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武器的引进与自研史,不全,请补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17:23
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军事协会 darkstorm


最近大家对中国引进外国技术出现整合问题有很多看法,也做了很多讨论。传统上很多人认为中国引进技术做得不错,也举出了斯贝202、mig21等例子。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下面是个人见解。
一.引进技术的时间阶段。中国的技术引进按照来源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建国初期至60年代中苏交恶;
2.中苏交恶、文革;
3.文革后至1989年六四运动;
4.苏联解体至今。
二.各时期主要成果及特征
首先要说中国解放时的军工技术基础。中国解放时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国民党的各军工厂只有生产轻武器的能力,典型型号如手动的中正式步枪,zb-26机枪和27式掷弹筒,其中甚至不包括冲锋枪,空军方面各机场拥有基本的维修能力,但是遭到了破坏,很多人才也已经流失。共产党各师以及根据地的生产能力则更差,基本上是手工作坊式的,经过艰苦努力拥有了生产弹药和步枪的能力,抗日战争后期拥有了制造结构简单的掷弹筒及其弹药的能力,这些兵工厂虽然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弹药和装备就比较容易获得,各兵工厂的任务也转向了修理。空军和坦克仅在东北的航校和坦克大队拥有一定的维修能力,由于燃料不足,东北航校甚至不得不使用酒精代替汽油。
由于这时的中国装备着万国牌的武器,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建国后的兵器工业提供了一些参考样本,其中很多经验,特别是轻兵器的使用经验,也对我国的轻兵器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建国初期至60年代中苏交恶。
1.1 1949-1953 历史 建国初期,中国就与苏联签署了援助协定。中国从苏联直接购买了几十个苏制陆军师的装备,以及活塞式战斗机,轰炸机,驱逐舰等。其中包括ppsh-41波波沙冲锋枪,莫辛纳干步枪,su-76自行火炮,t-34=85坦克和is-2重型坦克(保密),152,122火炮,喀秋莎等,以及大量的gaz-43嘎斯卡车。空军方面则引进了拉-9,拉-11战斗机和的波-2通用飞机,伊尔-4轰炸机和安-2运输机。这些苏制装备极大的增强了我军的战斗力,但是换装直到朝鲜战争后才完全完成。
朝鲜战争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由于现实的威胁,中国不得不暂时放慢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将仍装备着日式美式德式混合装备的志愿军投入到朝鲜战场。众所周知,中国1950入朝以后,在装备上是出于绝对劣势的。中国士兵手中的三八大盖和美军的m1茄兰德半自动步枪都存在差距,就更不用说自动武器,支援火力,装甲力量,炮兵,空军的绝对差距了。为了保证社会主义阵营不至于被赶出朝鲜半岛,苏联也对我国进行了很多援助,其中包括上文所提的各种苏式装备。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期中国获得的主要是步兵武器和少量的火炮,以及飞机,尤其是最新式的mig-15喷气式战斗机,使中国一跃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可以说直到40年后引入的su-27形成战斗力后我国才重新拥有了一种可靠的战斗机。
苏制装备使中国的步兵火力能够与敌方抗衡,火炮密度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而米格战斗机创造的空中走廊历史也为大家津津乐道。中国获得的伊尔-4和拉-11则空袭了大、小和岛。这一时期在朝鲜战场之外,解放一江山岛中使用了伊尔-2攻击机,华中华北的防空作战中也大量使用了苏制战机,甚至是苏联飞行员直接部署在中国协助防空,有效的驱逐了美蒋的空中袭扰。可以说,苏制装备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尤其重要的是,成功的引进坦克,飞机和其他先进重型武器,使中国拥有了一只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现代化的力量。
在这一时期,中国仿制了一些苏制武器,如51式骑枪,53式重机枪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自行研制了火箭炮,并仿制了美制巴组卡并投入了朝鲜战场。
1.2 1965中苏交恶前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制。
历史 朝鲜战争以后,中国继续从苏联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初步建立了一只现代化的军事力量。陆军方面有56式枪族(56机pk,ak-47 56自动,sks 56半),59式中型坦克,100mm,37mm的59式高炮,130mm,122mm,152mm的火炮以及仿自嘎斯的解放卡车,北京吉普等等。空军获得了图-4重型轰炸机引进并允许生产初教-5(yak-18),运-5(an-2),运-7(??),运-8(an -12),歼-5(mig-17bis),歼-6(mig-19),直-5(mi-4),mi-8,轰五(yak-22?),轰六(tu-16),获得了歼-7(mig-21)的生产图纸,装备并仿制了sam-2,which was the only SAM system before the 1980s。海军则获得了四艘驱逐舰以及21,24型鱼雷艇,31型潜艇和科特林级(旅大)等型号的图纸,并引进和仿制了相关子系统。空空导弹方面仿制了无线电指令制导的pl-1和红外制导的pl-2。
