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鹰……ZTXH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07:11
前段时间发表在《现代兵器》,自己的原稿找不到了,刚问编辑要回来,就顺手发过来了

F-15C“鹰”的沙漠猎杀 

战争中,空中的规则便是一切——掌握了天空,就掌握了一切。美国空军的F-15C“鹰”战斗机就是这一规则的主宰。在“沙漠风暴”行动清除伊拉克空中力量的过程中,它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也是在这次行动中,F-15C获得了它的第一个实战击落纪录。它将空中优势转变为空中霸权,整个行动中,它创造了36:0的惊人战绩。本文节录自史蒂夫•戴维斯的著作《实战中的F-15C》(F-15C Units in Action),其中将由美国空军的飞行员们亲自讲述他们在海湾上空的三次猎杀。 


1991年1月17日的早晨,第71战术战斗机联队的上尉飞行员史蒂夫•塔特驾驶飞机,降落在沙特阿拉伯的达兰(Dhahran)空军基地,缓缓的滑向正在欢呼庆贺的人群。在舷梯上,一名CNN广播电视网的记者送上了对他的祝贺。塔特刚刚成就一件非凡的事情,在“沙漠风暴”行动的首夜,他驾驶F-15C“鹰”战斗机击落了伊拉克空军的幻影F1EQ战斗机。CNN将它作为战争中第一次击落敌机进行报道,因此还被讥讽为“宁为最先,不求正确”。事实上,就在塔特完成猎杀之时,其他四名F-15飞行员已经击落了不少于四架敌机,全部是伊拉克空军的米格战机。

从此,“沙漠风暴”行动中F-15C所创造的惊人战绩,便成了一个恒久不变的空中神话。

第一天,第一个猎物:米格-29

当地时间1991年1月17日3时10分

埃格林(Eglin)空军基地第33战术战斗机联队第58中队琼•柯尔克上尉 绰号“JB” 呼号“Pennzoil 63”

自沙特阿拉伯泰布克(Tabuk)空军基地起飞 

在“沙漠风暴”行动的第一天中,来自比特堡(Bitbu**)、兰利(Langley)和埃格林空军基地的F-15机群分别领受了空中巡逻任务,巡逻区按照经度或者明显的地理特征进行划分。泰布克空军基地的8架F-15C负责伊拉克西部地区的巡逻任务,这些飞机隶属于第58战术战斗机中队。“比特堡基地的第53战术战斗机中队从王子苏丹空军基地(PAXX)派出8架战斗机负责中部地区的巡逻,东部地区则交给第1战斗机联队从达兰空军基地起飞的4架战斗机。我们计划飞行到巡逻区域的中央,并清除伊拉克的空中力量。如果把巴格达划为东西两块,那么我们所职责范围,便是西边这块。我们必须注意特别伊拉克在这一地区的空军机场:H1机场、H2机场、穆达亚斯(Mudaysis)机场、阿萨德(Al Assad)机场、塔卡杜姆(Al Taqaddum)机场。我们的任务是清除这一走廊上的空中威胁;巴格达以东则是来自兰利和比特堡的朋友们的‘清扫’范围。”琼•柯尔克上尉回忆到。

1991年1月17日的早些时候,第58中队起飞了两个F-15C4机编队,呼号分别为“Ci**o 61-64”和“Pennzoil 61-64”。“我飞‘Pennzoil’编队的三号机,里克•托里尼飞长机。我们是四人组合中的一对,每隔一天就轮流飞行长机。今晚他飞,那么下次执行任务的时候,我就飞长机。我们都是空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的(Fighter Weapons School)毕业生,所以有必要进行轮换指挥。2号机由拉里•匹兹驾驶,4号,也就是我的搭档,是马克•威廉姆斯。”

计划的主要部分是由F-117A和F-15E“打击鹰”于当地时间凌晨3点发动突然袭击。“这些袭击主要发生在巴格达以及H2、H3机场周边,F-15E将在低空实施‘飞毛腿’猎杀行动。他们升空以后,我们就要驾驶我们的飞机,击落所有坏家伙——8架F-15组成的空中铁网将摧毁所有从伊拉克机场起飞的飞机!所以,在他们的突然袭击之后,将是我们登场,进行一场毁灭一切的攻击!” 


看似简单的计划,很快给了大家颜色看。恶劣的天气使得几次空中加油显得无比艰难——积雨云让30000英尺以下的天空漆黑一片,没有一丝亮光。另外,伊拉克空军也通过一些基本的情报手段获知了F-15E的“突然袭击”:“他们在边境地区设置了许多监听站——情报人员可以在那里听到飞机的声响——18架F-15E的飞行产生了巨大的声响。” 

“击落你的友机是一个极大的罪过,尽管我们可以通过预警机进行敌我识别,我们仍然为了区分敌我而制定了相应的计划。计划的要旨就是,不要让F-117A和F-15E在我们的空域出现。所以,我们向北进入伊拉克领空,这样,所有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飞机就都是敌人。然而,当地时间3点05分左右,预警机告诉我们发现了伊拉克战机。问题是,我们的编队已经飞行到沙伊边界以南50英里的地方,原本准备与我们汇合以后,一起执行‘扫荡’任务的‘Ci**o’编队还远在100英里之外,按计划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是接到了预警机的指令以后,我们的编队立即转向北方飞行。”


