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潜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05:45





约翰霍兰是美籍爱尔兰人,当时他一面在学校任理科教师,一面埋头于潜艇的设计,终于在1877年完成了首制艇。后经多次改进,到1899年4月,建成了他设计的第九艘艇,命名为“霍兰”号。该艇于1900年4月由美国海军购买,并成为美国海军的第一艘现代潜艇。艇长15。84米,宽3。05米,排水量70顿,机关炮2门,鱼雷发射管1具,水面动力装置的推力为50马力。霍兰的第10艘潜艇叫“富尔顿”,并成为标准的霍兰型潜艇。1904年,日本海军定购了5艘。


      1899年,井出谦治上尉(后为上将)奉命赴美,在驻美使馆工作。美国海军当时正在讨论是否使用潜艇的问题。井出上尉认为,有必要去看一看美国潜艇,若性能好,日本海军也应该装备这种潜艇。为了考察“霍兰”型潜艇,他每天都去走访霍兰公司。肯定了潜艇的实用价值,并向海军当局呈送了报告。1902年井出少校回国,在海军省和镇守府等单位作过演讲,介绍了潜艇的发展情况,以引起人们对潜艇的关注。


     1903年,海军省副官小栗孝三郎少校(后为上将)奉命赴英,在驻英使馆工作,他曾到英国海军学院去学习战术课程。有一天,他去听潜艇课时接到通知:“从明天起,请日本军官不要再来听了。”由此,小栗对潜艇发生了兴趣。他认为,日本海军也要自己的潜艇。日俄战争爆发后,小栗被调回国,担任军令部参谋,兼任大本营参谋。他除向军令部提出必须建造潜艇的主张外,还将以前呈交给驻英武官的意见抄本,交给海军省副官井出中校。




     在对潜艇的认识方面,井出和小栗是两位“先知先觉”者,但从非军籍人员来看,当时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工作的松方幸次郎则是一位有功之臣。松方是该厂的厂长,在他的惨淡经营下,第6和第7艘潜艇终于建成。后来,他又参照德国潜艇,建成了性能优良并可以在大海上巡逻的潜艇,他对日本潜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日俄战争后,日本海军在几期的舰艇发展记划中,均包括相当数量的潜艇。但当时的造船技术不高,不能独立建造,而是购买外国潜艇,以期引进技术。


1907年6月与英国签订购买5艘 C 型潜艇合同。其中2艘在09年3月竣工后,由轮船运抵横须贺。另3艘从英国进口部件组装。在掌握霍兰型和C型潜艇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与C型相近的川崎型1艘。
1911年12月向法国定购2艘 S 型(劳布夫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壳式潜艇。分别在1917年和1920年建成。
1915年与意大利签合同,按其设计方案建造潜艇。至1922年共建造了5艘 F 型复壳潜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英国订合同,取得技术和专利,于1918年自行建造 L 型半复壳式潜艇。至1927年共建成18艘。
在引进外国技术同时,也努力自行研制。1917年4月开始建造“海中型”。至1924年共建成17艘。而“特中型”到1927年时,共建成4艘。


     军令部则依据用兵纲要,每年预先拟制“年度作战计划”,“年度帝国海军战时编制”以及附件“年度作战计划纲目”,以便对付万一与假想敌国开战的非常情况。


     日本海军把美国视为假想敌国,其作战方针是,采取守势,近海待机,通过舰队作战,消灭来犯之敌舰队主力。在舰队决战中,潜艇的作用是什么呢?从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日本潜艇的用法没有什么变化,很可能是德国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活动对它产生了巨大影响。


     后来为日本潜艇的使用方法奠定了基础的末次信正中校(后为上将),在驻英期间,曾以观察员的身份跟随德国潜艇出海作战,深受德国潜艇的战法,尤其是潜艇协同舰队作战的影响。



     日本海军为了截击来犯的美国舰队,并在舰队决战中以劣胜优,想了很多办法。潜艇的战略使用方法,就是监视,跟踪,与目标保持接触。随着潜艇的发展,在上述用法中,又增加了逐渐削弱敌舰队的任务,即在跟踪和保持接触过程中,伺机前出到敌舰队的前方袭击敌人。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个用法依然没有多少变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5 14:39:32编辑过]





