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闲话“回忆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19:19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回忆录,是历史文献资料的一种,归类于历史著作,多是由本人根据记忆写出,也有本人口述由他人代笔的。</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回忆录具有第一手历史文献资料的性质,但又不同于第一手史料。它大都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或是以人物为中心进行的回忆,能够提供大量的历史过程中的细节、重大事件之原委,有些事情或者细节是原始文字记载所没有的。</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与回忆录具有相似的口述性质的另一类史料是口碑。口碑,是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以往人类的言行。历史研究工作者常通过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用以研究历史。在历史上,把口述材料(包括口头传说)用于历史著述一直受到史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这类著名的古代史书有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我国的《史记》等。</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近年各种媒体兴起的口述历史,有些属于回忆录,有些属于口碑。</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由于战争年代条件艰苦、环境严酷,加上各种原因,文献资料保留下来的不多。一些党史、军史、战史方面的重大事件和疑点、难点,文献资料不多或者不易搜集到的,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对健在老同志的口述调查。</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然而,自古以来,我国史学史就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积弊。曲笔封侯,直书获罪,也屡见不鲜。</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特别是涉及现代、当代史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大研究课题,我们该怎样认识和应用“回忆录”呢?</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回忆录,是历史文献资料的一种,归类于历史著作,多是由本人根据记忆写出,也有本人口述由他人代笔的。</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回忆录具有第一手历史文献资料的性质,但又不同于第一手史料。它大都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或是以人物为中心进行的回忆,能够提供大量的历史过程中的细节、重大事件之原委,有些事情或者细节是原始文字记载所没有的。</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与回忆录具有相似的口述性质的另一类史料是口碑。口碑,是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以往人类的言行。历史研究工作者常通过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用以研究历史。在历史上,把口述材料(包括口头传说)用于历史著述一直受到史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这类著名的古代史书有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我国的《史记》等。</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近年各种媒体兴起的口述历史,有些属于回忆录,有些属于口碑。</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由于战争年代条件艰苦、环境严酷,加上各种原因,文献资料保留下来的不多。一些党史、军史、战史方面的重大事件和疑点、难点,文献资料不多或者不易搜集到的,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对健在老同志的口述调查。</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然而,自古以来,我国史学史就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积弊。曲笔封侯,直书获罪,也屡见不鲜。</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特别是涉及现代、当代史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大研究课题,我们该怎样认识和应用“回忆录”呢?</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还是说到研究长征。在国内就出版了大量的讲述长征故事的革命回忆录,比如在故事丛书《红旗飘飘》、《星火燎原》中登载的那些回忆性文章。绝大多数这方面的文章(如果不方便、不能说是全部的话)是以长征时期党的基层干部和红军战士的名义发表的,而且都是为着同一个目的——歌颂“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这些材料一般不够全面,也不够准确。对于某些新闻作家来说也许会有用,可以全盘照搬。而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研究爱好者来说,在重视其引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某种误导作用。</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上世纪</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年代早期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号召大家认真研究自己的历史。但这种研究从一开始就不是纯学术活动,而是一种政治声明、政治表态和历史参考相混合的产物。从</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45</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年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到</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6</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年毛泽东逝世,国内党史专家学者一直严格遵循决议精神,并依照两个基本原则进行研究:一是在党外,证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和其他国内外一切反动派进行了艰苦而又胜利的斗争;二是在党内,进一步证明毛泽东同左倾冒险主义、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进行了曲折而又成功的斗争。