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我以为此话显然不无道理: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5:30:54
<p>作者:商子雍&nbsp;&nbsp;&nbsp;&nbsp;来源:光明观察</p><p>“革命就是请客吃饭”之谓,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种调侃、一种自嘲,是众多中国人面对着那种屡禁不止的公款吃喝现象(民谚中不是有“多少多少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说法吗)所表现出来的无奈。事实上,革命怎么能是请客吃饭呢?毛泽东说得好: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事关夺取政权,白天晚上脑子里一满是调兵遣将、攻城略地,再加上战争时期财力不足,哪里有闲暇和余钱大宴宾客!也因此,当年爱国华侨陈嘉庚率南洋华侨总会慰问团赴延安,毛泽东用只值几毛钱的客饭招待他,才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p><p>有人讲,革命固然不是请客吃饭,但革命的目的却是为了请客吃饭;我以为此话显然不无道理。因为,许多前辈当年之所以奋起革命,原因之一就是难忍饥寒交迫嘛!只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革命成功以后,有了闲暇、也有了钱,请客吃饭被排上日程这挺正常,但如果过分豪华奢侈,那可就是执政者和国家的大害了。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在建国之初就有应该检讨之处。在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一九四九──一九七六)》中,引用有建国之初毛泽东的卫士李家骥的如下一席话:“一九五○年二月七日,主席从苏联回来,到了哈尔滨。哈尔滨市委设宴招待,把最好的东西做给他吃,有熊掌、飞龙等。第一顿饭,有胡志明在座,主席吃了。回到住地,主席对我说,这么好的饭有没有必要啊?没有必要嘛!我们的国家这么穷,搞得这么丰富干什么!你去交代一下,从明天开始,还按我们在家的标准去办。……后来到了沈阳,饭菜比哈尔滨安排得还好。主席很生气,接见干部时专门讲了这个事。他说: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p><p>遗憾的是,毛泽东的谆谆告诫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信请看《叶圣陶日记》中有关他在内蒙接受宴请的记载。七月三十一日:“夜间,当地领导人设宴款我人,菜甚好,有禽名飞龙,其肉视山鸡更嫩。有甲鱼,昨在哈尔滨尝食甲鱼,不意北边亦有之。”八月七日:“晚餐又丰盛之甚,得尝犴鼻,颇烂,有软骨。”九月六日:“初尝驼峰,其味略与鱼肚相似。又有发菜,亦称珍品。”九月十三日:“吃烤羊肉,又吃骆驼之蹄筋,为平生初尝。”以上这些豪宴,发生在一九六一年。这一年,正值中国不少地方的百姓缺吃少穿,生计艰难。民之困顿和官之奢侈反差如此之大,不能不让人扼腕。</p><p>或有人问,就这么一个祸国殃民的公款大吃大喝,尽管早已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可为什么从建国之初经半个世纪到如今,不但谬种不绝,而且愈演愈烈呢?我以为怕是得从体制上去找原因。一九九八年,我随西安市一个代表团去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市访问,该市市长对我们的“宴请”,居然是在大学的学生餐厅里吃自助餐。何以如此“小器”?在当地留学的一位中国学生对我说:“市长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哪怕一分一厘,议会也要严格审查,他根本没办法用公款大吃大喝。”中国的各级人代会,对各级官员在花钱上的审查,能严格到这种程度吗?</p><p>体制严管为主,再辅之以思想教育,杜绝公款大吃大喝的歪风,应该是不怎么困难的一件事。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们中国的香港特区)在这方面已有不少经验。而我们的问题是,在体制严管上做得太差。</p><p>作者:商子雍&nbsp;&nbsp;&nbsp;&nbsp;来源:光明观察</p><p>“革命就是请客吃饭”之谓,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种调侃、一种自嘲,是众多中国人面对着那种屡禁不止的公款吃喝现象(民谚中不是有“多少多少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说法吗)所表现出来的无奈。