约翰霍兰是美籍爱尔兰人,当时他一面在学校任理科教师,一面埋头于潜艇的设计,终于在1877年完成了首制艇。后经多次改进,到1899年4月,建成了他设计的第九艘艇,命名为“霍兰”号。该艇于1900年4月由美国海军购买,并成为美国海军的第一艘现代潜艇。艇长15。84米,宽3。05米,排水量70顿,机关炮2门,鱼雷发射管1具,水面动力装置的推力为50马力。霍兰的第10艘潜艇叫“富尔顿”,并成为标准的霍兰型潜艇。1904年,日本海军定购了5艘。


      1899年,井出谦治上尉(后为上将)奉命赴美,在驻美使馆工作。美国海军当时正在讨论是否使用潜艇的问题。井出上尉认为,有必要去看一看美国潜艇,若性能好,日本海军也应该装备这种潜艇。为了考察“霍兰”型潜艇,他每天都去走访霍兰公司。肯定了潜艇的实用价值,并向海军当局呈送了报告。1902年井出少校回国,在海军省和镇守府等单位作过演讲,介绍了潜艇的发展情况,以引起人们对潜艇的关注。


     1903年,海军省副官小栗孝三郎少校(后为上将)奉命赴英,在驻英使馆工作,他曾到英国海军学院去学习战术课程。有一天,他去听潜艇课时接到通知:“从明天起,请日本军官不要再来听了。”由此,小栗对潜艇发生了兴趣。他认为,日本海军也要自己的潜艇。日俄战争爆发后,小栗被调回国,担任军令部参谋,兼任大本营参谋。他除向军令部提出必须建造潜艇的主张外,还将以前呈交给驻英武官的意见抄本,交给海军省副官井出中校。




     在对潜艇的认识方面,井出和小栗是两位“先知先觉”者,但从非军籍人员来看,当时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工作的松方幸次郎则是一位有功之臣。松方是该厂的厂长,在他的惨淡经营下,第6和第7艘潜艇终于建成。后来,他又参照德国潜艇,建成了性能优良并可以在大海上巡逻的潜艇,他对日本潜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日俄战争后,日本海军在几期的舰艇发展记划中,均包括相当数量的潜艇。但当时的造船技术不高,不能独立建造,而是购买外国潜艇,以期引进技术。


1907年6月与英国签订购买5艘 C 型潜艇合同。其中2艘在09年3月竣工后,由轮船运抵横须贺。另3艘从英国进口部件组装。在掌握霍兰型和C型潜艇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与C型相近的川崎型1艘。
1911年12月向法国定购2艘 S 型(劳布夫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壳式潜艇。分别在1917年和1920年建成。
1915年与意大利签合同,按其设计方案建造潜艇。至1922年共建造了5艘 F 型复壳潜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英国订合同,取得技术和专利,于1918年自行建造 L 型半复壳式潜艇。至1927年共建成18艘。
在引进外国技术同时,也努力自行研制。1917年4月开始建造“海中型”。至1924年共建成17艘。而“特中型”到1927年时,共建成4艘。


     军令部则依据用兵纲要,每年预先拟制“年度作战计划”,“年度帝国海军战时编制”以及附件“年度作战计划纲目”,以便对付万一与假想敌国开战的非常情况。


     日本海军把美国视为假想敌国,其作战方针是,采取守势,近海待机,通过舰队作战,消灭来犯之敌舰队主力。在舰队决战中,潜艇的作用是什么呢?从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日本潜艇的用法没有什么变化,很可能是德国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活动对它产生了巨大影响。


     后来为日本潜艇的使用方法奠定了基础的末次信正中校(后为上将),在驻英期间,曾以观察员的身份跟随德国潜艇出海作战,深受德国潜艇的战法,尤其是潜艇协同舰队作战的影响。



     日本海军为了截击来犯的美国舰队,并在舰队决战中以劣胜优,想了很多办法。潜艇的战略使用方法,就是监视,跟踪,与目标保持接触。随着潜艇的发展,在上述用法中,又增加了逐渐削弱敌舰队的任务,即在跟踪和保持接触过程中,伺机前出到敌舰队的前方袭击敌人。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个用法依然没有多少变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5 14:39:32编辑过]



通过潜望镜来侦察中途岛的岸上设施和部队调动情况的艇长
<P>水下航母呢?</P>
鬼子在二战时期的潜艇可以说是最变态的.
[B]以下是引用[I]Fan1[/I]在2006-1-14 17:24:00的发言:[/B][BR]鬼子在二战时期的潜艇可以说是最变态的.

