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梵建交一波三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47:11
<p><a href="http://www.zaobao.com/yl/tx060510_501.html">http://www.zaobao.com/yl/tx060510_501.html</a> </p><h4>中梵建交一波三折 </h4><p></p><hr/>● 朱易(旧金山)<p></p><p>这次有关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任命主教引发的中国与梵蒂冈的争执,有些出乎观察家的意料之外。外界一直认为中梵就双方的建交正紧密磋商,而且看上去正顺利进行。 </p><p>  例如,天主教洛杉矶教区主教梅哈尼去年11月时就对《洛杉矶时报》记者表示,他对中梵建交非常乐观。当时他刚访问中国,从上海归来,并曾与上海圣彼得教堂的神父一同主持弥撒。 </p><p>  新上任的天主教教宗本笃十六也将中梵建交列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去年八月还破例召见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的28位神职人员。因此一般认为,中梵建交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地步。 </p><p>  但在今年3月,教宗本笃十六世第一次册立枢机主教时,观察家却发现中梵的距离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近。当时媒体称册立香港主教为枢机主教是最令人意外之事,而中国外交部也罕见地搬出了“政教分离”的说词来应对。显然事情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 </p><p>  这次中梵双方的争执显得有些奇怪。首先,爱国会长期以来都在任命主教上握有主动权,每次也得到教宗的同意,双方虽无正式沟通管道,似乎已经有了不成文的默契,但是这个默契却在双方接触更为紧密和频繁时,突然打破。 </p><p>   </p><p>中梵关系不进反退 </p><p>   </p><p>  其次,即使双方在人选上谈不拢,最多只在外交层面上发生冲突,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回旋留下余地。如今教宗出面,而且是最严厉的方式将新任主教开除,下一步连协商都不可能了。因此,爱国会已表示,日后可能不预先通知梵蒂冈有关主教的任命。果真如此,中梵关系不进反退,教宗连表面上的权利都丧失了。 </p><p>  中梵关系闹到如此,从现象上分析,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双方的误判,而造成误判的主要原因,很可能就出现在教宗本笃十六世身上。 </p><p>  本笃十六世以前任教宗首席神学顾问的身份升任教宗,是著名的神学上的保守派。从前任教宗排斥拉丁美洲教区的解放神学,反对美国教区的妇女任职和不允许同性恋者担任神父,就可以看出本笃十六世的保守神学立场。在本质上,他是很难在天主教视为基础的教宗权力和权威上有所妥协。而各地区主教的任命,正是体现这个原则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要他放弃主教任命中的主导权,恐怕是难上加难。难怪他指责爱国会的主教任命,有违“宗教自由”。 </p><p>  爱国会方面好像有点委屈,原因是他们向来都是这样任命主教,而且每次都在任命后才上报教宗。但这次的任命,从去年11月上报后,就一直没有得到教宗的回音。中国各教区主教出缺数目不少,教区如果没有主教,在天主教的结构下,是很难展开工作的。爱国会任命主教势在必行,只是他们并未准确判断出,教宗在主教任命这个象征教宗权力的神学立场底线在哪里。 </p><p>  今年3月香港教区主教的提升,其实是这次风波的第一个误判。教廷方面或许急于树立一个中梵关系正常化之后的主教任命模式,他们选择了香港,的确具备了政治智慧,但在人选上却有些失策。 </p><p>  中国为了整个国际外交的大局,或许急于与梵蒂冈关系正常化,但教廷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所显示的不可预测性,却是他们最大的忧虑。如果教廷能做到只图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不涉及政治,则中国从大局出发,或许很容易接受。但新任枢机主教偏偏又是政治色彩浓烈的人物,这叫北京如何相信教廷? </p><p>   </p><p>中印崛起使天主教面临挑战 </p><p>   </p><p>  本笃十六世之所以急于同中国复交,是因为他深知,中印两国的崛起,是本世纪天主教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教廷必须恢复对中国天主教徒的牧养,因为那是教宗的本职。 </p><p>  但是本笃十六世的保守神学背景,常常会让他偏离牧者的角色。例如本笃十六世就任教宗的第一次教宗文告,竟然是“神就是爱”,这让观察家大跌眼镜。通常教宗的文告都是有关神学议题,而“神就是爱”则更像教会牧者的证道。教宗如此做,只不过想矫枉过正,使他原有的神学色彩淡化。 </p><p>  又比如,教宗上任一年多以来,既没有让满怀希望的保守派欢呼,却又使盼望他能更为温和的左派教徒失望。观察家对他过去一年任期的表现,所下的评语是:“充满争议”。 </p><p>  因此,教宗很可能在任命中国教区主教上作出大转弯。针对中国八天内第三次任命主教这件事,教廷竟然却批准了。可以说,爱国会已经被教廷弄糊涂了,不知道教廷的标准是什么。而实际上,这正是教宗在扮演教会牧者和教会神学卫道士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所致。 </p><p>  如果中国能认识到教宗行事的矛盾和具争议性,或许就可减少误判,因而减少冲突。