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评中共五大名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0:55:38
<p>中共五大名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在中共高级将领名将之中,彭德怀、粟裕,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等五人是最为出类拔萃的,他们的战区环境不同,战区的重要性不同,各自的性格不同,造成指挥作战的方法和各自战绩有些区别,但这些区别是不能确定这几位高级将领的指挥水平高低的。指挥艺术和作战功劳方面各有千秋。并不能说哪个能干很多而哪个又差很多。<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彭德怀元帅<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彭德怀,1898年生,湖南湘潭人,北伐战争期间在湘军当团长,1928年率部平江起义。</p><p>&nbsp;&nbsp; 红军时期是的红三军团总指挥,辉煌是曾攻占长沙。<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 抗日战争期间,彭德怀是八路军副总指挥,实际负责八路军的战斗指挥。组织指挥百团大战,<br/>&nbsp;&nbsp;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调集二十万主力进攻延安,延安只有两万多人。而且装备差,彭德怀用这两万多人与胡宗南二十万大军对抗,经青化贬、羊马河、蟠龙、3战3捷歼敌1.4万,稳定局势,榆林、沙家店战役歼敌1万、宜川围点打援歼敌3万等战役,西府战役歼敌2.1万,冬季战役等3战歼敌6万。到1948年中旬,解放军扭转态势,收复延安,到1948年底,部队发展到7个纵队15.5万人。</p><p>&nbsp; 1949年初编为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与华北调入的第十八兵团第十九兵团形成强大的第一野战军。收复整个西北。在陕中战役炮吃马歼敌4万,扶眉战役歼灭4.5万,兰州战役歼敌4.2万,宁夏战役歼敌4.2万,河西战役歼敌4.2万, 并出兵新疆。</p><p>&nbsp; 解放战争中彭德怀歼敌51万。</p><p>&nbsp;&nbsp; 彭德怀在整个解放战争开始时手上的兵力是各大野战军中人数最少,装备最差,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最悬殊、地理环境最恶劣的一支部队。仗能够打成这样,并形成席卷西北之势确实非常不容易。<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入朝与美军作战,创造了解放军以弱胜强、打败强大美军的新纪录。经典战例是第二次战役。彭德怀在第一次战役后,故意示弱于美军,待美军进入袋形阵地后,发起进攻,,战役中多次围住了美军的重兵集团,只是由于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致使美军又多次得逃脱。一举将美军赶至三八线附近。</p><p>&nbsp;&nbsp; 彭德怀指挥作战的特点是勇猛顽强,豪气冲天,而且也极其善于灵活指挥,避实就虚,以少胜多,经朝鲜一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威名远播世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粟裕大将<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粟裕,侗族,1907年生,<br/>&nbsp;&nbsp;&nbsp; 1927年刚参加革命时只是普通战士。但粟裕凭借自己超人的才干以及对战争理论超常的悟性1930年12月即任红65师师长。31年9月红四军参谋长<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 抗战时期,粟裕1940年7月由他指挥新四军一部与韩德勤进行的黄桥决战。韩德勤部三万人。粟裕有5千人。粟裕的五千人打败了韩德勤的三万人。车桥战役歼敌600。<br/>&nbsp;&nbsp; 1945年 天目反顽战役,歼敌3万。</p><p>&nbsp; 解放战争中<br/>&nbsp;&nbsp; 1946年苏中战役3万(后期)对12万歼敌5.4万,经典战列。野战军13万。宿迁战役歼灭美式装备整编师,歼敌2.2万。<br/>&nbsp;&nbsp;&nbsp; 1947年鲁南战役歼灭蒋军快速纵队,歼敌5.4万,莱芜战役歼敌5.7万,和其余战役到此歼敌30万。1947年3月华野27万。孟良崮战役歼敌3.2万,南麻、临朐等战役,歼敌近5万人。胶东战役歼敌6.3万。<br/>&nbsp;&nbsp; 1948年华野36万。豫东战役,歼敌9万。