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国3.7万人活在一夫多妻制部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6:13:50
揭秘:美国3.7万人活在一夫多妻制部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4 15:10:29  


美国盐湖城的摩门教总部。
  摩门教创建于1830年,其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鼓吹一夫多妻制,他们兄弟两人因为荒淫无度,淫人妻女,后遭他杀。摩门教因此在美国东部和中北部地方受到其他教派的迫害,后来迁徙到荒无人烟的犹他州,从此在这里安营扎寨。摩门教教会在1890年宣布放弃一夫多妻制。可是,摩门教的一些另类教派仍然迷恋一夫多妻制,他们至今我行我素,美国各级政府对他们的做法束手无策。
  
  美国现有3.7万人生活在一夫多妻制部落,多数分散在盐湖城山谷,其中1万人居住在犹他州和亚里桑那州交界的希尔戴尔和科罗拉多两个“双胞胎市”。拥有70多个妻子的“摩门教末世圣徒教会”掌门人沃伦•杰夫斯就是这两个城市的宗教领袖,他于去年8月被逮捕入狱,目前面临多项指控,包括强奸未成年少女和强迫未成年少女与已婚男人结婚等。
  
  摩门教女发言人的自白
  
  一场冬雪覆盖了贫瘠的盐湖城山谷,滋润了久旱的大地,气温骤然跌至摄氏零度以下。在盐湖城一个铺满白雪的半山坡上,记者采访了安妮•韦尔德女士。她是一夫多妻制组织的发言人,热衷于鼓吹一夫多妻制的好处。她们过去一直处于地下状态,不愿对外发表评论暴露自己的身份。自从她丈夫4年前去世后,再加上她已退休,儿女们都已长大,她一个人现在无牵无挂,因此不再担心警方上门找她麻烦。
  
  安妮是在摩门教的熏陶下长大的,在杨伯瀚大学商业教育学校上过学。她的第一次婚姻维持了9年,由于个性不合而离婚,她一人带了3个孩子生活。一年后,安妮改嫁一个名叫奥格顿•克劳特的男人,他是犹他州政府的科学摄影师。克劳特当时42岁,已有一个妻子和5个孩子,安妮才33岁。与克劳特结婚后,安妮没有生儿育女,但她和克劳特合作撰写和出版了65本书籍。在参观她家地下图书室时,安妮指着书架上的一些书,用自豪的口吻对记者说:“这些都是他们的孩子。”
  
  与安妮结婚的第二年,克劳特又要娶第三个妻子了。记者好奇地问安妮:“你当时为什么同意他继续娶妻?难道不嫉妒吗?”
  
  安妮在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出来的苦笑说:“一点也不嫉妒,因为我们都相信一夫多妻制,共同的宗教信仰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新婚妻子(第三个妻子)当时35岁,比我还大一岁,是政府部门装订档的秘书。”为了强调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安妮说:“我们这些姐妹妻子在一起相聚时,有时比亲姐妹还要亲。”
  
  “为什么比亲姐妹还亲?”记者问。安妮说:“因为我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经常一起看电影或聚会,共同分享一个丈夫,信仰同一个宗教,有许多共同语言和利益,因此我们和睦相处,亲如姐妹。”她说:“我们能够相处好,不是因为文化因素或社会生活方式,而是因为宗教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有这样我们在来世才能得到上帝的恩赐和祝福。”对于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安妮不敢如实告诉父母。每逢过年过节,安妮和孩子们在一起过,或回家探望父母,仿佛自己没有再婚似的。
  
  “你说过,你丈夫克劳特娶了好几个妻子,究竟有多少个妻子?共有多少个孩子?”既然安妮不忌讳接受采访,记者就开始刨根问底。安妮对此不愿意透露细节,只是说丈夫后来娶了好几个妻子,一共生育了近20个孩子。她称,她丈夫的第一个妻子是合法的妻子,得到政府的承认,其他妻子都是得到教会的认可,因为上帝默认一夫多妻制。
  