接到指令以后,柯尔克就对可能产生的敌我同时出现的问题显示了不满。“我心里默默的骂道:‘该死的空中铁网!’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执行命令。我们在制定的高度(30000英尺)整理了队形,然后向北飞行。”因为长机飞行员罗布•格瑞塔决定选择偏南的航线,以避开恶劣的天气,所以“Ci**o”编队就在“Pennzoil”编队以南飞行。如果没有来自预警机的指令,“Pennzoil”编队也完全有可能与“Ci**o”编队一起向南飞行。

“Pennzoil”编队北转以后,天气状况好转了许多。编队开始布置战斗队形,两个双机编队横向间隔5英里,双机编队中,每架战斗机又有2英里的间隔。编队从左到右分别是匹兹、托里尼、柯尔克和威廉姆斯。这条9英里的“墙”形战斗编队将与伊拉克空军展开开展以来的第一次厮杀。

“Pennzoil”编队在预警机的引导下,准备攻击位于拉迪夫•哈菲(Radif al Khafi)高速公路简易机场东北和穆达亚斯空军基地东南的两组敌机。托里尼和匹兹脱离编队,准备攻击西边的敌机,柯尔克和威廉姆斯则“轻松”地在预警机的引导下,飞向东边的敌机。拉里•匹兹——托里尼的僚机飞行员这样描述这段梦魇般的回忆:“当我打开敌我识别按钮,准备辨别我前方的目标时,我的雷达探测范围内出现了40到50个友机的回应。我努力的寻找出一个似乎有威胁我方攻击编队意图的目标,但是被他跑掉了,并且最终着陆了。我已经获得了开火所必需的参数,但是我很难作出开火的决定——我真的不想伤害任何一架友机。”

在进入伊拉克境内大约50英里以后,柯尔克打开了座机雷达的敌我识别装置。“雷达告警装置响起,我被敌机锁定了,几乎与此同时,我也锁定了对方。我们现在的队形是,1号和2号在西,3号和4号在东。我的识别距离在35英里左右。以我的判断,前方只有一架敌机。当我按下导弹发射按钮之时,威廉姆斯正在识别其他目标。我们的敌我识别装置有一个4号工作模式,在凌晨3点,所有作战飞机4号工作模式下的敌我识别码必须更改正确。但是如果有人在那个时候正在进行别的操作,比如正在试图规避防空系统,或者正在实施轰炸,更或者仅仅是他忘记更改识别码并且打开开关……为了避免击落同伴,我需要预警机给我一个额外的确认。”

“预警机的应答需要大量的时间,我只得依靠本机的设备判断它是否是敌机。此时,对方从7000英尺爬上到了17000英尺,这个动作显然是针对我的,因此我最终决定开火。我处在高度方面有利(30000英尺),这可以增加导弹对低飞米格机的射程。”正当柯尔克向目标靠近的时候,托里尼和匹兹发现他们的目标正远离他们所在的空域,这使他们可以回到东边,支援柯尔克和威廉姆斯的作战。由于他们的右转,托里尼的告警装置也报告了来自那架落单的米格机的锁定。

当柯尔克以1400英里/小时的相对速度向目标接近之时,在按下操纵杆上的发射按钮的同时,他闭上了眼睛,避免夜间导弹发射产生的强光使眼睛短暂失明。F-15C携带的四枚AIM-7M“麻雀”空空导弹中的一枚解锁,并发射了出去。同时,柯尔克驾驶F-15C作了一个大过载转弯,并投放了大量干扰箔条。“我在优势高度和超音速状态下发射了导弹,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我清楚地感受到导弹的脱离——一枚500磅重的导弹不可能悄无声息的离开——然而座舱内的武器控制面板上显示,四枚‘麻雀’依然蓄势待发。即使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下,我仍然相信我的感觉,所以我确定导弹已经发射出去了。”

“在我发射导弹以后,我一边施放干扰箔条,一边进行一些防御性的机动,以防备他向我开火。同时,我也试图降低高度,给对方带来‘下视’和‘下射’方面的问题。箔条和机动破坏了对方的锁定,告警消失以后,我又指向了敌机。我看到他在远处爆炸(大约10英里处),他不像通常所描述的红色火球,而是明亮雪白的颜色,大约持续3~5秒以后,天空再次回到漆黑。”米格-29的飞行员已经死亡,随着座机一起坠向地面。飞行员被确认为奥马•戈本上尉,曾驾驶米格-21和米格-23击落两架伊朗空军的F-5战斗机。

交战中,柯尔克向西作了防御性的机动,威廉姆斯则向东机动,这让它们之间的距离拉开了许多。托里尼接收到的告警也迫使他向东机动,他因此险些从右边撞向柯尔克的飞机。更糟糕的是,混乱中,托里尼在不确定这是否是柯尔克的那个目标的情况下,锁定了威廉姆斯,并开始对他进行识别。他对识别结果并不确信,所以暂时没有开火。他又打开了夜视识别系统,所幸的是,威利(即威廉姆斯)通过了。“非常近,就在我的下方,我可以辨认出从F-15C座舱里发出的亮光。”

