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而不击是造谣!看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的22次"会战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22:42
抗战里,国军在正面战场进行的22次会战,研究一下日军投入兵力,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除了早期的淞沪、武汉等少数战役外,尤其是1939年进入战略相持以后,大多数“会战”日军兵力规模并不比对敌后根据地反扫荡作战大。


日军作战是以大队(营)为基本单位。每个大队战斗兵员800 余人,全部兵员 1000余人,再加上支援部队骑,炮,工,淄)要超过1500人。日军正面战场作 战,规模最大的几次(如长沙,随枣等),投入兵力三十个大队左右,四、五万人,多数战役投入兵力只有十几至二十个大队,二、三万人。而敌后战场,日军对"共军"军分区一级的扫荡作战,投入兵力至少十个加强大队,一万五千人以上。

这样的作战有上百次之多。

而投入三、四十个大队,五、六万以上兵力的扫荡作战也有将近二十次。

1941年扫荡晋察冀动用了八十多个大队十多万人。

只统计到1942年2月,敌后战场就已经有22次"会战"。




敌后战场的22次"会战"(只统计到1942年2月)


1、晋察冀反“8路围攻”。37年11月24日——12月22日。 日军20,108,26师团,中国驻屯兵团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晋察冀军区1万5千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察冀根据地。



2、收复晋西北7城之战。38年2月22——38年4月1日。 日军109,26师团各一部攻1万多人,攻占黄河东岸晋西北7城,威胁陕甘宁。八路军120师358,359旅和警备6团共5个团1万多人对日军发动进攻。日军战败,八路军攻克晋西北7座县城,开辟了晋西北根据地。


3、晋东南反“9路围攻”。38年4月4日——38年4月27日。 日军20,108,16,109师团大举围攻八路军晋东南根据地。八路军晋东南军区129师,115师344旅689团,决死1,3纵队共2万7千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长乐村一战差点全歼108师团117联队,狼狈撤出晋东南根据地。


4、晋察冀秋反围攻。38年9月20日——11月7日。 日军110,109,26师团+独立2,3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少将常冈宽治被击毙,狼狈撤出晋察冀根据地。


5、冀中反”5次围攻“。38年11月12日——39年4月。 日军110,27师团各一部+独立8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中根据地。八路军冀中军区2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冀中根据地。



6、晋南反“11路围攻”。39年1月——39年3月。 日军110,27师团各一部+114,10师团+独立2,3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南根据地。晋南军区3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南根据地。


7、鲁中夏季反围攻。39年6月1日——7月14日。 日军5,21,32,114,师团+独立5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鲁中根据地。鲁中军区3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南根据地。


8、太行夏季反围攻。39年7月——8月。 日军10,20,35,36,108,109,师团+独立4,9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太行根据地。八路军太行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太行根据地。


9、北岳冬季反围攻。39年10月25日——12月8日。 日军110师团+独立2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北岳根据地。八路军北岳军区迎战。日军战败,阿部规秀被击毙,狼狈撤出北岳根据地。


10、鲁南春季反围攻。40年4月14——5月5日。 日军32,21师团+独立6,10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鲁南根据地。鲁南军区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鲁南根据地。


11、晋西北春季反围攻。40年6月7日——7月6日。 日军26师团+独立3,9,16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西北根据地。八路军晋西北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西北根据地。


12、百团大战,不用多介绍了。


13、皖东秋季反围攻。40年9月5日——9月17日。 日军10,17师团,大举围攻新四军皖东根据地。新四军皖东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皖东根据地。


14、太行秋季反围攻。40年10月6日——11月14日。 日军36师团+独立4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太行根据地。八路军太行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太行根据地。


15、晋西北冬季反围攻。40年12月14日——41年1月24日。 日军26,37,41师团+独立3,9,16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西北根据地。八路军晋西北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西北根据地。


16、鲁西春季反围攻。41年1月11日——2月10日。 日军32,21师团,大举围攻八路军鲁西根据地。八路军鲁西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鲁西根据地。


17、冀东夏季反围攻。41年5月——7月。 日军27师团+独立15混成旅团,大举围攻八路军冀东根据地。八路军冀东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冀东根据地。


18、晋察冀秋季粉碎日军“百万大战”。41年8月14日——10月16日。 日军为报复百团大战,出动21,23,26,110师团+36,41师团各一部+独立2,3,8,15混成旅团+独立4,9混成旅团各一部,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8万多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察冀根据地。


19、太岳秋季反围攻。41年9月20日——10月18日。 日军36,41师团各一部+独立16混成旅团+独立4,9混成旅团各一部,大举围攻八路军太岳根据地。八路军太岳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北岳根据地。


20、太行冬季反围攻。41年10月31日——11月22日。 日军36师团+独立4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太行根据地。八路军太行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太行根据地。

21、沂蒙山冬季反“铁壁合围”。41年11月4——12月28日。 日军17,21,32,33师团+独立5,6,10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沂蒙山根据地。八路军鲁中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沂蒙山根据地。


