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背后的美军后勤保障系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30:41
战争背后的美军后勤保障系统     



    美军后勤恐怕是世界上最复杂、同时也最庞大的企业集团。在冷战时期,美国防部每年用于保障职能的预算就超过1000亿美元,仅在各级后勤部门从事保障工作的人员就达80万。为此,美军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积极推动后勤革命,大幅压缩规模,使低效率的传统后勤向高效率的新型后勤转变。
    后勤体制

    美国防后勤局(DLA)是美国国防部的后勤机构,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它都为全球范围内的美军基地和联合作战行动提供强大的后勤支援。

    国防后勤局的历史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弹药和补给的巨大消耗和需求使得国防后勤局应运而生。从它1961年建立的那一天起,国防后勤局就成为美军在世界范围内有力的作战支援力量。它的总部就设在华盛顿特区外围,在全美50个州和国外的27个国家共有超过28000个民间和军事雇员。

    该局为美军作战行动提供一切保障,从日用杂货到飞机燃油。国防后勤局的使命还包括废弃装备与物资的处理和报废。40多年来,从越南战争到海湾战争,从科索沃战争到此次伊拉克战争,国防后勤局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防部后勤局共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部队提供了价值30多亿美元的食品,军服,医药和维修服务。随后,又提供了价值69亿美元的食品,衣物和医药方面的人道主义援助。

    美国国防后勤局下设四个大的补给中心,24个国防物资分发点,一个战略物资储备中心,和一个国防回收和销售中心,即:

    美国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国防补给中心,海上和陆上的武器系统支援;

    美国宾西法尼亚州东南部港口城市——费城国防补给中心(DSCP),主要负责食品,军服,医药一般物资和工业品的供应;

    位于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国防补给中心,主要负责航空支援;

    国防能源支援中心,主要负责燃料,气体和电力供应。

    国防分发总中心下设24个遍布全球的分发点,他们负责接收、储存、分发物资。这24个分发点对美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使得对美军作战至关重要的物资和补给得以迅速运抵战区并即刻投入战斗。

    国防回收和销售服务中心负责处理从交通工具、办公室设备到海军舰船报废和危险品的处置。

    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中心负责战略原材料的储备,以使美国在战时情况下,战略来源不依赖于外国。近几年,随着国际变化,战略物资储备中心正在分阶段甩卖它的日用品,而且为了赶上电子工业步伐,美国防后勤局还建立了一个电子商务中心。

    同时,美国防后勤局还在欧洲和太平洋保留有两个司令部。以提供外援和联络服务,以及制定作战计划和后勤支援计划的接口。国防后勤局欧洲司令部设在德国黑森州首府,主要负责在欧洲和美国本土的一切军事后勤支援。太平洋司令部设在韩国的大丘,主要用于对太平洋司令部及相关部门的作战行动提供后勤支援。

    预置和战略投送

    随着美军军事力量的运用方式从“前沿部署”与“快速增援”相结合转变为“前沿存在”与“力量投送”相结合,美军的大批武器装备、作战物资和后勤部、分队相继撤回本土或就地销售,经过几轮基地调整和关闭行动,共有上百个大型设施被关闭。经过多年的压缩,美后勤规模几乎压缩了1/3。

    在大幅压缩规模的同时,美军正在努力建设轻型、合成、快速、高效的保障力量,并使其具备6种能力。即:战略投送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独立保障能力、综合保障能力、战场机动与生存能力,后续补给能力。特别是在美军的战略态势由前沿部署改为前沿存在后,主要以预置和兵力投送方式应付各种危机。

    美军的战略投送主要由运输司令部组织。美军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运输司令部,冷战后,在不断收缩全球军事部署的同时,以“兵力投送”作为应付全球危机的主要手段,要求战略投送要有能力在4天内把一个轻型旅, 75天内把5个师投送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同时美国还非常重视运力动员法制化建设,有航空预备役部队、海上一类预备役船队和国防后备船队。美国的《商船法》规定,新船建造必须适用于国防和军事用途,对纳入“战略海运计划”的商船进行适时跟踪,以便随时征用。对私人购买的飞机,都要进行运力统计,注册登记,战时稍加改装即可征用。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依法征用了26个民航公司的70余架巨型运输机,运送兵员31万人,物资15万吨,对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迪戈加西亚岛、关岛、马绍尔群岛等岛屿不仅仅在“倒萨”军事部署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迪戈加西亚岛是印度洋上惟一的美国军事基地,当美军在中东、西南亚和非洲执行作战任务时,该岛“占有绝对不可丢失的重要位置”。1998年底的“沙漠之狐”行动中,B—52和B—1B轰炸机的进攻出发阵地就设在此;在打击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中,该基地再度成为B—52和B—1B的前沿部署基地。由于该基地距离伊拉克最近,所以,美军在此部署B—2隐形战略轰炸机,要比从本土参战缩短3/4以上的航程。同时,该基地还是美军在中东作战的重要储备基地,现部署两个海上预置船中队,是美军全球作战预置力量的重要依托。

