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反思暴跌 政策制定应从爱护股市出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39:46
2007年05月31日 13:35:41 中财网
  5月30日晚出国归来,诸多媒体的朋友希望能谈一谈"财政部突然大幅度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导致大盘下跌280多点,900多只股票跌停,市场惨不忍睹"一事的看法,盛情难却,又恐口说报道有误,索性写就此文,文责自负。
  以财政政策的这种方式出台给股市降温是出乎大多数人预料的。对当前的中国股市,政府监管部门、有识之士和股民投资人普遍有以下两点共识:第一,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在未来将肩负提升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任,人们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中国股市的明天会更好。第二,今年以来中国的股市上涨过快,人们普遍担心这一过快上涨没有实体经济和业绩支撑,泡沫会在2008年奥运年破灭。综上所述,中国既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又不能像现在这样增长过快,以给2008奥运年带来不利。
  正是在上述基础上,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共识的话题――为了保证深沪股市的健康发展,要让目前的股市从"快牛"变为"慢牛",这是我们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因此,政策的制定应该从爱护股市出发,在抑制近期内股市暴涨的同时,又要避免采用过激的手段导致股市不正常的下跌。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都是不利于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
  应该说,在看待中国股市这个问题上,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以证监会和央行为代表的有关部门和广大的股民投资人看法空前一致。从历史看,股市的较快上涨既是对2001年以来人为打压股市造成资本市场悲剧的一个纠偏和补涨,同时从未来看,也标志着人们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是实现和谐社会、全国人民奔小康的重要支撑和前提。
  而这次财政部突然出台大幅度调整印花税率的政策,本来是要保证股市持续健康的发展,但为什么股民投资人却把它看成是政府改变了游戏规则,以人为打压股市的方式来对股市搞突然袭击呢。笔者认为,这项政策的出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完善:
  一、在运用手段上,这次不是采用货币政策,而是采用了财政政策。
  从市场经济我们要建设一个法制社会和倡导信息公开透明的角度来说,货币政策的出台为保证信息的对称和公平是可以采用突然颁布方式的,而财政政策特别是针对社会某部分人群利益调整的政策,是应该通过一定法定程序的。例如,所得税和流转税税收政策的调整是需要各方代表经过提案、论证和一定的法定程序的。而此次正当人们对大盘走势泡沫多少发生严重分歧时,财政部的同志又在几天前还讲过不会调整税收政策下发生的,就更加让股民投资人难以理解。市场经济首先是诚信经济,而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监管部门的诚信和对外口径的统一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关键。
  二、在调整力度上,是该"重拳猛击"还是"柔性调整",或是"引而不发"?
  各国重用税收政策调整经济的目的有二: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抑制过热的行业。但此次从1‰调整到3‰,增加幅度达两倍之多,根据1-4月份交纳印花税400-500亿的统计,按交易量估计,今年的印花税将增加到3000亿,而这对刚刚大病初愈中国股市来说,特别是我们的券商正面对WTO后外国强有力竞争的背景下,是无法休养生息的。
  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渐变稳定的柔性改革与发展政策,这一点不管是从中国28年成功改革的经验看,还是从央行在汇率问题上面对美国人的压力,坚定不移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上,按市场经济的方向稳步推进,成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成功典范。而此次财政部以重拳出击保证股市健康发展,就好比家长用一记重拳把"孩子"打得鼻青脸肿,还说是爱护"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恐怕在今天的中国已被大多数家庭摒弃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为了增加财政税收,仅仅是为了股市的健康发展,我想采用"引而不发"的方式,也是可以起到抑制股市过快增长目的的。例如,由一部分人大代表提出增加印花税特别议案并上人大特别会议讨论,或由财政部通过网上征求民众意见,向市场发出信号。而在调整的力度上,则可以考虑从0.5到1逐步调整到位,同样是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而不是把股市当成一个"坏孩子",以棍棒相加,方可让浪子回头。