====运用有问题,潜艇本身还可以
[em05][em05]
是I400吗?  这玩意儿变态
<P>要看水下航母的~~~~~~~~~~~~~~</P>
日军潜艇没多少战绩啊.
<P>鬼子的潜艇服真丑!</P>
鬼子运用潜艇的方式更变态。
可是就其本身的装备技术而言,它还是相当不错的!!!!!!!!!1
特点是水面航速极快!!没用来破坏老美的交通线,只是战绩欠佳(当然也有击沉约克城和黄蜂号的战绩)跟德国、老美相比都差远了!!
[B]以下是引用[I]我是谁[/I]在2006-1-15 10:23:00的发言:[/B][BR]特点是水面航速极快!!没用来破坏老美的交通线,只是战绩欠佳(当然也有击沉约克城和黄蜂号的战绩)跟德国、老美相比都差远了!!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的潜艇战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的。如果以攻击敌舰船所取得的实际战果来评价潜艇战,那么与美国潜艇取得的巨大战果相比,日本的潜艇战确实不佳。


     大体说来,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军的反潜作战能力强,以雷达为主要对潜艇搜索手段,加之包括航空兵在内的反潜兵力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了反潜能力。另一个是,日军的潜艇的使用方法不当。日本潜艇是根据联合舰队歼灭敌舰队的作战方针实施作战的。为此,它不仅主要用于攻击敌战斗舰艇,还要遂行侦察等多种任务。



     在太平洋战区,击沉大型航母2艘,护航航母1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5艘,潜艇2艘,重创大型航母2艘,战列舰1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击沉船只59艘,重创33艘。


     在印度洋战区,击沉潜艇1艘,重创战列舰1艘。击沉船只120艘,重创16艘。太平洋战区的战况与印度洋战区不同,印度洋战区是以破交战为主。


     其次,潜艇为支援联合舰队作战所遂行的各种任务如下。艇载机侦察(另在东太平洋,对美国本土进行2次轰炸),潜艇侦察,潜艇炮击,潜艇运输(包括输送航空燃料),潜艇救援。


    1943年中期后,美国的反潜能力有了飞跃的提高,从日本潜艇作战的能力考虑,应该着重破坏敌人的后方海上交通线。日本潜艇作战失败的原因总括起来,主要是没有改变上述的作战思想。


日本海军有127艘潜艇被击沉,1万多潜艇官兵葬身海底。
袭击珍珠港>里的第一节<夏威夷作战>里的第七小段落<艇内生活>第2潜艇部队在夏威夷海区的阵地伏击活动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10日为止,共计一个多月。


      潜艇在出征之前,虽尽可能多地补给一些新鲜食品,但由于潜艇上的冷库设备容量有限,食品只够一周食用。一周之后,只剩下一些发了芽的洋葱,土豆,艇员们天天吃罐头。


     潜艇经长时间潜航,艇内的空气就变得十分污浊,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4%时,艇员就会感到头痛。为尽量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使艇内空气处于循环状态的同时,采用空气净化器吸收二氧化碳。但是,当驱逐舰在附近活动时,排气(石水)需要停止工作,空气也得不到净化。


     通常艇内的氧气必须保持18%以上,测量艇内空气的氧气比例是卫生兵的责任。补充氧气是很简单的,从潜艇内装备的氧气瓶放出即可。


     此外,艇内的气压和温度也须控制。气压一般控制在20-30毫米水银柱(1个气压等于760毫米水银柱),通常在浮起时使用空气压缩(石水)向高压气瓶内充气即可。如果艇内气温太高,可采取冷却措施。不过,伊-1号潜艇使用的是老式二氧化碳压缩机,效率低,噪音大。


     潜艇浮出水面后,新鲜空气通过舰桥进入机舱。若潜艇上装的是双动式发动机,从舱口流入的空气量是很大的,风速达每秒40米。只有长期在污浊空气中生活的艇员,才能真正感到新鲜空气的珍贵。