令人遗憾的是,对党史上的许多情节,这些研究成果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含糊和抽象的语言文字。</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从某种角度来看,以回忆录的形式提供的资料是残缺不全的。目前出版的这类材料,都是依靠一些老年人对几十年前的事件所作的回忆,而且受到他们各自政治立场的影响。</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回忆录”之间不加考证地轻易互相借鉴,或者因各种原因遵从上级领导的“回忆录”口径,这样一种倾向尤其是我们在阅读“回忆录”时应该注意的。</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无需讳言,如果仅就历史的准确性而言,我党我军领导人的回忆录与身在境外的前共产党人的回忆录的情况大同小异,在不同程度上都同样存在记忆不清、门户之见以及群体纠葛、个人恩怨等缺陷,不足于全部采信。但是,如果不止一个人谈及同一问题,可以进行并且经过两次或者更多次反复核对,尤其是如果对立双方都共同认可某个事实的话,我们认为可以对某个事实或者某个事件进行准确定性。凡是不可能进行核对的,在使用这个材料时都应该有所保留,正如史学家们所提倡的“疑者传疑”。</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古希腊的参战者修昔底德在撰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时就叹道:“材料的确凿性,总是尽可能用最严格、最仔细的考证方法检验过的。然而即使费尽了心力,真实情况也还是不容易获得的:不同的目击者,对于同一个事件会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因为他们或者偏袒这一边,或者偏袒那一边,而记忆也不一定完全可靠。”</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回忆录”出错的例子很多,纠错的也有。这里举正反两个典型例子。</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聂荣臻回忆录》可算是同类“回忆录”中的典范之作。聂帅以</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高龄倾注心血写成该书,他对帮助整理回忆录的助手说:“搞这个东西一点也不能夸张,这是历史,历史就是事实。”他对收入回忆录中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具体情节,每一个历史人物,都要求符合历史事实。在编写他青少年的一章时,有关人员打算选用《关于聂荣臻同志青少年时期情况片断》中的一些生活事例。聂帅制止说:“不要搞天才论,辛亥革命时我十二岁,这场大革命的风暴对我的思想影响昌有的,但说我带头喊出打倒赵尔丰的口号,这可能吗!写留法勤工俭学时,有的文章说我参加了布伦森旅法青年团的第一次成立大会,其实没有。我参加的是第二次代表大会。”聂帅在初稿审查时发现,执笔者根据有关材料,写他曾于</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27</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年任武汉中央军委的参谋长,便更正说:“早期中央军委的人数很少,书记是周恩来同志,其他同志协助恩来同志工作,只有分工没有明确职务。说我是军委参谋长,这种讲法不对。”有人在一个电影剧本里面提到,聂帅等人和叶挺等将领,曾在一个叫系马桩的地方会师,回忆录整理人员觉得情节生动感人,请示能否写进回忆录?聂荣臻却回答说:“我没有到过系马桩。”这种慎重审查军事历史的言行,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无疑是军事历史事实辨伪方面的楷模。</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而关于李克农前往东北军谈判的部分详情,当时随行的机要员戴镜元的回忆就是错漏百出。这里原文引用《百年潮》</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7</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年第</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期刊载杨奎松教授所作《张学良的“不归路”》一文的部分内容如下:</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李克农</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36</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年</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月</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1</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日动身。据戴讲,出发前两天,毛泽东和彭德怀联名致电张学良、王以哲,说明我方代表李克农等四人于</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月</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1</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日启程,</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日可抵洛川。但戴在具体描述时,却提了五个人:带路的高福源一身农民打扮,头包白毛巾,正式代表李克农身穿中山装,负责机要的戴镜元穿学生装,同行的苏维埃政府经济部贸易局局长钱之光戴礼帽、穿长衫,再加上一个警卫员穿便服。回忆有时真不可靠。查对当时的电报,就可以知道戴镜元的回忆很不准确。因为毛、彭联名给张、王的电报实际上是彭德怀起草,由毛于</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月</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日转发的,当时彭德怀已赴前线,并不清楚李克农的具体行程,还是毛电告他李克农动身日期,要他打电报通知王以哲的。另外,戴回忆说整个洛川谈判都是周恩来亲自部署的,但周当时已去了山西前线。可是电报表明,周恩来当时并未离开,仍在瓦窑堡,毛</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日还曾打电报要周即令李克农去洛川。