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胡吃海喝 浪迹江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04:07
<strong>胡吃海喝&nbsp;浪迹江湖(1)<br/><br/><br/></strong><p><br/>我们对美食的评论用专业的话说叫色、香、味、型具全,用俗人的话就更简单,好吃、香就全面概括了。<br/></p><p></p><p></p><p><br/>中国文字很多是象形文字,因此文字的含义非常之深。测字是很大一门的学问,高人能据你随便写下的字来推断你的凶福祸及等。<br/></p><p></p><p></p><p><br/>唐朝写术书《推背图》李淳风就是这行的高人,据说无不灵验。据说有天皇帝不信,随手写下了个“朝”字喊太监找李大师去测,李大师之看了一眼,就说这不是你写的字,你也写不出来,回吧。帝闻之大惊,急招李入宫详问,李说很简单,朝字拆开来就是十月十日,刚好是您的生日啊,帝叹服之。<br/></p><p></p><p></p><p><br/>李后来隐姓埋名并终在风水名城阆中,故阆中测字算命高人无数,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br/></p><p></p><p></p><p></p><p></p><p><br/>我们吃菜常用的赞美词就是香字。把香拆开就是日日有米,看来古人造字还真有学问,天天有米,粗茶淡饭则为香了。<br/></p><p></p><p></p><p><br/>我们喝汤时常用的就是真鲜啊,鲜字拆开则为鱼加羊,故看见很多的餐馆名就直接叫鱼加羊,以示餐馆的质量。<br/></p><p></p><p></p><p><br/>什么为香,什么为鲜,每个人都有一个答案,但各不相同。<br/></p><p></p><p></p><p><br/>这些年足迹遍布全国,吃到最香的竞是在拉萨夜市的考羊头,真是三日不想洗手。<br/></p><p></p><p><br/>最鲜的是一碗普通的小菜豆腐汤,普通的东西做到极致便是不普通。汤用N种原料文火所吊,豆腐先用黄鱼片夹起上锅蒸,只要豆腐不要鱼,待汤上桌一口下去,鲜味充满了全身的每一个细胞,美妙之感难以言说。<br/></p><p></p><p></p><p><br/>积累到位境界自然不同,饮食如此、做事如此、做人也是如此。平凡中见大功力,所以渣闹的人渣闹的餐馆当是过眼烟云。<br/></p><p></p><p></p><p><br/>食在中国是种文化,更是哲学和辩证法,因此跟思维的方式有关,哲学家没女人而大厨也没女人,就是这个道理。<br/></p><p></p><p><br/>接下来把这几年胡吃海喝的经历(能想起来的)做个总结,列为看官见笑见笑。<br/></p><p><br/><a href="http://bbs.eating.cn/file/bbs/dispbbs.asp?boardID=34&amp;ID=6074&amp;page=11">http://bbs.eating.cn/file/bbs/dispbbs.asp?boardID=34&amp;ID=6074&amp;page=11</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8 16:07:57编辑过]
<strong>胡吃海喝&nbsp;浪迹江湖(1)<br/><br/><br/></strong><p><br/>我们对美食的评论用专业的话说叫色、香、味、型具全,用俗人的话就更简单,好吃、香就全面概括了。<br/></p><p></p><p></p><p><br/>中国文字很多是象形文字,因此文字的含义非常之深。测字是很大一门的学问,高人能据你随便写下的字来推断你的凶福祸及等。<br/></p><p></p><p></p><p><br/>唐朝写术书《推背图》李淳风就是这行的高人,据说无不灵验。据说有天皇帝不信,随手写下了个“朝”字喊太监找李大师去测,李大师之看了一眼,就说这不是你写的字,你也写不出来,回吧。帝闻之大惊,急招李入宫详问,李说很简单,朝字拆开来就是十月十日,刚好是您的生日啊,帝叹服之。