“我们始终坚持执行预定的计划,只是我有一点不安。因为交战后,我试图抛掉副油箱,但是失败了。我只能背着这个‘累赘’继续飞行,我试图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加速,并赶上威廉姆斯,在不暴露行踪的前提下恢复队形(夜间大开加力非常容易暴露飞机位置)。我们继续向北朝巴格达方向飞行,我打开雷达进行了一次扫描,发现前方没有任何目标。我最终依靠事先约定的时间、航向和高度,与威廉姆斯回合。我让他迅速的亮一下信号灯,我发现他就在我前方约1.5英里处。到达巴格达以南30~40英里处,我们左转,准备对H1、H2空军机场进行扫荡。我们没有再发现任何目标,所以就向南再次穿越边境。就在边境上空,雷达告警装置再次响起,信号来自于我的六点钟方向,大约只需了5秒钟以后,信号就消失了。”

情报部门第二天早晨确认,柯尔克击落的是一架米格-29“支点”。他也成为了第一个驾驶F-15击落敌机的美国人。

第三天,第11、12个猎物:两架幻影F1

当地时间1991年1月19日15时 

比特堡空军基地第36战术战斗机联队第525中队

空军上尉大卫•普拉泽 绰号“Spyro” 呼号:“Rambo 23”

空军中尉大卫•斯韦登 绰号“Abby” 呼号:“Rambo 24”

自土耳其因斯里克(Incirlik)空军基地起飞 

开战第三天,北线的空战中,伊拉克空军的两架幻影F1EQ成为了两名比特堡年轻飞行员的战果。这是因斯里克驻扎的空军部队第一次在日间取得的战果。这第11、12个战果是在大卫•普拉泽和大卫•斯韦登在对巴格达以北的基尔库克(Kirkuk)空军基地上空的一次扫荡中完成的。两个F-15C的四机编队——“Rambo”和“Conan”——负责掩护16架F-16对基尔库克机场的轰炸。另外,还有一个从因斯里克起飞的F-15四机编队“Lobo”负责空中巡逻。 

“Rambo”编队由刚刚从空军战斗机武器学校毕业的上尉史蒂夫•金吉(绰号“Gunga”)率领,他选择了“Rambo”这个呼号,而不是空军行动命令中指定的“JJ”,因为那是他在战斗机武器学校中使用的呼号。他的僚机飞行员是拉里•路德维希,绰号“Von”,3号机和4号机飞行员分别是普拉泽和斯韦登。“Rambo”和“Conan”编队,以及若干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F-4G“野鼬鼠”战斗机承担前卫任务。 

“我们在攻击机对前方大约20英里处飞行,航向向南,高度20000英尺,速度0.9马赫。每架飞机间间隔2英里,两个编队之间又间隔5英里。‘Conan’编队在我们东边,而我则在整个编队的最西边。3号机在我东边,然后是1号和2号。”

战斗队形编组完成以后,“鹰之墙”准确地于当地时间12时43分推向目标空域,起始点位于土伊边界以北约50英里处。在向南推进的过程中,F-15起先并不打开雷达探测敌方目标,他们可以通过预警机不断获得敌人的动向——两架敌机正在摩苏尔以南、基尔库克以西的卡拉亚(Qarrayah)军用机场西北的空域巡逻。“我们的计划是向东南方直飞,航线唯一的拐点是为了避开已知的地空导弹阵地。事实上,我们的任务并不轻松,我们的航线将经过三个活跃的敌方机场,之前我们早就有摧毁它们的计划,不过天气原因是我们不得不放弃。因此,我们必须提防米格机的伏击。在预警机发出指令以后,我们打开了雷达,发现了敌人,他们正在转向,朝远离我们的方向飞行。当相距40英里时,‘Gunga’决定追上并消灭他们。”

“我们进行了大角度的右转,向西南方实施追击。在我之前是1号和2号,3号与我并排。鉴于基尔库克方向上力量的缺乏,金吉提醒‘Conan’编队继续保持航向。”

“转向后,我的位置变换到编队的最左边,航向250,敌机与我们同向飞行,之后又回转朝我们飞来。我的雷达显示屏上的亮点从两个变成一个。在对他们进行了敌我识别以后,我锁定了他。作战条令规定,对目标进行敌我识别没有获得应答,并获得了预警机的确认以后,可以对目标实施视距外攻击。因为预警机自始至终称他们为敌人,我发出的敌我识别信号也没有得到应答,所以我非常确信可以发起攻击。”同样完成了敌我识别以后,斯韦登提醒普拉泽抛掉副油箱。因为作战预案规定,敌机近至25英里以内时,应抛掉副油箱,而此时的距离是22英里。随后,他自己也做出了相同的动作。

“每个人都抛掉了翼下的副油箱——今天我们都没有在机身中线挂架挂载副油箱。在这之后,1号机和3号机开始对两个战斗目标进行分配。在我看来,普拉泽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战术协调和实施:

他这样呼叫道:‘Rambo 3号前方20英里处,目标两个。’