装备使用 这一时期的装备可以说在中苏交恶前还是很先进的,不幸的是,这一时期的装备也几乎“定格”在中国长达20余年。这些武器在几次自卫反击战中均有露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在珍宝岛遭遇了苏军装甲集群,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中国的步兵班火力密度达到了印军的两倍。对越南使用的是小型护卫艇,其中的武器由苏联提供。对蒋的艇对舰作战,炮击金门,截击美蒋空中骚扰和侦察,尤其是打u-2。
对中国的影响。这些现在看起来很古老的装备的成功引进,使中国拥有了比较完备的常规武器生产设施和经验,也使中国武器的发展打上了俄国烙印。中苏交恶前中国获得了苏联的直接技术指导,仿制比较顺利,而到了60年以后由于中苏交恶的影响,苏联撤出专家并只留下很多带有错误的图纸和不完全的实物,致使很多武器没有很快成功仿制,如mig-21,直到1978年还只有十几架;由科特林发展的旅大级也化了很长时间才解决电磁兼容,武器系统集成达到勉强可用的程度,但其中的130主炮直到被新型的双100炮取代前可靠性问题都没有很好解决。潜艇和驱逐舰,导弹的仿制也困难重重。落后的鱼雷艇,潜艇,坦克的生产直到80年代初还在继续,而歼七甚至今天仍在生产。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和工业基础的薄弱,很多项目都不得不下马了,如63式步枪以及东风103截击机等不切实际的项目。
这暴露出中国的技术基础较之工业基础甚至更为落后,不过中国还是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探索。中国开发了歼六的全天候型号,自主研制了初教-6以及大跃进时一系列不成功的改进型号。这一时期表现最突出的是南昌厂,开发了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歼教一,并在歼六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强五攻击机。陆军方面则参照59发展了62式轻型坦克,参照pt-76发展了63式水陆两用坦克,自行发展了63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海军按照飞,潜,快要求发展了35型潜艇和多种护卫艇
2.中苏交恶、文革至中美建交
历史 中苏交恶后,很多武器的研制和仿制工作不得不降低了速度,随后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军工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当时中国集中精力搞两弹一星,另外也在积极研制核潜艇和各种导弹,但是常规武器则一方面在质量上粗制滥造(歼-6在大跃进期间曾经整批全部返修,电影《高山上的花环》也表现了文革期间生产的劣质无后座力炮弹药导致“小北京”牺牲),另一方面在研制上则基本完全陷入了停顿。从我国的武器编号就可以看出,型号在6x式,7x(尤其是78年以前的)式的东西比起其它年代来实在不多。
技术来源:当时与我国还保持了良好关系的较强社会主义国家只有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少数几个,而苏联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也实在说不上很好,因此实际获得的技术也有限。除此以外就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以及亚非拉兄弟,但是在文革期间只从这些国家获得了极少量的技术。主要的技术来源仍然是苏联撤走前留下的部分资料,另外一个很大的技术来源是在各种冲突中取得的战利品和武器残骸。
武器:
69式(RPG-7)火箭筒(新40,相对于56式(RPG-2)40MM火箭筒而言)和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技术来自中东的可能性比较大,两者都是在苏联威胁下“打坦克运动”的产物。可能是从中东获得技术的还包括67式通用机枪和69式高射炮。
歼六甲型全天候战斗机的技术来源除了苏联留下的零件和图纸,还包括阿尔巴尼亚向我国赠送的米格-19pm
69式中型坦克来自在珍宝岛获得的T-62,其中主要的装备有:主动红外夜视仪(未成功仿制),火炮稳定装置和115MM滑膛炮(在此基础上开发了100MM滑膛炮,并对我国120MM滑膛炮的发展有很大参考价值)。
在对美蒋机的作战中,取得了响尾蛇导弹,由此发展出了PL-5;在越南战争期间取得了麻雀中距空空导弹,但对其仿制工作(PL-4)则不是很成功,但某些技术成果应该被应用于hq-61系统。此外在越南取得的F-111机头段残骸也对我国的歼击轰炸机的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美国"牛车"项目(由SR-71发射超音速无人侦察机)对中国核设施的侦察中,无人机坠毁,其铁氧体涂层为中国隐身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原始材料。
苏军没有使用无后座力炮的纪录,因此我国的105mm无后座力炮应该与来自朝鲜或者越南的同类美制产品有关,而82mm无后座力炮也与西方同类产品类似。
这时期发展了很多大跃进时期立项的指标很高的装备,例如双26(2.6倍音速,26000米高度)的歼八歼九,122型中型坦克(“三液”,四枚反坦克导弹双联装14.5MM机枪,120MM坦克炮),122重型坦克等。虽然这些武器的发展不是非常成功,但是文革结束后,其技术被迅速用于新型武器。例如歼-8发展的全天候型和歼-8 II,122中型坦克的炮塔部分则更换火炮后被用于80式主战坦克。
另一方面,国内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发了一些改进型号,如歼-7的若干改进(由于救生设备可靠性问题产量不大),歼六的全天候型及改进型的发展,强五的鱼雷型,基于63式水陆两用坦克改装的77式两栖装甲人员输送车,以及在63式底盘上发展的130MM火箭炮,122MM自行榴弹炮等,由35型潜艇改装上游反舰导弹等。
