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时报:丛飞拷问中国教育医疗体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8:58:34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亚洲时报:丛飞拷问中国教育医疗体制 </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5-06<font></font></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MARGIN: 1px 7px 3px 4px;"><tbody><tr><td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5/6/100137084.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亚洲时报》认为:中国的教育医疗改革失败暴露无遗。</td></tr></tbody></table>  中评社香港讯/泰国《亚洲时报》5月4日载文《丛飞拷问中国两大体制:教育医疗改革失败暴露无遗》,摘要如下:&nbsp; <br/><br/>  最近,一名身无公职又负债累累的普通中国公民过世,却掀动中国全国上下关怀。数以千计百姓涌到殡仪馆送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专门发出学习指示,国务院民政部长和团中央第一书记亲发唁电。然而,热闹过后又如何? <br/><br/>  连中共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4月25日也不敢不率领全市领导为歌星兼慈善家丛飞告别,殡仪馆外伫立数千自发到场民众,场面极度感人。长居深圳的丛飞,在全中国榜排不上前列,他的知名度来自10年来捐款300百万元捐助170多名贫困生,以及他身后又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了出去的事件,感动了无数的国人。 <br/><br/>  不过丛飞的举动包括他生病后无钱治疗的一系列事件,其实暴露了中国目前教育制度和医疗制度的不健全,也暴露了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失败。 <br/><br/>  丛飞原是东北一个不是太富裕的小县城的农家孩子,后来上了大学,并且还在深圳生活了10几年直到他去世。但在2005年秋天之前,他的户口还在东北,虽然他在深圳还买了一个58平方米的房子,他还不能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深圳人”。不能算做深圳人,那他就不能参加深圳的医保和享受深圳医疗的一切福利。 <br/><br/>  “老家更是多年不回去,回去了也是住上几天就回南方”的丛飞也不可能在其家乡参加医保,于是作为一个没有单位和没有户籍的“南漂一族”,在其患病后就到了“拿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甚至只能出院回家等死”的窘境。最后,还是北京的中国慈善总会给他出钱治疗。深圳当地政府当时也送给了丛飞一个“花几十万也买不来的”深圳户口。可惜的是丛飞也就用了这个户口当了大半年的“深圳人”,那户口就永远失去了作用。 <br/><br/>  “身后的这些事件其实对一个死去的人,已经不是那么太重要了,重要的是,如果丛飞很早前就拥有深圳户口,很早前就可以买上深圳的医保,他就不会有病时挺一挺,而期望能省下药费再捐给那些等钱的孩子们,也许他的胃病就不可能转化为癌症了。”丛飞的一个朋友说。 <br/><br/>  其实“小病扛、大病拖、重病等着见阎王”正是国人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失败下的真实写照,丛飞只不过是他们中小小的一分子。 <br/><br/>  《中国青年报》去年7月29日报导,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接受专访时说:“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葛所领导的课题组日前公布了有关中国医改的课题报告,报告对医改的总体评价是:既不公平,效率又低下。报告的基本结论是以往医疗领域市场化、商业化的改革导致中国医疗改革的失败,由此强调政府的责任和计画。 <br/><br/>  而中国目前的医疗卫生制度,虽然主流方向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推行政府调控,但是其结果并非如想像的那么完美,医疗领域除了有市场失灵,同时还存在政府失灵。 <br/><br/>  医疗领域的改革为什么缺少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和有效的政府管理? <br/><br/>  中国国情问题研究专家王绍光教授2003年发表文章认为,这与政府对经济增长和市场的迷信有极大关系。 <br/><br/>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把“发展”理解成社会的全面进步,当然没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他一切都可以让步,甚至可以牺牲,这自然包括公共卫生。 <br/><br/>  另外,中国在很多时候很多领域都存在着对市场的迷信(卫生领域也不例外)。