‘Rambo 1号,情况相同。’金吉答道。

‘Rambo 3号攻击7000英尺高度的目标’。

‘Rambo 1号攻击9000英尺的目标’。

这样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攻击目标,并且了解了各自目标所处的高度。我在他们的北边,意识到我所定的目标就是金吉那个,因为他的高度和金吉的一样。” 

“我转而锁定北边的目标。因为1号机在我南边约4英里处,而那个目标的航向正对着我,我处在攻击的最佳位置。距离拉进到15英里了,我在想我们怎么还不发起攻击。‘Dunga’询问了预警机上的联络官:‘是敌机吗?’我听到了足足四声:‘敌机!’呵呵,他比我更熟悉预警机的应答,他们会把每个目标称作‘敌机’,就像在‘红旗’演习里那样。所以他希望能提到更多遍确认的信息。” 

当双方的距离小于15英里时,斯韦登开始紧张起来,他注视着雷达告警装置——什么也没有——直到距离缩短到12英里时。“蜂鸣声把我吓了一跳,我盯着雷达告警器,试图分辨出我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我开始意识到整件事情是多么的愚蠢:他没有应答信号,预警机称他为敌机,我也知道他是敌机……所以,我按下了按钮,发射出这一声中的第一枚导弹(斯韦登在F-15上只有180小时的飞行经验)。我看到AIM-7飞了出去。我向南望去。看到3号也发射了一枚AIM-7。现在我能看到我的目标了,我集中全力盯住他。目标开始向北机动,可能是地面指挥的中心的指令使然。当‘Spyro’的目标则继续保持航向之时,我的目标则像F-16那样,不断作出导弹规避机动,此时的我非常想发射第二枚导弹,大约相距4英里时,他又转向了我,这使我有机会发射第二枚AIM-7。”

第二次发射是多余的。“大约发射后3秒,第一枚导弹击中了目标,我看到抬头显示器的目标指示框里闪过一道亮光,导弹打掉了飞机的垂尾。之后,第二枚导弹也飞向火球。”几乎与此同时,‘Spyro’也击中了目标。 

“我仍旧不知道我击中了谁,当我继续飞向卡拉亚机场时,我试图进行低空通场,准备用机炮对正在起飞的飞机进行攻击。当时我还不知道,1号机因为扔掉了翼下8000磅的燃油,所以机内只有6600磅的余油了。这显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只得命令编队北转,飞出伊拉克领空。返航时,我向左翼下俯视,看到失去尾翼的幻影战斗机径直坠向地面。这是我第一次清楚地看到我击落的敌机。”

重新整队以后,斯韦登惊奇的发现,普拉泽的飞机少了三枚AIM-7导弹。他的第一枚导弹偏离了目标,所以他迅速在8英里和7英里处补射了两枚。

在研究这次特殊的空战时,本文的作者获悉,美军的情报部门掌握了伊拉克幻影F1EQ战斗机的空地通讯频率,幻影编队的呼号是“Lion”。长机飞行员是一名少校,僚机飞行员是一名年轻中尉。他们对于是否迎战对自己拥有压倒性优势的F-15存在分歧。编队北边(左边)的少校试图脱离战斗,却首先被普拉泽的第二枚导弹送上了西天。中尉目睹了指挥官的覆灭,便呼叫地面指挥中心:“Lion 1号已被击落。”继续向前飞行2~3英里后,他开始进行规避机动,不过这没有避免他躲过AIM-7的追击……两名飞行员被击中以后都没有进行弹射。

前苏联防空军司令雅科夫列夫将军说的好:“要想成为天空的主人,重要的不是你拥有多少利剑,而在于你永远多远的耳目!” 

由于美军拥有完整、高效的空中指挥和预警系统,整个战场的空中态势完全在美军的掌控之中,战斗机可以轻松地从预警机那里获取的信息。而伊拉克空军的耳目——地面雷达站,却在联军反复的空中打击下,不断遭受损失——战斗机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相对于伊拉克的天空来说,无异于茫茫原野上的一盏烛火。F-15轻松获得了“制信息权”。更重要的是,预警机-战斗机/战斗机-战斗机之间充分的信息交换,使得美军的空中力量融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强大的作战系统。

更加可悲的是,伊拉克空军不仅耳目失聪,手中也鲜有几柄拿得出手的利剑。虽然伊拉克早在1987年就接受了首批6架米格-29,但根据西方的估计,截至1991年1月,伊拉克拥有的四个米格-29中队中,只有一个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而且其夜间作战能力仍然十分匮乏。而伊拉克空军中为数众多的二代战斗机,除了米格-25上能凭借优异的飞行性能左冲右突一番以后,其他的都难逃被击落的命运。

就在F-15的飞行员为敌我识别问题抓耳挠腮的时候,米格-29的飞行员也在焦急地等待,他们也能够发现对手,只是它们还要等待火控系统完成跟踪、敌我识别、锁定、参数解算等过程,在苏联专家手中,这些过程都被设计成由火控系统自动完成的。自动——听上去很先进,殊不知,战场上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经过严格训练的飞行员做出的判断往往比计算机的更迅速、更准确。所以,往往直到“麻雀”击中的米格-29的那一刻,米格机仍然在盲目地朝着他的目标做飞蛾扑火……
前段时间发表在《现代兵器》,自己的原稿找不到了,刚问编辑要回来,就顺手发过来了