  三、在这一政策出台的时机上,人们均已看到,财政部重拳出击的以下背景:
  1、外国投行人士普遍唱空中国,在他们对股市的判断出现偏差后,一反常态,要求中国政府出来用重拳打压股市。
  2、作为两周前中美会谈的成果,中国政府又将QFII的额度从100亿增加到了300亿,外国投行人士为争获这200亿额度和指标无所不用其极,丝毫不亚于几年前中国企业争夺上市指标的程度。
  3、香港的李嘉诚和美国的格林斯潘纷纷发表中国股市现严重泡沫,将会暴跌的预言。
  4、尤其令人关注的是,5月30日的《环球时报》发表了《唱衰大陆股市借机煽风点火深绿媒体恐吓台企撤资》的文章,明确指出,由陈水扁和民进党控制的台湾深绿报纸《自由时报》自5月下旬以来连发新闻与社论,预言大陆股市"将崩盘",警告当局提早做好准备,寻找"避凶的不二法门"。他们把经济和政治问题密切连在一起,为民进党明年大选成功铺路,也为离间两岸的经济往来,不遗余力地散布谣言,这是他们一贯的做法。然而,他们就跟那些从1500点就说中国股市泡沫过多的唱空的所谓的经济学家一样,屡次预言均告失败,但这次终于让台湾的民进党和"中国唱空的经济学家"捞着了一根"稻草"。然而,他们捞中"稻草"的前提并不是市场自身的规律使然,而是借助了财政部减持印花税的政策。
  四、面对昨天的股市暴跌,我们需要反思。
  反思之一,既然政策制定者的目的并不是要造成人为导致股市暴跌的效果,但为何出现了这种结局。从宏观角度说,这和本届政府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出现了不一致的效果,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在昨天晚上17:30分,央行又出台了关于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报告,对未来通过我国股市的发展化解金融矛盾充满了信心和政策的支持。
  反思之二,尽管我们对李嘉诚先生和格林斯潘的预言,没必要过多关注,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国情,不清楚中国股市是如何从2245点被打压到998点的历史背景,他们也不知道正是由于2001年以来对待股市不恰当的政策,导致中国1400家上市公司由于股价没有和大股东和高管层的利益挂钩,以至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蕴含巨大的隐性财富。
  但是,反过来我们倒要认真考虑格老在1996年面对美国股市的持续高涨,他除说了一句"美国股市已出现非理性繁荣"之外,并没有采取任何刺破泡沫的猛烈的货币政策,也不可能采用财政政策对股市施以重拳,直到四年后的2000年美国股市的泡沫自然破灭。这应引发我们两个思考:第一,为什么格老看到了股市的非理性繁荣而不去刺破它?第二,尽管美国股市在格林斯潘预言四年后出现了泡沫破灭,但美国的股民闹事了吗?美国的资本市场今天不是依然强大吗?
  格林斯潘预言泡沫,但不人为刺破泡沫,是因为人为刺破泡沫,泡沫必破无疑,对经济没有任何好处,而创造一定的环境,让泡沫按自身规律调整,则泡沫还有50%的可能由虚变实,梦想成真。这就是股市虚拟经济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全部魅力和贡献所在。
  反思之三,此次印花税政策调整的目的不是打压股市,而是为了股市的健康持续发展,让当前的股市"快牛"变"慢牛"。因此,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只需不断调整缰绳的力度就可以了,而不是把快牛打断一条腿,变成瘸牛而放慢速度,让刚刚得到休养生息的证券业难以复苏。
  反思之四,2001年6月以后,我们用"市价减持国家股"和抽查银行违规资金入市等一系列行政手段挤压股市泡沫的行为,是建立在当时我们还没有对股市的基础作用有如此重要清晰的认识基础上的,才使得个别海外人士提出的用市价减持国家股的方式来挤压泡沫的政策成为事实,给我们的资本经济带来了一场历史悲剧。历史的教训不该忘记。
  结论: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我们必须要坚定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设以证券金融为主导,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国股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关键一步。
  出于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出于对本届政府创办和谐社会,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繁荣、全民奔小康的目标的坚信不移,出于对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体系是中国在2020年前实现其宏伟的战略目标,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一远景的坚信不移,而写了这篇文章。而昨晚17:30分央行出台的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报告,更坚定了我发表这篇文章的信心。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 刘纪鹏  中财网2007年05月31日 13:35:41 中财网