胶济路西段、胶济路中段、津浦路中段等战役,歼敌14万,陈唐兵团歼敌2万;苏北兵团歼敌2万,济南战役,歼敌10万。淮海战役,歼敌44万。<br/>&nbsp;&nbsp; 1949年三野58万,渡江战役,郎广战役,上海战役共歼敌28万,浙江福建战役歼敌10万。</p><p>&nbsp;&nbsp; 解放战争3野歼敌245万。</p><p>&nbsp; 解放战争的头号军功与战略战术是粟裕。<br/>&nbsp;三野受到蒋介石重点照顾,把三分一之的机动兵力投入到山东战场。三野在人数火力均不占优情况下挺了下来,消灭了大量的国军机动兵力,并反攻最后将红旗插上了总统府。</p><p>&nbsp;&nbsp;&nbsp; 国军开始进攻采用的是分进合击,粟裕就采用了先弱后强,围点打援的办法吃掉其中的几路,并且在战争靠缴获补充火力,利用间隙补充兵力。苏中,鲁南,宿北战役就是这种打法。鲁南战役中大白天后撤,引诱蒋军追击。</p><p>&nbsp;&nbsp;&nbsp; 之后国军采用南北对进,对华野夹击,粟裕采用形示于南,寻歼于北的策略,用小部队摆架势做大规模运动防御,在运河上搭桥作向西作突围的假象,调动北线敌人南下,在莱芜围歼时采用围三崛一,敌军逃出工事在运动中被歼灭。</p><p>&nbsp;&nbsp; 国军又改变策略。两个烂葡萄夹一个硬核桃,五大主力之三74师,11师,各配两个师相距不到几公里。想让粟裕无从下手,可粟裕向主力之首的74师下手,硬挖了出来围歼,采用内外两线作战,吃掉74师。 </p><p>&nbsp;&nbsp; 国军再变战术,把两到三个师合起来组成兵团。刘邓为帮华野吸引兵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国军开始围缴刘邓。放弃对华野的围缴。华野分兵内外线兵团,攻坚,雨季,城没攻下来,打援吧,敌军改变了策略,大兵团行进,我军兵力火力又不强,根本吃不掉。虽然我军主力没损失,这几仗消耗了珍贵的弹药。而三野当时主要是靠缴获的弹药打仗。所以在之后的半年,三野没打什么大仗。</p><p>&nbsp;&nbsp;&nbsp; 1948年粟裕决心集中兵力与国军在江北决战。粟裕明突然奇袭空虚开封,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国 <br/>军各路兵团驰援,粟裕先隐匿主力,一个纵队守城,后弃城而逃把第五军引走,主力利用拉开空子围歼区寿年兵团。国军急速向区兵团靠拢。 却不能前进一步。 后黄伯韬兵团杀到眼前,粟裕命令部队进攻黄兵团。黄兵团被打得快全歼,粟裕这时却突然撤走(不打就会被其跟踪追击)。黄兵团不敢动。粟裕大军从国军几大兵团中抽身而出。<br/>&nbsp;&nbsp;&nbsp; 此战意义非凡,国军极为震动,因华野已能攻其大城市,歼灭其大兵团,攻必克,守必固,而且是在平原,不是以前的山区。国军已经束手无策,组成更大的兵团是可能(淮海战役中30万人的大兵团同样被围歼)。此战可以说解放战争的转折点,说明国军已无法逃脱被歼灭的下场。</p><p>&nbsp;&nbsp;&nbsp; 济南战役,有了豫东之战教训,国军兵团不肯奋力前进救援济南,到济南被占援军几乎原地未动。山东全境解放,缴获大量装备,建立海上运输线,三野再不用为弹药发愁。</p><p>&nbsp;&nbsp;&nbsp; 淮海战役以60万对蒋军7个兵团80万,追击围歼黄7兵团于碾庄,击退邱,李,孙3个兵团的东援南退,助2野围歼黄12兵团,同时击退6,8兵团的增援,追击包围西逃的邱,李,孙3个兵团30万人,最终将其消灭,歼敌44万。经典中的经典,其对兵力的运用已炉火纯青。</p><p>&nbsp;&nbsp;&nbsp; 粟裕从士兵成长起来,抗战后期才开始大兵团作战(几次天目山战役),在3年解放战争的运动战海洋里,越打越大,越打越奇,打的国军黔鹿技穷,苏中的巧,莱芜的诈,孟良崮的胆,豫东的复杂,淮海的奇,个个堪称经典,运动战之王。</p><p>&nbsp;&nbsp; 粟裕的军功让他在文革中得到保护,无人敢冲击(还有就是不在权力中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四、林彪元帅<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林彪1907年生,湖北黄冈人。黄埔4期。</p><p>红军时期是红一军团总指挥,参加许多战役。</p><p>抗日战争初期,以一个平型关闻名天下。<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林彪的用人也有出奇之处,林彪破格提拔任用的一个人是钟伟。原东北野战军任第五师师长,有“小巴顿”之称。由于在1947年三下江南战役时靠山屯一仗不服从命令,调动了东野总部的指挥而打出了名。因钟伟的出色战绩,林彪破格把钟伟由五师师长提拔为十二纵司令员。<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与林彪带往东北的部队在数量相比并不占绝对优势。国民党进入东北的有五个正规军十五万人 ,加上杂牌武装,共二十多万人 ,八路军基本部队是十一万 ,到1945年底曾一度达到27万。在武器装备方面稍逊一。1946年四平战役,歼敌1万,1946年8月部队12万。