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激辩 水利部再派专家调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0:23:06
2007年05月18日02:49 中国新闻网   据有关专家透露,上月初,专门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出专家数十名,再次远赴西线勘测和调研。
  一边是青藏高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1000亿立方米的可供调水量,不可谓不诱人;另一边是西部地区复杂的地理地貌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10年?50年?甚至更长?
  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相继开工的同时,对于西线工程的争论却愈发激烈。甘肃省几位长期关注水资源的专家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对该工程何时施工表现出来的茫然和难以预期出乎记者意料。他们甚至表示出“有生之年难以看到工程顺利实施”的悲观态度。
  而当地有些市县的有关官员甚至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尚无耳闻,认为“远水难解近渴”。
  据有关专家透露,上月初,中国专门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下称“黄委会”)派出专家数十名,再次远赴西线勘测和调研。
  慎行呼声与方案质疑
  今年1月19日闭幕的中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提出了2007年的国家水利规划任务,其中强调要“抓紧开展南水北调用水条例、水资源合理配置、运行期工程管理及调度等专题研究,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力争2008年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
  两个月后的“两会”上,南水北调特别是西线工程再度被聚焦。这一热点由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心提交的提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慎之又慎》而引发。
  刘同心认为,由于西线工程将建设在长江的源头,地处生态最脆弱的地区,工程又极其宏大,所以,宜慎行。他建议有关单位应依靠现代测量技术,进行充分勘测的前期工作之后,才能进行第二步工作,甚至在第二步工作开始的时候,还要对“调与不调,调多少”之类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和论证。
  与此同时,浙江省余姚市委政策研究室的陈清波也专门撰文指出,鉴于西线工程困难重重,建议“眼睛向内,从目前有可能实施的调水方案做起”。
  陈清波认为,在大山岭上打长隧道、大隧道风险很大,有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甚至有可能引发局部地震。另外,筑高坝引水和电力提水,投资额巨大,并且工程实施有可能导致四川盆地缺水。
  之后不久,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现时暂定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提出质疑。
  根据黄委会推荐的方案,西线工程着重包含了三种路径,首先,通天河引水。推荐通天河自流方案,即同加——雅砻江——黄河,年调水量90亿立方米;其次,雅砻江引水。推荐雅砻江自流方案两个,分别为仁青里——章安河与仁青里——岗龙,分别年调水量50亿立方米;再次,大渡河引水。推荐大渡河抽水方案,年调水量50亿立方米。供水范围初步考虑为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和山西六省区。
  国家水利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与黄委会推荐方案基本一致。
  “这种方案基本行不通”。上述官员结合自己的考察结果认为,黄委会推荐方案尚不成熟和完善,缺乏很多环节的科学论证,所以,他建议“广泛征求各种建议和声音,抓紧对这一方案做出合理的修改”。(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多种方案围绕“如何调”展开论证
  其实,社会各界对于西线工程的方案有多种,在现有水源固定的前提下,这些方案着重围绕“如何调”的问题展开论证。
  “但是,很多方案一直被边缘化,并没有被有关部门接纳和参考。”有学者认为西线工程方案的论证工作应博采众长,而“绝不能是一枝独秀”,由此,他认为,该方案的论证工作应该公开透明。
  一直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有几种。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提出从青藏高原南流的五大水系中调水入黄河,再从黄河开运河将水调至西北的方案。他认为,这些水可以穿越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及巴丹吉林沙漠,向天山以北开运河引水,为乌鲁木齐工农业用水,灌溉准噶尔南部沙漠地区提供水源。同时,可修建河道地区的临河至哈密的铁路,这样不但可使北京到新疆的铁路长度缩短约1000公里,还有助于处于这一区段的北干渠沿线形成一个带状灌区,成为第二个河西走廊。
  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的陈传友则提出了“藏水北调”方案,就是把青藏高原水系的少部分水量,通过先提后引的方式,调入黄河上游的扎陵湖、鄂陵湖,调蓄后,分别送到西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彻底解决黄河断流问题。
  有民间水利学家之誉的郭开提出了“塑天运河”大西线隧洞调水方案。据悉,该方案曾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组织了40多位在全国最有声誉的水利、电力、地质专家开了两天学术研讨会,专门研究郭开的大西线调水方案,并就一些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答辩。
  上述发改委官员告诉记者,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完全否定了类似“大西线”调水的有关设想。