  5月30日晚出国归来,诸多媒体的朋友希望能谈一谈"财政部突然大幅度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导致大盘下跌280多点,900多只股票跌停,市场惨不忍睹"一事的看法,盛情难却,又恐口说报道有误,索性写就此文,文责自负。
  以财政政策的这种方式出台给股市降温是出乎大多数人预料的。对当前的中国股市,政府监管部门、有识之士和股民投资人普遍有以下两点共识:第一,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在未来将肩负提升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任,人们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中国股市的明天会更好。第二,今年以来中国的股市上涨过快,人们普遍担心这一过快上涨没有实体经济和业绩支撑,泡沫会在2008年奥运年破灭。综上所述,中国既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又不能像现在这样增长过快,以给2008奥运年带来不利。
  正是在上述基础上,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共识的话题――为了保证深沪股市的健康发展,要让目前的股市从"快牛"变为"慢牛",这是我们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因此,政策的制定应该从爱护股市出发,在抑制近期内股市暴涨的同时,又要避免采用过激的手段导致股市不正常的下跌。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都是不利于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
  应该说,在看待中国股市这个问题上,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以证监会和央行为代表的有关部门和广大的股民投资人看法空前一致。从历史看,股市的较快上涨既是对2001年以来人为打压股市造成资本市场悲剧的一个纠偏和补涨,同时从未来看,也标志着人们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是实现和谐社会、全国人民奔小康的重要支撑和前提。
  而这次财政部突然出台大幅度调整印花税率的政策,本来是要保证股市持续健康的发展,但为什么股民投资人却把它看成是政府改变了游戏规则,以人为打压股市的方式来对股市搞突然袭击呢。笔者认为,这项政策的出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完善:
  一、在运用手段上,这次不是采用货币政策,而是采用了财政政策。
  从市场经济我们要建设一个法制社会和倡导信息公开透明的角度来说,货币政策的出台为保证信息的对称和公平是可以采用突然颁布方式的,而财政政策特别是针对社会某部分人群利益调整的政策,是应该通过一定法定程序的。例如,所得税和流转税税收政策的调整是需要各方代表经过提案、论证和一定的法定程序的。而此次正当人们对大盘走势泡沫多少发生严重分歧时,财政部的同志又在几天前还讲过不会调整税收政策下发生的,就更加让股民投资人难以理解。市场经济首先是诚信经济,而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监管部门的诚信和对外口径的统一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关键。
  二、在调整力度上,是该"重拳猛击"还是"柔性调整",或是"引而不发"?
  各国重用税收政策调整经济的目的有二: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抑制过热的行业。但此次从1‰调整到3‰,增加幅度达两倍之多,根据1-4月份交纳印花税400-500亿的统计,按交易量估计,今年的印花税将增加到3000亿,而这对刚刚大病初愈中国股市来说,特别是我们的券商正面对WTO后外国强有力竞争的背景下,是无法休养生息的。
  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渐变稳定的柔性改革与发展政策,这一点不管是从中国28年成功改革的经验看,还是从央行在汇率问题上面对美国人的压力,坚定不移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上,按市场经济的方向稳步推进,成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成功典范。而此次财政部以重拳出击保证股市健康发展,就好比家长用一记重拳把"孩子"打得鼻青脸肿,还说是爱护"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恐怕在今天的中国已被大多数家庭摒弃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为了增加财政税收,仅仅是为了股市的健康发展,我想采用"引而不发"的方式,也是可以起到抑制股市过快增长目的的。例如,由一部分人大代表提出增加印花税特别议案并上人大特别会议讨论,或由财政部通过网上征求民众意见,向市场发出信号。而在调整的力度上,则可以考虑从0.5到1逐步调整到位,同样是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而不是把股市当成一个"坏孩子",以棍棒相加,方可让浪子回头。
  三、在这一政策出台的时机上,人们均已看到,财政部重拳出击的以下背景:
  1、外国投行人士普遍唱空中国,在他们对股市的判断出现偏差后,一反常态,要求中国政府出来用重拳打压股市。
  2、作为两周前中美会谈的成果,中国政府又将QFII的额度从100亿增加到了300亿,外国投行人士为争获这200亿额度和指标无所不用其极,丝毫不亚于几年前中国企业争夺上市指标的程度。