F-15C“鹰”的沙漠猎杀 

战争中,空中的规则便是一切——掌握了天空,就掌握了一切。美国空军的F-15C“鹰”战斗机就是这一规则的主宰。在“沙漠风暴”行动清除伊拉克空中力量的过程中,它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也是在这次行动中,F-15C获得了它的第一个实战击落纪录。它将空中优势转变为空中霸权,整个行动中,它创造了36:0的惊人战绩。本文节录自史蒂夫•戴维斯的著作《实战中的F-15C》(F-15C Units in Action),其中将由美国空军的飞行员们亲自讲述他们在海湾上空的三次猎杀。 


1991年1月17日的早晨,第71战术战斗机联队的上尉飞行员史蒂夫•塔特驾驶飞机,降落在沙特阿拉伯的达兰(Dhahran)空军基地,缓缓的滑向正在欢呼庆贺的人群。在舷梯上,一名CNN广播电视网的记者送上了对他的祝贺。塔特刚刚成就一件非凡的事情,在“沙漠风暴”行动的首夜,他驾驶F-15C“鹰”战斗机击落了伊拉克空军的幻影F1EQ战斗机。CNN将它作为战争中第一次击落敌机进行报道,因此还被讥讽为“宁为最先,不求正确”。事实上,就在塔特完成猎杀之时,其他四名F-15飞行员已经击落了不少于四架敌机,全部是伊拉克空军的米格战机。

从此,“沙漠风暴”行动中F-15C所创造的惊人战绩,便成了一个恒久不变的空中神话。

第一天,第一个猎物:米格-29

当地时间1991年1月17日3时10分

埃格林(Eglin)空军基地第33战术战斗机联队第58中队琼•柯尔克上尉 绰号“JB” 呼号“Pennzoil 63”

自沙特阿拉伯泰布克(Tabuk)空军基地起飞 

在“沙漠风暴”行动的第一天中,来自比特堡(Bitbu**)、兰利(Langley)和埃格林空军基地的F-15机群分别领受了空中巡逻任务,巡逻区按照经度或者明显的地理特征进行划分。泰布克空军基地的8架F-15C负责伊拉克西部地区的巡逻任务,这些飞机隶属于第58战术战斗机中队。“比特堡基地的第53战术战斗机中队从王子苏丹空军基地(PAXX)派出8架战斗机负责中部地区的巡逻,东部地区则交给第1战斗机联队从达兰空军基地起飞的4架战斗机。我们计划飞行到巡逻区域的中央,并清除伊拉克的空中力量。如果把巴格达划为东西两块,那么我们所职责范围,便是西边这块。我们必须注意特别伊拉克在这一地区的空军机场:H1机场、H2机场、穆达亚斯(Mudaysis)机场、阿萨德(Al Assad)机场、塔卡杜姆(Al Taqaddum)机场。我们的任务是清除这一走廊上的空中威胁;巴格达以东则是来自兰利和比特堡的朋友们的‘清扫’范围。”琼•柯尔克上尉回忆到。

1991年1月17日的早些时候,第58中队起飞了两个F-15C4机编队,呼号分别为“Ci**o 61-64”和“Pennzoil 61-64”。“我飞‘Pennzoil’编队的三号机,里克•托里尼飞长机。我们是四人组合中的一对,每隔一天就轮流飞行长机。今晚他飞,那么下次执行任务的时候,我就飞长机。我们都是空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的(Fighter Weapons School)毕业生,所以有必要进行轮换指挥。2号机由拉里•匹兹驾驶,4号,也就是我的搭档,是马克•威廉姆斯。”

计划的主要部分是由F-117A和F-15E“打击鹰”于当地时间凌晨3点发动突然袭击。“这些袭击主要发生在巴格达以及H2、H3机场周边,F-15E将在低空实施‘飞毛腿’猎杀行动。他们升空以后,我们就要驾驶我们的飞机,击落所有坏家伙——8架F-15组成的空中铁网将摧毁所有从伊拉克机场起飞的飞机!所以,在他们的突然袭击之后,将是我们登场,进行一场毁灭一切的攻击!” 


看似简单的计划,很快给了大家颜色看。恶劣的天气使得几次空中加油显得无比艰难——积雨云让30000英尺以下的天空漆黑一片,没有一丝亮光。另外,伊拉克空军也通过一些基本的情报手段获知了F-15E的“突然袭击”:“他们在边境地区设置了许多监听站——情报人员可以在那里听到飞机的声响——18架F-15E的飞行产生了巨大的声响。” 

“击落你的友机是一个极大的罪过,尽管我们可以通过预警机进行敌我识别,我们仍然为了区分敌我而制定了相应的计划。计划的要旨就是,不要让F-117A和F-15E在我们的空域出现。所以,我们向北进入伊拉克领空,这样,所有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飞机就都是敌人。然而,当地时间3点05分左右,预警机告诉我们发现了伊拉克战机。问题是,我们的编队已经飞行到沙伊边界以南50英里的地方,原本准备与我们汇合以后,一起执行‘扫荡’任务的‘Ci**o’编队还远在100英里之外,按计划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是接到了预警机的指令以后,我们的编队立即转向北方飞行。”