再者,钱之光这时也没有同行,钱去洛川的时间是在</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月</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日以后,即李克农与王以哲已就通商等问题达成了协议以后。……</span><span lang="EN-US"><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 </font></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这里似乎可以借用下诉讼中证据规则的有关原则。就诉讼中的证据效力和举证责任而言,“孤证不立”、“谁主张谁举证”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规则。在质证程序中,如果双方都对某一证据或某几个证据予以确认,那么这个或者这些证据所指向的事实就成为经双方确认的事实。如果一方提出某种主张,必须提供一定的合法有效证据以支持主张。如果一方对另一方提供的证据效力提出异议,那么质疑一方就得拿出相应的证据来对抗。就行政案件的定案证据效力而言,按次序排列的,第一是书证,第二是物证,都强调原始证据绝对优先于传来证据。原始证据相对于历史和政治研究中的,则是“原始材料”。</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对一些最重要的历史事实,如果确实还保存有各类档案,那么我们提倡利用“原始材料”即第一手的史料来进行介绍史实,或者澄清一些疑问。所谓“原始材料”的文献资料,起码包括:党政军方面的公开声明、内部指示和通信记录、报章杂志、宣传小册子、电报记录、会议决议和会议记录、个人日记等等,包括一切当时对人对事的记载。如果仍然借用诉讼证据规则规定有关精神,档案所保存的原件或称第一手资料基本上是免证事实。当然,成为免证事实的档案材料,也同样需要必要的进行考证和辨伪。</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至于有没有必要根据新了解到的“第一手资料”对相关历史事实进行重构,有待于资料开放的数量、程度,以及研究者和爱好者们自己的选择。</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如果事关党史、军史、战史的重大事件,涉及影响事件的重要细节问题等等,那就应该经过研究考证,必须加以细致的、有时是琐碎的甄别。</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由于建国后党政军历史的档案材料,目前很多都没有解密,因此报刊杂志上的资料就更显宝贵,虽然有些资料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事件的真相或者全貌。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年代中期以后,学术研究方面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环境变得更加宽松,虽然著作中仍然带有强烈的宣传色彩,但在学术性、客观真实性和准确性等方面无疑有了显著的增强。如果将国内出版的许多代表性著作与境外出版的同类著作一比较,就可以发现前者远比后者精确,而且内容更丰富。</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无论是政治也好,军事也好,这方面的历史研究都要面临史料局限性的问题。如搜集整理某个重大政治事件或者某次战役的史料就是如此。政治和战争,都是由有高度意识支配的利益对立政治集团或敌对武装集团以各种物质手段为基础,互争优势和主动的竞赛,双方都施展一切手段以企图消灭对方,保存自己,取得胜利。为了迷惑、欺骗对方,往往采取一种示假隐真的“诡道”之术。同时,斗争形势具有很大的变动性,情况瞬息万变,偶然性十分突出。正如克劳塞维茨指出的那样:“只要再加上偶然性这个要素,战争就成为赌博了,而战争中是确实不会缺少偶然性的。在人类的活动中,再没有像战争这样经常而又普遍地同偶然性接触的活动了。”政治斗争虽然没有克氏指出的那样尖锐激烈,时效性那么强,同时还有些规律可寻,但多方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前后历史联系更加紧密,研究的方法固然必然需要调整,但难度并不亚于战役战斗。</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就记录战争的军事史料来说,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是因为参战双方当时往往销毁或隐瞒不得于己方的军事史料。参战者遗留下来的军事史料往往带有烙印,故不能对情况进行客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往往有一些出入。其次,即使参战者想进行客观描述,但因一方面不能准确掌握敌方情况,另一方面在战争威武雄壮的舞台上,双方斗智斗勇,场面之宏伟,思想活动之剧烈,往往难以全面真实地描述下来。再者,军事历史研究者若不是亲历战争的人,所记载的情况与战争实际难免有较大出入。即使作为参战者,也难免为不能获得战争的实际情况所困惑。</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就政治事件的历史研究而言,档案材料是双方或多方政治活动的实物原件或书面记载,如果档案完整齐全,大致可以勾划出当时的环境、背景和参与者的思维活动。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确定与核实史实,将有关档案史料进行比较、排列,与其他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片断史实、印象,按照政治和军事历史的逻辑组织起来,重构出该事件的发展过程或该人物的全貌,形成反映该事件或人物各方面特性的整体的感性形象。这就是所谓的知性阶段。而对即时政治事件所作的新闻评论即时论,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基础。</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回忆录当然难免有记述错误或者误解,甚至存在主观判断造成的偏颇。因此,回忆录虽然在了解当时的氛围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要通过它们来确实具体的时期或者事件,却大有值得商榷之处。还有些回忆录是在其他回忆录的基础上润色而成,存在以讹传讹的可能,故此不少情况下不能因为其叙事详细而加以轻信。过分依据回忆录是危险的。我们对待回忆录应有的科学的态度是,有的部分当然不得不依据回忆录,但在论述时,努力根据已公开的原始资料或第一手资料对回忆录相关内容加以引证或者纠正,以图重新构建党史。这也是在中央权威机构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近年党史研究领域渐次增强的一个健康发展方向。</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p></p></font></span></p>
上大学时,爱看老外的回忆录,某党的看不下去,不是大段的抄史料铺排正史,就是语焉不祥,太费劲。
大家的文化传统不一样。
老外爱表现自己,追求的是知无不言,轰动效应。
咱们讲一切服从执政者需要,渊源可以上溯到秦朝。
李敖骂蒋,就是从批其回忆录着手的。
李克农当时去东北军接触到的也只是中级
人物,少帅和中高级任务是不跟他接触的,后来
才有了周张会面。
原帖由 dula 于 2007-3-1 12:11 发表
李克农当时去东北军接触到的也只是中级
人物,少帅和中高级任务是不跟他接触的,后来
才有了周张会面。