  3、香港的李嘉诚和美国的格林斯潘纷纷发表中国股市现严重泡沫,将会暴跌的预言。
  4、尤其令人关注的是,5月30日的《环球时报》发表了《唱衰大陆股市借机煽风点火深绿媒体恐吓台企撤资》的文章,明确指出,由陈水扁和民进党控制的台湾深绿报纸《自由时报》自5月下旬以来连发新闻与社论,预言大陆股市"将崩盘",警告当局提早做好准备,寻找"避凶的不二法门"。他们把经济和政治问题密切连在一起,为民进党明年大选成功铺路,也为离间两岸的经济往来,不遗余力地散布谣言,这是他们一贯的做法。然而,他们就跟那些从1500点就说中国股市泡沫过多的唱空的所谓的经济学家一样,屡次预言均告失败,但这次终于让台湾的民进党和"中国唱空的经济学家"捞着了一根"稻草"。然而,他们捞中"稻草"的前提并不是市场自身的规律使然,而是借助了财政部减持印花税的政策。
  四、面对昨天的股市暴跌,我们需要反思。
  反思之一,既然政策制定者的目的并不是要造成人为导致股市暴跌的效果,但为何出现了这种结局。从宏观角度说,这和本届政府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出现了不一致的效果,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在昨天晚上17:30分,央行又出台了关于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报告,对未来通过我国股市的发展化解金融矛盾充满了信心和政策的支持。
  反思之二,尽管我们对李嘉诚先生和格林斯潘的预言,没必要过多关注,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国情,不清楚中国股市是如何从2245点被打压到998点的历史背景,他们也不知道正是由于2001年以来对待股市不恰当的政策,导致中国1400家上市公司由于股价没有和大股东和高管层的利益挂钩,以至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蕴含巨大的隐性财富。
  但是,反过来我们倒要认真考虑格老在1996年面对美国股市的持续高涨,他除说了一句"美国股市已出现非理性繁荣"之外,并没有采取任何刺破泡沫的猛烈的货币政策,也不可能采用财政政策对股市施以重拳,直到四年后的2000年美国股市的泡沫自然破灭。这应引发我们两个思考:第一,为什么格老看到了股市的非理性繁荣而不去刺破它?第二,尽管美国股市在格林斯潘预言四年后出现了泡沫破灭,但美国的股民闹事了吗?美国的资本市场今天不是依然强大吗?
  格林斯潘预言泡沫,但不人为刺破泡沫,是因为人为刺破泡沫,泡沫必破无疑,对经济没有任何好处,而创造一定的环境,让泡沫按自身规律调整,则泡沫还有50%的可能由虚变实,梦想成真。这就是股市虚拟经济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全部魅力和贡献所在。
  反思之三,此次印花税政策调整的目的不是打压股市,而是为了股市的健康持续发展,让当前的股市"快牛"变"慢牛"。因此,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只需不断调整缰绳的力度就可以了,而不是把快牛打断一条腿,变成瘸牛而放慢速度,让刚刚得到休养生息的证券业难以复苏。
  反思之四,2001年6月以后,我们用"市价减持国家股"和抽查银行违规资金入市等一系列行政手段挤压股市泡沫的行为,是建立在当时我们还没有对股市的基础作用有如此重要清晰的认识基础上的,才使得个别海外人士提出的用市价减持国家股的方式来挤压泡沫的政策成为事实,给我们的资本经济带来了一场历史悲剧。历史的教训不该忘记。
  结论: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我们必须要坚定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设以证券金融为主导,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国股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关键一步。
  出于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出于对本届政府创办和谐社会,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繁荣、全民奔小康的目标的坚信不移,出于对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体系是中国在2020年前实现其宏伟的战略目标,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一远景的坚信不移,而写了这篇文章。而昨晚17:30分央行出台的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报告,更坚定了我发表这篇文章的信心。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 刘纪鹏  中财网
有些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公信力都让自己糟蹋的差不多了!
也无所谓了!
什么叫做“爱护股市”??是不是指只涨不跌?是不是指跌之前应该书面通知所有股民??;P
楼上的脑子有问题啊。难道孩子不听话就一棍子照头上打晕,这也叫爱护?你爸妈就是这样爱护你的???
本来股市这次危险已经过去,马上要进入一个加速上涨区,所以才有很多前期觉得危险而暂时退出的股民又重新投入进入。结果财政部半夜12点偷袭股民,把股民杀的是人仰马翻,血流成河。说白了就是政府觉得股市不听话,觉得自己很没面子。治大国如烹小鲜,每出一个政策都要再三思量,哪能上来就猛冲猛打呢?财政部是觉得爽了,老百姓呢?