1946 年10月新开岭战役歼敌1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歼敌4万。1947年4月总兵力达46万人,夏季攻势,歼8万余人,秋季攻势,歼6.9万余人。东北冬季攻势,歼15.6万余人,全区有战防炮、迫击炮1600余门,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600余门,高射炮116门;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发展到70余万;辽沈战役<br/>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52万。1949年衡宝战役歼4.8万,广东战役歼4万余人。广西战役歼17余万人。1950年海南战役歼敌3.3万</p><p>解放战争中,4野歼敌180万。</p><p>&nbsp;&nbsp; 1946年国民党军杜聿明将林彪赶至长春以北后就兵力不足而采取守势。由于林彪靠苏联支持,并搜带了大量日本人的武器弹药,又在短时期内迅速恢复了战斗力,后方稳定可靠,加上林彪的才能,取得明显的军事胜利是可以理解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 解放战争时期,率十一万装备低劣的八路军出东北,统领一百万东北解放大军进关,林彪麾下战将多,部队的战斗力也强。<br/>  <br/>&nbsp;&nbsp;&nbsp; 解放战争中总结的“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三三制”等战术动作和规则成为解放军后来的战术教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五、刘伯承元帅<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刘伯承,1892年生,四川省开县人。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参谋长。</p><p>&nbsp;&nbsp; 红军时期任红军先遣队司令,智取遵义(兵贵神速)、巧渡金沙(纵深奔袭),在安顺场渡大度河,后又组织援西军。</p><p>1937年刘伯承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并长期担任一个方面的军事最高指挥官。<br/>&nbsp;<br/>&nbsp;&nbsp; 抗日战争:七亘村之战(歼日寇400多,我军伤亡仅30多人),黄崖底之战(歼日寇300多我军仅伤亡30多),神头岭之战(歼日寇1500多,我军仅伤亡240余),长乐村之战(歼日寇2200余,我军伤亡800余)七亘村之战(重叠待伏)、神头岭之战(攻敌所必救,出敌不意歼其救者。此战妙在刘帅将伏兵埋伏在不理想的“伏击”战场神头岭上,而在敌军连遭伏击已经谨慎的情况下达到了出敌不意的效果)、</p><p>&nbsp;&nbsp; 解放战争,1945年兵力29万上党战役(围成打援)歼敌3.1万、邯郸战役(猫盘耗子,盘软了再吃,围三崛一,虚留生路,暗中设伏)歼敌2万、<br/>&nbsp;&nbsp; 1946年陇海战役(先发制人)歼敌1.5万、鄄南战役(巨野拖刀计后的回马枪)歼敌1万、滑县战役(猛虎掏心:对敌实施远距离奔袭,即避开它的前锋据点,果断突入它的防御纵深,先打它的指挥中枢)歼敌1.2万,巨金鱼战役(攻敌所必救,歼敌救者,攻敌所必退,歼其退者)歼敌1.6万,<br/>&nbsp;&nbsp;&nbsp; 1947年晋南战役歼敌2万;豫北战役歼敌4万;1947年6月部队42万,刘邓大军12万。鲁西南战役(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歼敌6万;挺进大别山(狭路相逢勇者胜)歼敌1万,六营集之战(围三阙一,暗设口袋)歼敌1万,中原根据地作战歼敌7万,宛西战役(小型运动战的典范“分遣与集结相结合,分遣以撕破敌人的合击阵势,集结以围歼可以歼灭之敌”)&nbsp;&nbsp;&nbsp; 1948年洛阳战役、宋河战役、宛西战役、宛东战役共歼敌6万,襄樊战役(钳形合围)歼敌2万,淮海战役(对整个战役提出的战法:夹其额,揪其尾,斩其腰,置之死地而后已。)、双堆集战役(倾家荡产,围师不阙)共歼敌11万、</p><p>&nbsp;&nbsp; 1949年2月2野兵力28万,渡江战役歼敌14万,西南战役(大纵深、大迂回、大包围)共歼敌29万,起义40万,投诚10万,(其中有70万正规军),其中南川战役歼敌3万,成都战役歼敌5万,起义5万。滇南战役歼敌2.5万。</p><p>&nbsp;&nbsp; 解放战争,2野歼敌222万。</p><p>&nbsp;&nbsp; 抗日战争前准确判断抗日战争性质,提出了“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思想,进入到相持阶段后实施了“敌进我进”战略应对敌军的“囚笼政策”“铁臂合围”,并且已经为今后的战争形式作准备,开始研究“合同战术”<br/> <br/>&nbsp;&nbsp; 刘伯承“围城打援”,对国民党军队的首次大规模运动攻坚歼灭战,一个月内以3.1万人。 