22、太岳春季反围攻。42年2月3日——2月25日。 日军41师团+36师团一部,大举围攻八路军太岳根据地。八路军太岳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北岳根据地。抗战里,国军在正面战场进行的22次会战,研究一下日军投入兵力,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除了早期的淞沪、武汉等少数战役外,尤其是1939年进入战略相持以后,大多数“会战”日军兵力规模并不比对敌后根据地反扫荡作战大。


日军作战是以大队(营)为基本单位。每个大队战斗兵员800 余人,全部兵员 1000余人,再加上支援部队骑,炮,工,淄)要超过1500人。日军正面战场作 战,规模最大的几次(如长沙,随枣等),投入兵力三十个大队左右,四、五万人,多数战役投入兵力只有十几至二十个大队,二、三万人。而敌后战场,日军对"共军"军分区一级的扫荡作战,投入兵力至少十个加强大队,一万五千人以上。

这样的作战有上百次之多。

而投入三、四十个大队,五、六万以上兵力的扫荡作战也有将近二十次。

1941年扫荡晋察冀动用了八十多个大队十多万人。

只统计到1942年2月,敌后战场就已经有22次"会战"。




敌后战场的22次"会战"(只统计到1942年2月)


1、晋察冀反“8路围攻”。37年11月24日——12月22日。 日军20,108,26师团,中国驻屯兵团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晋察冀军区1万5千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察冀根据地。



2、收复晋西北7城之战。38年2月22——38年4月1日。 日军109,26师团各一部攻1万多人,攻占黄河东岸晋西北7城,威胁陕甘宁。八路军120师358,359旅和警备6团共5个团1万多人对日军发动进攻。日军战败,八路军攻克晋西北7座县城,开辟了晋西北根据地。


3、晋东南反“9路围攻”。38年4月4日——38年4月27日。 日军20,108,16,109师团大举围攻八路军晋东南根据地。八路军晋东南军区129师,115师344旅689团,决死1,3纵队共2万7千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长乐村一战差点全歼108师团117联队,狼狈撤出晋东南根据地。


4、晋察冀秋反围攻。38年9月20日——11月7日。 日军110,109,26师团+独立2,3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少将常冈宽治被击毙,狼狈撤出晋察冀根据地。


5、冀中反”5次围攻“。38年11月12日——39年4月。 日军110,27师团各一部+独立8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中根据地。八路军冀中军区2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冀中根据地。



6、晋南反“11路围攻”。39年1月——39年3月。 日军110,27师团各一部+114,10师团+独立2,3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南根据地。晋南军区3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南根据地。


7、鲁中夏季反围攻。39年6月1日——7月14日。 日军5,21,32,114,师团+独立5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鲁中根据地。鲁中军区3万多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南根据地。


8、太行夏季反围攻。39年7月——8月。 日军10,20,35,36,108,109,师团+独立4,9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太行根据地。八路军太行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太行根据地。


9、北岳冬季反围攻。39年10月25日——12月8日。 日军110师团+独立2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北岳根据地。八路军北岳军区迎战。日军战败,阿部规秀被击毙,狼狈撤出北岳根据地。


10、鲁南春季反围攻。40年4月14——5月5日。 日军32,21师团+独立6,10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鲁南根据地。鲁南军区八路军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鲁南根据地。


11、晋西北春季反围攻。40年6月7日——7月6日。 日军26师团+独立3,9,16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西北根据地。八路军晋西北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西北根据地。


12、百团大战,不用多介绍了。


13、皖东秋季反围攻。40年9月5日——9月17日。 日军10,17师团,大举围攻新四军皖东根据地。新四军皖东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皖东根据地。


14、太行秋季反围攻。40年10月6日——11月14日。 日军36师团+独立4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太行根据地。八路军太行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太行根据地。


15、晋西北冬季反围攻。40年12月14日——41年1月24日。 日军26,37,41师团+独立3,9,16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晋西北根据地。八路军晋西北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西北根据地。


16、鲁西春季反围攻。41年1月11日——2月10日。 日军32,21师团,大举围攻八路军鲁西根据地。八路军鲁西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鲁西根据地。


17、冀东夏季反围攻。41年5月——7月。 日军27师团+独立15混成旅团,大举围攻八路军冀东根据地。八路军冀东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冀东根据地。


18、晋察冀秋季粉碎日军“百万大战”。41年8月14日——10月16日。 日军为报复百团大战,出动21,23,26,110师团+36,41师团各一部+独立2,3,8,15混成旅团+独立4,9混成旅团各一部,大举围攻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8万多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晋察冀根据地。


19、太岳秋季反围攻。41年9月20日——10月18日。 日军36,41师团各一部+独立16混成旅团+独立4,9混成旅团各一部,大举围攻八路军太岳根据地。八路军太岳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北岳根据地。


20、太行冬季反围攻。41年10月31日——11月22日。 日军36师团+独立4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太行根据地。八路军太行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太行根据地。