???:)
  这就要看如何看待回忆录了,究竟是把它当作研究的资料来看待还是希望寻求某种满足,这两种不同的心态直接关系到对某一具体回忆录的评价。如果回忆录的作者能如聂帅那样认真对待自己的回忆录,那么我想至少在史实方面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但前提必须是读者具有公正与客观的心理预期。
原帖由 无名草 于 2007-3-1 12:39 发表
  这就要看如何看待回忆录了,究竟是把它当作研究的资料来看待还是希望寻求某种满足,这两种不同的心态直接关系到对某一具体回忆录的评价。如果回忆录的作者能如聂帅那样认真对待自己的回忆录,那么我想至少在 ...

说得好!这点十分重要。
回忆录的价值在于其为亲历者记述,说起某个事件来过程详细,有血有肉。这种真实感,在档案资料里一般极难出现。一些事件的由来与内部情况,某当事人对此的具体看法、某人与某人的关系等等,都得靠亲历者回忆来补充。
国人回忆录里常见的硬伤,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三讳”的影响,这点也很讨厌。
既然说起回忆录,顺便就说说口述历史。
回忆录与口述历史,是不同类型的两种历史研究资料,有相近之处但不尽相同。
按西方口述史家的看法,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他们将口述历史与公共历史进行了区分,并且带动了历史研究的趣向从主流历史学的学术研究转向对记忆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了一场“口述历史运动”,对于历史研究领域的拓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且充分感受了第三次浪潮的冲击。
“从官方历史、游行和重新颁布法令,到公众纪念碑和标志性建筑,历史学家围绕这些公共记忆的主题,审视人们是如何从现实的利益出发来建构他们的过去的。当学者们逐渐意识到集体记忆能够保存或是歪曲一个社区的过去时,他们对口述历史的兴趣与日俱增。”
“口述史家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人们为什么和怎样记住和描述他们的过去,记忆中都有些什么内容。”
历史研究的这种新方法,对于我们审视现有的回忆录,阅读研判网络论坛的各类原创主题以及作者的潜在思想,都有相当的辅助作用。
原帖由 dula 于 2007-3-1 12:11 发表
李克农当时去东北军接触到的也只是中级
人物,少帅和中高级任务是不跟他接触的,后来
才有了周张会面。


