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的厚黑学和辩论的黑白颠倒艺术大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22:18
看下面的文章时,黑白感慨良多,非常想开个贴让大家讨论讨论,可开了这个贴一时间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昨晚喝大了,今天早上又连拉了2次肚子 :')  )。

仅就我个人认为重要的加色标注吧,即使没有什么有益的讨论,我们也可以看看,在我们CD平时的互相讨论里面,有多少的讨论贴是和这个新闻资料说的那样神似......。当然,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位发言人已经是我国非常民主和非常开放和非常亲民的新闻发言人了。说白了,我个人以为他相对的来说,其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身份对我们人民来讲已经是做的很好的了。(他要是好象下面资料里说的其他新闻发言人那样干,什么也不说,我们还不是2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虽然我们以为我们什么都知道 :L  。就此来说我说他是最好的新闻发言人。)


资料:
新闻发言人不能做“大熊猫”



中国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今年以来几乎一直颠簸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每隔一段时间,他便会有一段振聋发聩的“语录”,成为网络和传统媒体的爆炒对象。《青年周末》昨天刊登了对王旭明的访谈,透过记者尖锐的提问和王旭明坦诚的回答,不但可以看见中国教育改革的曲折艰难,同样也可以感受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现阶段的进步与不足。  

  在新闻的发源地西方国家,记者作为公众利益的“看门狗”,带着大众的问题向政府部门发问不单新闻发言人,各级官员都把向媒体发布信息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除了极少数时候,谁都不会含糊其词或者瞒天过海他们的原则是“可以不知道,但不能说假话”。“不知道”的次数多了会失去权威感,而假话一旦被戳穿就有丢官罢职之忧。而王旭明身上也体现出了这种对媒体平等以待和尽力配合的心态。如王旭明所说,我国的“行政部门多年奉行的是不说为佳”。对官员们来说,主观上没有向媒体提供信息的动力,客观上却存在“说错话”被追究责任的压力。而不得不说的新闻发言人“就是一个时刻在场限上活动的高危行业,在钢丝上跳舞”。多数情况下,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官员严肃刻板、字斟句酌,明明是受命主动披露信息,却老摆出一副严加防范的架势。双方的接触往往是单方向的,官员随时可以借助媒体发言,而媒体想从官员那里挖点新闻却并不容易

  而王旭明的行为方式明显不同,他很愿意宣讲他认为媒体不了解的“政策和标准”,还表示一旦表达有误,“随时准备道歉”。他追求个性化的表达,且不管他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消费”理解是否正确,如果他严格根据文件照本宣科,是不会出现“教育买衣论”而授人以柄的。这里无意为这一论调辩护,只是说作为政务公开、回应民意的一个重要窗口,更多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学习这种表达活力和开诚布公。  

  然而,王旭明遭到众多的质疑并不仅仅因为他的言说方式,也不仅仅因为网络的浮躁之风和媒体的断章取义,而是另有深刻原因。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官员往往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过分严肃谨慎,一是维护部门利益。王旭明有意识地避免了第一点,却在第二点上比谁都“坚决”。他死抱着两个毛入学率(高等教育21%和基础教育95%的毛入学率)作为标准,坚持认为教育改革是成功的事实上,衡量改革是否见效,不能只看入学率比过去有了怎样的提升,还要看入学以后家长和孩子的感受如何,教育的质量如何,跟就业的对接如何从基础教育说起,农村的办学条件仍然艰苦,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有限,相当多的孩子被困在奥数和特长考试的怪圈中,步履沉重地度过童年。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带来了大学生的贬值,就业之难难于上青天。从小学到大学,学费翻着跟头往上涨,压垮了多少个家长的肩膀?毛入学率只能代表一个侧面的进步,它绝不是教育的全部。宏观数字的飘红,无法消解老百姓面对微观难题的焦灼。以王旭明的知识和阅历,他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新闻发言人是代表部门来满足大众的知情权的,他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以公众利益为立足点,即使无法摆脱部门视角的干扰,也不应该是一副忽略常识、抱残守缺的形象。  

  王旭明呼吁媒体“像爱护大熊猫一样爱护发言人”,可事实上新闻发言人的任务很重、要求很高,绝不是像大熊猫一样心思单纯、扮扮可爱就完了。希望教育改革的决策者能尽快找到正确的航向,中国的新闻发言人们能尽快成长,完全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来源:北京青年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2 16:47:22看下面的文章时,黑白感慨良多,非常想开个贴让大家讨论讨论,可开了这个贴一时间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昨晚喝大了,今天早上又连拉了2次肚子 :')  )。

仅就我个人认为重要的加色标注吧,即使没有什么有益的讨论,我们也可以看看,在我们CD平时的互相讨论里面,有多少的讨论贴是和这个新闻资料说的那样神似......。当然,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位发言人已经是我国非常民主和非常开放和非常亲民的新闻发言人了。说白了,我个人以为他相对的来说,其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身份对我们人民来讲已经是做的很好的了。(他要是好象下面资料里说的其他新闻发言人那样干,什么也不说,我们还不是2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虽然我们以为我们什么都知道 :L  。就此来说我说他是最好的新闻发言人。)


资料:
新闻发言人不能做“大熊猫”