  谈到丈夫如何与众多妻子平安相处的技巧时,安妮泰然地说:“上帝要求丈夫公正对待每个妻子,而不是平等对待。所谓公正,就是说一个妻子提出购买洗衣机的要求,其他妻子不能也盲目要求购买洗衣机,一切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是否需要。在时间和金钱的分配以及身体的需要方面,丈夫只要做到公平合理,妻子们就会相安无事了。”
  
  克劳特去世后,其他几个妻子也相继去世,现在只剩下安妮和第三个妻子了。健在的两个妻子同住一个城市,拥有不同的住房,而且保持经常性的往来,逢年过节还互相关心帮助。记者故意探问道:“你还有结婚的想法吗?”她的回答让人感到有些高深莫测:“由于第二个丈夫太好了,太伟大了,我今后不想再婚了。”
  
  我问:“你的丈夫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她说:“他非常潇洒,心地善良,人缘很好,说话风趣幽默,受人尊敬。我们过去经常一起旅行,一起写作和编辑书籍。我们的关系非常好,世上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完美的男人。此外,我现在很忙,没有心思考虑再婚的问题。”
  
  除了担任一夫多妻制的发言人外,安妮现在忙些什么呢?她主编一本《摩门焦点》双月刊杂志,第一期印刷了5000份。封面故事介绍了3位来自同一家庭的妻子,上面还刊登了3位姐妹妻子的合影,其中两人怀里抱着婴儿。她们年龄在35-40岁之间,个个长得非常漂亮。不管记者如何拐弯抹角或旁敲侧击,安妮就是不愿意透露她们的真实姓名。
  
  这个拥有3名娇妻的家伙是大腹便便的商人,还是一个普通的美国白人?记者不仅好奇,而且想揭开谜底。安妮淡然一笑说:“她们的丈夫在盐湖城山谷工作,是白领阶层,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生活并不富裕。3名妻子共有21个孩子,其中一名妻子还在外面打工。”说到这里,安妮不愿进一步透露资讯。她说:“我必须替她们保守秘密,如果人们知道她们以及她们共同丈夫的真实姓名,她们可能会陷入麻烦,员警会上门逮捕她们,丈夫可能会丢掉饭碗。”
  
  6年前,安妮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妇女出版了一本题为《声音与和睦》的书。在书中,她们对100名一夫多妻制部落的妇女进行了访谈,里面讲述的都是这些妇女的“幸福生活”。安妮说,这些妇女刚结婚时需要做些调整和适应,现在她们感到非常“快乐”。
  
  在接受本记者采访前,安妮一个星期内接受了15场采访,包括英国和法国的报纸以及CNN。《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不久前也专访过她,她现在每天从早忙到晚。
  
  “这不是宗教,是邪恶!”
  
  “摩门教末世圣徒教会”是个邪教组织,跟随教主杰夫斯信奉一夫多妻制的教徒大约有1万人,他们分别居在亚里桑那和犹他州交界的希尔戴尔和科罗拉多两个城市,两者开车相距不到10分钟,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为“双胞胎市”,其实是两个小镇。
  
  从拉斯维加斯北行三个小时,我们经路人指点来到一夫多妻制部落所在的科罗拉多市。这个风起沙尘飞扬的城市坐落在一座颜色发红的山坡前面,地势平坦,光秃秃的沙漠和山脉给人留下荒凉无垠的印象。
  
  我们开车在市区转了半天,没有发现一家商店。家家户户几乎都是简易的平房,门前停放着一二辆汽车,偶尔看到门前有个人影晃动,我们开车过去“投石问路”。等我们开车接近目标时,不是人影已经消失,就是人们三言两语把我们打发走。好不容易跟一名40出头的男人聊上几句,从他驾驶的汽车里窜出3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孩,一看就知道是他的孩子。我们问中年男子是否也相信一夫多妻制,他支支吾吾半天不肯说实话。最后,他告诉我们全市唯一的一家饭店的方向。
  
