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发现:地震前的唐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03:27
  上个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曾经派出一个文化访华团在中国广州、上海、北京和唐山进行访问,访问行将结束时代表团成员曾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代表团在华访问期间,曾拍摄了大量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反转片,据本人所知保存在美国Wellesley College。
  
  在70年代,除中国的几大官方杂志为了出版画报需要能够拍摄彩色作品外,鲜有中国的摄影人用彩色去记录当时看来极其平凡的社会生活。
  
  对唐山而言,这些地震前的彩色照片尤其珍贵,堪称绝版的震前唐山之彩色记录。
  
  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大地震前唐山的街貌、风俗人情只能从记忆中去寻找,看到这些照片感慨万千。
  
  对于30岁以下的青年人来说,震前的唐山是个与世隔绝的梦。。。

  看看吧,看看吧,这就唐山,30年前我们的故园!
  
  
[center][/cente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1 4:25:02编辑过]
上个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曾经派出一个文化访华团在中国广州、上海、北京和唐山进行访问,访问行将结束时代表团成员曾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代表团在华访问期间,曾拍摄了大量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反转片,据本人所知保存在美国Wellesley College。
  
  在70年代,除中国的几大官方杂志为了出版画报需要能够拍摄彩色作品外,鲜有中国的摄影人用彩色去记录当时看来极其平凡的社会生活。
  
  对唐山而言,这些地震前的彩色照片尤其珍贵,堪称绝版的震前唐山之彩色记录。
  
  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大地震前唐山的街貌、风俗人情只能从记忆中去寻找,看到这些照片感慨万千。
  
  对于30岁以下的青年人来说,震前的唐山是个与世隔绝的梦。。。

  看看吧,看看吧,这就唐山,30年前我们的故园!
  
  
[center][/cente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1 4:25:02编辑过]
<P></P>
<P><FONT size=2>工人文化宫</FONT></P>
<P></P>
<P><FONT size=2>新华路</FONT></P>
<P></P>
<P><FONT size=2>建国路北端</FONT><BR><!----></P>
<P></P><FONT size=2>火车站,请记住:这里是中国铁路的原点!中国的铁路从这里伸向四面八方!</FONT>
<P></P>
<P><FONT size=2>这个孩子安在否?在那个年代,没有新潮的服装,没有豪华的玩具,一代人啊。。。。想来应是将近40岁的中年人了</FONT></P>
<P></P><FONT size=2>花季年华,放在今天正是追逐超女的时候</FONT>
<P></P>
<P><FONT size=2>昔日的唐山十中</FONT></P>
<P></P>
<P><FONT size=2>开平、马家沟一带</FONT></P>
<P></P>
<P><FONT size=2>工房区</FONT></P>
<P></P>
<P><FONT size=2>好奇的人们</FONT></P>
<P></P>
<P><FONT size=2>街上</FONT></P>
<P></P>
<P><FONT size=2>唐山十中女篮</FONT></P>
<P></P>
<P><FONT size=2>开平-东矿一带的矸石山</FONT></P>
<P></P><FONT size=2>30年前,唐山的超级女声</FONT>
<P></P>
<P>小学生</P>
<P></P>
<P>工人</P>
<P></P>
<P>女工</P>
<P></P>
<P>新华书店</P>
<P></P>
<P><FONT size=2>开犁地农民</FONT></P>
<P><FONT size=2>由这张照片推断,这批资料的成像时间大概是73~75年的某个春天,代我进一步考证。</FONT></P>
<P></P>
<P><FONT size=2>推碾子的农民和他的儿子</FONT><BR></P>
<P></P>
<P><FONT size=2>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北方贫下中农的房屋</FONT></P>
<P></P><FONT size=2>人海战术</FONT><BR>
<P></P>
<P><FONT size=2>座谈,注意后排的那个外国人</FONT></P>
<P></P>
<P>周总理</P>
<P></P>
<P>牙医</P>
<P></P>
<P>农民</P>
<P></P>
<P>社会主义大道上</P>
<P></P>
<P>家庭相册</P>
<P></P>
<P>战斗中的蛋糕</P>
<P></P>
<P><FONT size=2>欢迎美国朋友的开滦矿工群众</FONT></P>
<P></P>
<P><FONT size=2>开滦煤矿的宣传画</FONT><BR></P>
<P></P>
<P><FONT size=2>一个普通居民家的厨房,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作出饭食,供养一家几个孩子长大成人。</FONT></P>
<P></P>
<P><FONT size=2>晒太阳(阳干)的老农</FONT></P>
<P></P>
<P><FONT size=2>拾粪的农民</FONT></P>
<P></P>

<P></P>
<P>城市</P>
<P></P>
<P><FONT size=2>这条路是现在凤凰山公园与工人医院之间的那条上坡路。</FONT></P>
<P><FONT size=2>不要小看这条路,当年在唐山的洋人技师、白领、把头以及从广东移民来的技工大多住在这条街附近,其中最著名的有二处,一是交际处(解放后改成涉外招待所),二是马垧圈。</FONT></P>
<P></P>
<P><FONT size=2>这个是胜利桥(名字记不准,就是万里香门前对着422的那个桥,唐山的朋友可以查查),但不是现在的桥(现在的桥是拆除照片上的桥后、位移重修的,原桥是三叉的,左边通建国路)。现在照片上的正前方是启新洋灰厂(也叫启新士敏土厂),是中国第一个水泥厂,100多年以前生产了中国第一袋水泥,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啊!这个桥是中国交通建设中最早解决了铁路和公路平面交叉问题的工程范例,可惜中国人自己不知道她的工程文化价值。</FONT></P>
<P></P>
<P><FONT size=2>唐山十中欢迎美国客人的同学,她在为美国人高歌或者颂诗。30几年过去了,在经历了1976年7月28日的那场地震后的今天,我无法知道她是否躲过了那次浩劫</FONT></P>
<P></P>
<P>村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