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空名﹐愧對祖宗\"张少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13:13
<p>"徒有空名﹐愧對祖宗"张少帅 [萨苏] </p><p>&nbs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张学良将军一生的闪光点是西安事变.</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张本人作为军事将领,始终认为是一个发挥不稳定的人物,好的时候,比如巨流河对郭松龄,比如黄河岸边对北伐军的鏖战都打得很好。巨流河之战阿康兄叙述过不少,咱嘴不大就不多说了,而黄河一战是1927年,面对北伐军大军进逼,奉军招架不住,张拿烟枪顶着这帮老兵油子的葫芦头,黄河南岸背水为阵,硬是顶住北伐军的攻击,迫使南方部队退回攻击线 -- 敌强我弱士气不振,黄河上只一线铁桥,按部下的意见仓促撤退奉军就全扔到黄河里了,这说明他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作为军事将领也多有不足之处,前期完全依赖郭松龄,那种信赖不是朋友间的,的确如很多人所说,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所以早期张学良的军事指挥,90%归功郭松龄不为过也。郭松龄之前,张打个土匪都一筹莫展。郭松龄对张学良的影响之大,超出一般的想象,甚至西安事变,某仍然依稀可以看到郭松龄的影子。</p><p></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涿州和傅作义的战斗是张学良最丢人的一战,拥十倍的兵力,张动用了飞机,坦克,大炮,甚至毒气,亲自上阵,好几个月硬是拿不下傅作义的一帮醋兵,据说当时张请记者团来看他破城,第一发炮弹从城北打过去,竟然落在城南奉军准备攻城的队伍里;接着放毒气正赶上风向改变,记者们眼泪鼻涕齐出,真正“战果辉煌”... 此后和陈诚在津浦线上,和红军在陕北,也是打的落花流水。</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张将军本人和他的传统形象并不完全一致。张他的性格主线洒脱而不很成熟,其内心初衷并不中意于军事生涯,不堪重负但是在某一时段仿佛睡狮骤醒,闪过鲜明的关东汉子气质,这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矛盾,使他一生心态起伏不定,变化无常,组成张将军富有魅力,而又令他痛苦万分的性格。</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固有的性格之上,不时演出叛逆“出格”的好戏,&nbsp;&nbsp; 张戒烟的时候曾经于精神,肉体双重崩溃下吐露真言,他不能完全适应军事指挥的压力,和上官云相那种不打仗就躁得慌的性格正好相反,他在军事上的闪光之处,往往如灵光乍现,一瞬既逝。-- 其实在其他方面也有这个特点,比如杀杨宇霆,也或可归于这种灵光的闪现。</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九一八,特别是锦州的不抵抗,作为前线指挥官,张的软弱退让无法辞其咎,在长城作战,即便单靠东北军也未必会打成热河的迅速失利,但张犹豫不决,对解决汤玉麟难下决心,使他痛失千古。其实后来英勇抗战的中央军十七军,也没有什么比东北军更好的武器,被称为“南方草鞋兵”,却能够在古北口和日军打得难解难分。</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虽然称为少帅,他内心的勇气不足显然是军事将领的一个大忌。人家说少爷带了兵,就改名少帅了,这话刻薄,可是看看小张在津浦线上让陈诚打的少爷脾气大发作,气急败坏写信过去要手枪决斗,这种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张曾经为部属责怪对东北军负责不够,而张则在自述中称东北军是他的“包袱”。他对于责任二字素来有所畏怯.</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早年依靠父亲张作霖,青年依靠半师半友的郭松龄,中年钦仰蒋介石,晚年则对赵四小姐和宋美龄深深情意(温柔乡是英雄冢,唉),依赖二字,是张将军在自立之中不自觉寻找的一重保护吧。</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西安事变,却一反其一贯性格,先是起兵捉蒋,为天下所不能为,而后负荆请罪,担无人能扛的道义十字架,沧海横流,正是英雄本色,张雨帅的儿子忽然显示了猛虎之子的本来面目,&nbsp;也或可归于灵光的闪现。</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张将军作为一名军人,以他的军事素养和一贯的表现,在抗战中不见得会取得比唐生智,黄祺祥高很多的成就,从过去的战例上看,他还没有这两位的武勋呢,但是也不可否认他可能在某个时候如猛虎骤醒,突然打出一道杀手锏的可能。</p><p></p><p></p><p>可惜,历史不能倒回去重演,张将军再也没有机会证明这一点了。</p><p>&nbsp;</p><p></p><p><a href="http://zxl.chinaspirit.net.cn/tpda04.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张学良连续三个晚上观看北京京剧团演出</font></a></p><p><br/>&nbsp;</p><p></p><p><font color="#000000">1931年1月,南京政府举行元旦阅兵典礼上的张学良(右),站在他左边的是何应钦。<br/></font><br/></p><p></p><p><font color="#ffff00">&nbsp;</font><font color="#000000">1931年1月,南京政府举行元旦阅兵典礼上的张学良与张群合影。<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5 18:44:23编辑过]
<p>"徒有空名﹐愧對祖宗"张少帅 [萨苏] </p><p>&nbs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张学良将军一生的闪光点是西安事变.</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张本人作为军事将领,始终认为是一个发挥不稳定的人物,好的时候,比如巨流河对郭松龄,比如黄河岸边对北伐军的鏖战都打得很好。巨流河之战阿康兄叙述过不少,咱嘴不大就不多说了,而黄河一战是1927年,面对北伐军大军进逼,奉军招架不住,张拿烟枪顶着这帮老兵油子的葫芦头,黄河南岸背水为阵,硬是顶住北伐军的攻击,迫使南方部队退回攻击线 -- 敌强我弱士气不振,黄河上只一线铁桥,按部下的意见仓促撤退奉军就全扔到黄河里了,这说明他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作为军事将领也多有不足之处,前期完全依赖郭松龄,那种信赖不是朋友间的,的确如很多人所说,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所以早期张学良的军事指挥,90%归功郭松龄不为过也。郭松龄之前,张打个土匪都一筹莫展。郭松龄对张学良的影响之大,超出一般的想象,甚至西安事变,某仍然依稀可以看到郭松龄的影子。</p><p></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涿州和傅作义的战斗是张学良最丢人的一战,拥十倍的兵力,张动用了飞机,坦克,大炮,甚至毒气,亲自上阵,好几个月硬是拿不下傅作义的一帮醋兵,据说当时张请记者团来看他破城,第一发炮弹从城北打过去,竟然落在城南奉军准备攻城的队伍里;接着放毒气正赶上风向改变,记者们眼泪鼻涕齐出,真正“战果辉煌”... 此后和陈诚在津浦线上,和红军在陕北,也是打的落花流水。</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张将军本人和他的传统形象并不完全一致。张他的性格主线洒脱而不很成熟,其内心初衷并不中意于军事生涯,不堪重负但是在某一时段仿佛睡狮骤醒,闪过鲜明的关东汉子气质,这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矛盾,使他一生心态起伏不定,变化无常,组成张将军富有魅力,而又令他痛苦万分的性格。</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固有的性格之上,不时演出叛逆“出格”的好戏,&nbsp;&nbsp; 张戒烟的时候曾经于精神,肉体双重崩溃下吐露真言,他不能完全适应军事指挥的压力,和上官云相那种不打仗就躁得慌的性格正好相反,他在军事上的闪光之处,往往如灵光乍现,一瞬既逝。-- 其实在其他方面也有这个特点,比如杀杨宇霆,也或可归于这种灵光的闪现。</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九一八,特别是锦州的不抵抗,作为前线指挥官,张的软弱退让无法辞其咎,在长城作战,即便单靠东北军也未必会打成热河的迅速失利,但张犹豫不决,对解决汤玉麟难下决心,使他痛失千古。其实后来英勇抗战的中央军十七军,也没有什么比东北军更好的武器,被称为“南方草鞋兵”,却能够在古北口和日军打得难解难分。</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虽然称为少帅,他内心的勇气不足显然是军事将领的一个大忌。人家说少爷带了兵,就改名少帅了,这话刻薄,可是看看小张在津浦线上让陈诚打的少爷脾气大发作,气急败坏写信过去要手枪决斗,这种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张曾经为部属责怪对东北军负责不够,而张则在自述中称东北军是他的“包袱”。他对于责任二字素来有所畏怯.</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早年依靠父亲张作霖,青年依靠半师半友的郭松龄,中年钦仰蒋介石,晚年则对赵四小姐和宋美龄深深情意(温柔乡是英雄冢,唉),依赖二字,是张将军在自立之中不自觉寻找的一重保护吧。</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西安事变,却一反其一贯性格,先是起兵捉蒋,为天下所不能为,而后负荆请罪,担无人能扛的道义十字架,沧海横流,正是英雄本色,张雨帅的儿子忽然显示了猛虎之子的本来面目,&nbsp;也或可归于灵光的闪现。</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张将军作为一名军人,以他的军事素养和一贯的表现,在抗战中不见得会取得比唐生智,黄祺祥高很多的成就,从过去的战例上看,他还没有这两位的武勋呢,但是也不可否认他可能在某个时候如猛虎骤醒,突然打出一道杀手锏的可能。</p><p></p><p></p><p>可惜,历史不能倒回去重演,张将军再也没有机会证明这一点了。</p><p>&nbsp;</p><p></p><p><a href="http://zxl.chinaspirit.net.cn/tpda04.htm" target="_blank"><font size="2">张学良连续三个晚上观看北京京剧团演出</font></a></p><p><br/>&nbsp;</p><p></p><p><font color="#000000">1931年1月,南京政府举行元旦阅兵典礼上的张学良(右),站在他左边的是何应钦。<br/></font><br/></p><p></p><p><font color="#ffff00">&nbsp;</font><font color="#000000">1931年1月,南京政府举行元旦阅兵典礼上的张学良与张群合影。<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5 18:44:23编辑过]
就是就是,我一直感觉31年痛失东北他要负50%的责任.毕竟他不是真正的国民党员出身的.为什么对蒋如此听从.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东北是生他养他的土地.何况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怎么能不抵抗就撤出东北.如果他有他父亲一半的血性,也不会有9.18的国耻.沈阳还给他立了雕象,真恨不得去给他砸了......
9.18东北沦陷,张确有责任。也许是1929年冬的那场冲突及各方的表现对他刺激太大了。
没长脑子的垃圾,好色之徒,老了也不回家&nbsp; 也配叫&nbsp; 少帅????
<br/> "少帅" 的含义和“衙内”相同, 不是什么好词。<br/>
<p>他是没有面目回去,真的是好色之徒一个!早听说了</p>
不抵抗的命令是谁下的----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唯一的见证人死了
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
军人的作风吧!!!!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俺是村支书</i>在2006-7-28 17:04:00的发言:</b><br/>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div><p></p>呵呵,不抽不喝63,只喝不抽73,只抽不喝83,又抽又喝93,五毒俱全103~~~~~[em01][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3 9:03:46编辑过]
人无完人呐~
纨绔子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据他后来说,是他自己下的不抵抗命令,东北军30万,几千架飞机,一弹没发就把东北丢了,日本才1万多人,否则日本不会那么顺利发动侵华战争。后来急于扳回自己的名声发动西安事变又把民国丢了。难怪临终遗言,说自己是民族罪人。</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风卷云</i>在2006-8-14 16:05:00的发言:</b><br/><p>据他后来说,是他自己下的不抵抗命令,东北军30万,几千架飞机,一弹没发就把东北丢了,日本才1万多人,否则日本不会那么顺利发动侵华战争。后来急于扳回自己的名声发动西安事变又把民国丢了。难怪临终遗言,说自己是民族罪人。</p></div><p>这个说的经典。</p>
西安事变还是有功的!民国丢了跟着无关!
<p>标准的纨绔子弟!</p><p>绝对不是什么好鸟</p>
第一张照片美~~~飘过~~
原帖由 云霞 于 2006-8-15 23:11 发表
以下是引用风卷云在2006-8-14 16:05:00的发言:据他后来说,是他自己下的不抵抗命令,东北军30万,几千架飞机,一弹没发就把东北丢了,日本才1万多人,否则日本不会那么顺利发动侵华战争。后来急于扳回自己的名声发动 ...


