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连载“费希尔与英国海军革命”勘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35:57
第一篇
P25右下图为编辑部提供的图片,图注称此为费希尔任海军中将时的肖像,但图中人物似着海军少将军服。
第二篇
P35 左下编辑部提供的“不屈”号图片中图注为“风帆全打开状态”,有超大网友指出应为半打开状态。
P36 左上作者提供的“不屈”图片图注为作者提供另一幅图片所作。该图片图注应为“1885年时的“不屈”号,风帆已被拆去,代之以两根单脚桅杆。”
P37 左中关于“维多利亚”沉没事故的图片为编辑部提供,但图注为作者提供,原文为“前者水线以下被撞开12英尺宽的裂口最终沉没。” 编辑部在该为公制时误写为“365毫米”,应为3.65米。
P39 作者提供的战舰建造费用数据有误,文中数据为“从1897到1905的8个财年中英国建造战列舰和一级巡洋舰的费用比上一个8年大幅上升,虽然战列舰的建造数量是27:25,但费用却从1680万/年上升到2960万/年。一级巡洋舰的建造数量为35:19,费用从730万/年飙升到2690万/年。”正确数据应为“从1897到1905的8个财年中英国建造战列舰和一级巡洋舰的费用比上一个8年大幅上升,虽然战列舰的建造数量是27:25,但费用却从1680万上升到2960万。一级巡洋舰的建造数量为35:19,费用从730万飙升到2690万。”
第三篇
P21 文中“海军的必须”在原文中为“海军的必需”,作者认为后者似更恰当。
P23页中右上图为编辑部提供,图注称为1866年开工建造的“君王”号战列舰。实际该图片中的战舰为1894年开工的“Majestic”级战列舰,而1866年开工的为“Monarch”级战列舰。两级战舰都可译为“君王”。由于作者未提供原文中的英文舰名,应对此错误负一定责任。
第四篇
P38-39 作者提到“战列舰尽可以在岸炮射程之外边观光边开火直到将岸炮摧毁为止”,此观点有误。战列舰与要塞炮台的作战一直是英国海军较为头痛的问题。
第五篇
P26 下方图片图注错误,这是1866年开工的“君王”号,编辑将此图与前面提到的老式战列舰“君主”号图片反置了。
P27中栏第三行1500米应为1500码。另原文中均采用了英制,文中的公制均为编辑部换算并添加。
P27右下图编辑部提供的斯考特肖像图注为上校,但显然图中人物身着的是海军中将军服。
第六篇
P46原文为“与“无畏”舰相比战列巡洋舰显然包含了更多费希尔对海军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发展的独到见解和诠释。许多人认为战巡是装甲巡洋舰发展的终端型号,其作用也与后者类似:在大洋上荡涤任何试图破坏交通线的海上袭击舰,在主力舰队中担任战列舰的强大的辅助分队。费希尔是想用同时拥有无可匹敌的重型火力但分别突出防护和速度的两种主力舰来组成一支全新的皇家海军舰队并依此来制定新的战略战术。但前面提到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战列巡洋舰在费希尔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远高于战列舰,其意义远大于仅作为交通线上的清道夫或舰队的“辅助力量”。在费希尔看来鱼雷、潜艇、涡轮蒸气机和远程火炮的使用将使笨重的战列舰在短时间内消亡,从而也将彻底改变以战列线在海上进行大舰队决战的海战方式。完成技术革命之后,英国的海权将由那些云集在本土和海外咽喉的鱼雷舰艇和穿梭于大洋之上的战列巡洋舰来拱卫。”编辑将此段文字在“费希尔是想用同时拥有无可匹敌的重型火力但分别突出防护和速度的两种主力舰来组成一支全新的皇家海军舰队并依此来制定新的战略战术。”前分段并在此句前加了然而两字。给读者的印象是费希尔的真正意图是同时用两种主力舰装备皇家海军。而作者的意图是想表达费希尔只想装备战列巡洋舰而淘汰战列舰的设想。
第七篇
P29中栏贝蒂在日德兰海战报告中关于战列巡洋舰评论的原文翻译为“战列巡洋舰的实力与其承担的任务是不相称的,她们的防护能力不足以与敌人主力舰交战而不致冒被轻易摧毁的危险。”
P30下图为编辑部提供,图注称“狮”号为杰利科的旗舰,应为贝蒂的旗舰。
P36右上图胡德少将的照片为作者提供。但图注中“二战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也没能逃脱沉没的厄运。”为编辑所加。实际上“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并非以在日德兰海战中殉职的胡德少将命名。


请认真阅读此文的读者继续指出错误和提出意见。
另附一些有用的资料


费希尔设计委员会名单

海军情报总监,海军少将巴腾堡的路易斯亲王
舰队工程主管,海军工程少将J.德斯顿爵士
鱼雷和潜艇部队司令,海军少将A.L.温斯洛
候任海军审计官,海军上校H.B.杰克逊
候任海军军械总监,海军上校J.R.杰里科
第一海军大臣助理,海军上校R.H.S.培根
候任海军审计官助理,海军上校C.E.麦登