3.文革以后至1989年六四运动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我国逐步开始了对外开放,军工出口也由原来的对“同志加兄弟”白送改为了出口创汇,也从这些国家取得了相当多的苏制装备。1972年中美建交,随后中国与西方开始了广泛的合作(1972年建交以后中国一度被称为“好共党”,而苏联被称为“坏共党”,而当时是按照西方标准中国人权状况最差的时期,而没人追究中国的人权问题。),一方面引进了很多西方武器系统取得了一些资料,彻底改变了科研人员的观念;另一方面我国也与西方在数量巨大的老式武器改进上进行了深入合作。由于这段时间内中国技术来源渠道实在太多,所以武器来源将按照国家划分(仅89以前的,禁运以后的武器将在下篇介绍)
美国:与美国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旧系统改造方面。主要代表有:与格鲁曼公司共同对歼-7改进,将进气道改在两侧的超七项目。与格鲁门共同对歼八改进的“和平典范”,包括安装1553系统总线,APG-66雷达和一些其它电子设备,使歼-8能够发射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地面部分包括由59改进的“美洲虎”坦克,更换了履带,发动机,加装了附加装甲,换装了105MM火炮和美制火控系统。由WZ534装甲人员输送车加联合防务公司25MM机关炮炮塔的步兵站车项目。此外,美国向中国出口了H-46的民用型波音406和H-60直升机,后者直到现在还是中国陆航高温高原性能最好的直升机。
中国还得到了美国的MK46鱼雷,发展出了鱼-7型自导鱼雷
英国:本来准备从英国取得“重型海标枪”,但是后来放弃,其中取得的一些技术资料对中国的相关系统的发展起了重大帮助。一般认为中国112,113,167的指挥控制系统参照了欧洲相关系统的设计。英国也在WZ534装甲人员输送车的基础上开发了步兵战车,其单人武器站后来被用于92式装甲人员输送车。L7 105MM坦克炮是西方制式坦克炮,我国引进后用于88 88A 88B,79式坦克和目前的59D坦克上。英国的斯贝发动机经过了长期的国产化工作后被用于飞豹歼机轰炸机。中国运八海军巡逻型的雷达与猎迷是同一型号
德国:德国曾经试图向中国出售豹二主战坦克。虽然没有最终达成交易,但是豹二的性能给中方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99的前身--90II主战坦克就有刻意模仿豹二的嫌疑。中国目前的99坦克和军舰用柴油机技术来自德国。
加拿大:加拿大的布尔博士是一名火炮专家,他曾经准备在伊拉克建造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的巴格达大炮,并因为帮助伊拉克发展火炮被以色列暗杀。中国也得到了他的帮助,获得了瑞士L50 120mm炮的技术,结合中国自己的120mm炮技术发展出了用于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120mm炮。中国的155mm火炮技术也来自这位火炮狂人。此外,加拿大曾经一度与中国准备达成共同研制高级教练攻击机的意向,但是似乎最后中国选择了yak作为合作伙伴。
法国:中国从法国取得了海响尾蛇并发展出了Hhq-7,此外100mm高射速炮也是法国的。两者在112舰上都是原装的,到了113上就实现了国产化。此外,中国的软管加油技术也来自于法国,但是法方给出的数据不对,在经过长期试飞后才被用于h-6加油型。pl-7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从法国引进魔术530后,结合pl-5的一部分技术,由331厂自费发展出了pl-7。另外还从法国获得了超美洲豹,海豚和松鼠,分别发展出了z-8,z-9,z-11型直升机。最新的fn-6防空导弹与西北风防空导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c-801虽然是自己发展的,但在概念上参考了mm-38飞鱼的设计。
荷兰:最新的730系统似乎与荷兰密集阵有一定关系。
意大利:从意大利获得了很多技术,而且意大利在禁运以后仍然通过军民两用技术的方式向中国提供技术。意大利的蝮蛇空空导弹曾经被中国用于三军通用导弹。分别发展出了ly-60,pl-10(国产型为pl-11)。95式自行高炮的技术则毫无疑问来自意大利。amx攻击机的火控系统被用于了强五的出口改进型a-5m。从意大利还得到了白头鱼雷
瑞士:从瑞士获得了gdp-35高射炮,发展出了我军的35mm高射炮,最近衍生出了海军用37mm型。另外120mm反坦克炮的技术起源于瑞士。
以色列:88年立项的歼十毫无疑问采用了某些以色列的技术,另外中以在坦克方面的合作颇多,梅卡瓦1使用的火控就是中国产品,而79式厚实的石棉热护套和车体前下莫名其妙的几条不知道用于装什么的板条钢也只在以色列坦克上见得到。中国的爆炸反应装甲技术是否来自以色列不知道,但是以色列确实在中国做过相关演示。
其它:
从阿富汗获得了毒刺便携防空导弹,发展出了前卫系列。
从中东取得了sam-7发展出了红樱系列。与伊朗用六架歼六换得了一架mig-21mf型或者bis型和一架mig-23。根据其发展的歼-7 III全天候型由于变大变重不受欢迎,但是WP-13发动机被用在J-7其它型号和J-8II上。两种飞机的雷达都对发展J-8II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歼-8,歼-9的进气道照抄了MIG-23的设计,而MIG-23的中国型号强六则由于WS-6型涡扇发动机和变后略翼控制系统方面的问题的不到解决而不得不放弃。仿自d-30的77式122mm榴弹炮技术应该也来自中东。
由于越南战争。美国的M107和M110自行火炮也被中国获得过,经过长期仿制,终于在这一时期成功。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还多次使用过无人侦察机,在被击落以后成为了设计中国相同系统的参照。
从澳大利亚引进的废船墨尔本号航空母舰的甲板设计成为了中国舰载机实验机场的参考资料。
从台湾叛逃的f-5对我国战机研制由一定参考价值。弹射座椅技术来自何种飞机不详
从巴基斯坦引进的f-16对我国对电传操纵系统和先进战机的研制由一定帮助。
来源不详的炮位侦校雷达被用于对越自卫反击战。
如果不是89年世界政局的影响,中国将在九十年代初期获得舰队区域防空能力和歼八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地面武器的改进也不容小觑。比起实际取得的武器,其中的控制论,系统论思想对中国兵工行业的发展的影响也许更大。