事实上,革命怎么能是请客吃饭呢?毛泽东说得好: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事关夺取政权,白天晚上脑子里一满是调兵遣将、攻城略地,再加上战争时期财力不足,哪里有闲暇和余钱大宴宾客!也因此,当年爱国华侨陈嘉庚率南洋华侨总会慰问团赴延安,毛泽东用只值几毛钱的客饭招待他,才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p><p>有人讲,革命固然不是请客吃饭,但革命的目的却是为了请客吃饭;我以为此话显然不无道理。因为,许多前辈当年之所以奋起革命,原因之一就是难忍饥寒交迫嘛!只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革命成功以后,有了闲暇、也有了钱,请客吃饭被排上日程这挺正常,但如果过分豪华奢侈,那可就是执政者和国家的大害了。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在建国之初就有应该检讨之处。在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一九四九──一九七六)》中,引用有建国之初毛泽东的卫士李家骥的如下一席话:“一九五○年二月七日,主席从苏联回来,到了哈尔滨。哈尔滨市委设宴招待,把最好的东西做给他吃,有熊掌、飞龙等。第一顿饭,有胡志明在座,主席吃了。回到住地,主席对我说,这么好的饭有没有必要啊?没有必要嘛!我们的国家这么穷,搞得这么丰富干什么!你去交代一下,从明天开始,还按我们在家的标准去办。……后来到了沈阳,饭菜比哈尔滨安排得还好。主席很生气,接见干部时专门讲了这个事。他说: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p><p>遗憾的是,毛泽东的谆谆告诫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信请看《叶圣陶日记》中有关他在内蒙接受宴请的记载。七月三十一日:“夜间,当地领导人设宴款我人,菜甚好,有禽名飞龙,其肉视山鸡更嫩。有甲鱼,昨在哈尔滨尝食甲鱼,不意北边亦有之。”八月七日:“晚餐又丰盛之甚,得尝犴鼻,颇烂,有软骨。”九月六日:“初尝驼峰,其味略与鱼肚相似。又有发菜,亦称珍品。”九月十三日:“吃烤羊肉,又吃骆驼之蹄筋,为平生初尝。”以上这些豪宴,发生在一九六一年。这一年,正值中国不少地方的百姓缺吃少穿,生计艰难。民之困顿和官之奢侈反差如此之大,不能不让人扼腕。</p><p>或有人问,就这么一个祸国殃民的公款大吃大喝,尽管早已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可为什么从建国之初经半个世纪到如今,不但谬种不绝,而且愈演愈烈呢?我以为怕是得从体制上去找原因。一九九八年,我随西安市一个代表团去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市访问,该市市长对我们的“宴请”,居然是在大学的学生餐厅里吃自助餐。何以如此“小器”?在当地留学的一位中国学生对我说:“市长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哪怕一分一厘,议会也要严格审查,他根本没办法用公款大吃大喝。”中国的各级人代会,对各级官员在花钱上的审查,能严格到这种程度吗?</p><p>体制严管为主,再辅之以思想教育,杜绝公款大吃大喝的歪风,应该是不怎么困难的一件事。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们中国的香港特区)在这方面已有不少经验。而我们的问题是,在体制严管上做得太差。</p>
真的是体制的问题了
哎!我们的"父母官"为我们这些老百姓办事鞠躬尽瘁,事事为你老百姓着想!别人就吃得好点,晚上娱乐活动丰富点又怎么了!做为顺民应该举双手支持,不要太小气了呀![em01][em01][em01]
<p>体制来源于执政思维,执政思想,整体的国民意识.</p><p>最典型的是许世友,他是那种古代讲义气,忠君的典型,崇拜的是梁山好汉,但他确是一个活生生的的现代革命者.</p><p>过去的打下了江山就应该论功行赏,世代荣耀,世袭官位,当了官就有了一切,当官就是为了享受荣耀、为了捞钱、为了搞女人的思想在革命者脑中还是有很深的烙印,指靠他们建立起现代的民主制度,清廉政府,那是做梦.</p><p>这种封建的统治思想在目前的相当一批官员中,仍然相当严重。</p>
哎,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nbsp;民以食为天.
对,有话放在桌面上。
还有一种说法:<font color="#ff0000"><strong>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strong></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