全歼3.5万人。又在邯郸战役中,用围三崛一,虚留生路,暗中设伏战术,用攻势迫使敌军退出工事,后退,在野战中被歼灭,歼敌3万。<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 我军发展壮大后,提出了和敌军大兵团会战的“钳型合围”作战模式。经略中原时的襄樊战役、围攻黄维是其典型</p><p>&nbsp;&nbsp; 渡江战役前预示到战争形式将发生根本转变,提出了“追歼战”模式下的“大纵深,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战术。大西南战役和陈庚的南线追歼是其典范</p><p>对印作战指导(“打头,击背,刨腹,切尾”在分析敌军配置基础上的高度精炼)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六、徐向前元帅<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 徐向前1901年生,山西五台县人。黄埔一期。<br/>&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 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没有毛泽东的领导,独挡一面,将红4方面军发展壮大,打出苏家阜战役等经典战役。苏家阜战役是我军围点打援的光辉范例,一月歼敌3万。反六路围攻是红军战史上歼敌数量最多的经典战役,徐以近4万人对敌二十五万,最后歼敌八万多,将敌完全击溃。部队发展到8万人。</p><p>&nbsp; 抗日战争时期,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p><p>&nbsp;&nbsp;&nbsp;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p><p>&nbsp;&nbsp; 1947年运城战役歼敌2万,<br/>&nbsp;&nbsp; 1948年临汾战役歼敌2.5万,晋中战役歼敌10万,徐用六万人迎战敌13万一个月歼敌10万。这个复杂的晋中战役就足以证明徐的顶级运动战水平。</p><p>&nbsp;&nbsp; 1949年太原战役歼敌13万。是解放战争中唯一一次我军兵力少于敌军(我军不足10万 V 12万敌守军),而且火力也远远不如敌军,却敢于主动攻城且能够实现长期围城的大型战役</p><p>解放战争中,徐部歼敌30万。</p><p>&nbsp;&nbsp; 徐向前硬是在内线地方部队的基础上拉出了一支5万人的正规军。由此可以看出,徐向前不仅指挥作战有一套,对于部队的组织和训练也有着很高的水平。最终拉出了一支十多万人四个纵队的第十八兵团。<br/>&nbsp;<br/>&nbsp;七、中共五大名将<br/>&nbsp;&nbsp;&nbsp;&nbsp;&nbsp; <br/>1、彭德怀指挥作战的特点是不畏强敌、勇猛顽强、而且也极其善于灵活指挥、避实就虚、以少胜多。这与彭德怀性格耿直、脾气暴燥有很大的关系。往往容易造成战役结局的大起大落。比如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越过三八线向南进攻,造成战线太长,补给不利,攻击能力不足。由于这些原因使志愿军在第四和第五次战役中受到了比较大的损失。没有准确判断情况,或是根据实际情况没有据理力争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br/>&nbsp;&nbsp;&nbsp; <br/>2、林彪指挥作战的特点是细致入微,机智灵活、善于总结,但也有过分谨慎的缺点。林彪指挥作战很少直接上前线,但他对战场和部队的情况却掌握得非常准确。他在东北只是到了战略决战的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时才到了前线视察。林彪在东北指挥作战的过程中经常直接指挥到师一级,而且战机把握非常准确。但是林彪过分谨慎的个性格却容易造成丧失战机,迟缓战役进程的结局。辽沈战役攻打锦州之前,林彪见葫芦岛国民党的东进兵团增加了四个师,企图临阵退缩。<br/>&nbsp;&nbsp;&nbsp; <br/>林彪在东北时两次大的败仗,都是在四平。一次是四平保卫战,另一次是攻打四平,两次都是失败于过分依懒自己精到的算计。<br/>&nbsp;&nbsp;&nbsp; <br/>3、刘伯承指挥作战的特点是指挥准确,有良好的战术修养,战机把握非常之好。<br/>&nbsp;&nbsp;&nbsp;&nbsp; <br/>4、粟裕的作战指挥风格大胆,战略眼光更强一些。这从他在1947年在敌人的丛林之中割裂出整编第74师予以全歼就可看出。而且粟裕能够在1948年中旬向中央提出淮海战役的天才建议,这在林彪身上极少看到。粟裕在个人性格就是也敢于抗命。第一次是1948年上旬抵制中央让其带三个纵队十万人渡江,向江南发展的命令。<br/>&nbsp;&nbsp;&nbsp;&nbsp; <br/>5、徐向前的性格坚毅,善打硬仗,恶仗,坚持最后5分钟,带部队很有一套。