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实质就是用指令代替货币流通和自由竞价买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37:18
     计划经济的本质是计划吗?如果是这样,那从奴隶制、地主制以来到自由商品经济,每一种经济形态都有计划,因为有计划,所以人类一直是计划经济?

      我觉得它的实质是用指令代替货币流通和自由竞价买卖。如果我这个说法对,那么不管是什么形态的社会,在货币紧缺、通货膨胀、物资奇缺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计划经济的形态(或多或少而已。)
     而事实也是这样。例如:抗战时期,猪鬃和外汇紧缺引发了“计划经济”——统购统销、以物易物、以物偿债、出口创汇。

       抗战期间,中国的猪鬃无法出口,全世界价格猛涨。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都急需中国猪鬃。为此,美、英、苏三国还在华盛顿成立机构,负责协商如何向中国取得猪鬃、如何分配。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政府把猪鬃连同鸭毛列入A类战略物资,与军火等同,并颁布“M51号猪鬃限制法令”,规定三英寸以上的长鬃全部供应海陆空三军所需,严格限制民需消费。民间(主要是油漆业)只能使用混合毛刷(其中猪鬃用料限55%),制造混合毛刷也须经政府批准发给证明。从此美国制刷厂的产量就大大缩减,许多制刷厂甚至用旧刷和被油漆胶着的干刷加工后的猪鬃作原料。
       猪鬃是中国政府当时抵偿苏联和英美等国援华货款或货物的重要物资。那时中国急需大量的军火,外汇又紧缺,只好用如钨、锑、锡、丝、茶、桐油、羊毛、猪鬃等作价偿还,史称“易货偿债”。巨额借款均靠出口债权国指定的物品偿还,猪鬃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猪鬃在完成外销任务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937年至1945年的9年间,中国出口猪鬃外汇收入达3000万美元。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加强了对战略物资的管理。这时的猪鬃收购运销,均由贸易委员会的富华贸易公司(后为复兴公司)办理。1939年9月行政院核准公布了《全国猪鬃统销办法》,不久干脆统购统销。自1938年至1945年,共计收购到猪鬃8万多公担,价值法币70.95亿元。1939年春,蒋介石亲自指令专管滇缅公路的西南运输处,负责收购6000至8000箱猪鬃,和美国人换汽车。
     在抗战中,国民党的官僚资本借抗战名义,对13种传统出口物资进行垄断(统购统销)。其中特别是猪鬃,因其系战略物资,出口利润大得惊人,官僚资本企业向民营企业收购的猪鬃,按牌价每箱只有法币5万元,而在昆明或宜宾一装上飞机,出口到美国的价格竟高达67万元,相差达10多倍之巨。

     大家看,因为猪鬃紧缺,自由经济的灯塔——美国,对内限制自由消费,毛刷厂也不能买猪鬃,甚至要用“猪鬃票”。对外,以政府名义要求中国以一定的价格保证供应量,不许中国自由卖给别人。 这是自由经济吗?这是计划经济呀。

   而中国,使用统购统销的方式强制低价征收猪鬃,高价出口创汇,不允许商人、生产者自己高价卖出。  搞了半天,出口创汇、统购统销是蒋介石也玩过的。  这个例子能让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假如中国有很充足的外汇,就不必与民争利,搞统购统销,出口创汇,可以让商人直接与美国人谈判、交易。
    假如美国有足够的猪鬃,也不必禁止猪鬃买卖,凭证供应。两方面这么折腾,不就是因为美国猪鬃紧缺、中国外汇紧缺吗?

----------------------------------------
再来一个,诸葛亮在蜀国实施计划经济、国有化、专营

     蜀国是三国里最穷的,加上失去荆州之后,物资生产大打折扣,通货膨胀很严重,老百姓快要用脚投票。诸葛亮出了点子:,盐、铁、蜀锦国有化。不许私营。

   国有化之后,用生产出来的盐、蜀锦出口创汇,换回物资;而且盐专卖给蜀国百姓也可以回收货币,这样,政府加强对物资和货币的控制,并且增加了财富。“益州疲弊”,又被诸葛亮撑了好多年。
     计划经济的本质是计划吗?如果是这样,那从奴隶制、地主制以来到自由商品经济,每一种经济形态都有计划,因为有计划,所以人类一直是计划经济?