    重要的后勤装备

    “全球资产可视系统”是美军后勤从工业时代转向信息时代的核心概念,也是美军后勤保障效率得以大幅提高的核心因素。该系统将自动识别技术、全球运输网络、联合资源信息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综合在一起,使得联合部队指挥官可以不间断地掌握全部后勤资源的动态情况,全程跟踪“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从而大大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率。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后勤信息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只有1500人,但却使数万部队的输送、数亿元的开支,以及几十万种不同型号、规格的装备物资供应得以顺利进行,如果没有“全球资产可视系统”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力量提供者”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用集装箱盛装的、具有高度可部署性的简易基地系统。它提供现代化的可控制气温的住宿设备、食堂、浴室、厕所、洗衣房,以及娱乐设施,可供550名士兵使用。每套组件包括1个8万加仑用水储存和分配系统、1个4万加仑油料储存和分配系统、废水储存站,以及能持续电100千瓦电力的发电站。

    “力量提供者”的基本模块是伸展的模块式人员帐篷,配有与一般家庭用品相同的压缩空气供暖系统。“力量提供者”设施能充当战斗疲劳士兵的休息与恢复场所,可支援战区接收兵员,可作为中间集结整备基地,也可作为人道主义、救灾和维和行动中的基地兵营。

    美陆军已经有了27套“力量提供者”组件,它们处于部署准备状态,并计划在今年再采购9套。经过批准的列装和分配计划要求于2004财年按以下所述进行这些组件的配置:美国欧洲司令部6个;美国太平洋司令部6个;美国中央司令部3个;预置舰船12个;美国本土9个(其中有1个永久性地架设在路易斯安那州波尔克堡联合战备训练中心,作为“力量提供者”的训练与试验设施。)

    美陆军已经建立了6个“力量提供者”连(1个在现役部队,5个在预备役部队),负责在部署过程中架设和操作那些组件。另外,在“后勤民力增补计划”中,已经制定了一个“力量提供者保障计划”,用以确保民间承包商的参与,他们或者加强力量提供者连,或者当没有陆军部队时负责管理力量提供者营地。(长风)

    中国网 2003年4月11日战争背后的美军后勤保障系统     



    美军后勤恐怕是世界上最复杂、同时也最庞大的企业集团。在冷战时期,美国防部每年用于保障职能的预算就超过1000亿美元,仅在各级后勤部门从事保障工作的人员就达80万。为此,美军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积极推动后勤革命,大幅压缩规模,使低效率的传统后勤向高效率的新型后勤转变。
    后勤体制

    美国防后勤局(DLA)是美国国防部的后勤机构,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它都为全球范围内的美军基地和联合作战行动提供强大的后勤支援。

    国防后勤局的历史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弹药和补给的巨大消耗和需求使得国防后勤局应运而生。从它1961年建立的那一天起,国防后勤局就成为美军在世界范围内有力的作战支援力量。它的总部就设在华盛顿特区外围,在全美50个州和国外的27个国家共有超过28000个民间和军事雇员。

    该局为美军作战行动提供一切保障,从日用杂货到飞机燃油。国防后勤局的使命还包括废弃装备与物资的处理和报废。40多年来,从越南战争到海湾战争,从科索沃战争到此次伊拉克战争,国防后勤局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防部后勤局共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部队提供了价值30多亿美元的食品,军服,医药和维修服务。随后,又提供了价值69亿美元的食品,衣物和医药方面的人道主义援助。

    美国国防后勤局下设四个大的补给中心,24个国防物资分发点,一个战略物资储备中心,和一个国防回收和销售中心,即:

    美国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国防补给中心,海上和陆上的武器系统支援;

    美国宾西法尼亚州东南部港口城市——费城国防补给中心(DSCP),主要负责食品,军服,医药一般物资和工业品的供应;

    位于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国防补给中心,主要负责航空支援;

    国防能源支援中心,主要负责燃料,气体和电力供应。

    国防分发总中心下设24个遍布全球的分发点,他们负责接收、储存、分发物资。这24个分发点对美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使得对美军作战至关重要的物资和补给得以迅速运抵战区并即刻投入战斗。

    国防回收和销售服务中心负责处理从交通工具、办公室设备到海军舰船报废和危险品的处置。

    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中心负责战略原材料的储备,以使美国在战时情况下,战略来源不依赖于外国。近几年,随着国际变化,战略物资储备中心正在分阶段甩卖它的日用品,而且为了赶上电子工业步伐,美国防后勤局还建立了一个电子商务中心。