“经典”这两个字真的不值钱了,悲哀啊
  张学良与“东北新建设”

  皇姑屯事件发生后不久,1928年7月4日,年仅28岁的张学良身负国难家仇,在奉天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之职,东北开始进入少帅时代。在张学良主政东北3年期间,他积极引导东北走上现代化之路,在东北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上任伊始,张学良决心息兵罢战,集中全力建设东北。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的险恶环境下,他励精图治、锐意革新,在政治、经济、教育、体育、科技、古籍整理、文物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据统计,张学良在东北建设的现代化项目中,有10个居当时中国的第一位。

  张学良首先通过整顿和改革东北军政组织,创造了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前提。少帅深知:“经济是一国命脉,经济不能复兴,政治永远没有独立自主的一天。”他制抵日本的经济侵略,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发出“东北新建设”的号召,在许多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寓兵于农拓展垦殖。农业上,张学良根据寓兵于农之说,大力推行军垦和民垦。在兴安屯垦区,张学良从美国购买拖拉机,开中国军民使用农业机械之先河。张学良还把屯垦和开发边陲、巩固国防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31年6月,日本间谍中村震太郎潜入兴安山地进行非法侦察活动,被屯垦部捕获枪决。在进行屯垦工作的同时,张还重视接收关内移民问题。当时有数以百万计的关内移民为了谋生纷纷“闯关东”,张学良不仅表示欢迎,而且给予多方照顾。如他颁布《兴安屯垦区移民办法》规定:“被移民户住室,由公家予建筑”等。大量移民的涌入,给东北增加了精壮劳力,为开发东北,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1929年东北主要农作物总产量为18363650吨,创历史最高记录。

  支持发展民族工业。上世纪20年代,随着日本的侵略逐步深入,以“满铁”为中心的日本资本主义势力几乎垄断了东北的经济命脉,东北的民族工业陷入了停滞和萧条状态。1928年7月张学良主政东北后,从整顿金融、稳定物价着手,限制日资企业,积极扶持民族工业,使濒临破产的东北民族工商业再次发展起来。如1930年东北的面粉厂共有45家,其中40家是民族工业。当时的肇兴窑业公司的发展也与张学良的支持密切相关。肇兴窑业公司,是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在沈阳创办的民族工业。在肇兴公司发生资金短缺时,张学良亲自到工厂调查研究,给肇兴窑业公司注入资金,并免税5年,使该公司摆脱了困境,并挤垮日资大华瓷厂,成为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第一家机器陶瓷制造企业。