      我觉得它的实质是用指令代替货币流通和自由竞价买卖。如果我这个说法对,那么不管是什么形态的社会,在货币紧缺、通货膨胀、物资奇缺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计划经济的形态(或多或少而已。)
     而事实也是这样。例如:抗战时期,猪鬃和外汇紧缺引发了“计划经济”——统购统销、以物易物、以物偿债、出口创汇。

       抗战期间,中国的猪鬃无法出口,全世界价格猛涨。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都急需中国猪鬃。为此,美、英、苏三国还在华盛顿成立机构,负责协商如何向中国取得猪鬃、如何分配。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政府把猪鬃连同鸭毛列入A类战略物资,与军火等同,并颁布“M51号猪鬃限制法令”,规定三英寸以上的长鬃全部供应海陆空三军所需,严格限制民需消费。民间(主要是油漆业)只能使用混合毛刷(其中猪鬃用料限55%),制造混合毛刷也须经政府批准发给证明。从此美国制刷厂的产量就大大缩减,许多制刷厂甚至用旧刷和被油漆胶着的干刷加工后的猪鬃作原料。
       猪鬃是中国政府当时抵偿苏联和英美等国援华货款或货物的重要物资。那时中国急需大量的军火,外汇又紧缺,只好用如钨、锑、锡、丝、茶、桐油、羊毛、猪鬃等作价偿还,史称“易货偿债”。巨额借款均靠出口债权国指定的物品偿还,猪鬃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猪鬃在完成外销任务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937年至1945年的9年间,中国出口猪鬃外汇收入达3000万美元。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加强了对战略物资的管理。这时的猪鬃收购运销,均由贸易委员会的富华贸易公司(后为复兴公司)办理。1939年9月行政院核准公布了《全国猪鬃统销办法》,不久干脆统购统销。自1938年至1945年,共计收购到猪鬃8万多公担,价值法币70.95亿元。1939年春,蒋介石亲自指令专管滇缅公路的西南运输处,负责收购6000至8000箱猪鬃,和美国人换汽车。
     在抗战中,国民党的官僚资本借抗战名义,对13种传统出口物资进行垄断(统购统销)。其中特别是猪鬃,因其系战略物资,出口利润大得惊人,官僚资本企业向民营企业收购的猪鬃,按牌价每箱只有法币5万元,而在昆明或宜宾一装上飞机,出口到美国的价格竟高达67万元,相差达10多倍之巨。

     大家看,因为猪鬃紧缺,自由经济的灯塔——美国,对内限制自由消费,毛刷厂也不能买猪鬃,甚至要用“猪鬃票”。对外,以政府名义要求中国以一定的价格保证供应量,不许中国自由卖给别人。 这是自由经济吗?这是计划经济呀。

   而中国,使用统购统销的方式强制低价征收猪鬃,高价出口创汇,不允许商人、生产者自己高价卖出。  搞了半天,出口创汇、统购统销是蒋介石也玩过的。  这个例子能让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假如中国有很充足的外汇,就不必与民争利,搞统购统销,出口创汇,可以让商人直接与美国人谈判、交易。
    假如美国有足够的猪鬃,也不必禁止猪鬃买卖,凭证供应。两方面这么折腾,不就是因为美国猪鬃紧缺、中国外汇紧缺吗?

----------------------------------------
再来一个,诸葛亮在蜀国实施计划经济、国有化、专营

     蜀国是三国里最穷的,加上失去荆州之后,物资生产大打折扣,通货膨胀很严重,老百姓快要用脚投票。诸葛亮出了点子:,盐、铁、蜀锦国有化。不许私营。

   国有化之后,用生产出来的盐、蜀锦出口创汇,换回物资;而且盐专卖给蜀国百姓也可以回收货币,这样,政府加强对物资和货币的控制,并且增加了财富。“益州疲弊”,又被诸葛亮撑了好多年。