    同时,美国防后勤局还在欧洲和太平洋保留有两个司令部。以提供外援和联络服务,以及制定作战计划和后勤支援计划的接口。国防后勤局欧洲司令部设在德国黑森州首府,主要负责在欧洲和美国本土的一切军事后勤支援。太平洋司令部设在韩国的大丘,主要用于对太平洋司令部及相关部门的作战行动提供后勤支援。

    预置和战略投送

    随着美军军事力量的运用方式从“前沿部署”与“快速增援”相结合转变为“前沿存在”与“力量投送”相结合,美军的大批武器装备、作战物资和后勤部、分队相继撤回本土或就地销售,经过几轮基地调整和关闭行动,共有上百个大型设施被关闭。经过多年的压缩,美后勤规模几乎压缩了1/3。

    在大幅压缩规模的同时,美军正在努力建设轻型、合成、快速、高效的保障力量,并使其具备6种能力。即:战略投送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独立保障能力、综合保障能力、战场机动与生存能力,后续补给能力。特别是在美军的战略态势由前沿部署改为前沿存在后,主要以预置和兵力投送方式应付各种危机。

    美军的战略投送主要由运输司令部组织。美军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运输司令部,冷战后,在不断收缩全球军事部署的同时,以“兵力投送”作为应付全球危机的主要手段,要求战略投送要有能力在4天内把一个轻型旅, 75天内把5个师投送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同时美国还非常重视运力动员法制化建设,有航空预备役部队、海上一类预备役船队和国防后备船队。美国的《商船法》规定,新船建造必须适用于国防和军事用途,对纳入“战略海运计划”的商船进行适时跟踪,以便随时征用。对私人购买的飞机,都要进行运力统计,注册登记,战时稍加改装即可征用。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依法征用了26个民航公司的70余架巨型运输机,运送兵员31万人,物资15万吨,对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迪戈加西亚岛、关岛、马绍尔群岛等岛屿不仅仅在“倒萨”军事部署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迪戈加西亚岛是印度洋上惟一的美国军事基地,当美军在中东、西南亚和非洲执行作战任务时,该岛“占有绝对不可丢失的重要位置”。1998年底的“沙漠之狐”行动中,B—52和B—1B轰炸机的进攻出发阵地就设在此;在打击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中,该基地再度成为B—52和B—1B的前沿部署基地。由于该基地距离伊拉克最近,所以,美军在此部署B—2隐形战略轰炸机,要比从本土参战缩短3/4以上的航程。同时,该基地还是美军在中东作战的重要储备基地,现部署两个海上预置船中队,是美军全球作战预置力量的重要依托。

    重要的后勤装备

    “全球资产可视系统”是美军后勤从工业时代转向信息时代的核心概念,也是美军后勤保障效率得以大幅提高的核心因素。该系统将自动识别技术、全球运输网络、联合资源信息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综合在一起,使得联合部队指挥官可以不间断地掌握全部后勤资源的动态情况,全程跟踪“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从而大大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率。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后勤信息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只有1500人,但却使数万部队的输送、数亿元的开支,以及几十万种不同型号、规格的装备物资供应得以顺利进行,如果没有“全球资产可视系统”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力量提供者”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用集装箱盛装的、具有高度可部署性的简易基地系统。它提供现代化的可控制气温的住宿设备、食堂、浴室、厕所、洗衣房,以及娱乐设施,可供550名士兵使用。每套组件包括1个8万加仑用水储存和分配系统、1个4万加仑油料储存和分配系统、废水储存站,以及能持续电100千瓦电力的发电站。

    “力量提供者”的基本模块是伸展的模块式人员帐篷,配有与一般家庭用品相同的压缩空气供暖系统。“力量提供者”设施能充当战斗疲劳士兵的休息与恢复场所,可支援战区接收兵员,可作为中间集结整备基地,也可作为人道主义、救灾和维和行动中的基地兵营。

    美陆军已经有了27套“力量提供者”组件,它们处于部署准备状态,并计划在今年再采购9套。经过批准的列装和分配计划要求于2004财年按以下所述进行这些组件的配置:美国欧洲司令部6个;美国太平洋司令部6个;美国中央司令部3个;预置舰船12个;美国本土9个(其中有1个永久性地架设在路易斯安那州波尔克堡联合战备训练中心,作为“力量提供者”的训练与试验设施。)

    美陆军已经建立了6个“力量提供者”连(1个在现役部队,5个在预备役部队),负责在部署过程中架设和操作那些组件。另外,在“后勤民力增补计划”中,已经制定了一个“力量提供者保障计划”,用以确保民间承包商的参与,他们或者加强力量提供者连,或者当没有陆军部队时负责管理力量提供者营地。(长风)

    中国网 2003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