引进的先进技术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产生了我国以苏联系统集成思想为主,使用西方设备提高性能,采用西方标准和总线的设计方法。但这期间的主要技术来源比较杂,西方东方都有,完全的万国牌,直接导致了我国到现在都存在的武器通用性和后勤问题。
4.苏联解体至目前
89年六四事件后,西方认为当时中国在东欧都倒台苏联块垮的情况下可能过于稳定了一点,于是乎采取了制裁。制裁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欧洲没有严格的遵守相关条例,对某些军民两用技术控制的不是很严格。即使是美国,也不可能向中国禁运奔腾CPU和民用芯片什么的吧,总之和美国军用先进于民用相反,我国则是民用技术潮流先进于军用。
随后,苏联解体提供了获得先进装备的另一条渠道,经济困难的俄罗斯似乎什么都可以卖。以色列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武器供应国。
两伊战争和为中东维护武器得到了一些苏制武器并进行了仿制。
西方军民两用技术及其应用:
意大利的南京伊维柯大家都见过,其军用型为NJ 4020型中吉普,目前已知有空中突击型,水陆两用型和普通的越野吉普车型。
意大利在中国准备开始生产A109型直升机,而其旋翼系统可能早已被引进。
普拉特惠特尼用于直八改进的涡轴发动机的核心机可能也被用于参照设计。
波音737的发动机核心机可能被用于参照设计中国的战斗机发动机。
美国的CPU和日本的各种芯片在我军各条战线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捍马在中国发展出了沈飞猎鹰和东风铁甲
日本的三菱越野车被当作指挥车使用。
独联体国家武器的引进:
四艘现代,八艘基洛,250架左右的SU-27,100架左右的SU-30系列。另外还有瓦良格和一艘基辅级的航母,曾经在废弃的瓦良格航母上发现过SS-N-19海难反舰导弹。中国还引进了S-300作为反导系统用于要地防空反导,道尔系统被用于重点集团军,而较新式的HH-9系统明显也与利夫系统由很大关系。
伊尔-76大型运输机为解放军空十五军提供了全新的投送能力,也使研制比原来计划中可由解放卡车和运-8运载的轻型坦克歼击车更大的wz506空降战车成为了可能。
j-8iim项目中的雷达,导弹,电子设备等很大一部分来自俄罗斯,使这种飞机总算用有了超视距截击能力。
俄罗斯坦克曾在张家口进行过演示,随后99式的原形车车体就进行了重新设计,由豹二风格变成了T-72风格,炮塔则类似于加装了装甲的T-72,方脸园顶。无论如何,自动装弹机和125MM炮的技术肯定来自于俄罗斯。
从俄罗斯获得的航空技术包括在米格-33的技术基础上结合超七的成果发展了FC-1,在沈飞建立了SU-27生产线,歼十的气动修形和发动机明显也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进口了MI-8和MI-17I(苏联刚解体时东北的农民甚至用几车皮土豆换了一架米-8,用途不详)。现代舰上的配套武器包括KA-28反潜直升机。
从乌克兰还获得了用于167舰的D-80燃气轮机;一些航空技术,如L-15的气动布局和发动机来自乌克兰,与乌克兰还在中型运输机和大型运输机的研制和改进上达成了一些协议。
乌克兰提供了k-8教练机的发动机样本。
地面方面,从乌克兰获得了炮射导弹技术和6TD柴油发动机,而红土地制导炮弹似乎又来自于俄罗斯。引进2S23迫榴炮技术后发展出了中国的轮式120MM迫榴炮。而我国自行设计的新型步兵战车明显使用了很多BMP-3的部件和技术。
以色列:歼十项目明显一直得到了以色列的支持。以色列还向中国出口了雷达和电子对抗系统,通信系统。以色列的无人机出口到中国的情况不明,但是前一段时间被扣留的“哈比”说明这一方面也交流密切。两国最大的项目莫过于费尔康预警机,不幸被美国干扰。
其它:中国的99式82MM迫击炮抄袭了前苏联矢车菊自动迫击炮的设计,86式步兵战车则可能来自伊朗或者埃及的BMP-1出口型。
经过长期的仿制,中国的独立研制能力有了很大进步。但目前我国的技术仍然主要来自于国外,特别是先进装备仍或多或少依赖进口。99年大阅兵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理解为我国在八十年代末引进武器的仿制品大展示,整整迟到了十年。国内由于厂所太多技术之间也缺乏交流,而不同的厂所甚至有可能分属东西方的不同流派。总之要达到融会贯通,东西结合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水平所限,肯定不乏谬误和不实之处,在此特别感谢XWG兄指出错误补充资料,希望大家继续拍砖指正。〈完〉
补充:中国与其它国家在武器出口上的合作
对巴基斯坦出口的j-7使用了很多西方国家的电子设备,最具代表性的是意大利马克尼的“空中巡逻兵雷达”。出口到其它某些国家的j-7也或多或少的使用了西方设备。出口型的飞机往往可以使用美制响尾蛇和法制魔术导弹。
巴基斯坦和埃及制造的k-8教练机除了电子设备外,发动机也是美国造的,而中国的涡扇11型则是由前苏联加盟国提供的。
向泰国出口的护卫舰使用了奥托梅莱拉舰炮,捕鲸叉反舰导弹,火神炮以及西方雷达和电子设备。
超-7-fc-1项目中,前期由美国协助气动布局改进并提供电子设备和f404发动机,到了fc-1重新启动时,变成了米格协助改进气动布局,俄方也提供了rd-93发动机。电子设备则由以色列,中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互相竞争,目前还没有拿出方案。
准备出口巴基斯坦的强-5m型电子设备移植自意大利/巴西amx教练/攻击机
出口巴基斯坦的哈利德坦克在试验时试装过中国产,乌克兰产和英国产的动力/传动系统,并有可能可以使用乌克兰t-84坦克上的炮射导弹系统。
两伊战争期间向伊朗出售59,69式主战坦克,因为直接向交战中的另一方的伊拉克出售同样武器有失厚道,就先运到美国打上made in usa再转手卖给伊拉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1 20:45:21编辑过]
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军事协会 darkstorm