接到指令以后,柯尔克就对可能产生的敌我同时出现的问题显示了不满。“我心里默默的骂道:‘该死的空中铁网!’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执行命令。我们在制定的高度(30000英尺)整理了队形,然后向北飞行。”因为长机飞行员罗布•格瑞塔决定选择偏南的航线,以避开恶劣的天气,所以“Ci**o”编队就在“Pennzoil”编队以南飞行。如果没有来自预警机的指令,“Pennzoil”编队也完全有可能与“Ci**o”编队一起向南飞行。

“Pennzoil”编队北转以后,天气状况好转了许多。编队开始布置战斗队形,两个双机编队横向间隔5英里,双机编队中,每架战斗机又有2英里的间隔。编队从左到右分别是匹兹、托里尼、柯尔克和威廉姆斯。这条9英里的“墙”形战斗编队将与伊拉克空军展开开展以来的第一次厮杀。

“Pennzoil”编队在预警机的引导下,准备攻击位于拉迪夫•哈菲(Radif al Khafi)高速公路简易机场东北和穆达亚斯空军基地东南的两组敌机。托里尼和匹兹脱离编队,准备攻击西边的敌机,柯尔克和威廉姆斯则“轻松”地在预警机的引导下,飞向东边的敌机。拉里•匹兹——托里尼的僚机飞行员这样描述这段梦魇般的回忆:“当我打开敌我识别按钮,准备辨别我前方的目标时,我的雷达探测范围内出现了40到50个友机的回应。我努力的寻找出一个似乎有威胁我方攻击编队意图的目标,但是被他跑掉了,并且最终着陆了。我已经获得了开火所必需的参数,但是我很难作出开火的决定——我真的不想伤害任何一架友机。”

在进入伊拉克境内大约50英里以后,柯尔克打开了座机雷达的敌我识别装置。“雷达告警装置响起,我被敌机锁定了,几乎与此同时,我也锁定了对方。我们现在的队形是,1号和2号在西,3号和4号在东。我的识别距离在35英里左右。以我的判断,前方只有一架敌机。当我按下导弹发射按钮之时,威廉姆斯正在识别其他目标。我们的敌我识别装置有一个4号工作模式,在凌晨3点,所有作战飞机4号工作模式下的敌我识别码必须更改正确。但是如果有人在那个时候正在进行别的操作,比如正在试图规避防空系统,或者正在实施轰炸,更或者仅仅是他忘记更改识别码并且打开开关……为了避免击落同伴,我需要预警机给我一个额外的确认。”

“预警机的应答需要大量的时间,我只得依靠本机的设备判断它是否是敌机。此时,对方从7000英尺爬上到了17000英尺,这个动作显然是针对我的,因此我最终决定开火。我处在高度方面有利(30000英尺),这可以增加导弹对低飞米格机的射程。”正当柯尔克向目标靠近的时候,托里尼和匹兹发现他们的目标正远离他们所在的空域,这使他们可以回到东边,支援柯尔克和威廉姆斯的作战。由于他们的右转,托里尼的告警装置也报告了来自那架落单的米格机的锁定。

当柯尔克以1400英里/小时的相对速度向目标接近之时,在按下操纵杆上的发射按钮的同时,他闭上了眼睛,避免夜间导弹发射产生的强光使眼睛短暂失明。F-15C携带的四枚AIM-7M“麻雀”空空导弹中的一枚解锁,并发射了出去。同时,柯尔克驾驶F-15C作了一个大过载转弯,并投放了大量干扰箔条。“我在优势高度和超音速状态下发射了导弹,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我清楚地感受到导弹的脱离——一枚500磅重的导弹不可能悄无声息的离开——然而座舱内的武器控制面板上显示,四枚‘麻雀’依然蓄势待发。即使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下,我仍然相信我的感觉,所以我确定导弹已经发射出去了。”

“在我发射导弹以后,我一边施放干扰箔条,一边进行一些防御性的机动,以防备他向我开火。同时,我也试图降低高度,给对方带来‘下视’和‘下射’方面的问题。箔条和机动破坏了对方的锁定,告警消失以后,我又指向了敌机。我看到他在远处爆炸(大约10英里处),他不像通常所描述的红色火球,而是明亮雪白的颜色,大约持续3~5秒以后,天空再次回到漆黑。”米格-29的飞行员已经死亡,随着座机一起坠向地面。飞行员被确认为奥马•戈本上尉,曾驾驶米格-21和米格-23击落两架伊朗空军的F-5战斗机。

交战中,柯尔克向西作了防御性的机动,威廉姆斯则向东机动,这让它们之间的距离拉开了许多。托里尼接收到的告警也迫使他向东机动,他因此险些从右边撞向柯尔克的飞机。更糟糕的是,混乱中,托里尼在不确定这是否是柯尔克的那个目标的情况下,锁定了威廉姆斯,并开始对他进行识别。他对识别结果并不确信,所以暂时没有开火。他又打开了夜视识别系统,所幸的是,威利(即威廉姆斯)通过了。“非常近,就在我的下方,我可以辨认出从F-15C座舱里发出的亮光。”