以下为非军职人员
海军造舰总监P.瓦茨
物理学家开尔文爵士
格拉斯哥大学教授J.H.拜尔斯
费尔柴尔德造船公司工程师A.格雷西
海军部哈斯拉尔试验基地主管R.E.弗劳德
普次茅斯海军船厂总设计师W.H.加德第一篇
P25右下图为编辑部提供的图片,图注称此为费希尔任海军中将时的肖像,但图中人物似着海军少将军服。
第二篇
P35 左下编辑部提供的“不屈”号图片中图注为“风帆全打开状态”,有超大网友指出应为半打开状态。
P36 左上作者提供的“不屈”图片图注为作者提供另一幅图片所作。该图片图注应为“1885年时的“不屈”号,风帆已被拆去,代之以两根单脚桅杆。”
P37 左中关于“维多利亚”沉没事故的图片为编辑部提供,但图注为作者提供,原文为“前者水线以下被撞开12英尺宽的裂口最终沉没。” 编辑部在该为公制时误写为“365毫米”,应为3.65米。
P39 作者提供的战舰建造费用数据有误,文中数据为“从1897到1905的8个财年中英国建造战列舰和一级巡洋舰的费用比上一个8年大幅上升,虽然战列舰的建造数量是27:25,但费用却从1680万/年上升到2960万/年。一级巡洋舰的建造数量为35:19,费用从730万/年飙升到2690万/年。”正确数据应为“从1897到1905的8个财年中英国建造战列舰和一级巡洋舰的费用比上一个8年大幅上升,虽然战列舰的建造数量是27:25,但费用却从1680万上升到2960万。一级巡洋舰的建造数量为35:19,费用从730万飙升到2690万。”
第三篇
P21 文中“海军的必须”在原文中为“海军的必需”,作者认为后者似更恰当。
P23页中右上图为编辑部提供,图注称为1866年开工建造的“君王”号战列舰。实际该图片中的战舰为1894年开工的“Majestic”级战列舰,而1866年开工的为“Monarch”级战列舰。两级战舰都可译为“君王”。由于作者未提供原文中的英文舰名,应对此错误负一定责任。
第四篇
P38-39 作者提到“战列舰尽可以在岸炮射程之外边观光边开火直到将岸炮摧毁为止”,此观点有误。战列舰与要塞炮台的作战一直是英国海军较为头痛的问题。
第五篇
P26 下方图片图注错误,这是1866年开工的“君王”号,编辑将此图与前面提到的老式战列舰“君主”号图片反置了。
P27中栏第三行1500米应为1500码。另原文中均采用了英制,文中的公制均为编辑部换算并添加。
P27右下图编辑部提供的斯考特肖像图注为上校,但显然图中人物身着的是海军中将军服。
第六篇
P46原文为“与“无畏”舰相比战列巡洋舰显然包含了更多费希尔对海军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发展的独到见解和诠释。许多人认为战巡是装甲巡洋舰发展的终端型号,其作用也与后者类似:在大洋上荡涤任何试图破坏交通线的海上袭击舰,在主力舰队中担任战列舰的强大的辅助分队。费希尔是想用同时拥有无可匹敌的重型火力但分别突出防护和速度的两种主力舰来组成一支全新的皇家海军舰队并依此来制定新的战略战术。但前面提到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战列巡洋舰在费希尔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远高于战列舰,其意义远大于仅作为交通线上的清道夫或舰队的“辅助力量”。在费希尔看来鱼雷、潜艇、涡轮蒸气机和远程火炮的使用将使笨重的战列舰在短时间内消亡,从而也将彻底改变以战列线在海上进行大舰队决战的海战方式。完成技术革命之后,英国的海权将由那些云集在本土和海外咽喉的鱼雷舰艇和穿梭于大洋之上的战列巡洋舰来拱卫。”编辑将此段文字在“费希尔是想用同时拥有无可匹敌的重型火力但分别突出防护和速度的两种主力舰来组成一支全新的皇家海军舰队并依此来制定新的战略战术。”前分段并在此句前加了然而两字。给读者的印象是费希尔的真正意图是同时用两种主力舰装备皇家海军。而作者的意图是想表达费希尔只想装备战列巡洋舰而淘汰战列舰的设想。
第七篇
P29中栏贝蒂在日德兰海战报告中关于战列巡洋舰评论的原文翻译为“战列巡洋舰的实力与其承担的任务是不相称的,她们的防护能力不足以与敌人主力舰交战而不致冒被轻易摧毁的危险。”
P30下图为编辑部提供,图注称“狮”号为杰利科的旗舰,应为贝蒂的旗舰。
P36右上图胡德少将的照片为作者提供。但图注中“二战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也没能逃脱沉没的厄运。”为编辑所加。实际上“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并非以在日德兰海战中殉职的胡德少将命名。


请认真阅读此文的读者继续指出错误和提出意见。
另附一些有用的资料


费希尔设计委员会名单

海军情报总监,海军少将巴腾堡的路易斯亲王
舰队工程主管,海军工程少将J.德斯顿爵士
鱼雷和潜艇部队司令,海军少将A.L.温斯洛
候任海军审计官,海军上校H.B.杰克逊
候任海军军械总监,海军上校J.R.杰里科
第一海军大臣助理,海军上校R.H.S.培根
候任海军审计官助理,海军上校C.E.麦登

