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台湾“能主动攻击北京”的新导弹接近成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3:37:03
  本月中旬,台“雄风”2E导弹专案组将派人赴美,寻求能将“雄风”2E打到北京的发动机技术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9月4日,台湾媒体报出台军“雄风”2E导弹研发的重大消息。台军方人士透露,台湾中山科学院正在进行“雄风”2E巡航导弹的性能提升工作,拟将其目前的1000公里射程倍增到2000公里,以图将北京、三峡大坝等重要目标涵盖在打击范围内。
  
  但是,该型导弹目前研发遇到重大技术难题。导弹的“鲲鹏”发动机已经发展到技术极限,航程难以超过1000公里,台军必须寻求新的发动机技术才能将导弹“打到北京”。
  
  该台军人士透露,“中科院”雄风计划专案小组本月中旬将启程到美国洽谈导弹发动机关键技术支持。若能顺利取得,射程2000公里的“雄风”2E导弹最快在2008年完成,两年之内进行试射。
  
  觊觎“战斧”发动机
  
  从披露出来的性能看,“雄风”2E有志成为台湾的“战斧”。但“战斧”的性能要远强于“雄风”2E。从外表尺寸看,“雄风”2E弹长6.25米,直径约0.503米,“战斧”弹长6.17米,直径0.527米,双方大小所差无几,而“雄风”2E的战斗部却比“战斧”小。在几乎相同的体积和较小的战斗部负载下,“雄风”2E达不到“战斧”的飞行性能,表明其发动机工作效率与推力比“战斧”的差很多。
  
  导弹的速度、射程以及在姿态调整基础上形成的精度都离不开发动机的功劳。而台湾寄予厚望、吹捧得神乎其神的“雄风”2E却恰恰在发动机上先天不足。
  
  台湾中山科学院曾以法制“阿比佐”Ⅳ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基础自主研制涡轮风扇发动机,并安装于“雄风”2E上,据说该型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比美制鱼叉导弹发动机大10%。但“鱼叉”导弹射程仅在100公里左右,最新的“鱼叉”BlockⅢ型采用了涡轮喷气发动机加固体火箭推进器才把射程增加到270公里。台湾方面如果是在此基础上研发“鲲鹏”发动机并使“雄风”2E达到1000公里的最大射程,也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要想达到2000公里的射程,必然极难完成。
  
  军事需求对导弹发动机有严格限制,射程要增加,同时不能把战斗部压缩得过小,必须极大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力争用较小的体积和负载发挥最大效力。这都需要强大的设计与制造力量做支撑。不是短时间花些钱就可以办到的。
  
  因此,从外国引进仿制,或干脆把导弹进行适用性改进直接安装外国发动机对台湾来说最快捷。具体到“雄风”2E,如果能用上“战斧”的F107-WR-402型发动机,则在保证性能提升的基础上可以尽可能少的进行改动。该型发动机燃料消耗低,飞行重量含附件仅50千克,推重比在4以上。发动机的贮存寿命为10年,工作寿命为50小时左右。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是“雄风”2E的理想发动机,也是台军官员赴美求技最想要的东西。
  
  美国难向台提供技术
  
  但台湾能否得到美国的发动机整机或某些关键技术非常难料。除各方反对压力外,美国要想在这件事上帮台湾,必须跨过《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这道门槛。而这项制度恰恰是美国力主制订的。该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对射程300公里以上的导弹系统、分系统与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台湾要得到的,正在禁止之列。
  
  此外,从目前情况看,谁向台湾提供高性能导弹发动机就等于是向台湾提供了远程打击能力,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举动。此前美国向台湾提供防空导弹、战斗机等还可以找一点“帮助防御”、“维持台海现状”等站不住脚的理由作遮羞布,现在若提供高性能导弹发动机技术,则是除了打自己防扩散机制的耳光外找不到任何借口。本月中旬,台“雄风”2E导弹专案组将派人赴美,寻求能将“雄风”2E打到北京的发动机技术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9月4日,台湾媒体报出台军“雄风”2E导弹研发的重大消息。台军方人士透露,台湾中山科学院正在进行“雄风”2E巡航导弹的性能提升工作,拟将其目前的1000公里射程倍增到2000公里,以图将北京、三峡大坝等重要目标涵盖在打击范围内。
  
  但是,该型导弹目前研发遇到重大技术难题。导弹的“鲲鹏”发动机已经发展到技术极限,航程难以超过1000公里,台军必须寻求新的发动机技术才能将导弹“打到北京”。
  
  该台军人士透露,“中科院”雄风计划专案小组本月中旬将启程到美国洽谈导弹发动机关键技术支持。若能顺利取得,射程2000公里的“雄风”2E导弹最快在2008年完成,两年之内进行试射。
  