  饭店里没有什么人在吃饭,倒是旁边的一家超市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因为进出的人不少。我们进去选购了一些水果,在排队付钱时,记者同一个大爷级的白人聊了起来。大爷身边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孩,一男一女,跟他很亲近。如在国内,人们可以断定两个孩子是他的孙子孙女,可在这里就不一定了。两个孩子一直用疑虑好奇的眼神盯着我,仿佛我是外星人。大爷见状对两个孩子说,不要用这样的眼神打量客人。
  
  我壮着胆子问老先生:“这两个孩子是你的儿子和女儿吗?”我果然一猜就中。白人大爷说:是的。我问,你有多少孩子?他说,29个。从这么多孩子的数量来判断,这个老家伙肯定有好几个老婆,我于是得寸进尺,鼓起勇气问他有多少妻子。他并无恶意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含糊其词地说,好几个。究竟有多少个,他避而不谈。既然能娶好几个妻子和养活一大群孩子,他一定很有钱吧。我继续试探说,你是不是白领阶层?老先生摇头说,他是建筑工人,现已退休。
  
  老先生采购的食品很多,装了满满一车。他见我手里只拿了一串香蕉和几个柠檬,两次友善地邀请我到他前面先结账。为了同他多聊几句,我感谢他的好意,表示他在我前面,我不着急。我知道这里的人对外人非常有戒心的,因此乐意与老先生聊天。你们猜想老先生有多大年纪?我不好意思直截了当地问。但从言谈中,我断定他在75岁上下。他说,他在50年代初参加过朝鲜战争,在那里打了两年仗。“能活着归来,你真幸运!”记者对老先生说了句中听的话。
  
  双方东一句西一句闲聊时,老先生突然反攻为守,他抬头再次仔细看了我一眼,问:“你是不是日本人?”我说是中国人。他马上茅塞顿开:你们中国明年就要举行奥运会。我纠正说,不是明年,是2008年。我说,你对体育比赛也感兴趣,这一消息是不是从电视上看来的。他说,是从电台广播中听到的。他每天中午只听5分钟新闻广播,至于电视和报纸,他一概不看。
  
  在商店里,我们发现大多数顾客是妇女和儿童。10来名女服务员非常年轻,她们皮肤白皙,容貌漂亮,发型都是一个模型,服装也是统一的,不显山,不露水,不露胳膊,不露大腿,看上去活像一个个修女。她们对我们的入侵感到好奇,不断偷偷打量着我们。我们也研读她们的容貌和服饰,发现她们长得很相像。除了受到愚昧落后的思想统治外,她们相貌的相似非常可能同近亲繁殖有关。
  
  闯进一夫多妻制城市前,我们在临近的哈里肯市一家中餐馆问路。记者探问华人女经理知道不知道科罗拉多市的一夫多妻制,她用中文说,当然知道,那里有95%的人生活在一夫多妻制家庭。她用眼光扫视了一下几对坐在饭厅吃饭的老年夫妇,然后转过身来对记者说:“这些人都来自科罗拉多市,他们经常在这里吃饭。”在另一家商店继续问路时,我问一名白人女老板如何看待一夫多妻制现象。她说:“我接受这些人的生活方式,他们都很善良和勤劳,经常在我这里买东西。”
  
  告别科罗拉多市后,我们开车来到比邻的一个印第安人保护区村庄。我对一个名叫福冰的白人老太太说,我们刚从科罗拉多市过来,你如何看待一夫多妻制现象。对方直言不讳地说:“那是个名声不好的地方,一个老头娶13-14岁的女孩为妻,女孩没有选择,女孩的妈妈也没有办法,没有人能保护她们。这不是宗教,这是邪恶!” (来源:上海文汇报)
揭秘:美国3.7万人活在一夫多妻制部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4 15:10:29  

