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辜会谈”前奏:儒宦哲人与禅师的对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49:45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著名的“汪辜会谈”,十四年过去了,尽管两岸关系依然波折不断,而且两位老人也已辞世,但“汪辜会谈”的历史性意义却一贯为中国人所看重。那么,促成此次会谈的幕后人是谁,其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学术界泰斗做两岸密使

  在中国的现代史上,国(国民党)共(共产党)和谈似乎总离不开学术界巨擘的从中调停。而第一次“汪辜会谈”得以成行,也离不开名扬中外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南怀瑾虽隐居在香港,但在两岸的知名度很高,弟子遍及港、澳、台的政商界,而且他集儒师、道师、哲学家、禅师、医师、武术大师于一身,堪称一代高人。

  据《海外星云》记载,上个世纪90年代,两岸接触逐渐频繁,南怀瑾开始返回家乡浙江,以他的名誉成立多个基金会,筹集到大量资金,进行多项建设,包括他家乡的金温铁路。他还设立奖学金资助三十多所大学,为研究黄河断流成立了“参天水利工程研考会”等。
  
  随着南怀瑾在大陆活动的增多,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广,中共领导人也重视他。由于南怀瑾不畏人言,又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便成为沟通两岸关系的和平密使。

找汪道涵屡吃“闭门羹”

  1990年4月,受南怀瑾之托的张尚德教授(南怀瑾的弟子)到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张尚德带去一条信息:他有意巨额投资上海,并希望与上海市主要领导会面。根据对方的要求,时任华东师大校长的袁运开和校外事办在张尚德一行来沪之前就通过各种渠道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终无结果。

  据《中华儿女》2007年第4期文章《神秘客人来访:“汪辜会谈”一段鲜为人知的前奏
》的作者王恩重回忆:此时,负责与张尚德进行学术交流的冯契教授把王恩重找去,问他:“听说你有办法与汪道涵取得联系?”王恩重回答说:“我有一位亲戚在国务院外经贸委曾与汪道涵同过事。去年《社会科学》杂志(我所工作的单位)成立十周年时我曾经请他为杂志题了词。”冯先生对他说了一些张尚德来上海的意图,希望他能联系汪道涵,请他出山与台湾客人见一面。

  于是,王恩重始试着与汪道涵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联系,接电话的秘书回答是:汪道涵没空。第二天又打电话去,还是同样的回答。

  王恩重如实向冯契汇报,后者也一筹莫展,只好说再联系联系看。但情急之下,王恩重冒昧地直接往汪老家打电话,接电话的是汪夫人孙维聪。他怕再次被挡驾,先将他与汪夫人在黑龙江大学工作时所尊崇的杜老先生的关系抬了出来,又说明了我与汪老的老同事、时任外经贸部顾问的石部长之关系和来意,终于,汪道涵接起了电话。

  王恩重在电话中先说:“南怀瑾先生您认识吗?” 汪道涵回答:“我知道。”于是,前者将自己所了解的张尚德此次来沪的情况和用意一一道出,并转达了张尚德和冯契邀请他参加26日华侨饭店午宴的事,还特别提到张尚德带了五十亿美金投资的事。但汪道涵在电话中未表示任何态度。

“禅的超越性”

  4月26日,张尚德在华侨饭店作了整整一天的“禅的超越性”报告。下午4点半,在报告会接近尾声时,华东师大哲学研究所所长丁祯彦教授突然急匆匆地走到王恩重面前说:“快!汪市长(当时人们对已卸任的汪道涵仍这样称呼)马上就到,你赶快跟冯先生下楼去接(事后得知,华东师大校长办公室刚接到汪办打来的电话,通知了汪道涵要会见张尚德的事)。”

  王恩重急忙陪冯契、张尚德一起下楼去接汪老。到了楼下,不一会儿,只见汪道涵仅带了秘书一人从一辆黑色奥迪车上走出,华侨饭店即刻安排人员将大宴会厅隔出一间小会客厅,将汪道涵、冯契、张尚德引入会客厅。

  于是,一位儒宦(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在回忆录中对汪老的尊称)、一位哲人和一位禅师就这样开始了对话。三位先生的对话从佛学、禅宗、投资、中国传统文化、天地、祖宗渐渐地进入了两岸关系……

  也许是谈得高兴,汪道涵原打算一个小时的会见又延续了半个小时。最后,他还笑吟了一首客家民谣赠张尚德的秘书:“临别赠送酒一杯,望君早日衣锦归;路边花儿切莫采,家中还有一枝梅。”