最近大家对中国引进外国技术出现整合问题有很多看法,也做了很多讨论。传统上很多人认为中国引进技术做得不错,也举出了斯贝202、mig21等例子。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下面是个人见解。
一.引进技术的时间阶段。中国的技术引进按照来源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建国初期至60年代中苏交恶;
2.中苏交恶、文革;
3.文革后至1989年六四运动;
4.苏联解体至今。
二.各时期主要成果及特征
首先要说中国解放时的军工技术基础。中国解放时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国民党的各军工厂只有生产轻武器的能力,典型型号如手动的中正式步枪,zb-26机枪和27式掷弹筒,其中甚至不包括冲锋枪,空军方面各机场拥有基本的维修能力,但是遭到了破坏,很多人才也已经流失。共产党各师以及根据地的生产能力则更差,基本上是手工作坊式的,经过艰苦努力拥有了生产弹药和步枪的能力,抗日战争后期拥有了制造结构简单的掷弹筒及其弹药的能力,这些兵工厂虽然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弹药和装备就比较容易获得,各兵工厂的任务也转向了修理。空军和坦克仅在东北的航校和坦克大队拥有一定的维修能力,由于燃料不足,东北航校甚至不得不使用酒精代替汽油。
由于这时的中国装备着万国牌的武器,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建国后的兵器工业提供了一些参考样本,其中很多经验,特别是轻兵器的使用经验,也对我国的轻兵器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建国初期至60年代中苏交恶。
1.1 1949-1953 历史 建国初期,中国就与苏联签署了援助协定。中国从苏联直接购买了几十个苏制陆军师的装备,以及活塞式战斗机,轰炸机,驱逐舰等。其中包括ppsh-41波波沙冲锋枪,莫辛纳干步枪,su-76自行火炮,t-34=85坦克和is-2重型坦克(保密),152,122火炮,喀秋莎等,以及大量的gaz-43嘎斯卡车。空军方面则引进了拉-9,拉-11战斗机和的波-2通用飞机,伊尔-4轰炸机和安-2运输机。这些苏制装备极大的增强了我军的战斗力,但是换装直到朝鲜战争后才完全完成。
朝鲜战争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由于现实的威胁,中国不得不暂时放慢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将仍装备着日式美式德式混合装备的志愿军投入到朝鲜战场。众所周知,中国1950入朝以后,在装备上是出于绝对劣势的。中国士兵手中的三八大盖和美军的m1茄兰德半自动步枪都存在差距,就更不用说自动武器,支援火力,装甲力量,炮兵,空军的绝对差距了。为了保证社会主义阵营不至于被赶出朝鲜半岛,苏联也对我国进行了很多援助,其中包括上文所提的各种苏式装备。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期中国获得的主要是步兵武器和少量的火炮,以及飞机,尤其是最新式的mig-15喷气式战斗机,使中国一跃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可以说直到40年后引入的su-27形成战斗力后我国才重新拥有了一种可靠的战斗机。
苏制装备使中国的步兵火力能够与敌方抗衡,火炮密度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而米格战斗机创造的空中走廊历史也为大家津津乐道。中国获得的伊尔-4和拉-11则空袭了大、小和岛。这一时期在朝鲜战场之外,解放一江山岛中使用了伊尔-2攻击机,华中华北的防空作战中也大量使用了苏制战机,甚至是苏联飞行员直接部署在中国协助防空,有效的驱逐了美蒋的空中袭扰。可以说,苏制装备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尤其重要的是,成功的引进坦克,飞机和其他先进重型武器,使中国拥有了一只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现代化的力量。
在这一时期,中国仿制了一些苏制武器,如51式骑枪,53式重机枪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自行研制了火箭炮,并仿制了美制巴组卡并投入了朝鲜战场。
1.2 1965中苏交恶前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制。
历史 朝鲜战争以后,中国继续从苏联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初步建立了一只现代化的军事力量。陆军方面有56式枪族(56机pk,ak-47 56自动,sks 56半),59式中型坦克,100mm,37mm的59式高炮,130mm,122mm,152mm的火炮以及仿自嘎斯的解放卡车,北京吉普等等。空军获得了图-4重型轰炸机引进并允许生产初教-5(yak-18),运-5(an-2),运-7(??),运-8(an -12),歼-5(mig-17bis),歼-6(mig-19),直-5(mi-4),mi-8,轰五(yak-22?),轰六(tu-16),获得了歼-7(mig-21)的生产图纸,装备并仿制了sam-2,which was the only SAM system before the 1980s。海军则获得了四艘驱逐舰以及21,24型鱼雷艇,31型潜艇和科特林级(旅大)等型号的图纸,并引进和仿制了相关子系统。空空导弹方面仿制了无线电指令制导的pl-1和红外制导的pl-2。
装备使用 这一时期的装备可以说在中苏交恶前还是很先进的,不幸的是,这一时期的装备也几乎“定格”在中国长达20余年。这些武器在几次自卫反击战中均有露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在珍宝岛遭遇了苏军装甲集群,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中国的步兵班火力密度达到了印军的两倍。对越南使用的是小型护卫艇,其中的武器由苏联提供。对蒋的艇对舰作战,炮击金门,截击美蒋空中骚扰和侦察,尤其是打u-2。