</p><p>中共五大名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在中共高级将领名将之中,彭德怀、粟裕,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等五人是最为出类拔萃的,他们的战区环境不同,战区的重要性不同,各自的性格不同,造成指挥作战的方法和各自战绩有些区别,但这些区别是不能确定这几位高级将领的指挥水平高低的。指挥艺术和作战功劳方面各有千秋。并不能说哪个能干很多而哪个又差很多。<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彭德怀元帅<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彭德怀,1898年生,湖南湘潭人,北伐战争期间在湘军当团长,1928年率部平江起义。</p><p>&nbsp;&nbsp; 红军时期是的红三军团总指挥,辉煌是曾攻占长沙。<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 抗日战争期间,彭德怀是八路军副总指挥,实际负责八路军的战斗指挥。组织指挥百团大战,<br/>&nbsp;&nbsp;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调集二十万主力进攻延安,延安只有两万多人。而且装备差,彭德怀用这两万多人与胡宗南二十万大军对抗,经青化贬、羊马河、蟠龙、3战3捷歼敌1.4万,稳定局势,榆林、沙家店战役歼敌1万、宜川围点打援歼敌3万等战役,西府战役歼敌2.1万,冬季战役等3战歼敌6万。到1948年中旬,解放军扭转态势,收复延安,到1948年底,部队发展到7个纵队15.5万人。</p><p>&nbsp; 1949年初编为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与华北调入的第十八兵团第十九兵团形成强大的第一野战军。收复整个西北。在陕中战役炮吃马歼敌4万,扶眉战役歼灭4.5万,兰州战役歼敌4.2万,宁夏战役歼敌4.2万,河西战役歼敌4.2万, 并出兵新疆。</p><p>&nbsp; 解放战争中彭德怀歼敌51万。</p><p>&nbsp;&nbsp; 彭德怀在整个解放战争开始时手上的兵力是各大野战军中人数最少,装备最差,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最悬殊、地理环境最恶劣的一支部队。仗能够打成这样,并形成席卷西北之势确实非常不容易。<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入朝与美军作战,创造了解放军以弱胜强、打败强大美军的新纪录。经典战例是第二次战役。彭德怀在第一次战役后,故意示弱于美军,待美军进入袋形阵地后,发起进攻,,战役中多次围住了美军的重兵集团,只是由于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致使美军又多次得逃脱。一举将美军赶至三八线附近。</p><p>&nbsp;&nbsp; 彭德怀指挥作战的特点是勇猛顽强,豪气冲天,而且也极其善于灵活指挥,避实就虚,以少胜多,经朝鲜一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威名远播世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粟裕大将<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粟裕,侗族,1907年生,<br/>&nbsp;&nbsp;&nbsp; 1927年刚参加革命时只是普通战士。但粟裕凭借自己超人的才干以及对战争理论超常的悟性1930年12月即任红65师师长。31年9月红四军参谋长<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 抗战时期,粟裕1940年7月由他指挥新四军一部与韩德勤进行的黄桥决战。韩德勤部三万人。粟裕有5千人。粟裕的五千人打败了韩德勤的三万人。车桥战役歼敌600。<br/>&nbsp;&nbsp; 1945年 天目反顽战役,歼敌3万。</p><p>&nbsp; 解放战争中<br/>&nbsp;&nbsp; 1946年苏中战役3万(后期)对12万歼敌5.4万,经典战列。野战军13万。宿迁战役歼灭美式装备整编师,歼敌2.2万。<br/>&nbsp;&nbsp;&nbsp; 1947年鲁南战役歼灭蒋军快速纵队,歼敌5.4万,莱芜战役歼敌5.7万,和其余战役到此歼敌30万。1947年3月华野27万。孟良崮战役歼敌3.2万,南麻、临朐等战役,歼敌近5万人。胶东战役歼敌6.3万。<br/>&nbsp;&nbsp; 1948年华野36万。豫东战役,歼敌9万。胶济路西段、胶济路中段、津浦路中段等战役,歼敌14万,陈唐兵团歼敌2万;苏北兵团歼敌2万,济南战役,歼敌10万。淮海战役,歼敌44万。<br/>&nbsp;&nbsp; 1949年三野58万,渡江战役,郎广战役,上海战役共歼敌28万,浙江福建战役歼敌10万。</p><p>&nbsp;&nbsp; 解放战争3野歼敌245万。