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孤儿远征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57:44
<p>[转贴 2006-05-19 10:00:33 ] 发表者: 独孤九贱&nbsp;&nbsp;&nbsp;</p><p><br/>&nbsp;&nbsp;&nbsp; 今年第4期《科幻世界》上忽然看到几位读者对《译文版》上刊登的《孤儿远征军》的评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我却不以为然。当然,这并不是对于那几位读者的攻击,只是想在此把自己对此小说的一点认识谈出来,供同学们、朋友们参考。如果不喜,大可在心里骂一句“狗屎”!我也欣然领之。不过这个词汇也正是我对《孤儿远征军》的看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阅读小说之前,我先看了编辑对于这部小说的介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1.国外的图书出版界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并不高,认为其不论小说情节设定、人物关系的处理对于前人的借鉴“过多”。这点作者也承认。2.小说的销售不错,这主要源于近年来军事科幻的萎靡状态。既然有了以上的先入之见,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也不免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对小说文学创作水平及其思想内涵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上了。这个功课不做还罢,当真在看小说时进行了才发现,《孤儿远征军》绝对称不上一本上等的作品,即使作为娱乐小说也是高估,典型的糟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托尔斯泰曾将小说的情节模式大致划分为18种,金庸先生又细分为36种,以此分析,《孤儿远征军》套用的是“青少年成长历程”和“复仇”两个模式。如果将这部小说的故事概括来说就是,主人公万德在面对外星人入侵、父母被屠杀的悲惨情势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军队中不断成长,并最终成为远征军的领导者,击败外星人,他也在战斗中发现并得到了自己的爱情。这种情节推进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小说逻辑结构的简单化。在主人公万德命运转折点,同时也是小说的清洁高潮主要有四处:万德被送到迪奇马屈迪奇马屈法官处接受审判;单枪独马探险外星人坠落月球的飞船;降落木卫三星发生事故,失去爱人;临危授命领导远征军击败外星人。这几部分好像联系紧密,推进合理,可是仔细思考之下就会发现,“少年人在法庭上面对命运的抉择”、“探险坠落的外星飞船”以及“地球人舰队攻击外星人本星(或前进基地星球)”这三个部分不论场景、出场人物、矛盾冲突都是割裂的,几乎是独立成篇的。三个部分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其他部分的前提下单独扩编为完整的小说。这种整体谋篇上的零散,其实是作者拼凑小说的最外在化表现。作者并不是不想构思一个完整、严密的故事,而是他想依靠前人现成的经典程式,但限于自身写作实力又不能将这些精华融会于一炉,最终就导致这种七零八落的故事。通篇来看,所有情节的展开和铺陈都是围绕着主人公万德展开的,主人公万德未出场的段落几乎没有。这种单线式的推进方式,实在不能让人感到故事的充实性、人物的多面化、战争的宏大和残酷,情节矛盾地不断推进和激化更加谈不上。当小说最后,主人公万德依靠侦察机器人jeeb将外星人基地炸毁,依靠这种战术上的偶然胜利来拯救全人类,这简直是一种讽刺!如果人类最终需要被这种发生几率小于万亿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来拯救的话,那还不如干脆在家里向上帝祈祷来得实在呢。这个让人嗤笑的结尾,只能说明作者对于战争的无知,对于文学作品情节把握的无能,对于故事整体构思能力的幼稚! 另外,《孤儿远征军》不论是从其军事题材、爱情描写,还是整体字数、情节设定来看,无不能体会出作者为畅销之后的电影剧本做准备的用心!无奈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刚才我说了几句小说情节方面的败笔,现在,再来谈谈人物描写方面的浅陋。除了主人公万德之外,当我们合上小说之后,能记得几个人物?他的朋友麦茨格算一个、迪奇马屈法官第二个、基地教官第三个、波哈特第四个、科布将军第五个、战友阿里克莱因阿里克莱因第六个,恐怕也就只有这六个人物了。他的宇航员朋友麦茨格、迪奇马屈法官、教官、科布将军这四个人物不论从社会地位、职业来看都要比主人公万德优越,可以说,他们跟主人公万德之间发生的故事只是他们人生中次要的部分。主人公万德在与这四个人发生关系的情节上是处于被动和服从地位的,这实在不是表现主人公万德性格和情感的恰当方式。剩下的两个人物中,他的战友阿里克莱因与其说是一个独立的人物,还不如说是侦察机器人的人类助手,他们是不可分的。唯一还说得过去的人物就是他的波哈特麦茨格,但这个人物出场篇幅少,性格的描写不够,她和主人公万德感情的发展又过于表面、突兀,并且很快就牺牲了,这是个不完整的人物。总结来看,小说的主人公万德作为线索性人物细节描写不够,感情冲突、情节发展不完善;六个辅助性人物的刻画更加流于表面,且脸谱化、模式化,并且导致了其对于主人公万德的人物特征突出不够。