  1929年5月,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辆汽车在沈阳问世。这辆汽车是在张学良直接过问下生产的,在此之前,我国国内所有的大小汽车全部都是从外国高价进口的。张学良为国人不能制造汽车而感到耻辱。于是,他将辽宁两大兵工厂之一的迫击炮厂内附设的民生工厂转产,制造汽车,为我国的汽车行业填补了一项空白。令人痛心的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掳走了民生工厂的汽车和零件。

  在交通运输方面,张学良长期制抵日本的“铁路交涉”,加紧修筑自己的铁路。他主持了大通、奉海等铁路的修筑和葫芦岛新港的建设,使当时东北自建自营铁路里程居全国之冠,沉重打击了日本“满铁”的垄断地位,维护了民族权益。

  此外,在电信、外贸、吸引华侨投资方面张学良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如张学良亲自驾飞机从沈阳到营口送邮件,开中国航邮事业之始,东北无线电总台则首开中国与欧美各国无线电通讯业务之先河。

  兴办文教事业。张学良不仅重视实业的发展,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他执政东北时期,因有“国家大事,当从事于教育一途”的明确认识,捐出其父遗产1000万元作为教育经费,使东北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1928年7月1日,张学良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当时东北经济十分困难,但东北大学教育规模不仅不减,反而大为扩展,原来设置的4科改为4个学院,又增加了农、商、教育3个学院,建成正规的综合性大学。张学良先后3次共捐款180万元资助东北大学的建设。据统计,张学良举办东北现代教育的私人捐款居全国首位。

  为办好东大,加强师资,张学良不惜重金招聘名流学者。全国知名人士,如章士钊、梁漱溟、黄侃等都曾到校讲学授业。在教师待遇方面,一般教授月薪400 大洋,超过当时国内的其他高校。东大对学生的要求是全面的,张学良校长在办学方针上主张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张学良对学生的前途很负责,规定各系各专业毕业生名列第一者,均由学校公费送英、美、德等国留学深造。

  张学良校长提倡男女平等,当时东北无女子大学,东北大学兼收女生。张校长夫人于凤至为冲破女禁,带头在政治系插班听课。在张学良的努力下,东北大学迅速成为全国闻名的高等院校。

  张学良还热心基础教育。在他主政东北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学制的改革、学校数量的增加和加强对学校管理等方面。原来东北的学制混乱,从 1928年起,学制一律改为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6年,高等教育4年,这与现在的学制基本相同。他创办的同泽中学男校和女校,赢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同泽中学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反帝的“同泽精神”教育,学校纪律严明,学生成立自治会,学生操行全由学生民主评定。为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当时同泽女校高中还采用选课制,学生成绩评分方法,分“超、良、中、可、劣”五等评分,此举为各中学之首创。

  倡导体育兴办运动会。张学良一向重视体育,他说:“运动足以代表国家民族的精神”,“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重体育”。并提出“振兴东北体育,振奋民族精神,健身强国,抵御外侮”。在我国现代体育史上,他创造了不少的“第一”:他在东北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他资助了中国出访的第一支女篮和足球队,尤其他资助中国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更有特殊的意义。

  中国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比赛是193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参加这次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只有刘长春一名,他能按时到洛杉矶全靠张学良的资助。当时的日本傀儡伪“满洲国”为提升国际地位,意欲选派短跑运动员刘长春代表伪满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激起舆论大哗。但当时的国民政府担心得罪日本,既不表态抗议,也不提供经费。刘长春出于民族义愤,当即在报上声明:“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作马牛!”张学良对此十分赞赏,当即慷慨解囊,拿出1600美元作为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经费。

  办报与日人争舆论。早年日本人为配合侵略政策,在东北办了很多报纸,进行歪曲事实、欺骗人民的宣传。为了驳斥日报谬论,以正视听,同时教育民众爱国爱乡,张学良决心自己办报和日本争夺舆论阵地。1928年张学良创办《新民晚报》,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他的一些重要谈话和通电都可通过该报及时向民众传达。尤其在东北易帜时,《新民晚报》及时发表易帜通电,举世震惊。

  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张学良虽为军人,但对传统文化极感兴趣,奉天是清朝的故都,古代史书文籍在此珍藏较多。因战乱频仍,有些书籍遭到破坏,极需修整和重编。张学良筹办了历史博物馆和图书馆(现在拥有120万册图书的沈阳市图书馆的前身),使史书和文物得到有效的整理和保护。张学良本人也喜爱收藏字画,1994年4月,张学良将他70多年来收藏的700多件书画作品在台湾拍卖,所得款项约合4000万人民币,全部捐给慈善事业。

  经过张学良3年的苦心经营,东北的现代化初具规模,然而“九.一八”事件的爆发改变了一切。

]]
涿州之战 傅作义、张学良、对垒孤城


楔子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部队在河南临颍击败奉军主力。原本与奉系军阀合作的阎锡山改弦易辙,将己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同年9月誓师反奉。

阎锡山派出6个军的兵力多路出击,计划从山西东部一带东出京汉铁路、东北部一带东出京绥铁路,最后会师于北京和天津。傅作义的第4师作为阎锡山的别动队,执行京汉、京绥两条战线之间的联络任务,配合主力作战。

兵行险着
今天,涿州的西关和北关还保存着部分残留的城墙。自京石高速涿州出口出,一路西行,这个城市已向东延伸,漫过京广铁路,扩展到了更东的高速路旁。

1927年的涿州,只是一座东西约两里、南北三里、被城墙包围的长方形小城,京汉铁路在城东五里左右斜穿而过。奉军的前锋主力守在200公里外的石家庄一带,准备阻击北上的国民军和东出娘子关的晋军,前敌指挥所就设在涿州以南的保定。在涿州这个连接北京和前线的要地,张作霖部署了嫡系15师师长张作相镇守。活跃在北京西南一带的傅作义,也将目光锁定在这里。占据涿州,既可切断奉军的补给和退路,同时能够威胁北京和京绥线奉军后方,这个小小城池的战略意义双方均了然于胸。

然而,阎锡山突然反奉,奉军一时被动,张作相的部队被仓促南调到保定以南迎战。奉军的调防并无大错,何况张学良很快便派遣亲信王以哲的一个旅接手涿州城防。对傅作义而言,涿州显然是诱惑,但估计双方都不会想到,奉军看似无忧的换防,竟会成为改变此战走向的关键节点。

以奉军的视野来看,晋军的威胁主要在京汉线西侧的娘子关和张家口两线。自古河北进出山西便是依靠太行山沿线隘口,最主要的关隘是井阱和娘子关。北京和涿州以西虽然还有紫金关和倒马关,但那里山势险峻,道路曲折,不适合大部队行动。

傅作义盘算的正是后一条路。张作相的部队刚刚调离涿州,傅作义便将分散在山西各地的第4师部队急速集结到蔚县,计划东出蔚县东北的桃花堡,相机突袭良乡和涿州。

自蔚县一带出击,持续的后防补给因为地形复杂几乎无法实现。大部队行军若缺乏水源和食物,纪律稍逊便会散漫甚至失去战斗力。当时中国军队普遍装备落后,晋军更是以“穷”著称,若不能迅速占领要地实现补给,结局可想而知。

桃花堡一线人烟相对稠密,但容易暴露部队行踪。一旦被发现,区区一个师的力量在奉军重兵布防的北京周边几无生还的可能。于是傅作义将路线从东北调整到东南,从九宫口一带走拒马河上游河谷,一路垂直的山崖和沟谷,举步维艰。近无人烟固然能够成就袭击的突然性,却也令沿途的给养更加不可得。