中国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今年以来几乎一直颠簸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每隔一段时间,他便会有一段振聋发聩的“语录”,成为网络和传统媒体的爆炒对象。《青年周末》昨天刊登了对王旭明的访谈,透过记者尖锐的提问和王旭明坦诚的回答,不但可以看见中国教育改革的曲折艰难,同样也可以感受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现阶段的进步与不足。  

  在新闻的发源地西方国家,记者作为公众利益的“看门狗”,带着大众的问题向政府部门发问不单新闻发言人,各级官员都把向媒体发布信息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除了极少数时候,谁都不会含糊其词或者瞒天过海他们的原则是“可以不知道,但不能说假话”。“不知道”的次数多了会失去权威感,而假话一旦被戳穿就有丢官罢职之忧。而王旭明身上也体现出了这种对媒体平等以待和尽力配合的心态。如王旭明所说,我国的“行政部门多年奉行的是不说为佳”。对官员们来说,主观上没有向媒体提供信息的动力,客观上却存在“说错话”被追究责任的压力。而不得不说的新闻发言人“就是一个时刻在场限上活动的高危行业,在钢丝上跳舞”。多数情况下,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官员严肃刻板、字斟句酌,明明是受命主动披露信息,却老摆出一副严加防范的架势。双方的接触往往是单方向的,官员随时可以借助媒体发言,而媒体想从官员那里挖点新闻却并不容易

  而王旭明的行为方式明显不同,他很愿意宣讲他认为媒体不了解的“政策和标准”,还表示一旦表达有误,“随时准备道歉”。他追求个性化的表达,且不管他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消费”理解是否正确,如果他严格根据文件照本宣科,是不会出现“教育买衣论”而授人以柄的。这里无意为这一论调辩护,只是说作为政务公开、回应民意的一个重要窗口,更多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学习这种表达活力和开诚布公。  

  然而,王旭明遭到众多的质疑并不仅仅因为他的言说方式,也不仅仅因为网络的浮躁之风和媒体的断章取义,而是另有深刻原因。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官员往往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过分严肃谨慎,一是维护部门利益。王旭明有意识地避免了第一点,却在第二点上比谁都“坚决”。他死抱着两个毛入学率(高等教育21%和基础教育95%的毛入学率)作为标准,坚持认为教育改革是成功的事实上,衡量改革是否见效,不能只看入学率比过去有了怎样的提升,还要看入学以后家长和孩子的感受如何,教育的质量如何,跟就业的对接如何从基础教育说起,农村的办学条件仍然艰苦,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有限,相当多的孩子被困在奥数和特长考试的怪圈中,步履沉重地度过童年。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带来了大学生的贬值,就业之难难于上青天。从小学到大学,学费翻着跟头往上涨,压垮了多少个家长的肩膀?毛入学率只能代表一个侧面的进步,它绝不是教育的全部。宏观数字的飘红,无法消解老百姓面对微观难题的焦灼。以王旭明的知识和阅历,他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新闻发言人是代表部门来满足大众的知情权的,他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以公众利益为立足点,即使无法摆脱部门视角的干扰,也不应该是一副忽略常识、抱残守缺的形象。  

  王旭明呼吁媒体“像爱护大熊猫一样爱护发言人”,可事实上新闻发言人的任务很重、要求很高,绝不是像大熊猫一样心思单纯、扮扮可爱就完了。希望教育改革的决策者能尽快找到正确的航向,中国的新闻发言人们能尽快成长,完全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来源:北京青年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2 16:47:22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好像就是这位,说出了石破天惊的大实话:
----没钱就随便凑合凑合呗,上什么学?都想上清华北大?那是有钱人消费的地方!名牌!资源有限哇!你口袋里有银子么......
让我想起了阿Q和赵太爷的对话,妈妈的!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教育改革逼死二老,医疗改革提前送终;P
原帖由 himmler 于 2006-12-24 02:25 发表
教育改革逼死二老,医疗改革提前送终;P

同意!:handshake
原帖由 yyz2008 于 2006-12-24 02:06 发表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好像就是这位,说出了石破天惊的大实话:
----没钱就随便凑合凑合呗,上什么学?都想上清华北大?那是有钱人消费的地方!名牌!资源有限哇!你口袋里有银子么......
让我想起了阿Q和赵太 ...

就是他。
最好的大学本来就是给高中生里的精英准备的,发言人说得没错——北大清华从收费上,和普通大学的差距并不大,甚至更低,所以要凭更好的学业成绩才能进入。

那么发言人是不是也有错呢?有的,他太诚实了,不知道某些人的自尊心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别人的谎言维持的。
不知道某些人的自尊心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别人的谎言维持的。

老兄这句有点深度,佩服佩服。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6-12-26 16:57 发表
最好的大学本来就是给高中生里的精英准备的,发言人说得没错——北大清华从收费上,和普通大学的差距并不大,甚至更低,所以要凭更好的学业成绩才能进入。

那么发言人是不是也有错呢?有的,他太诚实了,不知 ...

我身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觉得这话还是不错的。
现在的助学金申请并不困难,我们学校勤工俭学赚的钱也够用了,而且花的时间也不多。
我在华南理工,虽然算不上很好,但是排名也有三十左右了。
学校的确存在不少黑暗的地方,但是因此抹杀高校的成果就不对了。
这话面上是大实在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