  觊觎“战斧”发动机
  
  从披露出来的性能看,“雄风”2E有志成为台湾的“战斧”。但“战斧”的性能要远强于“雄风”2E。从外表尺寸看,“雄风”2E弹长6.25米,直径约0.503米,“战斧”弹长6.17米,直径0.527米,双方大小所差无几,而“雄风”2E的战斗部却比“战斧”小。在几乎相同的体积和较小的战斗部负载下,“雄风”2E达不到“战斧”的飞行性能,表明其发动机工作效率与推力比“战斧”的差很多。
  
  导弹的速度、射程以及在姿态调整基础上形成的精度都离不开发动机的功劳。而台湾寄予厚望、吹捧得神乎其神的“雄风”2E却恰恰在发动机上先天不足。
  
  台湾中山科学院曾以法制“阿比佐”Ⅳ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基础自主研制涡轮风扇发动机,并安装于“雄风”2E上,据说该型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比美制鱼叉导弹发动机大10%。但“鱼叉”导弹射程仅在100公里左右,最新的“鱼叉”BlockⅢ型采用了涡轮喷气发动机加固体火箭推进器才把射程增加到270公里。台湾方面如果是在此基础上研发“鲲鹏”发动机并使“雄风”2E达到1000公里的最大射程,也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要想达到2000公里的射程,必然极难完成。
  
  军事需求对导弹发动机有严格限制,射程要增加,同时不能把战斗部压缩得过小,必须极大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力争用较小的体积和负载发挥最大效力。这都需要强大的设计与制造力量做支撑。不是短时间花些钱就可以办到的。
  
  因此,从外国引进仿制,或干脆把导弹进行适用性改进直接安装外国发动机对台湾来说最快捷。具体到“雄风”2E,如果能用上“战斧”的F107-WR-402型发动机,则在保证性能提升的基础上可以尽可能少的进行改动。该型发动机燃料消耗低,飞行重量含附件仅50千克,推重比在4以上。发动机的贮存寿命为10年,工作寿命为50小时左右。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是“雄风”2E的理想发动机,也是台军官员赴美求技最想要的东西。
  
  美国难向台提供技术
  
  但台湾能否得到美国的发动机整机或某些关键技术非常难料。除各方反对压力外,美国要想在这件事上帮台湾,必须跨过《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这道门槛。而这项制度恰恰是美国力主制订的。该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对射程300公里以上的导弹系统、分系统与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台湾要得到的,正在禁止之列。
  
  此外,从目前情况看,谁向台湾提供高性能导弹发动机就等于是向台湾提供了远程打击能力,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举动。此前美国向台湾提供防空导弹、战斗机等还可以找一点“帮助防御”、“维持台海现状”等站不住脚的理由作遮羞布,现在若提供高性能导弹发动机技术,则是除了打自己防扩散机制的耳光外找不到任何借口。
英雄你放过我吧~~~~
原帖由 akvsm16 于 2006-9-13 08:55 发表
英雄你放过我吧~~~~
接近成功~!

看来有人希望大家一起搞“扩散”[em02] [em02]

这就有意思了[em04] [em04]
原帖由 akvsm16 于 2006-9-13 08:55 发表
英雄你放过我吧~~~~

不要这么夸张嘛,我也只是转帖,大家一起探讨.
錯了,所謂300公里是指彈道飛彈[em04] [em04] [em04]
台灣當年搞雄風三的前身這種怪物就是要規避這個限制[em04] [em04]
原帖由 ZOMBOT 于 2006-9-13 09:22 发表
錯了,所謂300公里是指彈道飛彈   
台灣當年搞雄風三的前身這種怪物就是要規避這個限制  



雄風三的前身???

你是指哪个??
原帖由 Superbow 于 2006-9-13 09:23 发表



雄風三的前身???

你是指哪个??