医改包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医疗机构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三部分内容,在所有这些改革背后,都有一个未加言明的假设:市场可以提高包括医疗卫生资源在内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实际上,这个假设是难以成立的。在公共卫生领域,人们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而医疗领域的特征则是供需双方的资讯不对称。所以,即使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这个领域也充满了“市场失灵”。 <br/><br/>  “丛飞不是什么大富翁,但他将自己11年间赚下的300多万元都无偿捐献给了几百个上不起学的孩子。如果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改革没有失败的话,又为什么要丛飞以一己之力去做那些国家和集体或大富翁们才应该去做的事件。” <br/><br/>  有论者就“中国教育改革是否彻底失败”这一话题在今年2月24日在中国一着名论坛上发表了如下观点: <br/><br/>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使教育更加公平,使全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此提高我们国家公民的素质。但现在的改革恰恰相反,经过改革,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加垄断在少数重点学校手中,垄断在城市学校手中,而承担众多学生教育任务的广大农村学校却举步维艰,陷入困境,农民因教育致贫成为现在的一大贫困原因,农村辍学现象十分严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中国的发展。 <br/><br/>  素质教育推进陷入困境。教育改革目的之一是推进素质教育,但是评价体系和考试体系不改变,人们的思想跟不上,社会硬体跟不上,注定素质教育不可能成功。 <br/><br/>  中国教育改革最大的特点是市场化,一切都围绕着金钱利益进行,并带来无穷的后患。这是最大的问题。</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亚洲时报:丛飞拷问中国教育医疗体制 </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5-06<font></font></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MARGIN: 1px 7px 3px 4px;"><tbody><tr><td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5/6/100137084.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亚洲时报》认为:中国的教育医疗改革失败暴露无遗。</td></tr></tbody></table>  中评社香港讯/泰国《亚洲时报》5月4日载文《丛飞拷问中国两大体制:教育医疗改革失败暴露无遗》,摘要如下:&nbsp; <br/><br/>  最近,一名身无公职又负债累累的普通中国公民过世,却掀动中国全国上下关怀。数以千计百姓涌到殡仪馆送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专门发出学习指示,国务院民政部长和团中央第一书记亲发唁电。然而,热闹过后又如何? <br/><br/>  连中共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4月25日也不敢不率领全市领导为歌星兼慈善家丛飞告别,殡仪馆外伫立数千自发到场民众,场面极度感人。长居深圳的丛飞,在全中国榜排不上前列,他的知名度来自10年来捐款300百万元捐助170多名贫困生,以及他身后又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了出去的事件,感动了无数的国人。 <br/><br/>  不过丛飞的举动包括他生病后无钱治疗的一系列事件,其实暴露了中国目前教育制度和医疗制度的不健全,也暴露了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失败。 <br/><br/>  丛飞原是东北一个不是太富裕的小县城的农家孩子,后来上了大学,并且还在深圳生活了10几年直到他去世。但在2005年秋天之前,他的户口还在东北,虽然他在深圳还买了一个58平方米的房子,他还不能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深圳人”。不能算做深圳人,那他就不能参加深圳的医保和享受深圳医疗的一切福利。 <br/><br/>  “老家更是多年不回去,回去了也是住上几天就回南方”的丛飞也不可能在其家乡参加医保,于是作为一个没有单位和没有户籍的“南漂一族”,在其患病后就到了“拿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甚至只能出院回家等死”的窘境。最后,还是北京的中国慈善总会给他出钱治疗。深圳当地政府当时也送给了丛飞一个“花几十万也买不来的”深圳户口。可惜的是丛飞也就用了这个户口当了大半年的“深圳人”,那户口就永远失去了作用。 <br/><br/>  “身后的这些事件其实对一个死去的人,已经不是那么太重要了,重要的是,如果丛飞很早前就拥有深圳户口,很早前就可以买上深圳的医保,他就不会有病时挺一挺,而期望能省下药费再捐给那些等钱的孩子们,也许他的胃病就不可能转化为癌症了。”丛飞的一个朋友说。 <br/><br/>  其实“小病扛、大病拖、重病等着见阎王”正是国人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失败下的真实写照,丛飞只不过是他们中小小的一分子。 <br/><br/>  《中国青年报》去年7月29日报导,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接受专访时说:“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葛所领导的课题组日前公布了有关中国医改的课题报告,报告对医改的总体评价是:既不公平,效率又低下。报告的基本结论是以往医疗领域市场化、商业化的改革导致中国医疗改革的失败,由此强调政府的责任和计画。 <br/><br/>  而中国目前的医疗卫生制度,虽然主流方向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推行政府调控,但是其结果并非如想像的那么完美,医疗领域除了有市场失灵,同时还存在政府失灵。 <br/><br/>  医疗领域的改革为什么缺少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和有效的政府管理? <br/><br/>  中国国情问题研究专家王绍光教授2003年发表文章认为,这与政府对经济增长和市场的迷信有极大关系。 <br/><br/>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把“发展”理解成社会的全面进步,当然没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他一切都可以让步,甚至可以牺牲,这自然包括公共卫生。 <br/><br/>  另外,中国在很多时候很多领域都存在着对市场的迷信(卫生领域也不例外)。医改包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医疗机构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三部分内容,在所有这些改革背后,都有一个未加言明的假设:市场可以提高包括医疗卫生资源在内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实际上,这个假设是难以成立的。在公共卫生领域,人们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而医疗领域的特征则是供需双方的资讯不对称。所以,即使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这个领域也充满了“市场失灵”。 <br/><br/>  “丛飞不是什么大富翁,但他将自己11年间赚下的300多万元都无偿捐献给了几百个上不起学的孩子。如果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改革没有失败的话,又为什么要丛飞以一己之力去做那些国家和集体或大富翁们才应该去做的事件。” <br/><br/>  有论者就“中国教育改革是否彻底失败”这一话题在今年2月24日在中国一着名论坛上发表了如下观点: <br/><br/>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使教育更加公平,使全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此提高我们国家公民的素质。但现在的改革恰恰相反,经过改革,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加垄断在少数重点学校手中,垄断在城市学校手中,而承担众多学生教育任务的广大农村学校却举步维艰,陷入困境,农民因教育致贫成为现在的一大贫困原因,农村辍学现象十分严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中国的发展。 <br/><br/>  素质教育推进陷入困境。教育改革目的之一是推进素质教育,但是评价体系和考试体系不改变,人们的思想跟不上,社会硬体跟不上,注定素质教育不可能成功。 <br/><br/>  中国教育改革最大的特点是市场化,一切都围绕着金钱利益进行,并带来无穷的后患。这是最大的问题。</td></tr></tbody></table>
沙发。支持楼主。其实我是上海人,但是我觉得就是像我这样有上海户口的人大病也是看不起的!!!
<p>《亚洲时报》又是在炒冷饭,说一些别人已经说了的废话。</p><p>医疗改革是全世界都头痛的问题。</p><p>像美国就是,医疗费暴贵,穷人买不起医疗保险,有点小病就只能硬挺过去。</p><p>至于教育问题,现在政府正在考虑义务教育全免费,甚至学校不能以任何借口向学生收任何费用。能做到这一点已经不错了。</p>
<p>全世界都头痛,中国的头是不是就可以更痛了呢?</p><p>在美国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比例是多少?在中国是多少?</p>
不需要拷问,教育医疗体制早就招了[em06]
<p>无语问苍天……</p>[em06]
丛飞已去,为何总和一些痼疾联系在一起。难道一个死去的人还要为活人付费吗。只盼走好,勿要牵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ifc</i>在2006-5-7 22:05:00的发言:</b><br/><p>《亚洲时报》又是在炒冷饭,说一些别人已经说了的废话。</p><p>医疗改革是全世界都头痛的问题。</p><p>像美国就是,医疗费暴贵,穷人买不起医疗保险,有点小病就只能硬挺过去。</p><p>至于教育问题,现在政府正在考虑义务教育全免费,甚至学校不能以任何借口向学生收任何费用。能做到这一点已经不错了。</p></div><p>你为什么不拿古巴比,古巴的医院既便宜又技术高超,连欧洲人美国人都跑到古巴作手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