  他分析道,西线工程或构想的受水地区既要重点考虑解决黄河中下游干流河谷地区和华北平原用水,也要充分考虑西北河西走廊乃至新疆部分干旱地区用水,以使以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为主的西北干旱地区成为我国未来重要发展后备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同时,调水水源方向是处于我国地貌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部分水量,这是由我国地势地貌和水文自然分布客观条件决定的,先是从金沙江开始调水,逐渐向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延伸。
  多重因素的顾虑
  一边是青藏高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1000亿立方米的可供调水量,不可谓不诱人;另一边是西部地区复杂的地理地貌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一位专家认为,这种大的工程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而不能武断地将人为的结论强加于大自然。同时,要因势利导,利用好自然提供的各种便利,尽可能地节约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刘同心认为,这种大工程应处理好调水区人与自然,工程与生态、社会、民族、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其实,就在去年底,中国水利和水资源界的核心专家、三位院士钱正英、潘家铮和沈国舫,已经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前期工作的建议》。他们认为,西线工程应综合考虑的因素涉及到技术、生态、环境和社会等方方面面,问题较为复杂,所以应在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之后再启动。
  据上述发改委官员称,这三位专家是水利部和黄委会西线工程方案的主要形成者。
  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马金珠最为关心的是河西走廊沙漠化治理的水资源节控问题。
  根据甘肃省有关官员提供本报资料,建国后我国新形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3848平方公里,西北地区10%的土地处于沙漠化状态,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和新疆为其中的重灾区。
  陈清波也指出沙漠化的问题,他认为西线工程应将该因素考虑在内,实行将黄河上游225亿立方米径流量分输给西北地区和从三峡水库每年引调400亿立方米给华北平原的方式,来缓解此类问题。
  但是,马金珠认为,不能寄希望于大规模的调水来试图解决沙漠化和荒漠化问题,而是应该科学利用河西走廊黑河与石羊河全流域的水,着重是水资源管理方式而非水源和水量的问题。他认为,采取黄河注水的方式容易造成水资源过度蒸发引起的浪费,同时不利于两河流域目前的用水乱局的治理。
  香港乐施会兰州办事处负责人、博士丁文广也认为,解决沙漠化问题的根本途径不在于调水,而在于利用好现有水源。
  不过,来自生态方面的顾虑尤为突出。有学者认为,西线工程对于区域生态完整性、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与珍稀动植物、干旱河谷区区域气候等容易造成影响。(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赵杰)2007年05月18日02:49 中国新闻网   据有关专家透露,上月初,专门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出专家数十名,再次远赴西线勘测和调研。
  一边是青藏高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1000亿立方米的可供调水量,不可谓不诱人;另一边是西部地区复杂的地理地貌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10年?50年?甚至更长?
  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相继开工的同时,对于西线工程的争论却愈发激烈。甘肃省几位长期关注水资源的专家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对该工程何时施工表现出来的茫然和难以预期出乎记者意料。他们甚至表示出“有生之年难以看到工程顺利实施”的悲观态度。
  而当地有些市县的有关官员甚至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尚无耳闻,认为“远水难解近渴”。
  据有关专家透露,上月初,中国专门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下称“黄委会”)派出专家数十名,再次远赴西线勘测和调研。
  慎行呼声与方案质疑
  今年1月19日闭幕的中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提出了2007年的国家水利规划任务,其中强调要“抓紧开展南水北调用水条例、水资源合理配置、运行期工程管理及调度等专题研究,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力争2008年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
  两个月后的“两会”上,南水北调特别是西线工程再度被聚焦。这一热点由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心提交的提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慎之又慎》而引发。
  刘同心认为,由于西线工程将建设在长江的源头,地处生态最脆弱的地区,工程又极其宏大,所以,宜慎行。他建议有关单位应依靠现代测量技术,进行充分勘测的前期工作之后,才能进行第二步工作,甚至在第二步工作开始的时候,还要对“调与不调,调多少”之类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和论证。
  与此同时,浙江省余姚市委政策研究室的陈清波也专门撰文指出,鉴于西线工程困难重重,建议“眼睛向内,从目前有可能实施的调水方案做起”。
  陈清波认为,在大山岭上打长隧道、大隧道风险很大,有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甚至有可能引发局部地震。另外,筑高坝引水和电力提水,投资额巨大,并且工程实施有可能导致四川盆地缺水。
  之后不久,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现时暂定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提出质疑。
