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在大陸檔次拉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08:02
<font color="#2d7d2d" size="1">於慧堅我的第一本台胞證是大學畢業隔年、陪父親返鄉探親時辦的。當時在台北交了身分證影本和照片,旅行社把申請文件送到香港,幾天以後拿到我手中的台胞證,姓氏欄的「於」被改成了簡體的干勾「于」。承辦人員解釋說,「簡體字就是這樣寫的。」<br/><br/><big>拿著分明不是自己名字的證件,幾年後我開始頻繁進出大陸工作,尷尬、麻煩也接踵而至。</big><br/><br/><big>三年前舊台胞證到期後,我終於替自己「正名」了。不過,尷尬、麻煩卻未因此了斷,現實上還是常常遭遇一些讓我欲哭無淚、生氣又無從發洩的情況。比如說,搭大陸國內線飛機,核對證件名字的時候,就被視為「可疑分子」,左審右問;又比如說,去銀行領錢,櫃台小姐質疑,帳戶本子寫的「于」不是「於」。</big><br/><br/><big>「以前你們開戶的人說,這是簡體字,」我沒好氣地說,「那個人說,電腦打不出『於』,因為已經改成『于』;而且,我前幾次在櫃台領,都沒問題呀?」</big><br/><br/><big>「不可能,姓是不能改的呀!電腦裡有這個字,怎麼會打不出來!?」她擺出一副絕不馬虎、依法辦事的樣子,「以前是誰讓你提錢的我不管,總之和台胞證名字不一樣,我沒辦法替你辦。」</big><br/><br/><big>「@$#&*!」怎麼辦?誰叫自己把錢放在大陸銀行?既然在人屋簷下,也只能隱忍不發。幾天後乖乖跑到當時開戶的地點,把舊戶頭給結清,再用新的證件重新開戶,折騰上大半天。</big><br/><br/><big>不久前,某大陸學者一番「聯合國將於二○○八年後正式廢除繁體字」的言論,中文的簡、繁體字之爭不啻於在海外華人世界投下一顆「重磅炸彈」,也再度勾起我的「新仇舊恨」。和一位上海<span class="sbody">(<a href="http://tw.rd.yahoo.com/referurl/srch2/news/*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news?p=%A4W%AE%FC&amp;ei=big5">新聞</a>、<a href="http://tw.rd.yahoo.com/referurl/srch2/news/*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p=%A4W%AE%FC&amp;ei=big5">網站</a>)</span>來的老師談及此事,他眉飛色舞地對我說,「其實我的下一階段願望,就是要推動恢復繁體字。」</big><br/><br/><big>一九四九年前的中國貧窮、文盲多,五○年代中共政府分階段公布了「簡化字表」,開始推廣簡體字。不過,有些簡體字簡化過了頭,面目全非,完全失去了漢字原有的結構意義。</big><br/><br/><big>「第三批推出的簡體字裡,把『展』保留了上面的『尸』,下面全部不要了,簡寫成一橫,這像什麼字呀,後來被指責為『屍橫遍野』,」這位向來思想開明的老師說,「幸好這批字後來作廢了。」</big><br/><br/><big>完全自學而能讀、能寫繁體字的他,一邊讓我即興考他幾個筆畫繁複的「龍」、「濤」等字,一邊侃侃談及他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現在經濟發展了,識字率已經達到九成,文字就不應只是粗俗簡陋的符號,而要更多去強調其文化價值。</big><br/><br/><big>會寫繁體字讓他有強烈的文化優越感,「像『門』這個字,兩邊應該是對稱的,簡體字的門卻被改成上面一點,看不到中華文化的傳承;」他侃侃而談道,「『馬』本來是四隻腳在跑,是很形象的字,簡體卻把這四個點改成橫一豎,雖然不難看,卻少了那種傳神動態的感覺」。</big><br/><br/><big>簡、繁體字文化位階的高低有待學術論辯,不過,即使在大力推行簡體字的年代,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等中共元老無論在書法還是日常文書往來,依然對繁體字情有獨鍾。在日漸開放多元的大陸社會的今天,更有越來越多人樂用繁體字來顯示自己的「檔次」和「品位」。學電影的卡文說,廣告、媒體的圈子裡,就很流行用繁體字來印自己的名片,「這樣顯得比較有文化底蘊」。一度自行創業的卡文也做了繁體字名片,他覺得繁體字的筆畫比較繁複,「做公司的LOGO看起來方方正正的,特別好看。」</big><br/><br/></font><font color="#2d7d2d" size="1">於慧堅我的第一本台胞證是大學畢業隔年、陪父親返鄉探親時辦的。