/情杀事件,更说明了许多莘莘学子向往爱情、却往往不知分寸如何拿捏,的确需要教导。

  前不久,清大一位女学生在服刑九年多后,监狱为她申请假释,让人想起当年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三位高学历的主角书念得一级棒却闯不过情字这条路,犯下骇人听闻的校园情杀事件,社会高度关切,沸沸扬扬至今未歇。或许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桩极端的个案,但多年来,年轻学子走不出情关,自伤伤人的案件仍不断出现。不久前,台北一所明星高中的学生因为不能接受女友提出分手要求,竟将同样就读于明星高中的女生砍成重伤,两个年轻孩子的人生就此受到了重大的创伤与毁坏,让人非常惋惜。

  社论说,这个世代的年轻学子身体早熟,容易冲动,外界各式各样的诱惑又多,他们往往在心灵还没有准备好、价值观还没有确立的情况下,就过度曝露于流行文化资讯中。若其中传播的是毒性的两性观,年轻的孩子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的确非常值得重视。

  单单看学生们在大众媒体、特别是天天在大众运输系统免费发放的刊物中,轻易接触到多少重口味的两性/性新闻与画面,再看看学生们最爱唱的情歌中,有多少是自怨自艾、自伤自虐的内容,就知道我们的孩子可能会在怎样的性别环境与意识中,建立自己的爱情观;如果这个时候家庭与教育体系没有合宜的介入,引导、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两性相处态度与价值观,年轻的学子们确实会很容易在无所适从,甚至不当的认知中,做出错误乃至于危险的抉择。

  教育主管单位一直希望能在两性教育上提供资源与帮助,但要做得好而有效,却非常不容易;毕竟多元自由社会对两性教育所期待的不是居高临下的教条灌输,而是具有同理心的深度讨论。知识性的科目可以一板一眼教学,让学生在强记与考试中累积实力,但爱情学分或者两性教育却很难“背多分”,更不能“讲光抄”,靠的不只是老师在台上讲授硬梆梆的规条,学生抄录背诵就可以应付,爱情学分更多时候需要在一种信任与分享的气氛中交流,老师自己也需要更多装备才有办法应付;目前从小学到高中的两性相关教学课程多采融入式方式进行,也就是在相关科目,如“健康与护理”、“公民与社会”等课程中规划有爱情、两性、婚姻、家庭等议题,教育部考虑的是未来九十八学年度正式实施的教学纲要中,将两性相关议题规画成为必修学分。

  爱情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的一环,老师要教授的不只是谈恋爱与分手的技巧,而是传递一种对生命、对他人、对自我的尊重与认同,在爱与被爱中,建立起负责任、重承诺的人生态度;并且要让孩子知道,爱情虽是人生可贵的经验,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生命还有很多同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包括亲情与友情……等等;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可爱的人、值得被爱的人,也寻找可爱的人、值得爱的人,但如果有一天,爱情走了,不必认为是世界末日,而将之视为一个让生命更丰富、更充实的生命经历。

  让孩子们透过爱情课程认识男女的差异、身体与心理的界线,对人际互动建立健康合理的期待、懂得自我保护与相互尊重,在一个强调“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个人主义盛行时代,格外重要。

http://www.chinanews.com.cn/tw/mswx/news/2007/07-30/990490.shtml台教育部门有意在高中课程中加入“爱情学分”  
2007年07月30日 18:35 来源:人民网

--------------------------------------------------------------------------------

  台教育部门有意于2009学年度在高中“公民与社会”课程中加入“爱情学分”,以加强学生的两性教育,这个想法引起多方讨论。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社论称,台教育部门立意良好,不过,观照过去《青春达人》等两性教育教材与课程引起的负面评价,如果台教育部门真的要开办爱情学分课程,在课程设定、教材编制乃至于师资培育上,都需要更谨慎与周延的规划。

  爱情学分确实是个因应时代需要的课程。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9%的高中生有感情方面的困扰,岛内也已有几所大学的教授陆续从不同角度开了爱情课程,普受学生欢迎,可以看出学生在这方面需求甚殷;而层出不穷的情伤/情杀事件,更说明了许多莘莘学子向往爱情、却往往不知分寸如何拿捏,的确需要教导。

  前不久,清大一位女学生在服刑九年多后,监狱为她申请假释,让人想起当年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三位高学历的主角书念得一级棒却闯不过情字这条路,犯下骇人听闻的校园情杀事件,社会高度关切,沸沸扬扬至今未歇。或许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桩极端的个案,但多年来,年轻学子走不出情关,自伤伤人的案件仍不断出现。不久前,台北一所明星高中的学生因为不能接受女友提出分手要求,竟将同样就读于明星高中的女生砍成重伤,两个年轻孩子的人生就此受到了重大的创伤与毁坏,让人非常惋惜。

  社论说,这个世代的年轻学子身体早熟,容易冲动,外界各式各样的诱惑又多,他们往往在心灵还没有准备好、价值观还没有确立的情况下,就过度曝露于流行文化资讯中。若其中传播的是毒性的两性观,年轻的孩子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的确非常值得重视。

  单单看学生们在大众媒体、特别是天天在大众运输系统免费发放的刊物中,轻易接触到多少重口味的两性/性新闻与画面,再看看学生们最爱唱的情歌中,有多少是自怨自艾、自伤自虐的内容,就知道我们的孩子可能会在怎样的性别环境与意识中,建立自己的爱情观;如果这个时候家庭与教育体系没有合宜的介入,引导、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两性相处态度与价值观,年轻的学子们确实会很容易在无所适从,甚至不当的认知中,做出错误乃至于危险的抉择。

  教育主管单位一直希望能在两性教育上提供资源与帮助,但要做得好而有效,却非常不容易;毕竟多元自由社会对两性教育所期待的不是居高临下的教条灌输,而是具有同理心的深度讨论。知识性的科目可以一板一眼教学,让学生在强记与考试中累积实力,但爱情学分或者两性教育却很难“背多分”,更不能“讲光抄”,靠的不只是老师在台上讲授硬梆梆的规条,学生抄录背诵就可以应付,爱情学分更多时候需要在一种信任与分享的气氛中交流,老师自己也需要更多装备才有办法应付;目前从小学到高中的两性相关教学课程多采融入式方式进行,也就是在相关科目,如“健康与护理”、“公民与社会”等课程中规划有爱情、两性、婚姻、家庭等议题,教育部考虑的是未来九十八学年度正式实施的教学纲要中,将两性相关议题规画成为必修学分。

  爱情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的一环,老师要教授的不只是谈恋爱与分手的技巧,而是传递一种对生命、对他人、对自我的尊重与认同,在爱与被爱中,建立起负责任、重承诺的人生态度;并且要让孩子知道,爱情虽是人生可贵的经验,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生命还有很多同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包括亲情与友情……等等;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可爱的人、值得被爱的人,也寻找可爱的人、值得爱的人,但如果有一天,爱情走了,不必认为是世界末日,而将之视为一个让生命更丰富、更充实的生命经历。

  让孩子们透过爱情课程认识男女的差异、身体与心理的界线,对人际互动建立健康合理的期待、懂得自我保护与相互尊重,在一个强调“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个人主义盛行时代,格外重要。

http://www.chinanews.com.cn/tw/mswx/news/2007/07-30/9904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