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岂少名山宇宙间,地因人胜说东山”-----谢安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25:52
]]
陈郡谢氏等北方士族及北方流民的蜂拥而入对上虞以至整个江南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江南当时虽已初步开发,但跟北方相比,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还相差一截,这次北方民群的拥入,他们带来了先进文化、先进科技、熟练技能,特别是作为生产力创造的主体------人口大量的到来,给江南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他们的到来极大的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水利事业的兴修和荒芜土地的垦辟上。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南方开始得到推广,南方已普遍应用“耦耕”,“区田法”也已传入南方,并已使用粪肥,同时麦的种植也得到了推广,麦类逐渐成为南方仅次于水稻的主要农作物;农业是以水利兴修为本,当时的水利工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使农田得到了有效灌溉,生产得到了稳定保障,最终使江南成为了人人羡慕的“鱼米之乡”;荒芜地区的开发如像两淮地区、荆襄地区、豫章地区等,像我们浙江当时也只有浙东得到开发,浙中、浙南地区只是在平原地带零星开发而已,但自东晋以后,这些地区开发速度很快。总而言之,自东晋以后,江南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全国的经济比重逐步上升,最终形成了中国古代除关中经济圈、黄河经济圈以外的第三大经济圈------江南经济圈。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唐王朝就是靠江南特别是两淮地区的粮食供应保证,最终平息了安禄山的叛乱,而中国北方自此劫难后,经济发展上面始终就没能超越过江南,特别是关中经济圈,自唐朝未年“黄巢焚长安”后更是一蹶不振,江南经济圈成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圈,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一直延续至今。
上虞及会稽(绍兴)地区此时也借这股东风在农业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北方士族的到来不但对会稽的农业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会稽的手工业及城市建设和商业的发展。当时会稽的手工业主要有纺织业、治炼业、造纸业和制瓷业,会稽的纺织业历史悠久,上溯至古越国纺织业就非常发达,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臣服之时,就贡奉过服装等纺织品,“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又被人称“浣纱女”,就是因为她在民间时常在溪边浣纱,浣纱也是纺织业中的一道工序。所以,如今绍兴的服织业如此发达,实乃有渊源;会稽的治炼业也要从古越国说起,古越国的冶炼业在当时也是非常发达,越国铸造的“越王剑”是名扬天下,当时剑客都以拥有一把“越王剑”为荣。至东汉时,会稽的冶炼业更是发扬光大,会稽已成为和洛阳、四川广汉并列的三大铜镜制造基地;浙东的制纸业在三国时已存在,但至东晋时更加兴旺,晋室南渡时带来了北方先进的造纸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浙东的造纸水平,浙东的纸品主要有桑纸和滕纸,尤其是滕纸更是纸中极品,滕纸是由山中古滕制造而成,当时剡溪(嵊州)山中多古滕,故滕纸又称“剡纸”,书圣王羲之当会稽太守时,就曾一次性送给谢安九千枚滕纸。