21、沂蒙山冬季反“铁壁合围”。41年11月4——12月28日。 日军17,21,32,33师团+独立5,6,10混成旅,大举围攻八路军沂蒙山根据地。八路军鲁中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沂蒙山根据地。


22、太岳春季反围攻。42年2月3日——2月25日。 日军41师团+36师团一部,大举围攻八路军太岳根据地。八路军太岳军区迎战。日军战败,狼狈撤出北岳根据地。
再看这些资料:



对于中共,只有排除任何妥协,必须从各方面都采取彻底的对抗政策。就中共的信念而言,他们是要一直战斗到日军完全从中国撤退为止的。

--------《华北治安战》下册 P473

华北方面军则认为这种看法是对共产党势力的本质认识不足。日本与重庆之间暂时处于战争状态,却又能够共存的性质。但是,日本与共产党势力之间这是不容许共存的。

……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田中于5月下旬审查推敲作战设想时,他在业务日志中写道:“攻占重庆后,抗战的中国有落入中共手中的危险,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估计,攻占重庆就只不过是极端危险的投机……
-------------------《华北治安战》下册 P96


北平伪《新民报》1943年12月4日伪中华社讯:
“吾人对解决大东亚战争之关键之中国事迹之终局,乃在解决中国共产党军,此当再加确认者也。”  
数据有说服力
这么好的帖子怎么沉了?一看到确实的数据和史料,某些人就开始装聋作哑了。
  还有一个数据:根据地面积。没有作战,不会有根据地。
]]
日军抽调兵力打通大陆交通作战,其后方守备兵力相对减少,的确是为在内线反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但收复失地还是敌后军民打出来的。


百团大战之后到大陆交通作战之前,国军面对的日军也少了很多,国军收复了多少失地?


到1944年6月,八路军,新四军合计才47万 (见《中共中央关于整训部队的指示》) ,却已经发起了猛烈的局部反攻!

局部反攻战况具体如下:

1944年,各解放区连续在内线发动攻势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山东军区发动春夏秋冬4季攻势,共作战3500多次,毙伤日伪军2·27万余人,俘日伪军3·6万余人,争取伪军反正1·1万余人,攻克利津、沂水、乐陵、临邑、南坡、文登、荣城、莒县、栖霞等9座县城,拔除和逼退据点、碉堡1200多个,解放国土4·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930万,并粉碎日伪军对滨海、渤海区的"扫荡",使渤海、胶东、鲁中、滨海、鲁南5块抗日根据地在巩固中得到发展。晋察冀军区发动春夏秋季攻势,共作战4100余次,毙伤日伪军2·3万余人,俘日伪军及争取伪军投诚、反正共2万余人,攻克肃宁、武强两座县城,攻入安新、赵县、深泽、安平、献县、饶阳等县城,一度攻占任丘,袭入保定西关和天津市区,共拔除据点、碉堡1700多个,解放人口750余万,扩大了北岳区,巩固了平北、平西区,坚持了冀东、冀中区。晋绥军区发动春夏秋季攻势,共作战1300多次,毙伤日伪军3500余人,俘日伪军1400余人,攻克据点100多个,解放村庄3100多个、人口40余万,扩大解放区2·4万余平方公里,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绥西、绥南地区恢复到1942年前的局面。晋冀鲁豫边各军区发动春夏秋季攻势,共作战1万多次,毙伤日伪军3·1万余人,俘日伪军3·7万余人,争取伪军投诚、反正7500余人,攻克朝城、榆社、沁水、林县、内黄、丘县、清丰、濮阳、莘县、寿张、清河等11座县城,解放国土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不仅改变了根据地被分割的局面,而且扩大到豫北的济源、垣曲地区,为进军豫西创造了条件。

     新四军各军区主动地、有计划地对日伪军发动春夏秋季攻势,并粉碎日伪军千人以上的"妇荡"40余次,共进行大小战斗1700余次,歼来日伪军4·8万余人,争取伪军1800余人反正,攻入盱眙、定远、长兴、溧水、溧阳等县城,攻克据点1300多个,解放国土7400平方公里、人口160多万,大大改善了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形势。

     华南抗日游击队乘华南日军主力参加打通大陆交通作战之机,在东江两岸和海南岛发动攻势,攻入须德,一度攻克台山、清远县城,逼近广洲市郊,出没于香港九龙地区。

     1944年的对敌斗争,由于在内线和外线同时反攻,集中主要兵力于主要进攻方向,实行先打根据地所包围之敌据点,再向根据地边缘推进和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作战指导,解放区军民不仅攻克了许多残留于根据地内和根据地边缘的敌军据点,而且将进攻目标扩及到敌纵深守备薄弱的城镇与交通线。全年共作战两万多次,歼来日伪军近20万人,攻克县城22座,使解放区面积扩大到61·9万余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9200万,主力部队发展到65万,连同地方武装共77·9万余人,民兵达到168·5万余人,大大增强了反攻力量。
你根本没看懂我贴的那段话的意思,
1:对八路军而言,不一定要作战才能扩大根据地面积,因日军要在正面战场发动进攻而放弃后被八路军得到的土地,怎么也不能算在作战战果上.