短兵相接
傅作义的作风,在于每战必强调“突然”和“迅速”。此次受命做前锋的36团,团长也即后来守城的城防司令,是解放后任北京市参事的袁庆曾。傅作义生性简朴坚毅,信奉岳飞“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的用人准则。袁庆曾便是一个不怕死的能战之人,其大胆、坚决的作战风格与傅作义如出一辙。

36团花费6天时间,抵达了出山后的第一个大镇——房山县的张坊镇,距离涿州不过50多里地。参照北京到原平的铁路沿线风貌,这一片穷山恶水完全不适合人类活动。奉军甚至没有在此布置一兵一卒,而傅军经过6天的跋涉,人困马乏的状态也可以想见。

抵达张坊后,袁庆曾很快意识到自己已处在随时可能被奉军发现的境地,而一旦被发现,疲惫的军队已承受不了从原路全身而退。于是他鞭打困卧的士兵,用两个连的力量强行进攻涿州城东南的火车站,自己则亲自率领其余人马攻击距离最近的涿州城北门。

兵法认为,早到5分钟胜过多一个连的兵力。是时临近中午,王以哲如果领会这一点,便不会接受涿州商会之邀前往赴宴。傅作义前锋逼近涿州城下当天,王以哲的换防部队刚好从火车站下车后自南关进城。当袁庆曾的先遣队从涿州北关入城时,两军在城内南北大街突然相遇。

想象一下那会是怎样的局面:由于两军的服装和所戴臂章的颜色样式都颇为相似,战火在最接近的时候才仓促打响。这仓促自然是对毫无准备的奉军而言,袁庆曾的部队本来就是有准备的偷袭者,电光火石中不但迅速力夺涿州南门,还对正在下车的奉军发动攻击。一阵交火和争夺之后,涿州城被傅军控制。稍后,傅作义的后继部队陆续抵达,本来要被王以哲旅接防的涿州竟然被傅军一个团突袭后完全占领。

困守孤城
今天,涿州老城的南墙已不复存在,南北门的老路还大致保留。从南到北,走路不过十多分钟。倘若奉军先到达对面城门,也许便是另一种结局了。然而晋军戏剧性得手之后,大战场却风云突变:就在傅作义占领涿州之时,战斗力普遍不及傅作义部队的晋军却被装备精良的奉军悉数赶回了山西,就连阎锡山的司令引信都被缴获。偷袭得手的傅军突然成了无援的孤军,被困在奉军后方。

傅作义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撤退,而是在占领涿州便立刻开始布防。从今天涿州保存相对完整的城西大部和城北百余米的一段残墙来看,夯土的城墙因为周边马路的垫高,不过10余米的高度,夯土致密坚实,弹孔密布;顶部宽度1米到4米不等,已经没有女墙。这便是傅作义部队守城依赖的主体城墙。当年,整个城墙有青砖包裹,城上堆积沙包,每隔20余米设有机枪阵地,布置着机枪的侧向交叉火力;垛口后堆满砖石,以做弹药缺乏时应急之用。东、南、西、北四座门分别建有瓮城,四野均无高大建筑,城东五里的京汉线都清晰可见。

对傅作义而言,攻下涿州后立即守城本是预定计划,但晋军迅速败退后更变成不得已而为之。依赖坚城,尚可等待援军;若是后撤,高山险阻,只要奉军凭借平原铁路迅速追击,极有可能遭其围歼。

围城最易从内部动摇。布防伊始,傅作义严格约束军纪,告示居民可以控告官兵违法;在城防司令之外特设卫戍司令的一职,专事管理城市;命工兵为居民挖掘地窖,统一管理城内粮食和各种物资。奉军围攻涿州这一刚刚失手的地盘数月,城内百姓却与初来的占领者“同仇敌忾”。傅作义当时不过区区师长,但作为一个政治人物的格局和能力已可见一斑。

攻城的奉军副帅张学良,在当时也是位有见识的人物。1922年,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的张作霖开始从一家法国公司采购英国制造的轮式装甲车和飞机,当年便在张学良的主导下购进了36辆“雷诺”轻型坦克。这些坦克,有的是协约国使用过的旧货,有的甚至是基本报废的样品;除了少数有小型火炮,许多仅仅装备有机枪;有些坦克的履带诱导轮和托带轮是木制的,只在外面包了一层钢圈。即便原始,也绝对是其他军阀的兵器库里没有的新式武器,体现着奉军整体军事实力的强势。

1926年,吴佩孚和张作霖联手对战冯玉祥。在北京西北的南口战场,这支坦克部队第一次亮相,张学良成为中国最早指挥空军和装甲部队联合作战的指挥官,奈何战绩不佳,坦克损失4辆后无功而返。围攻涿州,张学良再次动用了这支坦克车队。

久攻不下
奉军的兵力虽四倍于傅军,但攻守有别,不足以发动四面同时围攻。而每每上万人的兵力集结,无论佯攻还是强攻,均被傅军提前发现,判断出意图并及时做出反应,以至奉军相当长时间的围攻毫无效果。这等精准的预知能力奥秘何在?奉军很快便发现了傅军的命门:涿州双塔。

进入涿州老城,杂乱的天际线上最显眼的,是建于辽代的智度寺塔(南塔)和云居寺塔(北塔)。这两座塔的高度分别为44米和55.69米,塔顶四面有窗,可谓傅作义一方的天然嘹望指挥塔。奉军在旷野布阵,根本瞒不过高塔上的守军。

摧毁宝塔的任务并不难。奉军的加农炮连发两炮,一炮击中塔顶,第二炮炮弹未爆炸,几十年后被人在塔顶发现。如此说来,两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相当精准,奉军的火力没有问题,那么问题何在呢?

这枚未爆炸的炮弹虽然令辽塔躲过一劫,但双塔最终得以保全,并始终为傅作义所用,只能说是天意。也许是因为进口武器的质量不佳抑或是维护不当,第三枚瞄准智度寺塔的炮弹,竟然在奉军炮膛中爆炸。迷信的奉军将之归咎于炮击佛塔而遭天谴,再也不敢对双塔发炮。此后漫长的攻城过程中,即便万炮齐发,竟也再没有一发炮弹击中过双塔。

不过奉军最具威胁的进攻,不在尚未成熟的铁皮坦克,也不在尚未具备轰炸能力的飞机,而是坑道爆破。自古代沿用至今的坑道爆破是千百年来最有效的破城术。奉军从门头沟调来善于坑道作业的矿工,九个方向同时作业。时已晚秋,清晨地下作业时,工人的呼吸凝成白雾出现在一片空旷的河北京原上,被警惕的傅军发觉,立刻在城内开挖反地道壕沟,摧毁了奉军的八条坑道。只有最后一条终于挖到了涿州西南城墙下,秘密埋下了两吨炸药。

这些炸药的威力有多大?
就在涿州之战的次年,宋哲元围攻地方土豪盘踞的陕西凤翔县,也是在对手城坚器利的情况下,从城墙200米外的民宅内挖掘坑道,直通城墙底部。半个月后挖通,埋下四吨炸药,破城时集中所有轻重武器轰击爆破口,凤翔城防瞬间崩溃。