美国盐湖城的摩门教总部。  摩门教创建于1830年,其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鼓吹一夫多妻制,他们兄弟两人因为荒淫无度,淫人妻女,后遭他杀。摩门教因此在美国东部和中北部地方受到其他教派的迫害,后来迁徙到荒无人烟的犹他州,从此在这里安营扎寨。摩门教教会在1890年宣布放弃一夫多妻制。可是,摩门教的一些另类教派仍然迷恋一夫多妻制,他们至今我行我素,美国各级政府对他们的做法束手无策。
  
  美国现有3.7万人生活在一夫多妻制部落,多数分散在盐湖城山谷,其中1万人居住在犹他州和亚里桑那州交界的希尔戴尔和科罗拉多两个“双胞胎市”。拥有70多个妻子的“摩门教末世圣徒教会”掌门人沃伦•杰夫斯就是这两个城市的宗教领袖,他于去年8月被逮捕入狱,目前面临多项指控,包括强奸未成年少女和强迫未成年少女与已婚男人结婚等。
  
  摩门教女发言人的自白
  
  一场冬雪覆盖了贫瘠的盐湖城山谷,滋润了久旱的大地,气温骤然跌至摄氏零度以下。在盐湖城一个铺满白雪的半山坡上,记者采访了安妮•韦尔德女士。她是一夫多妻制组织的发言人,热衷于鼓吹一夫多妻制的好处。她们过去一直处于地下状态,不愿对外发表评论暴露自己的身份。自从她丈夫4年前去世后,再加上她已退休,儿女们都已长大,她一个人现在无牵无挂,因此不再担心警方上门找她麻烦。
  
  安妮是在摩门教的熏陶下长大的,在杨伯瀚大学商业教育学校上过学。她的第一次婚姻维持了9年,由于个性不合而离婚,她一人带了3个孩子生活。一年后,安妮改嫁一个名叫奥格顿•克劳特的男人,他是犹他州政府的科学摄影师。克劳特当时42岁,已有一个妻子和5个孩子,安妮才33岁。与克劳特结婚后,安妮没有生儿育女,但她和克劳特合作撰写和出版了65本书籍。在参观她家地下图书室时,安妮指着书架上的一些书,用自豪的口吻对记者说:“这些都是他们的孩子。”
  
  与安妮结婚的第二年,克劳特又要娶第三个妻子了。记者好奇地问安妮:“你当时为什么同意他继续娶妻?难道不嫉妒吗?”
  
  安妮在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出来的苦笑说:“一点也不嫉妒,因为我们都相信一夫多妻制,共同的宗教信仰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新婚妻子(第三个妻子)当时35岁,比我还大一岁,是政府部门装订档的秘书。”为了强调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安妮说:“我们这些姐妹妻子在一起相聚时,有时比亲姐妹还要亲。”
  
  “为什么比亲姐妹还亲?”记者问。安妮说:“因为我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经常一起看电影或聚会,共同分享一个丈夫,信仰同一个宗教,有许多共同语言和利益,因此我们和睦相处,亲如姐妹。”她说:“我们能够相处好,不是因为文化因素或社会生活方式,而是因为宗教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有这样我们在来世才能得到上帝的恩赐和祝福。”对于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安妮不敢如实告诉父母。每逢过年过节,安妮和孩子们在一起过,或回家探望父母,仿佛自己没有再婚似的。
  
  “你说过,你丈夫克劳特娶了好几个妻子,究竟有多少个妻子?共有多少个孩子?”既然安妮不忌讳接受采访,记者就开始刨根问底。安妮对此不愿意透露细节,只是说丈夫后来娶了好几个妻子,一共生育了近20个孩子。她称,她丈夫的第一个妻子是合法的妻子,得到政府的承认,其他妻子都是得到教会的认可,因为上帝默认一夫多妻制。
  