“我们始终坚持执行预定的计划,只是我有一点不安。因为交战后,我试图抛掉副油箱,但是失败了。我只能背着这个‘累赘’继续飞行,我试图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加速,并赶上威廉姆斯,在不暴露行踪的前提下恢复队形(夜间大开加力非常容易暴露飞机位置)。我们继续向北朝巴格达方向飞行,我打开雷达进行了一次扫描,发现前方没有任何目标。我最终依靠事先约定的时间、航向和高度,与威廉姆斯回合。我让他迅速的亮一下信号灯,我发现他就在我前方约1.5英里处。到达巴格达以南30~40英里处,我们左转,准备对H1、H2空军机场进行扫荡。我们没有再发现任何目标,所以就向南再次穿越边境。就在边境上空,雷达告警装置再次响起,信号来自于我的六点钟方向,大约只需了5秒钟以后,信号就消失了。”

情报部门第二天早晨确认,柯尔克击落的是一架米格-29“支点”。他也成为了第一个驾驶F-15击落敌机的美国人。

第三天,第11、12个猎物:两架幻影F1

当地时间1991年1月19日15时 

比特堡空军基地第36战术战斗机联队第525中队

空军上尉大卫•普拉泽 绰号“Spyro” 呼号:“Rambo 23”

空军中尉大卫•斯韦登 绰号“Abby” 呼号:“Rambo 24”

自土耳其因斯里克(Incirlik)空军基地起飞 

开战第三天,北线的空战中,伊拉克空军的两架幻影F1EQ成为了两名比特堡年轻飞行员的战果。这是因斯里克驻扎的空军部队第一次在日间取得的战果。这第11、12个战果是在大卫•普拉泽和大卫•斯韦登在对巴格达以北的基尔库克(Kirkuk)空军基地上空的一次扫荡中完成的。两个F-15C的四机编队——“Rambo”和“Conan”——负责掩护16架F-16对基尔库克机场的轰炸。另外,还有一个从因斯里克起飞的F-15四机编队“Lobo”负责空中巡逻。 

“Rambo”编队由刚刚从空军战斗机武器学校毕业的上尉史蒂夫•金吉(绰号“Gunga”)率领,他选择了“Rambo”这个呼号,而不是空军行动命令中指定的“JJ”,因为那是他在战斗机武器学校中使用的呼号。他的僚机飞行员是拉里•路德维希,绰号“Von”,3号机和4号机飞行员分别是普拉泽和斯韦登。“Rambo”和“Conan”编队,以及若干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F-4G“野鼬鼠”战斗机承担前卫任务。 

“我们在攻击机对前方大约20英里处飞行,航向向南,高度20000英尺,速度0.9马赫。每架飞机间间隔2英里,两个编队之间又间隔5英里。‘Conan’编队在我们东边,而我则在整个编队的最西边。3号机在我东边,然后是1号和2号。”

战斗队形编组完成以后,“鹰之墙”准确地于当地时间12时43分推向目标空域,起始点位于土伊边界以北约50英里处。在向南推进的过程中,F-15起先并不打开雷达探测敌方目标,他们可以通过预警机不断获得敌人的动向——两架敌机正在摩苏尔以南、基尔库克以西的卡拉亚(Qarrayah)军用机场西北的空域巡逻。“我们的计划是向东南方直飞,航线唯一的拐点是为了避开已知的地空导弹阵地。事实上,我们的任务并不轻松,我们的航线将经过三个活跃的敌方机场,之前我们早就有摧毁它们的计划,不过天气原因是我们不得不放弃。因此,我们必须提防米格机的伏击。在预警机发出指令以后,我们打开了雷达,发现了敌人,他们正在转向,朝远离我们的方向飞行。当相距40英里时,‘Gunga’决定追上并消灭他们。”

“我们进行了大角度的右转,向西南方实施追击。在我之前是1号和2号,3号与我并排。鉴于基尔库克方向上力量的缺乏,金吉提醒‘Conan’编队继续保持航向。”

“转向后,我的位置变换到编队的最左边,航向250,敌机与我们同向飞行,之后又回转朝我们飞来。我的雷达显示屏上的亮点从两个变成一个。在对他们进行了敌我识别以后,我锁定了他。作战条令规定,对目标进行敌我识别没有获得应答,并获得了预警机的确认以后,可以对目标实施视距外攻击。因为预警机自始至终称他们为敌人,我发出的敌我识别信号也没有得到应答,所以我非常确信可以发起攻击。”同样完成了敌我识别以后,斯韦登提醒普拉泽抛掉副油箱。因为作战预案规定,敌机近至25英里以内时,应抛掉副油箱,而此时的距离是22英里。随后,他自己也做出了相同的动作。

“每个人都抛掉了翼下的副油箱——今天我们都没有在机身中线挂架挂载副油箱。在这之后,1号机和3号机开始对两个战斗目标进行分配。在我看来,普拉泽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战术协调和实施:

他这样呼叫道:‘Rambo 3号前方20英里处,目标两个。’