或许因为涿州只埋下了两吨炸药,或许涿州城的坚固城墙非凤翔小县可比,幸运之神再次站在了傅作义一方。猛烈的爆炸过后,烟雾即将散尽,一万名奉军正准备发动冲锋,却瞠然发现大部分被摧毁的城砖和泥土又重新赌上了炸开的城墙豁口。对新鲜事物向来跟随的张学良,此时却因为他缺乏城府和喜好张扬吃了大亏。突然爆破发起总攻之前,张组织记者在攻击面拍照,可能是想效法西方人记录历史。但历史却因此改写:傅作义部队感觉到异常,早已经提前发觉,并做好了应战准备。

傅作义的第4师不是普通军阀部队、更非土豪们的乌合之众所能比拟。经过主官傅作义的长期训诫,士兵们被鼓舞要做“一等一的革命军人”,便不能害怕飞机大炮。远程奔袭、深入敌后,已经显示出和普通军阀部队不同的作战意志。因此即便张学良亲自驾驶飞机在天空巡视督战,战场仍自始至终在傅作义的经营和控制之下。奉军的进攻部队被阻拦在城墙下的旷野,双方尸体从城头一直铺满田野。城内,奉军的燃烧弹烧毁了绝大多数城楼和屋宇,傅作义的城防部队死死控制住了城内火势,并紧急挖设了防护壕沟。谁曾想,这一应急之举竟又阴差阳错地抵挡住了此后奉军的毒气弹。由于奉军使用的是相对原始的氯气弹,氯气比重较高,大部分沉淀在了坑道和壕沟中,并未对城墙上的傅军造成大规模的伤亡。

尾声
就算是张巡守雍丘,怕也难出其右。洋枪炮到土办法一一试过,久攻不下之后,战争从刚刚萌芽的技术流迅速切换到最原始,也最野蛮的手段:饥饿围困。

只要有围困的条件,这便是纵良将也无计可施的最后狠招。傅作义的军事生涯起始,自涿州守城起一举成名,到被困北京、和平解放收尾,竟然都在孤城。只是前次经历了惨烈的战斗,后者则不发一弹和平解放。坚守涿州数月后,弹尽粮绝,军民开始死于饥饿和疾病,完全没有了希望。傅作义选择放弃抵抗,成全百姓、军人和城市的生。这种颇有西方军人气质的举动,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名誉,相反更赢得了一时盛誉,和对手张学良的尊敬。

张学良的军人风度在涿州之战血腥过后,几乎被信奉强者的中国人忽略了。作战后期,张学良甚至主动向傅作义提供了涿州城三天的口粮,以挽救城内军民的生命。破城后,张不但未有像宋哲元那样屠杀战俘,更在改编傅军的同时将傅作义奉为上宾。名为软禁,却并不严加看管,数月后傅成功逃脱。

傅作义和张学良在涿州一役中已经展现了自身的性格和未来用兵特点:傅作义的谋略和坚韧、军事才华和军人气质表现无遗;而张学良的仁、看重名誉,在其用兵过程中的犹豫不定,和战后对待涿州军民和傅作义本人的态度上也均可见一斑。名将之命运,在小小的涿州,已经初见端倪。
在1924年以前,张学良已有过两次挥军作战并取得胜利的经历。张学良从东三省讲武堂毕业后刚刚半年,即1920年秋,张学良便奉命与亦师亦友的郭松龄率领东三省巡阅史署卫队旅(后改称第3混成旅)奔赴一面坡、密山、珲春等地剿匪,“历时年余,所战皆捷,声誉鹊起”(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第6卷第99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长春第1版);1922年春,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学良、郭松龄分任镇威军(即奉军)东路军第二梯队司令、副司令,在天津西南的信安镇一带指挥第3旅(旅长张学良)、第8旅(旅长郭松龄)、第4旅(旅长蔡平本),向胜芳镇、霸县一带进攻,敌军是吴佩孚的精锐部队;在这次战争中,奉军各支部队几乎全线溃败,战而能胜、退而有序的仅有一个支队,就是张学良、郭松龄统率的第二梯队,而且,6月中旬,第二梯队又成功地在山海关挡住了直军的猛攻。

如实地说,张学良、郭松龄的卫队旅在1920年秋至1921年冬的剿匪战争中,随后,张、郭的“三、八旅”在1922年春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中,都不可谓毫无“战功”。但是,那种“战功”,从指挥官层面说来,名为“副手”的“指导教师”郭松龄比名为主官的“见习学生”张学良的功绩要大得多。再说,从“战史” 上来说,这两次“战功”,也是“微不足道”的,可以略而不提。然而,对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特别是其中歼灭直军主力的山海关战役,恐怕就不能作如是观了。

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张学良在山海关“挫败”吴佩孚,究竟是不是冯玉祥倒戈的“结果”。

山海关(及其附近)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主战场,此一主战场之胜败决定这次战争之胜败,因此,直吴和奉张都把其主力和精锐投放在这里。主守的是直军第一军,总司令彭寿莘。第一军下分三路军,总兵力4万余人。主攻的是奉军第三军、第一军,两军共14个团,3万余人(九门口失守后,双方投入了更多的兵力)。第三军军长张学良、副军长郭松龄,第一军军长姜登选、副军长韩麟春,两军设联合司令部,张学良实际上是两军的前线总指挥。

热河的外围战是从9月中旬开始的,但主战场的激战9月下旬才开始。郭松龄率第三军向山海关接连发动猛攻,但守军彭寿莘的第15师,久经战阵,凭借易守难攻的地形和坚固的散兵壕,以马克沁式机关枪密集扫射,挡住了奉军的多次进攻,战场上尸横遍野,双方伤亡惨重(奉军主攻,难于隐蔽,伤亡自然大,但奉军在炮火轰击和飞机投弹方面均占有优势,直军伤亡也很重)。

在山海关以北以西,姜、韩的第一军在崇山峻岭中向长城各隘口猛攻,经多次激战,第16旅(旅长齐恩铭)孙旭昌团突破了黄土岭口,奉军由此侧击,于10月7 日夜攻入了九门口及其北侧的荒山口(辽宁省档案馆编:《奉系军阀档案史料汇编》,第4册,第434页)。直军守将第一军第1路军副司令、第13旅旅长马玉荣畏罪自杀。

彭寿莘在山海关阵地惊悉九门口失守,便将第一军总司令部移至九门口以西约90里的石门寨,并急调增援部队,企图夺回九门口。但奉军在山海关的攻势毫不放松,彭不敢从山海关守军中调兵,只好急调后续部队陕军张治公师增援。12日,该师在猪熊峪(位于石门寨、九门口之间)一带与奉军激战。但张师并非直系精锐,因伤亡过于惨重,只好向西退守沙河寨(位于石门寨以东)。这时,在空战中,处于劣势的直系空军的一架飞机,掉落在直军前沿阵地上。奉军早有命令,夺获一架敌机,重赏十万元现大洋,姜登选等人便以抢夺飞机为名,发动全线猛攻。14日下午,奉军第12旅便乘势夺占了石门寨(《奉系军阀档案史料汇编》,第4册,第438页)。

攻入九门口,占领石门寨,直军全面转入被动,因为奉军从石门寨南下,无论是直取秦皇岛,还是攻击山海关背后,都将使防守山海关的直军主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正在北京筹措军饷的吴佩孚闻悉九门口失守,“大惊失色”(刘立勤等:《奉军》,第163页,山西人民出版社),立即派人携巨款赶赴秦皇岛,12日,他亲自到山海关督战,但石门寨还是被奉军攻占了。