</p><p>&nbsp; 解放战争的头号军功与战略战术是粟裕。<br/>&nbsp;三野受到蒋介石重点照顾,把三分一之的机动兵力投入到山东战场。三野在人数火力均不占优情况下挺了下来,消灭了大量的国军机动兵力,并反攻最后将红旗插上了总统府。</p><p>&nbsp;&nbsp;&nbsp; 国军开始进攻采用的是分进合击,粟裕就采用了先弱后强,围点打援的办法吃掉其中的几路,并且在战争靠缴获补充火力,利用间隙补充兵力。苏中,鲁南,宿北战役就是这种打法。鲁南战役中大白天后撤,引诱蒋军追击。</p><p>&nbsp;&nbsp;&nbsp; 之后国军采用南北对进,对华野夹击,粟裕采用形示于南,寻歼于北的策略,用小部队摆架势做大规模运动防御,在运河上搭桥作向西作突围的假象,调动北线敌人南下,在莱芜围歼时采用围三崛一,敌军逃出工事在运动中被歼灭。</p><p>&nbsp;&nbsp; 国军又改变策略。两个烂葡萄夹一个硬核桃,五大主力之三74师,11师,各配两个师相距不到几公里。想让粟裕无从下手,可粟裕向主力之首的74师下手,硬挖了出来围歼,采用内外两线作战,吃掉74师。 </p><p>&nbsp;&nbsp; 国军再变战术,把两到三个师合起来组成兵团。刘邓为帮华野吸引兵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国军开始围缴刘邓。放弃对华野的围缴。华野分兵内外线兵团,攻坚,雨季,城没攻下来,打援吧,敌军改变了策略,大兵团行进,我军兵力火力又不强,根本吃不掉。虽然我军主力没损失,这几仗消耗了珍贵的弹药。而三野当时主要是靠缴获的弹药打仗。所以在之后的半年,三野没打什么大仗。</p><p>&nbsp;&nbsp;&nbsp; 1948年粟裕决心集中兵力与国军在江北决战。粟裕明突然奇袭空虚开封,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国 <br/>军各路兵团驰援,粟裕先隐匿主力,一个纵队守城,后弃城而逃把第五军引走,主力利用拉开空子围歼区寿年兵团。国军急速向区兵团靠拢。 却不能前进一步。 后黄伯韬兵团杀到眼前,粟裕命令部队进攻黄兵团。黄兵团被打得快全歼,粟裕这时却突然撤走(不打就会被其跟踪追击)。黄兵团不敢动。粟裕大军从国军几大兵团中抽身而出。<br/>&nbsp;&nbsp;&nbsp; 此战意义非凡,国军极为震动,因华野已能攻其大城市,歼灭其大兵团,攻必克,守必固,而且是在平原,不是以前的山区。国军已经束手无策,组成更大的兵团是可能(淮海战役中30万人的大兵团同样被围歼)。此战可以说解放战争的转折点,说明国军已无法逃脱被歼灭的下场。</p><p>&nbsp;&nbsp;&nbsp; 济南战役,有了豫东之战教训,国军兵团不肯奋力前进救援济南,到济南被占援军几乎原地未动。山东全境解放,缴获大量装备,建立海上运输线,三野再不用为弹药发愁。</p><p>&nbsp;&nbsp;&nbsp; 淮海战役以60万对蒋军7个兵团80万,追击围歼黄7兵团于碾庄,击退邱,李,孙3个兵团的东援南退,助2野围歼黄12兵团,同时击退6,8兵团的增援,追击包围西逃的邱,李,孙3个兵团30万人,最终将其消灭,歼敌44万。经典中的经典,其对兵力的运用已炉火纯青。</p><p>&nbsp;&nbsp;&nbsp; 粟裕从士兵成长起来,抗战后期才开始大兵团作战(几次天目山战役),在3年解放战争的运动战海洋里,越打越大,越打越奇,打的国军黔鹿技穷,苏中的巧,莱芜的诈,孟良崮的胆,豫东的复杂,淮海的奇,个个堪称经典,运动战之王。</p><p>&nbsp;&nbsp; 粟裕的军功让他在文革中得到保护,无人敢冲击(还有就是不在权力中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四、林彪元帅<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林彪1907年生,湖北黄冈人。黄埔4期。</p><p>红军时期是红一军团总指挥,参加许多战役。</p><p>抗日战争初期,以一个平型关闻名天下。<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林彪的用人也有出奇之处,林彪破格提拔任用的一个人是钟伟。原东北野战军任第五师师长,有“小巴顿”之称。由于在1947年三下江南战役时靠山屯一仗不服从命令,调动了东野总部的指挥而打出了名。因钟伟的出色战绩,林彪破格把钟伟由五师师长提拔为十二纵司令员。<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与林彪带往东北的部队在数量相比并不占绝对优势。国民党进入东北的有五个正规军十五万人 ,加上杂牌武装,共二十多万人 ,八路军基本部队是十一万 ,到1945年底曾一度达到27万。在武器装备方面稍逊一。1946年四平战役,歼敌1万,1946年8月部队12万。1946 年10月新开岭战役歼敌1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歼敌4万。1947年4月总兵力达46万人,夏季攻势,歼8万余人,秋季攻势,歼6.9万余人。