对中国的影响。这些现在看起来很古老的装备的成功引进,使中国拥有了比较完备的常规武器生产设施和经验,也使中国武器的发展打上了俄国烙印。中苏交恶前中国获得了苏联的直接技术指导,仿制比较顺利,而到了60年以后由于中苏交恶的影响,苏联撤出专家并只留下很多带有错误的图纸和不完全的实物,致使很多武器没有很快成功仿制,如mig-21,直到1978年还只有十几架;由科特林发展的旅大级也化了很长时间才解决电磁兼容,武器系统集成达到勉强可用的程度,但其中的130主炮直到被新型的双100炮取代前可靠性问题都没有很好解决。潜艇和驱逐舰,导弹的仿制也困难重重。落后的鱼雷艇,潜艇,坦克的生产直到80年代初还在继续,而歼七甚至今天仍在生产。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和工业基础的薄弱,很多项目都不得不下马了,如63式步枪以及东风103截击机等不切实际的项目。
这暴露出中国的技术基础较之工业基础甚至更为落后,不过中国还是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探索。中国开发了歼六的全天候型号,自主研制了初教-6以及大跃进时一系列不成功的改进型号。这一时期表现最突出的是南昌厂,开发了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歼教一,并在歼六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强五攻击机。陆军方面则参照59发展了62式轻型坦克,参照pt-76发展了63式水陆两用坦克,自行发展了63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海军按照飞,潜,快要求发展了35型潜艇和多种护卫艇
2.中苏交恶、文革至中美建交
历史 中苏交恶后,很多武器的研制和仿制工作不得不降低了速度,随后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军工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当时中国集中精力搞两弹一星,另外也在积极研制核潜艇和各种导弹,但是常规武器则一方面在质量上粗制滥造(歼-6在大跃进期间曾经整批全部返修,电影《高山上的花环》也表现了文革期间生产的劣质无后座力炮弹药导致“小北京”牺牲),另一方面在研制上则基本完全陷入了停顿。从我国的武器编号就可以看出,型号在6x式,7x(尤其是78年以前的)式的东西比起其它年代来实在不多。
技术来源:当时与我国还保持了良好关系的较强社会主义国家只有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少数几个,而苏联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也实在说不上很好,因此实际获得的技术也有限。除此以外就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以及亚非拉兄弟,但是在文革期间只从这些国家获得了极少量的技术。主要的技术来源仍然是苏联撤走前留下的部分资料,另外一个很大的技术来源是在各种冲突中取得的战利品和武器残骸。
武器:
69式(RPG-7)火箭筒(新40,相对于56式(RPG-2)40MM火箭筒而言)和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技术来自中东的可能性比较大,两者都是在苏联威胁下“打坦克运动”的产物。可能是从中东获得技术的还包括67式通用机枪和69式高射炮。
歼六甲型全天候战斗机的技术来源除了苏联留下的零件和图纸,还包括阿尔巴尼亚向我国赠送的米格-19pm
69式中型坦克来自在珍宝岛获得的T-62,其中主要的装备有:主动红外夜视仪(未成功仿制),火炮稳定装置和115MM滑膛炮(在此基础上开发了100MM滑膛炮,并对我国120MM滑膛炮的发展有很大参考价值)。
在对美蒋机的作战中,取得了响尾蛇导弹,由此发展出了PL-5;在越南战争期间取得了麻雀中距空空导弹,但对其仿制工作(PL-4)则不是很成功,但某些技术成果应该被应用于hq-61系统。此外在越南取得的F-111机头段残骸也对我国的歼击轰炸机的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美国"牛车"项目(由SR-71发射超音速无人侦察机)对中国核设施的侦察中,无人机坠毁,其铁氧体涂层为中国隐身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原始材料。
苏军没有使用无后座力炮的纪录,因此我国的105mm无后座力炮应该与来自朝鲜或者越南的同类美制产品有关,而82mm无后座力炮也与西方同类产品类似。
这时期发展了很多大跃进时期立项的指标很高的装备,例如双26(2.6倍音速,26000米高度)的歼八歼九,122型中型坦克(“三液”,四枚反坦克导弹双联装14.5MM机枪,120MM坦克炮),122重型坦克等。虽然这些武器的发展不是非常成功,但是文革结束后,其技术被迅速用于新型武器。例如歼-8发展的全天候型和歼-8 II,122中型坦克的炮塔部分则更换火炮后被用于80式主战坦克。
另一方面,国内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发了一些改进型号,如歼-7的若干改进(由于救生设备可靠性问题产量不大),歼六的全天候型及改进型的发展,强五的鱼雷型,基于63式水陆两用坦克改装的77式两栖装甲人员输送车,以及在63式底盘上发展的130MM火箭炮,122MM自行榴弹炮等,由35型潜艇改装上游反舰导弹等。
3.文革以后至1989年六四运动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我国逐步开始了对外开放,军工出口也由原来的对“同志加兄弟”白送改为了出口创汇,也从这些国家取得了相当多的苏制装备。1972年中美建交,随后中国与西方开始了广泛的合作(1972年建交以后中国一度被称为“好共党”,而苏联被称为“坏共党”,而当时是按照西方标准中国人权状况最差的时期,而没人追究中国的人权问题。),一方面引进了很多西方武器系统取得了一些资料,彻底改变了科研人员的观念;另一方面我国也与西方在数量巨大的老式武器改进上进行了深入合作。由于这段时间内中国技术来源渠道实在太多,所以武器来源将按照国家划分(仅89以前的,禁运以后的武器将在下篇介绍)