导致这种浅陋的原因在于作者写作经验的欠缺、驾驭人物和节奏的能力贫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后,我还想谈谈小说主题的设定和表现方式的巨大错误,这也是我在这篇小说中感受最深的。《孤儿远征军》的主题概括起来就是两点:失足青年的成长、抗击外星人入侵。对于前者我在此不想展开谈,只说一点:我国对于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更多的注重强制性的思想政治改造和劳动教育,而西方人普遍重视严酷的外在环境对于青少年自身优良品质的激励和诱发。例如社区劳动、军队的锻炼、实际战斗中的信任等,侧重于扶助青少年内心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纠正,并让他(她)体会到社会的信任、人情的温暖。这要比国内的强制性思想灌输和再塑造要深刻得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至于小说本身,我最想跟大家讨论的是其对于外星人的描写所透露出来的深刻隐寓。如果回忆一下《星船伞兵》中的蟑螂式外星人、《独立日》中的章鱼怪外星人,《安德的游戏》中的虫族外星人,其与《孤》中的肉虫子外星人唯一的差别也就是外形不同而已,他们都具有统一的群体意识、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战争斗志,可是说,这类外星人的“内涵”是相同的。对于这类外星人的描写,也不局限于以上几位作者,在美国科幻界几乎是一种被普遍承认的外星人设定。这就是一种社会现象了,它反映了一种“社会潜意识”——对于这种具有社会群体意识外星人的恐惧,其实根植于西方社会对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坚定的革命精神、憾部位死的革命斗志、不可遏制的革命运动的恐惧。可以说,这种“社会潜意识”所恐惧的不是外星人,而是跟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类。明白了这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在美国科幻界最恐怖、最据威胁性的外星人入侵设定都来自于这种模式了。西方人在骨子里、在内心深处、在潜意识中已经铭刻下了对于对于“革命”的恐惧!另一方面,在面对具有“社会群体意识”种族(不论外星人还是革命的中国和苏联)的威胁时,西方人都会做出一种唯一的反映,不止要击退其入侵,还有打到他们老家去,彻底的摧毁之,烧光、杀光,彻底灭绝其种族!这就是美国和西欧国家对待苏联、东欧和社会主义中国的态度。《孤儿远征军》只不过是这种社会思潮的再一次劣质的展示。</p><p>在说了以上一大顿牢骚之后,我还是希望补充一句:作为一部阅读快餐的小说,《孤儿远征军》读之无味、无奈,深思之责耻其用心。</p><p>[转贴 2006-05-19 10:00:33 ] 发表者: 独孤九贱&nbsp;&nbsp;&nbsp;</p><p><br/>&nbsp;&nbsp;&nbsp; 今年第4期《科幻世界》上忽然看到几位读者对《译文版》上刊登的《孤儿远征军》的评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我却不以为然。当然,这并不是对于那几位读者的攻击,只是想在此把自己对此小说的一点认识谈出来,供同学们、朋友们参考。如果不喜,大可在心里骂一句“狗屎”!我也欣然领之。不过这个词汇也正是我对《孤儿远征军》的看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阅读小说之前,我先看了编辑对于这部小说的介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1.国外的图书出版界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并不高,认为其不论小说情节设定、人物关系的处理对于前人的借鉴“过多”。这点作者也承认。2.小说的销售不错,这主要源于近年来军事科幻的萎靡状态。既然有了以上的先入之见,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也不免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对小说文学创作水平及其思想内涵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上了。这个功课不做还罢,当真在看小说时进行了才发现,《孤儿远征军》绝对称不上一本上等的作品,即使作为娱乐小说也是高估,典型的糟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托尔斯泰曾将小说的情节模式大致划分为18种,金庸先生又细分为36种,以此分析,《孤儿远征军》套用的是“青少年成长历程”和“复仇”两个模式。如果将这部小说的故事概括来说就是,主人公万德在面对外星人入侵、父母被屠杀的悲惨情势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军队中不断成长,并最终成为远征军的领导者,击败外星人,他也在战斗中发现并得到了自己的爱情。这种情节推进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小说逻辑结构的简单化。在主人公万德命运转折点,同时也是小说的清洁高潮主要有四处:万德被送到迪奇马屈迪奇马屈法官处接受审判;单枪独马探险外星人坠落月球的飞船;降落木卫三星发生事故,失去爱人;临危授命领导远征军击败外星人。