东北冬季攻势,歼15.6万余人,全区有战防炮、迫击炮1600余门,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600余门,高射炮116门;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发展到70余万;辽沈战役<br/>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52万。1949年衡宝战役歼4.8万,广东战役歼4万余人。广西战役歼17余万人。1950年海南战役歼敌3.3万</p><p>解放战争中,4野歼敌180万。</p><p>&nbsp;&nbsp; 1946年国民党军杜聿明将林彪赶至长春以北后就兵力不足而采取守势。由于林彪靠苏联支持,并搜带了大量日本人的武器弹药,又在短时期内迅速恢复了战斗力,后方稳定可靠,加上林彪的才能,取得明显的军事胜利是可以理解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 解放战争时期,率十一万装备低劣的八路军出东北,统领一百万东北解放大军进关,林彪麾下战将多,部队的战斗力也强。<br/>  <br/>&nbsp;&nbsp;&nbsp; 解放战争中总结的“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三三制”等战术动作和规则成为解放军后来的战术教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五、刘伯承元帅<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刘伯承,1892年生,四川省开县人。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参谋长。</p><p>&nbsp;&nbsp; 红军时期任红军先遣队司令,智取遵义(兵贵神速)、巧渡金沙(纵深奔袭),在安顺场渡大度河,后又组织援西军。</p><p>1937年刘伯承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并长期担任一个方面的军事最高指挥官。<br/>&nbsp;<br/>&nbsp;&nbsp; 抗日战争:七亘村之战(歼日寇400多,我军伤亡仅30多人),黄崖底之战(歼日寇300多我军仅伤亡30多),神头岭之战(歼日寇1500多,我军仅伤亡240余),长乐村之战(歼日寇2200余,我军伤亡800余)七亘村之战(重叠待伏)、神头岭之战(攻敌所必救,出敌不意歼其救者。此战妙在刘帅将伏兵埋伏在不理想的“伏击”战场神头岭上,而在敌军连遭伏击已经谨慎的情况下达到了出敌不意的效果)、</p><p>&nbsp;&nbsp; 解放战争,1945年兵力29万上党战役(围成打援)歼敌3.1万、邯郸战役(猫盘耗子,盘软了再吃,围三崛一,虚留生路,暗中设伏)歼敌2万、<br/>&nbsp;&nbsp; 1946年陇海战役(先发制人)歼敌1.5万、鄄南战役(巨野拖刀计后的回马枪)歼敌1万、滑县战役(猛虎掏心:对敌实施远距离奔袭,即避开它的前锋据点,果断突入它的防御纵深,先打它的指挥中枢)歼敌1.2万,巨金鱼战役(攻敌所必救,歼敌救者,攻敌所必退,歼其退者)歼敌1.6万,<br/>&nbsp;&nbsp;&nbsp; 1947年晋南战役歼敌2万;豫北战役歼敌4万;1947年6月部队42万,刘邓大军12万。鲁西南战役(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歼敌6万;挺进大别山(狭路相逢勇者胜)歼敌1万,六营集之战(围三阙一,暗设口袋)歼敌1万,中原根据地作战歼敌7万,宛西战役(小型运动战的典范“分遣与集结相结合,分遣以撕破敌人的合击阵势,集结以围歼可以歼灭之敌”)&nbsp;&nbsp;&nbsp; 1948年洛阳战役、宋河战役、宛西战役、宛东战役共歼敌6万,襄樊战役(钳形合围)歼敌2万,淮海战役(对整个战役提出的战法:夹其额,揪其尾,斩其腰,置之死地而后已。)、双堆集战役(倾家荡产,围师不阙)共歼敌11万、</p><p>&nbsp;&nbsp; 1949年2月2野兵力28万,渡江战役歼敌14万,西南战役(大纵深、大迂回、大包围)共歼敌29万,起义40万,投诚10万,(其中有70万正规军),其中南川战役歼敌3万,成都战役歼敌5万,起义5万。滇南战役歼敌2.5万。</p><p>&nbsp;&nbsp; 解放战争,2野歼敌222万。</p><p>&nbsp;&nbsp; 抗日战争前准确判断抗日战争性质,提出了“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思想,进入到相持阶段后实施了“敌进我进”战略应对敌军的“囚笼政策”“铁臂合围”,并且已经为今后的战争形式作准备,开始研究“合同战术”<br/> <br/>&nbsp;&nbsp; 刘伯承“围城打援”,对国民党军队的首次大规模运动攻坚歼灭战,一个月内以3.1万人。 全歼3.5万人。又在邯郸战役中,用围三崛一,虚留生路,暗中设伏战术,用攻势迫使敌军退出工事,后退,在野战中被歼灭,歼敌3万。<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 我军发展壮大后,提出了和敌军大兵团会战的“钳型合围”作战模式。