美国:与美国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旧系统改造方面。主要代表有:与格鲁曼公司共同对歼-7改进,将进气道改在两侧的超七项目。与格鲁门共同对歼八改进的“和平典范”,包括安装1553系统总线,APG-66雷达和一些其它电子设备,使歼-8能够发射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地面部分包括由59改进的“美洲虎”坦克,更换了履带,发动机,加装了附加装甲,换装了105MM火炮和美制火控系统。由WZ534装甲人员输送车加联合防务公司25MM机关炮炮塔的步兵站车项目。此外,美国向中国出口了H-46的民用型波音406和H-60直升机,后者直到现在还是中国陆航高温高原性能最好的直升机。
中国还得到了美国的MK46鱼雷,发展出了鱼-7型自导鱼雷
英国:本来准备从英国取得“重型海标枪”,但是后来放弃,其中取得的一些技术资料对中国的相关系统的发展起了重大帮助。一般认为中国112,113,167的指挥控制系统参照了欧洲相关系统的设计。英国也在WZ534装甲人员输送车的基础上开发了步兵战车,其单人武器站后来被用于92式装甲人员输送车。L7 105MM坦克炮是西方制式坦克炮,我国引进后用于88 88A 88B,79式坦克和目前的59D坦克上。英国的斯贝发动机经过了长期的国产化工作后被用于飞豹歼机轰炸机。中国运八海军巡逻型的雷达与猎迷是同一型号
德国:德国曾经试图向中国出售豹二主战坦克。虽然没有最终达成交易,但是豹二的性能给中方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99的前身--90II主战坦克就有刻意模仿豹二的嫌疑。中国目前的99坦克和军舰用柴油机技术来自德国。
加拿大:加拿大的布尔博士是一名火炮专家,他曾经准备在伊拉克建造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的巴格达大炮,并因为帮助伊拉克发展火炮被以色列暗杀。中国也得到了他的帮助,获得了瑞士L50 120mm炮的技术,结合中国自己的120mm炮技术发展出了用于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120mm炮。中国的155mm火炮技术也来自这位火炮狂人。此外,加拿大曾经一度与中国准备达成共同研制高级教练攻击机的意向,但是似乎最后中国选择了yak作为合作伙伴。
法国:中国从法国取得了海响尾蛇并发展出了Hhq-7,此外100mm高射速炮也是法国的。两者在112舰上都是原装的,到了113上就实现了国产化。此外,中国的软管加油技术也来自于法国,但是法方给出的数据不对,在经过长期试飞后才被用于h-6加油型。pl-7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从法国引进魔术530后,结合pl-5的一部分技术,由331厂自费发展出了pl-7。另外还从法国获得了超美洲豹,海豚和松鼠,分别发展出了z-8,z-9,z-11型直升机。最新的fn-6防空导弹与西北风防空导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c-801虽然是自己发展的,但在概念上参考了mm-38飞鱼的设计。
荷兰:最新的730系统似乎与荷兰密集阵有一定关系。
意大利:从意大利获得了很多技术,而且意大利在禁运以后仍然通过军民两用技术的方式向中国提供技术。意大利的蝮蛇空空导弹曾经被中国用于三军通用导弹。分别发展出了ly-60,pl-10(国产型为pl-11)。95式自行高炮的技术则毫无疑问来自意大利。amx攻击机的火控系统被用于了强五的出口改进型a-5m。从意大利还得到了白头鱼雷
瑞士:从瑞士获得了gdp-35高射炮,发展出了我军的35mm高射炮,最近衍生出了海军用37mm型。另外120mm反坦克炮的技术起源于瑞士。
以色列:88年立项的歼十毫无疑问采用了某些以色列的技术,另外中以在坦克方面的合作颇多,梅卡瓦1使用的火控就是中国产品,而79式厚实的石棉热护套和车体前下莫名其妙的几条不知道用于装什么的板条钢也只在以色列坦克上见得到。中国的爆炸反应装甲技术是否来自以色列不知道,但是以色列确实在中国做过相关演示。
其它:
从阿富汗获得了毒刺便携防空导弹,发展出了前卫系列。
从中东取得了sam-7发展出了红樱系列。与伊朗用六架歼六换得了一架mig-21mf型或者bis型和一架mig-23。根据其发展的歼-7 III全天候型由于变大变重不受欢迎,但是WP-13发动机被用在J-7其它型号和J-8II上。两种飞机的雷达都对发展J-8II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歼-8,歼-9的进气道照抄了MIG-23的设计,而MIG-23的中国型号强六则由于WS-6型涡扇发动机和变后略翼控制系统方面的问题的不到解决而不得不放弃。仿自d-30的77式122mm榴弹炮技术应该也来自中东。
由于越南战争。美国的M107和M110自行火炮也被中国获得过,经过长期仿制,终于在这一时期成功。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还多次使用过无人侦察机,在被击落以后成为了设计中国相同系统的参照。
从澳大利亚引进的废船墨尔本号航空母舰的甲板设计成为了中国舰载机实验机场的参考资料。
从台湾叛逃的f-5对我国战机研制由一定参考价值。弹射座椅技术来自何种飞机不详
从巴基斯坦引进的f-16对我国对电传操纵系统和先进战机的研制由一定帮助。
来源不详的炮位侦校雷达被用于对越自卫反击战。
如果不是89年世界政局的影响,中国将在九十年代初期获得舰队区域防空能力和歼八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地面武器的改进也不容小觑。比起实际取得的武器,其中的控制论,系统论思想对中国兵工行业的发展的影响也许更大。
引进的先进技术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产生了我国以苏联系统集成思想为主,使用西方设备提高性能,采用西方标准和总线的设计方法。但这期间的主要技术来源比较杂,西方东方都有,完全的万国牌,直接导致了我国到现在都存在的武器通用性和后勤问题。
4.苏联解体至目前