‘Rambo 1号,情况相同。’金吉答道。

‘Rambo 3号攻击7000英尺高度的目标’。

‘Rambo 1号攻击9000英尺的目标’。

这样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攻击目标,并且了解了各自目标所处的高度。我在他们的北边,意识到我所定的目标就是金吉那个,因为他的高度和金吉的一样。” 

“我转而锁定北边的目标。因为1号机在我南边约4英里处,而那个目标的航向正对着我,我处在攻击的最佳位置。距离拉进到15英里了,我在想我们怎么还不发起攻击。‘Dunga’询问了预警机上的联络官:‘是敌机吗?’我听到了足足四声:‘敌机!’呵呵,他比我更熟悉预警机的应答,他们会把每个目标称作‘敌机’,就像在‘红旗’演习里那样。所以他希望能提到更多遍确认的信息。” 

当双方的距离小于15英里时,斯韦登开始紧张起来,他注视着雷达告警装置——什么也没有——直到距离缩短到12英里时。“蜂鸣声把我吓了一跳,我盯着雷达告警器,试图分辨出我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我开始意识到整件事情是多么的愚蠢:他没有应答信号,预警机称他为敌机,我也知道他是敌机……所以,我按下了按钮,发射出这一声中的第一枚导弹(斯韦登在F-15上只有180小时的飞行经验)。我看到AIM-7飞了出去。我向南望去。看到3号也发射了一枚AIM-7。现在我能看到我的目标了,我集中全力盯住他。目标开始向北机动,可能是地面指挥的中心的指令使然。当‘Spyro’的目标则继续保持航向之时,我的目标则像F-16那样,不断作出导弹规避机动,此时的我非常想发射第二枚导弹,大约相距4英里时,他又转向了我,这使我有机会发射第二枚AIM-7。”

第二次发射是多余的。“大约发射后3秒,第一枚导弹击中了目标,我看到抬头显示器的目标指示框里闪过一道亮光,导弹打掉了飞机的垂尾。之后,第二枚导弹也飞向火球。”几乎与此同时,‘Spyro’也击中了目标。 

“我仍旧不知道我击中了谁,当我继续飞向卡拉亚机场时,我试图进行低空通场,准备用机炮对正在起飞的飞机进行攻击。当时我还不知道,1号机因为扔掉了翼下8000磅的燃油,所以机内只有6600磅的余油了。这显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只得命令编队北转,飞出伊拉克领空。返航时,我向左翼下俯视,看到失去尾翼的幻影战斗机径直坠向地面。这是我第一次清楚地看到我击落的敌机。”

重新整队以后,斯韦登惊奇的发现,普拉泽的飞机少了三枚AIM-7导弹。他的第一枚导弹偏离了目标,所以他迅速在8英里和7英里处补射了两枚。

在研究这次特殊的空战时,本文的作者获悉,美军的情报部门掌握了伊拉克幻影F1EQ战斗机的空地通讯频率,幻影编队的呼号是“Lion”。长机飞行员是一名少校,僚机飞行员是一名年轻中尉。他们对于是否迎战对自己拥有压倒性优势的F-15存在分歧。编队北边(左边)的少校试图脱离战斗,却首先被普拉泽的第二枚导弹送上了西天。中尉目睹了指挥官的覆灭,便呼叫地面指挥中心:“Lion 1号已被击落。”继续向前飞行2~3英里后,他开始进行规避机动,不过这没有避免他躲过AIM-7的追击……两名飞行员被击中以后都没有进行弹射。

前苏联防空军司令雅科夫列夫将军说的好:“要想成为天空的主人,重要的不是你拥有多少利剑,而在于你永远多远的耳目!” 

由于美军拥有完整、高效的空中指挥和预警系统,整个战场的空中态势完全在美军的掌控之中,战斗机可以轻松地从预警机那里获取的信息。而伊拉克空军的耳目——地面雷达站,却在联军反复的空中打击下,不断遭受损失——战斗机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相对于伊拉克的天空来说,无异于茫茫原野上的一盏烛火。F-15轻松获得了“制信息权”。更重要的是,预警机-战斗机/战斗机-战斗机之间充分的信息交换,使得美军的空中力量融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强大的作战系统。

更加可悲的是,伊拉克空军不仅耳目失聪,手中也鲜有几柄拿得出手的利剑。虽然伊拉克早在1987年就接受了首批6架米格-29,但根据西方的估计,截至1991年1月,伊拉克拥有的四个米格-29中队中,只有一个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而且其夜间作战能力仍然十分匮乏。而伊拉克空军中为数众多的二代战斗机,除了米格-25上能凭借优异的飞行性能左冲右突一番以后,其他的都难逃被击落的命运。

就在F-15的飞行员为敌我识别问题抓耳挠腮的时候,米格-29的飞行员也在焦急地等待,他们也能够发现对手,只是它们还要等待火控系统完成跟踪、敌我识别、锁定、参数解算等过程,在苏联专家手中,这些过程都被设计成由火控系统自动完成的。自动——听上去很先进,殊不知,战场上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经过严格训练的飞行员做出的判断往往比计算机的更迅速、更准确。所以,往往直到“麻雀”击中的米格-29的那一刻,米格机仍然在盲目地朝着他的目标做飞蛾扑火……
实战……实战……实战……换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