  谈到丈夫如何与众多妻子平安相处的技巧时,安妮泰然地说:“上帝要求丈夫公正对待每个妻子,而不是平等对待。所谓公正,就是说一个妻子提出购买洗衣机的要求,其他妻子不能也盲目要求购买洗衣机,一切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是否需要。在时间和金钱的分配以及身体的需要方面,丈夫只要做到公平合理,妻子们就会相安无事了。”
  
  克劳特去世后,其他几个妻子也相继去世,现在只剩下安妮和第三个妻子了。健在的两个妻子同住一个城市,拥有不同的住房,而且保持经常性的往来,逢年过节还互相关心帮助。记者故意探问道:“你还有结婚的想法吗?”她的回答让人感到有些高深莫测:“由于第二个丈夫太好了,太伟大了,我今后不想再婚了。”
  
  我问:“你的丈夫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她说:“他非常潇洒,心地善良,人缘很好,说话风趣幽默,受人尊敬。我们过去经常一起旅行,一起写作和编辑书籍。我们的关系非常好,世上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完美的男人。此外,我现在很忙,没有心思考虑再婚的问题。”
  
  除了担任一夫多妻制的发言人外,安妮现在忙些什么呢?她主编一本《摩门焦点》双月刊杂志,第一期印刷了5000份。封面故事介绍了3位来自同一家庭的妻子,上面还刊登了3位姐妹妻子的合影,其中两人怀里抱着婴儿。她们年龄在35-40岁之间,个个长得非常漂亮。不管记者如何拐弯抹角或旁敲侧击,安妮就是不愿意透露她们的真实姓名。
  
  这个拥有3名娇妻的家伙是大腹便便的商人,还是一个普通的美国白人?记者不仅好奇,而且想揭开谜底。安妮淡然一笑说:“她们的丈夫在盐湖城山谷工作,是白领阶层,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生活并不富裕。3名妻子共有21个孩子,其中一名妻子还在外面打工。”说到这里,安妮不愿进一步透露资讯。她说:“我必须替她们保守秘密,如果人们知道她们以及她们共同丈夫的真实姓名,她们可能会陷入麻烦,员警会上门逮捕她们,丈夫可能会丢掉饭碗。”
  
  6年前,安妮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妇女出版了一本题为《声音与和睦》的书。在书中,她们对100名一夫多妻制部落的妇女进行了访谈,里面讲述的都是这些妇女的“幸福生活”。安妮说,这些妇女刚结婚时需要做些调整和适应,现在她们感到非常“快乐”。
  
  在接受本记者采访前,安妮一个星期内接受了15场采访,包括英国和法国的报纸以及CNN。《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不久前也专访过她,她现在每天从早忙到晚。
  
  “这不是宗教,是邪恶!”
  
  “摩门教末世圣徒教会”是个邪教组织,跟随教主杰夫斯信奉一夫多妻制的教徒大约有1万人,他们分别居在亚里桑那和犹他州交界的希尔戴尔和科罗拉多两个城市,两者开车相距不到10分钟,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为“双胞胎市”,其实是两个小镇。
  
  从拉斯维加斯北行三个小时,我们经路人指点来到一夫多妻制部落所在的科罗拉多市。这个风起沙尘飞扬的城市坐落在一座颜色发红的山坡前面,地势平坦,光秃秃的沙漠和山脉给人留下荒凉无垠的印象。
  
  我们开车在市区转了半天,没有发现一家商店。家家户户几乎都是简易的平房,门前停放着一二辆汽车,偶尔看到门前有个人影晃动,我们开车过去“投石问路”。等我们开车接近目标时,不是人影已经消失,就是人们三言两语把我们打发走。好不容易跟一名40出头的男人聊上几句,从他驾驶的汽车里窜出3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孩,一看就知道是他的孩子。我们问中年男子是否也相信一夫多妻制,他支支吾吾半天不肯说实话。最后,他告诉我们全市唯一的一家饭店的方向。
  