2:八路军得到这种因日军对国民党作战而放弃的土地,显然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份功劳.这说明正面战场对在敌后作战的八路军取得的成果有着积极的正面意义.
原帖由 新侨联委员 于 2007-6-26 07:40 发表
  还有一个数据:根据地面积。没有作战,不会有根据地。

不赞成。
日军军力有限,不可能做到处处都有力量。中国之大,很多空白地方由于利益不大而敌军没有长期占领,不能都算作GCD根据地。
在下层楼会详细说明。
日军要在正面战场发动进攻,伪军呢?
日军撤离的地方不能给伪军驻守?

伪军比日军多得多啊。


八路军抗击迫使日军把部分兵力又调到了华北,这说明敌后战场读在正面作战的国军取得的成果有着积极的正面意义。
原帖由 高非 于 2007-6-25 21:58 发表
数据有说服力

要看推理的基础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

云南现在抓毒犯,两三个犯人常要出动几百人到上千人,从军队到警察,民兵保安都有。
为什么?原因是他们逃到了山里,地域广大,兼有植被,踪迹难寻。

抓完之后,这些军力会常驻山里吗?显然不会。只要你一走,按LZ推理就变成你被打败了。
那么按LZ的推理,少数抓不到的就相当于这些山变成了他们打出来的“根据地”了,是吧,相当于他们牵制了多少多少军力了是吧;这些军力回城回乡就没别的事干了,全被几个逃犯牵制了对吧。

我用逃犯来举例,非常不敬,毕竟也是打日本的。
但我本人一时实在想不出更好的例子,请原谅。
华北地区日军数量大大减少,据点大为收缩,到1944年上半年,晋察冀仅北岳、冀中两区,日伪撤碉就达到2000座左右。1944年2月,仅津浦路以东地区就被迫放弃264处据点,353个碉堡,原有的5万多日军至少调走了2万多人。

这些可不是伪军驻守被八路军打下来的.
不要纠缠细枝末节的问题。

请重点看看楼主提出的:“敌后战场的22次"会战"(只统计到1942年2月)”

这时候显然还没有开始豫中会战。
在兵力不够的情况下被迫放弃,当然也可以说是兵力不够守不住了,只好撤退。

没有八路军的军事压力,兵力不够就守不住了?
你也说“抓完之后,这些军力会常驻山里吗?”

追捕结束,当然不说被“牵制”了



可是,抗战之中,日军的“华北治安战”结束过吗?


这一句话,把问题讲清楚了吧。
云南稽毒也没有停过吧?
楼上的

一大批警察的工作就是专门稽查毒品啊。

毒品绝迹了,这些稽查毒品编制的警察就该撤编了。
頂一下下: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原帖由 蛀衣霉菌 于 2007-6-26 14:51 发表
你也说“抓完之后,这些军力会常驻山里吗?”

追捕结束,当然不说被“牵制”了



可是,抗战之中,日军的“华北治安战”结束过吗?


这一句话,把问题讲清楚了吧。

你真不理解我说的意思:
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抗战显然是好的,但要有适当的评价.不要夸大.无论怎样都不应当超过GMD正面战场.

你说的东西只是人家的一个概称.日军的扫荡行动都是出去回来这样的过程,日军战略上军力能及想要占领的地方,基本上都实现了.即英军也没挡住日军,何况国军土共.

我真的是实在不方便举例.
想想为什么有的人家所有的窗户都要装上窗纱.我举的武警的例子,都是一次次的行动,从概念上来说永远不会停,但从行动上来看肯定都是出去回来的过程.
]]
同样
没有正面战场的压力,兵力会不够??就守不住了?
对于一支步枪只有十来发子弹,机枪只有百来发子弹的部队来说,
八路、四老爷已经做到极致了!
有敌后战场的压力,日军兵力不怎么够,国军也没有去进攻。
其实枪支的数量很说明问题.

几万八路\新四军发展到百万规模.武器装备是哪里来得??

委员长送的?米苏送的?
]]
楼上

八路军用小胜利汇集成为大胜利,战绩的确辉煌。


可这些敌后战场的“会战”战绩也辉煌。
有些人自以为拿逃犯来比喻共产党得计,没有想过国民党连“逃犯”都没有大赢,是不是太蠢:D
原帖由 蛀衣霉菌 于 2007-6-26 17:28 发表
楼上的

一大批警察的工作就是专门稽查毒品啊。

毒品绝迹了,这些稽查毒品编制的警察就该撤编了。

那么稽毒警没有扯编把?看来毒犯的根据地还在啊,政府被毒犯打败了
原帖由 stbayi 于 2007-6-29 14:04 发表
有些人自以为拿逃犯来比喻共产党得计,没有想过国民党连“逃犯”都没有大赢,是不是太蠢:D

要是共产党像打国民党那样打日本人也就没人会拿他们比喻逃犯了,反过来共产党也像打日本人那样打国民党,那他们也就打不赢了,说到底是个态度问题。
用打国民党的法子打日本人,那是军事白痴的行为表现。就如同老蒋用剿共的法子打日本人一样蠢!!!;P
偶不和樓主談話.