當時在台北交了身分證影本和照片,旅行社把申請文件送到香港,幾天以後拿到我手中的台胞證,姓氏欄的「於」被改成了簡體的干勾「于」。承辦人員解釋說,「簡體字就是這樣寫的。」<br/><br/><big>拿著分明不是自己名字的證件,幾年後我開始頻繁進出大陸工作,尷尬、麻煩也接踵而至。</big><br/><br/><big>三年前舊台胞證到期後,我終於替自己「正名」了。不過,尷尬、麻煩卻未因此了斷,現實上還是常常遭遇一些讓我欲哭無淚、生氣又無從發洩的情況。比如說,搭大陸國內線飛機,核對證件名字的時候,就被視為「可疑分子」,左審右問;又比如說,去銀行領錢,櫃台小姐質疑,帳戶本子寫的「于」不是「於」。</big><br/><br/><big>「以前你們開戶的人說,這是簡體字,」我沒好氣地說,「那個人說,電腦打不出『於』,因為已經改成『于』;而且,我前幾次在櫃台領,都沒問題呀?」</big><br/><br/><big>「不可能,姓是不能改的呀!電腦裡有這個字,怎麼會打不出來!?」她擺出一副絕不馬虎、依法辦事的樣子,「以前是誰讓你提錢的我不管,總之和台胞證名字不一樣,我沒辦法替你辦。」</big><br/><br/><big>「@$#&*!」怎麼辦?誰叫自己把錢放在大陸銀行?既然在人屋簷下,也只能隱忍不發。幾天後乖乖跑到當時開戶的地點,把舊戶頭給結清,再用新的證件重新開戶,折騰上大半天。</big><br/><br/><big>不久前,某大陸學者一番「聯合國將於二○○八年後正式廢除繁體字」的言論,中文的簡、繁體字之爭不啻於在海外華人世界投下一顆「重磅炸彈」,也再度勾起我的「新仇舊恨」。和一位上海<span class="sbody">(<a href="http://tw.rd.yahoo.com/referurl/srch2/news/*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news?p=%A4W%AE%FC&amp;ei=big5">新聞</a>、<a href="http://tw.rd.yahoo.com/referurl/srch2/news/*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p=%A4W%AE%FC&amp;ei=big5">網站</a>)</span>來的老師談及此事,他眉飛色舞地對我說,「其實我的下一階段願望,就是要推動恢復繁體字。」</big><br/><br/><big>一九四九年前的中國貧窮、文盲多,五○年代中共政府分階段公布了「簡化字表」,開始推廣簡體字。不過,有些簡體字簡化過了頭,面目全非,完全失去了漢字原有的結構意義。</big><br/><br/><big>「第三批推出的簡體字裡,把『展』保留了上面的『尸』,下面全部不要了,簡寫成一橫,這像什麼字呀,後來被指責為『屍橫遍野』,」這位向來思想開明的老師說,「幸好這批字後來作廢了。」</big><br/><br/><big>完全自學而能讀、能寫繁體字的他,一邊讓我即興考他幾個筆畫繁複的「龍」、「濤」等字,一邊侃侃談及他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現在經濟發展了,識字率已經達到九成,文字就不應只是粗俗簡陋的符號,而要更多去強調其文化價值。</big><br/><br/><big>會寫繁體字讓他有強烈的文化優越感,「像『門』這個字,兩邊應該是對稱的,簡體字的門卻被改成上面一點,看不到中華文化的傳承;」他侃侃而談道,「『馬』本來是四隻腳在跑,是很形象的字,簡體卻把這四個點改成橫一豎,雖然不難看,卻少了那種傳神動態的感覺」。</big><br/><br/><big>簡、繁體字文化位階的高低有待學術論辯,不過,即使在大力推行簡體字的年代,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等中共元老無論在書法還是日常文書往來,依然對繁體字情有獨鍾。在日漸開放多元的大陸社會的今天,更有越來越多人樂用繁體字來顯示自己的「檔次」和「品位」。學電影的卡文說,廣告、媒體的圈子裡,就很流行用繁體字來印自己的名片,「這樣顯得比較有文化底蘊」。一度自行創業的卡文也做了繁體字名片,他覺得繁體字的筆畫比較繁複,「做公司的LOGO看起來方方正正的,特別好看。」</big><br/><br/></font>
叶公好龙&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 14:14:23编辑过]
<p>不会吧,电脑可以打出“於”的,我现在用的微软拼音,显然已经打出来了。</p><p>另外智能abc的最后一屏、全拼第6屏都有这个字。</p><p>如果人家用的五笔,我就不知道有没有了。</p><p>另外,繁体字和简体字从来就没有什么档次之分,只有应用范围和领域的不同。</p>
就像倭寇们学我们舞文弄墨的时候喜欢用我们的文字一样,中国人舞文弄墨的时候喜欢用繁体字.