<br/></p><p></p><p></p><p><br/>李后来隐姓埋名并终在风水名城阆中,故阆中测字算命高人无数,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br/></p><p></p><p></p><p></p><p></p><p><br/>我们吃菜常用的赞美词就是香字。把香拆开就是日日有米,看来古人造字还真有学问,天天有米,粗茶淡饭则为香了。<br/></p><p></p><p></p><p><br/>我们喝汤时常用的就是真鲜啊,鲜字拆开则为鱼加羊,故看见很多的餐馆名就直接叫鱼加羊,以示餐馆的质量。<br/></p><p></p><p></p><p><br/>什么为香,什么为鲜,每个人都有一个答案,但各不相同。<br/></p><p></p><p></p><p><br/>这些年足迹遍布全国,吃到最香的竞是在拉萨夜市的考羊头,真是三日不想洗手。<br/></p><p></p><p><br/>最鲜的是一碗普通的小菜豆腐汤,普通的东西做到极致便是不普通。汤用N种原料文火所吊,豆腐先用黄鱼片夹起上锅蒸,只要豆腐不要鱼,待汤上桌一口下去,鲜味充满了全身的每一个细胞,美妙之感难以言说。<br/></p><p></p><p></p><p><br/>积累到位境界自然不同,饮食如此、做事如此、做人也是如此。平凡中见大功力,所以渣闹的人渣闹的餐馆当是过眼烟云。<br/></p><p></p><p></p><p><br/>食在中国是种文化,更是哲学和辩证法,因此跟思维的方式有关,哲学家没女人而大厨也没女人,就是这个道理。<br/></p><p></p><p><br/>接下来把这几年胡吃海喝的经历(能想起来的)做个总结,列为看官见笑见笑。<br/></p><p><br/><a href="http://bbs.eating.cn/file/bbs/dispbbs.asp?boardID=34&amp;ID=6074&amp;page=11">http://bbs.eating.cn/file/bbs/dispbbs.asp?boardID=34&amp;ID=6074&amp;page=11</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8 16:07:57编辑过]
<strong>胡吃海喝,浪迹江湖(2)<br/></strong>回味往事带来的不仅仅是快乐,更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酸甜苦辣的感觉在里面。 <p></p><br/><p></p><p></p><br/>食常常跟有关的人物相关连,回味食的经历也就是回味跟很多人在一起的心路历程,感觉人生白日如隙,过眼眼云。 <p></p><br/><p></p><p></p><br/>八十年代中期我要从军队的一个工程学院毕业,学的专业是军事洞库专业,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怎么为军事设施修建地下的隐蔽场所。 <p></p><br/><p></p><p></p><br/>为期半年的实习我们是直接下到最基层的连队,同官兵们1起摸趴滚打。我半年的实习地点是张家口的宣化和内蒙的锡林郭乐盟。 <p></p><br/><p></p><br/>张家口那带是兵家重地。当时我们国家的战略还是针对苏联,按当时的说法,苏军如从外蒙等地攻进来,几个小时机械化军队就能打到北京。因此整个张家口地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叫赛外的地区和内蒙地区均是重兵把收,重点是防御。内蒙和张家口均属北京军区,在那块地域就有五个全建制的野战军,而我们现在所在的成都军区只有两个军,这也是大军区和小军区的区别。 <p></p><br/><p></p><p></p><br/>当时军队管理的非常严格,每周每个班12个人里也只能有2-3个人外出,尽管这样周日的大街上全是绿色的海洋。 <p></p><br/><p></p><p></p><br/>尽管当时军队管理的非常严格,但那样多的年轻人在一起总要发泄青春期的压力。当时社会也没这样的开放,也好象不流行泡妞或叫不懂或被人看不起,那时发泄的渠道有两个一个是打群架另一个是想方设法搞吃的。 <p></p><br/><p></p><p></p><br/>打架也分很多种,有内部不同区域的当兵的打,还有同老百姓的打,还有当兵同驻军子弟的打。当时打架的事几乎每天都要发生,而且出手非常的重,常常有伤人的事发生。我所在的部队有重庆巴县兵、陕西咸阳兵、河南开封兵、安徽六安兵。最厉害的属陕西兵,他们大多是上山下乡的知青,有过农村残酷生活的经历而且散漫惯了,而且全是城市兵,打架之凶出手之重。在我实习的那段时间就看到有几个陕西兵伤人被判刑,还有的被押送回家。 <p></p><br/><p></p><p></p><br/>重庆兵给人的感觉是很老实和勤快。当时有个不能不提的一个重庆牛人,一个叫冯士建的重庆籍副连长,在当时的军队名气之大,按现在的话说叫真正的老大。 <p></p><br/><p></p><br/>冯是重庆双碑特钢厂的子弟,文革时刚好是天棒的年代,打武斗拿着手榴弹乱炸,家里怕出事,在十六岁那年送到了军队。此君跟大多数重庆男人一样个子不高,但精干有力而且脾气火暴,谁都敢骂而且公开宣称老子又不当官怕个锤子。非常讲义气对士兵非常好。 <p></p><br/><p></p><p></p><br/>我印像很深的一次部队在大礼堂看电影,放映机出了问题,各连队之好一遍遍的拉歌,时间常了便显的略有疲态。只见这君突然站了起来,把皮帽子往凳子上一摔,对着楼上的放映室就是一阵破口大骂,全场人包括首长全被他搞的目瞪口呆,骂了一阵还不解气,还要冲上楼去打别人。为此受了个警告处分,但此事后名声大躁,从此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以后再调皮的兵见他也都是恭恭敬敬的,打群架只要是看见他来马上鼠窜。 <p></p><br/><p></p><p></p><br/>当时老兵复员也是件很头疼的事,当时当兵已不能直接提干,最好的想法就是在军队混入党,好在地放找个好工作,那时党员的含金量很高。僧多粥少总会积累很多很多的恩怨,复员兵就像孙悟空摘下了金箍咒,什么不满的地方就来了个总暴发,送老兵复员的干部就成了矛盾的焦点或是成了受气的对象,挨扁之事家常便饭,遇到送老兵的差往往想一切办法躲避。后来部队派冯专管送兵,基本上就没出什么事了,可见威信之高。 <p></p><br/><p></p><br/>我后来在重庆专程找冯未果,二十年前的事就象昨天发生的事,如果冯现在出现在人群中,我会马上认他出来,也许我会在报上登报找他,为了那时的人和事。 <p></p><br/><p></p><p></p><br/>前几年我去西安,找到了当时在部队打架很厉害的一赵姓老大,现在也是一个很大的老板了,听说我来了高兴的要命,当晚竞喊了四十多个当年的战友,有的认识有的还不认识,喝的西风酒,喝的二麻二麻的时侯我拿出当年跟冯和他们在一起的合影的照片,赵一看见嚎啕大哭,全没了老板的本色。 <p></p><br/><p></p><p></p><br/>当时的人真单纯,当时的感情也是真感情不是用钱能买来的。 <p></p><br/><p></p><p></p><br/>那时真穷而且每天都感到有很强的饥饿感,我记的好象我那时的津贴只有12元,除了牙膏什么之类的必需品之外,每月发津贴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搓一顿。 <p></p><br/><p></p><br/>宣化很小而且风沙很大,当年最好的饭店叫前进饭店。当地有个顺口溜:宣化两坐楼,一个警察看两头,前进饭店窝窝头。(饭去了,有空再写)
没人顶就不发了,有人顶就再发[em05]
<p>楼主不厚道~◎~!#</p><p>--&nbsp;&nbsp;胡吃海喝,浪迹江湖(3)<br/></p><p>在线写的,因时间关系文字没加修整,显的零乱,见晾.</p><p><br/>张家口离北京很近,但感觉还是非常不同。北京的军队冬天发的是棉大衣,而张家口、宣化却是皮大衣。 <br/>感觉哪儿可真冷,风口,风象刀割一般。 <br/>张家口地区是产羊的地方,据说北京的涮羊肉一定要张家口坝上产的羊肉。 <br/>可我在的那段时间里印象中根本就同羊肉无缘。 <br/>我们的主食中餐是红高梁米,晚餐是玉米做的发糕,每周有几次大米和馒头,菜全是大锅菜,油水极少。 <br/>高梁米是陈年的高梁米。进去觉的嗓子眼疼,排泄时也是个更痛苦的过程。 <br/>发糕名很好实际就是用陈年玉米面用大号蒸笼蒸上一大蓖,然后用菜刀划成一牙一牙的。 <br/>两者的共同特点进嘴是满口沾,难以下咽,且特刮肠胃里的油。 <br/>个把月下来就抗不住了,从早到晚就是一个字:饿。 <br/>为了吃绞尽脑汁。当时我们最羡慕的就是炊事员,红头花色,体壮腰圆而且权力具大,掌握了勺子就掌握了肚里油水分配权。 <br/>要想肚自里送更多的油水,方法多种多样。首先是同掌勺的炊事员搞好关系,按现在的话说叫主渠道营销。 <br/>方法自然五花八门,拍马屁、递秋波说好听话当爷供着是最简单的,另外就是拉老乡关系。<br/>目的不外乎掌勺舀肉时多来点重量级的,另外就是在吃馒头时多留几个下来时馒头上抹点猪油和酱油已经是非常好的美味了。拍马屁最凶着当属北京兵,拉老乡最凶当属山东兵。后来的商场生涯中我对北京人和山东人特别的在意,前者该当孙子时不惜颜面,能屈能伸的功力非常人能及,后者讲义气讲团队也不能让人小视。 <br/>主渠僧粥少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办?方法主要是骗和拿。 <br/>骗的主要方法是跟着混吃混喝。当时总有很多当兵的父母心疼子女,不远千里的来部队看望子女,除了带吃的还总要去饭馆撮上一餐,解决油大问题。能跟着去蹭顿饭也是当时的主要任务,除了信息要准确还要脸皮够厚,端的是培训市场营销高手最好的办法。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个当厂长的父亲来看儿子,跟着混吃混喝的有十七个之多,直吃的老爹老泪纵横。 <br/>混吃混喝不是每天都有的事,另外的办法就是拿了,有强夺豪取、顺手牵羊、骗吃骗喝等方法。 <br/>张家口、宣化那地鬼地除了风大穷的连鬼都不生蛋,可能造物主公平吧,宣化产葡萄,张家口产口蘑而且非常出名。 <br/>宣化栽培葡萄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葡萄不仅产量可观,而且品种颇多,又“龙眼”、“玫瑰香”、“红鸡心”等等。尤以“白牛奶”最为著名。其颗粒大而皮薄,状似奶牛乳头,色如碧玉,晶莹剔透,且肉厚质细,汁多味甜,可剥皮切片,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称誉。可烹制成过油葡萄、拔丝葡萄等,清香味美,是宴席上的佳肴。他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和钾、磷、钙、铁等多种矿物质,有开胃消食之功效。“白牛奶”属欧亚种东方种群,是我国古老、稀有的品种。明清时代,曾作为“珍果”列为皇宫贡品。1905年在巴拿马国际物产展览会上获“荣誉奖”。“白牛奶”一直是国际市场上名贵品种和强手名产之一,远销香港,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br/>张家口市坝上4县(康保、沽源、尚义、张北)和内蒙古大草原,土壤腐殖质层肥厚,盛产野生蘑菇,收购后经张家口加工分类销往各地,故称口蘑,已有300多年的加工历史。 </p><p></p><p>口蘑为张家口的名优土特产品之一,色、香、味俱佳,是畅销全国各地的名贵副食品。口蘑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干蘑中含有蛋白质20.3克,脂肪15克,粗纤维2.7克,碳水化合物49克,钾、磷、钙等矿物质1.06毫克,还含有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糖类及大量的维生素B、C,并有一定的药物作用,常食能降低血压,抑制胆固醇上升,防癌抗癌。因此,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健康食品”。口蘑为菌类植物,数真菌们。他比绿色植物结构简单,植株只有菌盖、菌褶、菌柄,在生长过程中,不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吸收可溶性物质供生长发育需要。多单生或从生于霉烂的杂草中、畜粪中,富含腐殖蘑、雷蘑、香蘑、红蘑、黑蘑、马莲秆、龙须蘑、鸡腿蘑、银盘蘑等。口蘑的食用方法很多,清炖、红烧、吊汤均可。