  委員倒是講講.給個世界認可的根據地來. 給個日本的.美國的.國府的.甚至共黨自己圈劃的出來.

  圖.

  看要怎麼騙. 我瞧瞧是怎麼騙的. 都什麼人在信的.我瞧瞧.過過眼.

======================================

  國府劃好 敵後 游擊 區後. 就再也沒把其劃入勢力範圍或控制區.

  一樣劃游擊區. 世界上就有共黨這種可笑的區分法.只此一家.可笑.

  你劃好後是不是不准人動.日軍來了你不跑??  你在敵後只打國軍不打日軍就更不只是游而不擊而以.說你游而不擊己經是很仁厚的了.
国军打共军的兴趣也很高啊,

共军至少没有几十万投降当伪军的战绩。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党政  
        要员高级将领投日统计 [/B] 
         (1937—1944年)

  类  别    人  数        备   注
  党政要员     62人    其中国民党副总裁及中委以上者达20人
  高级将领     67人  
  军  队     50余万人  占全部汪伪军62%
  
  资料来源:李石涵:《从七七到八一五》,第27—80页,东北书店1949年4月版。


  
  
    (一)[B]国民党中委及重要官员投日一览表[/B]


姓 名  投敌前之官职            投敌后之伪职

汪精卫  中委,行政院长,国民党副总  伪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军事委员长,中政会委员等
     裁,国民参政会议长

陈公博  中委,实业部长        伪立法院长,组织部长,上海市长,军委会副委员长,
                    中政会委员,代理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长等
     
周佛海  中委,宣传部长        伪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中储银行总裁,上海市长,
                    军委会副委员长,中政会委员等

褚民谊  中监委,行政院秘书长     伪外交部长,驻日大使,广东省长,宣传部长,中政会委员等
              
陈 群  候补中委,内政部次长     伪内政部长,考试院长,江苏省长,中政会委员等

陈璧君  中监委            伪中政会委员  

缪 斌  候补中委,江苏省民政厅长   伪军委会委员,立法院副院长,中政会委员等

何士祯  候补中委,安徽省民政厅长,  伪中执委,国府政务参赞(特任官)等
     司法行政部政务次长

姓 名   投敌前之官职         投敌后之伪职    

曾仲鸣 候补中委,行政院秘书长,铁   投敌后在伪府未成立前即于河内被刺身死
    道部次长,交通部次长

庞炳勋 中监委,河北省主席,战区副   伪军委会委员,第24集团军总司令,
    司令长官,第24集团军总司令   晋察鲁豫剿共总司令
        
吴开先 中委,组织部副部长       伪职不明。  

陈中孚 候补监委,青岛市长,晋察政   伪中监委。      
    委会外交委员会主席

恩克巴图中监委,国民政府委员。     伪中监委,余不明,待查

陈孚木 候补监委,交通部政务次长,   伪中委,余不明。
    国营招商局经理    

顾忠琛 中监委。            伪监察院院长,中政会委员  

许崇默 中监委,监察院副院长      伪职不明  

傅 侗 候补监委            伪国民政府委员

李福林 候补中委            伪职不明      

顾孟余 中委,铁道部长,交通部长,   伪职不明 
    贵州省主席      

陶希圣 国民党中央大学教授       伪教育部长,与周佛海同称为汪精卫之“双璧”

梅思平 中央大学与中央政治学校(党校) 伪实业部长,内政部长,中政会委员
    教授,法制委员会委员  

汤良礼 外交专门委员会委员      伪宣传部政务次长,中监委

李圣五 外交专门委员会委员,行政院   伪教育部长,伪中政会委员
    参事,外交部总务司长

陈君慧 财政专门委员会委员。      伪建设部长,实业部长,中政会委员

丁默邨 国民政府秘书,军委会调统局   伪中政会委员,中政会秘书长,社会福利部长
    第三处处长      

林柏生 立法院委员           伪宣传部长,安徽省长,中政会委员

周学昌 陕西省教育厅长,北平市教育局长 伪南京市长      

陈耀祖 铁道部财务司长         伪广东省长,广东绥靖主任,中政会委员


姓 名  投敌前之官职         投敌后之伪职

赵尊岳 铁道部参事           伪铁道部次长,宣传部长,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长,中政会委员
          