       潜艇潜航时,对艇员来说最棘手的是大小便问题。当航深超过30米时,艇上的水(石水)就无法排污,因此,潜航中艇员就不能大便,这显然是件很痛苦的事。后来,这个问题由造船少校友永英夫解决了,他从返航潜艇的艇员们闲谈中获悉上述情况后,发明了一种柜式便器。他确实是一位优秀的技术人员,曾先后研制出自动悬吊装置(潜艇潜航停机时,能自动调整辅助水柜,使潜艇保持一定深度的装置)和重油放漏装置(即使在油柜破裂的情况下,仍能利用油柜内外的水压差,防止重油泄漏的一种装置)。
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  潜艇输送和撤离瓜岛节选


        11月16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命令先遣部队,以部分实施特攻作战的潜艇(携带袖珍潜艇)继续阻止敌军对瓜岛的增援输送,以其余的大部分潜艇对瓜岛进行运输,并酌情对布纳的日军进行补给,以支援外南洋部队的作战。


对瓜岛进行潜艇输送,是由伊-17号和伊-19号潜艇于11月24日开始的。这一时期的潜艇输送概况如下。

24日,伊-17,伊-19接近卸载水域后,见有敌人飞机与鱼雷艇严加警戒而未卸载。
25日,伊-17卸下物资11顿
26日,伊-9卸下物资32顿
27日,伊-31卸下物资30顿
28日,伊-3卸下物资20顿
29日,伊-2基本上全部卸下所载物资。
30日,伊-4卸下20顿
12月3日,伊-3发现敌鱼雷艇后停止卸载。
5日,伊-2卸下20顿
6日,伊-8卸下21顿
8日,伊-4卸下20顿
9日,伊-3在在卸货的登陆艇驶离后,遭鱼雷艇袭击,因艇尾被鱼雷击中而沉没。


      使用驱逐舰担负输送任务所遭到的损失甚大。于是,驻腊包尔的第8舰队等海军部队,便于12月8日向第8方面军提出停止使用驱逐舰输送的意见。而第8方面军不仅要求联合舰队坚持进行驱逐舰输送,而且还需要以潜艇对布纳方面实施输送。


        输送的方法,起初是潜艇到达锚地,从岛上派来登陆艇将输送物资运走,但因潜艇浮出水面的时间过长,易被发现。后来采用的方法是把粮食装在橡皮袋中,尔后将其固定在上甲板,到锚地后由登陆艇将其拖回。但是由于橡皮袋容易进水,后来又改用密封桶。到一月下旬另有新的方法,即开始用运输罐(外型类似袖珍潜艇,航速3节,航程4000米,罐内约装20顿军需品,可在卸载地点起动自航)。

其卸载情况大致如下:
12月26日,伊-21,15顿(橡皮袋)
27日,伊-31,15顿(橡皮袋)
30日,伊-19,15顿(橡皮袋)
31日,伊-20,25顿(橡皮袋)
1月1日,伊-168,25顿(橡皮袋)
3日,伊-36,20顿(橡皮袋)
4日,伊-19,15顿(橡皮袋)
5日,伊-18,15顿(密封桶)
6日,伊-9,21顿(橡皮袋)
7日,伊-20,18顿(橡皮袋)
8日,伊-36,12顿(橡皮袋)
9日,伊-19,12顿(密封桶)
11日,伊-18,25顿(密封桶)
12日,伊-9,发现敌鱼雷艇,停止卸载。
13日,伊-16,因受敌机压制,守岛部队的登陆艇无法出海,潜艇卸下的密封桶漂失。
18日,伊-9,密封桶因卸载装置失灵而未完成任务。
20日,伊-176,密封桶因卸载时遭到敌巡逻艇袭击,而未完成任务。
22日,伊-20,18顿(运输罐)
25日,伊-16,18顿(运输罐)  伊-9, 12顿(密封桶),卸下约80桶,但因敌鱼雷艇袭扰,仅有三分之二运到岸上。
26日,伊-18,18顿(运输罐)
27日,伊-2,15顿(密封桶)
28日,伊-17,10顿(密封桶)  伊-26,(运输罐)
29日,伊-1,卸载失败,与敌巡逻艇交战后沉没。
30日,伊-9,(密封桶)因敌鱼雷艇来袭,密封桶漂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5 14:52:42编辑过]
鉴于形势的发展,日本海军已经别无选择,遂于2月26日秘密指令吴港海军工厂鱼雷试验所试制人操鱼雷。开始时,日本海军将这种自杀武器称为“救国武器”,接着又称“零六”,后来才改称为“回天