果真如此,中梵关系仍然会前景光明。 </p><p>·作者是经济分析师</p><p><a href="http://www.zaobao.com/yl/tx060510_501.html">http://www.zaobao.com/yl/tx060510_501.html</a> </p><h4>中梵建交一波三折 </h4><p></p><hr/>● 朱易(旧金山)<p></p><p>这次有关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任命主教引发的中国与梵蒂冈的争执,有些出乎观察家的意料之外。外界一直认为中梵就双方的建交正紧密磋商,而且看上去正顺利进行。 </p><p>  例如,天主教洛杉矶教区主教梅哈尼去年11月时就对《洛杉矶时报》记者表示,他对中梵建交非常乐观。当时他刚访问中国,从上海归来,并曾与上海圣彼得教堂的神父一同主持弥撒。 </p><p>  新上任的天主教教宗本笃十六也将中梵建交列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去年八月还破例召见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的28位神职人员。因此一般认为,中梵建交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地步。 </p><p>  但在今年3月,教宗本笃十六世第一次册立枢机主教时,观察家却发现中梵的距离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近。当时媒体称册立香港主教为枢机主教是最令人意外之事,而中国外交部也罕见地搬出了“政教分离”的说词来应对。显然事情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 </p><p>  这次中梵双方的争执显得有些奇怪。首先,爱国会长期以来都在任命主教上握有主动权,每次也得到教宗的同意,双方虽无正式沟通管道,似乎已经有了不成文的默契,但是这个默契却在双方接触更为紧密和频繁时,突然打破。 </p><p>   </p><p>中梵关系不进反退 </p><p>   </p><p>  其次,即使双方在人选上谈不拢,最多只在外交层面上发生冲突,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回旋留下余地。如今教宗出面,而且是最严厉的方式将新任主教开除,下一步连协商都不可能了。因此,爱国会已表示,日后可能不预先通知梵蒂冈有关主教的任命。果真如此,中梵关系不进反退,教宗连表面上的权利都丧失了。 </p><p>  中梵关系闹到如此,从现象上分析,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双方的误判,而造成误判的主要原因,很可能就出现在教宗本笃十六世身上。 </p><p>  本笃十六世以前任教宗首席神学顾问的身份升任教宗,是著名的神学上的保守派。从前任教宗排斥拉丁美洲教区的解放神学,反对美国教区的妇女任职和不允许同性恋者担任神父,就可以看出本笃十六世的保守神学立场。在本质上,他是很难在天主教视为基础的教宗权力和权威上有所妥协。而各地区主教的任命,正是体现这个原则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要他放弃主教任命中的主导权,恐怕是难上加难。难怪他指责爱国会的主教任命,有违“宗教自由”。 </p><p>  爱国会方面好像有点委屈,原因是他们向来都是这样任命主教,而且每次都在任命后才上报教宗。但这次的任命,从去年11月上报后,就一直没有得到教宗的回音。中国各教区主教出缺数目不少,教区如果没有主教,在天主教的结构下,是很难展开工作的。爱国会任命主教势在必行,只是他们并未准确判断出,教宗在主教任命这个象征教宗权力的神学立场底线在哪里。 </p><p>  今年3月香港教区主教的提升,其实是这次风波的第一个误判。教廷方面或许急于树立一个中梵关系正常化之后的主教任命模式,他们选择了香港,的确具备了政治智慧,但在人选上却有些失策。 </p><p>  中国为了整个国际外交的大局,或许急于与梵蒂冈关系正常化,但教廷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所显示的不可预测性,却是他们最大的忧虑。如果教廷能做到只图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不涉及政治,则中国从大局出发,或许很容易接受。但新任枢机主教偏偏又是政治色彩浓烈的人物,这叫北京如何相信教廷? </p><p>   </p><p>中印崛起使天主教面临挑战 </p><p>   </p><p>  本笃十六世之所以急于同中国复交,是因为他深知,中印两国的崛起,是本世纪天主教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教廷必须恢复对中国天主教徒的牧养,因为那是教宗的本职。 </p><p>  但是本笃十六世的保守神学背景,常常会让他偏离牧者的角色。例如本笃十六世就任教宗的第一次教宗文告,竟然是“神就是爱”,这让观察家大跌眼镜。通常教宗的文告都是有关神学议题,而“神就是爱”则更像教会牧者的证道。教宗如此做,只不过想矫枉过正,使他原有的神学色彩淡化。 </p><p>  又比如,教宗上任一年多以来,既没有让满怀希望的保守派欢呼,却又使盼望他能更为温和的左派教徒失望。观察家对他过去一年任期的表现,所下的评语是:“充满争议”。 </p><p>  因此,教宗很可能在任命中国教区主教上作出大转弯。针对中国八天内第三次任命主教这件事,教廷竟然却批准了。可以说,爱国会已经被教廷弄糊涂了,不知道教廷的标准是什么。而实际上,这正是教宗在扮演教会牧者和教会神学卫道士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所致。 </p><p>  如果中国能认识到教宗行事的矛盾和具争议性,或许就可减少误判,因而减少冲突。果真如此,中梵关系仍然会前景光明。 </p><p>·作者是经济分析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