  制瓷业浙东自东汉起就在全国独领风骚,浙东的瓷器(越瓷)在全国是一绝。越瓷的生产地主要在上虞,上虞是著名的“越瓷之乡”,近年来发现很多的古窑遗址。但不同于别的手工业是北方人到来带来了兴旺,越瓷却是式微,以至于消亡。上虞制瓷业的突然衰败罪魁就是谢氏等士族建立的“大庄园” 经济。士族建立“大庄园”是以掠夺霸占民间土地为基础的,到处“封山屯水”,“跑马圈地”,属于“庄园”内的山川林泽不允许民间百姓私下开采,这就控制住了制瓷所需的原材料--------陶泥和木材,同时民间失地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依附于各大庄园,成为各个士族的奴仆,这些奴仆数量非常惊人,例如山水派诗人谢灵运游山玩水之时,往往就有成千上百的奴仆开道、侍候。原材料的控制,手工业者的流失,最终导致了制瓷业的衰败。总而言之,上虞的制瓷业在各大士族建庄立业大展宏图之际,突然衰败,直至几百年后中唐时期才再度中兴。
 陈郡谢氏在门阀制度所赋予的特权庇护下,虽背井离乡寄寓于江南一隅却也过着安逸逍遥的生活,时光荏苒,冬尽春还,不觉已到江南第九春,谢氏渡江的第九年,即公元320年,家族出了桩喜事,家族喜添一丁------谢安出世。谢安的父亲叫谢裒,曾官任太常卿,谢裒和谢鲲是兄弟,家族内和谢安同辈中人有堂兄谢尚(谢鲲之子)、兄长谢奕(谢玄、谢道韫之父)、三弟谢万、小弟谢石。民间有谚:“三岁看到老”,意小时的行迹能透露出今后的端倪,谢安也像大都数名士一样在小时就显现出与众不同之处,谢安年仅四岁的时候,当时大名士谯郡桓彝一见谢安就不禁由衷赞道:“此儿风神透彻,长大后将不会差于王东海(王承,当时大名士)”。中国古代的看相之术的确是非常神奇,“看面识人”的水平着实让人惊叹,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中的韩信,原本因受牵连已被送上了断头台,临刑之际,主监官一看韩信“壮其貌”,“与语,大悦之”,韩信的相貌不但救了自己的命,还交了华盖运,从此在此主监官的提携推介下一路官运亨通,直至成就了“十面埋伏”的辉煌战绩。又像唐朝开国元勋、百胜将军李世绩,李世绩每次出征之前,都要看过每个将校的面貌,他认为是面相不好的人坚决不要,旁人问其原因,回答道:“战争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只有福大命大的人才能生存,和命薄之人怎么能成就大事?”,古人的做法不一定能用科学来解释,却往往是人生经验的结晶。
  青年时的谢安已是名誉天下,成为少年人心目中的偶像。谢安喜欢咏赋,这些“追星族”也学着谢安的腔调咏赋,就像现在的“模仿秀”一样,务求惟妙惟肖。但谢安此人患有严重的鼻窦炎,讲话是嗡里嗡气,是个“嗡鼻头”,这些追星族们咏赋时也是用手掐住鼻子咏赋,成为当时“一景”。谢安有位老乡以前在新会当县令,免官后经过建康回老家,因囊中羞涩就拜访谢安,谢安就问:“你身边还有什么?”,此人答道:“唯有蒲扇五万把。”“这就好办了。”说完,谢安摇着一把蒲扇从繁华大道上招摇而过-------新的流行物产生,一时蒲扇成了流行物,人人手中都想持有一把,那位老乡的五万把蒲扇也倍价告馨,这就是“新会蒲扇”的故事。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谢家”指谢安的陈郡谢氏,“王家”指得是江左第一宰相王导的琅琊王家(书圣王羲之也出生在此家族),这首诗把王、谢两家并列,其实在谢安年轻之时,谢家的地位根本不能和王家相比,琅琊王家当时是王导主政时期,是东晋第一世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重名,“马”指得是东晋王族司马氏。有一次,谢安和弟弟谢万经过琅琊王家时,谢万仰慕王家的门梯提出去拜访王家,谢安自肘地位低下,担心不会受到礼遇,就劝谢万不要去,无奈谢万一意要去,两兄弟就登门拜访王家,进王家后,主宾坐毕,王家的人是始终一言不发,兄弟俩是匆匆告辞,悻悻而归。可见在当时,在王家人的眼中谢家的地位根本没有,陈郡谢氏一直要等到谢安做宰相后地位才日渐隆起,“淝水之战”后更是奠定了江东第一世家的地位,“谢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才形成。
  当时的选官制度是“征辟”,朝庭闻其名而征用授官,谢安名重天下,当然也不能免其外。扬州刺史瘐冰看重谢安,招其做官,谢安不得已赴召,但做了一个月,就以身体不适为由辞官而去。主管官员选拔的吏部尚书范汪也多次征召谢安,谢安以各种理由拒绝,最后惹得范尚书火气也大了,“你不想做官,我就让你一辈子做不成官,让你禁锢终身”,“禁锢”相当于现在人事部的行政处罚,被“禁锢”的人除非再下令“解禁”,否则终身不得为官。无官一身轻,无官的谢安是栖居东山,过着平静、平常的生活,一居就是二十年,直到谢安“东山再起”为止,那时谢安已过“不惑之年”,41岁了,已过“不惑”的谢安出山后果真不惑,清醒有为,“不惑”之前的谢安在东山又干了什么呢?