89年六四事件后,西方认为当时中国在东欧都倒台苏联块垮的情况下可能过于稳定了一点,于是乎采取了制裁。制裁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欧洲没有严格的遵守相关条例,对某些军民两用技术控制的不是很严格。即使是美国,也不可能向中国禁运奔腾CPU和民用芯片什么的吧,总之和美国军用先进于民用相反,我国则是民用技术潮流先进于军用。
随后,苏联解体提供了获得先进装备的另一条渠道,经济困难的俄罗斯似乎什么都可以卖。以色列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武器供应国。
两伊战争和为中东维护武器得到了一些苏制武器并进行了仿制。
西方军民两用技术及其应用:
意大利的南京伊维柯大家都见过,其军用型为NJ 4020型中吉普,目前已知有空中突击型,水陆两用型和普通的越野吉普车型。
意大利在中国准备开始生产A109型直升机,而其旋翼系统可能早已被引进。
普拉特惠特尼用于直八改进的涡轴发动机的核心机可能也被用于参照设计。
波音737的发动机核心机可能被用于参照设计中国的战斗机发动机。
美国的CPU和日本的各种芯片在我军各条战线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捍马在中国发展出了沈飞猎鹰和东风铁甲
日本的三菱越野车被当作指挥车使用。
独联体国家武器的引进:
四艘现代,八艘基洛,250架左右的SU-27,100架左右的SU-30系列。另外还有瓦良格和一艘基辅级的航母,曾经在废弃的瓦良格航母上发现过SS-N-19海难反舰导弹。中国还引进了S-300作为反导系统用于要地防空反导,道尔系统被用于重点集团军,而较新式的HH-9系统明显也与利夫系统由很大关系。
伊尔-76大型运输机为解放军空十五军提供了全新的投送能力,也使研制比原来计划中可由解放卡车和运-8运载的轻型坦克歼击车更大的wz506空降战车成为了可能。
j-8iim项目中的雷达,导弹,电子设备等很大一部分来自俄罗斯,使这种飞机总算用有了超视距截击能力。
俄罗斯坦克曾在张家口进行过演示,随后99式的原形车车体就进行了重新设计,由豹二风格变成了T-72风格,炮塔则类似于加装了装甲的T-72,方脸园顶。无论如何,自动装弹机和125MM炮的技术肯定来自于俄罗斯。
从俄罗斯获得的航空技术包括在米格-33的技术基础上结合超七的成果发展了FC-1,在沈飞建立了SU-27生产线,歼十的气动修形和发动机明显也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进口了MI-8和MI-17I(苏联刚解体时东北的农民甚至用几车皮土豆换了一架米-8,用途不详)。现代舰上的配套武器包括KA-28反潜直升机。
从乌克兰还获得了用于167舰的D-80燃气轮机;一些航空技术,如L-15的气动布局和发动机来自乌克兰,与乌克兰还在中型运输机和大型运输机的研制和改进上达成了一些协议。
乌克兰提供了k-8教练机的发动机样本。
地面方面,从乌克兰获得了炮射导弹技术和6TD柴油发动机,而红土地制导炮弹似乎又来自于俄罗斯。引进2S23迫榴炮技术后发展出了中国的轮式120MM迫榴炮。而我国自行设计的新型步兵战车明显使用了很多BMP-3的部件和技术。
以色列:歼十项目明显一直得到了以色列的支持。以色列还向中国出口了雷达和电子对抗系统,通信系统。以色列的无人机出口到中国的情况不明,但是前一段时间被扣留的“哈比”说明这一方面也交流密切。两国最大的项目莫过于费尔康预警机,不幸被美国干扰。
其它:中国的99式82MM迫击炮抄袭了前苏联矢车菊自动迫击炮的设计,86式步兵战车则可能来自伊朗或者埃及的BMP-1出口型。
经过长期的仿制,中国的独立研制能力有了很大进步。但目前我国的技术仍然主要来自于国外,特别是先进装备仍或多或少依赖进口。99年大阅兵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理解为我国在八十年代末引进武器的仿制品大展示,整整迟到了十年。国内由于厂所太多技术之间也缺乏交流,而不同的厂所甚至有可能分属东西方的不同流派。总之要达到融会贯通,东西结合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水平所限,肯定不乏谬误和不实之处,在此特别感谢XWG兄指出错误补充资料,希望大家继续拍砖指正。〈完〉
补充:中国与其它国家在武器出口上的合作
对巴基斯坦出口的j-7使用了很多西方国家的电子设备,最具代表性的是意大利马克尼的“空中巡逻兵雷达”。出口到其它某些国家的j-7也或多或少的使用了西方设备。出口型的飞机往往可以使用美制响尾蛇和法制魔术导弹。
巴基斯坦和埃及制造的k-8教练机除了电子设备外,发动机也是美国造的,而中国的涡扇11型则是由前苏联加盟国提供的。
向泰国出口的护卫舰使用了奥托梅莱拉舰炮,捕鲸叉反舰导弹,火神炮以及西方雷达和电子设备。
超-7-fc-1项目中,前期由美国协助气动布局改进并提供电子设备和f404发动机,到了fc-1重新启动时,变成了米格协助改进气动布局,俄方也提供了rd-93发动机。电子设备则由以色列,中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互相竞争,目前还没有拿出方案。
准备出口巴基斯坦的强-5m型电子设备移植自意大利/巴西amx教练/攻击机
出口巴基斯坦的哈利德坦克在试验时试装过中国产,乌克兰产和英国产的动力/传动系统,并有可能可以使用乌克兰t-84坦克上的炮射导弹系统。
两伊战争期间向伊朗出售59,69式主战坦克,因为直接向交战中的另一方的伊拉克出售同样武器有失厚道,就先运到美国打上made in usa再转手卖给伊拉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1 20:45:21编辑过]
<P>好得很,不愧是大学生写的文章。结构很好。</P>
<P>是不是还应该有中国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人员的讨论呢?</P>
<P>美国"牛车"项目(由SR-71发射超音速无人侦察机)</P>

<P>这个好象不对吧??</P>
<P>我记得牛车也是有人超音速侦察机(SR-72)</P>
<P>牛车项目的后续项目毕业杯中含有使用相同发动机的无人驾驶侦察机</P>
<P>sr-72是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