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讨论]歼十奇怪得主翼内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01:58

以前看他老觉得别扭,下反改平的海欧式翼型好像只有很老的螺旋桨飞机在用,怎么j10也用上了,不过看了这张图觉得他好像说成中国特色的边条好像更像,这样看很像su27的边条,但是后掠角度确实和主翼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起了边条翼的作用啊,(什么延迟气流分离,提高大仰角可控制性之类的。)但是不是已经有了起同样作用的前翼了吗,忘各位大虾传道解惑。。。[em04][em04][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9 23:10:09编辑过]

以前看他老觉得别扭,下反改平的海欧式翼型好像只有很老的螺旋桨飞机在用,怎么j10也用上了,不过看了这张图觉得他好像说成中国特色的边条好像更像,这样看很像su27的边条,但是后掠角度确实和主翼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起了边条翼的作用啊,(什么延迟气流分离,提高大仰角可控制性之类的。)但是不是已经有了起同样作用的前翼了吗,忘各位大虾传道解惑。。。[em04][em04][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9 23:10:09编辑过]

这个角度看起来更像边条翼[em03][em03]
那就翼身融合
不会吧,机翼内段下反的翼身融合好像就我们这个才有吧。

这张最能体现J10机翼的特点,大家能找到这样类似的翼型设计吗???

知道为什么以前有人说J10是双三角翼了,都是那个可恶的下反在作怪[em03][em03]
吹风洞和计算后采取的设计,不是中国特色而是科学规律使然
以下是引用dna10在2003-9-9 23:14:00的发言:
吹风洞和计算后采取的设计,不是中国特色而是科学规律使然

我还是想知道为什么,好像全世界这也是独一无二的,本来殊途同归,应该至少有相似的设计才行啊。[em04][em04][em04]

不好看,拱背上顶一个座舱盖,好像二战日本侦察机
顶一下先
各位老大都不来给小生解惑,只好自己顶一顶了。哎。
翼身融合你懂吗?不是你觉得好看才是好东西,中用才是好东西!
以下是引用生存方式在2003-9-12 17:41:00的发言:
翼身融合你懂吗?不是你觉得好看才是好东西,中用才是好东西!

我是不怎么懂,你懂吗?我怀疑你到底有没有理解力,看好人家的问题在回答,不懂就不要乱咬,喊口号![em05][em05][em1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12 18:43:05编辑过]
和楼主有同样的疑惑,还有在进气口和机身之间的那六片小玩意(特显眼),在别的飞机上好象很少见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12 18:45:48编辑过]
我觉得那个是油箱,翼身融合的主油箱,为了满足大航程用的。由于采用了翼身融合技术所以变成那个形状了。
轻型战斗机使用翼身融合油箱技术,看起来就会是那个怪样子。
那是我们的翼身融合融的不太好,有点突然了。并且翼尖有点上翘,所以看起来有点像海鸥翼 。(也是猜测,大家原谅)
方方大虾对10号专门有过一篇分析文章,下面转贴主所关心的问题的一段,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歼-10的机翼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就是内翼段具有明显的下反角,而外翼段下反角大约为0,给人一个感觉就是二战前后曾经流行的“倒海鸥”机翼又复活了。这当然不是当年的“倒海鸥”机翼,但这样设计目的何在呢?
笔者猜测,这种设计可能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鸭翼和机翼之间的垂直距离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其有利干扰效果最好。从歼-10鸭翼上反、内翼段下反来看,可能就是要获得最有利的干扰效果,其最佳的垂直距离可能就是鸭翼到外翼段的垂直距离。但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外翼段已经接近机身腹部,如果将其直接向内延伸构成完整机翼的话,其翼梁恰好占据主起落架的收藏空间。为了避开主起落架,只能将内翼段向上延伸,于是成了现在这种“倒海鸥”形。
再仔细一点,如果考虑到机翼翼梁贯穿机身,进气道必然从其上方经过,再为前起落架舱留出空间,不难从照片上勾勒出“S”形进气道的大致外形。这也就是当初传说的歼-10采用“S”型进气道的由来,但由此可见,这种设计主要是出于机身内部布置的需要,而非主要出于隐身要求。
俺正想转,但由于在另一个帖里跟一个SB吵架耽误了,被自动童子先动,遗憾啊~~~~
以下是引用炎龙骑士在2003-9-12 23:58:00的发言:
俺正想转,但由于在另一个帖里跟一个SB吵架耽误了,被自动童子先动,遗憾啊~~~~


呵呵,和他们有什么可吵的?后悔了吧?
关键是传播真知,谁转并不重要~~~~~
好贴
好象制造起来是比较的麻烦,不知道是不是在气动上有什么好处才采用的了
殊途同归指的是达到的目的,至于手段、途径就各有千秋了。采用什么样的翼型无法保密,而为什么要采用就大有文章了。这也是保密的意义。所以,要在网上得到相关信息可能性很小。
我觉得是外翼段扭转使得看起来像是倒海鸥。
翼身融合。想了好多年了。,很棒嘛!
9494
意外发现,LCA的机翼内段也是有些下反的。