这几部分好像联系紧密,推进合理,可是仔细思考之下就会发现,“少年人在法庭上面对命运的抉择”、“探险坠落的外星飞船”以及“地球人舰队攻击外星人本星(或前进基地星球)”这三个部分不论场景、出场人物、矛盾冲突都是割裂的,几乎是独立成篇的。三个部分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其他部分的前提下单独扩编为完整的小说。这种整体谋篇上的零散,其实是作者拼凑小说的最外在化表现。作者并不是不想构思一个完整、严密的故事,而是他想依靠前人现成的经典程式,但限于自身写作实力又不能将这些精华融会于一炉,最终就导致这种七零八落的故事。通篇来看,所有情节的展开和铺陈都是围绕着主人公万德展开的,主人公万德未出场的段落几乎没有。这种单线式的推进方式,实在不能让人感到故事的充实性、人物的多面化、战争的宏大和残酷,情节矛盾地不断推进和激化更加谈不上。当小说最后,主人公万德依靠侦察机器人jeeb将外星人基地炸毁,依靠这种战术上的偶然胜利来拯救全人类,这简直是一种讽刺!如果人类最终需要被这种发生几率小于万亿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来拯救的话,那还不如干脆在家里向上帝祈祷来得实在呢。这个让人嗤笑的结尾,只能说明作者对于战争的无知,对于文学作品情节把握的无能,对于故事整体构思能力的幼稚! 另外,《孤儿远征军》不论是从其军事题材、爱情描写,还是整体字数、情节设定来看,无不能体会出作者为畅销之后的电影剧本做准备的用心!无奈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刚才我说了几句小说情节方面的败笔,现在,再来谈谈人物描写方面的浅陋。除了主人公万德之外,当我们合上小说之后,能记得几个人物?他的朋友麦茨格算一个、迪奇马屈法官第二个、基地教官第三个、波哈特第四个、科布将军第五个、战友阿里克莱因阿里克莱因第六个,恐怕也就只有这六个人物了。他的宇航员朋友麦茨格、迪奇马屈法官、教官、科布将军这四个人物不论从社会地位、职业来看都要比主人公万德优越,可以说,他们跟主人公万德之间发生的故事只是他们人生中次要的部分。主人公万德在与这四个人发生关系的情节上是处于被动和服从地位的,这实在不是表现主人公万德性格和情感的恰当方式。剩下的两个人物中,他的战友阿里克莱因与其说是一个独立的人物,还不如说是侦察机器人的人类助手,他们是不可分的。唯一还说得过去的人物就是他的波哈特麦茨格,但这个人物出场篇幅少,性格的描写不够,她和主人公万德感情的发展又过于表面、突兀,并且很快就牺牲了,这是个不完整的人物。总结来看,小说的主人公万德作为线索性人物细节描写不够,感情冲突、情节发展不完善;六个辅助性人物的刻画更加流于表面,且脸谱化、模式化,并且导致了其对于主人公万德的人物特征突出不够。导致这种浅陋的原因在于作者写作经验的欠缺、驾驭人物和节奏的能力贫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后,我还想谈谈小说主题的设定和表现方式的巨大错误,这也是我在这篇小说中感受最深的。《孤儿远征军》的主题概括起来就是两点:失足青年的成长、抗击外星人入侵。对于前者我在此不想展开谈,只说一点:我国对于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更多的注重强制性的思想政治改造和劳动教育,而西方人普遍重视严酷的外在环境对于青少年自身优良品质的激励和诱发。例如社区劳动、军队的锻炼、实际战斗中的信任等,侧重于扶助青少年内心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纠正,并让他(她)体会到社会的信任、人情的温暖。这要比国内的强制性思想灌输和再塑造要深刻得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至于小说本身,我最想跟大家讨论的是其对于外星人的描写所透露出来的深刻隐寓。如果回忆一下《星船伞兵》中的蟑螂式外星人、《独立日》中的章鱼怪外星人,《安德的游戏》中的虫族外星人,其与《孤》中的肉虫子外星人唯一的差别也就是外形不同而已,他们都具有统一的群体意识、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战争斗志,可是说,这类外星人的“内涵”是相同的。对于这类外星人的描写,也不局限于以上几位作者,在美国科幻界几乎是一种被普遍承认的外星人设定。这就是一种社会现象了,它反映了一种“社会潜意识”——对于这种具有社会群体意识外星人的恐惧,其实根植于西方社会对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坚定的革命精神、憾部位死的革命斗志、不可遏制的革命运动的恐惧。可以说,这种“社会潜意识”所恐惧的不是外星人,而是跟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类。明白了这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在美国科幻界最恐怖、最据威胁性的外星人入侵设定都来自于这种模式了。西方人在骨子里、在内心深处、在潜意识中已经铭刻下了对于对于“革命”的恐惧!另一方面,在面对具有“社会群体意识”种族(不论外星人还是革命的中国和苏联)的威胁时,西方人都会做出一种唯一的反映,不止要击退其入侵,还有打到他们老家去,彻底的摧毁之,烧光、杀光,彻底灭绝其种族!这就是美国和西欧国家对待苏联、东欧和社会主义中国的态度。《孤儿远征军》只不过是这种社会思潮的再一次劣质的展示。</p><p>在说了以上一大顿牢骚之后,我还是希望补充一句:作为一部阅读快餐的小说,《孤儿远征军》读之无味、无奈,深思之责耻其用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