其实有一些在这说风凉话的都是不炒股的,觉得前一段很多人炒股赚钱了就眼红,现在股市遭到打压就觉得很爽很出气。殊不知股市是有风险的,投身进股市的有赚的也有赔的,干嘛在一边幸灾乐祸的。哪天政策打压到自己头上还能乐的出来吗?

现在的股市问题是很多,是需要管理层做很多工作。但需要明确的是:(1)资本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2)在出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能孩子不听话就拳脚相加,打的鼻青脸肿骨断筋折。现在教育孩子都早不这样了。何况是被官员们天天口头上成为“主人”的人民?
呵呵,冷眼旁观事态发展。

对于上班炒股的非常鄙视!
原帖由 朱宇 于 2007-5-31 17:20 发表
什么叫做“爱护股市”??是不是指只涨不跌?是不是指跌之前应该书面通知所有股民??;P  

脑子一根筋,不知道拐弯:D
刘纪鹏,可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啊.:D
原帖由 falcon_16 于 2007-5-31 17:36 发表
本来股市这次危险已经过去,马上要进入一个加速上涨区,所以才有很多前期觉得危险而暂时退出的股民又重新投入进入。结果财政部半夜12点偷袭股民,把股民杀的是人仰马翻,血流成河。说白了就是政府觉得股市不听话 ...

                        ----------------------------兄弟的说法也过于情绪化了.
原帖由 八宝山老妖 于 2007-5-31 18:21 发表

                        ----------------------------兄弟的说法也过于情绪化了.


他们的想法就是ZF只应该捧高股市,让股市只长不跌,然后央行加发RMB给他们花
原帖由 朱宇 于 2007-5-31 17:20 发表
什么叫做“爱护股市”??是不是指只涨不跌?是不是指跌之前应该书面通知所有股民??;P  

股民?非股民?
看看你那空白的说辞!能不能说点有意义的东西?当然让你做出刘教授的那种文字难为了你,至少你也要列举几个例子吧?你看懂人家说的是什么了吗?别人说了反对调控股市的话了么?要反驳也要找到别人论点,论据在说话吧?
QFII是指什么?:L
感觉中国的股民还是缺乏理性,股价上涨如此之快,应该意识到会有下跌的,然而却盲目跟进...就当是缴学费吧
各位反对出台这次调整的,你们自己想想:

假设政府一点都不干涉股市,再假设股市有一天疯涨到8000以上,再疯跌回6000,你们到时候会不会跳着脚骂ZF不作为?
说到底不过是利字当头而已,没必要把自己伪装的那么高尚。
原帖由 alvin-evans-lee 于 2007-5-31 20:12 发表
各位反对出台这次调整的,你们自己想想:

假设政府一点都不干涉股市,再假设股市有一天疯涨到8000以上,再疯跌回6000,你们到时候会不会跳着脚骂ZF不作为?


我问你,23日之前的政府能不能不发言?政府的发言人不说话能憋死他?政府的发言人说话代表的是谁?代表的是他自己吗?不经过授权,政府的发言人敢张嘴?这可是要上媒体的,他敢自己随便说?政府的发言人说那番话是弱智水平,你难道不懂?
一方面政府在提醒股市有泡沫,一再加息,然后在这个关节点上又放出这么一番话,不是土鳖是什么?
这里没人反对政府调控,你还没明白?你不致于也土鳖到这种地步吧。
应该调控,但是23号辟谣.30号半夜鸡叫.太丢人.怎么有些人老不明白???
原帖由 长青树 于 2007-5-31 19:02 发表
QFII是指什么?:L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帐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批准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
中美才谈好QFII300E,就来这个,很容易让人感觉是让QFII来抄底,还弄个美国中午来公布....
原帖由 yaoyuan7310 于 2007-5-31 22:21 发表


我问你,23日之前的政府能不能不发言?政府的发言人不说话能憋死他?政府的发言人说话代表的是谁?代表的是他自己吗?不经过授权,政府的发言人敢张嘴?这可是要上媒体的,他敢自己随便说?政府的发言人说那 ...



“未听说”、“不知道”,
建议同学有空多补补中文。
说实话,我不知道财政部的发言人是主动出来找媒体说“为听说”的,还是被媒体逼问消息真伪的。有人知道具体情况么?