  根据黄委会推荐的方案,西线工程着重包含了三种路径,首先,通天河引水。推荐通天河自流方案,即同加——雅砻江——黄河,年调水量90亿立方米;其次,雅砻江引水。推荐雅砻江自流方案两个,分别为仁青里——章安河与仁青里——岗龙,分别年调水量50亿立方米;再次,大渡河引水。推荐大渡河抽水方案,年调水量50亿立方米。供水范围初步考虑为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和山西六省区。
  国家水利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与黄委会推荐方案基本一致。
  “这种方案基本行不通”。上述官员结合自己的考察结果认为,黄委会推荐方案尚不成熟和完善,缺乏很多环节的科学论证,所以,他建议“广泛征求各种建议和声音,抓紧对这一方案做出合理的修改”。(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多种方案围绕“如何调”展开论证
  其实,社会各界对于西线工程的方案有多种,在现有水源固定的前提下,这些方案着重围绕“如何调”的问题展开论证。
  “但是,很多方案一直被边缘化,并没有被有关部门接纳和参考。”有学者认为西线工程方案的论证工作应博采众长,而“绝不能是一枝独秀”,由此,他认为,该方案的论证工作应该公开透明。
  一直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有几种。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提出从青藏高原南流的五大水系中调水入黄河,再从黄河开运河将水调至西北的方案。他认为,这些水可以穿越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及巴丹吉林沙漠,向天山以北开运河引水,为乌鲁木齐工农业用水,灌溉准噶尔南部沙漠地区提供水源。同时,可修建河道地区的临河至哈密的铁路,这样不但可使北京到新疆的铁路长度缩短约1000公里,还有助于处于这一区段的北干渠沿线形成一个带状灌区,成为第二个河西走廊。
  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的陈传友则提出了“藏水北调”方案,就是把青藏高原水系的少部分水量,通过先提后引的方式,调入黄河上游的扎陵湖、鄂陵湖,调蓄后,分别送到西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彻底解决黄河断流问题。
  有民间水利学家之誉的郭开提出了“塑天运河”大西线隧洞调水方案。据悉,该方案曾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组织了40多位在全国最有声誉的水利、电力、地质专家开了两天学术研讨会,专门研究郭开的大西线调水方案,并就一些技术难题进行了深入答辩。
  上述发改委官员告诉记者,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完全否定了类似“大西线”调水的有关设想。
  他分析道,西线工程或构想的受水地区既要重点考虑解决黄河中下游干流河谷地区和华北平原用水,也要充分考虑西北河西走廊乃至新疆部分干旱地区用水,以使以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为主的西北干旱地区成为我国未来重要发展后备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同时,调水水源方向是处于我国地貌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部分水量,这是由我国地势地貌和水文自然分布客观条件决定的,先是从金沙江开始调水,逐渐向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延伸。
  多重因素的顾虑
  一边是青藏高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1000亿立方米的可供调水量,不可谓不诱人;另一边是西部地区复杂的地理地貌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一位专家认为,这种大的工程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而不能武断地将人为的结论强加于大自然。同时,要因势利导,利用好自然提供的各种便利,尽可能地节约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刘同心认为,这种大工程应处理好调水区人与自然,工程与生态、社会、民族、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其实,就在去年底,中国水利和水资源界的核心专家、三位院士钱正英、潘家铮和沈国舫,已经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前期工作的建议》。他们认为,西线工程应综合考虑的因素涉及到技术、生态、环境和社会等方方面面,问题较为复杂,所以应在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之后再启动。
  据上述发改委官员称,这三位专家是水利部和黄委会西线工程方案的主要形成者。
  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马金珠最为关心的是河西走廊沙漠化治理的水资源节控问题。
  根据甘肃省有关官员提供本报资料,建国后我国新形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3848平方公里,西北地区10%的土地处于沙漠化状态,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和新疆为其中的重灾区。
  陈清波也指出沙漠化的问题,他认为西线工程应将该因素考虑在内,实行将黄河上游225亿立方米径流量分输给西北地区和从三峡水库每年引调400亿立方米给华北平原的方式,来缓解此类问题。
  但是,马金珠认为,不能寄希望于大规模的调水来试图解决沙漠化和荒漠化问题,而是应该科学利用河西走廊黑河与石羊河全流域的水,着重是水资源管理方式而非水源和水量的问题。他认为,采取黄河注水的方式容易造成水资源过度蒸发引起的浪费,同时不利于两河流域目前的用水乱局的治理。
  香港乐施会兰州办事处负责人、博士丁文广也认为,解决沙漠化问题的根本途径不在于调水,而在于利用好现有水源。
  不过,来自生态方面的顾虑尤为突出。有学者认为,西线工程对于区域生态完整性、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与珍稀动植物、干旱河谷区区域气候等容易造成影响。(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赵杰
原来西部的水、西部的电是用来干这种宏伟事业的!
一要开源,二要节流,三不要乱整, 这才是正事.
风烟又起啊?看来不断掉百姓的活路,官员就没有财路。
迁都。。。不迁都就要剥离缺水地区的某些智能分流减少人口。。。。