经略中原时的襄樊战役、围攻黄维是其典型</p><p>&nbsp;&nbsp; 渡江战役前预示到战争形式将发生根本转变,提出了“追歼战”模式下的“大纵深,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战术。大西南战役和陈庚的南线追歼是其典范</p><p>对印作战指导(“打头,击背,刨腹,切尾”在分析敌军配置基础上的高度精炼)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六、徐向前元帅<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 徐向前1901年生,山西五台县人。黄埔一期。<br/>&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 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没有毛泽东的领导,独挡一面,将红4方面军发展壮大,打出苏家阜战役等经典战役。苏家阜战役是我军围点打援的光辉范例,一月歼敌3万。反六路围攻是红军战史上歼敌数量最多的经典战役,徐以近4万人对敌二十五万,最后歼敌八万多,将敌完全击溃。部队发展到8万人。</p><p>&nbsp; 抗日战争时期,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p><p>&nbsp;&nbsp;&nbsp;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p><p>&nbsp;&nbsp; 1947年运城战役歼敌2万,<br/>&nbsp;&nbsp; 1948年临汾战役歼敌2.5万,晋中战役歼敌10万,徐用六万人迎战敌13万一个月歼敌10万。这个复杂的晋中战役就足以证明徐的顶级运动战水平。</p><p>&nbsp;&nbsp; 1949年太原战役歼敌13万。是解放战争中唯一一次我军兵力少于敌军(我军不足10万 V 12万敌守军),而且火力也远远不如敌军,却敢于主动攻城且能够实现长期围城的大型战役</p><p>解放战争中,徐部歼敌30万。</p><p>&nbsp;&nbsp; 徐向前硬是在内线地方部队的基础上拉出了一支5万人的正规军。由此可以看出,徐向前不仅指挥作战有一套,对于部队的组织和训练也有着很高的水平。最终拉出了一支十多万人四个纵队的第十八兵团。<br/>&nbsp;<br/>&nbsp;七、中共五大名将<br/>&nbsp;&nbsp;&nbsp;&nbsp;&nbsp; <br/>1、彭德怀指挥作战的特点是不畏强敌、勇猛顽强、而且也极其善于灵活指挥、避实就虚、以少胜多。这与彭德怀性格耿直、脾气暴燥有很大的关系。往往容易造成战役结局的大起大落。比如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越过三八线向南进攻,造成战线太长,补给不利,攻击能力不足。由于这些原因使志愿军在第四和第五次战役中受到了比较大的损失。没有准确判断情况,或是根据实际情况没有据理力争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br/>&nbsp;&nbsp;&nbsp; <br/>2、林彪指挥作战的特点是细致入微,机智灵活、善于总结,但也有过分谨慎的缺点。林彪指挥作战很少直接上前线,但他对战场和部队的情况却掌握得非常准确。他在东北只是到了战略决战的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时才到了前线视察。林彪在东北指挥作战的过程中经常直接指挥到师一级,而且战机把握非常准确。但是林彪过分谨慎的个性格却容易造成丧失战机,迟缓战役进程的结局。辽沈战役攻打锦州之前,林彪见葫芦岛国民党的东进兵团增加了四个师,企图临阵退缩。<br/>&nbsp;&nbsp;&nbsp; <br/>林彪在东北时两次大的败仗,都是在四平。一次是四平保卫战,另一次是攻打四平,两次都是失败于过分依懒自己精到的算计。<br/>&nbsp;&nbsp;&nbsp; <br/>3、刘伯承指挥作战的特点是指挥准确,有良好的战术修养,战机把握非常之好。<br/>&nbsp;&nbsp;&nbsp;&nbsp; <br/>4、粟裕的作战指挥风格大胆,战略眼光更强一些。这从他在1947年在敌人的丛林之中割裂出整编第74师予以全歼就可看出。而且粟裕能够在1948年中旬向中央提出淮海战役的天才建议,这在林彪身上极少看到。粟裕在个人性格就是也敢于抗命。第一次是1948年上旬抵制中央让其带三个纵队十万人渡江,向江南发展的命令。<br/>&nbsp;&nbsp;&nbsp;&nbsp; <br/>5、徐向前的性格坚毅,善打硬仗,恶仗,坚持最后5分钟,带部队很有一套。</p>
74师是粟裕打的吗,老兄,是陈毅的决策.不要把功劳都放在粟裕身上
bu cuo bu cuo
<p>仰视五大名将,心中钦佩不已。指挥风格各异。何必强分高下。</p>
按顺序该是刘,林,徐,粟.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