档次最高,最有文化品位的是篆体文,蝌蚪文吧,用蝌蚪文印名片不是更好吗
“於”字的事情很明显是登记人员偷懒和无知到导致的故事
<p>以文革时期的变态简化字来否定现在的简化字?&nbsp; </p><p>认为简化字没有保留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本身确实证明了自己没有保留中国文化 因为连简化字的来历都不知道</p>
我父亲学写书法也都是繁体...我也是学习美术的...从美感上确实繁体要比简体好一些...以前也是书写麻烦才提倡检体...现在都是电脑了...我想还是恢复繁体吧...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wwlicefox</i>在2006-5-2 21:47:00的发言:</b><br/>我父亲学写书法也都是繁体...我也是学习美术的...从美感上确实繁体要比简体好一些...以前也是书写麻烦才提倡检体...现在都是电脑了...我想还是恢复繁体吧...</div><p>关键繁体字看起来也比较累:)</p>
<p>打印出来也比较费墨</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wwlicefox</i>在2006-5-2 21:47:00的发言:</b><br/>我父亲学写书法也都是繁体...我也是学习美术的...从美感上确实繁体要比简体好一些...以前也是书写麻烦才提倡检体...现在都是电脑了...我想还是恢复繁体吧...</div><p></p><p>呵呵,电脑里面的繁体可绝不比简体漂亮。几十笔挤到九号字那么点小框里,怎么填得下?倒是简体漂亮多了,不信可以找到个台湾网页看看。</p><p>费不费力倒不是什么问题,台湾同胞看简体字绝对不比我们看繁体(正体)轻松。</p>
如果只是从累和经济角度来抛弃繁体...这样不是很好吧...原汁原味的展现中国的文字不是更好吗?年初的时候.韩国恢复汉字在韩语中的使用...我想恢复的也是繁体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3 11:42:32编辑过]
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讲繁体字更接近象形文字,接近图形化.观赏起来比较美观!但简体字更能被大众接受,阅读起来更方便`!
<p>追求原汁原味的话不如直接用甲骨文吧</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和平是打出来的</i>在2006-5-2 23:25:00的发言:</b><br/><p>追求原汁原味的话不如直接用甲骨文吧</p></div><p>兄台高见</p><p>[em17][em17][em17]</p><p>&nbsp;</p><p>个人认为要恢复繁体字的人要么是傻B要么就是其心可诛.</p><p>&nbsp;</p><p>弱弱的问:古人为啥要把甲古文演变到繁体字啊?</p>
文字是要适应大众的需求的,为了让大部分人民学习文字更方便,把汉字简化就是正确的。
<p>文字一大功能就是文化知识的传播,简体无疑利于传播,成本也低很多。如果说繁体本身包含了一部分历史文化在里面,这是保留繁体的一个主要诉求,但是从面向未来来说,文字是用于新创造的思想和知识的描述的,这个相对历史的那部分来讲应该更重要和现实一些。</p><p>我想,如果我们能够用简体字或者繁体字,陈述、创造世界最先进的思想和革命性的理论,那么我们可能不会在乎繁体字包含的那部分历史文化了,至少不用把他体现在字面上,字面的历史痕迹的保留,仅仅因为它创造的时候思路是那样,这个信息并不一定非要一直保留在字面上,而且,简体字来自繁体,世界上不会有第二种文字会导致演化成我们现在的简体字,所以繁体还是会有它的历史地位的。</p><p>台湾人看简体也会比较累,可能是这样,但是一个汉字初学者,接受汉字的速度简体肯定快于繁体。</p>
以后俺就用甲骨文,省得别人说俺没有文化。
<p>有时候看字都不会注意是繁体还是简体,WW那么在意是因为他们看不懂简体字。</p><p>不过怎么感觉这口气仿佛繁体字是WW发明的一样???</p>
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潮流中,文字是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再发展到如今的简体字,要说代表中国文字底蕴的怎么排也轮不到繁体字吧.要改干脆都用甲骨文好了,不行也可以用金文,石鼓文啊,干吗要用繁体字
所谓的繁简之争,只不过是台湾人感觉到自身的文化危机,台湾社会的边缘化吧了.
<p>WW能够用来YY的东西越来越少了.</p><p>大陆有几个人不认识不会写繁体字?</p>
这些ww就知道yy,没脑子的人也爱附风雅,既然十几亿人都习惯简体了,那就是标准和习惯!
<p>繁简(正简)之争的问题由来已久,民国时就开始了。我小时候的初中语文课本后面就提出了逐步简化,一直到实现拉丁化的目标。不过到了高中课本,又说了半天方块字的好久,得出的结论大约是不拉丁化了吧。</p><p>繁体某些字确实要比简体漂亮,而且简体很多字没有简化好,有许多不同音又不同意的字合并了也确实不合适(我虽说看繁体字的文章绝对能看懂,但是我是绝不敢写的,一写绝对是错别字连天,很多简体字里的多义字在繁体字中是两个甚至三个四个字)。</p><p>从汉字演化的历史上来看,汉字也确实有繁化的倾向。例如“礼”字其实是古字,“禮”反倒较新,不一而足。</p><p>站在我个人的立场上来看,是绝不赞成恢复繁体字的,不过站在纯客观的角度上来看,倒也不是说繁体字一方没有一点道理。</p>
行书,楷书 ---- 都可共存
<p>要用繁体字做历史政治考卷同学们就累死了!!</p><p></p>
门字绝对是与时俱进的。本来门是对称的,现在门上加了一个点,就是在门上加了一个脸盆的意思。抗日战争的时候,八路都是这样干的。
  人家加的那是脸盆吗?那是炸药!
管它加什么?反正能给敌人痛击就成!对了,在文革中,教师的上面加的是板擦或者笤帚之类的东西。所以我认为,这个门字还是挺有意思的。
俺就喜欢简体字
<p>写这个东东的人搞清楚简化字的目的再说</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4 20:01:5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