這裡,台灣當年搞雄三不是要當反艦飛彈的,是要搞超高速攻陸飛彈,這是要規避300公里彈道飛彈的限制[em01] [em01] [em01] 天馬被老美強制砍了[em13] [em13] [em13] 以後只好搞這種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台灣獨門武器"

天弓改的彈頭威力太小了[em11] [em11] [em11]
---------------------------------------------------------------------------------
台灣中程陸攻飛彈路線之爭──衝壓飛彈V.S.彈道飛彈
Ramjet Missiles V.S. Ballistic Missiles in Taiwan
作者:啟元
陳總統在2003年11月底公開宣稱,共軍在大陸東南沿海部署496枚飛彈,對台灣形成嚴重威脅。由於共軍飛彈威脅已非一朝一夕,因此台灣軍方早已研擬反制作為,其中一項就是「秘密發展中程陸攻飛彈」。
台灣秘密研發中程陸攻飛彈的傳言一直不斷,國防部在2003年底對立法院提出的業務報告中更首度提及將採源頭反制、加速整建精準導引飛彈和成立獨立的飛彈司令部;另外,國防部對媒體報導去年9月底中科院試射中程陸攻衝壓飛彈失敗一事,也採取不否認也不承認,與過去一概否認完全不同的「不評論」態度,似乎暗示中程陸攻飛彈的研發已是「只能做不能說」的進行式。其實真象已很明確,就是中科院中程陸攻飛彈的研發工作已如火如荼進行中。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研發中程陸攻飛彈是採雙管齊下方式進行。目前是由「擎天計畫室」推出利用擎天載具衝壓發動機技術,體積和射程皆加大的中程陸攻衝壓飛彈;另外,「天弓計畫室」也以太空計畫室「次軌道科學實驗計畫」所使用的探空火箭為基礎,研發中程彈道飛彈。表面上,兩個計畫室同時投入中程陸攻飛彈研發工作,在現在國防預算吃緊的情形下,似乎有浪費資源之嫌。事實是,因為中科院研發經費越來越有限,各計畫室必須想辦法爭取計畫養活所屬研發人員,所以才會出現天弓和擎天兩個計畫室分別提出各自的中程陸攻飛彈構想,以爭取軍方訂單。
像「擎天計畫室」成立十餘年來,雖有擎天載具的研發成果,但與天弓、雄風等計畫室相比,尚無研究成果成軍服役。由於國防經費緊縮,因此必須有新的研發計畫爭取軍方經費維持整個計畫室研發團隊,延續衝壓發動機的研發技術能量,否則相關人才一但散去,多年的技術結晶也將消失無蹤。「天弓計畫室」則因陸軍訂購的天弓飛彈已陸續運交,加上低層反彈道飛彈系統尚未研發成功,因此短時間內軍方並沒有大量的防空飛彈訂單,而民間計畫只有太空計畫室一年一枚的探空火箭發射計畫,根本無法維持整個計畫室運作。投入中程彈道飛彈研發,除了可避免人才和研發資源閒置,還可提升大型火箭的研發技術能量。
目前「擎天計畫室」已完成中程陸攻衝壓飛彈初步構型,外型已與擎天載具大不相同,體積和射程皆遠大於擎天載具,並配備先進的「整合式火箭衝壓發動機」,即助推的固體火箭加力器與續航衝壓發動機整合為一體裝置於彈體內部的後段,位於彈體尾段的固體火箭加力器先燃燒,其固體藥柱燒完留下的空間就作為衝壓發動機的燃燒室,因而能節省飛彈的長度與體積。發射時,先由4隻側掛的固體火箭加力器和飛彈主體的「整合式火箭衝壓發動機」加力器將飛彈送至高空,並加速到一定速度,再點燃衝壓發動機,進行後續航程。中程陸攻衝壓飛彈可在二十多公里的高空以4馬赫速度飛行1,000公里,利用高空高速特性穿破敵方防空網。
雖然中程陸攻衝壓飛彈因飛行高度較高,遠比低空穿透的巡弋飛彈要容易被敵人偵知,但是其高空巡航彈道並非一般彈道飛彈的拋物線,所以無法預測,因此敵人很難展開攔截行動。彈道飛彈為達到最大射程,必需採拋物線彈道,也正因此敵方只要偵測到初期彈道的一段,就可推算出全部的彈道路線和可能落點,可以馬上展開攔截動作。中程陸攻衝壓飛彈的飛行模式類似飛機,無法根據拋物線公式推算攔截點;加上3~4倍馬赫的高速將大幅縮短敵人反應時間,因此可用於攻擊一些需要快速反應的敵人目標,如:彈道飛彈發射車、指揮中心等,而且二十餘公里的飛行高度要中長程防空飛彈才打得到;另外,遠較飛機小的彈體,將會增加防空飛彈系統射控雷達鎖定的困難度。其部署方式與巡弋飛彈和彈道飛彈類似,可採掩體式發射基地或機動部署,部署彈性很大。
至於中程陸攻衝壓飛彈的競爭對手,「天弓計畫室」的探空火箭是一種兩節式固體燃料火箭,為天弓飛彈加上一節固體火箭加力器組成,全長7.7公尺,重量1,680公斤。火箭射高可達300公里,射程200公里,酬載為130公斤。只要增加射程、酬載和配備導引系統,便成為射程遠達1,000公里的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
太空計畫室「92年度次軌道科學實驗酬載計畫書」中提到次軌道科學實驗可從事的任務包括:火箭發射環境和進行衛星酬載先期測試與研究。另外,實驗所使用的探空火箭將依據科學酬載及太空計畫室的需求,逐步提升性能,由基本型探空火箭研製成多功能型探空火箭。基本型探空火箭為無控制系統,採自由彈道飛行,而多功能型探空火箭將具備如姿態控制、回收系統等多項關鍵技術,就是可以從地面控制火箭升空後的姿態和動作,例如打開火箭前端鼻錐罩,讓需要有較複雜動作的科學儀器運作,或是讓火箭由直上直下改為平飛一小段,以增加滯空時間。顯示探空火箭擴增性能的彈性相當大,終極目標就是要發射人造衛星,這也意謂未來的多功能型探空火箭已具有改造成彈道飛彈的潛力。太空計畫室預定每年發射一枚探空火箭,2004~2009年發射基本型探空火箭,2010~2018年發射多功能型探空火箭。