等哪日调的水都不够了,不知还有啥招数。。。
疯子啊疯子```大跃进又来了吗
还调什么水,有这些口水就足够了嘛~~;P ;P
口水多是好事情。
没有好好论证,出发点再好也潜伏着危机
作为专业人士应该力挺大西线溯天运河方案
原帖由 侯景 于 2007-5-19 06:03 发表
作为专业人士应该力挺大西线溯天运河方案

作为专业人士对任何一个方案可能带来的后果都应该慎重。任何水利专业人士都不会靠拍脑袋做决定。
把青藏的水调进塔里木盆地!灌成一大海,养鱼!
只要有钱就可以,不就是投资的问题么,有什么好讨论的。什么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通通都是作为陪衬的问题。:D
原帖由 侯景 于 2007-5-19 06:03 发表
作为专业人士应该力挺大西线溯天运河方案


反正吹牛不上税,出事没责任
原帖由 f22 于 2007-5-19 15:07 发表
把青藏的水调进塔里木盆地!灌成一大海,养鱼!

好主意。我天天在“海边”看维族烤鱼。。。好吃啊!!!!!!
慎什么行啊
见一次反对一次
还是开凿青藏大峡谷,引来孟加拉湾水汽比较治本:D :D
原帖由 吴宇上校 于 2007-5-19 14:59 发表

作为专业人士对任何一个方案可能带来的后果都应该慎重。任何水利专业人士都不会靠拍脑袋做决定。

非专业人士更不应该跳出来拍脑袋反对
原帖由 老牛居 于 2007-5-19 21:26 发表
还是开凿青藏大峡谷,引来孟加拉湾水汽比较治本:D :D

就是就是.俺早就说了,把喜马拉雅山炸个口子,他们不同意
专家激烈讨论是好事,可有些非专家甚至不懂水利的也激烈讨论,算是干什么的?
咱也算受过比较高的水利专业教育的人了。不知道算不算专业人士。。。。。。咱自己是不敢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