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8000亿地下信贷一个合法通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03:35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2月09日 09:07

  一项由中国专家首次采用定量方法对地下金融现象进行调查的课题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地下信贷规模已近8000亿元,地下融资规模占正规途径融资规模比重约1/3。(《中国青年报》12月8日)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由于这些资金在“地下”流动,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视野之外,不仅会严重影响国家的金融调控政策,而且容易发生不可预测的金融风险。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融资难。国有大银行出于规避风险和提高效率的考虑,对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从来都是冷眼相向。而中小企业要发展壮大又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尤其是迅猛发展的私营企业,对信贷的需求更是如饥似渴。大银行都不贷款,怎么办?只好求助于民间借贷,甚至非法集资、非法吸储。二是国家的利率汇率管制把部分资金“逼”到地下。我国一直实行统一利率和固定汇率,而且长期以来存款利率偏低、贷款利率也太低,甚至出现“负利率”(即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的现象。于是,社会上的很多闲散资金不愿存入银行,或黑市交易,或待价而沽,或寻机投机(比如炒房)。一方面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贷款难,一方面大量资金闲散在外,二者当然一拍即合。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依法“打击”当然是个办法,但这种办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不符合金融业发展的方向。最好的办法,还是对症下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方面逐步放开利率和汇率管制,另一方面改革金融业准入制度,比如,允许民间办银行等。
从规避风险和经营效率的角度讲,现有的大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放贷其实是有道理的。首先,对国有大企业贷款常常是行政命令,不贷不行;再者,给国有大企业贷款,即使成了不良资产,也是“肉烂在锅里”,但要是民营企业的贷款收不回,责任就大了。其次,任何企业都更愿意跟大客户打交道,因为这样效率高,这个道理很简单。加上资金的价格很低,接待大客户都已应接不暇,自然顾不上小客户,遑论私营企业了。
  如果有了民营银行,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国有大银行的业务主要对国有大企业,民营小银行的业务主要对中小企业或私营企业,可以说“门当户对”。如果利率再放开,民间游资可以被吸纳,银企之间互利互惠,可以说“满盘皆活”。更重要的是,民营银行可以关门,即使某家民营银行破产,也不会引起金融震荡。主体分散,风险分散;既为民营企业松绑,又为国有银行减压;不但“收编”了民间资金,而且加强了金融调控力量……如此这般,岂不是“皆大欢喜”?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从10年前有专家提出允许民间办银行开始,民营银行经历了从萌芽到诞生的过程。几年前,温州就开始出现“地下钱庄”,尔后逐步浮出水面;2002年,浙江省台州市成立了带有民营性质的台州商业银行;今年7月份,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浙江商业银行宣布成立。但因民营银行的设立,国家还没有开政策的口子,民营银行的准入还是一个禁区,这使得民营银行生得暧昧、活得尴尬,这无形中大大制约了民营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由于外资银行开始抢滩中国,政策不清、身份不明、实力不强的中国民营银行,更是处于夹缝之中。
  2006年,中国金融业都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中国民营银行的“通行证”不能再压在箱底了。(盛大林)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2月09日 09:07

  一项由中国专家首次采用定量方法对地下金融现象进行调查的课题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地下信贷规模已近8000亿元,地下融资规模占正规途径融资规模比重约1/3。(《中国青年报》12月8日)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由于这些资金在“地下”流动,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视野之外,不仅会严重影响国家的金融调控政策,而且容易发生不可预测的金融风险。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融资难。国有大银行出于规避风险和提高效率的考虑,对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从来都是冷眼相向。而中小企业要发展壮大又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尤其是迅猛发展的私营企业,对信贷的需求更是如饥似渴。大银行都不贷款,怎么办?只好求助于民间借贷,甚至非法集资、非法吸储。二是国家的利率汇率管制把部分资金“逼”到地下。我国一直实行统一利率和固定汇率,而且长期以来存款利率偏低、贷款利率也太低,甚至出现“负利率”(即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的现象。于是,社会上的很多闲散资金不愿存入银行,或黑市交易,或待价而沽,或寻机投机(比如炒房)。一方面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贷款难,一方面大量资金闲散在外,二者当然一拍即合。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依法“打击”当然是个办法,但这种办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不符合金融业发展的方向。最好的办法,还是对症下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方面逐步放开利率和汇率管制,另一方面改革金融业准入制度,比如,允许民间办银行等。
从规避风险和经营效率的角度讲,现有的大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放贷其实是有道理的。首先,对国有大企业贷款常常是行政命令,不贷不行;再者,给国有大企业贷款,即使成了不良资产,也是“肉烂在锅里”,但要是民营企业的贷款收不回,责任就大了。其次,任何企业都更愿意跟大客户打交道,因为这样效率高,这个道理很简单。加上资金的价格很低,接待大客户都已应接不暇,自然顾不上小客户,遑论私营企业了。
  如果有了民营银行,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国有大银行的业务主要对国有大企业,民营小银行的业务主要对中小企业或私营企业,可以说“门当户对”。如果利率再放开,民间游资可以被吸纳,银企之间互利互惠,可以说“满盘皆活”。更重要的是,民营银行可以关门,即使某家民营银行破产,也不会引起金融震荡。主体分散,风险分散;既为民营企业松绑,又为国有银行减压;不但“收编”了民间资金,而且加强了金融调控力量……如此这般,岂不是“皆大欢喜”?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从10年前有专家提出允许民间办银行开始,民营银行经历了从萌芽到诞生的过程。几年前,温州就开始出现“地下钱庄”,尔后逐步浮出水面;2002年,浙江省台州市成立了带有民营性质的台州商业银行;今年7月份,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浙江商业银行宣布成立。但因民营银行的设立,国家还没有开政策的口子,民营银行的准入还是一个禁区,这使得民营银行生得暧昧、活得尴尬,这无形中大大制约了民营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由于外资银行开始抢滩中国,政策不清、身份不明、实力不强的中国民营银行,更是处于夹缝之中。
  2006年,中国金融业都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中国民营银行的“通行证”不能再压在箱底了。(盛大林)
  行政管理,重在引导。
<P>触及到了国有银行人的利益,民营银行的日子今后会有点坎坷</P>
地下钱庄和民营银行可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还是现行政策,民营银行开不起来的话,地下钱庄还会发展并变味
其实文章中的那些地下钱庄,性质上跟日本的某些金融公司很像
<P>关键是什么开的,和是什么目的</P>
<P>不要变成洗钱的工具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