======出现了一个笔误,是“高级人物”,不是“任务”:') :(
应该是:


李克农当时去东北军接触到的也只是中级
人物,少帅和中高级人物是不跟他接触的,后来
才有了周张会面。


当时张对中共的活动是很清楚的,但他不与中共的中下级人员接触。
原帖由 dula 于 2007-3-1 15:22 发表


======出现了一个笔误,是“高级人物”,不是“任务”:') :(
应该是:


李克农当时去东北军接触到的也只是中级
人物,少帅和中高级人物是不跟他接触的,后来
才有了周张会面。


当时张对中共的 ...

我的疑问不是这个笔误。没有专抓人小辫子的坏习惯。;P 我质疑的是老兄对于李地位的理解。
李克农当时可不是个小角色哦。1936年1月20日晚上,张学良亲自驾机飞赴洛川与李克农面谈。
另外,李克农所见的王以哲,可是东北军元老级人马,位高权重,可不是中级人物。
李当时是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他之所以出任中共中央代表跟张、王谈判,是因为中央最高层考虑了伍修权、叶剑英、萧劲光几个人选都不合适,这才派上了他。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7-3-1 15:57 发表
李当时是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他之所以出任中共中央代表跟张、王谈判,是因为中央最高层考虑了伍修权、叶剑英、萧劲光几个人选都不合适,这才派上了他。



======在少帅眼中,他就是一个小人物,少帅自己说的噢,表砸俺~~;funk ;funk
当然,也许98年的少帅也自我吹嘘一把,忽悠一下大家,嘿嘿:P :D
===1938年4月9日傍晚,一架美国生产的涂有军绿色涂装的钱斯•沃特O2U/V65C
型飞机降落在延安的一条基本上不能叫跑道的跑道上,这条“跑道”后来还真修成
了一条供飞机起落的跑道,就是现在延安市的主干道“百米大道”。

这次少帅和周的见面才真正有意义。
=====回忆录着东西,是绝大多数人能接触到的最一手
的东西了,但也要分析、辩证地看,最好能接触到当事人本人,
不管他说什么,是真是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眼睛和
微妙的肢体语言是最真实的,现代的科技已经可以使用音像
的手段留下历史,我还是比较喜欢看音像的东西。:D
原帖由 dula 于 2007-3-1 18:01 发表
=====回忆录着东西,是绝大多数人能接触到的最一手
的东西了,但也要分析、辩证地看,最好能接触到当事人本人,
不管他说什么,是真是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眼睛和
微妙的肢体语言是最真实的,现代的科技已 ...

  当然,现代科技为我们保存与了解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提供了一个形象、客观的手段,不过由于这种现代手段出现时间较晚,所以在更大程度上说,它的主要受益者应该是我们后代了。而对于我们而言,如何在立足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准确、全面、客观的总结过去,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历史意义的。说的严重点,能否将过去那种零散的、形式各异的历史素材归纳成一部完整的史实,将对我们的后代产生重要影响。
]]
网上有篇某某某少将送一封信救了毛泽东、救了共产党的回忆,让人笑掉大牙。得空我转过来,让大伙瞧瞧,开开眼界也好。
原帖由 dula 于 2007-3-1 17:46 发表



======在少帅眼中,他就是一个小人物,少帅自己说的噢,表砸俺~~;funk ;funk
当然,也许98年的少帅也自我吹嘘一把,忽悠一下大家,嘿嘿:P :D

忽悠,继续忽悠!:D
原帖由 狼筅 于 2007-3-3 15:03 发表

忽悠,继续忽悠!:D


=====俺忽悠了?:$ :Q 俺忽悠了?:') :')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7-3-2 16:23 发表

无名草朋友这个意见,dula兄怎么看?


=======我觉得技术的进步应该对历史的研究有很大的
作用。
]]
原帖由 dula 于 2007-3-3 17:24 发表


======那是李在中共中的地位。

======假设你现在是珠江三角洲顺德地区某做电器的200人的小企业的办公室
主任,你的老板有与海尔合作的意向(而且海尔也想合作),叫你去联系,
张瑞敏会跟你谈关键问题 ...