在奉军攻占石门寨之前,吴佩孚已把总部迁至秦皇岛,他本人则乘舰在海上巡视。吴准备把尚未投入战场的靳云鄂师、杨清臣师以及他的第3师第6旅等精锐部队,海运到葫芦岛登陆,切断奉军的补给线,从南北两面夹击山海关、九门口一线的奉军主力。这一着果真实现,也将使奉军陷入困境。但吴惊悉石门寨失守,便不得不放弃葫芦岛登陆计划,改令靳云鄂师等精锐部队在秦皇岛登陆,在柳江、小不老、安民寨等地阻击奉军,并企图夺回石门寨。奉军也将总预备队张作相的第4军全部增援石门寨。这时,冯玉祥致电吴佩孚,报告冯部已进抵承德等情,“顺便”探问山海关战况,吴的参谋复电说:“此间形势危急,不有意外胜利,恐难挽回颓势。 ”(冯玉祥:《我的生活》下,第404页。)

随后,张学良便从山海关正面战场暗中调出精锐部队5个团(调出几个团,说法歧异,此处采用张学良的说法,见郭冠英:《张学良侧写》,第20页),由副军长郭松龄亲自率领,经九门口秘密增援石门寨,以便打破直军阻击,从背后包抄山海关直军。但姜登选、韩麟春对郭松龄来“抢功”不满,便发生了张学良所主演的新版“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姜、韩不愿郭来“抢功”,是因为他们自己已经看明,从背后包抄直军主力,已是势所必然,不调郭松龄来,他们也能完成,只是时间上会慢一些,但战后论功行赏时,对他们会更有利。如果这时在石门寨的姜、韩处于彭寿莘的危险境地,他们还会对张学良调郭带兵来援表示不满吗?这是不言自明的事。这也从另一层面证明,即便没有吴佩孚部将冯玉祥倒戈之事,奉军也定会取得山海关战役的胜利。但调郭增援石门寨之布署,既是正确的,又是张学良在军事会议上提出的,姜、韩尽管内心不高兴,言行上还得赞成,因为张学良实际上是山海关战役的总指挥。

恰在这时,张学良以及姜、韩、郭等人从段祺瑞拍来的密电中得悉冯玉祥即将倒戈的消息(而吴佩孚是在倒戈之后才知悉的,这种时差,在军事上也有重大意义)。

冯玉祥倒戈的实际情形,如倒戈时间之选择,进兵方向之确定,也可证明余文之论断不确。冯玉祥早就与胡景翼、孙岳等人商好了两种倒戈计划,如果吴佩孚战胜了奉军攻入东三省,他们便将自己的部队(即直军第3军),集中在山海关,不准吴佩孚再进入关内,并迫使曹锟任命吴为东三省巡阅使,这是排吴而不倒曹的计划;如果吴佩孚被奉军打败了,他们便回师北京,发动政变,这是曹、吴并倒的计划。事实上,冯选定了回师北京和曹、吴并倒的计划,因为他根据确实情报,知道吴佩孚就要被奉军打败了。这一点,有“原始资料”可以证明吗?资料很多,笔者只举一种,那就是冯玉祥当时自己的记述。

冯玉祥在其1924年10月19日的日记中写道:“13混成旅,被敌5个混成旅打败,冯(玉荣)旅长自戕。而彭寿莘来电云:‘王怀庆被敌打败一次,13 旅、14旅亦均被打败。如再无良好办法则将投海而死也’,云云。且石门寨、九门口均失去,原来是南北战线,现在成为东西战线。此次数败,固属寡不敌众,然直军毫无预备,亦是致败之一因也。”从《冯玉祥日记》看,冯与其部将“议决班师回京”,是在10月19日,这就是说,倒戈之决定不仅是在奉军攻入九门口、占领石门寨之后,而且,也是它所带来的一种“结果”。王铁汉将军在其《东北军事史略》(第44页)讲到山海关战役时亦明确地说:“双方经过几次主力决战,到十月二十日直军已彻底失败”。

毫无疑问,冯玉祥倒戈对张学良在山海关最后打败吴佩孚(歼灭吴之主力)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当说,冯之所以倒戈,固有直系内部的原因等等,但奉张之暗中策动,也是一个有力因素,而这种策动,张学良也是参与了的。


1925年12月,郭松龄举兵反奉时,最后的决战--巨流河战役,张学良任奉军中央军司令(实际上也是这次战役的前线总指挥)。这次战役,张学良所指挥的奉军中央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左、右两翼张作相部、吴俊升部,也都算不上奉军的真正主力,而郭松龄的6万“东北国民军”,却集中了奉军的几乎所有精锐,但郭军却失败了,其原因不止一条,但与张学良的指挥也不无关系。战役打响前,关于奉军在防线上的配置,张学良的副手韩麟春颇有不同意见。韩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又曾作为北京政府的代表赴欧洲考察过军事,还当过陆军部次长。但张学良坚持说,郭松龄是个宁折不弯的人,他一定哪儿硬就往哪儿打,我们只要把正面的工事做好了,就可以取得胜利。战役开始后,郭军主力果然从正面进攻,韩麟春这才服了张学良的决断。巨流河战役,“学生”张学良打败了“老师”郭松龄,张学良在奉军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了。

郭松龄死后,张学良成为奉军主力部队名符其实的首席指挥官,即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团的军团长。1926年春夏,张作霖、吴佩孚以及阎锡山联手向冯玉祥的国民军进攻。在关键的南口战役中,先由吴的直军(所谓“十四省讨贼联军”)担任主攻任务,吴夸口一周之内拿下南口,可战事却迟迟没有进展。7月中旬以后,改由张学良所指挥的奉军和张宗昌所指挥的直鲁军担任主攻,一个月后,张学良部便攻占了南口,国民军退到西北地区。

1927年5月,张学良所指挥的奉军主力,在豫南大战中被武汉北伐军唐生智、张发奎部打败(包括大名鼎鼎的北伐军“铁军”第四军,军事史记载次役是北伐以来四军最惨烈的一役,黄埔三杰之首,最受蒋介石器重的黄埔一期生蒋先云即于此役牺牲。后来到台湾,张学良和张发奎相见,彼此都很感慨),撤往河北。不久,阎锡山也继冯玉祥之后,倒向北伐军(国民革命军)一边。是年秋,阎令晋军从娘子关打进河北,企图在石家庄一带把奉军主力拦腰切断,于是,在冀晋交界地带,发生了奉晋之战,但晋军还是被张学良所指挥的奉军打回了娘子关。

总之,自1924年山海关战役结束开始,到1928年张作霖被日军炸死为止的近4年时间里,张学良在巨流河战役中打败了郭松龄,在南口战役中打败了冯玉祥的国民军,在奉晋之战中打败了阎锡山,给北伐“铁军”以重创。如果不对这些战役做“价值判断”的话,张学良也是屡建“战功”的。如实地说,在张作霖死去之前,张学良已经牢牢地掌握了奉军的主力部队。

在张作霖死后的半年里,张作霖的心腹智囊、东三省兵工厂督办杨宇霆成为威胁张学良权位的实力人物。才干超群、足智多谋而又气势逼人的杨宇霆之所以没有斗过纨绔子弟张学良,根本原因就在于杨宇霆没有像张学良那样长期地牢牢地掌握着奉军的军权。