焦 莹 天津市教育局长         伪考选委员会委员长,中政会委员

苏体仁 绥远省财政厅长         伪山西省长,华北政委会总务厅长,内务厅长,工务督办

刘郁芬 陕西省主席,甘肃省主席     伪军委会参谋总长

陈春圃 侨务委员会常委         伪组织部长,建设部长,广东省长,中政会委员

叶 蓬 武汉市警备司令         伪陆军部长,军委会陆军编练总监,中政会委员

鲍文樾 军事委员会委员         伪陆军部长,参谋总长,中政会委员,第一方面军总司令

蔡 培 国民党政府参事,交通部航政司长 伪驻日大使

蔡洪田 上海市党部秘书长        伪上海市党部主任委员,中政会委员

刘 云 苏州反省院院长         伪中监委,特工总部第四处(即情报处)处长

高崇武 外交部亚洲司长         投敌后初期负责伪方对日外交

郑大章 第二集团军总指挥        伪陆军部次长,军事参议院副院长

肖叔萱 驻日大使馆中将武官       伪军事参议院院长、军委会委员

李士群 军委会调查统计室科长政会    伪军委会调查统计部长,江苏省长,中委员

孙良诚 军事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府主  伪军委会委员,开封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方面军总司令
    席,第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  
    
陈   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副委员长    伪外交部长

程希贤 北平军分会委员,天津市公安   伪开封绥靖委员会机要组长
    局长,冀察政委会外交委员  

程锡康 外交部驻平特派员,条约委员   伪联合准备银行经理
    会委员      

潘毓桂 津浦铁路局副局长,冀察政委   伪天津市长

周龙光 天津市长,冀察政委会参议兼   伪中日经济协议会秘书长
    外委会委员    

陈锦涛 财政部币制委员会主席      南京伪维新政府财政部长


姓 名  投敌前之官职         投敌后之伪职    

何炳贤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长       伪陆军经理总监        

吴鹤龄 蒙藏委员会委员,蒙藏处长    伪蒙疆政府议政委员会议长

胡毓坤 北平军分会委员,冀察政委会   伪苏豫边区绥靖军总司令,军委会驻华北委员
    委员  

门致中 第十六路军总指挥,宁夏省主席, 伪华北政委会缓靖总署督办,军委会委员
    冀察政委会建设委员会委员长    

余晋和 北京市公安局长,厦门市长,   伪北平市长      
    外交部特派专员    

朱 朴 实业部农村财政整理委员,外   伪宣传部副部长  
    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

任援道 平津警备司令,冀察政委会外   伪绥靖部副部长,江苏省长,海军部长
    交委员

周迪平 津浦铁路局局长         伪天津市长,华北建设总署督办

许修直 内政部次长           伪北平市长,华北电讯电话株式会计总裁

张一鹏 江西财政厅长,司法行政部次长  伪司法行政部长 
              

吴震修 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总经理     伪中国银行总经理    

唐寿民 交通银行总经理,中央银行常   伪交通银行总经理,全国商业统制总会理事长
    务董事

周作民 金城银行董事长兼总理,中国   伪金城银行总经理
    银行董事,交通银行董事        

朱博泉 中央银行业务局总经理      伪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  

林康侯 中央银行监事,全国总商会主席  伪中日贸易协会理事
        
李长江 苏鲁战区副总指挥        伪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军参院上将副院长

项志庄 江苏省保安处长         伪浙江省长,第五集团军总司令

  资料来源:李石涵:《从七七到八一五》第144—150页,东北书店1949年版。
  原编者注:上表的统计限于材料来源,极不完全。
:D 所谓国民党敌后抗日的主力;funk ;funk ;funk

(二)投敌将领
     
何行健,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副总指挥,1939年在苏南率部50000人投敌

蔡雄飞,晋绥军副师长,1939年在晋西北率部投敌

李长江,苏鲁战区游击纵队副总指挥,1941年2月率所部8个支队投敌

丁丛堂,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一纵队司令,1941年2月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顾秀五,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二纵队司令,1941年2月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陈才初,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六纵队司令,1941年2月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秦庆霖,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七纵队司令,1941年2月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范杰,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十一纵队司令,1941年2月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杨仲华,国民党新编第5军副军长,1941年2月率所部全部投敌

公秉藩,国民党第30师师长,1941年5月率该师及第3、第9、第17、第80、
第93各军之一部共22000人投敌

毕泽宇,国民党第69军军长,1941年6月率所部投敌

赵瑞,国民党骑兵第1军第1师师长,1942年2月率所部在晋西投敌

杨诚,国民党骑兵第1军第5师师长,1942年2月率所部在晋西投敌

孙良诚,第39集团军副总司令,1942年4月在鲁西率69军、暂3旅、特务旅投敌                                    王清浣,新编第6师师长,1942年4月随孙良诚投敌