回天自杀队菊花队搭乘伊47潜艇出击



“回天”人操鱼雷的搭载方式

           由母艇携带出击,一艘母艇可以携带6条“回天”人操鱼雷,当接近目标时,“回天”人操鱼雷的驾驶员通过交通管进入“回天”人操鱼雷,然后关闭甲板升降口,做好脱离前的准备工作,潜艇艇长一边用电话传达敌情,一边加时潜艇向目标接近,到最佳发射距离时,立即将“回天”人操鱼雷发射出去。在发射的同时,“回天”人操鱼雷启动自己的发动机,每航行2000米就将潜望镜露出水面2~3秒钟,一边观察,一边前进。但到达距目标四、五百米时,驾驶员决定突击路线,并在4米左右的深度上全速前进。这样“回天”人操鱼雷就在敌舰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冲向敌舰
伊-15级潜艇是日本二战其间产量最多的一种潜艇。当时日本感觉战争即将爆发,日本很需要大量潜艇,尤其有搭载水上飞机能力大型潜艇。于是利用伊-9型和伊-12型潜艇的设计。研制出伊-15型潜艇。


 

服役情况





       伊-15型潜艇被广泛使用,因此战绩也是日本潜艇中最多的。1942年8月31日,伊-26参加瓜岛作战,在欧胡(Oahu)西南500英里航行时,发现以“萨拉托加”号为主的航空母舰编队,随后伊-26突破防御圈向“萨拉托加”号(Saratoga CV-3)发射6条鱼雷,命中1条鱼雷。造成6名船员阵亡,几十人受伤。“萨拉托加”号之后驶入附近的军港中抢修(错过了中途岛海战)。2星期之后,9月15日在圣克鲁斯群岛以南伊-19号潜艇在巡逻海域发现美国航空母舰编队,随后向美国航空母舰编队发射6枚鱼雷,一举击沉航空母舰和驱逐舰各一艘,重创战列舰一艘(注1)。成为历史上一次鱼雷攻击最大战果。11月13日伊-26在瓜岛以北海域中,用鱼雷击沉美国“朱诺”号轻巡洋舰,在20秒钟内迅速沉入大海,其余美舰因为害怕被潜艇攻击而未施救援,使“朱诺”号上仅10人幸存。阵亡者中包括著名的沙利文五兄弟,从此美军不再把一家人分配在同一艘战舰上。



另外伊-15型各艇还击沉56艘商船共计372,730吨。

 

注1:第1条鱼雷脱靶,打到“大黄蜂”号编队,鱼雷跑完12千米航程后沉没。第2条鱼雷脱靶,打到“大黄蜂”号编队,正好在航程内击中“奥布赖恩”号驱逐舰(后来拖航中沉没)。第3,4,5条鱼雷命中“黄蜂”号右侧。第6条鱼雷脱靶,从“黄蜂”号编队中“雷斯登”号驱逐舰下方钻过,打到“大黄蜂”号编队,再从编队中“马斯丁”号驱逐舰下方钻过,击中12千米处的“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修理了半年),一次鱼雷齐射竟然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这在鱼雷战史上实属罕见。





伊15级(乙型)性能表:


水上排水量 2,198吨


水下排水量 3,654吨


舰长 108.7米 宽 9.3米 吃水 5.14米


动力装置 2台柴油机 轴数 2


动力输出 12,400马力


航速(水上/水下) 23.6/8(节)


舰载燃油量 774


续航力 14000海里/16节(水上);96海里/3节(水下)