探空火箭最大利基是產品成熟且有成功發射記錄,這是「擎天計畫室」的中程陸攻衝壓飛彈所遠不及的。因為中科院研發彈道飛彈的基礎,遠從1970年代中期「青蜂計畫」研發青蜂短程彈道飛彈時就已奠定。該計畫於1976年展開,之前中科院即開始從事慣性導引方面的研究,從建立地球重力場模式、三自由度彈道程式等基本工具開始,進而發展完成六自由度彈道模擬、慣性導引、把舵定律、武器系統軟硬體迴路模擬等技術能力。青蜂計畫很多研發項目在中科院均屬首創,例如慣性導航儀、大型固體火箭發動機、液壓致動器、高馬赫氣動力計算、較大型飛彈結構設計分析、飛彈系統界面設計與整合、大型發射器、飛行試驗規畫與執行等。
當時「青蜂計畫室」先由系統工程小組進行概念設計,接著進行初步設計,逐步設計出推力曲線、全彈外形與重量分佈,隨著系統工作的進行,在各功能逐步成立分系統後,再組成全彈。同時還發展飛行試驗規畫與執行、飛行試驗前的系統模擬、飛行試驗後的資料分析與失效事件排除等能力。另外,為了研究慣性導航儀的精度要求,還發展出從飛彈擊靶精度規格反推導航儀精度的方法,簡稱誤差分析法。為了配合飛彈軟硬體迴路即時模擬的需求,發展成功數位式即時彈道計算與數位式即時系統模擬程式。青蜂飛彈共進行7次飛行試驗,第8次即進行全功能彈飛試,雖說是全功能彈但未配備彈頭,仍是搭載遙測儀器。
在「青蜂計畫」的後期,研發中程彈道飛彈的「天馬計畫」即開始規畫並完成系統概念設計。「天馬計畫」正式核准後,發射場就開始動工,重要儀具採購也立刻進行。同時以青蜂飛彈為基礎進行脫節機構關鍵技術開發,以及脫節後第二節火箭在空中點火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曾發射一枚探空火箭進行脫節和空中點火飛行試驗,初步驗証成功。由此可知,發射探空火箭絕非只有單純的科學研究目的。
太空計畫室探空火箭一號和二號分別在1999年8月和2001年10月發射,第一次發射成功,但並未攜帶任何科學儀器,第二次發射原本是要研究距離地表80公里到150公里之間的太空電離層大氣流向,當時探空火箭是要將中央大學研製的三鋁甲烷實驗酬載送上次軌道,再以地面照相儀觀測三鋁甲烷在太空燃燒的火焰,推算高空風場分布及大氣亂流變化,可惜因第二節火箭未能順利點火而失敗。表面上,探空火箭執行的是科學實驗,但是前述中科院過去利用探空火箭試驗火箭脫節和空中點火技術,也是利用類似中央大學實驗的方法,來觀察火箭彈道和彈道偏移狀況,這也透露出探空火箭的科學實驗是「一魚兩吃」,除了檯面上的科學實驗外,還可測試中程彈道飛彈極重要的脫節項目和蒐集飛彈高空彈道等資料。
「天弓計畫室」的中程陸攻飛彈研發計畫除透過探空火箭進行研發外,還有很多研發項目是以研發低層反彈道飛彈系統的「層系計畫」做為掩護。因為「層系計畫」中一些低層反戰術彈道飛彈系統規劃與裝備採購,如飛彈中、高空操控能力、程控飛試等科目和靶彈、加力器研發等,都可以掩護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的彈道修正、慣性導引系統和重返載具構型等研發科目。只要稍微留意,可以發現研發低層反彈道飛彈系統的「層系計畫」預算中,曾出現一些類似美國戰區飛彈防禦(TMD)所使用的THAAD高層反彈道飛彈系統研發時的中、高空攔截測試科目,透露出「層系計畫」另一個更深層的研發目的。
很多人都質疑台灣海空域有限,研發中程陸攻飛彈無法進行全射程飛試。其實中科院九鵬試射場的測試儀具雖只裝設在九鵬、蘭嶼、綠島三地,但現有測試能量已非侷限於九鵬附近海空域,只要以無線或有線通訊方式與九鵬控制中心電腦連線,就可延伸至其他地方執行任務,擴展測試範圍。雖然測試保密有些困難,不過仍有解決之道,像中程彈道飛彈可以大仰角發射,雖然射程會較短,不過已可模擬出實際彈道;而中程陸攻衝壓飛彈因可改變飛行方向,可以繞圈方式進行長程飛試。
中程彈道飛彈和中程陸攻衝壓飛彈到底誰能勝出?目前尚難定論,因為兩者各有優缺點。探空火箭已是成品,技術成熟穩定、隨時可生產,目前的技術難處在導引系統,即慣性導引系統與GPS的配合以及終端彈道修正。不過中程彈道飛彈成軍的最大阻礙並不在技術問題,而是因部署彈道飛彈引發的國際壓力。中程陸攻衝壓飛彈因屬新構想,彈體和導引系統都在測試中,技術難度較高、研發風險較大,要正式成軍服役仍待努力。媒體報導2003年9月底在九鵬基地進行第一次試射,曾發生加力器脫離後,飛彈主體的衝壓發動機無法接續點火而告失敗,顯示仍有不少技術需要突破。雖然成軍之路障礙重重,但中程陸攻衝壓飛彈已為台灣發展反制武器開啟了另一扇窗,成為發展巡弋飛彈和彈道飛彈外的另類選擇。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隱藏真正任務,即以岸基反艦飛彈名義成軍,遂行中程陸攻任務,以降低國際關切的敏感性。
雖然中程陸攻衝壓飛彈首次測試失敗,不過這是研發的必經過程,探空火箭第二次試射也曾失敗,所以即使中程陸攻衝壓飛彈這次測試失敗,並不會影響最終結果。目前天弓和擎天計畫室現在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國防經費有限必須用在刀口上,軍方可透過這種良性競爭獲得最合適的中程陸攻飛彈。
]]
照片小的是雄二,大的是雄三[em06] [em06] [em06]