这个例子举得有趣,但不适用于历史研究。
张李会谈的情况,不能由张一人说了算。因为张在不同场合对此事的回忆版本是不同的,甚至相差悬殊。
比如张在50年代”奉总统命“而作的《忏悔录》中的说法,与谈判当年的文字记录多有不合。
张晚年的口述及相关回忆,在历史研究范畴中比较重要的,一是唐德刚做的口述历史,二是对日本记者所作的答复。其中涉及张李谈判的内容,也有出入。
张在《忏悔录》里谈及张李谈判时,大致意思是说:当时是中共主动派李来求和的,而他只因“记及昔年左文襄公收抚马化龙之故事”,“遂飞洛川,会见该人。”
我们来看看李克农20日晚发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主要内容。
电报称:“与张学良谈了三个小时,据张说,国民党内同情于国防政府者颇不乏人。如中共能够站在诚意方面,张愿为此奔走。他准备赴甘肃、南京进行斡旋,约期两周,如有成绩,则拟约彭德怀在延安或者洛川会面,并可另外再约几位中共领导人同来谈话。但目前为保守秘密及自身环境起见,他表面仍须采取消极态度。至于东北军和红军两部,目前应各就原防以作疆界,但同意在可能范围内恢复双方区域之经济通商。
从电报上述内容,我们注意到,张李之间已经谈及双方部队疆界防区问题及经济通商问题。这不是仅属敷衍式的应酬。以张当时的处境,他根本没本钱这样摆谱。
我们还注意到电报里李克农对张学良的看法,李在汇报中毫不客气地称张学良比较“滑头”,相反却认为王以哲比较“诚恳”。这可不是一个小主任去见大老板该说的话。由此,也可见李克农是中共中央派出去跟张学良谈判的正式代表。
此外,与张学良进行过谈判的中共人士,还有潘汉年。张对潘的一些意见是相当重视的。潘当面批评张学良的话也不少。
至于叶剑英,就更不用说了,张在事变发生前就曾经急电中共中央,要求尽快派叶前来“襄助大事”。
朋友赤子之心在讨论中提到: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积弊。在古代,曲笔封侯,直书获罪,也屡见不鲜。”这不只是我国独有,但我国史学史上确实比较严重。而春秋笔法,也算是“给后人一个交待”的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对策。
对于回忆录,其中涉及现代、当代史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大研究课题的,照录往往是不行的。既然是研究,首先要用存疑的态度。对同一内容的不同传主的回忆互相印证。现在不少回忆录中的内容都存在孤证的现象,史实不清,无法求证,也是一个难题。
胡适之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可以参考。对于感觉有疑,难于证明的情况,研究时可以假设,但未“证误”之前,不宜写明,还是“以疑传疑”的好。党史中的一些史料,也存在这种情况。有待新文献佐证或后来者求证解疑了。
个人认为:
        这里似乎可以借用下诉讼中证据规则的有关原则。就诉讼中的证据效力和举证责任而言,“孤证不立”、“谁主张谁举证”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规则。在质证程序中,如果双方都对某一证据或某几个证据予以确认,那么这个或者这些证据所指向的事实就成为经双方确认的事实。如果一方提出某种主张,必须提供一定的合法有效证据以支持主张。如果一方对另一方提供的证据效力提出异议,那么质疑一方就得拿出相应的证据来对抗。就行政案件的定案证据效力而言,按次序排列的,第一是书证,第二是物证,都强调原始证据绝对优先于传来证据。原始证据相对于历史和政治研究中的,则是“原始材料”。
          对一些最重要的历史事实,如果确实还保存有各类档案,那么我们提倡利用“原始材料”即第一手的史料来进行介绍史实,或者澄清一些疑问。所谓“原始材料”的文献资料,起码包括:党政军方面的公开声明、内部指示和通信记录、报章杂志、宣传小册子、电报记录、会议决议和会议记录、个人日记等等,包括一切当时对人对事的记载。如果仍然借用诉讼证据规则规定有关精神,档案所保存的原件或称第一手资料基本上是免证事实。当然,成为免证事实的档案材料,也同样需要必要的进行考证和辨伪。
          至于有没有必要根据新了解到的“第一手资料”对相关历史事实进行重构,有待于资料开放的数量、程度,以及研究者和爱好者们自己的选择。
说起回忆录,捎带着说个令大陆党史学者们发愤研究的“轶事”。
台湾的一名中共党史学者在1973年曾经说过这么一句嘲讽的话:“自1921年到今天,中共已有52岁了,可是还弄不清它是哪一天出生的,好像无父母的私生子,被人随便冠以生辰。”话里的意思,就是讽刺我们大陆的党史专家学者,过分重视回忆录而轻视实证研究。
后勤指挥学院的邵维正教授,受此强烈刺激,誓为大陆党史的实证研究正名,由此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请问楼主:
关于一大召开日期的确定,坊间流传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查到了某代表(好像是周佛海?)在大东旅社的入住记录,然后和本人回忆录比对;二是当日晚间附近曾发生殉情事件被报道(电影《开天辟地》中有此情节),借此以确定日期。

哪种说法为真,或者都是证据。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7-8-14 10:01 发表
请问楼主:
关于一大召开日期的确定,坊间流传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查到了某代表(好像是周佛海?)在大东旅社的入住记录,然后和本人回忆录比对;二是当日晚间附近曾发生殉情事件被报道(电影《开天辟地》中有此 ...

两者经考证都确有其事,但都是用来证明后半段(移师南湖)的会议日期。开幕日期是根据参加者的到沪时间和相关回忆推定的。
入住大东旅社的是周佛海还是陈公博?得再查查准确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