主炮配置 1门140毫米炮


防空火力配置 1座三联装25毫米


鱼雷发射管 6门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备雷 17条


载机 1架水上侦察机


最大下潜深度 100米


舰员 94人




伊-15 1942年11月2日在所罗门海域怀疑被美国驱逐舰“麦卡拉”号(DD-488)击沉。


伊-17 1943年8月19日在努美阿被新西兰舰艇和2架美国反潜飞机共同击沉


伊-19 1943年10月18日被美国海军飞机击沉


伊-21 1943年11月29日在吉尔伯特群岛海域被美国舰载机击沉


伊-23 1942年2月24日在夏威夷方向失踪


伊-25 1943年9月3日在新赫布里底群岛被美国驱逐舰“帕特森”号DD-392击沉


伊-26 1944年10月25日在苏里高海峡被美国驱逐舰“格里德利”号DD-380击沉


伊-27 1944年2月13日在摩尔吉布群岛被英国驱逐舰“侠士”号击沉


伊-28 1942年5月17日在加罗林群岛被美国潜艇“南欧鲭鱼”号SS-199击沉


伊-29 1944年 7月26日在巴士海峡被美国潜艇“锯鲛”号SS-276击沉


伊-30 1942年10月13日在新加坡触雷沉没


伊-31 1943年5月13日在阿图岛被美国驱逐舰“爱德华兹”号DD-619击沉


伊-32 1944年3月24日在马绍尔群岛被美国护航驱逐舰“曼罗夫”号DE-36击沉


伊-33 1944年6月13日在伊予滩训练中因事故沉没


伊-34 1943年11月13日在槟榔岛被英国潜艇“金牛座”号击沉


伊-35 1943年11月22日在吉尔伯特群岛被美国驱逐舰“米德”号DD-602击沉


伊-36 战后于1946年4月1日在五岛列岛被美军凿沉


伊-37 1944年11月19日在帕劳群岛被美国护航驱逐舰“康克林”号DE-439击沉


伊-38 1944年11月12日在亚浦岛被美国驱逐舰“尼古拉斯”号DD-449击沉


伊-39 1943年11月26日在吉尔伯特被美国驱逐舰“拉德福”号DD-446击沉


伊-26

好贴好贴
<br/><br/>
<br/>
<br/>
<br/>
<br/>
<br/>
<br/>
上面很多艇都是日本的王牌阿,52 401 38等等都是比较有名气的
<p>邓尼兹在法国洛兹港接见日本同行</p><p>&nbsp;</p><p>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谈到破交问题时,邓司令说,我们对牛牛们的破交,形势基本上是好的,总的来看是向前发展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日本同行表示,支持我国对盟军一贯的无限制潜艇战政策的立场不会动摇,并坚定不移地促进两国两军友好关系地发展,参加会见的还有奥托·克雷齐默尔、沃夫冈-鲁斯上校、艾里希-托普中校、艾伯特-布兰迪中校、莱因哈德——舒伦中校、高特.普里恩少校等..........会谈是在热烈友好地气氛中进行地。会谈结束后,双方共同出席了《关于德日两国海军互相协助的协议》签字仪式,仪式结束后,邓司令举行晚宴,招待日本客人。<br/></p>
小鬼子是有潜艇,没战术。一堆破零件上趴着一群傻蛋!
<br/>
<p>日本的载机潜艇伊507的蓝本</p><p><br/><span style="DISPLAY: none;">1931年法國海軍建造的重型火炮攻擊潛艇---Surcouf,可载一架水上飞机<br/><br/></span></p><br/><br/><br/>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uduoli</i>在2006-3-12 22:05:00的发言:</b><br/>小鬼子是有潜艇,没战术。一堆破零件上趴着一群傻蛋!</div><p></p>现在各大坛子的哈潜派FQ有过之而无不及!主张用潜艇来主动寻歼水面舰队编队而不是去破交。还真是没知道谁奸谁的就大放厥词![em07]
<p>现在还有鼓吹潜水HM的,</p><p>理由是“隐蔽性好”</p>[em0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adon</i>在2006-4-6 22:37:00的发言:</b><br/><p>现在还有鼓吹潜水HM的,</p><p>理由是“隐蔽性好”</p>[em04]</div><p></p><p>可能是受到“全金属狂潮”的影响吧!先不论效费比低的问题!光解决技术问题除非得到外星技术输入。</p>
我还以为是伊朗的潜艇了。
弘扬佛法,功在千秋
伊-16不是带飞机的么
20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