以下为非军职人员
海军造舰总监P.瓦茨
物理学家开尔文爵士
格拉斯哥大学教授J.H.拜尔斯
费尔柴尔德造船公司工程师A.格雷西
海军部哈斯拉尔试验基地主管R.E.弗劳德
普次茅斯海军船厂总设计师W.H.加德
连载完了吗?
黄色潜水艇就是杨坚吗?先拜一个……
请教一下,如果没有费老爹的改革,英国海军发展的迟滞是否使得整个世界海军发展都产生迟滞现象?
个人意见,没有费老爹的改革,英国还要在原路上走些年,日本一直跟着英国走,德国也差不多,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奥匈等投入不够,进度很慢,有计划的话,等出来也不会是之最,美国不一定,还是有些可能的。
个人看法是在费希尔之前,英国海军在技术方面已经非常重视,但在最新技术的采用上并非处处争先。法国海军反而是最热心新技术的。他们建造了第一艘真正的铁甲舰,又很快将钢装甲应用在军舰上。而英国人在对比试验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还坚持采用铁-钢复合装甲。法国人率先建造又侧舷装甲的巡洋舰迫使英国建造同类舰艇以应对。法国人认为蒸汽动力出现后风帆就是前者的辅助动力,而英国人则一直在努力实现蒸汽动力和风帆动力的“融合”,使用了可以收放的螺旋桨以减少靠风帆航行时的阻力。在鱼雷方面法国人也在技术和战术方面领先英国,费希尔的支队防御理论也可以说是对海峡对岸法国鱼雷舰艇剧增的应对之举。另外法国和意大利在大口径舰炮方面也不逊于英国。可以说英国海军在19世纪后半页采用的跟随跑的策略。
这种现象还是英国海军在大洋上的绝对优势造成的。由于法国无法在“传统意义”上的海军技术和战术方面挑战英国,因此他们总是想用最新的技术及其对战术造成的冲击来减少或一举扭转自己的劣势。用防护良好的巡洋舰摧毁英国的海上贸易,用鱼雷打破英国在重型舰艇方面的绝对优势。法国人追求的是一种以不对成的方式挑战优势之敌。
虽然英法在这一时期没有爆发海战,但法国最终也未能在海军方面取得对英国的优势,甚至连对等的均势也没得到。因为法国人不具备三个重要条件,一是悠久的海军传统和巨大的精神优势,这些无形的力量决定一个国家对海权的重视程度,海军官兵的基本素质和士气,对海军战略和战术的深刻理解等。这对在风帆时代的海战中总是不自觉地抢占下风阵位好随时开留的法国人来说似乎永远是可望不可及的。二是英国先进和庞大的工业特别是造船系统。与现代的私人企业效益远高于国企不同,英国的皇家造船厂是世界上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最高的。英国在蒸汽动力,火炮和装甲技术的研发特别是大规模生产方面整体水平也是世界第一,想靠一点突破就扭转整个局面是不太可能的。另外那时候没有保密一说,所有的官方和私人试验不仅允许媒体参观,而且试验报告都会公开出版,这种不一人独享造福大家的精神也使得技术的领先成为短期效应。三是英国在舰艇设计方面的人才过于优秀,从1860年到1923年的海军舰艇建造主管伊萨克.瓦茨、爱德华.里德、纳撒内尔.巴纳比、威廉.怀特、菲利普.瓦茨、E.伊恩古尔不仅是舰艇设计的天才而且是优秀的管理者,对海军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使得这些人在关系国家存亡的位置上不负众望,在新技术采纳及融合和舰艇建造效率方面都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举个小例子,怀特在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收入是2000英镑/年加“效益奖金”,后者意为他主持设计的军舰按吨位计算的奖金是2英镑/吨,民用船只是1英镑/吨,而他跳槽到海军部后的基本年工资才三位数。
从这个意义上看技术革命引领者不一定是后来整体水平的领先者。
费希尔的改革是全面的,不是如法国那样一厢情愿地希望通过技术突破来取得优势,而是通过对海军发展前景的总体评估从管理到技术的全面改革。费希尔希望改革后的英国海军在技术上不仅能全面领先,而且能够决尘而去,所以才将他的战列巡洋舰计划称为“激进”。在介绍无畏舰的时候也介绍了英国建造她的某种必然性,这就是“完备的设计理论到成熟的制造能力”的体现。
先写到这里,想到什么再接着来。请大家提出批评和意见。
记得某老头子曾经说过:皮特是最大的笨蛋,他居然去支持制海权拥有国不需要的战争形式(应该是说富尔顿的潜艇)。好象英国方面一直是坚持这个观点的。那么,是不是导致费老爹改革的根本因素就是钱呢?
费希尔上台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问题,压缩海军军费在1904年已经刻不容缓,虽然英国经济并不差,也无需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但两强标准已越来越难保持。英国结束在欧洲的光荣孤立政策也有此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