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启动“破冰之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40:42
<p>2006年03月30日 20时56分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来源:<a href="http://www.xinhua.org/"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ue;">新华网</a></p><p style="TEXT-INDENT: 2em;">记者闵捷吴晶白瀛 </p><p style="TEXT-INDENT: 2em;">30日在京落幕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透露出将在全国推广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消息,令中国文化界欣喜地看到了扭转“文化赤字”局面的希望。 </p><p style="TEXT-INDENT: 2em;">据介绍,3年前启动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将从目前的9个省市扩展至全国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单位也将在目前的35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艺院团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具体步骤将于近日在各地上报计划后确定。 </p><p style="TEXT-INDENT: 2em;">有学者认为,2006年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破冰之年”,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将极大释放文化生产力。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将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随着文化界期盼已久的文化体制改革大幕的开启,一系列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极大地释放文化生产力,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振聋发聩地提出了“文化赤字”的说法: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的“入超”。他说,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也就无法出口中国的思想观念,中国自然就成了“硬件加工厂”。 </p><p style="TEXT-INDENT: 2em;">据统计,2004年中国出口了700多万册(份)书报,只占国内当年书报刊出版总量的0.16‰。同年,中国向美国输出了14种版权,而从美国引进的版权达4068种,进出比为290比1;中国从人口只有316万的新加坡引进版权则达156种,而输出仅30种,进出比为5:1。 </p><p style="TEXT-INDENT: 2em;">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旧有的文化体制束缚了艺术生产者的手脚,阻碍了文化资源的优化组合,致使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相应的输出制度严重缺乏。“因此,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也恰逢其时。” </p><p style="TEXT-INDENT: 2em;">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开放演出和文化市场,提出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对外文化发展战略。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化体制改革将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 </p><p style="TEXT-INDENT: 2em;">去年9月新修订实施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外商和国内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合资的方式参与戏剧演出和剧院管理。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举行的同期,第一家中外合资演出公司宣告在京成立,将在中国引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剧院管理模式。 </p><p style="TEXT-INDENT: 2em;">陈少峰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和普遍做法。美国包括影视、音像制品在内的视听产品的出口,已超过航天工业而跃居首位。文化体制改革解放的是文艺生产力,同时也将释放中国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从而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将增长至7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要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推动文化观念、文化内容、文化形式和文化科技的全面进步,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知名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幅度提高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p><p>2006年03月30日 20时56分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来源:<a href="http://www.xinhua.org/"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ue;">新华网</a></p><p style="TEXT-INDENT: 2em;">记者闵捷吴晶白瀛 </p><p style="TEXT-INDENT: 2em;">30日在京落幕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透露出将在全国推广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消息,令中国文化界欣喜地看到了扭转“文化赤字”局面的希望。 </p><p style="TEXT-INDENT: 2em;">据介绍,3年前启动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将从目前的9个省市扩展至全国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单位也将在目前的35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艺院团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具体步骤将于近日在各地上报计划后确定。 </p><p style="TEXT-INDENT: 2em;">有学者认为,2006年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破冰之年”,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将极大释放文化生产力。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将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随着文化界期盼已久的文化体制改革大幕的开启,一系列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极大地释放文化生产力,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振聋发聩地提出了“文化赤字”的说法: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的“入超”。他说,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也就无法出口中国的思想观念,中国自然就成了“硬件加工厂”。 </p><p style="TEXT-INDENT: 2em;">据统计,2004年中国出口了700多万册(份)书报,只占国内当年书报刊出版总量的0.16‰。同年,中国向美国输出了14种版权,而从美国引进的版权达4068种,进出比为290比1;中国从人口只有316万的新加坡引进版权则达156种,而输出仅30种,进出比为5:1。 </p><p style="TEXT-INDENT: 2em;">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旧有的文化体制束缚了艺术生产者的手脚,阻碍了文化资源的优化组合,致使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相应的输出制度严重缺乏。“因此,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也恰逢其时。” </p><p style="TEXT-INDENT: 2em;">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开放演出和文化市场,提出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对外文化发展战略。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化体制改革将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 </p><p style="TEXT-INDENT: 2em;">去年9月新修订实施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外商和国内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合资的方式参与戏剧演出和剧院管理。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举行的同期,第一家中外合资演出公司宣告在京成立,将在中国引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剧院管理模式。 </p><p style="TEXT-INDENT: 2em;">陈少峰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和普遍做法。美国包括影视、音像制品在内的视听产品的出口,已超过航天工业而跃居首位。文化体制改革解放的是文艺生产力,同时也将释放中国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从而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将增长至7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要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推动文化观念、文化内容、文化形式和文化科技的全面进步,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知名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幅度提高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p>
李长春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按照党中央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p><p>  李长春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要全面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要不断深化对文化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发展目的的认识,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p><p>  李长春指出,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当前,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高度重视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推动文化观念、文化内容、文化形式和文化科技的全面进步,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知名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幅度提高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p><p>  李长春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用改革凝聚人心,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充分考虑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革。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改革措施的配套协调,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要认真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加强典型示范,为全面推开改革提供有益借鉴。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投身文化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p><p>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作了总结,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他指出,要以激发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以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重点,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为重点,不断完善文化领域的宏观调控;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他强调,要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稳妥把握,善于从战略上思考、从整体上谋划,把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开、引向深入。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加强改革措施的配套协调,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统一起来,以改革促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 </p><p>  国务委员陈至立作总结讲话,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p><p>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出席会议。 </p><p>  浙江、深圳等试点地区以及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等试点单位负责人在大会上发言。 </p><p>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长和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中央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同志和试点地区试点单位代表等参加会议。</p>
  <font color="#ff0000">李长春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font>……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6-4-16 14:50:00的发言:</b><br/>  <font color="#ff0000">李长春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font>……</div><p>对于 中宣部 领导的文化体制改革,大家最好不要抱太大希望。</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utoo</i>在2006-4-17 11:46: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6-4-16 14:50:00的发言:</b><br/>  <font color="#ff0000">李长春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font>……</div><p>对于 中宣部 领导的文化体制改革,大家最好不要抱太大希望。</p></div><p></p>我想也不会有什么人对他抱有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