有两件事,应在这里提一下。张作霖死后,由谁来接替张作霖的权位,依照法律程序,是要通过东三省的省议会联合会“选举”来确定的。而最初“推举”出的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不是张学良,而是张作相:1928年6月21日,议会联合会举行“紧急临时大会,当场议决,推举张作相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三天之后,即 24日,东三省议会联合会发表通电,公布了这一“推举”结果。但张作相“坚辞不就”,并建议改选张学良担任此职。头一次选举结果公布一周之后,东三省议会联合会又于“7月2日正午十二时开连席选举大会,当场表决,推举张学良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全体通过”。当时的报刊报道了这一过程,历史档案也记载了这一过程(《奉系军阀档案史料汇编》,第7册,第268、284页)。这种“推选”,恐怕实际上也是走过场,但毕竟与辛亥革命前封建王朝的世袭有些不同了。

再说另一件事:张学良杀了杨宇霆,便给杨的夫人写了一封信,他以“玄武门之变”为自己辩解说:“唐太宗英明之才,古今称颂,建成、元吉之事,又有何策乎?”(《张学良赵一荻合集》,第一部,第571页)这等于明明白白地告诉杨夫人:他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有战功,有军队,杨宇霆像李世民的哥哥(唐高祖长子)李建成那样威胁我的权位,他便像李世民杀哥哥那样,杀了杨宇霆。一向比较坦率的张学良在这里说的确是实话。我们应当注意,他并没有以“张作霖的长子”自居,而是以军权和“战功”自居。

顺便说,在北洋系旧军阀中,有几人不想“父传子继”呢?当时与张学良几乎齐名的公子(所谓“四大公子”等等)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段祺瑞的长子段宏业,卢永祥的长子卢小嘉,……有谁像张学良那样“世袭”父亲的权位了呢?在辛亥革命后,仅仅靠“世袭”,恐怕是很难继承权位的,既便一时继承了,也难于保住。后来的蒋经国,“世袭”了蒋介石的权位,但也另有其他原因相配合,这里不能细说。
据说,少帅和北伐军在津浦线上作战不顺,曾写信要和陈诚用手枪决斗,少帅写给北伐军的信,前边一段不错,什么粮食我不烧,桥我不炸,因为都是国家本钱...,后边就露出老张的架势来了,要和陈辞修拿腰别子决斗。当然,这显然是玩笑了,真正西安事变拿住小陈,两个人也没有“到月光下散步”。

不过,这个对手是陈诚么?小张后来自己说:“那封信我是留在陇海铁路司令部给前线的北伐军,好像是白崇禧。” 曾经看过陈公博的《苦笑录》,里面也提到张汉卿离开郑州时留下了一封信,他们当时看完信皆曰,写的真是漂亮,陈本人还因此对小张有了不少好感。对此,本人非常好奇,想一观全文,不知哪位大侠可以指点一二方位。

张少帅应该是没有和陈诚在津浦线上作战的。津浦线上和国民革命军作战的主要是张宗昌的部队。张学良带领的三四方面军主要是在京汉线上作战,山东被视为是张宗昌的地盘,他也不欲奉军嫡系插足。正是因为革命军突破了津浦线上的防线 (因此有日本出兵济南阻止革命军北上之举),才使得京汉线方面在没有遭到重大打击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撤退。少帅带领的奉军嫡系部队基本上是完好无损地撤退到关外的。

张学良在中原大战以后,到南京访问,在演讲中也曾经讲到以后军阀们如果一定要有什么争端,最好他们自己用手枪决斗来解决问题,不要挑起内战,遗害人民。他想表达的当然是“反对内战,拥护统一”之主题,别人却从言外看出张作霖之子的绿林之气。

后来西安事变,张少帅倒是也身体力行了这个思想。

涿州之战确实是傅作义的成名之作,但是傅作义之所以被包围在涿州,正是因为晋军主力被少帅的三四方面军打败。晋军逃进娘子关时,司令部的印信都被奉军所缴获,狼狈情形,可以想见。

打败郭松龄之役也与张少帅在军中的威望有关系,郭松龄起兵时用的是张学良的旗号,“以子反父”。出了山海关以后,开始用东北国民军的番号,官兵明白是怎么回事以后,军心就开始混乱,以致这支在山海关大战击败吴佩孚直军主力,包含奉军几乎所有精锐和全部炮兵部队的“东北国民军”,在巨流河前,稍遇挫折即溃不成军。后来还有一次,杨宇霆曾被分配去带军队,杨去看了一下,回来同少帅说,你的那些个兵,把你当成神一样,我带不了。1933年热河失守,少帅下野,可谓背负天下最重之恶名,但是东北军并没有被分化瓦解,而是等着他们的少帅回来。

热河之战是对汤玉麟过于顾虑了,要是少帅有他当初杀杨常和后来西安事变的决心,早点果断地解决汤,结果可能会好一些。不过后来长城抗战,东北军还是有所表现的。
在陕北和红军的几战确实打得很不好,这自然是有东北军背井离乡,士气不振的原因。直罗镇之战,红军以两千人之数一举歼其一0九师全部和一0六师两个团,毙伤俘获达六千人之众,仅师以下各级军官就达数百人。北伐时期的奉军也没有败得这样丢人的战例。可见,失去了以前习惯的充足供应,失去了家乡,尤其是失去了作战动力的东北军是不堪一击的。直罗镇之战,张正在南京开会,临行前嘱咐部队千万不要冒进,但蒋派去的参谋长晏道刚却命令部队前进,落入红军的包围圈。
杀杨常像是黑道火并,西安事变也象绿林绑票。西安事变时被扣在西安的有一个朱姓大员,回南京以后,人家问他对事变的观感,他说,张学良是绿林豪杰。少帅是绿林好汉的后代,杨虎城也是刀客出身。西安事变,扣押人质,不就象绿林绑票么?但是少帅事先曾多次对蒋直言相劝,事后自愿“负荆请罪”,不计自身名利,担当一切,求的都是政治问题的解决,因此可以称一声英雄豪杰也!

蒋介石的部属张玉荪,当年曾随同蒋先生被扣在西安,他在台湾追忆自己的亲身经历时说:“自劫持起至护送返京止,这段时间内,应该说是完全在张学良暴力的控制之下的,他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凌虐他的俘获物和人的。但是不管是委座自己写的,或是夫人(指宋美龄)写的,以至侍从人员传述的,和我们自所目睹的,张对于委座执礼甚恭,始终不衰,见面必行军礼,报告始终站立着,离去必敬礼而去。在临潼骊山(指刚捉蒋)下山时,吹崇敬的‘三番号’,临离开西安机场时,一定要随机护送返回南京,以明责任,置其自身一切安危毁誉于不顾。颇有慷慨就义,承担一切之侠义精神”。

老帅死的太早了,少帅在政治上还是缺少历练。不过少帅没老张那么多包袱,顺应潮流方面作的就好得多了,东北易帜积极意义还是很大的。西安事变之时,周恩来同少帅说,你不要去南京,政治是冷酷无情的;冯玉祥说他“少不更事”;李,白等也说他“太天真了”。可见,这样的事情也只有“天真”的张少帅做得出来。其实,少帅也不是一点不谙权术,只是此时,身上的责任使得他已经别无选择了吧!
少帅曾顶着日本三番五次的警告和威胁,把东北带到南京政府的旗下;在东北不屈服于日寇的威逼利诱,强索权益;引入英,美各国的经济力量,发展民族工业,这使得日寇深感自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以后,以十万日军之生命换来的在满洲之利益倍受威胁。

日寇恨少帅之深,欲去之而后快。皇古屯事件以后,京奉铁路上发生过多起爆炸,日本兵沿铁路搜寻少帅的去向,九一八前夕,也有想谋杀少帅的风声。在九一八早期日本政府和南京的外交交涉当中,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求少帅下台。少帅为整个局面起见,豪无保留地表示向南京请辞,但蒋不同意,说“此时万不可出此”!