其味清香,鲜美可口、荤素烹炒,风味更佳,历来为宴席上之珍馐。如和鱼、肉一起炖、炒,可使满锅增香,令人垂涎。<br/>没油水有葡萄吃也是幸事。可是当时穷也吃不起,很多老兵一个是跑到人家农民的果园去偷另一个就是强买强卖,后来发生了不少的纠纷。 <br/>不过事过多年还是想念马奶子葡萄的美味,后来去新疆也感觉新疆所产的没宣化的葡萄好。 <br/>口蘑也无福享用,唯有一次去沽源打黄羊饱尝了口蘑加黄羊的美味。 <br/>部队那时为了改善生活,除了养猪种菜发杨南泥湾传统之外还就是去草原打黄羊改善生活。 <br/>那时也不讲环境保护,打黄羊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快乐的事了。 <br/>沽源是我们部队的农场,跟当地老乡的关系极好,那晚打了黄羊分给老乡,老乡就拿了很多的口蘑,没有多的调料,黄羊直接炖的口蘑,放点盐加点野葱,那个香哦,三两一个大的馒头我一顿干掉了七个,还整整啃了一条黄羊腿。 <br/>那样直如心脾的美味以后再也没有遇到过了。 <br/>美味跟饥饿的程度有关。 <br/>当时部队家属区每家都有地窖,里面是过冬蔬菜、水果、肉类的储藏地。这类地方快的成了老兵油子们的天堂,不管三七二十一搞到什么吃什么。 <br/>有一次一个家伙搞到了一筐鸡蛋,用电炉煮熟了就开干,我亲眼看到他一顿吃了二十四个,吃的翻白眼为止。 <br/>时间长了家属们群情愤然,想尽一切办法来保为自己的利益。 <br/>直到有一天两个家伙进地窖被外面的人锁在里面差点被闷死,事情激化了,上级专门派来工作组来整顿纪律才使整个秩序大有改观。 <br/>有组织也有纪律那是军队,有组织无纪律那是土匪,无组织无纪律那是寻常百姓。 <br/>后来看到海明威的一句话一直牢记在心“当你看见一片面包,不论你饥饿与否都要想办法把它吃下去,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侯会饿”。 </p><p></p><p><br/>人和组织一样都是先生存后发展,环境改变人而人改变不了环境。 </p><p></p><p><br/>大学毕业借调到北京的总部帮忙,那时也有工资了,不多每个月六十多元,而且是在首都北京,压抑的饥饿感终于释放出来了,流连忘返北京的大接小巷,迎来了人生第一个美食高潮。 </p><p></p><p><br/>(有空续写)。</p>[em05][em05][em05][em05]
如果是原创就好了[em05][em05][em05][em05]
<strong>胡吃海喝,浪迹江湖(四)<br/></strong><p>在线写的,文字结构,用词,段落都有问题也懒的改,见晾见晾.</p>在北京的日子是我人生的第一个美食高潮。<br/><br/><br/><p>一则有了工资,腰杆子也硬了,二来是在总部工作,少不了迎来送往之事,公款蹭油大的事也多了起来,对我这样刚出校门没见过世面的人来说内心无比的向往。三是单位有不少年轻人,除了打球玩之外也少不了吃吃喝喝的事。<br/></p><p>那段岁月用重庆的一句言子来表达叫:黄狗垒(重庆话,没类个字,掉进的意思)到毛厕(读SI)头——搞肥了。<br/></p><p>单位上迎来送往是见世面的第一步,我们是总部单位,迎来送往自然不凡。<br/></p><p>当时京城还没有后来著名的‘三斧一刀’顺风海鲜之类的饭店,川、粤、上海菜等都很少。川菜最出名的就是四川饭店,以开水白菜和网叶鸡为出名,据说前者是邓大人的最爱后者是毛大人的美食。有幸吃过这两样,开水白菜真的是不摆了,汤鲜菜嫩,看着就爽。<br/></p><p>比较常去的也就是老字号的如‘东来顺’、‘全聚得’、各大酒店的餐厅、还有就是老字号的如“马克西姆”“农展馆的“老莫”等。<br/><br/>军队讲究的是直爽,而且当时很多当官的来自农村,喜欢大碗酒大块肉的作风,对马克西母、老莫这样店里的精致的西餐没什么兴趣。那时酒可喝的真多,酒量也是那时练出来的,到现在白酒也还爱喝二锅头可能跟当时的习惯有关。那时请吃主要是喝川酒以老窖特曲和郎酒为多,我清楚的记的当时朗酒是六块二一瓶。<br/></p><p>北京没有纯粹的北京饭馆,要有的就是沙锅居和卖卤煮的饭馆。大多很多是山东馆,也就是鲁菜。还有的句是山西馆,以小件见长,面食尤其好。<br/></p><p>单位上有个姓那名剑波的京油子,满人后代,据说祖上有大内的厨子。