台灣的光榮,尤其是雄三[em06] [em06] [em06]連美帝都還沒有[em06] [em06] 搞不好將來會是台灣維一能賣美帝的武器[em06] [em06]
哈哈哈哈哈哈,这个雄三,哈哈哈哈哈去问你们的HF3A兄弟吧,哈哈哈哈
當然,攻陸型的還沒解禁,眾說紛紜,上面貼的也只是他的一家之言[em06] [em06] [em06]
原帖由 火花四射 于 2006-9-13 09:52 发表
哈哈哈哈哈哈,这个雄三,哈哈哈哈哈去问你们的HF3A兄弟吧,哈哈哈哈



關在中國當駝鳥是永遠自大自滿的[em04] [em04] [em04]
擎天载具[em06] [em06] [em06]
斑竹我求你们了行吗???  不要让我再看到这个zombot了,实在是受不
了这sb了~~~~~~~ [em15] [em15] [em15]
原帖由 ZOMBOT 于 2006-9-13 10:05 发表



關在中國當駝鳥是永遠自大自滿的   

所以我要你去问你们台湾的军迷大大,HF3A先生
我请问一下ZOMBOT:雄风三到底是用来攻击水面舰艇的呢?还是用来攻击陆上目标的?还望你老弟给我扫一下盲。
原帖由 火花四射 于 2006-9-13 10:15 发表

所以我要你去问你们台湾的军迷大大,HF3A先生


他是誰??台灣軍迷一堆,你貼出來吧,不要在這裡故做神秘[em02] [em02] [em02]
你不貼我就當你說謊[em02] [em02] [em02]
呵呵,貌似这句话我跟你说才对哦.你不贴出雄3的数据你就是说谎!至于HF3A你都不认识的话,你什么水平也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