  饭店里没有什么人在吃饭,倒是旁边的一家超市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因为进出的人不少。我们进去选购了一些水果,在排队付钱时,记者同一个大爷级的白人聊了起来。大爷身边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孩,一男一女,跟他很亲近。如在国内,人们可以断定两个孩子是他的孙子孙女,可在这里就不一定了。两个孩子一直用疑虑好奇的眼神盯着我,仿佛我是外星人。大爷见状对两个孩子说,不要用这样的眼神打量客人。
  
  我壮着胆子问老先生:“这两个孩子是你的儿子和女儿吗?”我果然一猜就中。白人大爷说:是的。我问,你有多少孩子?他说,29个。从这么多孩子的数量来判断,这个老家伙肯定有好几个老婆,我于是得寸进尺,鼓起勇气问他有多少妻子。他并无恶意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含糊其词地说,好几个。究竟有多少个,他避而不谈。既然能娶好几个妻子和养活一大群孩子,他一定很有钱吧。我继续试探说,你是不是白领阶层?老先生摇头说,他是建筑工人,现已退休。
  
  老先生采购的食品很多,装了满满一车。他见我手里只拿了一串香蕉和几个柠檬,两次友善地邀请我到他前面先结账。为了同他多聊几句,我感谢他的好意,表示他在我前面,我不着急。我知道这里的人对外人非常有戒心的,因此乐意与老先生聊天。你们猜想老先生有多大年纪?我不好意思直截了当地问。但从言谈中,我断定他在75岁上下。他说,他在50年代初参加过朝鲜战争,在那里打了两年仗。“能活着归来,你真幸运!”记者对老先生说了句中听的话。
  
  双方东一句西一句闲聊时,老先生突然反攻为守,他抬头再次仔细看了我一眼,问:“你是不是日本人?”我说是中国人。他马上茅塞顿开:你们中国明年就要举行奥运会。我纠正说,不是明年,是2008年。我说,你对体育比赛也感兴趣,这一消息是不是从电视上看来的。他说,是从电台广播中听到的。他每天中午只听5分钟新闻广播,至于电视和报纸,他一概不看。
  
  在商店里,我们发现大多数顾客是妇女和儿童。10来名女服务员非常年轻,她们皮肤白皙,容貌漂亮,发型都是一个模型,服装也是统一的,不显山,不露水,不露胳膊,不露大腿,看上去活像一个个修女。她们对我们的入侵感到好奇,不断偷偷打量着我们。我们也研读她们的容貌和服饰,发现她们长得很相像。除了受到愚昧落后的思想统治外,她们相貌的相似非常可能同近亲繁殖有关。
  
  闯进一夫多妻制城市前,我们在临近的哈里肯市一家中餐馆问路。记者探问华人女经理知道不知道科罗拉多市的一夫多妻制,她用中文说,当然知道,那里有95%的人生活在一夫多妻制家庭。她用眼光扫视了一下几对坐在饭厅吃饭的老年夫妇,然后转过身来对记者说:“这些人都来自科罗拉多市,他们经常在这里吃饭。”在另一家商店继续问路时,我问一名白人女老板如何看待一夫多妻制现象。她说:“我接受这些人的生活方式,他们都很善良和勤劳,经常在我这里买东西。”
  
  告别科罗拉多市后,我们开车来到比邻的一个印第安人保护区村庄。我对一个名叫福冰的白人老太太说,我们刚从科罗拉多市过来,你如何看待一夫多妻制现象。对方直言不讳地说:“那是个名声不好的地方,一个老头娶13-14岁的女孩为妻,女孩没有选择,女孩的妈妈也没有办法,没有人能保护她们。这不是宗教,这是邪恶!” (来源:上海文汇报)
在美国就是一种奇闻而已,要是在中国,西方人会怎么说?
偶也要去:hug: :h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