栖居东山的谢安干了三件事:游玩、教子和助家。“游玩”,晋代的名士大多酷爱大自然,追求人性的解放,和三五好友,出则“游弋山水”,入则“呤诗歌赋”,但名士们的“游玩”不能单纯的看作是业余时间的消遣活动,其实“游玩”是成名士的一种必要途径。当时要成为一个名士,就像如今想成为一个演员,靠得是知名度,要保持知名度不降低,就要隔一段时间出来亮相一下,凝聚一下眼球,提升一下人气,而且最好是一群名士聚会,那会产生更大的哄动效应。晋代正史《晋史》,用很多笔墨来描写名士们的日常琐碎生活,如游玩之事,甚至连调戏妇女之事都写入,这在惜墨如金的正史写法中实属罕见,其实写史者这样写深有其意,名士之所以是名士就是靠这些琐碎之事来体现的。
  “兰亭雅聚”。兰亭位于山阴西南,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正是“流觞曲水”的好地方,“流觞曲水”就是把酒杯放在溪水上,任其漂荡,漂到何人面前就作诗一首,作不出就罚酒。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在东道主王羲之的力邀下,名士40余人雅聚兰亭,少小咸集,群贤毕至,流觞曲水,其乐融融,共得诗37首,王羲之在微醉之下更是奋笔写下流传千古的一代名贴----《兰亭集序》。
  “东山妓”。晋代世家普遍蓄养歌妓,丝竹管弦,歌舞娱目,谢家也不例外。谢安每次外出游览必带妓,这可是正史上说的,可见谢安对歌妓的喜欢程度之深。“妓”,在这里是歌妓,咏唱名士诗人们写的诗赋,和名士更多的是艺术上的沟通、分享,可不要误解成现在意义上的妓女。谢安家居东山,故称谢安的歌妓为“东山妓”。李白对此是非常羡慕,多次在诗中提到东山妓:“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而一首《示金陵子》更是道尽了谢安当时携妓风流的实景:“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楚歌吴语”,说明当时歌妓是用江南俚语唱的,用的是江南小调,后嵊州出越剧,昆山出昆剧,跟谢安的东山妓有没有渊源呢?我始终怀凝是有的,毕竟谢安待过的上虞东山和江宁东山跟这两地都非常近;“似能未能”,指这些歌妓不一定会侍奉枕席,以成云雨之欢;“携手林泉”,说明歌妓跟谢安的关系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心灵的互慰。谢安对这些歌妓是极其喜爱,对其中的二个尤为钟情,东山上有两处院落就是以这两人的名字命名的。不过谢安也只能在外萧洒风流,在家则不敢了,谢安是一个怕老婆的人。
  谢安的老婆,也是当时大名士李炎的妹妹,这位谢夫人也是个厉害角色,自己在家欣赏歌舞,看见谢安来了,连忙叫人用布把歌妓们遮起来,谢安气问道:“你能看,难道我就不能看吗?”谢夫人答道:“你在家听歌舞,传出去影响多不好,我也是为你着想,怕损了你的名声。”歌舞不让其听,讨妾那更是不可能了。谢安见别的人纷纷讨妾,也是心中痒痒,知道向夫人明言她是不会同意的,就来一个曲线方略,叫几个侄子先去做做她的思想工作。于是几个侄子在谢夫人面前晃来晃去,傍敲侧击,把个《关睢》说个不停,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也是圣人所提倡的,谢夫人反问道:“这个《关睢》是谁写的?”众人答道:“是周公写的。”“那就对了,如是周婆写的,就不会写出这样的话来了。”众人闻言,哑口无声,诺诺而退,谢安知道后,怅然不已。晋朝这个朝代,男人在外时放浪形骸,在家却是怕老婆者居多,有名的像江左第一名相王导、大司马桓温等。
  王导的老婆曹夫人盯王导也很紧,连王导身边跟个俏一点的丫环都不允许,王导看别人都三妻四妾的,眼红啊,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城里城外广建别墅,来个金屋藏娇,居说“别墅”二字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大司马桓温,此人说过一句话,大家都会记得,“大丈夫在世,纵不能流芳百世,已当遗臭万年。”他的夫人南郡公主也是个厉害角色,桓温平蜀灭李势后,娶了李势的妹妹做妾,把她安置在书房的后面。南郡公主听说后,大怒,带着一群嬷嬷们提着明晃晃的钢刀气匆匆前去捉二奶,当时,正是晨曦初露,李mm刚在窗前梳头,在晨曦的照耀下,李mm肤白如雪,长发垂地,容颜绝世,气态娴雅,见此缓缓的说道:“国破家亡,无心于此。倘若今日被杀,倒正合我心。”辞色凄婉,闻者欲绝,南郡公主听后不觉钢刀坠地,伸手抱住了她,然后说了一句千古名言:“我见犹怜,何况老奴。”于是,这出戏也就草草收场了。
  “教子”,谢安闲居在家,教导家族下一代的任务自然而然的就落在谢安的身上了。“封、胡、羯、末”,这是当时四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同时也是谢家四个最杰出的下一代的小名,取这样的小名就像给小孩取“阿狗、阿猫”的小名一样,取个贱名图个好养而已。“封”是谢韶,“胡”是谢朗,“羯”是谢玄,“末”是谢川,谢韶、谢朗、谢川由于早死,没留下什么功名,谢玄却留下了不世功名,是“淝水之战”的前线总指挥,死后被追封为车骑将军,嵊州的车骑山古称“甄山”,后为纪念谢玄才改名为“车骑山”。这个谢玄从小锦衣玉食,免不了带点公子哥们的娇气,喜欢穿华丽衣服,尤其喜欢在腰间挂个紫罗香囊。谢安见到这付纨绔模样就感到头痛,玩物伤志嘛,怎样去教导他呢?来一通严厉的训斥,怕伤了他的自尊心,说不定还带来什么心理阴影,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谢安想了一个办法,一天,谢安把他叫来,说我们来打赌玩,谢玄当然是很高兴,赌注呢?就是那紫罗香囊。不一会儿,谢安就把那香囊赢到手了,到手后,谢安当着谢玄的面把那香囊扔进了火坛里,看着心爱的香囊渐渐的化为灰烬,谢玄豁然明朗,原来敬爱的叔叔在教导自己不要玩物伤志,愧疚感不禁油然而生。从此,谢玄改掉了这个坏习惯,一心读书,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