赵云祥,新编第30师师长 ,1942年4月随孙良诚投敌

陈光然,新编第181师师长, 1942年4月随孙良诚投敌

黄贞泰,新编第13旅旅长,1942年4月随孙良诚投敌

郭俊峰,特务旅旅长,1942年4月随孙良诚投敌

丁树本,冀察战区游击第1纵队司令,1942年4月随孙良诚投敌

夏维礼,冀察战区游击第2纵队司令,1942年4月随孙良诚投敌

徐继泰,苏北四县游击总指挥,1942年6月率所部投敌

景顺阳,第3战区游击支队司令,1942年6月率所部投敌

吴化文,国民党山东新编第4师师长,1943年1月率所部于怀安投敌

于怀安,国民党山东新编第4师副师长,1943年1月率所部随吴化文投敌

宁春林,山东保安司令部参谋长 ,1943年1月率所部随吴化文投敌

吕其赓,苏北游击纵队第1纵队司令,1943年1月率所部随吴化文投敌

厉文礼,山东游击队第2纵队司令,1943年2月被俘投敌

王劲哉,国民党第128师师长,1943年2月率8个将官及所部投敌

赵天时,国民党第381旅旅长,1943年2月随王劲哉投敌

任兰圃,国民党第382旅旅长,1943年2月随王劲哉投敌

薛豪平,国民党第383旅旅长,1943年2月随王劲哉投敌

潘胜富,国民党独立第1旅旅长,1943年2月随王劲哉投敌

苏景华,国民党独立第2旅旅长,1943年2月随王劲哉投敌

张海平,国民党独立第3旅旅长,1943年2月随王劲哉投敌

苏振东,国民党独立第5旅旅长,1943年2月随王劲哉投敌

李德兴,国民党独立第128师参谋长,1943年2月随王劲哉投敌

吴漱泉,国民党第351旅旅长,1943年2月被俘投敌

韩子乾,国民党第113师师长,1943年2月被俘投敌

金亦吾,第6战区挺进总司令兼第2纵队司令,1943年3月率所部投敌

孙殿英,新编第5军军长,1943年4月率所部投敌

张良才,苏北游击纵队第2支队司令, 1943年4月率所部投敌 

庞炳勋,冀察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24集团军总司令,1943年5月与孙殿英联名通电判国投敌

赵星彩,第24集团军参谋长,1943年5月随庞孙投敌

李震汾,第24集团军第106师师长,1943年5月随庞孙投敌

侯如墉,冀察战区挺进第4纵队司令,1943年5月随庞孙投敌

于光辉,冀察战区挺进第4纵队副司令,1943年5月随庞孙投敌

杨志稀,冀察战区挺进第4纵队参谋长,1943年5月随庞孙投敌

杨汝贤,新编第5军副军长,1943年5月随庞孙投敌

冯养田,新编第5军参谋长,1943年5月随庞孙投敌

杨克友,暂编第3师师长,1943年5月随庞孙投敌

王瑞庆,暂编第3师副师长,1943年5月随庞孙投敌

王廷英,暂编第4师师长,1943年5月随庞孙投敌

王瑞亭,暂编第4师副师长,1943年5月随庞孙投敌

齐子修,山东保安第5师师长,1943年5月被俘投敌

邱吉胜,山东保安第8旅旅长,1943年5月被俘投敌

荣子恒,苏鲁战区鲁南112师副师长兼334旅旅长,1943年6月率所部投敌

刘景良,山东保安第4师师长, 1943年6月率所部投敌

陈孝强,国民党预备第8师师长,1943年7月率所部投敌

贺凯宪,渝方陈又新军所属第2旅旅长,1944年9月率所部4个团于河南投敌
另一份资料。

华北方面  
一、华北伪治安军总司令齐燮元。总部设北平,辖十二个集团军。各集团军之主官及其分布是:第一 集团军李润泉,第二集团军李瑛,第三集团军卢凤策,第五集团军刘化南,第七集团军马文起,第九集团军王斌,第一百零一集团军钱富安。  

二、伪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孙良诚。孙逆原为国民党第三十九集团军之副总司令,所属之第四军赵云祥,第五军王清翰,独立第三十八师孙玉田。  

三、伪第三方面军总司令吴化文。吴逆原为国民党新编第四师师长。辖三个师。  

四、伪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副总司令孙殿英。该部原为国民党之第二十四集团军,于1943年5月在豫北陵川地区率部投敌。投敌后,番号与官职一概仍旧。辖伪第四 十军、伪第二十七军、伪新五军等三个军。  

五、伪暂第十五军军长荣子恒。荣逆原为国民党第一百一十二师师长,于1943年春季在鲁南费县地区率部投敌。  

六、伪兴亚同盟军总司令王胜武,辖六个师。  

七、伪蒙古军总司令李守信。李逆原为国民党骑九旅之团长,于1933年率部投敌。辖五个师,全为骑兵部队。  

八、伪东亚同盟救国军总司令白风翔。白逆原为国民党之师长,于1940年在绥西率部投敌。该伪军辖第三、四、五、六等四个骑兵师,三、四、五三个师均系傅作义之投敌部队改编的。  