但是它的机翼位置较高,所以不像10号那么明显。
以下是引用自动步枪在2003-9-12 23:47:00的发言:
方方大虾对10号专门有过一篇分析文章,下面转贴主所关心的问题的一段,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歼-10的机翼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就是内翼段具有明显的下反角,而外翼段下反角大约为0,给人一个感觉就是二战前后曾经流行的“倒海鸥”机翼又复活了。这当然不是当年的“倒海鸥”机翼,但这样设计目的何在呢?
笔者猜测,这种设计可能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鸭翼和机翼之间的垂直距离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其有利干扰效果最好。从歼-10鸭翼上反、内翼段下反来看,可能就是要获得最有利的干扰效果,其最佳的垂直距离可能就是鸭翼到外翼段的垂直距离。但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外翼段已经接近机身腹部,如果将其直接向内延伸构成完整机翼的话,其翼梁恰好占据主起落架的收藏空间。为了避开主起落架,只能将内翼段向上延伸,于是成了现在这种“倒海鸥”形。
再仔细一点,如果考虑到机翼翼梁贯穿机身,进气道必然从其上方经过,再为前起落架舱留出空间,不难从照片上勾勒出“S”形进气道的大致外形。这也就是当初传说的歼-10采用“S”型进气道的由来,但由此可见,这种设计主要是出于机身内部布置的需要,而非主要出于隐身要求。


又学到了知识!
我也看不懂,不知道为什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定不是为了什么隐身效果,呵呵,国产机还没设计成功到这种地步。特别是看了FC-1片子后心理一直很郁闷,哎,自悲!KAO,还说比得上F-16中后期水平,什么鸟?比不上人家就学嘛!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愚公移山道理大家都懂,何必黄婆买瓜,看了让人恶心!!!
其实第三张图片显示得已经很清楚了,不是下反角。从后面看,整个后缘的翼端连线完全是一直线。但是在机翼根部可以明显看出在此处前缘有强烈的扭转(前缘扭转可以控制气流分离),因此,从前面看就会产生下反的错觉。
另外,“翼型”的定义实际上是指翼剖面形状,而不是整个机翼的构形或者布局。
以下是引用liandz在2003-9-13 22:39:00的发言:
我也看不懂,不知道为什么。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定不是为了什么隐身效果,呵呵,国产机还没设计成功到这种地步。特别是看了FC-1片子后心理一直很郁闷,哎,自悲!KAO,还说比得上F-16中后期水平,什么鸟?比不上人家就学嘛!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愚公移山道理大家都懂,何必黄婆买瓜,看了让人恶心!!!

你只是看了FC-1仅仅刚开始的几个起落的片子后就可以得出比不上F16中后期水平的结论?你真是天才!!!
机翼根部的攻角比翼尖大,能产生较大升力并且气流较稳定不易分离吧,同时也照顾了鸭翼气流,结构和油箱容量的问题……

致于FC-1要想达到F-16后期水平,那是杨总在打广告,不必太认真。。。 T_T
这根本就是追求,低速低空机动性能的结果。。。。。。
翼身融合,或者是和f/a--18一样有软体油箱
在客机上和大飞机上这样的用的多,提高气动效率。10号是因为电控,机舱和发动机非同轴,所以也和别的非同轴飞机一样用了比较厚的机翼,这样的机翼使飞机容易控制,气动效率很好,因此10号的气动布局很好,应该比F16更加灵活。低空性能应该非常出色,它的定位应该是多用途的。在低空突破时,前翼不起什么作用。高空时,前翼对飞机的灵活性起很大的作用。因为台湾的2000和16也是多用途的,10号是针对它们设计的,比它们更先进,格斗时应该可以1:2。10号的加速能力应该很强,可以象S-27和S-30一样玩很多动作。可以预计,以后中国装备的S27和S30应该不会多了,因为10号可以代替它们了,预计在2005年以后会每年在100架的装备空军。这应该也是大陆会在浙江部署空降16军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台湾这次会搞军演的原因。因为10号装备和不装备的反大陆应是不一样的。装备了,大陆就不会在乎它们搞军演,因为构不成中远期的威胁。不装备的话,中国就会有反应,因为大陆也要为自己壮胆。
-------前缘扭转可以控制气流分离
-------机翼根部的攻角比翼尖大,能产生较大升力并且气流较稳定不易分离吧,同时也照顾了鸭翼气流,结构和油箱容量的问题

感谢以上的解答!!!
--------歼-10的机翼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就是内翼段具有明显的下反角,而外翼段下反角大约为0,给人一个感觉就是二战前后曾经流行的“倒海鸥”机翼又复活了。这当然不是当年的“倒海鸥”机翼,但这样设计目的何在呢?
笔者猜测,这种设计可能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鸭翼和机翼之间的垂直距离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其有利干扰效果最好。从歼-10鸭翼上反、内翼段下反来看,可能就是要获得最有利的干扰效果,其最佳的垂直距离可能就是鸭翼到外翼段的垂直距离。但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外翼段已经接近机身腹部,如果将其直接向内延伸构成完整机翼的话,其翼梁恰好占据主起落架的收藏空间。为了避开主起落架,只能将内翼段向上延伸,于是成了现在这种“倒海鸥”形。
再仔细一点,如果考虑到机翼翼梁贯穿机身,进气道必然从其上方经过,再为前起落架舱留出空间,不难从照片上勾勒出“S”形进气道的大致外形。这也就是当初传说的歼-10采用“S”型进气道的由来,但由此可见,这种设计主要是出于机身内部布置的需要,而非主要出于隐身要求。------------------------------------------------------------------------------------------------------------
我觉得很有道理,狮和f16都是采用的中单翼,10号是下单翼,如果采用相似的机体结构布局,内翼段向上延伸是不得已而为止。楼上所说的前缘扭转可以控制气体分离也不无一定道理。
好像这样地跨声速性能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