如果是前者,的确是画蛇添足了。

如果是后者,那么是很正常的。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记者当面提问的情况下,发言人该怎么办:
1. 装耳背,就当没听见===>傻子都能看出来有猫腻;
2. 承认===>那不是找死么……
3. 否认===>瞪眼说瞎话,过几天东窗事发引起巨大民愤;
4. 装傻,说未听说===>只剩这条路了

或者哪位高人还有应对高招?
原帖由 alvin-evans-lee 于 2007-5-31 22:48 发表



“未听说”、“不知道”,

19日.20日就有消息露出,在记者求证就说“未听说”、“不知道”???这个决策是在什么时候作出的??按你的理解,是发布那天仓促做的决定吗?
建议同学有空多补补中文!!!!
原帖由 alvin-evans-lee 于 2007-5-31 22:55 发表
说实话,我不知道财政部的发言人是主动出来找媒体说“为听说”的,还是被媒体逼问消息真伪的。有人知道具体情况么?

如果是前者,的确是画蛇添足了。

如果是后者,那么是很正常的。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 ...

很简单,无可奉告!
我觉得应该检讨的不是什么诚信问题,而是泄密问题。

就这种保密水平,天知道我们还有没有所谓国家机密存在……
原帖由 alvin-evans-lee 于 2007-5-31 22:58 发表
我觉得应该检讨的不是什么诚信问题,而是泄密问题。

就这种保密水平,天知道我们还有没有所谓国家机密存在……

泄密要追究,诚信更是原则问题,一个游戏没有原则,没有规则,那是可怕的!
我觉得应该检讨的不是什么诚信问题,而是泄密问题。

就这种保密水平,天知道我们还有没有所谓国家机密存在……
==================那更要问问ZF,
原帖由 freemajor 于 2007-5-31 22:58 发表

很简单,无可奉告!



装傻就是默认,别以为大家都好骗
看了最近的言论,说实话我挺鄙视那些--不炒股却不懂装懂还扮清高的小人。。。

(怀疑现实生活当中这些人的生活自理能力);P
原帖由 alvin-evans-lee 于 2007-5-31 23:01 发表



装傻就是默认,别以为大家都好骗

说无可奉告是装傻吗?这句话是典型的外交辞令的模糊语,说了等于没说!
同学你一直让我们学习中文,我大汗........:L
出来说未听说就是来辟谣.否则官话就是无可奉告.这是常识
不说就表示默认:“小样你肯定心里有事,不然干吗不跳出来否认。”
会引起更大的猜疑:“小样你心里是不是还藏了别的什么坏水?要不然遮遮掩掩干什么?”。

这样更乱了。
原帖由 hzh106 于 2007-5-31 23:08 发表
出来说未听说就是来辟谣.否则官话就是无可奉告.这是常识



请给出“常识”的出处?
原帖由 alvin-evans-lee 于 2007-5-31 23:09 发表
不说就表示默认:“小样你肯定心里有事,不然干吗不跳出来否认。”
会引起更大的猜疑:“小样你心里是不是还藏了别的什么坏水?要不然遮遮掩掩干什么?”。

这样更乱了。

扯东扯西的干什么...........你这样就乱的话,那么先说不知道(典型的撒谎),过一个星期传言成真那才更乱!
一反常态的政府更可怕。。。
原帖由 alvin-evans-lee 于 2007-5-31 23:01 发表



装傻就是默认,别以为大家都好骗


你傻啊?政府要干什么?要挤水份,对吧?装傻就是默认?那么好吧,大家就认为政府默认了。股市会怎么动作呢?跌了?那不刚好挤走泡沫了吗?财政部还需要出手吗?还需要搞出这种土鳖式的行为吗?大家会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怀疑吗?
弱智的就是他要说话,还说的是这种糊涂话!
原帖由 alvin-evans-lee 于 2007-5-31 23:09 发表
不说就表示默认:“小样你肯定心里有事,不然干吗不跳出来否认。”
会引起更大的猜疑:“小样你心里是不是还藏了别的什么坏水?要不然遮遮掩掩干什么?”。

这样更乱了。


你到底是懂还是不懂?在这种时候财政部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方式。你要猜疑?好啊,要的就是让你猜疑。在越来越大的猜疑中,股市就可能逐步的跌下来。而不是赔上政府的信用!
政府本来要做的是什么?你是不是觉得政府现在做的就保护了广大散户的利益了?愚蠢!
原帖由 alvin-evans-lee 于 2007-5-31 23:10 发表



请给出“常识”的出处?
==
不置可否的事.发言人从来就是无可奉告.外交词令太多了,随便找找
你爸妈这么爱护你,不会是把你捧在手里长大的吧?估计是没挨过揍的。: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