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的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办公室:另一个“牙防组”闹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11:02
狐假虎威的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办公室:另一个“牙防组”闹剧




2016-08-0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西坡



2

  2010年11月05日,北京,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办“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启动仪式。 新华网资料图
  近日,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相继通过官网发布公告,声明退出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起的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三部门表示,“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办公室”打着国家相关部门的名义收取相关费用、从事牟利活动,这些行为违背了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公益性原则,三部门明确表示该办公室未获授权,所签协议为无效合同。
  民间组织打着官方名义圈钱乃至行骗的故事,人们已多有耳闻。最典型的是各种“中国”字样打头的山寨协会,通过租用人民大会堂等场所进行颁奖,来忽悠不明真相的冤大头。这些伪“国字号”发的每一笔不义之财,都在消耗政府的公信力,所以一直是重点打击的对象。民政部7月20日又公布了第10批118家“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
2

  教育部声明。

  不过,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办公室(下称“安全教育办公室”)与山寨协会还不一样,因为它的出身是正的,只是后来路走歪了。

  “安全教育办公室”系根据2011年中国关工委会与教育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的一份文件成立的。三部委的“切割声明”,缘于一起民事纠纷。该办公室借“小黄帽”收取“爱心赞助款”、“保证金”300万元,却因没有履行合同被企业告上法庭,各部委同列被告。法院曾判定,“安全教育办公室”系临时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赔偿责任落到各部委头上。教育部等三部委则表示“从未参与”、“从未授权”。

  学生安全教育本是公益性活动,三部委当初参与会签应该也有良好的初衷。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最初的预料。当公益事业出现牟利情节,人们便会怀疑公益的初衷。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安全教育办公室”的异化,也看到三个部委的被动与决绝。

  三部委集体退出一项社会活动,并公开指斥其进行商业牟利,这绝对是开先河的举动。其鲜明态度值得肯定,及时切割方可避免政府公信力继续受损。但局面缘何发展至此,也是必须反思的。

  古人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出让一个名义,看起来是最简单的,既不用管事也不用出钱。但出让名义之后,如果后续的事情不能有效控制,那么就存在极大的风险。掌管实际事务的可能只是很少的人,但他们成事最大的资源,正是官方的名义。当他们“惹事”或“变质”之时,受损最大的正是名义的出让者。因为名义是不可分割的,旁观者不会考察也不关心你介入到了何等程度,只会认为列名就要负责。

  我们不得不问,“安全教育办公室”是如何脱离控制的?当它收取“赞助费”“保证金”时,为何无人制止?如果不是背上官司,我们可还有别的发现、纠正机制?

  “安全教育办公室”让人联想到十年前倒掉的另一个“权威机构”——全国牙防组。同样是因为被诉,长期在牙膏、口香糖广告中露脸的“全国牙防指导组”,在2006年被人们发现认证资质都是可疑的。这个原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组织,多年来都在误导消费者,被称为“两张桌子忽悠13亿人”。而真相曝光之后,原卫生部才表示,其与牙防组只是“指导关系”。牙防组最终被撤销。

  “牙防组”的命运或许暗示着“安全教育办公室”的结局。两个故事的教训是类似的,“名器”的一再失守警示我们:不仅要把有形的权力关进笼子,也要把无形的权力关进笼子。老虎要管,走在老虎前面的狐狸同样不能放纵。(作者系东方早报评论员)





http://cul.sohu.com/20160801/n462002842.shtml



狐假虎威的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办公室:另一个“牙防组”闹剧




2016-08-0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西坡



2

  2010年11月05日,北京,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办“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启动仪式。 新华网资料图  近日,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相继通过官网发布公告,声明退出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起的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三部门表示,“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办公室”打着国家相关部门的名义收取相关费用、从事牟利活动,这些行为违背了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公益性原则,三部门明确表示该办公室未获授权,所签协议为无效合同。  民间组织打着官方名义圈钱乃至行骗的故事,人们已多有耳闻。最典型的是各种“中国”字样打头的山寨协会,通过租用人民大会堂等场所进行颁奖,来忽悠不明真相的冤大头。这些伪“国字号”发的每一笔不义之财,都在消耗政府的公信力,所以一直是重点打击的对象。民政部7月20日又公布了第10批118家“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2

  教育部声明。

  不过,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办公室(下称“安全教育办公室”)与山寨协会还不一样,因为它的出身是正的,只是后来路走歪了。

  “安全教育办公室”系根据2011年中国关工委会与教育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的一份文件成立的。三部委的“切割声明”,缘于一起民事纠纷。该办公室借“小黄帽”收取“爱心赞助款”、“保证金”300万元,却因没有履行合同被企业告上法庭,各部委同列被告。法院曾判定,“安全教育办公室”系临时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赔偿责任落到各部委头上。教育部等三部委则表示“从未参与”、“从未授权”。

  学生安全教育本是公益性活动,三部委当初参与会签应该也有良好的初衷。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最初的预料。当公益事业出现牟利情节,人们便会怀疑公益的初衷。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安全教育办公室”的异化,也看到三个部委的被动与决绝。

  三部委集体退出一项社会活动,并公开指斥其进行商业牟利,这绝对是开先河的举动。其鲜明态度值得肯定,及时切割方可避免政府公信力继续受损。但局面缘何发展至此,也是必须反思的。

  古人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出让一个名义,看起来是最简单的,既不用管事也不用出钱。但出让名义之后,如果后续的事情不能有效控制,那么就存在极大的风险。掌管实际事务的可能只是很少的人,但他们成事最大的资源,正是官方的名义。当他们“惹事”或“变质”之时,受损最大的正是名义的出让者。因为名义是不可分割的,旁观者不会考察也不关心你介入到了何等程度,只会认为列名就要负责。

  我们不得不问,“安全教育办公室”是如何脱离控制的?当它收取“赞助费”“保证金”时,为何无人制止?如果不是背上官司,我们可还有别的发现、纠正机制?

  “安全教育办公室”让人联想到十年前倒掉的另一个“权威机构”——全国牙防组。同样是因为被诉,长期在牙膏、口香糖广告中露脸的“全国牙防指导组”,在2006年被人们发现认证资质都是可疑的。这个原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组织,多年来都在误导消费者,被称为“两张桌子忽悠13亿人”。而真相曝光之后,原卫生部才表示,其与牙防组只是“指导关系”。牙防组最终被撤销。

  “牙防组”的命运或许暗示着“安全教育办公室”的结局。两个故事的教训是类似的,“名器”的一再失守警示我们:不仅要把有形的权力关进笼子,也要把无形的权力关进笼子。老虎要管,走在老虎前面的狐狸同样不能放纵。(作者系东方早报评论员)





http://cul.sohu.com/20160801/n462002842.shtml


李鬼忒多了!
ximalaya 发表于 2016-8-1 12:14
李鬼忒多了!
呵呵,主贴里的“李鬼”可不是野生的,是李逵家养的~~
呵呵,没有这些可有可无的部门,家属如何安置,钱如何捞?
呵呵,主贴里的“李鬼”可不是野生的,是李逵家养的~~
李逵靠养李鬼赚银子。以经建为中心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