  此次会谈为后来的汪辜会谈奠定基础。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与辜振甫会晤,这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绝之后的首度正式接触。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著名的“汪辜会谈”,十四年过去了,尽管两岸关系依然波折不断,而且两位老人也已辞世,但“汪辜会谈”的历史性意义却一贯为中国人所看重。那么,促成此次会谈的幕后人是谁,其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学术界泰斗做两岸密使

  在中国的现代史上,国(国民党)共(共产党)和谈似乎总离不开学术界巨擘的从中调停。而第一次“汪辜会谈”得以成行,也离不开名扬中外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南怀瑾虽隐居在香港,但在两岸的知名度很高,弟子遍及港、澳、台的政商界,而且他集儒师、道师、哲学家、禅师、医师、武术大师于一身,堪称一代高人。

  据《海外星云》记载,上个世纪90年代,两岸接触逐渐频繁,南怀瑾开始返回家乡浙江,以他的名誉成立多个基金会,筹集到大量资金,进行多项建设,包括他家乡的金温铁路。他还设立奖学金资助三十多所大学,为研究黄河断流成立了“参天水利工程研考会”等。
  
  随着南怀瑾在大陆活动的增多,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广,中共领导人也重视他。由于南怀瑾不畏人言,又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便成为沟通两岸关系的和平密使。

找汪道涵屡吃“闭门羹”

  1990年4月,受南怀瑾之托的张尚德教授(南怀瑾的弟子)到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张尚德带去一条信息:他有意巨额投资上海,并希望与上海市主要领导会面。根据对方的要求,时任华东师大校长的袁运开和校外事办在张尚德一行来沪之前就通过各种渠道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终无结果。

  据《中华儿女》2007年第4期文章《神秘客人来访:“汪辜会谈”一段鲜为人知的前奏
》的作者王恩重回忆:此时,负责与张尚德进行学术交流的冯契教授把王恩重找去,问他:“听说你有办法与汪道涵取得联系?”王恩重回答说:“我有一位亲戚在国务院外经贸委曾与汪道涵同过事。去年《社会科学》杂志(我所工作的单位)成立十周年时我曾经请他为杂志题了词。”冯先生对他说了一些张尚德来上海的意图,希望他能联系汪道涵,请他出山与台湾客人见一面。

  于是,王恩重始试着与汪道涵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联系,接电话的秘书回答是:汪道涵没空。第二天又打电话去,还是同样的回答。

  王恩重如实向冯契汇报,后者也一筹莫展,只好说再联系联系看。但情急之下,王恩重冒昧地直接往汪老家打电话,接电话的是汪夫人孙维聪。他怕再次被挡驾,先将他与汪夫人在黑龙江大学工作时所尊崇的杜老先生的关系抬了出来,又说明了我与汪老的老同事、时任外经贸部顾问的石部长之关系和来意,终于,汪道涵接起了电话。

  王恩重在电话中先说:“南怀瑾先生您认识吗?” 汪道涵回答:“我知道。”于是,前者将自己所了解的张尚德此次来沪的情况和用意一一道出,并转达了张尚德和冯契邀请他参加26日华侨饭店午宴的事,还特别提到张尚德带了五十亿美金投资的事。但汪道涵在电话中未表示任何态度。

“禅的超越性”

  4月26日,张尚德在华侨饭店作了整整一天的“禅的超越性”报告。下午4点半,在报告会接近尾声时,华东师大哲学研究所所长丁祯彦教授突然急匆匆地走到王恩重面前说:“快!汪市长(当时人们对已卸任的汪道涵仍这样称呼)马上就到,你赶快跟冯先生下楼去接(事后得知,华东师大校长办公室刚接到汪办打来的电话,通知了汪道涵要会见张尚德的事)。”

  王恩重急忙陪冯契、张尚德一起下楼去接汪老。到了楼下,不一会儿,只见汪道涵仅带了秘书一人从一辆黑色奥迪车上走出,华侨饭店即刻安排人员将大宴会厅隔出一间小会客厅,将汪道涵、冯契、张尚德引入会客厅。

  于是,一位儒宦(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在回忆录中对汪老的尊称)、一位哲人和一位禅师就这样开始了对话。三位先生的对话从佛学、禅宗、投资、中国传统文化、天地、祖宗渐渐地进入了两岸关系……

  也许是谈得高兴,汪道涵原打算一个小时的会见又延续了半个小时。最后,他还笑吟了一首客家民谣赠张尚德的秘书:“临别赠送酒一杯,望君早日衣锦归;路边花儿切莫采,家中还有一枝梅。”

  此次会谈为后来的汪辜会谈奠定基础。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与辜振甫会晤,这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绝之后的首度正式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