会吃能侃,整个一玩主,每逢周日,就带我大街小巷的找民间小吃,可以说他是我第一个美食老师,后来养成了个恶习,每到一个城市不管什么要紧的事先大街小巷把当地的好吃的动西找到了吃了再说。</p><p>北京首善之区藏龙卧虎,高人如云。我一直以为会吃懂吃不是好吃之辈就能会的,人皆好吃而美食家少矣。最懂吃的我认为是在北京,传统和特殊地位所决定的。</p><p>中国最后的贵族也就是八旗那帮人,封侯封地之后游手好闲。能真正的游手好闲不是常人能做到的,由身及心,没点遗传装都不像,而休闲文化很多是这帮人创造出来的也是这帮人发扬光大的。</p><p>如果以后能见到游手好闲之人千万留心了,除了地痞无赖就是当代隐士,别小瞧了.</p><p>很多人都去过北京,吃过不少的北京饮食也有各方评论,真能成大家的个人觉得只有汪曾祺老先生的后人汪朗,他写的北京美食文章实在是座高峰,令人望而仰止,不是沈鸿非那样的三流文人四流食客所能比拟的。</p><p>我没资格写多京城美食的评价只是随手写点个人的感受和听来的掌故。</p><p>北京的小吃中,我比较中意卤煮火烧。也就是各种猪下水如心、肠、肝、肺什么的放在大锅里煮。热气腾腾,吃时先把一起煮软的烧饼切碎了舀入连汤带水的猪杂,放点蒜末和辣子,一口下去混身都热了。</p><p>当时最喜欢去的是廊房头条里的一家小摊,基本每周都要从太平路赶到前门就是为了碗卤煮。</p><p>吃卤煮火烧最好是在冬天,天寒地冻,吃的混身发热,实在是一大享受。</p><p>卤煮到处都有,出名的是外管斜街的老字号“小肠陈”,象烫火锅那样吃。</p><p>传说烤肉虽说是北京风味,其发源地却并非北京,相传是1644年清兵入关后,由蒙古传入北京的。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p><p>烤肉主要是烤羊肉,主要是上篇写过的张家口外的羊肉。从口外赶羊进京时要趟过一条河,羊涉水过河后就没了膻味了。其它地方的羊肉都比不上口外的羊肉确是真的。</p><p>考肉用铁炙子,下架松材。以酱油为大宗作料,加醋、姜末、料酒、虾油,外加葱丝、香菜混合为一碗,另有唐蒜等。通常顺序是先将肉在白水中洗过,蘸作料,然后在铁炙上烤熟,就糖蒜或整条黄瓜来吃。</p><p>吃烤肉的寄节是秋末初冬。秋是绘画的素手,镜过秋的描述,把自然涂上凋零的色彩。几片枯黄的落叶随风飘过。</p><p>这是吃烤肉的时节。</p><p>京城出名的烤肉店就是“烤肉季”、“考肉王”和“烤肉苑”。</p><p>“烤肉季”由季宗斌创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并自制荷叶粥,牛舌饼。它的烤肉以烤羊肉为主,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几经改进,形成今天的特色。它醇香鲜嫩、不膻不腻,称其为佳肴实不为虚。</p><p>烤肉本来是登临乐事,吃的是个野致,地处闹市就少了些情趣了。</p><p>当时的烤肉季什刹海东北角,后临池糖,铁炙子置于高柳之下,后海一隅,高柳荷塘,僻静异常,吃喝无尘嚣之感,窗外秋风残荷,窗内老酒烤肉,怎一个雅字了得。(有空再写)<br/></p>
<p>我靠楼猪发得还真快……</p><p>第四篇我还没找到呢…………</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光明好牛2</i>在2006-8-9 12:34:00的发言:</b><br/><p>我靠楼猪发得还真快……</p><p>第四篇我还没找到呢…………</p></div><p>我是那的老会员了.版主我还认识一个</p>
糖蒜是虾米样子的啊?~~~
<b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9ieat.com/carte_show.asp?id=15905" target="_top"><img src="http://www.9ieat.com/admin/UploadFiles/200637111130734.jpg" align="top" border="0" alt=""/></a></td></tr></tbod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