九、伪山西剿共军总司令×××(待查)。下辖第一师赵瑞,第二师杨诚。赵瑞原系国民党骑一军的师长,抗战后率部投敌。  

十、伪东亚皇协军总司令蔡雄飞。蔡逆原为国民党第十九军的副师长,于1938年率部投敌。辖两个纵队。  

十一、伪绥靖警备队司令丁其昌。下辖三个集团军。  

十二、伪绥蒙联军总司令王英,下辖三个骑兵师。第一、第二两师,全为国民党第八战区投敌之部队组成。  

十三、伪剿共第一路军总司令李英,下辖三个师。  

十四、伪满军(主官待查)。于1943年夏季由伪满开冀东。已开到二个旅,兵力八千人。  

十五、河北、山东、山西各省之杂牌军。如山东伪第八师齐子修(齐逆原为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五师长,于1943年夏季率部投敌),伪第三十一师文大可,伪第十一师张东云,伪皇协第一师张步云(张逆原为国民党暂编第二师长,于1943年7月在山东诸诚率部投敌),防共军齐剑英(齐逆原为山东保安第五师之旅长,抗战后率部投敌),皇协第五路杨×善,鲁北剿共军刘忱,鲁南剿共军冯寿彭,和平救国军第二 十八师吴连杰,鲁西反共总指挥本得观。山西有伪皇协第五路军×××(待查),和平建国军杨木繁,晋南建国军靳福忠。河北有伪绥靖自治军李保森,联防救国军张英异。绥西防共第一师郝根五。  

十六、华北伪地方军(包括保安团、自卫队、警备队等),计河北三万人,察绥一万八千人,山西三万人,山东十万人,总计十七万八千人。  



华中伪正规军统归伪南京军委会直辖。伪地方团队则由各省管理。  

一、伪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任援道。辖两个军。第一军徐朴诚,第二军任援道兼。  

二、苏北绥靖公署主任,汪逆精卫兼。辖两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李长江。李逆原为苏鲁战区游击纵队副总指挥,于1941年2月率部投敌,该集团军辖五个师,另一个独立旅。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原为杨仲华(杨逆原为苏鲁战区游击第六纵队司令,于1941年3月率部投敌)。所辖四个师另一个独立旅直属伪绥署指挥。另有伪绥靖公署直属部队三个师,另一个独立团。总计伪苏北绥靖公署共辖十二个师,二个独立旅,一个独立团。  

三、伪武汉行营主任杨揆一,辖鄂南绥靖公署三个师,直属三个师,另一个维新军。全部兵力六个师另一个维新军(相当于一个师)。  

四、鄂中伪清乡军司令潘尚武。潘逆原为国民党第一百二十八师之旅长,于1943年2月先王劲哉率部投敌。辖伪保安第三师。  

五、伪苏皖边区绥靖军。总司令胡毓坤。下辖第十四、十 五、十六、十七、十八、三十六等六个师。  

六、伪和平反共兴亚建国第三军。军长徐继泰。徐逆原为江苏省游击第五纵队司令,于1942年夏季率部投敌。  

七、伪第二军军长刘培善。辖第十及第十三师。第十师长谢文达,第十三师丁雪山(反正)。  

八、伪护国救民独立师师长刘子清。刘逆原为第五战区一 百七十三师五百一十八团团长,1941年8月率部投敌。  

九、伪南京警卫军军长刘夷。下辖一个警卫师,一个独立旅,一个教导大队。  

十、1943年春季率部投敌之王劲哉(原国民党第一百二十八师长),及第六战区挺进军司令金亦吾等。  

十一、华中伪地方军。计伪江苏省四万五千人,伪湖北省七千人,伪安徽省一万一千人,伪浙江省一万人,伪河南省一 万二千人,总计各省伪地方武装八万五千人。  

华南方面(包括海南岛)  

一、伪闽粤绥靖军总司令黄大伟。部队分布于潮安、汕头。  

二、伪广州绥靖主任陈耀祖,下辖第二十师(方颐为)、第三十师(许廷杰)、第四十三师(彭齐华)、第四十四师(高汉泉)、第四十五师(朱全)等部。  
三、华南伪地方军三万六千八百人
原帖由 朱宇 于 2007-7-12 08:08 发表

脑子确实是有点问题了,日本人的实力和国民党能够类比么???

用打国民党的法子打日本人,那是军事白痴的行为表现。就如同老蒋用剿共的法子打日本人一样蠢!!!;P  

所以说是个态度问题呀,打不过就不打,到处跑,还跑出个中流砥柱来,结果8年了也没看到日本人在日占区的统治有什么动摇;到是脑子有问题,用剿共办法一样打日本人的蒋桄榔头愣是死撑半个中国,没像法国,波兰,荷兰那样亡国
死撑半个中国”的蒋该死把日本人身后的沦陷地都给跑回来啊??
国民党在抗日的正面战场中,有多少高级将领阵亡了?
:o   委員沒看到??  圖呢???


     不會沒有吧??  


     ------------------------------


     成天算什麼打偽軍. 汪早加入共產黨了. 還是共黨迎回來跟蔣分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