九一八事变,抵抗不抵抗的问题已经说过很多,这里先不谈,只谈少帅一面配合国民政府诉诸国联的处理方法,而在军事上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抵抗” 的,吉林和黑龙江的抗战都是受到他的支持的,同时他也在暗中派人策反,联络很多留在东北的义勇军各部(实际上很多是滞留在东北的省防军),给他们给养,粮弹支援。义勇军多数部队都有少帅的任命,如马占山投日又反正,也是有少帅做工作的缘故。

张学良是爱国,反日,维护中国利益,力主全国抗战的。这也就是长城抗战以后,趁少帅下野之机,日本人一定要压迫东北军的势力退出华北,并谋求消灭张少帅的政治势力的主要原因。因为日本人知道,只要东北军还驻屯在与“满洲”接壤的华北,绥远一带,东北就一定不得“安宁”,只要张少帅的政治势力还在,满洲国就会受到威胁,那些伪满的大员,归附的军警很多都可能在与少帅暗通声气,随时可能倒戈。

这同样也是为什么即使少帅下野游欧,日本仍然逐日注视他的行踪;少帅后来虽然在剿“匪”,但他的一言一行仍然受到日寇的密切关注。少帅在武汉接见外国记者,主张各党派联合抗日的消息,在国内还没有刊出,在日本的报刊上就登载了。同样,西安事变,国外反映最快的就是日本,其国会星期天不休息,开会专门讨论如何应付局面,因为日本人知道少帅一定是在千方百计要恢复东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想对付日本人的。
他所生存的环境使得他走上了军人之路,所以性格中自然有很矛盾的成分。他在历史舞台上表演之时,又正是他年轻而不是非常成熟的时候,所以我们就看到很多矛盾的东西。少帅在心里的确需要一种支撑,但这个支撑不一定要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种信念。西安事变“一反常态”的惊人之举,就因为有一种强烈的信念在支撑他,他认定了一种自以为是绝对正确的东西,所以可以不顾一切地去实行他,不惜“暴行犯上”。

这种信念是什么呢?“久戍思归,梦寐不忘北大营,但不知计将安出”,是“深仇不能报,国耻不能雪,年复一年,隐痛日深。”,而“日夜隐忍希冀者,惟在举国一致抗日耳”。

“千方百计,图谋抗日”,此言不虚也。读他“中国出路唯有抗日”的演讲,可以看到,他对“九一八”是怎样的椎心之痛,又抱定了怎样死里求生的决心。台湾出版的“蒋总统与中国”一书中有这样一节,1935年蒋鼎文曾与张学良在庐山同住一个房间,在言谈中,张学良“无时无刻不为国难家仇而悲愤”,时常“对蒋鼎文谈到天亮,谈他过去的罪过.谈他目前的苦闷,谈他渴望立即能够对日本宣战,好收复失地,谈着谈着他会痛哭失声”。

在七十年代少帅唯一一次接见记者时,记者拿出一封 1935 年他写给别人的信请他确认,张确认以后,说:“那段时间,是我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若注意到张少帅最得意的时候并非西安事变前夕,似乎就可以理解他所指的是什么。

以这样的状态和抗日雪耻的决心,我以为他应该会在后来的抗战中有所作为的,如果他还有机会的话。
九一八当晚,张学良根据既定的方针,作出了“避免冲突”的决定,这个决定如果国民政府认为错误的话,第二天就可以改过来,但是蒋很快发表了“以公理对强权”的公开讲话,并没有作任何要张抵抗的努力。这说明所谓的判断错误,并不是张学良一个人的无能,而是整个国家的无能,国家军事实力不够,对外交事务的认识也有限。

至于年底的锦州之战,要看到的背景是整个国民政府一片混乱,蒋介石也被粤系赶下台,在台上的是倒蒋反张的粤系,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学良。东北军失去了东北的根据地,粮食,弹药补充一无着落,而且锦州已经是孤城(东北军有在锦州外围同日军作战),又面临日军三面夹击,在不堪死守的情况下撤退的。

榆关之失关键在于辛丑条约的限制,中国在榆关的驻军数目受到严格限制。但是东北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驻军部队有一半以上的人员伤亡,其中一个营(营长叫安得馨)全体阵亡,其英勇壮烈,并不比后来抗战中的其他战斗逊色。

热河的溃败当然是汤玉麟的逃跑有关,张学良曾经试图要撤换他而没有成功,而这也同汪精卫跑去搅局有关系的。

东北全境失陷只有三个月,那么从7/7到12月南京失守,半壁河山沦入敌手又有多少时间?那还是全国一致团结抗战,蒋将他的嫡系德械师投入战斗后的结果。整个东北平原,无险可守,中国当时的策略,即提请国联裁断,并非不是一个办法。中国的抗战只有全国一致,打持久战,消耗战才有可能胜利的。即使这样,到1945年中国自己也没有反攻东北的能力。

那个时代的中国是很悲哀的,同日本的军备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上,国际上举目无援,国内则人人勇于内斗,四分五裂,把这种耻辱,归咎到一个人的头上是非常不公的。看看1937年全民团结,同仇敌忾的情况,再比比 1931 年中国国内混乱不堪,一国三公,大敌当前仍然内战不休(不光是国共内战)的状况,终究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原帖由 大侠随风飘 于 2006-7-9 01:37 发表
就是就是,我一直感觉31年痛失东北他要负50%的责任.毕竟他不是真正的国民党员出身的.为什么对蒋如此听从.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东北是生他养他的土地.何况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怎么能不抵抗就撤出东北.如果他 ...

什么真正的国民党员出身,小张根本就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你看看他丧失了根本地东北后,军队士气和战力下降有多快?
原帖由 sylvanne 于 2009-1-15 22:04 发表
杀杨常像是黑道火并,西安事变也象绿林绑票。西安事变时被扣在西安的有一个朱姓大员,回南京以后,人家问他对事变的观感,他说,张学良是绿林豪杰。少帅是绿林好汉的后代,杨虎城也是刀客出身。西安事变,扣押人质, ...

你明显是自说自话,西安事变小六子本来打定主义要把蒋介石杀了,极力促成政治解决的是斯大林
张小六,一个只会抽大烟,吸白面,玩女人的纨绔子罢了!
原帖由 云霞 于 2006-8-15 23:11 发表
以下是引用风卷云在2006-8-14 16:05:00的发言:据他后来说,是他自己下的不抵抗命令,东北军30万,几千架飞机,一弹没发就把东北丢了,日本才1万多人,否则日本不会那么顺利发动侵华战争。后来急于扳回自己的名声发动 ...

假如国民党继续执政到现在,估计中国现在就是菲律宾和印尼那个样子,可能还不如印度。
原帖由 草原猛禽 于 2009-1-21 09:07 发表

假如国民党继续执政到现在,估计中国现在就是菲律宾和印尼那个样子,可能还不如印度。


何以见得?
假如国民党继续执政到现在,估计中国现在就是菲律宾和印尼那个样子,可能还不如印度。

大庆油田我看都能让外国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